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文化导游词

安溪茶文化导游词
安溪茶文化导游词

各位朋友,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我,我是上次带大家游览屏南白水洋的导游小苏。今日小苏说茶,将带领大家走近中国茶都,领略魅力安溪,感受真正的茶文化!

所先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安溪的整体概况,安溪县,古称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东接南安市,西连华安县,南毗同安区,北邻永春县。安溪县,文化积淀深厚,置县已逾千年,素有“龙凤名区”之美誉。不仅是全国著名侨乡,而且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安溪县以“工业强县、茶业富民”发展策略、“沿海县”发展站位、“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现代山水茶都等战略目标引领全局发展,全力打造“闽南金三角后花园”。除此之外,安溪还是知名商人辈出的地方,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台湾第一大财团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新华都老板陈发树等等。

来到安溪,我们不能不聊茶文化,不能不说闻名中外的铁观音。在介绍铁观音之前,我先向大家普及一下茶知识。茶用我们闽南话讲就叫做“叠”。不知道你们的家乡话是怎么说的?传说茶叶发源于神农氏,其实,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茶按初加工一般可分为6大类即,黑茶、红茶、青茶、绿茶、白茶和黄茶。按再加工可分为紧压茶和花茶。而铁观音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所以,各位朋友们,有了铁观音大家就不用在为长得过急、减肥或者长痘而烦恼了,只要您坚持每天喝铁观音。

好,各位朋友,想要了解铁观音,就要从铁观音的制作过程开始讲起,不要看做好的茶叶那么小,感觉很简单,其实铁观音的制造是一个复杂,费力的技术活,不是随便做都能那么清香的,那都需要茶农们辛勤与智慧的结晶。同样的一种茶,有的人一斤可以卖到上千块,而有的确只要几十块钱,这就是区别了。接下去带大家领略一下铁观音制造的全过程。

1、采摘在晴天的正午----下午3时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

2、晒青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

3、静置青叶经过晒青后,将青叶归筛,放入空调室静置.

4、摇青当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

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

5、杀青也称炒青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

质。

6、整形包揉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

紧包成球状。

7、焙火将茶揉捻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

上,至于炉中焙烤。

8、挑茶梗在把茶烘干后,还要进行除梗。这活比较细,基本上都是由女生来

做。

9、包装对做好的茶叶进行真空包装,防止变质。

10、广告安溪铁观音之所以能文明中外,除了茶叶的质量外,还有大量的广告投资。所以可以说广告也是茶叶制造的一个过程吧!下面的这几张图是2010年皇阿玛张铁林与爱妃张燕坐着敞篷法拉利赛车到安溪凤山做的广告。

讲完了茶叶的制作过程,接下去再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茶艺”。也就是泡茶的讲究。这对于茶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茶艺一般情况分为八个步骤,即白鹤沐浴(洗杯),观音入宫(落茶),落茶的数量一般为5到10克,高山流水(冲茶),宜用矿泉水或者纯净水冲泡,春风拂面(刮茶),关公巡城(巡茶),韩信点兵(点茶),赏色闻香(看茶),品啜甘露(品茶)。是不是很有意境啊!

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安溪铁观音十大品牌:天福茗茶,八马茶叶,安溪铁观音集团,华祥苑茗茶,感德隆馨,浔茗茶业、中闽魏氏,理想茶行,富源茶行,三煳茶业等等。

讲了那么多,我想大家也累了,最后就让我们欢迎著名歌手毛阿敏为我们带来一首歌《安溪乌龙铁观音》。

朋友们,“小苏说茶”安溪之旅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感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欢迎下次再光临安溪!谢谢大家!

公选课茶文化答案

1.《晏子春秋》中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 已。”这是关于茶类形成的哪个过程的?( B ) A.生吃鲜叶 B. 生煮羹饮 C. 蒸青造型 D. 茶饮料出现 2.在( A)代,蒸茶作饼的制法已逐渐完善。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3.“晴窗细乳戏分茶”中讲的是哪个朝代的茶事?( B)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4.君山银针属于哪种茶类?( C) A. 绿茶 B.红茶 C. 黄茶 D. 白茶 5.信阳毛尖是哪个省的历史名茶?( A ) A. 河南省 B. 安徽省 C. 山东省 D. 云南省 6.以下不是安徽省出产的名茶有?( B ) A. 黄山毛峰 B. 信阳毛尖 C.六安瓜片 D. 太平猴魁 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的名茶是( A )。 A. 西湖龙井 B. 洞庭碧螺春 C. 蒙顶甘露 D. 庐山云雾茶 8. “翠玉片,糙米色”是( A )茶的最显著特色。 A. 狮峰龙井 B. 西湖龙井 C. 钱塘龙井 D. 越州龙井 9. 以下属于再加工茶类的是( D ) A. 祁门红茶 B. 白牡丹 C. 霍山黄芽 D. 茉莉花茶 10.下面属于黑茶的是( C ) A. 六安瓜片 B. 信阳毛尖 C. 六堡茶 D. 东方美人茶 11.经过“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制成的茶类是( C ) A. 黑茶 B. 绿茶 C. 黄茶 D. 白茶 12.乌龙茶制作过程的关键步骤是( C ) A. 揉捻 B. 杀青 C. 做青 D. 萎凋 13.别名“吓煞人香”的名茶是( B ) A. 西湖龙井 B. 洞庭碧螺春 C. 蒙顶甘露 D. 庐山云雾茶 14.下面各茶类中没有经过发酵的是( D ) A. 红茶 B. 黑茶 C. 乌龙茶 D. 绿茶 15.武夷岩茶是出产于( A ) A. 武夷山 B. 大别山 C. 海南岛 D. 四川盆地 16.下面属于台湾乌龙茶的是( C ) A. 铁观音 B. 凤凰单枞 C. 文山包种 D. 大红袍 17.被简称为“祁红”的名茶是(C ) A. 滇红功夫 B. 英德红茶 C. 祁门红茶 D. 小种红茶 18.“今日有水厄”说的是发生在哪个人身上的茶事?( A ) A. 王濛 B. 诸葛亮 C. 陆羽 D. 卢仝 19.《封氏闻见记》中关于灵岩禅寺的记载是发生在( A )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20.法门寺出土的金银茶具是( A )宫廷茶具。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1.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历代饮茶方式都有所不同,宋代的饮茶方式是( C ) A.生煮羹饮 B.煎茶法 C.点茶法 D. 小撮泡饮

福建茶文化的历史

福建茶文化的历史 一古书里的茶文化 古时丰州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莲花峰位于镇北桃源村的西北处,峰高约120米,远在西晋即建有莲花岩寺。至唐,山 腰上建有一座欧阳詹书室。唐末诗人韩偓在此隐居时,曾咏诗“石 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以描写当年莲花峰茶的生产情景。 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时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开 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并风靡全国。可谓龙飞凤舞倾朝廷,斗茶比艺创时兴。据报道记载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茶诗 词达千首以上。宋、元两朝福建出现了以“龙凤盛世”“茗战成风”为特征的宫廷茶文化与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 中国皇家茶园——御茶园不仅代表是武夷茶的历史辉煌,而且象征 闽茶在中国茶叶的特殊地位。当斗茶之兴渐减,明清时期的福建茶 进入了创新时期,创制了多种茶类。继宋代贡茶和斗茶之后的又一 次辉煌。明末清初福建创制了乌龙茶,释超全(1625-1711)《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志》等记载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 二,福建功夫茶 福建生产工夫红茶,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在福安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欧洲,很受欢迎。此后大批 茶商相继而来,进山求市,开设茶行,周边茶叶云集坦洋,“坦洋 工夫”的名声也不胫而走。在福建境内,还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称为福建三大工夫红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约始于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较明朝又有发展,并开始出现大量的商品茶,清咸丰年间,茉莉花茶大量生产,畅销华北各地。一八久零年前后各地茶叶运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 便成为花茶窨制中心。创新茶科技,丰富茶种类,成了这一历史时

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有什么

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有什么 旅游通常衍生游乐活动、餐饮及购物等几个环节,与茶文化有很好的契合度。 首先,现在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体验式旅游倍受推崇,既娱乐身心又增长见识,而茶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旅游中游客能品茗香茶并欣赏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能 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休闲生活体验。中国各地现有20多种形式的茶道 表演或茶礼表演,各具地方及民族色彩,且朝着艺术化的、故事化、规范化发展,如浙江的龙井茶礼、湖南擂茶表演、江西的禅茶、广 东福建的功夫茶、云南的三道茶、陕西的唐代宫廷茶道等。茶艺表 演集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茶文化内涵,将民俗、民风、诗词歌舞、书法绘画、壶艺、茶艺等融为一体,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目光。 其次,餐饮是旅游的重要环节。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食品也有很长的历史和经验。各地茶叶做的饭菜已超过100种。而茶膳以清淡、爽口、开胃为特色,并配以多种罐装茶饮料和 热饮清茶,非常适应各种年龄段游客的需要。比较有名的有:杭州特 色的龙井虾仁、双龙戏珠;北京特色的纯芽龙须、银针庆有余、茶饺;台湾特色碧螺春笋、绿茶白莲、香片淋饼等。茶餐厅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成为中式餐厅的重要补充。茶膳的基本形式有早茶、套餐、家常菜饭、特色茶宴(婚礼及生日茶宴等),备受各阶层人士 的青睐。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购买一些纪念品及地方特产。有茶文化要素的特色商品是游客喜欢购买的商品之一。在茶文化旅 游景点除了可购买传统茶叶、茶具产品和一般旅游茶产品之外,新 型茶叶商品如茶饼、茶糖、保健功能茶、减肥茶、茶类字画等也拓 展了茶文化商品的名单。 茶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以茶这种实物为载体来传播与茶有关的各种文化,因此茶文化有着非常广 阔的内容,它涵盖了多个学科与行业,如文化艺术、医学保健、科

茶文化旅游概论的介绍

茶文化旅游概论的介绍 2014年11月,全球第一本系统的茶文化旅游专著《茶文化旅游概论》于2014年11月正式面世,该书由中国著名茶文化专家、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江西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余悦教授和王柳芳博士合著。 全书共计46万字,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本系统的茶文化旅游指导用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強的实践指导。本书绪论概述了茶文化旅游的理论建构;正文的10章依次为:茶文化旅游概述,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历史概况,当代中国茶文化旅游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茶文化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当代茶文化旅游的类型与开发模式,茶文化旅游的规划与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营销,中国茶文化旅游热线的提升,全球视野下的江西茶文化旅游,中国港澳台及海外茶文化旅游的资源与特色。 新年伊始,手头得到一书,茶文化专家余悦、王柳芳博士所著《茶文化旅游概论》一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茶文化旅游的指导书籍。 该书从中国茶文化旅游概述、茶文化旅游的历史概况、当代茶文化旅游的理论基础、当代茶文化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当代茶文化旅游的类型与开发模式、茶文化旅游的规划与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营销、茶文化旅游热线的提升、全球视野下的江西茶文化旅游、港澳台及海内外茶文化旅游的资源与特色等十个方面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当前,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是迫在眉睫和亟待创新的关键时期,作者力争对建构茶文化旅游的理论体系作有益尝试,试图努力填补中国茶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空白,并从深层次剖析茶文化旅游的重要意义。 该书指出,中国茶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明确概念和专项的特色旅游项目,是茶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旅游景区从单纯热衷自然景

茶文化选修课练习题【含答案分析】

一、判断题(共16道小题,共80.0分) 1.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 A.正确 B.错误 2.《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佶。 A.正确 B.错误 3.载的《登白菟楼》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 A.正确 B.错误 4.泡茶用水最好选“活”、”甘”、”清”、”轻”之水,就是说水品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 质要清净,水质为软水。 A.正确 B.错误

5.以饮茶时是否添加其他佐料来区分的话,就只有两种饮用方式:即”清饮法”和”调饮法”。 A.正确 B.错误 6.(错误)乌龙茶,又称为青茶,是半发酵茶类的总称。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 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 A.正确 B.错误 7.(错误)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 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 A.正确 B.错误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和中原地区。其中的一 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A.正确 B.错误

9.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 对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 A.正确 B.错误 10.(错误)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 A.正确 B.错误 11.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轼在《次韵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所述的诗句。 A.正确 B.错误 12.世人总结,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韵、雅韵、冷韵、幽韵之分。 A.正确 B.错误

福建泉州推出十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福建泉州推出十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2015-8-11 11:21来源:泉州网 摘要:来自市旅游局的消息,旅游部门对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展专题调研,并通过整合提升茶园、茶企、茶庄园、茶文化景点等资源,围绕“海丝茶源中国茶都”的主题,策划推出十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 来自市旅游局的消息,旅游部门对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展专题调研,并通过整合提升茶园、茶企、茶庄园、茶文化景点等资源,围绕“海丝茶源中国茶都”的主题,策划推出十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据悉,这十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分别为一日游4条,二日游和三日游各3条。行程囊括铁观音发源地、中国茶都、生态茶园、茶庄园、知名茶企、茶业合作社、茶乡人家、茶王公祠、茶叶大观园、茶文化历史长廊、茶叶采摘和制作体验点等,融入清水岩、洪恩岩、李光地故居、凤山、志闽生态旅游、尤俊农耕文化园等安溪知名景点、景区,让市民游客在旅行中对安溪铁观音的发源、生长、种植、制作、销售、品评,以及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特别是铁观音在“海丝”中的地位作用有全方位的认知。同时也在氤氲的文化意味中,体验“茶韵安溪·山水福地”清新的自然风光、让人胃口大开的小吃和茶食。 市旅游局局长张锡坤介绍说,除了策划包装线路外,下阶段,旅游部门将主动与省旅游局对接,把安溪“海丝茶源·中国茶都”精品旅游线路纳入全省精品线路对外发布推介;牵线搭桥帮助安溪对接各设区市旅游企业,把线路列入各设区市旅行社售卖的产品线路中;组织部分重点地接旅行社、自驾旅游协会到安溪实地踩线,进一步完善线路产品。同时,还将加大力度指导安溪发展茶文化乡村旅游,打造2个茶文化重点镇、一批茶文化重点村,满足市民游客更多元化的需求。

茶文化旅游开发(1)

茶文化旅游开发 茶文化是包括茶园林、茶制作工艺、茶艺、茶道、茶礼仪及与茶相关 的众多文化现象的综合体。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 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实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产品形式是以优美的环境为条件,以茶产业为基础,以茶区多 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文化载体,以丰 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为内容而展开的,涵盖观光、 求知、体验、习艺、娱乐、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自然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 的特征。 近年来,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 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突 出的优势。从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起,普洱市就一直致力 于打造“中国茶城”的形象,并在“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把发展普洱 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八大旅游产品之一。所以,对普洱茶文化 实行深度开发和合理整合,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但能够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动普洱市的旅游业发展,进 而拉动该地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普洱 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长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 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想之地;第二,普洱 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 积的62.9%;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素有“绿海明珠”之美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1.以茶资源相关文化为依托开展绿色生态观光游 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如茶园 生态游、茶文化保健休闲游等。可针对青少年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 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 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 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 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 2.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 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游人不仅可以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 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自1980年杭州建立“茶人之家”以来,全 国已相继建立了北京“老舍茶馆”、“福州茶艺馆”、“青藤茶艺馆”等数百家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 3.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俗旅游资源,如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傈僳族的雷响茶等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 资源。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 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 层境界。现在,黄山的绿茶探源、安溪的铁观音探源、大理的三道 茶民俗游等都非常火爆,正逐步成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中的精品。 4.充分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中国的茶文化阅读答案

中国的茶文化阅读答案 【篇一:中国的茶阅读答案】 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 的举国之饮,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②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 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 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 左思之徒,皆饮焉。但此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 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 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也不足为 饮茶起始之证。 ③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 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个 义项。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 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 经确立。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 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④茶能消除疲劳,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每天喝三两杯茶可抑制细 胞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饮茶也需注意,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不宜餐前睡前喝茶﹐餐前 喝茶容易刺激肠胃,睡前喝茶则容易影响睡眠品质;茶水不宜过浓, 也不宜置放太久;服用药物时,不可以茶水配服,会影响药效。 ⑤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 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 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 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

茶文化衍生品的介绍

茶文化衍生品的介绍 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最古老的传承之一,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对于茶的溢美之词。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陆羽,曾专 门撰写《茶经》,而他的《六羡歌》更是广为流传:“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 陵城下来。” 古人品茶带来的闲情逸趣最宜入诗,白居易在《两碗茶》中写得好:“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 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在这里,茶被视为 人们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苏东坡不仅写了大量茶诗,在他的词作中也多有咏茶佳句,如“且将新火试新茶”等。 除了在诗词方面的文化传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茶而生的饮食文化更是经久不衰:从先秦时期以茶茗原汁原味的煮羹作食, 到今天,以其讲究茶食与茗宴品位的科学性、追求丰富多样化的艺 术情调为特征,这其中更是凝结了国人对于茶的深厚情感。 而今天,在中国传承了近五千年的茶文化,更是得到了一菩的发扬光大,造就了新时代的茶衍生品。 譬如,以红茶开心果、大红袍圣女果、大红袍小山梅、红茶黑加仑、茶香枣、普洱乌梅、红茶开心果、红茶杏仁、茶香一口酥等为 代表的茶食,以普洱鲜肉火腿粽、铁观音蛋黄鲜肉粽、大红袍蜜枣粽、红茶栗子鲜肉粽、绿茶豆沙粽等为代表的茶香棕,以及丰富多 样的茶月饼。在一菩,无论是形形色色的产品,还是茶艺茶道都得 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茶文化气息浓郁,时尚而又不失复古,为现 代爱茶人提供了一份健康与品质的选择,更提供了一份千年传承的 情感寄托。

如今,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一菩的茶香粽就已经开启预定,与普通粽子相比,茶香粽有不油腻,更爽口、更健康等优点,因而 备受现代人青睐。以普洱肉粽为例,普洱可减肥,加入肉粽中,不 仅可以化解油腻,又能让粽子吃起来更清新爽口,为追求品质的现 代人带来口感与健康的新选择。 饮茶,品茶,吃茶,对于国人而言,茶仍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有一菩这样的企业帮助,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茶衍生 品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成为中国五千年茶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环。 创新研发利咽保健品 “作为安溪名优茶叶品种之一,安溪肉桂茶干茶外形细小卷曲,宛如珠子,色泽褐绿,表面很有光泽,嗅之有明显的‘生姜’味道。”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介绍,越好的安溪肉桂“生姜”味道越浓郁。据称,安溪大坪山一直盛产肉桂,民间一直有肉 桂清咽保健的说法,村里原本就不多的肉桂几乎是自产自饮了。家 里老人小孩喉咙不舒服了就来一杯,安溪肉桂因此被当地人称为 “神茶”。 如何令“神茶”让更多人知道并且打开销路,带动茶农致富呢? 颖昌茶厂负责人张颖聪在安溪县资深茶业专家的建议下,委托中华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进行了研究。 “科学实验证实安溪肉桂对引发急慢性咽喉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能产生抗体,减少炎症的发生。”研究院的 谭蓉博士说,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清咽保 健功效评价方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进行了细 菌实验及动物实验,经过7个月的科学论证,得出安溪肉桂清咽保 健功效的结论,并最终形成了《颖昌牌安溪肉桂清咽保健功效研究 报告》。“我们采取白鼠实验,安溪肉桂的民间功效具有科学依据。”谭蓉博士说 “这主要是源于两年前的一次茶友会。”张颖聪说起两年前的一次泡茶经历。当时安溪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林清杰因为咽喉不舒服,试饮了肉桂之后感到通畅许多,为此建议他们要赶紧进行科学论证,

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 近年来,国内建起了一些生态旅游茶园,这是一种新型的“茶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六堡镇,随着茶叶种植规模的扩大,一些投资者也逐步把目光投向了特色农家旅游业的开发。 一、茶文化旅游的内涵 茶文化旅游是指将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将茶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 茶文化旅游的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茶业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游客在茶业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到茶园的优美风光 ,也更加深了对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而且人们的精神层次的需求也得到满足。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实现了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拓展 ,增加了茶农取得经济收入的渠道。发展茶文化旅游,要加大茶文化宣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办好茶业博览馆、名优茶交易会、茶文化节 ,将茶园一茶厂一茶馆一茶业博物馆等场所组合成为旅游产品。 二、开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1、茶文化旅游拓展了茶业产业链 传统的农业只专注于土地本身的耕作的单一经营方式 ,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农产品。茶产业也是如此茶农只顾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年复一年。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与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他们开始怀念和向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 “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 ,而这一切无疑给现代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茶业旅游作为农业旅游中的一种形式,除了为游客提供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环境之外 ,本身更具有吸引游客的自然资源优势,茶乡多半依山伴水,风景秀丽。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茶叶是农产品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种,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除了可以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浅谈福建茶文化的发展

浅谈福建茶文化的发展 赖英斌 (福建农林大学) 摘要: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关键字:福建茶文化武夷岩茶安溪茶客家擂茶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如此贴近,雅俗共赏,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类历史上,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 1、茶文化之历史渊源 莲花茶襟书东晋,南洋思乡忆石亭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记载的要早三百余年。“闽之山何苍苍,闽之水何泱泱”,山水交融的八闽大地,遍植被茶圣陆羽誉为“南方嘉木”的茶树。饮茶始于神农,品茗盛于中唐。福建历史与嘉木一起成长,八闽农耕与茶品一起芬芳。这些都足以证明事茶、饮茶自古就是我省百姓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省不仅种茶历史悠久,茶叶产量高,而且茶品种类繁多。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还有花茶。每个种类中又有许多佳品,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正山小种和红茶三大工夫(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天山绿茶,福鼎白毫银针,福州茉莉花茶等,形态色泽各有别,甘苦滑涩皆不同,构成了福建茶品的多彩多姿。由于茶与人们生活之息息相关,制茶工艺之神奇有趣,茶汤滋味之丰富多彩,以及茶于健康之特殊功效,因此,茶不仅是物质的东西,还是精神的载体。辞书说,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谓之文化。千百年的日积月累,也就形成了底蕴丰厚的茶文化。 2、茶文化之福建名茶文化 茶文化萌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唐陆羽《茶经》载曰:“岭南生福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又说,“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指明了闽北和闽东一带皆为茶文化肇始之重要地域。福州腊面贡茶和建州(今建瓯)北苑贡茶,闻名遐迩尤其是后者“初露于唐季,发展于南唐,盛于北宋”更是茶中极品。福建茶文化闻名于世,

茶文化旅游 [关于茶文化旅游研究论文]

茶文化旅游[关于茶文化旅游研究论文] 在茶文化旅游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旅游的茶文化内涵,要用深层次、多元化的茶文化价值吸引旅游者,要深入到民间,搜集当地的茶文化典故、传说以及名人佚事等。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旅游研究论文,一起来看看。关于茶文化旅游研究论文1 低碳经济下茶文化旅游探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体会到石化能源经济带来的苦果。在此情况下,低碳经济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研究。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内容的文化旅游经济,因为其低碳、环保、人文的多种原因,逐渐被各地开发出来。本文就如何围绕茶开展文化旅游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茶经济;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近两年我国大范围遭遇雾霾袭击,多地PM10、爆表,部分地区指数甚至达到500以上,当地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率飙升,因盲目、不计代价的发展能源经济而导致的环境污染让国人备受折磨。在这种情况下,低碳经济、碳排放等新的经济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经济学者所关注和提及,一批新兴的文化旅游概念和实体脱颖而出。其中,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被全国多地采用并不断扩展着。本文就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1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产业转型与创新、开发新能源等多种手段,减少传统能源损耗,进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目的的一种低能源损耗的经济形式。近年来我国雾霾范围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增加低碳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社会经济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改革开放30余年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我国之前100多年的经济总和。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经济问题,其中尤其以能源经济带来的环境污染最为显著。多地出现了水污染、土污染等,部分地区甚至因此导致恶性疾病的高发,尤其是近年来逐步加重的全国性的雾霾的发生,使环境污染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以钢铁大省河北关停多地低效钢铁厂,降低损耗保护环境为代表的以高消耗低产出的能源经济或者被强令升级,或者逐渐被新能源经济所取代。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多样性的需要。低碳经济以新能源、新技术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低且表现形式丰富多彩。采用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特性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多种新能源,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方向。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减少之前的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结构,重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无碳或低碳能源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多领域多方面全面开花。 低碳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低碳经济是“低碳”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只有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才能保护现有和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国情和巨大基数人口导致的巨大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与腾飞,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和国力的可持续发展。 2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的特点

2020年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

2020年茶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 1.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茶经) 2.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3.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置茶、冲泡、( 奉茶)、( 收具)。 4.“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是指( 品茶) 程序。 5. (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6.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密黄)色。 7. 在茶艺服务中接待马来西亚客人时,不宜使用( 黄色)茶具。 8. 在茶艺服务接待中,要求以我国的( 礼貌语言、礼貌行动、礼宾规程)为行为准则。 9. 晚清书画篆刻家( 赵之谦)“茶梦轩”一印,边款中寥寥三十字,却是一篇对“茶”字字源的考证美文。

10. 雨花茶是( 针形)名优绿茶的代表。 11. 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碧螺春)的产地。 12. 雨花茶的干茶色泽是( 深绿)。 13. 滇红品种为云南大叶种,其滋味( 浓醇,收敛性强)。 14. 铁观音的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鲜爽回甘,( 音韵显),汤色金黄清澈明亮。 15. 武夷岩茶是( 闽北)乌龙茶的代表。 16. 在乌龙茶中( 发酵)程度最轻的茶是包种茶。 17. 普洱茶主产于( 云南)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18. 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 活化石)”。 19. “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 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

20.“列器备茶”是潮汕工夫茶茶艺演示的( 第一道)程序。 21. 潮汕工夫茶茶艺中“干壶置茶”是指( 将茶叶放进干热的茶壶中)。 22. 潮汕工夫茶中“洒茶”讲究将茶水( 低斟)到各个小茶杯中去。 23.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各泡的茶汤浓度( 一致)。 24.香港的早茶一般为一壶茶配合吃少量的食物,称之为饮茶的“( 一盅两件)”。 25.台湾茶人称( 斟茶)为“投汤”。 26.( 擂茶)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27. 桃江擂茶为( 甜饮),不仅是桃江人的日常饮料,还是桃江人待客的佳品。 28. 罐罐茶可分为面罐茶和( 油炒茶)两种。

福建茶以及茶文化介绍(全)

福建茶文化(摘抄自搜狐新闻)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著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线。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茶叶贸易渐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韵。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 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如此贴近,雅俗共赏,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类历史上,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发现与应用,曾给世界以震惊,为世人所瞩目。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 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莲花茶襟书东晋,南洋思乡忆石亭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记载的要早三百余年。 古时丰州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莲花峰位于镇北桃源村的西北处,峰高约120米,远在西晋即建有莲花岩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欧阳詹书室。唐末诗人韩偓在此隐居时,曾咏诗“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以描写当年莲花峰茶的生产情景。公元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莲题刻“岩缝茶香”至今尚存。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戴忱题诗(诗刻于莲花石上),诗中有“一莲花不老,过尽世间春”而得。不老亭因全亭的梁柱、屋盖及所有的构件都是花岗石雕刻成的,俗称“石亭”。自此莲花峰茶改称石亭绿茶。至清道光年间莲花峰下种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带渡海谋生的人较多,石亭绿渐成为侨乡送祝“顺风”的礼品,久而久之,华侨嗜饮,随后,石亭绿畅销南洋诸岛,甚至远销英伦。 游子思乡,石亭寄意,茶与亭与人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如今古镇焕彩,新楼成片,但山门楹联依然:“茶绿峰青,开放几更今古;亭高莲傲,醉醒一样乾坤。” 宋词偏爱建溪春,元曲令兴武夷风 建茶因产于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南北朝时期(479-502),到唐朝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今陕西宝鸡市南部)日与僧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即溪敲其冰(以)精壶煮建茗,共宾客饮之。”表明建茶历史悠久。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写道“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时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开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并风靡全国。可谓龙飞凤舞倾朝庭,斗茶比艺创时兴。北宋·丁谓(962-1033)《咏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 《茶录》;宋·宋子安撰(1064前后)《东溪试茶录》;宋·黄儒撰(1075前后)《品茶要录》;宋·徽宗赵佶撰(1107)《大观茶论》;宋·熊蕃撰(1121-25).熊克增补(1158)《宣和北苑贡茶录》;宋·赵汝砺撰(1186)《北苑别录》等详尽记载和研究了当时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术及饮茶风习。据报道记载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茶诗词达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为建茶组成的一部分,至元大德六年(1302年)创立焙局,设置御茶园于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龙团”五千饼。从此,武夷茶大量单独入贡,元朝鼎

中国茶文化旅游开发重点景区

茶文化旅游开发重点景区 旅游是知识的探求、美的寻访。从这一角度说,在产茶的地区发展旅游有先天的优势。我国的茶区多分布于南方的丘陵,气候湿润、植被丰富、环境清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茶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茶对生长环境的选择,大都是风景秀丽的地区或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品质优异的名茶尤为突出,许多名茶的产地同时也是著名的景区,如产西湖龙井的杭州、产黄山毛峰的黄山、产庐山云雾的江西庐山、产武夷岩茶的武夷山、产蒙顶甘露的蒙山等。 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通过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而进行的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旅游按照旅游资源的特征可分为:自然景观型、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人文考古型。 本文依据茶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列举各类型资源的代表景区并进行分析,指出各类型茶文化景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了解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明确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未来趋势,以利于后续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一、自然景观型 我国在开发旅游事业之初, 主要是以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为主要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事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这些景区单一的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 面对高层次、多元化的旅游市场的变动, 原本开发较成熟的旅游区纷纷开始改造第一代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 设计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参与性强的第二代、第三代旅游产品。 代表景区:杭州西湖 (一)现状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卷 授课时间 2014 — 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号: 研究生姓名: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2015.06.22 考生成绩: 授课或主考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 摘要:笔者从物态、心态和行为层面对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针对安溪茶文化专业人才、基础配套设施、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拓展市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旅游品质、深化文化内涵,凸显茶文化旅游品味、关注需求,开发多种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提升对策。 关键词:安溪县;茶文化;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 近十几年来,茶文化旅游开始兴起,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旅游不仅限于景区的观光旅游,而是要求通过体验旅游,享受旅游来达到身心的放松。这为茶文化旅游带来了契机。茶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一种旅游新时尚。目前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博物馆、茶馆、茶马古道及综合性茶旅游景区等,以漳州天福茶博物院、北京老舍茶馆、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等为代表。根据宁晓菊(2005),乔秋敏、吴若飞(2009)等学者的研究,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参与性弱、文化含量低等问题[1] [2]。作为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县,茶产业发达,茶文化是其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1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内涵 1.1茶文化 当前对于茶文化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刘勤晋认为“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以茶为题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狭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3]-[6]”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可以开发为旅游产品,因此,本文取其广义的概念。 茶文化根据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可以分为物态、心态、行为和制度四个层次。茶物态文化是指人类从事茶叶栽培、制造、加工等一切与茶相关的生产活动及茶叶、茶具、茶室等与茶相关的产品总和[7]。茶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包括茶德、茶道、茶与文学艺术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茶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8][9],如以茶待客、以茶示礼、以茶为媒、以茶祭祀等。茶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茶政、茶法等社会行为规范 1.2茶文化旅游 根据茶文化的内涵和当前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情况,综合考虑国内各个学者的意见,本文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一种休闲文化旅游,是将茶业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模式与保障(1)

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模式与保障 一、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制 (一)发展机制分析 随着旅游资源外延的持续延伸,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促动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两者融合的动力机制。根据前人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结合茶文化的自身特点,归纳、总结、提炼出茶文化与旅游业融 合的动力因素,构造两者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 的动力因素包括:拉动力、驱动力与支撑力。拉动力主要指消费市场 需求;驱动力主要指相关的旅游企业、茶农等;支撑力则主要指政府的 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 (二)发展机制模型构建 1.拉动力—消费者的需求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其产业链延伸的 长短与构成要素是由旅游市场需求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旅游消费动机与需求层次持续提升,旅游市场 需求表现出多样性、个性化、专业化。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 出现了很多如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购物旅游、养生旅游、房产旅游 等新兴业态。中国作为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国家,茶文化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茶文化的核心“静、和、真怡”,在人们 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非常渴 望通过饮茶、品茶,能够舒缓心情,缓解压力,从而达到修身养性、 陶冶情操、促动健康的目的,所以喜欢饮茶品茶的人越来越多,渴望 进一步了解茶生长、冲泡的需求持续增强。很多产茶的区域都把茶文 化作为当地的特色,重点发展,于是,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蓬勃发展,如河南信阳、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 2.驱动力—旅游企业与茶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闽南茶文化

闽南茶文化 ----以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茶文化 闽南茶文化以铁观音为代表的茶文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发源地,闽南茶文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闽南饮茶风俗普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饮茶习惯。闽南人家好客,每有客人到来,都要以茶相待,品茶,赏茶,说茶,是闽南人家的一大特色。 闽南已有一千多年的产茶历史,最早可考始于唐末。如今,闽南泉州地区仍有许多茶事古迹。如南安丰州莲花峰,唐宋时期,南安故城就在莲花峰下,唐朝名相姜公辅、文学家欧阳詹,宋代朱熹、黄庭坚等历史名人都常游此地,或筑室修学、或隐身修身、或讲学布道,在莲花峰留下丰富的活动痕迹,而摩崖石刻就有三十来处,其中就有“莲花茶襟”、“岩缝茶香”、“莲花茶怀古”等茶事石刻。而“莲花茶襟”是在晋太元丙子年(即公元376)留下,这也是福建现存年代最早的茶事古迹。另外,同在南安的九日山,还有泉州清源山,也有不同的茶事石刻。而安溪清水岩圣泉,在海拔500米的蓬莱山上,宋元以来文人墨客多来此处烹泉啜茗,留下不少诗篇。这些石刻古迹都给闽南茶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彰显出了闽南茶文化的历史底蕴。 闽南地区产茶主要是以乌龙茶为主,而又以铁观音最为出名。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种之一。在闽南,主要的乌龙茶种类有: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永春佛手等,其中以铁观音最为出名。 铁观音(又名红心铁观音、红样铁观音),起于雍正年间,大约公元1720年前后。关于铁观音的起源这里有很多传说,有观音托梦说、王士让在“南轩”发现说。“观音托梦说”则是,安溪人魏萌,每天都以茶奉观音,诚心感动天,于是观音托梦于他,让他发现一棵破石而出的茶树,魏萌将之移植栽种,广为蔓延,而他栽种的茶树制成的茶冲泡后更是滋味醇厚甘甜,香气持久,不同于其他茶叶。因其茶树黑重如铁,又因魏萌信仰观音,所以称之为“铁观音”。比较可靠的还是后者,有清朝安溪人王士让写的一篇名为《尧阳乡南岩小引》的文献可考,王士让发现观音茶树,制成茶叶芳香无比。于是前往京城专程带给侍郎方望溪品尝,方望溪也很是喜欢,遂将茶送给乾隆皇帝品尝,乾隆一喝,龙心大悦,赐名----“南岩铁观音”。随后,安溪的铁观音便名震全国。 “铁观音”是树种名,因成茶韵如观音重如铁,故名为铁观音。作为极品乌龙茶,《清水岩志》这样描写铁观音的:“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生风。倘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如此好茶,就差陆羽在他的《茶经》上补上文字了,只可惜时代相隔。铁观音茶条卷,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冲泡后的汤色浓艳金黄,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甜,香气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安溪铁观音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旬、下旬至5月上旬)为春茶;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夏茶;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暑茶;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秋茶;冬天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