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策略新思考

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策略新思考
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策略新思考

羊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羊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羊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山羊、绵羊的疫病,它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吸呼道传染,其临床特征主要是下颌淋巴结与咽喉肿胀。链球菌最易侵害是绵羊,山羊也很容易感染,多在羊只体况比较弱的冬春季节呈现地方性流行,老疫区一般为散发,临床上表现的特征为发热,下颌和咽喉部肿胀,胆囊肿大和纤维素性肺炎。 一、症状 羊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反刍停止,行走不稳;结膜充血,流泪,后流脓性分泌物;鼻腔流浆液性鼻液,后变为脓性;口流涎,体温升高至41℃以上,咽喉、舌肿胀,粪便松软,带粘液或血液;怀孕母羊流产;有的病羊眼睑、嘴唇、颊部、乳房肿胀,临死前呻吟、磨牙、抽搐。急性病例呼吸困难,24小时内死亡。一般情况下2~3天死亡。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查,镜检本菌多呈双球形,呈链状或单个存在,周围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采取病死羊肝、肾、肺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呈双球形并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间或有4~6个短链,偶见个别单球菌。周围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将病料无菌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可见有露滴状细小、灰白色、有光泽、透明湿润、粘稠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β型溶血区,将培养物再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部分长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用马丁肉汤24小时的培养物1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于家兔,多于24~28小时死亡,可在其心血和各脏器中分离出细菌。 三、防治 1、改善管理条件,保暖防风,防冻,防拥挤,防病源传入。 2、定期消灭羊体内外寄生虫。 3、做好羊圈及场地、用具的消毒工作。 4、发病后,对病羊和可疑羊要分别隔离治疗,场地、器具等严格消毒,羊粪及污物等堆积发酵,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 5、对病羊可用羊瘟疫速灭片、牛羊快好、羊病五联治等药物治疗和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终审稿)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 治论文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辽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系(分院)动物科学系 专业班级牧医0651 姓名李红阳 指导教师姓名王丽娟 职称 日期 2010/3/18 辽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牧医0651 学生姓名:李红阳 题目: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上交论文(报告)日期:年月日 答辩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王丽娟 2011年月日 辽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与答辩材料 题目: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指导教师:王丽娟 成绩: 系(分院):动物科学系 专业班级:牧医0651 学生姓名:李红阳

附带材料:表1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评阅表 表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登记表 表3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2010 年 3 月 18 日 本人声明 我声明: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学生姓名:李红阳 2011年 3 月 18 日 目录 1流行病学 2病原 3 临床症状 4 病理变化 5 诊断 6 综合防治 7 分析讨论 8 参考文献

“摘要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人也可感染该病,它能引起猪的败血症、脑膜脑炎、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等,该病在我国已流行多年,近年有上升趋势,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结合我市养猪现状,从流行病学,临床变化,即诊断于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综述,逐步探讨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关键词”猪链球菌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生化试验药敏试验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有效状况:已实施发布部门:农业部 代号:农医发[2005]20号———————————————————————————农业部文件 农医发[2005]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动物卫生监管)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做好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我部组织制定了《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附件: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猪链球菌病(Swinestreptococosis)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该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疾病。 为指导各地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生猪饲养、屠宰、运输和生猪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运输,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作出诊断。 2.1流行特点

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等以及一些水生动物均有易感染性。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猪均易感。 猪链球菌也可感染人。 本菌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外,也常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在。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死猪的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2.2临床症状 2.2.1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7天。 2.2.2可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等类型。 2.2.2.1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

详解罗非鱼链球菌病

近期,华南地区养殖罗非鱼出现链球菌病,其发病面积之广,危害程度之重很快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罗非鱼饲料经销商、罗非鱼出口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表示了高度的重视。目前,受灾各地都在积极找寻治疗方法,期望将损失减至最少。 肝胆病和链球菌病,孰先孰后? 据业内初步预测,导致今年罗非鱼大面积发生链球菌病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今年多数罗非鱼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胆综合征,容易引起鱼体抗病力下降,链球菌伺机入侵机体;链球菌病出现由慢性发作转变为急性发作的可能;近期来华南地区高温少雨,水温比往年偏高,水质容易变差,病害有加重和频繁趋势;与较密集的放养密度相关。其中,第一个因素为发病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罗非鱼面临的两大病害肝胆病和链球菌病,部分人认为链球菌病可引发罗非鱼肝胆综合征,一部分人则认为肝胆综合症可引发链球菌病。总的来说,就是有许多人根据经验把二者当作继发性感染,就以上争议和观点看法,笔者采访了大连海事学院鱼类疾病防治专家杜佳垠教授。杜教授介绍:肝胆综合征属于营养性疾病,而链球菌病属于传染性疾病,两者概念不同。罗非鱼感染链球菌病后,会表现出肝损害、脑神经受损及肾脏受损三方面的症状,具体表现是肝呈土黄色,眼球突出甚至脱落,鱼在水里打转,肾脏变成血糊状等。由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菌直接进入罗非鱼头部,损害其神经,所以病发初期不会出现大量同时死亡,但会持续很长时间。整个养殖过程死亡过程中,发病率可逐渐提高,由0.1%提高到1%。虽然比例较低,但当养殖产量足够多时,死亡数量相应提升也是骇人的,特别是罗非鱼高密度网箱养殖时,每网箱死亡率每天2条~3条上升到每天30条~50条;池塘养殖其死亡率由当初每天10条上升到每天100条~200条。罗非鱼肝胆综合症与饲料的构成及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尤其与饲料里B2的缺乏以及环境的恶劣有关,一般情况下肝胆病等营养性疾病不会引起养殖鱼类较大的死亡率,只有传染性疾病才会蔓延如此迅速。准确地说,患上链球病菌的罗非鱼会表现出肝胆病的症状,但不能肯定链球菌病一定由肝胆病引起。因此,将肝胆综合征和链球病菌分个前因后果不科学。当然鱼类疾病的发生和水体环境及自身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罗非鱼养殖的初期都不会出现传染性疾病,因为初期养殖规模较小,

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病又称为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败血症、咽背淋巴结肿大、咽喉肿胀、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化脓性脑脊髓膜脑炎。本病是绒山羊常发病,危害严重。 【病原】 羊链球菌是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本菌呈球状,直径小于2.0μm,多排成链状或成双。一般致病性的链球菌其链较长,非致病性菌株则较短。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在陈旧培养物中则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圆形。本菌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兼性厌氧。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较敏感,煮沸可很快被杀死。2%石炭酸、0.1%升汞、2%来苏儿和0.5%漂白粉均可在2h内被杀死。 【流行病学】 病羊和带菌羊是主要的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为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尤其1~3月),气候严寒和剧变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促使发病和死亡。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老疫区则多为散发。发病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2~4d,最急性者24h内死亡。随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如起卧不安,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刍停止。结膜充血,并有黏脓性分泌物。口流涎,混有泡沫。咽喉部肿胀,呼吸促迫(每分钟可达50~60次),心跳加快(每分钟为110~160次)。孕羊可能流产。最后卧地不起。有的头部与乳房肿胀。临死时出现磨牙、抽搐、惊厥等症状。 【病变】 败血型:主要发生于成年羊,除全身多组织器官充血、出血、水肿和变性等一般败血性变化外,特征性的病变:咽喉部黏膜高度水肿,上呼吸道黏膜充血、出血,其中有淡红色泡沫状液体全身淋巴结尤其颌下、肠系膜等淋巴结明显肿大、充血、出血甚至坏死;胸、腹腔有多量浑浊的淡黄色液体;浆膜表面和淋巴结切面有半透明黏稠的胶样引缕物,有滑腻感;肝肿大、质软、色土黄,胆囊胀大,其壁水肿增厚;脾肿大、质软、色紫红;大、小脑蛛网膜与软膜充血、出血、增厚,脑沟变浅,脑回变平。 肺炎型:病程l~2周,主要见于羔羊。病变特征为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积有大量内含絮状纤维素的浑浊液体或灰白色黏稠的脓液。肺尖叶、心叶及膈叶下缘常同肋膜、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关节炎、脓肿。该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秋冬季节散发,危害严重,养殖户应及早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皮下或肌肉注射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5毫升(浓缩苗3毫升),免疫期4个月~6个月。皮下或肌肉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菌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药物预防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任选一种,按每吨饲料600克~800克添加,连用7天。或每吨饲料添加阿莫西林200克、磺胺—5甲氧嘧啶300克~400克,连用7天。或者每吨饲料添加500克~700克11%林可霉素预混剂、磺胺嘧啶200克~400克、三甲氧苄胺嘧啶40克~80克,连用7天~10天。也可使用新亚药业的混感附混康进行预防治疗。 治疗办法链球菌抵抗力不强,对多种药物敏感,可以使用青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需连续用药5天以上的治疗方案:①肌注青霉素,每头每次40万单位~100万单位,每天2次~3次。②肌注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毫克~2毫克,每日2次。③肌注庆增安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毫升,

每日2次。④新霉素,每千克体重2毫克~5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 需连续用药3天以上的治疗方案:①%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②%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③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用毫克~10毫克,每12小时注射1次。严格消毒使用一般消毒剂,如5%~10%生石灰乳、1%~2%烧碱、30%草木灰水等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也可使用过氧乙酸、菌毒杀等新型消毒剂。病猪猪身以及被病猪污染过的栏舍地面、通道、用具、运动场等都要进行严格消毒。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为了使农民朋友更全面地了解猪链球菌病,从而进行有效地防治,特做以下介绍。 一、临床症状 败血症型。一般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42℃,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急性病例,常见精神沉郁,体温41℃左右,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心跳加快,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而快。部分病猪在发病的后期,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可见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天。 脑膜炎型。多发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与水肿病的症状相似。发病初期患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便秘,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直至后躯麻痹,共济失调,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甚至昏迷死亡。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病程5~10天。 关节炎型。患猪体温升高,被毛粗乱,呈现关节炎病状,表现一肢或肢关节肿胀,高度跛行,甚至不能起立。病程2~3周。小部分哺乳仔猪也可发生,常常因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瘦。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病猪淋巴肿胀,坚硬,有热痛感,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较为困难,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咽喉、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一般不引起死亡,病程为3~5周。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分中央变软,皮肤坏死,破溃流脓,并逐渐痊愈。 二、解剖病变特点 病猪死后血液凝固不良呈污秽色。心冠脂肪水肿,心内外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包、胸腔积液,呈黄色,有时积液中有纤维蛋白;鼻黏膜、喉头、气管、黏膜充血或出血,有泡沫状物;肺充血、水肿;肝瘀血肿大,呈暗紫色,有时呈黄色;脾瘀血肿大,呈暗黄色,病程稍长的多为黄色;膀胱皱缩,少尿或无尿,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或水肿,有的淋巴结周围结缔组织水肿或呈胶冻样;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肠系膜水肿;神经症状严重的脑膜充血、出血,严重的甚至脑膜出血或脑膜下积液。 三、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特征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败血性和慢性猪丹毒,急性猪瘟等一些败血性及脑膜炎等疾病混淆,故应以实验室诊断为依据。 涂片镜检:取病死猪脾脏、淋巴结制成触片或取心血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双、短链球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分离培养:取心血、肝、脾等病料无菌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肉汤、厌气肉汤培养基,染色37℃恒温培养24小时,在血斜面出现灰白、圆形小菌落。肉汤均匀混浊、管底呈絮状沉淀。培养物涂片镜检,菌落涂片可见大量成对和3~5个排列短链球菌。肉汤涂片可见3~5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置长链状排列球菌,均呈革兰氏阳性着色。 动物接种试验:用小鼠或小兔数只皮下注射前述病料乳剂(病料肝、脾、脑与无菌生理盐水1:10研磨而成),每只0.2毫升,小鼠(兔)于24~72小时死亡。取死亡鼠(兔)肝、脾、心血分别制片,均见成双短链状革兰氏阳性球菌。 四、治疗及预防 1、病猪立即隔离。圈舍、用具用3%苛性钠溶液、0.3%过氧乙酸、菌毒灭交替喷雾消毒,粪便污物堆积发酵。 2、对病死猪进行深埋或焚烧。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答: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猪链球菌还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把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但其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菌株的毒力、猪群的抵抗力、猪只日龄大小、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情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等。 3.猪链球菌病在猪群间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猪链球菌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消化道和生殖道。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器物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病猪或带菌猪与健康猪接触,病死猪处置不当,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 4.猪链球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答:链球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猪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中的一类,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2.0微米,一般呈链状或成双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菌落小,呈灰白色透明。多数致病菌株具有溶血能力。 猪链球菌有多种型(1~34、1/2)以及一些无法定型的菌株。引起猪发病的链球菌以2型为主。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F)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 5.猪链球菌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 答:依据临床表现不同,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型)、猪淋巴结脓肿(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 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发病猪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 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 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病程长的表现呈多发性关节炎。 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 6、猪链球菌病死猪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 答:败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及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4236835.html,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及防治 作者:文新吾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8年第04期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文主要对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介绍了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以为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病原;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142 1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为猪链球菌,链球菌是一种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有荚膜,长短不一,性状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接种于血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可见溶血环的形成。荚膜抗原的血清型多达35种以上。通常能够致病的血清型是1~9型。其中血清型2是毒力最强,发病率最高的血清型。致病性链球菌能过产生多种酶和毒素,例如红疹毒素、溶血素、链激酶、透明质酸酶等。猪链球菌在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弱,对干燥和高温敏感,60℃的环境下30 min 即可将其消灭,常用的消毒药物都能够将其杀灭。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够感染人、猪、马、羊和禽等多种动物。猪链球菌能够使猪发生急性败血性以及局部淋巴结化脓性病症。也能够感染人类,是其出现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病症。在自然条件下,猪只通过上呼吸道、生殖道和消化道感染链球菌,尤其是扁桃体和鼻腔,是感染发生率最高的器官。发病不分年龄,各个年龄段的猪只都能够发病,但不同年龄感染后表现的症状不同,其中仔猪感染患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成年猪感染患病主要表現为化脓性淋巴结炎型。患病猪、经治愈康复的猪,隐性带毒猪都能够患病。猪链球菌病发病不受季节限制,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但在5~11月时发病率较高,呈地方性流行趋势。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 d,有些病例潜伏期略长,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重,能够带来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次是中猪,大猪中很少感染较少 [1]。 2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根据表现不同可分为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几种发病类型[2]。 2.1 败血症型病例 败血症型病例的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根据病情程度还可以分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该病在开始流行时通常表现为最急性型发病。在还未见任何明显症状时就已经迅速死亡;部分病例

猪链球菌病的种类及防控措施

39 猪链球菌病的种类及防控措施 林斌 (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畜牧兽医站354305)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呈世界流行,表现类型多样,我国最常见的为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和淋巴脓肿型三种,感染猪表现全身症状、神经症状和淋巴结化脓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的消毒,推荐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消毒剂,猪群中发现病猪时一定要对全群进行紧急药物防控,加强管理和科学使用兽药能降低本病发生率。 关键词:猪;链球菌;防控 猪链球菌病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几乎所有养猪的国家和 地区都有本病的发生[1]。我国最早由吴硕显在上海郊区发现并开 始报道,之后在全国蔓延,南方地区发病较北方严重,尤其是广西、四川、福建、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发病率较高,对我国养猪业危害很大。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防控本病,下面笔者重点就本病的种类及防控措施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1链球菌病的种类 虽然猪链球菌病类型很多,但临床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分别为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和淋巴脓肿型,这三种病例能占到临床的90%以上。 1.1败血症型 败血症型是由C 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及类马链球菌感染所引起,潜伏期为1~3d ,长的可达一周,根据临床发病缓急程度,本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一般不到1d ,多突发死亡,临死前无明显的表现,部分猪体温急性升高,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卧地不起,死亡率80%以上。急性型发病较最急性缓,病初同样表现体温上升,通常在40℃~42℃之间,稽留不退,病猪停止采食,饮水量增加,眼结膜潮红,精神不振,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后期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咳嗽,鼻液呈浆液性或脓性。耳根、腹部和四肢末端的皮肤呈紫红色,伴有出血点。急性型病程一般为3~7d ,大多猪最终因心力衰竭而死。慢性型大多为急性型耐过的猪经转化而来,以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可发生于四肢,也可单独发生于一肢,关节部位肿胀,猪表现剧烈的疼痛反应,无法长时间走路或站立,长期卧地不起,对采食和饮水间接造成影响,最后因体质衰竭而死亡。 1.2脑膜炎型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主要由C 群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由于致病菌侵入大脑皮层,对脑灰质造成功能性和器质性的病变,感染猪表现神经症状。感染初期,脑膜仅为功能性病变,病猪体温上升,采食量下降,粪便秘结,鼻液黏稠,随着疾病的发展,感染猪开始表现神经症状,走路不稳,共济失调,原地转圈,不自主磨牙和空嚼。病猪如果受到外界刺激,比如声音刺激、驱赶刺激等,可迅速表现尖叫,全身肌肉颤抖,四肢如游泳状,口吐白沫。急性发作的病猪一般在症状出现后的2d 之内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慢性型病程长,多以关节炎表现为主,感染猪消瘦,生长发育 不良,抵抗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 1.3淋巴脓肿型 本型多由E 群链球菌感染所造成,临床主要以下颌淋巴结、颈淋巴结和咽部淋巴结感染为主要特征。脓细胞实质为死亡的中性粒淋巴细胞,当链球菌感染后,在形成菌血症的条件下,病原菌随血液流动到达淋巴结。淋巴节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特别是其中的嗜中性淋巴细胞,能将病原识别,在趋化性的引导下主动向炎症区域游走,这些细胞可将链球菌识别并吞噬,之后自己 逐渐死亡,转化为脓细胞,从而造成淋巴结脓肿。感染猪主要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下颌淋巴结、颈淋巴结、腘淋巴结等全身淋巴结化脓肿大等。 2防控措施 链球菌在自然界的抵抗力并不强,对绝大多数种类的消毒剂都敏感,疫区猪场加强猪场的消毒能快速控制疫病的蔓延,非疫区猪场通过定期消毒能确保环境得到有效净化[2]。戊二醛癸甲溴铵是我们临床推荐的消毒剂,由戊二醛和癸甲溴铵两种成分复方组成,杀菌谱非常广泛。戊二醛为醛类消毒药品,除了致病性链球菌之外,对其他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以及病毒和真菌类病原也具有杀灭作用。癸甲溴铵为双长链的表面活性剂,其季铵阳离子能主动吸引胞膜为负电荷的细菌,并覆盖在其表面,阻碍细菌的繁殖和代谢,引发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协同戊二醛更易进入细菌内部,对代谢酶的活性产生影响。可用于车辆、人员、办公区域以及设备器械的消毒,对人员安全。常规环境消毒可按1∶ 2000倍稀释全场喷洒,疫病流行期间浓度可加倍至1∶:1000,日常养殖器械设备、笼具、用具的消毒可按照1∶3000倍稀释后浸泡即可。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由于癸甲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禁止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以免产生功效相抵。 除了加强消毒外,猪场在紧急情况下也可采取药物防控的方法。所谓的紧急情况,是指猪群中发现可疑猪后,经临床和实验室结合诊断,确定为链球菌感染的,除了将病猪隔离外,需要对同群的其他猪紧急给药预防[3]。常用的对链球菌敏感的药物有复方阿莫西林、头孢喹肟、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氨苄西林、恩诺沙星以及磺胺类药物等。需要注意的是,脑膜炎型链球菌感染时,需要选择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品类,首选磺胺类和头孢类药物。除此之外,猪场还应加强管理,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猪舍在夏季做好通风降温,冬季做好保温工作,尽量减少外来人员的来访,药物一定选择正规厂家的有二维码追溯监管的药物品类。耐药性是本病难以防控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用药时一定严格按照规定的药物剂量使用,不随意延长用药时间,不随意加大剂量,从而延长药物的使用期限。 参考文献 [1]陈翔翔.猪链球菌病的研究概况[J].福建畜牧兽医,2011,(4):16-18. [2]王晓红.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防治策略[J].今日畜牧兽医,2018,(4):73. [3]吕永强,闫惠芳.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8):104-105. 作者简介:林斌(1976.11-)男,福建建瓯人,助理兽医师,中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 以引起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无乳链球菌为对象,利用4种常用消毒剂和5种抗生素药品作对比试验,探究防治链球菌病的最适外泼消毒剂和内服药。 罗非鱼作为世界水产行业最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繁殖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淡咸水域中。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养殖的罗非鱼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近年来,伴随着罗非鱼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越来越高,由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引起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罗非鱼“链球菌病”呈现全国暴发的趋势,在每年的高温季节尤其是7-9月份,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 目前罗非鱼“链球菌病”缺乏安全高效的防控措施,虽然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能在某些程度上抑制该病的暴发,但是随着无乳链球菌耐药性的增加,该病存在比较严重的停药反弹的现象。每年由于罗非鱼出口药物残留超标造成罗非鱼出口受阻、国内滞销、鱼价低迷给我国整个罗非鱼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寻找安全高效的的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方法是目前众多水产养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样品的采集与诊断 2015年10月,在福建省云霄县常山下坂某养殖场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规格在20cm左右,表现为典型的“链球菌病”症状。患病鱼体表发黑在池边漫游打转,摄食减少,眼球突出浑浊,体表、鳃盖和下颌等处充血出血,尾鳍镶白边,

肝脏、胆囊、脾脏充血肿胀严重时糜烂,肠道和腹腔中充满淡黄色积水,烂鳃并且溃烂部位附着污泥,鳃盖内侧淤血,显微观察发现鳃丝表面有少许车轮虫和指环虫,鳃丝存在坏死灶,鳃小片毛细血管扩张出现充血现象,在鳃丝动脉中发现气泡。 二、病原分离纯化与鉴定 使用70%的酒精棉球对患病鱼体表进行擦拭消毒后进行解剖,用火焰灼烧过的接种环挑取少许肝脏组织于BHI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划线,37℃培养18h。根据培养结果挑取优势菌落重新进行划线,同样条件培养后在BHI培养基中进行划线纯化。将纯化后的病原菌在BHI液体培养基中37℃,200r/min培养18h后将菌液送往生物公司进行测序后经过比对得知为无乳链球菌。 三、药敏实验 使用4种常用消毒剂和5种抗生素药品作为对比实验,选取福尔马林(有效成分:37%-40%甲醛)、卫捷(有效成分:戊二醛、苯扎溴铵)、绿安(有效成分:月苄三甲氯铵)、金碘(有效成分:聚维酮碘)4种常见消毒药和磺胺嘧啶钠(有效成分:磺胺嘧啶钠)、呋喃西林(有效成分:呋喃西林)、强力泰(有效成分:恩诺沙星)、呼乐芬(有效成分:氟苯尼考)、鱼血安(有效成分: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5种抗生素,使用牛津杯法进行药敏实验。 吸取100μL培养后的病原菌液均匀涂布于使用BHI固体培养上,然后吸取双蒸水稀释后的不同消毒药(1%)100μL打入牛津杯中,共做3个平行。 将5种抗生素各称取0.2g溶于50ml双蒸水中,配制成4g/L浓度的溶液。吸取100μL培养后的病原菌液均匀涂布于BHI固体培养基上,吸取100μL相应的抗生素溶液于牛津杯中,连续做3个平行,37℃培养18h后观察抑菌效果。 本实验分离出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原菌在4种消毒剂(编号1-4)的对比中,对福尔马林最为敏感,抑菌圈直径在37mm左右,其次是卫捷和绿安,抑菌圈直径在24mm左右,通过3组实验表明金碘对病原菌并不敏感,抑菌效果不明显。 在5种抗生素(编号5-9)的对比实验中发现,病原菌对鱼血安最为敏感,抑菌圈直径为34mm左右,强力泰、呼乐芬次之,抑菌圈直径30mm左右,最后是呋喃西林,抑菌圈直径27mm左右,某些养殖户常用的磺胺嘧啶钠对无乳链球菌没有抑菌效果。 表1 药物抑菌圈大小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关节炎、脓肿。该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秋冬季节散发,危害严重,养殖户应及早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皮下或肌肉注射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5毫升(浓缩苗3毫升),免疫期4个月~6个月。皮下或肌肉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菌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药物预防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任选一种,按每吨饲料600克~800克添加,连用7天。或每吨饲料添加阿莫西林200克、磺胺—5甲氧嘧啶300克~400克,连用7天。或者每吨饲料添加500克~700克11%林可霉素预混剂、磺胺嘧啶200克 ~400克、三甲氧苄胺嘧啶40克~80克,连用7天~10天。也可使用新亚药业的混感附混康进行预防治疗。 治疗办法链球菌抵抗力不强,对多种药物敏感,可以使用青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需连续用药5天以上的治疗方案:①肌注青霉素,每头每次40万单位~100万单位,每天2次~3次。②肌注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毫克~2毫克,每日2次。③肌注庆增安注射液,

每千克体重毫升,每日2次。④新霉素,每千克体重2毫克~5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 需连续用药3天以上的治疗方案:①%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②%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③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用毫克~10毫克,每12小时注射1次。 严格消毒使用一般消毒剂,如5%~10%生石灰乳、1%~2%烧碱、30%草木灰水等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也可使用过氧乙酸、菌毒杀等新型消毒剂。病猪猪身以及被病猪污染过的栏舍地面、通道、用具、运动场等都要进行严格消毒。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综述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综述 摘要:猪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引起猪链球菌病,该病以发烧、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猪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传染病,共有35种血清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致病性强,传播迅速,猪病死率高。该病同时可通过破损皮肤如伤口或擦伤传染给人,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人的死亡。本文综述猪链球菌病原学特征及其毒力因子以分析其致病性和免疫防治的分子基础。 关键词:猪链球菌;毒力因子;免疫防治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osis)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一种传染病。链球菌的抗原构造比较复杂,有核蛋白抗原(P抗原),无群型的特异性;C抗原,具有群特异性;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兰氏(Lance field)血清学分类法,将链球菌分成A、B、C、D等20个血清群。根据细菌的荚膜多糖抗原(CPS)特性的不同,D群又可分为35个血清型,即l型~34型和1/2型(同时含有l型和2型抗原的菌株)目前,以2型链球菌病影响最严重,危害最大。猪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引起人类脑膜炎、败血症等,导致严重疾患,甚至死亡。 1猪链球菌病原学特征 1883年,Fehleisen分离出链状细菌,根据溶血现象把链球菌分为α、β、γ链球菌,α-溶血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β-溶血链球菌致病力强,γ-溶血链球菌一般不致病。兰氏(Lancefield)分群法,根据抗原结构分群,共有20个群(从A-V),数百个血清型。感染人类主要是A群、B群和肺炎链球菌。感染猪的链球菌主要是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D,L,R,S,T,U和V群等)。根据菌体荚膜抗原特性的不同,可以分成35 个血清型(1型~34 型及1/ 2 型) 及相当数量难以定型的菌株[1]。 猪链球菌菌落小,灰白透明,稍黏,菌体直径1 μm~2 μm,多单个或双个存在,呈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才呈长链,链越长致病性越强。大多数链球菌在幼龄培养物中可见到荚膜,不形成芽孢,多数无鞭毛。本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α或β溶血,一般起先为α溶血,延时培养变为β溶血,或者菌落周围不见溶血,刮去菌落可见α或β溶血。猪链球菌2型在绵羊血平板呈α溶血,马血平板为β溶血。呈浅灰色或半透明的小菌落,生化反应相对活泼,能发酵乳糖、蔗糖、海藻糖、七叶苷、棉子糖,不发酵甘露糖、阿拉伯糖等[2]。 链球菌在不利的环境中存在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但猪链球菌荚膜2型在水中60 ℃可以存活10 min,50 ℃为2 h,0 ℃时灰尘中细菌可存活30 d,在粪便中可以存活90 d,在腐尸中存活42 d(4 ℃),为鸟、野鼠、小白鼠或犬的间接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传染来源。在污染猪舍的清洗过程中,常用的消毒药和清洁剂在1 min内即可杀死猪链球菌2型。污物和有机质中的存在会影响化学消毒药对细菌的杀灭作用,所以应采用在猪舍内先清洗后消毒的策略[3]。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与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与防治 摘要 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规模化养猪造成严重的损失。 关键词 猪链球菌病;症状;治疗 1.症状 1.1急性败血型 本型为C群链球菌、类马链球菌、D群链球菌和L群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 1.2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1.3脑膜炎型 除体温升高、拒食外,出现神经症状。磨牙、转圈、头向上仰、运动失调,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 1.4关节炎型 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 1.5化浓性淋巴结类型 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为常见,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肿胀、硬固、热痛,可影响采食,一般不引起死亡。 2.诊断 2.1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进一步作细菌检查,可采取病猪或死猪的脓汁、血、脑、肝、脾等组织作抹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条件许可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 2.2本病应该注意与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相区别。 3.防治 防治猪的链球菌病应着眼于减少应激因素,不使猪过度拥挤,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和场地环境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doc10)(1)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doc10)(1)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有效状况:已实施发布部门:农业部 代号:农医发[2005]20号——————————————————————————— 农业部文件 农医发[2005]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动物卫生监管)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做好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我部组织制定了《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附件: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osis)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该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疾病。 为指导各地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生猪饲养、屠宰、运输和生猪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运输,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作出诊断。 2.1流行特点 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等以及一些水生动物均有易感染性。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猪均易感。 猪链球菌也可感染人。

本菌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外,也常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在。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死猪的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2.2临床症状 2.2.1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7天。 2.2.2可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等类型。 2.2.2.1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 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体温高达41-4 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 急性型多突然发生,体温升高40-43℃,呈稽留热。呼吸迫促,鼻镜干燥,从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结膜潮红,流泪。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多在1-3天死亡。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技巧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技巧 近年全国各地都发生罗非鱼链球菌病,尤其是“猪场与鱼塘”配套养殖模式发病率高,给罗非鱼养殖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罗非鱼链球菌病十分难治:原因之一是感染的链球菌主要寄生在鱼体白细胞内,损伤白细胞,破坏鱼的免疫系统,使罗非鱼抗病力大为下降;原因之二是大多数药物很难进入白细胞内将链球菌杀死,致使一般药物治疗无效。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主要釆用新型生态养殖技术,即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或加强型芽孢杆菌、降硝除氮灵进行净水解毒和抑制链球菌等致病菌滋生;同时定期使用增氧池底净或除毒底净改良池塘底质;如在高温发病季节再结合定期饲喂一些微生态制剂,效果更好。这是罗非鱼养殖成功的一项重要技术。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治疗:及时采用如下方法冶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1.水体处理:如塘水混浊发泡,则应适当换水,并选用强力碘或浓戊二醛消毒。但发病死亡高峰期不宜消毒,否则会诱发大量死鱼。此时可泼洒大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或加强型芽孢杆菌进行“以菌抑菌”。 若多次使用过药物治疗且效果差,此时应适当换水并泼洒解毒净水王或鱼虾解毒王,以清除水中残留的药(毒)物及抗应激,同时再选用增氧池底净或池塘解毒宝等进行适当的改底,然后泼洒瘦水型枯草芽孢杆菌或加强型芽孢杆菌稳定水质和抑制病菌滋生。 2.结合特效药饲喂:每天喂2次,连用4-5天为一疗程,每20公斤饲料用量为:链球康1号50g+链球康2号50g+罗非抗病素50g ;控制病情后可改喂:鱼血康(或高效鱼病灵)100克+五黄抗毒先锋(或黄金败毒液)200毫升+罗非抗病素(或免疫多糖1000)50克。 待病情稳定后,若再选用肠胃舒、厌食拖便灵或罗非抗病素按0.1-0.15%拌料定期饲喂,可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 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特点:发病地区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的养殖罗非鱼,流行于春、夏和秋季,流行高峰为5~9月;流行水温:25℃~37℃,尤其水温高于30℃时易导致疾病暴发,并且主要危害亲鱼及100 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发病率达10%~30%,死亡率达25%~80%。 致病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弗氏柠檬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等病原菌十余株。主要病原:无乳链球菌。发病原因分析:无乳链球菌是造成此次爆发病的最主要病因;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是爆发的重要外因;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化加重了爆发病的流行及危害程度;肝胆综合症是爆发的重要诱因;耐药性增强;2008年初的寒灾也可能是发病潜在因素;品种、规格、渔需品质量不好等可能也有关系。 主要病症:眼球突出,有些鱼鳃盖充血,烂尾,解剖可见胆囊肿大,肝脏表面有零星出血点,色泽变淡,肾脏溃烂,个别鱼脾脏充血、肿大。 防控的对策: 1、改善养殖环境,定期调节水质 2、推广健康养殖模式 3、加强罗非鱼抗病品系的选育 4、开展连续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5、开发使用方便、高效的疫苗防病 6、筛选有效提高罗非鱼免疫力且能防治脂肪肝和链球菌的中草药。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做好消毒预防。清塘消毒要彻底,清除过多淤泥后运至远离养殖场地进行妥善处理;水体消毒:水体采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0.3㎎/L、漂白粉1.0㎎/L、强氯精0.3㎎/L等)或碘制剂进行消毒;工具消毒。 2、减少投喂。当链球菌病暴发时,减少饵料的投喂或停餐,并换水降低池水肥度,可以降低病鱼的死亡率,原因可能是减少鱼体的进食量可以减少健康鱼的感染机会。 3、降低饲养密度。当疾病发生、刚出现死亡时,应该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疾病传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鱼群的死亡,减少损失。 4、提高鱼体抗病力。口服:中药(如三黄粉、板蓝根、鱼腥草等);连喂5天~7天水产多维+加酶多糖。 5、充分供氧。开机增氧,使鱼群得到充足的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减缓鱼群的死亡。 6、重视调控水质。提高水位,稳定水温;换掉部分池塘底层水;及时适量加水;检测水质;注意调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呈微碱性。 7、降低水温。高水温是造成鱼群应激和细菌繁殖的条件。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降低水温有助于控制链球菌病的发生。 小的鱼池可以在上面建遮阳棚,或者在夜间开足(增氧)搅水机,可以适当降低水温。 8、免疫防病。目前尚没有高效的商品疫苗能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正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