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章节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章节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章节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章节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B.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D.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路的反射角不一定都等于入射角

2 .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中,古人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错误的是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一人面红的原因是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B.“常时掐去苗尖,勿要苗长高”一一摘除侧芽会使植物枝叶更茂盛,是因为侧芽的生长能抑制顶芽的生长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空气(气体)和水(液体)都能传声

D.“坐并观天,所见甚少”一光在传播过程中沿直线传播

3 . 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睛,地面虽已干,但留有不少小水谭,如图所示,小明和小芳恰好在此时不期而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芳说得对B.小明说得对

C.两个人都说得对D.两个人说得都不对

4 . 如图是某次日环食形成过程中,先后拍到的三幅图片,对此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所拍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时刻两星球间的相对位置

B.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

C.在日环食持续的过程中,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静止的

D.所拍摄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 . 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岸边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波光粼粼.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都是漫反射形成的

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6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B.穿过森林的太阳C.海市蜃楼D.手影游戏

7 . 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折射现象

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潜水员在水中看到树上的小鸟比实际位置低

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是应用红外线验钞的

B.手机用电磁波通信,而手机接收到WIFI信息用的是光纤

C.通常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4km/h

D.牙科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用的是凸透镜

9 . 人在潜望镜中看到的像是

A.与物体等大的实像

B.缩小的虚像

C.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D.物体的影子

10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是

B.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C.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D.黑板“反光”是因为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11 .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奶奶的老花眼镜、爸爸的墨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下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

二、填空题

12 . 如图所示,甲图电能表读数为________kW·h;乙图电阻箱读数为________Ω;丙图温度计读数为_____℃;丁图反射定律实验中反射角为________度。

13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5°角斜射到水面上。已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相互垂直,

则折射角为_______。

14 . 手电筒.探照灯的“聚光”是因为它的灯罩相当于_________对光有会聚作用,汽车的观后镜(后视镜)用____________做的。(填“凹面镜”或“凸面镜”)小明的爷爷患有老花眼,应该配带一副(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15 . 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约为340米,若你面对山谷喊叫,6秒后听到回声,则你离山约有________米。清晨,我们往往能在树林里看到穿过树叶缝隙射下的太阳光束,是因为光在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6 . 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作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现用焦距为1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动.

三、实验题

17 . 如图1甲所示,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如图1乙),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射得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的原理.

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如图1丙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______的作用.(2)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 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到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图2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

18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

示,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移动蜡烛在距凸透镜左侧15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如果他再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11cm,将光屏置于此时成像的位置,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在光屏上看到像.

19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

(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四、简答题

20 . 放电影时银幕上发生的发射属于什么反射?简述银幕做成白色的原因。

粤教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试题第一学期《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doc

桑水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 《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8分) 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2、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3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 4、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 如图1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 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 光源放在 ,依据的原理是 。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 。 (4)道路拐弯处立的是______镜,用来扩大视野。 5、 “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这副对联上联中“三面”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而下联中“四低头”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6、右图2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7、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3)。小明所用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 是 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8、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固定了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找到原因后在光屏上得到了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9、通过一个透镜观察一个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 属于 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 像,纸到透镜的距离 是 (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 图4 图1 图2 图3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梳理 m\dm\cm\mm 单位:国际单位制 米(m ) 常用单位:km\ m\mm\μm \nm 测量工具:刻度尺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长度】 使用前观察:0刻度;量程;最小分度值 放对:沿着、贴紧 圆的直径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正确使用 使用时 读对:正对刻度线 间接测量 细铜线直径 记对:数字和单位 地图两地距离 记录到最小分度值得下一位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误差和错误 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 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单位:国际单位制秒(s )常用单位:h\min\ss 时间测量工具:停表【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机 运动的描述 【最普遍的运动】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的选择:除自身以外的物体、 常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械 速度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υ=s/t 变形【s=υt : t=s/υ】 运 运动的快慢 单位及换算:国际制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大,速度快 比较快慢方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大 时间、路程都不同,求平均速度 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最简单的运动】 概念:速度在发生变化的运动 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的计算:υ=s/t 【总路程;总时间】 实验三: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车由甲 至乙 车由乙 至丙 车由甲 至丙 路程(cm) 42 时间(s) 2 平均速度 m/s 0.18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三章光和眼睛同步试卷( 含答案)

第三章测试卷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 2.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 3. 在下面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A. 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B. 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C. 光线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D. 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汽车后面的物体 图3-1 4. 如图3-1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装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现在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B) A. 不动 B. 向左移动 C. 向右移动 D. 无法判断

5.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D) A. 阴影——光的直线传播 B. 倒影——平面镜成像 C.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摄影——光的反射 6. 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C) 图3-2 7. 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3-2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C) A. 10:21 B. 21:10 C. 10:51 D. 12:01 8. 常见的视力缺陷类型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如图3-3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如果想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视力,应该配戴如下哪种镜片做成的眼镜( C) 图3-3 A. 凸透镜 B. 凸面镜 C. 凹透镜 D. 凹面镜 9. 蜡烛放在如图3-4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节第三章光和眼睛练习题 粤沪版

第三章光和眼睛3.4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人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B 、斜插入水中的直尺看起来变弯折 C 、日食和月食 D 、小孔成像 2.在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A .放大的字 B .水中倒影 C .手影 D .森林中的太阳光 3、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4.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A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5、芭蕾舞演员练习时,站在平面镜前2m 处,则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是( ) A.4m B.6m C.8m D.2m 6.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8.下面图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的光路?( ) 9.在蓬莱阁附近海域上空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光沿直线传播 B .景物经水面成像 C .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 D .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折射 。 10.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 .“皓月”是人造光源 B .“皓月”是自然光源 C .“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 11.如图所示,OA 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 与水面夹角60o,关于入射角α、折射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α=60o,β<60o B .α=60o,β>60o C .α=30o,β<30o D .α=30o,β>30o (11题) (12题) (13题) 1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空气 水 空气 水 空气 水 空气 水 A B C D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 _____________ (简称SI )。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 ,其他单位有:千— 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纟纳米(nm )。1km=1 000m ; 1dm=0.1m ; 1cm=0.01m.;1mm=O.001m ; 1.m.=0.0O.O 001m.^1nm=O..0OO. 000.00.1.m 。测 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 ________ 线、 、 ____________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 _______________ ,位置要放正,不得 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对正观 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卜分 (min )。1h=60min 1min=60s 。 4、 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 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 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T T ______________ T 分析和论证T ___ T 制作计划与设计实验 T 交流与合作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试题-第三章光和眼睛 达标测试卷

第三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 A.0° B.32° C.45° D.90° 3.用光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4.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放映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5.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6.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看到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若从水面下方观察,下面有关现象和成像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箭头指向右方B.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 C.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D.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单元测试-A4纸-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全品中考网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3.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图(2)图(3)图(4) 4.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3)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 C.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光的色散现象 5.如图(4)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 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6.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7.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word完整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检》测题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检》检测题 班别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塔倒影B.游动的鱼C.白云倒影D.绿树倒影 2.下列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A.沙滩上出现的海市蜃楼B.水面上小树的倒影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D.树荫下太阳的光斑3.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4.下列有关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小孔成像实验中,所以像是实像D.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如图所示,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与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纸。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利用现有器材可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 D.若A与B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B一定与A的像重合 6.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7.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 8.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9.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1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核心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考点过关【课堂提问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单位: (1)基本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 (2)单位换算:1 km= 103m, 1 m= 10dm= 100cm= 103mm= 106μm=109nm。 1 h= 60min= 3.6×103s。 2.测量工具:长度测量工具为刻度尺;时间测量工具为停表。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刻度尺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包括测量结果和单位。 4.误差: (1)定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特点:误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避免,只能减小;错误能(选填“能”或“不能”)避免。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物:事先被选取作为标准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4.相对性: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选取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第一课时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2.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 路程与时间之比。 (2)公式: v=;求路程:s= vt;求时间:t= 。 (3)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1 m/s= 3.6km/h。 第二课时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平均速度: ①作用:粗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计算公式: v=。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测时间)、刻度尺(测路程)。 2.实验原理:v=。 3.实验装置: 4.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 v=算出平均速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刚湖大桥的音乐喷泉于4月29日正式对市民开放.喷泉在湖中形成美丽的倒影,与路灯交相辉映.倒影的形成是光的() A.直线传播B.镜面反射C.折射D.漫反射 2 . 下面是小文在笔记中整理的光学知识的应用,其中都正确的是() A.B.C.D. 3 . 一束光与水面成60°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可以确定,此时光线经水面后的反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A.大于120°小于150°B.小于120° C.等于120°D.大于150° 4 . 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B.日晷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孔明灯上升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D.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 5 .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插两枚大头针A和B,观察者的眼睛能看到A、B的像重叠的位置是在() 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垂直镜面的的直线上 C.通过A、B的像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镜面的的直线上 6 . 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 . 在下图中,用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通过灯L1的电流,以下四个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B.C.D.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光年是365天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C.1min内人的脉搏跳动约70次 D.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 9 . 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池水映明月B.彩虹舞山涧C.潭清疑水浅D.起舞弄清影 10 .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墙上的影子 D.树林间的光线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和眼睛单元双基双测(A卷基础篇)(含解析)(新版)沪粤版

第三章《光和眼睛》测试卷(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9 ?徐州市西苑中学初三期中)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 .形“影”不离 【答案】C 【解析】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2.(2019 ?甘肃平川区四中初二期中)下列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C.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幻灯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C 【解析】A当uv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D投影仪和幻灯机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错误。 3.(2019 ?重庆一中初三期中)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折断”的铅笔 C. 水中的倒影

【解析】A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 ,故A 不符合题意; B.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 ,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 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B 不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 就是影子, 故C 不符合题意; D.水中白^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 符合题意。 4. (2019 ?甘肃平川区四中初二期中)有一个焦距为 6cm 的凸透镜,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10cm 处,可得到 f =6cm,当物距u =10cm 时,满足fvuv 2f ,因此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 (2019 ?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下图中成缩小实像的是( ) 【解析】A.放大镜观察邮票利用的是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性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A 不符合 题 意; B.照相机利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性质: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B 符合题意 C.投影仪利用的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C 不符合题 意; D.演员用平面镜矫正姿势,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性质: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D 不符合题意。 6. (2019 ?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所示,“微信支付”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 支付过程简便流畅。支付时需要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 ,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已知凸透镜的焦距 ,整个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用照相机拍摄景物 用平面镜矫正姿势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和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使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 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和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

C. 20cm v f v 30cm D. 30cm v f v 40cm 光和眼睛 单元复习题 2017.12.3 一、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湖光倒“影” D 、形“影”不离 2 、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禾U 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 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 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B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 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A ?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放大的像 D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 45cm 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 清晰的像 6、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4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3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A. C. 4、小丽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 拍出的底片如图乙所示, 若相机的焦距不变, 要使底片的像如图甲所示,则 () A. 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 B. 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 C. 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 D. 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 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10cm v f v 15cm B . 15cm v f v 20cm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备课讲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 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 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 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 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 (min)。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 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 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 或 ,交通运 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或 ,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 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 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知识点

word整理版可编辑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色彩的奥秘 1、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得到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种色光,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绿光照到红衣服上,你看到的衣服颜色是黑 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 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蓝色的。 4、光是一种电磁波,除可见光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看不见的光。 二、光的直线传播 1、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的物理模型,运用了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3、应用及现象举例: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小孔成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比玻璃中快,都比空气中的慢。 二、光的反射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叫法线。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在平滑表面发生的反射现象。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在粗糙表面发生的反射现象。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的作用有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单元测试

舒城县石岗中学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分) 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2、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图1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a 、b 、c 三点中, 点 表示 凸透镜的焦点。 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2甲、乙所示。结合图1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4、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如图3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 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依据的原理是 。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 。 (4)道路拐弯处立的是______镜,用来扩大视野。 5、 “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这副对联上联中“三面”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而 下联中“四低头”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6、生物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细胞,天文学家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星空;而人的眼睛(如图4)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中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7、右图5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 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 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图1 图2 图 4 图 5 图3

人教版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A) 薄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荿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羇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蚇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蚁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肁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蚆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螇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肂D. —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 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蕿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蝿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袇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蒃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蒈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羆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袄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虿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芇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肆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羁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莁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肆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贝(()肆A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莂C.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S可知,物体的() 衿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聿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光世界巡行 【三维目标】 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2、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基色。 3、能根据光的三基色原理,了解设计实验,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都可以由三基色混合而成。 4、能积极思索一些有关光的本质的问题。如:光究竟是什么?所有的光都是可见的吗?对盲人有一份关爱之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如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在空气或水中沿直线传播是小学《科学》的已有知识,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否也是直线传播的,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实施这一节教学时,首先展示光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通过光可以看见物体,能够感觉到色彩,能够感觉到对生物的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乃至生活居住的环境的改变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些教学激发学生对光知识学习的兴趣。 本节共有两部分: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揭开色彩的奥秘。安排了三个活动,三个信息浏览,一个信息链接,一个课外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基色。 2、难点:能根据光的三基色原理,了解设计实验,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都可以由三基色混合而成。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阅读理解。 【教学用具】三棱镜、手电筒、透明的有色胶纸。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首先,让大家齐读“章首小诗”。 提问: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板书:3.1 光世界巡行 二、进行新课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 1、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讨论,从自己的生活中,列举应用光的例子。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文P46的图3-1、2、3、4 四幅图片,认识光的有关应用。 2、指导学生结合图3-5、6、7 五幅图片,阅读信息浏览。通过观察阅读,要知道:光能够产生压力,彗星大尾巴的形成原因。 (二)光的传播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自学: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应对“均匀”这样的关键字,予以强调。) 2、光线的概念。要明确实际光传播时,并不存在光线,它只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现象的方便,人为引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