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一)子午流注针法的概念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腧、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运用阴阳、五行理论,以天干、地支为推算工具,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方法【1】。它强调的是针刺治疗的时效性,属于时间治疗学的范畴,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生物钟”。其中“子午”指代时间,它们是地支中的第一位数和第七位数。子为夜半的23~1点,阳气开始从弱变强。午为日中的11~13点,此时阴气由弱变强,因此用子午代表阴阳两气相互转化的起始点。“流注”中的“流”指流动,“注”指注入、输注。古人以江河流水类比人身的气血运行,在人体经脉中流动不息。腧穴分布于各条经脉之上,气血由一个腧穴到达另一个腧穴,就像江河之水,由小到大,犹涓涓细流到气势滂泊的大江、大河,最终汇入大海。古人用井、荥、腧、经、合来表述经脉的气血运行。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子午流注是将人体的气血运行与水流相类比,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各条经脉的气血盛衰也有其固定的时间。对经脉来说气血迎时而为盛,气血过时而为衰。对腧穴也是一样,逢时为开,过时为阖。针刺治疗中如果结合气血运行的盛衰节律,就会针对性的对人体气血进行补泻,从而达到提高针刺疗效的目的。此即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人体气血运行随着时间先后不同,阴阳各经脉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取其衰。逢时为开,过时为合,定时开穴,以调和阴阳,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来治疗疾病,是一种独特的针灸取穴方法,时间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深入研究中医针灸时间治疗学,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1]杨长森,何树槐.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第1版:195

子午流注针法的医学理论基础

经脉气血循环理论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它就不可能有子午流注针法。经脉气血循环理论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医学及哲学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经络系统的形成不是象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有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经别、经筋等组成部分。许多文献资料可以证明在《内经》时代存在多种经络学说并存的现象,而《内经》可以说是汇各家之长,是汉以前经络学说的一次大总结,此后的针灸医家多是以此为范本,未有过多的创新。子午流注针法的合理思想

子午流注针法的合理思想在于古人已经认识到,时间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和针刺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哲学思辨认识了一些人体的节律现象。人体的节律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早在《内经》中的有些内容就已经包含有生命运动节律性的思想。如果按时间周期来分类,可分为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和超年节律等类型。《内经》已将上述所认识的人体节律变化,运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养生防病之中。《内经》以降,历代医家继承了《内经》有关人体节律的思想,并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体悟,不断探求人体生命运动的节律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子午流注针法可谓其代表之一。其所反映的生命节律性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子午流注针法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子午流注针法也是如此。首先,通过前文可知,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的推算工具一一天干地支己不具有天文学意义,而是一种计时的

符号或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模型。因此,以此推算开穴时间,并不能完全体现针刺治疗的时效性,相反,还带有机械循环的性质。其次,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的医学理论基础一一经脉气血循环,也是古人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产物,而不单纯是临床实践规律的总结,其中蕴涵着许多人文文化的因素。第三,其理论结构存在重大缺陷。如各条经脉长短不一,为何气血流注时间相同?十二经脉循环流注,如环无端,实际已变成一脉,何以体现每条经脉的特异性?由此可见,子午流注针法中含有许多推演、臆测的内容,需要我们在运用时加以鉴别。

今后的研究方向及趋势

如前所述,中医学的许多理论中都夹杂有文化学、哲学的成分,如何搞清其理论的产生过程及背景,进而抓住其科学内核,作为与现代科学技术对接的平台,是今后中医理论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对于子午流注针法来说,重要的是继承其合理思想,通过科学严密的研究设计,对人体不同层面的生命节律现象进行认真的研究,总结出真实科学的人体时间节律。总的来说,子午流注针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就是要彻底抛弃干支推算方法,充分吸收其按时针刺的合理思想,借鉴其它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动物实验,总结出时闻与针刺治疗效果之间的规律,从而建立新的中医时间针灸学。

结论:现代医家在子午流注理论的研究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不论是得出肯定的还是否定的结论,都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探索。我们对待子午流注针法的态度,也应该像对待其他中国优秀传统瑰宝一样,既不能全盘否定、妄自菲薄,又不能自高自大,任意抬高他的重要性和价值。子午流注针法注重时间因素对针灸治疗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按时取穴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这一思想和近代兴起的以生物节律为基础的时间治疗学有着极多相似之处,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另一方面把经脉穴位通过阴阳五行和日时干支结合在一起,根据日时干支的更替变换来机械推演所对应的经脉穴位,其中难免带有主观想象的成分。还有子午流注针法简单地把时阅作为主要因素,不论疾病和个体的差异,而按日按时取穴,其施治原则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对子午流注理论的研究,首先应该突破干支格局的限制,紧紧抓住其科学内核即不同时辰针灸不同穴位具有不同效应,深入研究针灸时间效应的规律性,而不应只局限于具体方法的验证。其次,要借助现代时间生物学、时间医学以及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严格周密地设计研究方案。要尽可能地做到取穴时间、选穴标准、观察病例及对照病例的一致性,并在长时阃、大样本、多地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真实的试验结果。其三、正确对待试验结果,认真及时地总结研究经验,要敢于提出新的符合临床实践的理论,从而创立新的时间针灸学。

(二)子午流注的理论与应用

子午流注学说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关系密切,且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同时也采用了象数派“易”学的研究成果[1]。其形成与《内经》关系密切,子午流注可能从《内经》推导而出[2]。《内经》在医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时间生物医学思想,其“天人相应”、“毋逆天时,是谓至论”对子午流注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3]。以穴位一时辰的配伍应用为理论核心的纳支法,其机理自然也离不开“天人相应”

[4]。《内经》中因时而刺的理论与子午流注的临床应用具有更直接关系[5]。

子午流注的理论并非十分完美。其经气应时而旺的理论及择时论治的方法,是辨论论治的部分内容。但其治疗思想没有深刻认识人体病理变化及疾病本身的变化,因而其指导的施治方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6]。

子午流注的应用正趋向方便。一日66穴针法、子午相冲选穴法、纳甲速算取穴法、掐指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数学公式推算法,以及临床应用盘、子午流注开穴软件川,使取穴和推算越来越简便。开穴方法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8] [9]。

另外,子午流注的取穴时间,应以当地时辰为主,纠正时差[10],将北京时间换成地方真太阳时,并要考虑真太阳时十二时辰的间距并非相当这一因素[10]。

[1]戴惠,自纯子午流注与中国古代析学[J].中华医史杂志,2000,30(4):219-221.

[2]唐卫华.从卫气循行石子午流注的形成〔J].中国针灸,2000,20 (5):290-292.

[3]赵晓山,张曦倩.(内经》论天人相应与时间治疗学[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1):1-2.

[4]周丽莎,涂乾.从《从内经》思想浅探子午流注纳支法理论机制 [J].中医药研究,2001,17(5):1.

[5]钟丹,杜小正.《内经》因时针刺理论技术[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2):3-4.

[6]金远林.论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之辨证观[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12-13.

[7]杨阳.计算机辅助时间取穴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5):336-337.

[8]张福顺.子午流注142530针法掌诀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 2000,16(2):47-49.

[9]徐伟辉,罗美庄.“干支序数和法”推算纳甲法开穴简介[J].国医论坛,2000,15(5):14-16.

[10]郭金杰.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应重视3个问题[J] 针灸临床杂1999,15(8):56-57.

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许多医家运用灵龟八法分别以不同形式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临床应用研究较为深人和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但是有些临床研究虽能考虑进行随机与设立对照组等,但真正严格按照科研设计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而且有关灵龟八法临床实验研究的报道仅见一篇,有待进一步开创和完善。

2、灵龟八法有按时取穴和定时取穴两种治疗方法,但是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多侧重以按时取穴为主。且鲜见有关于灵龟八法象数方面的临床应用报道。

3、时间针灸学中还有诸如子午流注的纳甲法、纳支法、养子时刻法和飞腾八法。在临床应用中,灵龟八法是与多法合用、还是单独运用或是两两合用的疗效方面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用临床疗效来验证和推动理论研究。

中医时间医学

子午流注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发展成熟于金元时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子午”指时间而言,为阴阳相对的两个名词;“流注”是将气血运行比喻为水流,指人体气血运行而言。子午流注理论是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对应结合十二地支,从子时到午时,循环灌注,如环无端,盛衰开合有时。广义上,子午流注即中医时间医学;狭义上,子午流注指的是时间针灸医学,为中医时间医学的重要组分。本文讨论的为广义的子午流注。《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这种理论基础的形成与当时“天人相应"的哲学观、经脉气血流注、针刺须侯气逢时等学说密切相关,它以人体为一整体,重视对人体节律活动的综合观察与描述,如人体阴阳生理年节律,气血盈亏月节律和五脏病自然史节律等,

所论阴阳、气血和五脏等分别是人体多种组织功能的综合代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治疗。以五脏为例,不仅包括五脏本脏,还包括与五脏相关的五体、九窍、六腑等,而有关五脏生理节律也就包括了所有脏象学说内容。疾病在一天中的发生、发展、变化被概括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素问·脏气法时》云:“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素问·标本病传论》称心病死于“冬夜半,夏日中”。在《灵枢·卫气行》有:“日有长短,春夏秋冬各有分理,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而病不治。”阐述顺四时则治,逆四时则危。“因时制宜"的原由和意义也就源于此。这个观点在《伤寒杂病论》及后世著作中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中医药学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遗产。在整体观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时辰医学与时辰治疗。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因时制宜”原则,认为人与自然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为了适应自然界时间周期的变化,人的生理、生化功能、病理情况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呈现一定的周期规律。因此,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顺应这一规律,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择时用药、时辰治疗的方法和原则。然而迄今,中医的时间治疗仍基本停留在经验阶段,缺乏严格的临床实验研究,对其时间药理学研究也不多见。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是我国古代医家创立的一种按日、按时、按封取穴的针刺方法,又称“奇经纳卦法”。它运用九宫八卦原理,依据阴阳演变之道,结合人体奇经八脉的交会穴,按天干地支、河图、洛书数字进行推算。

灵龟八法属中医时间疗法的范畴,起源于《内经》、《难经》,成熟于金、元时期,延及明代更是盛行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各种历史原因,历经波折,几度兴衰。但由于其独特的疗效,以及玄妙中隐含着的科学性,多少年来吸引了无数学者在文献整理、理论研讨、实验观察、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就。另外,由于形成过程漫长,其内容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条件的局限性,致使对此法尤其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认识繁杂,众说纷纭,但其临床价值是无可否认的。

1、灵龟八法理论基础

灵龟八法是针灸学针法的一部分,是我国最早的时间治疗学。它直接与八卦相配合,不仅以八卦中的阴阳学说为其理论基础,而且和八卦学说中天人合一、人与万物相应的理论也是紧密相联的。灵龟八法不但与八卦相配合,而且还与干支相配合,方能配合八穴进行针刺。其理论是以同月的运行与人体气血盛衰相关的理论为依据,配合干支纪日来取穴针刺。时间变化影响着气候的变化,而气候的变化又影响着整个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古人通过掌握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而选择最佳时间进行针刺,称之为“候气逢时”。《内经》云:“顺天之时,而病可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谨候其时,病可以期,失之反候者,百病不治。”“谨候气之所在者而刺之,是谓逢时。”这说明人与自然相关联,时间对于人体疾病的产生、发展以及医生对疾病的治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时间、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影响,选准时问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就十分重要,所以,只有选准时间,才能保证疗效。灵龟八法就是通过在不同的时间选择针刺不同的经脉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本法依据有三,一是交经八穴各有广泛的治疗主症;二是奇经八脉对十二经具有统摄、调节、

渗灌作用;三是八脉气血流注受自然界阴阳运动影响而随时间变化有盛有衰,八穴有开有阖。八法八穴,按时配取,调摄全身气血,故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可谓大道不繁。

灵龟八法取穴的推算

灵龟八法是按日按时按卦取穴的针法。其运算方法是:将日干、日支、时干、时支四个代数相加,所得总数之和,阳日以九除之,明日以六除之,所除之余数,按八卦代表的数字去开穴。如无余数,阳日仍以九计之,阴日仍以六计之。

《针灸大成》中八法逐日干支歌,即取穴日的代表数。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即甲己化土,辰戌丑未属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土之生成数为十,所以天干甲己、地支辰戌丑未均为十,其余可类推。

再录八法临时干支歌,即取穴之时的干支代表数。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

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

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即将天干十个数和地支十二个数皆平之,依次配成。

在天干则有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五组;在地支则有子午、丑未、寅申、卯

酉、辰戌、巳亥六组。由天干第一组和地支第一组依次相配,最后地支余一组,而成

甲己子午为九,乙庚丑未为八,丙辛寅申为七,丁壬卯酉为六,戊癸辰戌为五,巳亥

为四。

知道这个演算法,把演算的结果所余之数配合八卦代数,就可定出穴位。八卦和

八脉八穴的配合歌诀如下: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

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灵龟八法的应用

根据中医“因时治宜”之原理,灵龟八法乃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一种有效措施,而

并非只是一种独立的针刺疗法。应当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辨证取穴、定时治疗,时、病、穴相宜,标本兼顾;并根据病情施以一定的补泻手法,可收到常法不及之效。

此法临床用于治疗多经合病,病情复杂,以一脏一腑难以概括者,或一些精神、

神经系统疾病较佳。具体而言,内关与公孙相通,合治胃、心、胸等部位之疾;后溪

与申脉相通,合治耳、肩、胛、目内眦等部位之疾;足临泣与外关相通,合治颊、项、肩、耳、目锐毗等部位之疾;列缺与照海相通,合治肺系、膈、喉咙部位之疾。

八穴既可上下配取,主客相应,也可主客相合,组方而行,又可按时取穴。

存在问题和展望

近年来灵龟八法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综观文献报道,灵龟八法运用于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且其取穴少而精、配穴立意深、取穴方法精当,临床应用简便,值得推广。但灵龟八法理论艰涩、深奥,未为众人所了解,影响了其推广普及。只有揭示灵龟八法取穴的科学道理,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灵龟八法,才能使其应用得到普及。

2、灵龟八法的临床报道较多,但大多未能严格按照科研设计进行随机分组及设立对照组等,且机理研究不多见。今后灵龟八法的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灵龟八法有按时取穴和定时取穴两种治疗方法,但是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多侧重以按时取穴为主,今后应进行定时取穴方面的研究。

按上述纳入标准,入选病例60例,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门诊及住院病人。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不同穴组针刺前的心脏功能状态基本一致,本研究采取异体对照的方法,选取心肌缺血患者共60例,每组30例,按照就诊顺序借助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安排为两组,即灵龟八法取穴组和内关穴组。灵龟八法取穴组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年月日时推算出日、时的干支,再根据灵龟八法逐日按时开穴计算盘推算法选出应开腧穴。

灵龟八法开穴就是根据人体气血的流注情况以及盛衰开阖的原

理,逢时选用流注腧穴针刺,来调整人体的阴阳之气,它是根据易学象数推演出来的调理人体阴阳之气的最佳时机。故《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

根据中医“因时治宜”之原理,灵龟八法乃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一种有效措施,而并非只是一种独立的针刺疗法。应当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辨证取穴、定时治疗,时、

病、穴相宜,标本兼顾;并根据病情施以一定的补泻手法,可收到常法不及之效。

开穴时气血旺盛,进针疼痛减轻,既

可提高针刺疗效,又能减轻患者痛苦,对临床针灸疗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列缺一照海、内关一公孙、外关一足临泣、后溪~申脉

针刺后溪、申脉可能通过调动手足太阳经远端经气,使气达病所,疏通经

络、气血,改善颈项部血液循环,改善其周围组织营养,从而松解颈肩背部痉挛僵硬的肌群,增强衰弱肌群的兴奋性,恢复颈椎动力平衡,进而缓解对颈部神经和血管的激惹,改善大脑供血,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

按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9】

[9]邱茂良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第一版,上海: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5.216

以灵龟八法按时取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顺应阴阳,调节脏腑。即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取灵龟八法当时的时穴为主穴,相配的八脉交会穴为客穴。取穴均为双侧。主客相配为:内关一公孙,外关一足临泣,后溪一申脉,列缺一照海;

从本课题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灵龟八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

疗效,这是因为灵龟八法是一种按照时间的准则开穴规律,选用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相交会的八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特殊针灸方

法。通过刺激这八个穴位,能直接调节奇经八脉的气血,进而使

十二经脉的阴阳气血都得到有效的调整,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调节

人体抗病康复的功能。

本课题研究也证实通过刺激十二经脉上与奇经八脉相通的穴

位能够很好地调整奇经八脉的气血阴阳平衡,通过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气血储蓄和渗灌的双向调节作用,进一步调整十二经脉气

血阴阳的平衡.

因此,可以认为,灵龟八法是基于十二经脉之上的奇经辨证,

属于高一层次的经络辨证和时间辨证的结晶。同时,导师谢感共

教授在灵龟八法穴位导电量和痛阅值的研究中,发现开穴时气血

旺盛,穴位的痛阎增高【6】,在开穴时进行针刺治疗不单可以使奇

经八脉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又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

更易于接受。这也正是灵龟八法在t临床应用上获得良好效果的优

势所在。

[6】谢感共,赵彩娇,卢献群,等.灵龟八法穴位开闲状态的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3):129

灵龟八法穴位导电量和痛阈值的研究中.发现开穴时气血旺盛,穴位的痛阈增高【10】,在开穴时进行针刺治疗不单可以使奇经八脉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又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更易于接受。

[1O]谢感共,赵彩娇,卢献群,等.灵龟八法穴位开闭状态的研究[J].中

国中医药科技,2002,9(3):129.

4灵龟八法六十甲子诬时开穴表

临证时,先推算出日干支和时干支,即可查对<灵

龟八法六十甲子逐时开穴表》(表3)。按时取穴治疗。

①取穴:根据患者就诊时间从灵

龟八法开穴简表中【tl应时取穴为主穴,以阳陵泉、委中、承山、

环跳四穴为配穴。

①取穴:避开选择患者就诊当时在灵龟八

法开穴简表中处于开穴状态的穴位作主穴,而在其他未到开

穴时间的7个穴位中随证选取一个作为主穴,

给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惠者按照来诊顺序编号,按序

号查随机化数字表随机分到A、B两组,每组各30人。(A组:

灵龟八法针刺治疗组;B组:辨证取穴组)

按灵龟八法,六十甲子为一循环。在60天中,每日十二时辰,每时辰开一穴,共开穴720次。通阴跷脉照海开穴220次,通阳维脉外关开穴107次,通带脉足临泣开穴106次,通阳跷脉申脉开穴98次,通冲脉公孙开穴96次,通阴维脉内关开穴32次,通任脉列缺开穴31次,通督脉后溪开穴30次。从奇经八脉交会穴的开穴次数分析,在60天内,各经脉开穴次数各不相同。说明奇经八脉的气血盛衰和穴位开阂与十二经脉的气血按时盛衰的循行规律不同。。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_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子午,即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

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 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为提高自己的针灸水平,我曾数次赴北京学习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典高级针刺手法,行针时,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融入运气学说和纳甲纳子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子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 不能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通过阅读调气、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手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 可以提高针刺水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祖国医学认为任督二脉一为阳脉之海,一为阴脉之海。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原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 一身有任督犹如天地之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无间。一而二,二而一”。可见人身经脉十二,要以任督二脉为总纲。督脉属阳,行人身腰背;任脉属阴,行人身胸腹,各统其两旁阴阳经络营卫而循行也。因此十二经脉依附于任督二脉,《难经》认为十二正经犹如沟渠,奇经犹如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反之亦然,所以只要运用针法打通任督二脉,其它十二经脉也就自然疏通,并有补十二经气血不足之功效。修炼小周天的主要内容为采、封、炼、止。采即采先天一,使其升华的过程。封即采药后将下行之精气摄归于下丹田内封固。炼即

中医子午流注图

子午流注图 中医子午流注、走向和主要穴位 地支 时间 经络 流注走向相关主要穴位 子 23-1 足少阳胆经(腑) 由头走足瞳子髎天冲脑空风池肩井环跳 风市 阳陵泉丘墟丑 1-3 足厥阴肝经(脏) 由足走腹太冲中封章门期门 寅 3-5 手太阴肺经(脏) 由胸走手中府尺泽列缺太渊少商 卯 5-7 手阳明大肠经(腑) 由手走头商阳合谷阳溪曲池臂臑迎香 辰 7-9 足阳明胃经(腑) 由头走足下关颊车四白地仓人迎缺盆 足三里 内庭 巳 9-11 足太阴脾经(脏) 由足走腹隐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午 11-13 手少阴心经(脏) 由胸走手少海神门少冲 未 13-15 手太阳小肠经(腑) 由手走头后溪阳谷小海天宗听宫 申 15-17 足太阳膀胱经(腑) 由头走足睛明攒竹十八经连排点承扶殷门 委中 承山昆仑酉 17-19 足少阴肾经(脏) 由足走腹涌泉太溪水泉阴谷 戌 19-21 手厥阴心包经(脏) 由胸走手天池天泉郄门间使内关大陵 劳宫 亥 21-23 手少阳三焦经(腑) 由手走头阳池外关翳风和髎丝竹空 督脉 长强命门哑门风府百会人中 任脉 曲骨关元气海膻中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医理讲“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就是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违背了这个顺序,就要生病,顺应这个顺序,就健康长寿。因此中医时间医

学将十二地支作为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就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 子时 (23点至l点),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午时(1 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戌时(19点至2l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l点至23点),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1. 我们日常做事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 2. 《人体使用手册》一招三式要求“早睡”。因为错过这个时间,补也没法补了。晚觉晚,认为睡够8小时就好了,岂知此8小时非彼8小时,有着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巨大差距啊。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

子午流注法脏腑主时气血最旺盛,相对时气血最衰弱

子午流注法脏腑主时气血最旺盛,相对时气血最衰弱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活动中,子午流注的学术理论伴随着它独特的临床疗效而被肯定并流传下来。 子午流注法分为纳干法和纳支法,纳干法比较深奥,足足费 了本刺客二天的时间推演才弄明白 如想在今天8月14日行子午流注法,必须先推出日干数 日干数=元旦干支数+日期+月干数(闰年逢三月后加1)除以10 =商......余数 今年是2008年,元旦干支数为庚子,庚代数为77+14+2(月干数)除以10=商2余3 如此推出余数为3,可以推出日干为丙,根据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于是可以得出8月14日为丙日小肠经值班, 得出小肠经值班,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子午流注法运用的前提,, 但光知道这个还不够,还要算出从哪个时辰开始取穴.. 我们可以参照下面这个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戊西申未午己辰卯寅丑 申时为15-17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小肠经的开穴时间。

小肠经为阳经,“阳主金,阴主木”,阳经的五行相生规律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阴经的五行相生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由此可以看出阳经与阴经井穴不同,相生顺序也不同。 一般阳经开穴顺序为“井,荥,输,原,经,合”,阴经为“井,荥,输,经,合”,根据歌诀“少泽前谷后溪腕,阳池小海小肠经”,可以推算出小肠经开穴的第一个井穴为少泽,接着取少泽穴的反克穴为后溪,取“火克金”之意。小肠经为火,火生土,胃为阳明燥土,下面可以确定下一条经为胃经了。少泽属金,金生水,根据歌诀“厉兑(金)内庭(水)陷谷(木)举,冲阳(原)解溪(火)三里(土)连”,我们可以推出胃经的水穴为内庭。内庭的反克穴为三里,取土克水之意。接着再推导下去,胃经为土,土生金,大肠属金,接着下面取大肠经了。内庭属水,水生木,根据歌诀“商阳(金)二(水)三间(木)合谷(原),阳溪(火)曲池(土)大肠牵”,我们可以推出大肠经的木穴为三间,此时又要“遇俞还原”,三间属于俞穴,所以要同时另外取小肠经的原穴“腕骨”,后面以此类推。只要不是太笨,我相信你们都可以依此推出子午流

子午流注(针法)详细讲解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 一、子午流注的涵义 [子午] 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子午的意义] 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 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 ?/P> 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 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 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 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如图] [流注] 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子午流注] 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谓之逢时),过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则穴闭),定时开穴,补虚泻实,把握时机,调和阴阳而治病。[如图]

[子午流注针法] 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古典针刺取穴方法。中心内容:择时——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选穴——优选十二经疗效最佳的五输穴。 二、子午流注的起源和发展 子午流注针法历史悠久 1. 萌芽于秦、汉子午流注的起源,是以《内经》“天人相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说明人应自然。“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说明人与自然一样,有其“气交”规律。“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即是自然自身的规律。“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指针刺遵守自然界环境、人体环境变化。 2. 产生于宋代干支学说盛行,子午流注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 3. 发展于金、元、明在前代成熟和基础上,进而对针法运用和机制作了赋予新意的论述。 第二节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acupuncture based on Midnight-Noon Cycle of Qi),按照日时干支推算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输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为中医时辰治疗学的内容。其思想来源于《内经》,具体方法则形成于金元时期。子午流注的名称,始见于金代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1153~1163),书中收载了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并加以注解,全面具体阐述子午流注法。临床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遍六十六穴,又称为“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理论依据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的盛衰变化。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时辰,子是半夜,午是中午,是每天阴阳变化的分界点,用它来表示每天的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变化状态。人体中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及其五输穴、原穴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取有关腧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法。 天干是古代以太阳运转变化记日的文字,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称十天干;地支是古代以月亮运转变化记时的文字,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称十二地支。天干地支配合运用,以记述年、月、日、时的变化,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天干起于甲,地支起于子,二者相合,顺序推移,即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从一个甲子到下一个甲子,需要60个天干地支相合而成的时间单位,称六十环周法,是计算年、月、日、时变化的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符号来表示年、月、日、时,对掌握一年四季气候和昼夜变化规律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农历(又称夏历、旧历)至今仍沿用干支纪年。天干地支配合阴阳,是根据其排列数序的奇数、偶数属性来决定的,奇数(1、3、5、7、9、11)为阳(阳干、阳支),偶数(2、4、6、8、10、12)为阴(阴干、阴支)。干支相配,阴干合阴支,阳干合阳支。运用子午流注法时,则在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再者,干支计时需配合五行、四季,即甲、乙、寅、卯属木为春,丙、丁、巳、午属火为夏,戊、己、辰、戌、丑、未属土为长夏,庚、辛、申、酉属金为秋,壬、癸、子、亥属水为冬。 运用子午流注法,首先要将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时间(年、月、日、时)所代表的干支找出,然后逐日按时取穴。在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中,以日、时的干支更为重要。其推算方法,有公式、转盘、指掌、查表推算等方法,根据各人不同的习惯来应用。对于较少接触子午流注法者,以转盘或查表二法为宜。此外,在应用此法取穴处方时,必须掌握时间与时辰的转换。一天有24小时,可用十二地支来代表。一个地支代表一个时辰,24小时则分为12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表1,表中时间以北京时间为根据)。在推算时间与时辰的对应关系时,必须考虑所处地区经度的差异。

子午流注针法浅析

子午流注针法浅析 【摘要】子午流注针法是针灸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独特针法,以“天人相应”为其理论基础,结合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灌注的原理,配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而形成的,以“时间”为条件的独特针法。子午流注一道,小言之,不过为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概括了整个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悉秋毫”的一种针法。 【关键词】子午流注;针法;针灸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子午流注针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1子午流注的含义 “子午”二字,是用以代表天地、水火、春秋、日月、昼夜的符号。在时间上表示两个极端。用在针灸上具有时辰、方位、阴阳等含义。首先从时辰看,一年十二个月,用“子午”分月份;一天十二个时辰,用“子午”分昼夜。其次从方位看,《灵杸·卫气》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再者从阴阳变化看,“子”为阴盛之时,阴极必生阳,代表“一阳初升”的夜半、冬至;“午”为阳盛之时,阳极必生阴,代表“一阴初生”的中午、夏至。 “流注”从狭义上讲,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如《诗经》所云:“如川之流,丰水东注。”从广义上讲,“流注”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在中医学中,古代医家讲人体的气血运行比作为流,并且以五输穴的“井、荥、输、经、合”来描述其运行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特征,以形容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正如《针灸大成》所云:“所出为井,井像水之泉;所溜为荥,荥像水之坡;所注为输,输像水之窬;所行为经,经像水之流;所入为合,合像水之归。皆取水义也。”称人体气血之循行为“流注”。 2子午流注的始源及意义 子午流注是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即根据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与自然原理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因时制宜,选穴治疗的。它的原理早在《内经》中就有解释,在《灵枢·本输》篇论述十二经的六十六穴时提出井、荥、输、经、合等名称,并以出、溜、注、过、行、入的不同现象,表示脉气的运行与盛衰,这就是“流注”二字的起源。而“子午”二字对日时的作用,在《灵枢.卫气行》篇曾作了明确的说明,如:“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这说明了“子、午、卯、酉”与年日的时间关系。关于气候时间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更有详细阐述:“五日谓之侯,三侯为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侯亦同法。故日: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盛,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素问·五常正大论》更进一步指出:“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盛,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子午流注”就

看子午流注图掌握子午流注养生规律

看子午流注图掌握子午流注养生规律 很多人都喜欢图说养生,对养生保健有研究的人必 然会了解当中的方方面面。子午流注是人体自然养生的一种规律,把*子午流注图看熟透了便对子午流注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自然 就会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养生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子午流注的相关知识。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 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下面我们就用表格的形式来看看子午流注的次序。 (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23---1----3------5--------7--------9------ 11-----13------15-------17------ 19---- 21-----23M

肝与胆:肝胆相照。肝主怒,在五色中主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气的眼眶子发青,气的直流眼泪,气的直抽筋儿的现象。所以肝不好的人易发怒。如何养肝?《黄帝内经》中讲人卧则血归肝通常熬夜的人群由于子时前不能入眠,极易伤肝胆。由于血不养肝,肝不好会损害胆,胆汁代谢不利会引起三高(血压、血脂、血粘稠)及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肝开窍与目,因此一切眼疾均与肝有关(如近视、弱视及老年眼疾等)。肝如人体的血库,有藏血功能。如肝阳亢:眼凸胀红痛,性情急躁;肝阴虚:眼内凹干涩黑眼圈,眼疲倦,性情焦躁。一般来说肝气、胆气不足的人,易胆小、目倦神疲,腰膝酸软,多梦少睡。

子午流注表详解

子午流注与养生治病(附子午流注表) 钟愈田 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关键所在,而子午流注是这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 学说。这个听起来十分耳熟的名词,由于其古奥难懂,学理艰深,临床应用并不普遍。那么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在治病养生中有何重要意义呢? 一、什么是子午流注 简单地来说,子午流注就是指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子午流注是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环环相扣,按照气血的盛或衰来进行治病养生,使治病养生都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字面看,“子午流注”是由“子午”和“流注”组成的,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具体地说,“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是时间的两个极点,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流注”从狭义来说,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诗经》:“如川之流,丰水东注”即为此意。这里借用“流注”是指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行灌注。顾名思义,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上的体现。 子午流注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所以说,子代表阳生,为阳气之首,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生,午为阴气之初,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运动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

子午流注图及解释

子午流注图及解释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精透人体而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子午流注自古以来多用于针灸。但对调养身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则是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此时起床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此时吃早饭,有利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有利于吸收早饭的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午饭。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有利于吸收午饭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人应进入睡眠,修养百脉生息。 从亥时初(21点)开始到寅时末(5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能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与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婴儿发育不良是一个道理。 人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若逆天,人就容易过早衰老,容易生病!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对人的重要性。 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Array 1、我们日常做事都知 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 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 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 2、《人体使用手册》一 招三式要求“早睡”。因为错 晚觉晚,认为睡够8小时就好 了,岂知此8小时非彼8 有着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 巨大差距啊。人们一般夜里 但熬到11点时又精神了,这 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 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 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

子午流注开穴法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子午,即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

阴经穴。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为提高自己的针灸水平,我曾数次赴北京学习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典高级针刺手法,行针时,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融入运气学说和纳甲纳子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子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不能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通过阅读调气、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手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可以提高针刺水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祖国医学认为任督二脉一为阳脉之海,一为阴脉之海。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原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一身有任督犹如天地之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无间。一而二,二而一”。可见人身经脉十二,要以任督二脉为总纲。督脉属阳,行人身腰背;任脉属阴,行人身胸腹,各统其两旁阴阳经络营卫而循行也。因此十二经脉依附于任督二脉,《难经》认为十二正经犹如沟渠,奇经犹如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反之亦然,所以只要运用针法打通任督二脉,其它十二经脉也就自然疏通,并有补十二经气血不足之功效。修炼小周天的主要内容为采、封、炼、止。采即采先天一,使其升华的过程。封即采药后将下行之精气摄归于下丹田内封固。炼即运火候使其升降运转。止即河车运转到一定程度即止,所以只要按照采、封、炼、止4个过程,配以时间、针灸手法,

子午流注针法

井荥输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 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 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 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记。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3、4、5、6、7、8、9、10、11 、12 11-1 1-3 3-5 5-7 7-9 9-11 11-1 1-3 3-5 5-7 7-9 9-11 阳配阳,阴配阴 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配,一周为60年,一甲子。

子午流注算法公式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农历)(按农历进行推算) 年天干=所求年数的个位数-3,所得数就是该年天干的代表数(若所得数为非正数,则加上10) 年地支=(所求年数/12)的余数-3,所得数就是该年地支代表数(若所得数为非正数,则加上12) 月(农历)(按农历进行推算) 月天干=(该年的个位数*2+所求月数+4)/10的余数,所得数就是该月天干的代表数(若整除,则取余数为10) 月地支=所求月数+2,所得数就是该月地支的代表数(若所得数大于12,则减去12)。 元旦干支 说明:下述公式适用于公元2001年及以后,2001年元旦干支是甲子,取其作为基础。 y=公元年数-2001 a=y/4 所得整数商 b=y/400 所得整数商 c=y/100 所得整数商 元旦干支=(y*5+a+b-c+1)/60=...余数(余数为0时,干支数为60) 元旦天干=干支/10=...余数(余数为0时,天干数为10) 元旦地支=干支/12=...余数(余数为0时,地支数为12) 月天干、地支代数表 月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份

干 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支 -1 -1 0 6 -2 10 -1 5 -1 -1 0 6 0 0 1 7 2 2 2 8 3 3 3 9 平 年 0 1 闰 年 日天干=[元旦天干+月天干代数+日期数+(闰年月天干代数)]/10=...余数(余数为0时,天干数为10) 日地支=[元旦地支+月地支代数+日期数+(闰年月地支代数)]/12=...余数(余数为0时,地支数为12) 时地支 时天干={[(日天干数-1)*12+所求时辰的地支数]/60=...余数(余数为0时,干支为60)}/10=...余数(余数为0时,天干数为10))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学基础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学原理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佟佳恒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日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子午流注针法包括纳甲法和纳支法,纳甲法又称纳干法,狭义法。其推算方法是将年、月、日、时的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人体十二经脉的流行和井荥输(原)经合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即:“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医学入门)。 本文遵循古代先贤总结的纳甲法结构造原则和结论,运用解析几何的手段将其有机地,逻辑地联结在一起,由此提出并论证纳甲法的数学定义、公理、定理及推论,并对几种典型的开穴方式予以详细地解答,笔者力求通过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生物规律性建立一个人体经气流注的动态数学模型,实现针灸学公理化的宿愿。 一、干支配合六十环周法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就是1、2、3、4、5、6、7、8、9、10;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就是1、2、3、4、5、6、7、8、9、10、11、12,二者配合起来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由于天干起于甲终于癸,有10数;起地支起于子终于亥,计有12数,到轮回第一个干支--甲子,需要10、12的最小公倍数2*5*6=60,这就是六十环周法。 根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医整体观点,人体十二经五腧穴也遵循起于甲戊之窍,终于癸酉之宫冲穴相生相合,循环如周,构成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理学基础。二、干支配阴阳、五行法 黄帝公理: 任何事物皆具有阴阳属性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状态,五行间存在有相生、相克的性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循环如周。 扁鹊公理: 人体有十二经脉,分阴、阳经,井、荥、输、经、合,五俞穴,分配五行。阴经之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之井金、荥水、输木、经火、金土。 何若愚公理: 1、日、时的天干决定所开的脏腑及经脉,即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脏 2、阳日开阳经,阴日开阴经 3、经生经、穴生穴。阳经生阳经、阴经生阴经 徐风公理:

子午流注口诀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午流注口诀》 1、肺寅,即寅时(凌晨3点-5点)对应的是肺经,此时肺经当令,是人体阳气的初始,也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的开始。此时不要急于起床,这样有助于阳气的生长,为白天的劳作打好基础。 2、大卯,即卯时(凌晨5点-7点)对应的是大肠经,此时大肠经当令,曙光初放,是起床的最好时机。先伸展肢体,接着慢慢坐起,坐在床上一会儿,并做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动作,如叩齿、搓面、转肩、指弹后脑等等。然后起床洗漱,洗漱后马上喝一杯温开水,以助排便。

3、胃辰,即辰时(上午7点-9点)对应的是胃经,此时胃经当令,胃液分泌旺盛,是享受早餐的最佳时机。早餐应注重营养搭配,提倡清淡、稍饱。 4、脾巳,即巳时(上午9点-11点)对应的是脾经,此时脾经当令,阳气最盛,可以做适量的体能锻炼,做到锻炼有道,锻炼有度。 5、心午,即午时(上午11点-午后1点)对应的是心经,此时心经当令。午餐时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可先喝点汤,然后再吃饭菜,七八分饱即可。饭后漱漱口,可以午睡一小时左右。 6、小未,即未时(午后1-3点)对应的是小肠经,此时小肠经当令,可看书、学习、下棋、打牌、做家务。喝一杯茶,以帮助肠道吸收。 7、申膀,即申时(午后3-5点)对应的是膀胱经,此时膀胱经当令,应注意多喝水,让小便通畅,切忌憋尿。此时是学习和做兴趣事的最佳时间。

8、酉肾,即酉时(午后5-7点)对应的是肾经,此时肾经当令,气血走足少阴肾经,为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粥、少量、清谈。晚饭后少休息片刻,然后洗漱一下。 9、心包戌,即戌时(晚上7-9点)对应的是心包经,此时心包经当令,可上上网、看看电视。睡前用热水泡脚,不少于20分钟。 10、亥焦,即亥时(晚上9-11点)对应的是三焦经,此时三焦经当令,气血灌注三焦经。提倡排除杂念,静心安神,以养元气。屈膝而卧,渐渐入梦。 11、子胆,即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对应的是胆经,此时胆经当令,必须熟睡,不可熬夜。人的阳气是在优质睡眠中得以蓄积。 12、丑肝,即丑时(凌晨1点-3点)对应的是肝经,此时肝经当令,肝脏在解毒造血。良好的睡眠状态是最好的养肝、保肝之法。

子午流注针法诊疗规范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子午流注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子午,即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系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五输穴为主,把经脉穴位与阴阳五行、日时干支结合在一起,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来推算人体气血的开阂和所相应的经脉穴位,把握时间按时开穴,随其气血开阖而施刺灸。对一些疑难性、慢性顽症,往往效如桴鼓。它具有施针安全、应用范围广,适用病种多,疗程短、效果显著等优点,不失为临床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三、操作流程

1、基本组成 1 五枢穴配合阴阳五行。 2 天干地支:1天干配合六十环周 2干支分阴阳 3天干合化五行。 3 天干配脏腑。 4 地支配脏腑。2、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时支子午流注,也称纳子法,纳支法。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有两种取穴法:一种是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此方简便易行。另一种是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开穴的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依次为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胆,丑时流注肝经,再至肺经,周而复始。可记歌诀。见下表。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 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 21:00-23:00 三焦经。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9:00-11:00 脾经。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子时心脏最脆弱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 民国时期,襄阳东北面有个小镇名叫程家河。程家河地处偏僻,本来不怎么出名,但因小镇上有位程先生而远近闻名。程先生名叫程思贤,出生中医世家,六岁启蒙,十二岁能背完四书五经,十三岁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中医典籍,到了二十几岁,《黄帝内径》、《伤寒论》等医学经典已经熟于心。父亲看他理论基础扎实,就开始让他诊病开方。有了病人,先让思贤望闻问切、开药方,父亲再亲自把关,修改药方,过后再给思贤讲解病情和药理。由于父亲的悉心传授,加上思贤聪慧好学,进步很快,不过几年已经能够独立行医了,。 程思贤不但医术精湛,治病救人,而且为人正直、乐善好施,于乡邻相处也很好。不管十乡八里,只要找他看病,无论贫富,他都悉心救治,遇到家里贫穷的病人,他只是象征性的收点钱,有的干脆不收钱。为了方便相邻看病,程思贤上午在家坐堂,下午就背着医袋下乡巡诊。百姓们都尊称他程先生。 初冬的一天早晨,刘河村的一个叫刘富旺的村民急急忙忙地来

到程先生家里,说自己父亲快不行了,只出气不进气,请程先生快去看看还有没有救。程先生急忙背上医袋,跟着刘副旺赶到他家里。程家河把人死叫落气,按照当地习惯,在落气之前要在堂屋地下铺上麦秸,把即将落气的人放在麦秸上。程先生进门一看,刘富旺的父亲已经被移在堂屋地下的麦秸上,家人和邻居们正准备火纸、鞭炮和寿衣之类的东西,只等刘富旺的父亲一口气上不来,就立马烧落气纸,放落气炮。程先生蹬下身子先掰开病人的眼睛看看,又微合双眼仔细把了一会儿脉,然后给刘富旺家人说,快点把病人抬到床上,这病要不了命,不然的话睡在这潮湿的地上,就是没有病也会被冻死的。刘富旺一听马上高兴起来。说幸亏我去请了程先生,要不咱爹就真的不行啦。说着又招呼人把病人朝床上抬。 听说刘富旺的父亲被移到地下将要落气,程先生说能够治好,邻居们半信半疑,都围过来看。程先生沉思半刻,开了药方,让刘富旺马上去抓药,并叮嘱说,抓三副药,第一副在中午前慢慢灌下,半个时辰他就会醒来,以后每天一副,三天以后再饮食条理即可痊愈。刘副旺的父亲真的如程先生说的,中午药灌下去后,不到半个时辰慢慢挣开眼睛,三副药吃完已经能下床活动了,并且又活了十多年。从此,程先生在小镇名声大震。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 本文选自凤凰医道总经理、高级营养师田家院专著:经络与健康长寿。 子午流注决定了人一天十二时辰的养生之道。中医认为,十二经脉的活动时间与十二时辰是对应的,一天之内,从寅时肺经开始循环、至丑时肝经止,循环当令(值班),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作用。相对应的,人也应该在相应经脉当令的时辰,顺势而为,做出适当的养生措施。

1. 子时-胆经(23:00-1:00) 子时胆经活动旺盛。“肝之余气,泻于胆”,胆为中正之官,主谋略和决断。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需要新陈代谢,人需要在子时前入睡,胆才能完成新陈代谢,晨醒后,会感觉脑筋清楚、神清气爽和面色红润,易于决断。人在子时之前入睡,利于骨髓造血。 反之,气虚精神不振、脸色青白,是胆缺乏新陈代谢的表现。会感觉脑筋模糊,遇事犹豫而生“胆怯”。 2. 丑时-肝经(1:00-3:00) 丑时肝经活动最旺。“肝藏血”,肝脏的新陈代谢都在丑时完成,废旧血液被裁剪,新鲜血液孕育而生。“人卧则血归于肝”,人要在丑时入睡,若还未入睡,肝脏无法得到休息还在输出能量,血液无法回归肝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丑时无法入睡者,脸色失血灰青,情绪暴躁疲倦,易生肝病。肝脏活动最旺 的丑时是修复肝脏的最佳时段。

3. 寅时-肺经(3:00-5:00) 寅时肺经活动最旺。肝脏于丑时推陈出新的血液供给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寅时睡眠好,人在早晨时面色红润、精神极佳。 有肺病的人在寅时反应尤为强烈,夜咳之症也剧烈。肺经运作顺畅的时候,人的脉搏最弱。 4. 卯时-大肠经(5:00-7:00) 卯时是大肠经最旺的时候。“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在寅时正常工作时,将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和水分的吸收,排出渣滓。 这时起床,大肠活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5. 辰时-胃经(7:00-9:00) 辰时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