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词变化

咏物词变化
咏物词变化

咏物词作为词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所描写的对象经历了由对外在形式的描绘、借景抒情到给对象注入自己的主体意识、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达到物我合一的过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也相应的从物我分离到物我达到初步融合,再到物我合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景物在词人的笔下经历了一个工具化、对象化到主体化以及三者并包并用的过程;在情景关系上,表现的是一个即景说情、借景抒情到情景交融的过程,并由此带来咏物词意境从纤小柔媚、圆润浑厚走向含蓄蕴藉、深沉顿挫。

[关键词]咏物词词境物我合一发展流程

咏物词[①]从咏物诗赋发展而来,就是指以自然界或社会中的某种具体的、客观的事物作为题材对象,并对其进行刻画的词作。从概念的外延来看,这类词虽以咏物为主,但由于物都脱离不了具体的自然环境,所以词中往往兼有自然环境成份的描写,只不过这种环境的描写也是为咏物服务的。从咏物词的内涵来看,咏物词须以一物为吟咏主体,通篇以此物为歌咏对象,而不涉及其他意象。虽然咏物词的外延和内涵不同,但都脱离不了以一物为中心进行歌咏,所以本文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宋代咏物词。

作为词的一个组成部分,咏物词的发生与发展与词的兴盛基本上同步,但它的真正定型是在宋代。据统计,整个宋代存词总量是19516首,其中咏物词有2852首,占整个宋代存词总量的14.61%[②]。宋代咏物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所咏之物有250余种,与敦煌词的19种、唐词的27种、五代词的24种相比,其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③]而唐五代时期,咏物词仅138首(唐五代咏物词以正编为主)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所咏之物的种类上,咏物词在宋代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状况除了咏物词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其影响起了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文学发展的中轴。” [④],咏物词作为文学这个链条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文学中,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表现在自然咏物词中便是物我关系。本文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这个中轴,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对咏物词词境的发展脉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北宋前期——咏物词的继承期

从现存唐五代词来看,咏物词的发生与词的兴起和盛行是基本同步的。最早的咏物词可能要追溯到天宝年间,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玄宗召李白当场应制所作的三首《清平调》,主要是咏牡丹。可以说李白成为后来文人咏物词之祖。此后经过中、晚唐词人的努力,到五代时,咏物词无论是在内容、风格,还是描写手法方面,都在前代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从而为宋代咏物词奏响了序曲。

从北宋初到仁宗康定末的80余年,是宋代咏物词的继承期。此时期的咏物词注重对景物外在形式的描绘,讲求形似,曲尽笔墨以求惟妙惟肖,香艳绮丽,风格冶艳,语言柔美。从词的发展历程来看,宋初自然咏物词所咏之物虽然不少,但因创作的目的主要是助兴娱情,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应景性和社交性,又由于宋初词人一般以花间派词为准绳,所以,这个时期的咏物词题材狭窄,多局限在艳情、闺情的狭小天地中。审美趣味主要停留在对事物的色泽、姿态、气息等外在感性因素上,所以多选择绮丽的花草为吟咏对象。如“芳春景,暖晴烟。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啭千娇相唤。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毛文锡《喜迁莺》)再如“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苞缄结一重重。似含羞态,邀勒春风。蜂来蝶去,任绕芳丛。昨夜微雨,飘洒庭中。忽闻声滴井边桐。美人惊起,坐听晨钟。快教折取,戴玉珑璁。”(毛文锡《赞成功》)这两首词一咏莺,一咏海棠,刻画工巧细致。然而作品中看不到创作主体的影子,反过来作者在创作此词的过程中,也不曾试图让自己的主观心理体验渗透至对象之中,情与景物处于一种疏离状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纯粹是一种观察与被观察、描写与被描写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外在的

单向观照与描绘。

再如柳永的《望远行·咏雪》:“长空降瑞,寒风剪,淅淅瑶花初下。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幽雅。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⑤]这首咏雪之作,写得虽然光景如画,舒徐流美。但是,就情和景的关系而言,这首词并没有表现出新的特点,词中没有“情”的影子,“雪”处在一种与人疏隔、间离的状态,审美主体的“情”未曾进入客体之中进行观照,客体因之也只以其本来的面目呈现于审美主体面前。

但在晏殊和梅尧臣的许多咏物词中,我们略为可以看到作者“情”的投射。如晏殊的《少年游》:“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一系列形容词来写芙蓉花的美丽妖娆:淡、红、妖艳、明媚。下片“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一句让我们看到作者感情的流露,芙蓉花成了触发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媒介。再如梅尧臣的《苏幕遮·草》:“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全词以绮丽之笔,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突出雨后青草之美;词尾——“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点出词旨:借咏草来抒发自己惜草、惜春的情怀和寄寓个人的身世之感,即是写草,又是写自己,耐人寻味。再如林逋的《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和欧阳修的《少年游》“栏杆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前者以清新空灵的笔触,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凄迷柔美的春草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后者通过对草的粗笔勾勒,抒发自己绵绵无尽的愁思,流露出作者的某种生活情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咏物词所咏之物似乎已经开始带着比较鲜明的主体色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词人还是把自然景物当作一种应景性的工具来看待,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仍然体现为一种相互外在、互不包容的关系。咏物词中所蕴含的某种主体意识,仍然纯属于词人观照外物时的一种感触,所出现的情感也仅仅是一种由心理积淀所形成的类型化情感,如看到花开花落人心中就会升起一种莫名的惆怅,看到绵延不绝的春草,就会想起百般离愁,似乎春草只能象征离别。这种主体意识和情感的显露并不是词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某种具体事物释放出来,而是不经意间看到眼前的景色,从而触发心中的情思,虽然这时在自然对象身上能隐约看到主体意识的投射,但从情与景的关系而言,这时的自然多是词人抒发情感的工具,在表现手法上属于即景抒情,离真正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尽管在北宋前期,咏物词中的自然景物仅仅是词人抒发主体情感的工具,但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在非咏物词中已出现了把自然景物作为主体描写的迹象。如冯延巳的《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词人把本是无情之物的梅花,写的是“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并在梅花身上注入词人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的主体意识的思考。眼前的落花已突破自身的物性,成为一种陨落的多情生命。此外,还有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这时虽在词中出现了主体化的萌芽意识,但还未担当起主体化的功能,仅仅是一种景物的情感化。到北宋前期时,当时一些词人的词中已出现了景物主体化描写的倾向。如柳永的词就有了较多的主体化诗句。如他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八声甘州》(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中的“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等。在词人的笔下,自然景物一方面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出现在词中,另一方面又注入了词人的生命意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审美客体——自然中看到自己,从而达到物我情感上的交流。因此,柳永的词为后来景物主体化的描写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欧阳修等人影响甚大。[⑥]这种主体化诗句的出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咏物词的发展,为北宋中后期的部分咏物词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铺垫。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咏物词发展却甚是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咏物词诞生于歌厅酒席之上,多是出于奉和应制的目的,具有很强的指物作词的特点,因此文人创作咏物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被动性,并非有意咏物。二是由于受传统咏物诗赋影响,这时的咏物词大多未能确立自己的审美规范。所以从整个词史演进的轨迹来看,咏物词的发展历程与其他题材的词的发展里程基本上相同,但是在处理主客、情景关系方面,咏物词的发展却滞后于词的发展,还在应景和娱乐的天地里徘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二者仍处于二分境地,词人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以旁观者的姿态游离于自然景物之外,对景物描写多是粗线条的勾划,自然景物以工具的形式出现在词中,多为触发主体抒情的媒介,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由于景物的触发,触及到词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即缘物起兴,感物言志。情产生于物后,多是即景抒情,情与景体现为一种相互外在、互不包容的关系。同时,由于受花间词影响之深,咏物词题材主要集中在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等一些偏于女性化的景物,带些女子的脂粉气,由此导致词的风格趋于柔丽、纤细、婉媚。所以这个时期的咏物词缺乏含蓄蕴藉的接受效果,词境狭小,意境特征不明显。

二、北宋中后期——咏物词的发展期

到了北宋中后期,咏物词从弥漫着香艳气息的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转向广阔而真实的社会人生。词人的审美趣味已不仅仅限于对事物的外在描摹和刻画,而是把自然事物当作审美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主客体间的关系已不像宋初那样疏离,在一定程度上,客体已染上了主体情感与意识,并使自然事物朝着主体化的方向发展。

苏轼在咏物词方面承上启下,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在处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时,不同于前人以观察者的身份站在物的对面,单向度的凸现自己的情感,而是根据事物自身的特点,把事物自身的物性和作者所赋予的人性很好的结合,给自然景物赋予各不相同的人格特征和真情实感,从而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作者从眼前飘舞的杨花写到它抛落道边,雨后化为片片碎萍。“我”的心绪也随之经历了一个起伏翻滚的过程:惋惜、悲怨、痛苦。作者既是写花,又是写人;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我们还看到,对杨花实写的背后,蕴藏着空灵的想象空间,我们仿佛看到,杨花不死的灵魂在我们身边飞舞,有三分化作美丽的春色随着春天的逝去而逝去,两分化作了滚滚红尘飞扬在大自然中,一分化作春水流淌在天地间。所以张炎在《词源》中评此词“后段愈出新奇,真是压倒今古。”由物生情,以情映物,使情物交融至妙合无垠的境界,产生韵味无穷的接受效果。

苏东坡咏物词不仅清理舒缓,高出人表,而且能把“我”划入对象物中,“我”的思绪情感无不附在对象物之上。王国维说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⑦]如上文分析所言,作者把自己情感赋予无情的杨花,使其具有生命,杨花的感情和生命恰恰是作者化入对象物时附带自己的感情和生命,主体客观化

的同时,客体也获得情感和生命,成为人格化的对象。再如《卜算子·咏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作者既写孤鸿又写幽人,二者实则合一。宁可象词中孤鸿那样不肯栖于寒枝、投于沙洲,实际是作者政治上不被人理解、被贬黄州的心情和写照。这种在词中自觉地借物寄托人生情感和表达对当时政治的愤慨,就突破了北宋前期为咏物而咏物的框架,扩大了咏物词的内容,进而使得咏物词的职能由“娱宾遣兴”转变为“吟咏性情”,扩大了词境。而从主体的情和客观的景的关系上说,东坡词既是审美主体的物化,也是审美客体的主体化。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是消融在客体下的主体,客体是被主体化或情感化了的主体。客观景物不仅以对象的形式呈现在审美主体的面前,而且还染上了审美主体的感情色彩,从而,主体的情与与客观的景达到有力的结合。

同时期的秦观和晁冲之的词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如秦观的《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迴,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词人借景抒情,由看到眼前的仙桃之美,抒发了惜花伤春之情。同时下片以仙桃比喻美人,又把寄托身世、聊以自况的主体意识寄托在美人之上,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全词采用比喻的手法,精心刻绘,营造出一个温婉的意境。再如晁冲之的《汉宫春·梅》:“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人知。”作者把梅花作为对象描写,勾勒出梅花的骨格,赞美它清高拔俗的精神。作者寄托了自己怀人之情——“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全词基调舒缓、疏淡、隽永,形成了余韵深长、含蓄蕴藉的接受效果。秦、晁两人的词不但把自然景物当作审美对象来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主体意识,但离真正的的情景交融还很远,后来周邦彦在他们的基础上,将咏物词又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周邦彦的咏物词不单纯是为了咏物,而是更多地借咏物以传达主体的刻骨铭心的悲欢离合之情、羁旅行役之感,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呈现互动交流的新特点。从情与景的关系而言,可以说周词的情景是双向式的,是主客体的双向交流,如《花犯·梅花》:“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首先,物我对话、情景交融、浑化无迹。词中花作用于我,我因花而动心绪。由花及人,因人念花,花与人呈现双向交流,这种物我交流是动态的。同时审美主体不是简单、浅层次的咏梅观梅,而是深层次的介入其中,“我”与梅都成了作品表现的主体。在这种物我双向交流中,词人以“我”观物,移情于景,化作者愁恨为梅花愁恨——“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把无知无情的寒梅写得有知有情。“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实写梅落,“相将见、脆丸荐酒,” 设想别后已是繁花落尽、青青的梅子可以佐酒了,是虚写,在虚实结合中,词人的视线推向远方,使词境进入另一天地,从此时此地跳到空江烟浪里,把情思推到广阔的空间,从而超越了眼前的实景,给人无尽的遐想。其次,周词对所咏之物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多角度描写。在写梅花的同时,也自我表述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处境和踪迹,把自我身世之感融入对外界景物的描写中,借此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从以上分析可见,北宋中后期的咏物词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词人已开始有意识的去围绕主观感情去寻求某物,自然景物在成为描写的对象的同时,并在某种程度上染上了词人的主观色彩,所咏之物基本能和词人的心境相契合,出现了审美主体——人和审美客体——物合一的迹象。这种物我合一的过程是动态的,但在苏轼那里表现为“我”的单向情感的投射,而在周邦彦那里是物我的双向交流。同时这种物我合一的前提是物性与人格的类比(这

种类比的连接点往往是遵从约定俗成的习惯),如辗转反侧的杨花(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依依别情的柳(周邦彦《兰陵王·柳》)等,词人在驾驭景物方面多是处于顺应的位置,即词人不能像南宋词人那样根据自己情感的需要去自由地选择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自然景物。在情景关系上,多是就景抒情,情还是产生在景之后,表现出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并用。但由于词人还没有完全摆脱花间词风的影响,所表达的情感很大一部分局限于“小我”的范围之内,即词人常借所咏之物要么抒发自己对前途命运的担忧,要么是对青春岁月不能常驻所引起的缠绵悠远的情怀和感伤的心情,所以意境纤小柔媚,圆润浑厚。而与此不同的是,在周邦彦那里,自然景物不仅仅成为歌咏的对象,并已显示主体化的趋向。景物描写趋于细腻、工整,审美主体已部分地消融在景物之中。这种变化更能使词人纵横捭阖,横跨时空,淋漓尽致地发挥词表情达志的功能,从而导致了咏物词意境时空逐步走向阔大,意境的内容由抒发离愁别绪转到借咏物抒发对社会人生及其民族忧患意识之情,从而为南宋咏物词境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三、南渡前后——咏物词的深化期

南渡前后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把握不了时代甚至个人命运的人们,开始把审美目光转向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在具体、琐碎但又美丽、精致、稀奇的事物上消磨时光、转移痛苦、寄托理想,因此,咏物题材在文人之间甚是流行。写作咏物词,虽然改变不了自己、民族的命运,但低则可以怡悦性情,消磨时光,高则可以寄托抱负,歌以咏志。同时,由于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以及表现自然景物的手法上的某些变化,带来了咏物词意境的拓展。

动荡不安的社会不仅转移了词人的审美兴趣,而且进一步密切了词人和自然的关系。南渡以来。词人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融于客观景物,使其染上浓重的主观色彩。主体与客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壁垒不再分明,同时,词人在把自然景物作为描写对象的同时,也把自我融入进去,使情与景的交融、物与我的合一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而使得意境沉郁悲凉,深婉曲折。如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蛋,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列,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苗,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跳影尚风流。”作者联系个人的身世,不仅写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在的信心之情。虽是咏物,但实际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达到了情景交融、意与境偕,且情调凄凉悲咽,意境深婉曲折。再如《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又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发南枝”、“玉瘦檀轻”、“浓香吹尽”写梅;“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无限恨”,写人。梅之怨、人之愁,既是写花又是写人,梅与人浑然一体。词人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深深地注入到梅花身上,使梅花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又不脱离梅自身的物态特征,物我合一,形神俱似,难分彼此。另外如《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摊破院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等词,都能在描写对象的同时融入作者的情感,做到物我合一,既不粘滞,也不脱离所咏之物的物体特征。此外还有朱敦儒的《卜算子》:“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通过写失群的孤雁在南飞的过程中所遭受到的一系列的遭遇——饥渴辛劳、无力续飞、孤宿寒汀,来表现人们在南逃的过程中,忍饥受寒、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咏雁实则写人,处处写雁,却又处处写自身的处境和心绪。结尾的“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既写了孤雁所处的环境,又是自己孤苦令仃、背乡离井的悲苦心情的写照,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再如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

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表面写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实则写自己从帝王走向俘虏的过程,既写杏花又写人,借以抒发故国之思——“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唱出家国沦亡的哀音。以花喻人,以花写人,情景交融,特别是“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一句更是百折千回,悲凉凄怨,意境哀婉,韵味无穷。

综上来看,这个时期的词人往往能够结合自身的身世、经历去选择事物,主动的把自然景物作为审美对象来描写,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对象注入自己的意识、感受和理解,使物有了人的意识,并最终达到物我合一。同时,这个时期咏物词的创作突破了以前抒发个人离愁别绪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上升到“大我”的境界——以咏物词来抒写现实的社会人生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使得词人笔下的景物凄惨、暗淡,情调低沉,并由此带来咏物词意境开始走向含蓄蕴藉、深沉顿挫。同时,正如清人沈祥龙所言:“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可以说,咏物词发展至此,更加注重情和景的交融和所咏之物的主体化,更加注重咏物词抒情言志的寄托功能,由此咏物词终于迎来了它的创作高潮期。

四、南宋中后期——咏物词的高潮期

从整个宋词词坛来看,存词总量为19516首,北宋前期咏物词112首,占存词总量的0.57%,北宋中后期咏物词289首,占存词总量的1.48%;南渡时期咏物词是726首,存词总量的3.72%;南宋中后期咏物词是1725首,占存词总量的8.84%。这个时期的咏物词家有248人;而南渡时期咏物词家是117人,北宋仅仅75人[⑧]。由以上统计结果来看,无论从咏物词的数量还是从咏物词家来看,这个时期的咏物词在宋词史上都达到了高潮。

(一)南宋中期,偏安的局面已成定局,有一部分词人,退却于庭院之内,抒情吟怀,咏物词更多的是追求词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情调比较低沉。如郑域的《昭君怨·梅花》:“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以疏竹为衬托,以梅花为主体,在猗猗绿竹的掩映之中,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幽独,胜境空灵超然。同时对“野人家”的描写与前面所写的一树寒梅掩以疏竹,正好相互映发,营造出一种优美、恬静、清旷灵隽的境界。整个画面和谐优雅,流露出不识人间烟火者的生活气息。

豪放派的词人笔下的咏物词,常常将物性、己情、国势与往事、时世、理想熔铸一炉。他们所作咏物词不但昭示其鲜明个性和精神风貌,而且带有强烈的政治抒情色彩。意境阔大,感情激昂。如辛弃疾的《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作者思路超越时空,由少年时月夜看到的江边桂花写起,全词情调豪放,意境较开拓,感情比较亲和。词不仅写出了桂花的茂盛,也写照了少年辛弃疾的宽大胸襟,抒发了作者的济世怀抱——“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再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株怒放的梅花和寂寥清冷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凄风苦雨中的孤梅与作者决不争宠邀媚、阿谀奉迎的心志揉和在一起,两者都经历了孤苦到孤傲、凄艳到凛然的过程,作者把梅花的特性和自己的心志揉和在一起来写,既是写人、又是写物,物我合一。铮铮铁骨使梅花别具一格,也使词整体呈现意境雄浑的特点。

与其他词家相比,姜白石的咏物词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的咏物词更多的是采用了以我化物的表现方式,在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之间寻找契合点,于深微的主观感受中实现心与物的交融,但又不是单纯的以我观物,而是在主观意念实现对物象控制的同时,主体与客体呈现双

向交流,而非单向赋意。词人沉浸于自己的主观心态中,用他的全部情感去拥抱外物,主体在对象中发现自我,这时候物即是我,我即是物,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如《念奴娇·闹红一舸》:“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全词以咏荷为主,审美主体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与菏并存于一个真实的环境当中,主客合一,成为词人共同歌咏的主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分不清是在写人还是在咏荷,但能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欣赏爱惜之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把自我的情思化入到荷花中,在它的盛衰对照中,流露出深深的伤感,情景交融。同时处处切合荷花的风神,给人既咏物又咏人之感,从而引发读者较为广泛的审美空间,“从荷花的盛衰对比中把握作者所寄寓的美人迟暮之感,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体味到其中所生发出来的作者身世之慨。” [⑨] (二)南宋末期至元初,词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亲近,自然界的寒霜冰雪,落叶春花,一草一物不仅成为抒发感情的载体、描写的对象,而且成为自己在心灵上相依相靠的友人。词人笔下的景物染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外化为具体的事物,物已不是物本身,而是浸透了作者的主观情绪,但物又受词人的束缚,而是以主体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而使自然景物的主体化在词中得到强化。但仔细比较又可以发现,虽然自然景物处于主体化的地位,但这种景物的主体化又与以前不同,像苏轼、周邦彦他们多采用的是以我化物的方式,在客观的景物身上投射主观情感,达到物我合一;而到了南宋末期,词人在采用以我化物的同时,更多的是采用心境物化的方式,在情景交融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无形的情思用具体的自然景物来表现,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却隐遁在物象背后,从而达到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心绪合一。又由于时代因素,这种主观情绪不同于花前月下,不同于小桥流水,而是突破了个人的情感,具有普遍的群体爱国意识——寄予了词人无限幽恨及其身陷新朝的寂寞心情,由此带来词的意境低回抑郁,隐晦朦胧、深沉婉曲。如周密的《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全词把梅花、前朝废芜的园林、及其前朝人揉合在一起作为主体进行描写,同时主客体进行了双向交流:“依依”,写出作者的感旧之情,并反过来想象梅花、池台、岁华对人也有留恋感情。人与景物相互依恋,相互交融;“问东风、几番吹梦”,”问“是人问花,但花亦何尝不能自问,人花同感,彼此难分。在这种双向流动中,实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情与作为表现主体的梅的互动交融。同时在情景交融中,词人把自己对故国的怀念,对新朝的抵触,寄予在凄迷、黯淡的景物上:“飘寒”、“吹冻”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而且也渲染了院中寒冷、黯淡的气氛,这也是词人在面对故国灭亡、新朝统治时的心情写照。词人的凄然之情寄寓在园中惨淡的景物上,审美主体感情的投射使得园中景物呈现凄冷、伤感的特点,词人的心境得到物化,从而使词境更加深沉含蓄。

再如王沂孙的《水龙吟·落叶》:“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螿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词人把自己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心绪物化在落叶之上,对落叶的描写实是对自己愁怅、哀怨、孤独、复杂的情感的描写,在对其描写中完成词人心境的物化。“晓霜”、“萧萧”、“门荒径悄”、“无人”、“暗流”、“碎声”……这些凄凉的景色和词人感伤、孤寂的心情有力地结合在一起,词境凄凉。此外,词人在虚写——“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和实写秋天的萧索景色的过程中,把词人的情思推向高潮:“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

留下“空白”,作者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加以补充。整首词主观心境和客观落叶相融洽,在把落叶作为描写主体的同时,实现情景交融,营造出一个深沉低婉、含蓄蕴藉的词境,从而产生韵味无穷的接受效果,使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

透过以上分析来看,宋末元初的景物描写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景物呈冷色调,词人喜欢用一些凄冷的字面,如落叶、夕阳秋月、苦风冷雨、寒风飞雪来渲染气氛。如周密的《献仙音·吊雪香亭梅》:飘寒、吹冻、台荒、池冷,凄凉、凋谢、凄黯、废绿、空远、斜阳、衰草、西泠、残笛……王沂孙的《水龙吟·落叶》:晓霜、凄凉、萧萧、门荒径悄、山中路,无人到……还有他的《声声慢》(已是南楼曲断):疏花淡月、冷风斜雨、凄凉、独掩西窗;《金盏子》:露草流萤、晚、稀星、凄凉、轻寒、斜月……再如仇远的《齐天乐·蝉》(夕阳门巷荒城曲)作者也是用了一系列冷色调渲染悲凉的气氛,抒发自己故国之思。这些清冷自然景物的运用,给词人心境的物化提供了很好的契和点,与词人凄怆哀怨感情相照应,组成一幅幅幽冷凄清的画面,更加符合词人的心境,给人缠绵悱恻、悠悠不尽之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深沉顿挫、曲折回环的词境。

这个时期的词人既目睹了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又蒙受到新朝统治者的残酷肆虐。词人们往往以咏物寄怀,用辞藻的外衣,来寄托他们对现实的感慨和家国败亡的哀痛。所以自然景物在他们的笔下染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词人不能尽情地抒发感怀故国之情,只好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深细曲折表达这种情思,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成了表现的主体,因此,这种主体性在比前期更加凸现的同时,情韵也更加丰婉。审美主体更多的退居在客体之后,把自己的主观心绪外化在自然景物上,通过对表现主体的的描写来抒发身世飘零之恨和亡国之痛,情景交融就显得更加妙合无垠,同样,这时词人的情感比前期词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忧愤而又清劲幽婉。不仅王沂孙是这样,就是与其同时期的刘辰翁、张炎、周密均如此。由于景物充分主体化的原因,就有一些景物成了负载词人精神的符号,如梅花、荷花、琼花或水仙等一些超拔尘寰,姿态清奇的意象,成为精神气质的写照、成为词人人生理想和心灵的再现和延伸。这与北宋借那些妩媚、缠绵的杨柳、桃杏抒发自己缠绵绯测的情怀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说,这个时期题材的多样化、景物的主体化、情景交融的深化和无迹化使得咏物词的意境隐曲幽婉、深宏凝重,产生一种一唱三叹、余悲不尽的接受效果。总之,在对宋人咏物词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咏物词在宋朝不同的时段所显示出了不同的风貌,咏物词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流程中,作家的观物的视角也经历了由初期对所描写的对象外在形式的客观描绘,到通过对象抒发难以名状的喜怒哀乐之情的描写,借景抒情实现主体对客体的观照,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主客体界线的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经历了宋初的主客二分、主客初步融合再到主客完全合一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景物在词人的笔下恰好经历了一个工具化、对象化到主体化以及三者并包并用的过程;并由此带来咏物词意境从纤小柔媚、圆润浑厚走向含蓄蕴藉、深沉顿挫。由此来看,咏物词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人对自然从利用到亲近、融合直至合而为一的过程,并由此带来咏物词意境从纤小柔媚、圆润浑厚走向含蓄蕴藉、深沉顿挫、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然,这种变化受语言表达的局限似乎只是存在于线性的流动中,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排除在某一阶段自然景物的工具化、对象化、主体化并存的状况,只不过在某一阶段某一方面占据主流罢了。总而言之,咏物词作为宋词的第二大题材类型,之所以达到如此繁庶的程度,围绕人与自然这根中轴,在情景范畴内,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不断变化,起着一个尤为重要的作用。

咏物的诗句大全

咏物的诗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咏物的诗句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2、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3、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4、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5、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9、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0、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1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袁宏道《满井游记》 14、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秦观《点绛唇·桃源》

15、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16、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17、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8、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19、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2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佚名《庭中有奇树》 23、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4、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5、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26、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27、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28、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9、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完整版)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1. 表现诗人高尚情操】 诗人在诗中表现自己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决不趋势媚俗不向恶 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此诗作于患难之中。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 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忤逆武后,遭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作者歌咏 蝉的高洁品行,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诗人以蝉比兴,以蝉寓己,感叹自己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 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抒发了诗人品 行高洁却“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表达自 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 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 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2. 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诗人借咏物或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幽愤之情;或表达渴望 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或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 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 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 隐衷。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赏析】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 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 二首·其一》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

苏轼题自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诚然,其中不免有自嘲的意思,但给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超脱,释怀的情结。 政治上的失意,小人的陷害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是成就了他伟大的思想。李煜的亡国之耻成就了他词的创作和发挥,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王阳明被宦官刘瑾陷害终获龙场悟道,“知行合一”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汴京城下的金榜题名、智斗藩使;杭州的疏修苏堤、造福一方;包括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太守、知州均是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但对于一个刚刚从流放地海南北归的子瞻而言,这些成就都成了浮云一片,成了他想要忘却的“营营”琐事。 黄州——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神宗元佑二年(1079)莫须有的“乌台诗案”(幸好苏轼不是清人,不然“明月几时有”也将成为反动言论,康乾时期的文字狱估计也不可能放过这么明显反清复明的言论吧。),几乎摧毁了他所有的致君尧舜,心系江山,一腔报国之心。 历经九死一生的苏轼踉跄的来到了黄州——在这里他只有一个犯官的身份。然而,在这里没有了朝堂的牵绊,没有了尔虞我诈;在这里劫后余生的他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孤独悲哀,却超然物外,清新洒脱,怡然自乐;在这里他找到了他的东坡,建造了自己的雪堂;在这里他三咏赤壁;他以“夜饮东坡醒复醉”来麻痹自己的失意,但仍不失“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自若。 惠州——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因朝廷党争苏轼再贬惠州,不禁也会想起自己为柔奴所作的《卜算子》,如今成了自己贬谪栖息之地。 如果说初贬黄州的子瞻还会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有“索漠齐安郡,从来著放臣”“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的孤愤的话。来到瘴疠横流的惠州,东坡心态却变得更为平和,已然没有了逐客悲歌的伤感。取而代之的是“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为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归去来兮,请终老于斯游”“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加彰显了他的随遇而安、乐天知命、超然旷达。 儋州——莫作天涯万里意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政敌们和“元佑党人”玩起了文字游戏,由于苏轼字子瞻,便找了谐形的儋州作为他第三次的贬谪地。

咏物词的常见手法

咏物词的常见手法 提到词,人们一般习惯于这样的一种思路,即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者发议论感慨。咏物词亦如是,上片描写、状物,下片议论感慨抒情。其实这种写法不错,但终究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思路和写法,易流于单调老套,读多了便觉乏味。故印象中按这种写法的精品似乎不多。现代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能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很适合做例子。 咏物诗不能单纯咏物,这在过去讨论咏物诗的境界问题时已经提到过。咏物词亦然。上面说的那种写法其实是可以成立的,但如果设一比喻,大致相当于咏物诗的第二层境界,取法于中耳。咏物词在南宋词中已经手法千变万化,技巧达到了空前高度,后人难再逾越。我个人以为,宋词的最高成就在南宋,而南宋词的最高成就在咏物,故下面讲一些我在读宋人咏物词时就手法结构方面的感受。 一、循环往复法: 宋词至周邦彦,其手法已颇繁复,章法细腻多变,虽身在北宋,实开南宋诸家之先河。继之白石、梅溪、草窗、碧山、玉田诸人终于将长调的技巧发挥到极致。而颇能代表这一切的,就是咏物词。在这些词中,作者往往独运匠心,把时间、空间表面上打乱,实际上又思路缜密,把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用若连若断、细腻而绵长的一股潜气来贯穿,使读者紧紧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连绵起伏,循环往复式地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欣赏和融合的境地。 咏物词中,这种手法的运用似乎从清真始。其花犯《咏梅》实堪代表,白石的《暗香》亦是如此。碧山的花犯《苔梅》、玉田的红情《荷花》大抵如是。以清真之花犯为例,“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是写眼前景,是现在,依然二字交代清晰。“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是继之的状物和抒情。“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更可惜、雪中高土,香篝熏素被”转入对过去的回忆。下片开头“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又转回眼前,“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是眼前景继之。“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是从眼前想到未来,而不仅时间上变化,场景亦变,是为空间之变也。“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是想象于未来时空之人的幽思,而这个未来时空里的人思的却还是异时异地之人事也。如此循环往复,真真是百转千回。而表面上写梅花,都是在梅花的大背景下写人事,写情事,梅与情交替反复,美不胜收。 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咏物中穿插感情变化,故时空交替正好有助于此。它往往是以时间线索为主,穿插空间线索,最后达到咏物、叙事、抒情的目的。 二、四面环绕法: 这种方法于咏物词中特别常见。以物为中心,从四面八方来描写,中间穿插感情变化,看上去散乱,实际上条理非常清晰,中心突出。苏轼的水龙吟《扬花》、清真的水龙吟《梨花》、稼轩的贺新郎《赋琵琶》皆为此例。其余白石的疏影《梅花》、齐天乐《蟋蟀》,碧山的齐天乐《蝉》、《萤》,玉田的疏影《梅影》以及南宋末期诸多同题咏物诗《春水》、《红叶》等等莫不如此。现以玉田之《梅影》为例:“黄昏片月”,起笔先交代影的环境,继之连续用七笔来描写七种影子的状态。“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写清绝影。“枝北枝南,疑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导读:满庭芳·小阁藏春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创作背景】 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但也有学者认为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如谢桃坊就认为它应是作者遭到家庭变故后所作。 【赏析】

苏轼的诗文名篇赏析

苏轼的诗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苏东坡的诗文名篇(共16首/篇),感受其诗文风格的多样性。 2.在学习诗词的基础上,了解苏东坡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提示——(1)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诗文来学。(2)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抓住每一首诗的诗眼,了解诗文的写法和意境即可,不必深究。(3)熟读成诵。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解读: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读: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3.於潜僧绿筠轩(节选)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解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 4.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读: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解读: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6.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解读: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7.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咏物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咏物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导读:本文咏物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咏物诗句

咏物诗句1、洗竹 作者:白居易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 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 剪弃犹可怜,琅玕十余束。 青青复籊籊,颇异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 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 勿作彗与箕,而令粪土辱。 2、岳阳楼 作者: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3、牡丹 作者: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4、猿 作者:杜甫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5、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6、杏园中枣树 作者: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 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照长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7、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灵墟山 作者:李白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9、牡丹

作者:李商隐 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 10、白胡桃 作者:李白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11、瑶池 作者: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2、曲江 作者: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13、江上

24 A 《苏轼咏月诗文》彭楼中学 王桂兰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课型:主读课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2013年 3月20日 作者:王桂兰 单位:台儿庄区彭楼中学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人生至高境界:恬淡、自适、旷达 ——《苏轼咏月诗文》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①积累本课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 ( jiě) 衣遂 (suì) 至未寝 (qǐn ) 藻(zǎo)荇 (xìng) 相与 (yǔ) 宫阙(què)琼楼(qióng)绮户(qǐ)婵娟(chán juān)不胜寒(shēng)积累下列文言词义。 月色入户门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未寝睡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恋光景的人。 把酒问青天端着 高处不胜寒禁受不住 转朱阁,低绮户朱红色的楼阁雕绘着花纹的窗户 千里共婵娟月亮 ②搜集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③朗读并背诵两篇诗文。 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诗文的韵味。 2.掌握诗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 赏析二诗文中诗人的情感态度。 评价任务: 1.通过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层次的诵读方式,让学生掌握诗文的诵读技巧,能有感情,准确的诵读诗文。 2.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能够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通过反复的阅读,能够找出喜欢的诗文并翻译。

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苏轼赏月图片及导入语。) 身处黄州心适然,累遭贬谪仍乐观。闲人赏月观竹柏,因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密州中秋对月酌,外任五年思手足。阴晴圆缺古难全,但愿长久共婵娟。 板书《水调歌头中秋》 一、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读咏月之美文 指导语:有一句说得好,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 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下面,你们就同诗人直接 交流。 一读:读准(听读) 学生活动:听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朗读诗文,圈画,标注:字音、停顿、重音等。 (观察学生听读情况,教师板书重点字、词。) 二读:读顺(轮读) 学生活动:轮流站起读课文,读出音韵,读出节奏,读出铿锵之美。 (多媒体出示要求。) ◆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要有感情变化。 教师小结:《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时应语气低沉、缓慢,最后一句话,应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水调歌头》朗读时前上阕要在平缓中带有沉思;下阕语速先要加快,声音要高昂一些,再变慢、语调平淡;最后由思考的感觉转化为热情的祝福,语音逐渐上扬。 三读:读美(吟唱) 指导语:京剧中的念白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在音调上要抑扬起伏、节奏上要疾徐顿挫,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相协调,相衔接。唱是读的最高境界。下面,我们一起唱响《水调歌头》。 (多媒体播放音乐,王菲的歌曲《水调歌头》,师生一起吟唱。) (设计意图:文言诗词教学应以读促教,书读百篇其义自见,品读出诗文的味道,就是品悟出作者的情感。这一环节为了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树立特长生的自信心,大家也会在抑扬顿挫的声韵里陶冶情操。)

两宋咏物词的审美特征

两宋咏物词的审美特征Ξ 周 晴 分类号 I20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743(2000)04-0043-02 咏物,作为一种“曲径通幽”的艺术表达方式,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学意义———它以含蓄、委婉、朦胧、隽永的艺术风格,复杂、有趣的多重意象,为文学之园提供了一种美的形式。 自然美的形象往往是单向性的,但在咏物词中,它却往往表现为丰富多彩的意象,使人浮想联翩,趣味盎然。咏物词不仅能对自然美进行精工细刻,而且能巧妙地把社会美揉进自然美之中,把人类的情感、社会价值、道德观念和自然物的某些特征联系起来,使自然物发生种种变化,使鸟虫花木皆具灵性,春风秋月亦通人情。这样本无感情可言的自然物就变成了可近、可亲、可感、可知的审美对象了。这种转变,不是自然科学原理的演绎,而是个人的主观联想的产物。 词人表现自然物的美,是多层次的。在词中,物象的审美结构并不是艺术创造的终极旨趣,它只是情感传达的中介形式,起着传递与再创造功能。二者的融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情语的加入;二是与人物的相思相爱相关的“以物拟人”。 情语的加入在两宋咏物词中是非常宽泛的,它涉及到咏物词的方方面面,表现最多的当属花卉草木,禽鸟鱼虫。苏轼《水龙吟》咏杨花词中有“寻郎”、 “离人泪”等情语;其《定风波?红梅》中有“好睡”、 “冰脸”等情意;史达祖的《双双燕》从成双作对的燕子“栖香正稳”带出“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的闺怨;王琪咏柳词《望江南》有“愁黛空长描不似,舞腰虽瘦学难成”的怨情。这些情语的加入,是词人心态的转变,即由纯闲适的审美状态向情感召唤的转变。 其次是“以物拟人”,咏物即咏人,或词面写物,词底写人;或物与人交融写去。比如苏轼在惠州的《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 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是一首咏梅词,实际上是借梅来赞颂其侍妾朝云的。据《词苑丛谈》引《冷离夜话》云:“朝云者姓王氏,钱塘名妓也。苏子瞻宦钱唐,绝爱幸之,纳为侍妾。朝云初不识字,既事子瞻遂学书,粗有楷法,又学佛,亦通大义。子瞻贬惠州,家妓多散去,独朝云依岭外,子瞻甚怜之,赠之诗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未几,朝云病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葬惠州栖禅寺松下。子瞻作咏梅《西江月》以悼之云:……。”词中用“玉骨”、 “冰肌”、 “芳丛”、绿毛么凤”、 “唇红”、“高情”等写梅花,同时也是喻指朝云梅花般的端丽、莹洁,“高情”二句着重写梅花亦是写朝云的高洁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朝云的深切爱恋。黑格尔在谈到抒情诗的审美观照时说过:“诗却只是使人体会到事物内心的观照和观感,尽管它对实在的外表形状也须加以艺术处理。从诗创作这种一般方式来看,在诗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这种精神活动的主体性,即使在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中也是如此……”(黑格尔《美学》第三卷)。黑格尔所谓“精神活动的主体性”,是主体“我”的情感、理知、想象、感知等审美心理要素,所谓“实在的外表形状”则是指客体“物”。作为抒情诗的咏物词,其审美主体与客观对象的关系,我国古代词论家也有明确的识见:刘熙载说:“昔人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艺概》卷四)词中有“我”在,物象、景观不单是客观描写,而“我”起着主导作用,这就肯定了主体性艺术创造的必要性。故词人往往通过写物把自己的情感世界表现出来。如姜夔不少咏梅、咏柳之作,题为咏物,但并不着 第19卷 第4期2000年7月 曲 靖 师 专 学 报 JOURNA L OF QU J I NG NORM A L C O LLEGE V ol.19 N o.4 July2000 Ξ收稿日期:1999-05-15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山东曲阜 273165)

《满庭芳·促织儿》诗词译文及鉴赏

《满庭芳·促织儿》诗词译文及鉴赏 《满庭芳·促织儿》诗词译文及鉴赏 宋朝:张鎡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沈。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满庭芳·促织儿》古诗简介 《满庭芳·促织儿》是南宋词人张镃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前五句刻画环境,后五句叙述静听蛩唱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下阕转写人事与蟋蟀的对应关系。一气呵成,从蟋蟀而人,由“儿时”而老大,触动悲怀满腹。 《满庭芳·促织儿》翻译/译文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夜露润湿幽暗的秋草,宝钗楼外秋意正深。青苔沿着墙根伸展,忽见一个萤火虫坠下墙阴。静静地听着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声声凄

凉。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可谓费尽了苦心。 曾记得孩提时,小伙伴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四处搜寻蟋蟀。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轻脚步仔细听着,追寻逃跑蟋蟀的声音。任凭月光花影铺了满身,独自一个人也要追踪。将逮到的蟋蟀兴致勃勃地带到精美的厅堂参加戏斗,与他人的蟋蟀决一雌雄,亭台般的小笼小巧而涂金色。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雅兴已经没了。蟋蟀正在我的床下发出低吟,在寒冷的夜里陪伴着我这孤独的人哀叹悲吟。 《满庭芳·促织儿》注释 ⑴促织:蟋蟀。 ⑵漙(tuán):露水多。 ⑶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 ⑷土花:青苔,苔藓。 ⑸劝:催促。 ⑹机心:原指机巧功利之心。这里是说蟋蟀为“劝织”而煞费苦心。 ⑺灌穴: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 ⑻敛步:脚步很轻。 ⑼华堂:精美的厅堂。 ⑽亭台:指盛蟋蟀的笼子

咏物诗的特点

咏物诗 主编:张培培审核:高燕燕时间:2016.04.15 编号:16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方法。 【学习重难点】 理解咏物诗感情,掌握咏物类诗歌的表达技巧。 【学习方法】 反复诵读诗歌,自主研习学案,小组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咏物诗的概念 咏物诗指那些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或讽喻现实,或书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的万事万物,大至日月山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心志。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由于作者的经历际遇,情趣爱好不同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李商隐在《咏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中借秋柳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曾巩在《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中借春柳讽刺了得势猖狂的小人。在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咏物诗也是很受出题者的亲睐,2006全国高考重庆卷选用了《红楼梦》中的两首《咏白海棠》,湖南卷选用了清代张维屏的《新雷》,都是较为典型的咏物诗。 二、特点归纳 1. 以物象为题,即咏(题、赠、赞)+物象 2.咏物诗,要实写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似”。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4.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双关、借代等手法。 5.从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咏物诗代表作 1、《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 2、《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3、《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4、《竹石》清·郑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5、《蝉》唐·虞世南:垂绥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看宋代咏物词的特征

从苏轼、周邦彦、姜夔词浅析宋代咏物词的特征咏物,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是一个常见的传统体裁,咏物词是宋词的一种重要的题材类型,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咏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词中的咏物篇数量之多,不甚枚举,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巧妙的写作技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以苏轼、周邦彦、姜夔的咏物词为例浅析宋代咏物词的特点。 苏轼的咏物词特点 一、运用拟人化手法,充分展开想象。咏物词通常使用的手法是“拟人化”。《全唐词》所辑的苏轼的咏物词中,有11首使用拟人手法。《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将杨花比拟成一位春日思妇,全词写离别的闺怨。写杨花离枝坠地,犹如思妇被弃,貌似“无情”,实是“有思”。而思妇的柔肠百转、娇眼困酣,恰犹如柳枝的细软婉曲,柳叶的飞坠无定。杨花随风飘舞,起落往返;思妇离魂寻郎,飞越万里,莺呼梦回,既摄杨花之魂,又摄思妇之神。从“晓来雨过”着笔,去追踪杨花的最终归宿。不想唯见池萍零乱,三分春色,委身黄土,付于流水,了无踪迹。至此,思妇的惜春、恨春之情,连同“美人迟暮”之感,就被发掘得淋漓尽致了。 二、“以诗为词,虽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一般说,北宋咏物词重在自然明快和涵浑的意境,不甚寄托。南宋兴咏物词,重在字句的工巧和典故的运用,尤重寄托。苏轼的《卜算子》咏雁,既体现了北宋咏物词的艺术风格,又开南宋咏物寄托的先声。“幽人独往来”,是实写,但亦如飞舞于月空的缥缈孤鸿,此实中有虚。“缥缈孤鸿影”,是虚写,但亦如静夜徘徊于小院的幽人,则虚中见实,虚实映衬,人鸿合一,形神十分鲜明丰满。其实,词作反映的是作者贬黄时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词人偶见孤鸿掠影,一时景与情会,遂将无限眷恋、哀怨、幽愤之情,清高自守,自甘寂寞之志,尽借孤鸿形象倾吐而出。 周邦彦的咏物词特点 周邦彦所做的咏物词既丰富,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用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 一、开创了一种人格化的咏物词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 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满庭芳·小阁藏春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创作背景】

咏物诗词专题(教师版)

咏物诗词专题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词常见的情感。 2.掌握咏物诗词的表达技巧。 3.熟悉咏物诗词常考题型和答题规范。 第一课时 【预习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熟读成诵:《卜算子?咏梅》 2、诗句解释。 《卜算子?咏梅》 3、走近诗人。 (1)关于陆游: 陆游(1125—1210),(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1125)-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1210),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

咏物诗经典诗词鉴赏

咏物诗经典诗词鉴赏 一、子规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鉴赏 总: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分:1、前二句“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 2、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附着,栖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总: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二、葡萄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鉴赏 总: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主旨)分:1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2、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添竹”,指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 总: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三、赏牡丹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鉴赏 总: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 分:1前二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艳丽,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溱洧》有句“赠之以芍药”,所以宋韩琦《北第同赏芍药》云:“郑诗已取相酬赠,未见诸经载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贵,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即“无格”。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 2后二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面写牡丹。“国色”,古代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以此比喻牡丹,写出牡丹姿色远远在其他诸花之上。“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

论苏轼的咏物词

论苏轼的咏物词 11涉外1班20111001121 卢文静摘要:苏轼的词题材广泛,其中的咏物词颇具特色。苏轼的咏物词多为借物抒情,体现了词人复杂的思想和矛盾的世界观。其词常用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手法构成其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咏物词虽不始于苏轼却盛于苏轼,苏轼的咏物之作达三十余首,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亦颇高。本文将对苏轼的咏物词进行大略的艺术分析。 关键词:苏轼,咏物词,艺术分析。 《全宋词》中所辑录苏轼的词共358首,其中咏物词30首。且咏物的题材涉猎广泛,极具代表。咏物词的托物言志在苏轼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在咏物词中多次借梅荷、榴花、孤雁、月光等表现自己的清高、孤傲性格。苏轼的词风少见词的艳科俗流,其旷达风格及其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苏轼的咏物词明丽雅致,可以说并非豪放词风。“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其词作《蝶恋花》中的上阙,残红,青杏,燕子,人家,这些意象更近乎于婉约词风。“枝上柳绵”二句广为传诵的佳句。王世贞《花草蒙拾》说:“‘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东坡公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苏轼词风格的多样性表明,他革新词风并非单纯地反对婉约一派,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占词坛的局面,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蝶恋花》的上阕写暮春之景,景中有情,喜愁交错。下阕写人,墙外行人,墙里佳丽,创造了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境界。下阙的“多情却被无情恼”,笑者不知而无情,思者多情而不能传情,因而陷入更深的惆怅烦恼之中。作者在这微妙的心理刻画中,给人留下了富有人生哲理的联想。其缠绵婉约的情思、少年男女之间的淡淡情愁说不尽、道不明,这其中的感情自然不是豪放词情。 “文似看山不喜平”,词亦忌直露。苏轼的咏物词有些不直接描写所咏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