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8105307.html,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健波彭吾训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

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采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结果: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测量法预测塌陷准确率较高,为83.8%, Youden's指数较高,为0.65。其中中心性坏死未发现塌陷,正位分型法预测中的B型没有塌陷。在C1、C2型预测中,C2准确率较高,为94.4%,Youden's指数为0.94。结论:C2型正位分型与体积百分比>40%的C1型正位分型塌陷风险高,中心性坏死,则塌陷风险低。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围绕正位分型预测法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降低风险。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63-02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危害患者的身心,通过防止股骨头坏死塌陷,可保存患髋功能,帮助患者进一步治疗,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6.7±6.5岁,最长病史为15年,最短病史为1年。患者中双髋患病15例、激素性患病41例、酒精性患病4例。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治疗经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探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

1.2.1 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体征表现是什么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体征表现是什么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病痛出现的时间,发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病理演变作为基础。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 一、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表现: 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 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 X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二、股骨头坏死的分型 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1. 股骨头全部坏死。较少见,是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起全部坏死。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常常可以引起全头坏死。 2. 股骨头锥(楔)形坏死。最多见。正常股骨头分为中心持重区和内、外无压区。头中心锥形坏死即为持重区骨坏死。 3. 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发生率很高,骨坏死发生于股骨头的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状,髋关节蛙式外展位X线照片显示最为清楚。 4. 股骨头灶性骨坏死。股骨头灶性骨坏死是最轻的,这一类型一般不发生股骨头塌陷。 5. 股骨头核心性坏死。

6. 非血管性骨坏死。 三、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骨坏死的发生,演变和结局,有其规律性病理过程,即坏死发生一死骨被吸收一新骨形成。X线表现不管坏死范围大小,单发或多发,都是这一过程的缩影。股骨头坏死的X线分期方法很多,但我们一般采用Arlet,Ficat和Hageffard 的5期分法: Ⅰ期(前放射线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Ⅲ期(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Ⅳ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Ⅴ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早期X线上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可继续做磁共振(MRI)或CT扫描。但以上两种检查费用较高,故一般建议患者拍骨盆正位X线片即可,或加拍双侧髓部X线片,屈髋至90°外展位髋关节片。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f8105307.html,/ggths/2014/0709/181317.html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采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结果: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测量法预测塌陷准确率较高,为83.8%,Youden’s指数较高,为0.65。其中中心性坏死未发现塌陷,正位分型法预测中的B型没有塌陷。在C1、C2型预测中,C2准确率较高,为94.4%,Youden’s 指数为0.94。结论:C2型正位分型与体积百分比>40%的C1型正位分型塌陷风险高,中心性坏死,则塌陷风险低。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围绕正位分型预测法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降低风险。 标签: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临床意义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危害患者的身心,通过防止股骨头坏死塌陷,可保存患髋功能,帮助患者进一步治疗,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6.7±6.5岁,最长病史为15年,最短病史为1年。患者中双髋患病15例、激素性患病41例、酒精性患病4例。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治疗经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探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 1.2.1 壞死区表面积百分比 首先,应用Mimics 14.1建立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并导入Pro/E 5.0中;接着,采用拉伸功能与移除材料功能将已坏死部分外轮廓直投至股骨头表面区域,测出股骨头半径长度与投影区表面积;再根据数据求得上半球表面积,获得投影面积比值。当坏死病灶表面积百分比超过25%时,即到了塌陷临界值。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固然会引起病痛,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功能障碍,但人们不要受“坏和死”文字含义恐怖的影响,股骨头坏死病变,毕竟局限,累及个别关节,可以减轻,消退和自愈,即便严重,最后还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补救,仍能恢复步行能力。 常见病因 股骨头自身病变、外伤、激素等所致 专家解读 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的选择? 股骨头坏死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临床需根据股骨头坏死程度选择治疗方式。 常见症状 髋关节、大腿近侧,膝部疼痛,髋部活动受限 病因 股骨头坏死病因不外有两种:一种发生在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的愈合,股骨头内的负重骨小梁转向负重区承载应力减低,出现应力损伤,所以坏死总是发生在患者骨折愈合,负重行走之后。另一种是骨组织自身病变,如最常见的慢性酒精中毒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坏死,同时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障碍。此外还包括儿童发育成长期股骨头生发中心-股骨头骨骺坏死,又称儿童股骨头坏死,扁平髋。 临床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病痛出现的时间,发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病理演变作为基础。而各种临床表现都不是股骨头坏死所特有的,许多髋关节疾患都可以发生,换句话说,难以通过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临床检查做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来。例如髋和骶髂关节许多病变可表现为“4”字试验阳性,(即屈膝并使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摆成“4”字形状放在对侧伸直下肢上,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另一手放在膝内侧手同时下压,引起臀髋痛)因此也不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特定体征。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疼痛可以因坏死组织-修复的炎症病变或炎症病灶内的高压引起,可表现为持续痛,静息痛。骨软骨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型 Steibery分类法于1992年被美国骨科医师协会髋关节分会所接受,具体分期如下: 0期:X线片正常,骨扫描和MR I表现正常或非诊断性 Ⅰ期:X线片正常,但骨扫描和MR I表现异常 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 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 Ⅱ期:股骨头透亮或硬化改变 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 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 Ⅲ期:软骨下骨塌陷(新月征)但无股骨头改变 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下陷小于2mm) 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 Ⅳ期:股骨头变形下陷 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小于2mm) 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2—4mm 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大于4mm) Ⅴ期:关节面间隙狭窄或和髋臼改变 A—轻度(平均股骨头受累严重程度与Ⅳ期) B—中度(确定的相似,并估计有) C—重度(髋臼受累) Ⅵ期:退行性关节炎改变 Marous 分期法 Ⅰ期:髋无症状,X线片无表现或轻微密度增高(点状密度增高) Ⅱ期:仍无症状或轻微,X线密度增高,头无塌陷 Ⅲ期:症状轻微,有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一般多见扇形骨折,新月征少见 Ⅳ期:髋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跛行及功能障碍,头扁平或骨质坏死 Ⅴ期:疼痛明显,死骨破裂,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密度更加硬化。 Ⅵ期:疼痛严重,有的疼痛较Ⅴ期减轻,但股骨头肥大变形,半脱位,髋臼不光滑,甚至硬化增生 股骨头性坏死的X片征象: (1)、水滴征指股骨头内有多个象水滴于桌面,水滴被蒸发后的水滴痕迹样改变,也称股骨头面包圈样改变(股骨头坏死初期)。 (2)、低密度征指股骨头内有大面积水滴征改变,水滴征改变区内的骨小梁消失(股骨头坏死初期)。 (3)、新月征指股骨头顶部呈半月状软骨下断裂,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新月状断裂透亮区征象。在蛙式位骨盆片X片,股骨头外上侧显示的最清楚(股骨头坏死I期)。(4)、断裂征股骨头软骨下断裂,一处或多处裂缝样透亮带状改变,这是股骨头早期塌陷的征象(股骨头坏死I期)。 (5)、硬化征在股骨头内任何部位,呈一处或多处,片状或带状硬化性高密度骨质改变。(在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8105307.html,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健波彭吾训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 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采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结果: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测量法预测塌陷准确率较高,为83.8%, Youden's指数较高,为0.65。其中中心性坏死未发现塌陷,正位分型法预测中的B型没有塌陷。在C1、C2型预测中,C2准确率较高,为94.4%,Youden's指数为0.94。结论:C2型正位分型与体积百分比>40%的C1型正位分型塌陷风险高,中心性坏死,则塌陷风险低。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围绕正位分型预测法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降低风险。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63-02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危害患者的身心,通过防止股骨头坏死塌陷,可保存患髋功能,帮助患者进一步治疗,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6.7±6.5岁,最长病史为15年,最短病史为1年。患者中双髋患病15例、激素性患病41例、酒精性患病4例。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治疗经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探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 1.2.1 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

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

交流] 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 0 期活检结果符合坏死,其余检查正常 Ⅰ期骨扫描或/和磁共振阳性 Ⅰ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 <15% ⅠB 股骨头病变范围 15-30% ⅠC 股骨头病变范围 >30% Ⅱ期股骨头斑片状密度不均、硬化与囊肿形成,平片与CT 没有塌陷表现,磁共振与骨扫描阳性,髋臼无变化 ⅡA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 <15% ⅡB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 15-30% ⅡC 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 >30% Ⅲ期正侧位照片上出现新月征 ⅢA 新月征长度<15% 关节面或塌陷小于or <2-mm ⅢB 新月征长度-占关节面长度15-30% 或塌陷2-4mm ⅢC 新月征长度>30%关节面长度或塌陷>4-mm Ⅳ期关节面塌陷变扁、关节间隙狭窄、髋臼出现坏死变化、囊 性变、囊肿和骨刺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 时间:2010-01-10 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型 Steibery分类法于1992年被美国骨科医师协会髋关节分会所接受,具体分期如下: 0期:X线片正常,骨扫描和MR I表现正常或非诊断性 Ⅰ期:X线片正常,但骨扫描和MR I表现异常 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 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

Ⅱ期:股骨头透亮或硬化改变 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 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 Ⅲ期:软骨下骨塌陷(新月征)但无股骨头改变 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下陷小于2mm) 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 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 Ⅳ期:股骨头变形下陷 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小于2mm) 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2—4mm 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大于4mm) Ⅴ期:关节面间隙狭窄或和髋臼改变 A—轻度(平均股骨头受累严重程度与Ⅳ期) B—中度(确定的相似,并估计有) C—重度(髋臼受累) Ⅵ期:退行性关节炎改变 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明确骨坏死大小对决定治疗方法及预后十分重要。而Steiberg分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客观测定坏死范围,虽然此分期比以往的各种分期方法繁琐。 Marous 分期法 Ⅰ期:髋无症状,X线片无表现或轻微密度增高(点状密度增高) Ⅱ期:仍无症状或轻微,X线密度增高,头无塌陷 Ⅲ期:症状轻微,有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一般多见扇形骨折,新月征少见 Ⅳ期:髋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跛行及功能障碍,头扁平或骨质坏死 Ⅴ期:疼痛明显,死骨破裂,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密度更加硬化。 Ⅵ期:疼痛严重,有的疼痛较Ⅴ期减轻,但股骨头肥大变形,半脱位,髋臼不光滑,甚至硬化增生 股骨头性坏死的X片征象: (1)、水滴征指股骨头内有多个象水滴于桌面,水滴被蒸发后的水滴痕迹样改变,也称股骨头面包圈样改变(股骨头坏死初期)。 (2)、低密度征指股骨头内有大面积水滴征改变,水滴征改变区内的骨小梁消失(股骨头坏死初期)。 (3)、新月征指股骨头顶部呈半月状软骨下断裂,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新月状断裂透亮区征象。在蛙式位骨盆片X片,股骨头外上侧显示的最清楚(股骨头坏死I期)。(4)、断裂征股骨头软骨下断裂,一处或多处裂缝样透亮带状改变,这是股骨头早期塌陷的征象(股骨头坏死I期)。 (5)、硬化征在股骨头内任何部位,呈一处或多处,片状或带状硬化性高密度骨质改变。(在股骨头坏死的I、II、Ⅲ期中都可以见到)。 (6)、变形征股骨头内出现死亡骨细胞的吸收,股骨头外型被破坏,股骨头塌陷、扁平肥大征象(股骨头坏死的II或Ⅲ期)。 (7)、修复征股骨头内硬化性死骨吸收缩小,周围显示疏松带(吸收带),硬化性被吸收的外围,低密度透光区缩小,股骨头骨密度均匀,这种变化既是形成新骨的修复征象。 股骨头坏死CT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CT检查,是从横断分层观察死骨块的大小,而且可以明确显示囊状改变的大小,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FicatIII-IV期,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87.-5)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M8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史、酗酒既往史。 2.体格检查: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步态。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股骨头病变终末期,股骨头变形,关节面退变。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7.-5股骨头坏死疾病编码。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髋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手术部位CT检查、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3.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骨水泥、异体骨、螺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