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医学六种常用药

空间医学六种常用药
空间医学六种常用药

空间医学六种常用药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空间医学六种常用药

资料:空间医学

小方治病的常用药物:公英、独活、香附、佩兰、当归和桂枝。下面对这些药物的功能进行一一解说。

公英

行於人体空间,推动空间能量运动,公英量多则补、量少则散。公英的运行,无孔不入、无所不到,能够改变浅至腠理、深至骨缝一切空间的能量运动。正因为公英能够扫平人体任何空间的能量积聚,所以公英有助於治疗癌症转移。因为癌症的转移,实质上是高能量的转移。公英既能够补充人体空间能量,又不会产生瘀滞。就“补”的功用而言,公英要比人参和黄芪效果好,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价格便宜。

公英2克,引导能量从下焦部位向上运动,越过肩胛到达背部外焦空间;7?克,增强下焦部位能量运动,能量运动增强後,向上运动,对上部空间能量产生撞击,在下焦掀起推动。下焦所有的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都得以更新和改变。所以可治疗大便乾、大便稀、腹泻、月经多、月经少、白带、黄带、肝癌、膀胱癌、子宫癌等等。如果舌根大面积低下,说明下焦细胞动力不足,可应用公英7克。

独活

运行於外焦空间,引能量由头部下行至足,化解外焦空间的能量积聚。外焦空间畅通,公转才能畅通。3克,引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胸椎;5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至腰椎;7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足部空间。独活与公英的配伍,畅通人体公转运行。独活、公英能推动公转的运行。公英7克,浓度大,所以在肚脐部位搅动,推动能量向上运行;独活5克,行至尾闾,尾闾部位压力增高,尾闾和会阴之间存在压力差,尾闾

能量才能通过会阴,到达任脉段。在这个过程中,任脉段下方的能量被带动,向上运行,至任督交界的上方,任脉段能量压力增高,督脉段上方能量的压力降低,能量由任脉段向督脉段运行。公英和独活的密切配合,推动公转整体运行,公英和独活也是小方中常备的两味药。

香附

推动中焦能量上升至膻中,使中焦畅通,三焦气化通焉,促进人体清升浊降的实现。香附推动中焦能量向上运动,为下焦能量开辟通路,所以对下焦多种疾病都有治疗的作用,例如下肢病变、肾病、妇科病等。另外,香附引能量上升,增加膻中能量,可补充膻中能量不足,治疗精神恍惚等疾病。在用量上,4克,自中脘向上推动,1至2克,自膻中向上拉动,对中焦的能量来讲,是一推一拉。香附用於舌中下焦隆起的情况,舌尖高厚勿用。佩兰

吸收人体空间多余的水份,多用於清除人体中焦空间的湿浊。人体空间医学认为,中焦空间湿度过大,会影响下焦与上焦的畅通。传统中医有脾被湿困或脾湿下注的说法。香附虽然可以引领中焦能量上升,但湿度过大,香附则无法发挥作用,需用佩兰清除中焦湿气。佩兰1克,祛湿的作用较微,所以用於上焦。佩兰2克,其祛湿之轻,故用於便稀或晨便。佩兰4克,祛湿之甚,故可止泻。佩兰,用於水湿舌或舌面高低不平者,大便2~3次/日或腹泻者用之。

当归

能增加胞内水份,化胞内瘀滞。当归1克能疏通末梢的血脉(微循环),2至4克增加血管内的水份及压力。乾燥舌、裂纹舌使用。大便不畅、大便数日一次或者大便头乾者用之。

桂枝

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能量自由转化,调节平衡。1克,打开表层细胞壁(腠理),2克,打开中层细胞壁(骨、脉、筋),?4克,打开深层细胞壁(身体各部及其少运动的细胞)。配合其他五味药发挥作用,配合当归,活血通便,配合佩兰,芳香化浊。舌薄、淡白、平坦者用之,舌尖高厚者勿用。

《空间医学》舌诊在感冒中的运用

《空间医学》舌诊在感冒中的运用《空间医学》是郭志辰大夫所创。郭大夫风雨一生,诽议不少。而我对他的医学理论情有独钟,临床运用效果很好。其舌诊更是一看便会,一用便灵。郭氏认为人之所以感冒是因肺部空间能量堵塞所致。而肺居人体上焦,肺部堵塞也是其他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故他提出治疗疾病先找疾病的出口。就感冒而言,一是找出口“大椎”,二是将肺部能量上越肩胛通过背部空间到两肾部,不管风热或风寒,皆可据此用药而获良效。找出口大椎药用粉葛7克即可;将肺部能量到两肾瓜蒌仁3克或独活5克或桂枝1克即可。其舌诊也主要看舌尖部:舌尖如果质厚用药桂枝1克或赤芍1至4克;舌尖缺如药用炒枣仁1到5克;舌前部两侧质高药用桔梗1至4克;舌尖成尖形药用桂枝1到5克或赤芍1至5克;舌上1/3处质高厚药用九节菖蒲1至7克;舌湿重用佩兰或益母草加桂枝,用量均为1到7克间;舌质若紫色用当归或桂枝1到5克即可;若有咳嗽,舌面干者用大贝1到7克;舌面水湿重用海浮石1到5克。对于舌中、下部用药:舌质厚者厚朴1到4克焦三仙或焦四仙各1到5克;质软而有裂纹者用白术1到5克;舌中部质高而上部低者用香附1到5克;舌下部苔厚用白头翁1到7克;舌根瘦小用杜仲1到4克;妇科加用紫石英1至7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而药不宜久煎,以沸为度,久煎效果差。郭氏认为,此方义取其药的“味”,并非取药的汁,故不宜久煎。药“味”在人体内走

窜力强,可以带动人体细胞运动,而感冒病走窜力越强的药味,效果越好。我在临床上这一年来常用于治疗反复感冒和小儿感冒患者,获得良效。例:翁某,男、7岁,从三岁起每每感冒就出现咳嗽、发热,医院用药头曲加阿奇连用3天才能见效,7天才能治愈。几乎1到2月住院一次,家长甚为苦恼。2010年2月5日因高热、剧咳来我门诊求治,由于此患儿抗药力强,一般药难以奏效,故我仍以头曲加阿奇治之。另加中药口服,观其舌上部质微厚,瘀点。舌尖尖形,处方:公英2克九节菖蒲3克杏仁5克独活3克赤芍1克桂枝1克粉葛 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煎药时以沸为度。用药3天而愈,其家长极为高兴,而后每每感冒均以中药治之,未再用过西药,2天获效,3至5天愈。再如:岩某男 65岁高血压、高血脂,常头晕,常感冒,而每每感冒7天至半月才能好转,其舌质前部高厚色紫,中、下部苔厚腻,中药处方:公英7克九节菖蒲7克独活5克佩兰7克桂枝2克瓜蒌仁5克当归5克蒺藜7克菊花6克粉葛7克水煎服。每日1剂。以沸为度,分早、晚服用。用药3剂后头不晕、感冒恢复。又如唐某女 11个月,厌食、咳嗽、哭闹不休、大便稀而白,日数次。其舌质尖尖,瘀点,黄苔。处方:粉葛3克公英1克香附1克九节菖蒲3克君子仁2克桂枝1克水煎服。1剂而安,2剂愈。在感冒的治疗中,特别是小儿与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用药往往禁忌颇多,如果长期用西药又会

空间医学用药的禁忌

空间医学用药的禁忌 一.胞内与胞外用药禁忌: 空间医学用药更进一步精确,胞内和胞外不能同时应用于一种药,比如说益母草是解决胞内水又活血,胞内水来外走,如果胞外再加上浙贝,胞外又加水了,里外不能同时有用,如果把胞内的水泄到胞外,如果胞外也有水,两水混在一块,效果差。如果益母草跟海浮石,水出来外头又去水,这个可以存在。所以要注意。 二.水积与上升用药禁忌: 所以干不能于干,胞内缺水外边加上干燥的药品更麻烦了,所以在胞内外要注意调和作用,在看病过程中处方过程中,就想一摊水,把水搬这或那,想怎么运动水,同时水大了怎么办。水大大便一天四五次,云苓,这是专门治水,佩兰是调合水的分布。这高了再分布,我们治的都是水,病因就是水,一个大水再让水来上走不可能的,大水与香附是矛盾,有水用香附往上提是提不上去的。这是水的运行问题。 三.水的温化与用药:

在一条河里怎么排泄它的水,河水大了,河边河沿还是水,泄不了洪了。这个水的温度,水需要化成气才能达到升清降浊,水怎么化成气,一个阳光照。人体的阳光就是心脏,我们借助心脏的动力,水化气炒枣仁,舌为淡白色,心脏无力缺血,炒枣仁。 水腻,借心脏力量再化水,蒸腾的是污浊的水,雾气腾腾的水对人体不利,这是舌根厚腻的,用肉桂温阳化水。在水大的过程中,决提升不了。用香附或羌活提升,提升不了,水气太大。 四.益母草与公英禁忌: 公英怕水,因为公英是运动空间的精微物质的。无处不到,假如有水把公英就困住了,所以公英怕水,有水公英不起太大作用,所以用益母草的过程中要少用公英,水出来公英用不上了。在配伍上益母草配海浮石或桔梗。这是用药禁忌。 五.三点一线用药禁忌: 三点一线,一个方用三或五味都行,必须在一条线上,不能同一个点上,在同一个点上就有毛病,香附九节菖蒲不在一个点上,桔梗不在同一个点上,所以三点为一张,我们加强运动速度就是加强推动力撞击力,癌症后期转移怪他病太快,怪我的药没跟上,所以一定要自我检查,我们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老用

舌诊的辨证

舌诊的辨证 2015-05-18 舌质反映人体实体、本质的状态;舌苔反映人体空间能量运行的状态。 舌质,反映人体实体的病变;舌苔,反映人体空间的病变。传统中医讲“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舌质代表的就是营血部分,而舌苔则代表卫气部分;若根据阴阳的相对属性而言之,则胞内为阴,胞外为阳。无论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还是阴盛、阳亢等等,无非是能量、物质的过剩或不足而已。 因此,人体空间医学认为人体得疾病的原因,即物质、能量转化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开合运动失利。只有达到二者之间的相对平衡态,人体才能健康正常。比如,舌质相当于陆地,舌苔相当于陆地上的植物。陆地上的土质有干、湿和软、硬之分;舌质也有软、硬和燥、湿之别。陆地上生有不同的植物;舌质上长有不同的舌苔。陆地上有不生植物的;舌质上也有不长舌苔的。植物生长有疏有密;舌苔也有薄厚之别。土地过于干燥,则地面上不生植物;人体内部空间缺乏津液,则没有舌苔。地面水分过多,凹凸不平,植物难于生长;人体水分过多,则舌苔极少,舌质湿漉漉的,而且,舌质也凹凸不平。人体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空清亮,则人心情很开朗;天空阴沉沉的,人也会感到胸中郁闷。空气中若充满浓雾,在舌苔上也能反映出来。所以,还要结合大自然的变化去认识人体舌苔的变化。 人体空间医学将人体疾病分为两大类:物质性病变和能量性病变。舌质上反映的是物质性病变,要用能激发细胞及组织运动的药物。因此,治疗时要运用沉浊的药物,如桃仁、杏仁、枸杞、樱桃、薏苡、元参等根、果之类。舌苔呈现的是能量性病变,反映人体的生物场和空间问题。所以,治疗舌苔的问题,应着重从人体的空间下手。空间能量多,则泻之;空间能量少,则补之。治疗时要应用清、轻药物,如茎、叶、花等。 在观舌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假象。舌质与舌苔反映的症状不相符,往往会造成诊断上的错觉。比如,舌头很小,苔却很多。这是身体虚弱,但虚弱的人不该有这么大的“火”。所以,这就是虚火。苔、质反映的症状相同:舌大且厚,质红、苔多,这是实火。察舌辨明虚实,这对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实火要

医学常用符号

rp :请取药; po:口服; inj :注射剂; mixt :表示合剂; tad :表示片剂; sol :表示溶液; co :表示复方; pr :表示灌肠; id :表示皮内注射; iv :表示静脉注射; iv gtt :表示静脉点滴; ih :表示皮下注射; im:表示肌肉注射; SOS :表示需要时用一次; st :表示立即; QH表示每小时一次;Q2H表示每两小时一次;Q3H表示每三小时一次依次类推; mcg表示微克;mg表示毫克;g表示克; tid (一日三次) bid (一日两次) qid (每天四次)

qd/sid (每天一次) qn (每晚) hs (睡前 ac (饭前) Pc (饭后) aj (空腹时) am (上午) pm (下午) SIG (标注用法) 二:药物缩写 GS (葡萄糖注射液) NS (生理盐水) NG (硝酸甘油) NE (去甲肾上腺素)PG (青霉素G)SMZ(磺胺甲恶唑) SG (磺胺脒) SB (碳酸氢钠) ABOB(吗啉胍) DXM(地塞米松) PAMB(止血芳酸) TAT (破伤风) FU (氟脲嘧啶)RFP (利福平)

EM (红霉素) ISO (异丙肾上腺素) Vit (维生素) 三:首选药 1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 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3心源性休克多巴胺- 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 卡托普利-5有机磷中毒消除N样作用氯解磷定- 6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可乐定- 7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硝酸甘油- 8变异型心绞痛钙通道阻滞药- 9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10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苯妥英钠- 11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 12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胺碘酮- 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 14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强心苷- 15房颤、房扑强心苷-

人体空间医学用药

人体空间医学用药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经走过数千年历程,历经千锤百炼。中医用药博大精深,讲究药物的气、味、归经,讲究药物的升降浮沉,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讲究剂量的精妙运用,更重要的是组方偏重于辨证。继承和发扬中国医药学的科学内涵,让世界了解中医学,让中医学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造福,是中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人体空间医学在传统中医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创新。 一、对中药药性的新认识 1、四气五味 中医药是传统的医疗工具,药物的总纲是四气、五味,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辛、苦、甘、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说法,《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人体空间医学认为,药物的气与味作用于人体空间,能够引起一系列具有传递作用的细胞内外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改变空间能量的浓度和压力,使能量畅行无阻。具体来说,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在细胞与细胞之间发挥作用,人体空间是四气五味发生作用的场所。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气和味,并非作用在某一脏腑上,而是作用在人体局部空间,改变空间能量的浓度和压力,改变细胞内外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方向,当细胞外能量的浓度高、压力大时,在气和味的作用下,则渗透入细胞内,转化为物质。反之也是这样。中草药的作用改善了局部空间的浓度变化,从而改善了脏腑、经络等的功能。例如,人参,增大下焦空间的能量浓度。夜交藤,降低右心房外侧空间能量浓度,减轻压力,增加右心房回流,所以是治疗静脉疾病的首选药物。 2、药物归经 传统中医有药物归经的说法,从“归经”这两个字上去分析,归经所归之处并不是药物作用的起点,而是药物作用的终点。人体空间医学不仅研究了药物作用的终点,而且研究了药物作用的起点,并且认为,从起点到终点,都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场所,也就是说,药物对行经路线上的所有部位都发生影响,这就大大拓展了药物的价值。比如黄芪,传统中医认为其作用在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沥水消肿,归脾经,归肺经。人体空间医学认为,黄芪作用的起点在人体会阴区域,也就是佛教讲的海底轮部位,能够加强海底轮部位细胞的辐射,增加空间的能量物质,作用的终点是肺。在运动的过程中,能量向人体的其他部位进行辐射,辐射到子宫、脾胃部位,可以治疗脾肺气虚、中气下陷引起的子宫下垂、胃下垂、食少、困倦、便血、崩漏、脱肛等症;辐射到肺部,可以增补肺气;能量运动增加了胞外的能量物质,也就是传统中医所讲的卫气,所以起到了止汗、敛汗、固卫的作用。再如:独活,能使外焦空间上部的能量直下,通过腰部,到达足部,故能补肾,又治疗腰痛。很多医生在处方上同时使用羌活与独活,本草记载,二活能够治疗关节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 一、人体空间医学定义 人体空间医学,是创始人郭志辰大夫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形成的医学理论构思。 广义的人体空间医学,包含治疗学、养生学、预防学和修炼学,是新世纪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狭义的人体空间医学,以研究人体空间为主题,着眼于空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强调通过人体空间能量的撞击运动,恢复脏腑功能,恢复人体健康。既不同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现代医学,可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目前谈到的人体空间医学,侧重于治疗学方面的介绍。二、人体空间医学主要内容“人体空间”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人体空间医学的最大发现。天人合一,人体空间与宇宙空间存在共性。在宇宙大空间内,“空”是万象之根,老子《道德经》中言:“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自然界“空”中的变化,是生、长、化、收、藏的根本,人体内部空间也如此。在人体内部,“空”是物质传递、能量辐射的媒介,“空”以流动的精微物质即能量为基础,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变化形成人体空间的动力。 “能量”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又一核心概念,与传统中医的“气”大致等同,能量学说为人体空间医学的重要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出发,人体空间医学对传统中医的阴阳及五

行学说进行了现代解读,并发现了人体内部能量运行的根本之道:公转。公转畅通是治疗人体疾病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体空间医学立足于细胞论,赋予细胞以空间的概念,将传统中医“营”、“卫”、“气”、“血”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细胞”、“物质”、“能量”的概念联系起来,将人体最基础也最根本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扩展开来,从而获得全新的认知,为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剖析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关系,打破了传统中医繁琐名词的限制,将八纲辨证简化为物质与能量、细胞内与细胞外的辨证,提出以细胞群体为单位的功能运动理论,并认识到细胞群能量运动方向的重要性。 人体空间是能量调节的场地,细胞的物质运动、能量辐射与人体空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场地纯净,能量流通顺畅,人体生理功能才能回归正常,人的生命活动才会回归自然。在传统中医“三焦”的理论基础上,加之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人体“太阳区”的作用,并对“太阳区”的范围进行拓展,提出了“外焦”的概念,把传统中医的“三焦论”拓展为“四焦论”,并深刻阐释了上、中、下三焦与外焦的相互作用关系。三焦是能量运行的主要空间,外焦又是公转与自转的调节空间,是能量疏散和灌注的主要通道。公转联系并调节了四大空间内的能量的总体运行,这是人体内部能量运行的总规律。在病因论上,人体空

空间医学用药指南

公英2克,引导能量从下焦部位向上运动,越过肩胛到达背部外焦空间; 7克,增强下焦部位能量运动,能量运动增强后,向上运动,对上部空间能量产生撞击,在 下焦掀起海啸运动,下焦所有的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都得以更新和改变,可以治疗大便干、大 便稀、腹泻、月经多、月经少、白带、黄带、肝癌、膀胱癌、子宫癌等等。如果 舌根大面积低下,说明下焦细胞动力不足,可应用公英7克 独活:运行于外焦空间,引能量由头部下行至足,化解外焦空间的能量积聚。外焦空间畅通,公转才能畅通。 3克,引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胸椎; 5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至腰椎; 7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足部空间。 独活与公英的配伍,畅通人体公转运行。 独活、公英能推动公转的运行, 公英7克,浓度大,所以在肚脐部位搅动,推动能量向上运行,会阴部位压力降低,独活5克,行至尾闾,尾闾部位压力增高,尾闾和会阴之间存在压力差,尾闾能量才能通过会阴, 到达任脉段。在这个过程中,任脉段下方的能量被带动,向上运行,至任督交界的上方,任 脉段能量压力增高,督脉段上方能量的压力降低,能量由任脉段向督脉段运行。公英和独活 的密切配合,推动公转整体运行,公英和独活也是小方中必备的两味药 香附;推动中焦能量上升至膻中,使中焦畅通,三焦气化通焉,促进人体清升浊降的实现。 香附推动中焦能量向上运动,为下焦能量开辟通路,所以对下焦多种疾病都有治疗的作用, 例如下肢病变、肾病、妇科病等。另外,香附引能量上升,增加膻中能量,可补充膻中能量 不足,治疗精神恍惚等疾病。在用量上, 4克,自中腕向上推动,2克,自膻中向上拉动,对中焦的能量来讲,是一推一拉。香附用于舌中下焦隆起的情况,舌尖高厚勿用 佩兰:吸收人体空间多余的水分,多用于清除人体中焦空间的湿浊。人体空间医学认为,中焦 空间湿度过大,会影响下焦与上焦的畅通。传统中医有脾被湿困或脾湿下注的说法。香附虽 然可以引领中焦能量上升,但湿度过大,香附则无法发挥作用,需用佩兰清除中焦湿气。佩 兰2克,祛湿的作用微弱,所以用于上焦。 佩兰4克,其祛湿之轻,故用之便稀,或晨便。 佩兰7克,祛湿之甚,故可止泻。 佩兰,用于水湿舌或舌面高低不平者,大便2-3次/日或腹泻者用之 当归:能增加胞内水分,化胞内淤滞。 当归2克能疏通末梢的血脉(微循环), 7克增加血管内的水分及压力。干燥舌、裂纹舌使用,大便不畅、大便数日一次或者大便头 干者用之 桂枝: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能量自由转化,调节平衡。 2克,打开表层细胞壁(腠理), 4克,打开中层细胞壁(骨、脉、筋), 7克,打开深层细胞壁(身体各部及其少运动的细胞)。 配合其他五味药发挥作用,配合当归,活血通便,配合佩兰,芳香化浊。舌薄、淡白、平坦 者用之,舌尖高厚者勿用

《空间医学》舌诊在感冒中的运用

《空间医学》舌诊在感冒中的运用 《空间医学》是郭志辰大夫所创。郭大夫风雨一生,诽议不少。而我对他的医学理论情有独钟,临床运用效果很好。其舌诊更是一看便会,一用便灵。 郭氏认为人之所以感冒是因肺部空间能量堵塞所致。而肺居人体上焦,肺部堵塞也是其他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故他提出治疗疾病先找疾病的出口。就感冒而言,一是找出口“大椎”,二是将肺部能量上越肩胛通过背部空间到两肾部,不管风热或风寒,皆可据此用药而获良效。 找出口大椎药用粉葛7克即可; 将肺部能量到两肾瓜蒌仁3克或独活5克或桂枝1克即可。 其舌诊也主要看舌尖部: 舌尖如果质厚用药桂枝1克或赤芍1至4克; 舌尖缺如药用炒枣仁1到5克; 舌前部两侧质高药用桔梗1至4克; 舌尖成尖形药用桂枝1到5克或赤芍1至5克; 舌上1/3处质高厚药用九节菖蒲1至7克; 舌湿重用佩兰或益母草加桂枝,用量均为1到7克间; 舌质若紫色用当归或桂枝1到5克即可; 若有咳嗽,舌面干者用大贝1到7克;舌面水湿重用海浮石1到5克。 对于舌中、下部用药: 舌质厚者厚朴1到4克焦三仙或焦四仙各1到5克; 质软而有裂纹者用白术1到5克; 舌中部质高而上部低者用香附1到5克; 舌下部苔厚用白头翁1到7克; 舌根瘦小用杜仲1到4克; 妇科加用紫石英1至7克; 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而药不宜久煎,以沸为度,久煎效果差。郭氏认为,此方义取其药的“味”,并非取药的汁,故不宜久煎。药“味”在人体内走窜力强,可以带动人体细胞运动,而感冒病走窜力越强的药味,效果越好。我在临床上这一年来常用于治疗反复感冒和小儿感冒患者,获得良效。 例:翁某,男、7岁,从三岁起每每感冒就出现咳嗽、发热,医院用药头曲加阿奇连用3天才能见效,7天才能治愈。几乎1到2月住院一次,家长甚为苦恼。2010年2月5日因高热、剧咳来我门诊求治,由于此患儿抗药力强,一般药难以奏效,故我仍以头曲加阿奇治之。另加中药口服,观其舌上部质微厚,瘀点。舌尖尖形, 处方:公英2克九节菖蒲3克杏仁5克独活3克赤芍1克桂枝1克粉葛5克

医学符号表示

医学上常用缩写字母的意思 qd 一天一次bid 一天两次tid 一天三次qid 一天四次 P Q口服im 肌注肌肉注射ivgtt 静滴静脉滴注(即打点滴) qn是每晚q.d. 每天一次q.h. 每小时 a.m (AM)早上p.m(PM)下午q.m. 每晨h.s. 睡时 q.n. 每晚q.o.d. 隔日q.w.d. 每周 q2h每2小时1次q6h每6小时1次q8h 每8小时1次 (q8h指执行医嘱每8小时一次,也就是一天三次,时间平均) qid 1日4次q.I.d. 每日四次qod 隔日1次q.2d. 每二天一次qw每周1次biw 两周1次 qn 每晚睡前1次2~3次/d 每日2~3次。 a.c (A.C)饭前p.c (P.C)饭后 t.c.s. 皮试 A.s.t.!皮试T! 皮试p.t.c. 皮试后 ad 至https://www.360docs.net/doc/922184099.html,.ext. 外用 aq.dest. 蒸馏水alt.2h. 每隔2小时一次 I.h 皮下注射皮下——皮下注射I.d 皮内注射 I.m 肌肉注射I.v 静脉注射 I.v.derp 静脉滴注I.v.drip 静脉滴注I.v.gtt 静脉滴注 Lent! 慢慢地! Cito! 急速地! stat.! 立即! St! 立即! ST表示立即! mg. 毫克ml. 毫升pg. 微克

p.a.a. 用于患处 p.o.﹝或P Q﹞口服pr.aur. 耳用pr.nar. 鼻用pr.ocul. 眼用q.s. 适量s.o.s.需要时用一次Rp 表示请取药 prim.vic.No2 首剂倍量 SOS表示需要时用一次 S. 标记,用法Sig. 标记,用法 D.S. 给予标记 TAD表示片剂SOL表示溶液CO表示复方PR表示灌肠 INJ表示注射剂 MIXT表示合剂 M.D.S. 混合,给予,标记M.f.pulv. 混合制成散剂 G (青霉素) PC(青霉素) PG(青霉素G) GS(葡萄糖注射液) NS(生理盐水) NG(硝酸甘油) NE(去甲肾上腺素)SMZ(磺胺甲恶唑) SG(磺胺脒) SB(碳酸氢钠) ABOB(吗啉胍)DXM(地塞米松) PAMBA(止血芳酸) TAT(破伤风) FU(氟脲嘧啶) RFP(利福平) EM(红霉素) ISO(异丙肾上腺素) Vit(维生素)

空间医学小小方编辑

空间医学小小方 一、小方本草: (一)上焦用药:肺为后天之先天,空间医学为清肺派。 1、香附:起点中焦,终点上焦,将中焦能量运到上焦。2膻中,4上焦;水多不走--佩兰、瓜米;水少白术;2对精神性疾病和膻中低洼者。 2、桔梗:用量1-7。走二侧,起点二肋,终点肩胛缝(有症状)+大黄,用于肩胛缝痛、肩周炎、二肋胀满、腹泻。 桔梗+香附+川芎治打膈,论秒起效。 3、菖蒲:降肺补肾;起点在膻中,经过大椎,终点在肾。主要是用于头部疾病。用量1-7,头部重大问题菖蒲、葛根、独活必用。精神类的疾病最大可用到30-40。 公转加+菖蒲7+杜仲1提高智力,对小孩学习成绩的提高效佳。也可用于老年健忘,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症(生麦芽),老年痴呆。 治疗腮腺炎、以及肿瘤,效果很好,处方:九节菖蒲7+独活5+桂枝1+连翘6+益母草3,用于腮腺炎及其后遗症,5天见效。我们用药是区域用药。治疗感冒引起的耳背、耳聋,用上面的方也是可以的,卡他性中耳炎(有回音),用上面的方,不超过15天,就好了。这样的病在医院定位为中度耳聋。 4、瓜米:起点在上焦肺,终点过外焦到肾区,渗透到肠道,上焦功能性疾病,降肺补肾之好药,去上焦水,用于上焦水多。降肺补肾的同时,将水带到肠道,主要用于上焦水多,舌尖淤滞,大便头干的疾病。 5、浙贝:起点上焦,过外焦到肾,渗透到肠。降肺补肾,通便。治疗便

秘,用于上焦水少,用于上焦的器质性疾病。肺癌、乳腺增生。 6、炒枣仁:“七大天王”心为太阳,君主之官。心脏药,作用于左心,增加左侧心肺周围压力,增加血液排出量,有效减轻肺部压力,治疗肺心病、支气管炎,管左半身,也是降胸水的主要用药。左侧功能障碍,治疗寒症、四肢小腿冷冰凉、先心病之药。 7、夜交藤:降低右心压力,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回流,统领右侧身体。治疗心衰及所有浮水、下肢浮肿、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静脉栓塞、妇女功能性水肿等。化解血栓的特定药,用量0.1-0.7,最大量1。 8、海浮石:将上焦多余的水分污染吸收排除体外。(食道癌) 9、板蓝根:洒水车,降水降温,对咽喉疾病有特效。处方:九王+板蓝根。亦可治声音嘶哑。 九节菖蒲用于头部、心脏疾病,瓜米用于舌尖淤滞、大便头干、肺部有淤,九节菖蒲与瓜米是上焦的一线用药;桔梗用于舌诊两山高、两肋有病;浙贝母大面积移动,走得慢;桔梗与浙贝母是二线用药。 瓜米一般用于功能性疾病,浙贝母用于器质性病变,咳嗽用瓜米,乳腺增生、肿瘤用浙贝母,也可以同时使用,但是尽量单用。 浙贝母用于上焦水少,有补水的作用;瓜米用于上焦水多的疾病。胳膊下到肚脐,舌尖水多、湿,不用浙贝。 (二)中焦用药: 1、厚朴:用于三焦或中下焦瘀堵,将中焦过多的吸收到肠道排泄,减少中焦压力,可有效的治疗腰突、哮喘、肺心病。作用是掏空中焦,将多余的能量和物质,通过大便排出,它的用量一般不超过0.4,一般用于棍舌、

人体空间医学创始人郭志辰

人体空间医学创始人郭志辰 人体空间医学创始人郭志辰大夫个人简介郭志辰大夫,生于194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人。著名中医师,人体空间 医学创始人,中国河北省正定县康复理疗院名誉院长、医术总监,香港智能保健学会名誉会长,加拿大综合医学研究院终身名誉教授,中国医学基金会肿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工作经历: 1976年创建石家庄市合作路卫生院,在整个石家庄市 的卫生院中,无论医疗效果还是社会效益。1984年创 建了石家庄市第一所医疗气功门诊,曾担任石家庄市市长的王葆华先生,亲笔题词:“医所何须大,术高名自扬。” 合作路卫生院均名列前茅。1986年创建全国第一所气功学校,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病患者。学校连年被石家庄市教委评为“社会办学先,进单位”,本人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93年10月创建了郭志辰修养院,十几年来,接纳国内外病患者10余万人次。40余年的临床经验,使无数濒临,死亡的患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1997年副总主编《世界传统医学大系》(Grand system of World Traditional Medicine BeiJing, China)1998年2月客座教授世传统医药科技大学(Institute of World Traditional Medicine,California,U.S.A.)1998年4月主持召开“大团结大

团圆盛会”,与会者逾万人。美国公众文化教育电视台(PBS)编导盖瑞和加拿大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麦克·摩根先生进行了实地采访。2002-2003年多次赴香港讲学。SARS期间,通过“中医药在线”推广中药处方。005年2月提出“人体空间医学”理论,北京部分医学专家参与了认证工作。专家们认为,“人体空间医学”为今后的医学研究开辟出崭新的空间。2005年11月以传统中医舌诊为基础,开创出“电脑舌诊法”。同时推出“小处方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为百姓切实解决看病难的问题。2006年5月赴加拿大埃德蒙顿参加“自然健康产品和北美替代医学”研讨会并获得学术论文一等奖,被加拿大综合医学研究院特聘为“终身名誉教授”。2007年1月其所领导的正定康复理疗院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设立为“康复理疗基地”。学历及其他证书: 1997年11月传统医学荣誉博士证书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World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1997年12月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证书世界传统医学大系1998年1月中医师会员证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icensed Chinese Doctors (ISLCD))1998年2月跨世纪国际名人名作-中国科技文化卷(popular works by centuries’ world celebrities, the volumes: Chinese

空间医学的处方与用药

空间医学的处方与用药 郭志辰今天我们讲用药和处方方法。我们的用药方法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下焦要动;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外焦要降。这是我们的用药原则。 下焦要动。它是物质性的,能量物质性的。重点在会阴,在丹田、少腹。使每一个细胞都运动起来,它所运动辐射的能量是向上运动。传统医学讲清升浊降,只有下焦能量向上撞击,才能达到清升,只有清升才达到浊降。处方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就是使物质运动起来,空间的能量撞击起来。传统医学中讲的诸阳是什么呢?就是诸气运动。空间医学是现代的科学、传统医学的紧密结合,空间医学认为,人体之中只有动,才能产生力度。传统医学讲补正袪邪,补正就是补充下焦的动力,所以它也主张下焦的动。空间医学也主张补正,但是没有讲袪邪,因为空间医学没有邪之一说。空间医学认为新陈代谢就是补正。那么,下焦的动力向上运动撞击,下焦空虚了,外焦的能量向下焦运行补充,起到了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公转畅通的起点就是泻,终点就是推动力,中间就讲统一合谐。因此上传统中医的八法——温、清、补、和、消都在其中。不要认为空间医学没用八法,人体只要运动,就都在其中了。所以,空间医学讲动力。第一个动力点就是会阴、下焦。 蒲公英能够使会阴周围的细胞都运动起来,细胞运动了,必然有能量辐射,辐射出来的精微物质,中医叫气,实质上是什么气呢?水汽。因为它是从细胞内部辐射出来的,它必然是水,所以,水汽的运动、向上升腾,这叫升清。由于这个气是从细胞里面运动出来的,因此,传统医学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没有细胞就没有细胞的气,所以补充下焦、运动下焦,就是启动细胞的运动。什么药起这个作用呢?蒲公英、黄芪、人参都是启动下焦的,但是各有利弊。蒲公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的气、味特别薄,所以它在走窜过程中没有阻力,无孔不入,推动、撞击了少腹部的运动,达到了能量充足。蒲公英达到了能量充足,让少腹部都运动起来了,肠系膜运动起来了,膀胱运动起来了,肾区运动起来了,子宫运动起来了,所以蒲公英能治疗这么多部位的疾病。传统本草讲蒲公英消炎、清热、去火,但是没有谈到它所作用的原理是怎样的,所以,空间医学对药物的认识与传统医学不同。那么,少腹都运动起来了,能量向上推动了,它对于中焦是一个动力,对中焦推动,使中焦的气机兴奋起来了,中焦的脾胃部、肝胆部、人体公转的中段部位,都要运动,所以,蒲公英又治脾胃病,又治胰头癌、肠癌,等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部位都运动起来了,运动就要恢复细胞的本来面貌。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重新认识药物的作用。蒲公英不仅有消炎的作用,空间医学掌握了蒲公英不同的浓度及其作用。浓度高的能在人体下腹部产生动力。那么,下腹部能量撞击起来,能量运动到中焦了,下腹部就空了,背部、命门到尾闾的部位能量自动向前运动补充。所以,蒲公英可以

空间医学用药之道

空间医学用药之道 一、自然之空间,雨、雪、雾、露,诸种变化,一“水” 字而已。水,至清则升,至浊则降,升降浮沉,气化生焉。 自然空间存在多种变化形式,如雨、雪、雾、露,这些变化实质是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又可以称为精微物质的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水”字,自然变化与水密切相关。雨、雪、雾、露,都是水的变化形式,浓度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从水到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水在温度升高时,转化为水汽,此为水的“至清”状态,水汽上升,到天空中,聚 集并凝结,在这一过程中,浓度逐渐升高,达到“至浊”状态,即大气托不住的时候,降下,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雨。因气温和外在条件不同,形成雾、雪、露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变化形式,都离不开“气化”的过程。从水至雾、云、雨,再 到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天人合一。人体内部,亦有空间,诸种变化,尽在空间。胞内之水,水之浓也;胞外之水,水之清也。清升浊降,人之常态。 人生存在自然之中,与自然有着很多共性,如果说自然是大

宇宙,那么人体就是小宇宙,天人合一。同大自然空间一样,人体内部存在着多种能量变化形式,而这些都与人体内部的水紧密相连。 科学研究证实,人体内部存在着70%的水。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空间医学中“水”的概念更为宽泛。现代医学讲细胞,讲胞内物质和胞外能量的相互转换,空间医学看来,胞内物质和胞外能量都是水,不过胞内之水的精微度要小于胞外之水,也就是物质的精微度、细腻度要小于能量物质。传统医学讲气血,气、血也是水。人体内部并不存在气,所谓的气,是精微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更为细腻的“水”的气化形式。所谓的命门动气,实质是启动人体的能量库,激发人体精微物质的运动和撞击,从而达到补肾还脑、增强人体原动力的作用。清升浊降是人体内部的健康状态,处于这一状态时,精微的水汽上升,相对粗糙的水份下行,或者说,能量上行,而物质下行。 二、人之为病,无非细胞内外水之不均,无非水之盈缺变化。水之变,犹如自然,阴、雨、雾、露。水变部位不一,疾病不一。水之变,浓则浊,浊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腐,腐之长久,而寒热生焉。故为医之道,调水而已。

穴位图谱

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 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15. 少泽:电针少泽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强。 16. 后溪:配申脉治疗癫痫白天发作者为佳。

作为医学生你必须要知道医学符号

作为医学生你必须要知道医学符号RP表示请取药; P.O表示此药口服; INJ.表示注射剂; MIXT.表示合剂; TAD.表示片剂; SOL.表示溶液; CO.表示复方; PR.表示灌肠; I.D表示皮内注射; I.V表示静脉注射; I.V.GTT.表示静脉点滴; IH表示皮下注射; IM表示肌肉注射; O.M表示每晨; O.N表示每晚; HS.表示睡时用; AM.表示上午; PM.表示下午; A.C.表示饭前; P.C.表示饭后; SOS.表示需要时用一次;

ST.表示立即; QD表示每日一次; BID表示每日两次; TID表示每日三次; QID表示隔日一次; QH表示每小时一次; Q2H表示每两小时一次;Q3H表示每三小时一次;依次类推; MCG表示微克; MG表示毫克; G表示克; ML表示毫升; 医学常见缩写与符号 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Mg镁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mg毫克 ADH抗利尿激素MI心肌梗死 拉丁文缩写中文意义 ac 饭前 pc 饭后 am 上午 pm 下午

sos 需要时,限用一次 prn 必要时,长期备用医嘱st 立即,急速 pN 每晚 hs 睡前 qd 每日一次 Bid 每日二次 tid 每日三次 Qid 每日四次 Q6h 每6小时一次 12mn 中午12小时 12n 24小时 二,医嘱常用拉丁文缩写词 拉丁文缩写中文意义aa 各 po 口服 ad us,int 内服 ad, us,ext 外用 sig 用法,指示 NPO 禁食

Di 停用 Rp 取 ss 一半 Ad 加至 ps 适量 Dil 稀释 et 及,和 MDS 混合后给予co;comp 复方的No;N 数目,个 lnj 注射剂 Tab 片剂 pil 丸剂 caps 腋囊剂 Amp 安瓿剂 Mist 合剂 Emul 乳剂 Syr 糖浆剂 Tr 酊剂 Neb 喷雾剂 Garg 含漱剂Gtt;gutt 滴,滴眼剂

空间医学-----赵师伯笔记

2012年10月12号赵师伯讲课整理 用药:1)尽量在一条线上,遵循公转路线 2)形成压力差 3)味淡剂轻,如同上战场,轻装上阵 小小方走的是生理路线来治病的 开药方的顺序一定要注意,涵盖着信息能量场。所以郭志辰老师在药方开完的过程中病也治好了。 病因: 1、水多或者水少。水多用佩兰;水少上焦用浙贝,中焦用白术,下焦用知母,全身用当归。 2、胞内物质与胞外能量的转换。桂枝是开门大将军。物质向能量转换(麻黄、薄荷、葛根)能量转换物质(白芍) 3、瘀滞则通之。下焦用公英,中焦用香附,上焦用瓜蒌仁、浙贝、九节菖蒲,两侧用桔梗,后背用独活,全身用赤芍。 病位:有症状的地方 病位的上方的上方即第三方 处方公式:公转+自转+特定用药 下推上拉经典用药是白术和香附,白术下推中焦,香附上拉中焦(可应用到全身性的疾病)应用妇科上的月经淋漓不断3—5天ok,最多9天。 局部用药: 下焦:羌活(从脚到头)公英、黄芪(黄芪的运行路线要比公英宽)紫石英 中焦:厚朴(掏空中焦)0.4(一般用量) 白术增加中焦水分制造能量 焦三仙消化不好、腹泻的病号用此药,也是治疗牛皮癣的特效药 焦四仙主要用于便秘的老年患者 心悸易饥综合征:羌活0.2 公英0.6 白术0.6 生麦芽0.6 独活0.5 一剂消失,第二天满闷感觉:羌活0.2 公英0.4 生麦芽0.3 香附0.2 独活0.5 肝区用药:薄荷,用于乙肝效果好。生麦芽,泻肝开心。柴胡,起点在肝区周围终点在头部1克迁动肝区,2克经膈到肺,3克经膈到头。 桔梗加大黄各1克治疗便秘 隔膜以上的用药:香附,4克中焦拉到膻中,2克力量集中在膻中。浙贝,起点在肺,终点在肾,用于有结或者有形的东西。瓜蒌仁(水多的无形的东西)0.1克开舌尖效果特别好。 九节菖蒲:0.1—0.7克,从膻中到大椎肾。开舌尖一般0.1依据症状轻重加量,3—4克+杜仲1克耳聋 头部疾病很厉害的九节菖蒲+葛根(痛症必用) 桔梗:起点在肺,终点在外焦

海天小小方应用连载01~15

海天小小方应用连载01 ~15 01舌尖用药 据制高点理论,舌尖在小小方舌诊与用药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遂总结如下: 1.不行蒲公英行之 2.不开桂枝开之 3.高厚瓜蒌仁降之 4.薄小酸枣仁补之 5.瘀堵赤芍疏之 有朋友问:怎么样去定义不开、不行、高厚、薄小和淤堵呢?海天答:凭舌断之。 1.用眼望诊 2.用心感悟 1.不行望气 2.不开望质 3.高厚望形 4.薄小望态 5.瘀堵望势 02小小方调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那么就小小方而言,怎么去调整这个病症呢?

最近就这方面的患者治疗进行总结了一个协议方,分享如下: 处方: 蒲公英黄芪羌活紫石英当归薄荷连翘兰根 参考剂量(一疗程7日量:蒲公英7黄芪2羌活3紫石英1当归2薄荷2连翘2兰根2) 注:具体到每一个患者的时候,药味或者剂量可能做相关的调整。解析: 我使用的是药对解析的思路 1.蒲公英黄芪 2.羌活紫石英 3.当归薄荷 4.连翘兰根 为什么这样配伍使用?每一味药的取舍、剂量的变化跟病情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可言?它和空间医学的病位、病性,能量与污染是什么关系? 期待有兴趣的朋友探讨。 03小小方治疗妊娠呕吐1例 夏**,女,48岁。绝经后半年,频频潮热出汗,特别是双足,彻夜不能放入被窝。伴头晕目眩,耳鸣,失眠。以本方治疗七日,潮热出汗之主证,头晕目眩,耳鸣失眠等伴随症状,均消失。巩固中。 女,26岁,怀孕50+天,呕吐频频,不能进食一周。

因饮食未进,数日未大便。 按,此水液为患。 故处方佩兰蓝根蒲公英厚朴香附薄荷各2。 5日后随访:当晚即呕吐减轻,可进食。第二天就不再呕吐,饮食如常。 04针灸小小方治疗水肿一例 赵**,男,退休干部。脑梗塞病史2年,肢体恢复尚可。 糖尿病病史数年,在控制饮食,没有长期服用降糖药,空腹血糖多维持在8.5左右。 最近一周,出现双下肢水肿,下午为甚。 治疗经过: 针+小小方配合,5日一疗程。 处方:桔梗夜交藤瓜蒌仁各1桂枝2蒲公英独活各5 针灸: 第一天双至阴窍阴,第二到五天水土合德。 第二日开始消退,第四日基本上不肿,五日疗程满,观察,门诊随访中。 05小方药治疗颌下淋巴结肿大一例女性患者,37岁。2012-12-11求诊, 症状:左侧颌下包块疼痛一周,触诊如额头硬,压痛,鸽蛋大。

医学符号

胆囊:GB 肝:LIVER 脾:SP 胰腺:P 肾:K 占位:M 子宫:UT 子宫内膜EN 卵巢:OV(可以加左右LR) 前列腺:PST 囊肿:CY 孕囊:GS 唇:LIP 鼻子:NOSE 股骨:FL 双顶径:BPD 小脑横径:TCD 头围:HC 腹围:AC: 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FTH: 宫高:FUH 羊水指数:AFI 最大垂直羊水池:MVP 阻力指数:RI 顶先露: 左枕前(LOA)左枕横(LOT)左枕后(LOP)右枕前(ROA)右枕横(ROT)右枕后(ROP)臀先露: 左骶前(LSA)左骶横(LST)左骶后(LSP)右骶前(RSA)右骶横(RST)右骶后(RSP)面先露: 左颏前(LMA)左颏横(LMT)左颏后(LMP)右颏前(RMA)右颏横(RMT)右颏后(RMP)肩先露: 左肩前(LScA)左肩后(LScP)右肩前(RScA)右肩后(RScP) 左室:LV 左房:LA 右室:RV 右房:RA 主动脉:AO 室间隔:IVS 肺动脉: PA 左室后壁:LVPW 心室舒张容量EDV 射血分数EF 短轴缩短率FS 每搏输出量SV

每分输出量CO 心脏指数CI 心率:HR 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及舒张末期分别有一脉冲波,称为E峰、A峰 RP表示请取药; P.O表示此药口服; INJ.表示注射剂; MIXT.表示合剂; TAD.表示片剂; SOL.表示溶液; CO.表示复方; PR.表示灌肠; I.D表示皮内注射; I.V表示静脉注射; I.V.GTT.表示静脉点滴; IH表示皮下注射; IM表示肌肉注射; O.M表示每晨; O.N表示每晚; HS.表示睡时用; AM.表示上午; PM.表示下午; A.C.表示饭前; P.C.表示饭后; SOS.表示需要时用一次; ST.表示立即; QD表示每日一次; BID表示每日两次; TID表示每日三次; QID表示隔日一次; QH表示每小时一次; Q2H表示每两小时一次;Q3H表示每三小时一次;依次类推; MCG表示微克; MG表示毫克; G表示克; ML表示毫升; sig表示用法;

医学符号及常用别名

医学符号及常用别名 qd——1日1次,bid——1日2次,tid——1日3次,qid——1日4次,qod——隔日1次,qw——每周1次,biw——两周1次,q2h——每2小时1次,q8h——每8小时1次,qn——每晚睡前1次,2~3次/d——每日2~3次。皮下——皮下注射,肌注——肌肉注射,静注——静脉注射,静滴——静脉滴注(即打点滴)。 RP表示请取药; - P.O表示此药口服; - INJ.表示注射剂; - MIXT.表示合剂; - TAD.表示片剂; - SOL.表示溶液; - CO.表示复方; - PR.表示灌肠; - I.D表示皮内注射; - I.V表示静脉注射; - I.V.GTT.表示静脉点滴; - IH表示皮下注射; - IM表示肌肉注射; - O.M表示每晨; - O.N表示每晚; - HS.表示睡时用; - AM.表示上午; - PM.表示下午; - A.C.表示饭前; -

P.C.表示饭后; - SOS.表示需要时用一次; - ST.表示立即; - QD表示每日一次; - BID表示每日两次; - TID表示每日三次; - QOD表示隔日一次; - QH表示每小时一次; - Q2H表示每两小时一次;Q3H表示每三小时一次;依次类推; - MCG表示微克; - MG表示毫克; - G表示克; - ML表示毫升; - sig表示用法;- 普萘洛尔-心得安 阿替洛尔-胺酰心安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硝苯地平-心痛定 曲克芦丁-维脑路通 氢氧化铝-胃舒平 沙丁胺醇-舒喘灵 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酮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 甲硝唑-灭滴灵 去甲肾上腺素-正肾素 肾上腺素-副肾素 15AA-肝安 9AA-肾安 消旋山莨菪碱-65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