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

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
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

1∶50 000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

(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5年8月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2)

3.1 目的任务 (2)

3.2 基本准则 (2)

3.3 工作程序 (2)

4 资料收集和预研究 (2)

4.1 资料收集利用 (2)

4.2 预研究 (3)

5 野外踏勘和技术方法试验 (4)

5.1 野外踏勘 (4)

5.2 技术方法有效性试验 (4)

6 设计编审 (5)

6.1 设计编制 (5)

6.2 设计审查 (5)

7 调查内容 (5)

7.1 基本调查内容 (5)

7.2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重点调查内容 (6)

7.3 专题研究 (6)

8 调查方法 (7)

8.1 地质剖面测制 (7)

8.2 地质路线调查 (7)

8.3 工程揭露 (7)

8.4 物探 (8)

8.5 化探 (9)

8.6 遥感地质 (10)

9 精度要求 (10)

9.1 地质剖面 (10)

9.2 填图单位划分 (11)

9.3 地质路线 (11)

9.4 工程控制程度 (12)

9.5 地质体标定 (12)

10 资料整理和野外验收 (12)

I

10.1 资料整理 (12)

10.2 野外验收 (13)

11 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审 (14)

11.1 综合研究 (14)

11.2 成果图件编制 (14)

11.3 三维地质建模 (15)

11.4 成果报告编制 (15)

11.5 数据库建设 (15)

11.6 成果评审 (15)

12 资料归档与汇交 (16)

12.1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 (16)

12.2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 (16)

附录A(规范性附录)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1∶50 000)设计书编写提纲 (1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松散沉积物组分粒级划分与碎屑沉积物分类 (19)

附录C(规范性附录)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1∶50 000)报告编写提纲 (2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23)

II

1∶50 000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工作程序、资料收集和预研究、野外踏勘和技术方法试验、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精度要求、资料整理、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审、资料归档与汇交。

本标准适用于覆盖区(一般指第四纪堆积物连续分布、且覆盖面积占图幅面积 50% 以上的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质量监控、成果验收和资料归档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与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 000)

DA/T41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DZ/T 000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

DZ/T 0004重力调查技术规程

DZ/T 0051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 000)

DZ/T 0070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

DZ/T 0071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DZ/T 0073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81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DZ/T 0084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

DZ/T 0157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70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DZ/T 0171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

DZ/T 0173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

DZ/T 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 000)

DZ/T 018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DZ/T 0251地质勘查单位质量管理规范

DD2005-0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 000)

DD2006-05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

DD2006-06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

DD2006-07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

DD2010-01地质调查岩心钻探技术规程(试行)

DD2010-06成果地质资料管理技术要求

1

DD 2011-01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 000、1∶250 000)

DD 2011-03遥感地质解译方法指南(1∶50 000、1∶250 000)

中地调总函[2015] 2号 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

3 总则

3.1 目的任务

1∶50 000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基础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地质调查、工程揭露、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遥感技术填制地质图及专题图件,查明区内覆盖层及其以下岩石、构造、地层以及其他地质体的基本特征和三维地质格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演化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家能源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矿产勘查与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城市地质调查以及地质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基础地质信息产品。

3.2 基本准则

3.2.1 以地球系统科学观点和先进的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工程揭露和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覆盖区的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3.2.2 在优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安排在重要经济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盆地等第四纪堆积物发育地区。按照地质地貌单元完整性和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分析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总体规划部署。可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填制,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3年。

3.2.3 不同地质条件、工作条件、研究程度、地质问题、服务对象的调查区和不同覆盖类型及发育程度的地区,其工作重点、工作内容、成果表达要有所侧重和区别,但应在设计书中加以明确。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设计有关地质图产品,加强覆盖层地质结构和隐伏基岩的三维表达,重点地区应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3.2.4 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物探、遥感和钻探资料,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加强预研究工作,提高调查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遵循调查精度与经济适宜的原则布置揭露工程和物探剖面,不平均使用工作量。力求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取得最好的调查效果。

3.2.5 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关键的基础地质问题和重大应用需求应开展专题研究,提高图幅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

3.2.6 承担项目的单位,应具有区域地质调查乙级(含乙级)以上资质,并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格认定。根据工作任务和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内容等组织队伍,项目人员组成要专业齐全、结构合理,应包括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第四纪地质、物探、化探、矿产等技术骨干,并保持人员稳定。

3.3 工作程序

一般遵循资料收集和预研究、野外踏勘和技术方法试验、设计编审、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和野外验收、综合研究和成果编审、资料汇交等工作程序。每个工作程序中的质量管理按照DZ/T 0251执行。

4 资料收集和预研究

4.1 资料收集利用

4.1.1 地形资料

2

4.1.1.1 应收集国家测绘部门最新出版的1∶50 000和1∶25 000的地形图及地形图数据资料,统一配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1.2 采用1∶25 000地形图作为野外数据采集手图。在没有1∶25 000地形图的地区,可采用1∶50 000地形图放大,并补充现势性资料。

4.1.1.3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按照DZ/T 0157要求执行。

4.1.2 遥感资料

4.1.2.1 根据调查区地质地貌特征收集遥感数据。收集资料前应系统地了解各类遥感数据的波谱区间、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等技术参数,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地质要素信息。

4.1.2.2 以收集空间分辨率优于5m的多光谱遥感数据为主,需要提取异常信息时还应收集合适的谱段数据。光谱区间一般在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植被茂密地段可补充雷达数据。

4.1.2.3 用于融合处理的多平台遥感数据时相尽可能一致。数据收集前应检查数据的质量,云、雾分布面积一般应小于图面的5%,图像的斑点、噪声、坏带等应尽量少。

4.1.2.4 选取地质信息丰富的波段遥感数据,经过预处理、几何纠正、图像增强、数字镶嵌等过程,制作遥感影像图,作为野外数据采集的背景图层。制作方法按照DD 2011-01规定执行。

4.1.3 地质调查与揭露工程资料

4.1.3.1 收集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石油地质和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地震地质等工作的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以及专著、论文等。

4.1.3.2 对主干地质路线、地质剖面、测试、鉴定等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建立数据库。

4.1.3.3 对探槽、浅井、钻孔等揭露工程的地质编录、素描图、柱状图、测井曲线、岩心岩样、照片、测试、鉴定和试验等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揭露工程资料数据库。

4.1.3.4 尽可能收集调查区已有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石标本、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钻孔岩芯,各类岩石薄片等。

4.1.3.5 对可利用的成果图件进行统一标准处理后数字化,配准统一坐标系统,套合到地理底图上。

4.1.4 地球物理调查资料

收集调查区内已有地球物理资料,如区域重力、航磁、航放以及电磁测深、地震剖面、物探测井、物性、物探技术应用条件等方面的资料。尽量收集使用最新资料和高精度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并对以往工作程度进行评估。

4.1.5 地球化学调查资料

充分收集调查区内已有1∶25 0000、1∶20 0000、1∶5 0000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数据和成果资料。收集整理区内主要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组份(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常量元素)特征和区域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4.2 预研究

4.2.1 预研究的目的

资料收集整理后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已有工作成果,明确工作需求和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确定工作重点和资料可利用程度,根据需要编制基础图件和专题图件,为设计编写和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3

4.2.2 预研究内容和要求

4.2.2.1 对遥感数据进行地质解译和信息提取,编制遥感地质解译草图和信息提取图件,指导野外踏勘和设计。遥感信息的应用应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其具体要求按照DD 2011-03规定执行。

4.2.2.2 对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解释,对高精度重力和高精度磁测数据要进行滤波、位场转换、解析延拓、局部异常的求取等数据处理。通过大比例尺物探数据的各类常规处理和对场源空间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特征,系统地推断构造、岩体、地层、矿产或标志层。根据需要编制1∶50 000地球物理基础图件和推断解释成果草图。

4.2.2.3 对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解释,研究地质作用、主要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相关的地球化学初始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作出初步评价,根据需要编制1∶50 000地球化学图件和推断解释成果草图。平原区应加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第四纪沉积物关系研究。

4.2.2.4 分析钻孔测井地球物理多参数(如磁化率、电阻率、放射性等)资料,了解调查区内地质体物性垂向变化规律,指导地球物理方法选择及数据解释方法的运用。综合利用钻孔资料,初步建立调查区第四纪地层框架,初步了解第四系覆盖层之下基岩地质构造特征。

4.2.2.5 综合地质、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程等研究成果,梳理重点工作内容,明确拟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技术途径,针对地质体的分布和属性、调查精度和可靠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制定野外踏勘和技术方法有效性试验工作方案,编制地质草图,初步建立第四纪覆盖层三维结构,推测基岩面埋深情况。

4.2.2.6 分图幅建立收集资料数据库,包括收集的各类资料、数据和编制的各类图件等。

5 野外踏勘和技术方法试验

5.1 野外踏勘

5.1.1 野外踏勘目的

设计书编写之前应进行野外踏勘。初步验证对已有资料的认识和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从整体上了解调查区地质概况和工作条件,明确野外调查、物探、化探、工程揭露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并选定野外调查期间主要工作营地。

5.1.2 野外踏勘内容和要求

5.1.2.1 每个图幅应有2条以上贯穿全图幅的野外踏勘路线。踏勘路线应穿越代表性的地质体和地貌单元,观察自然露头、人工露头,了解覆盖层不同成因类型地层的发育特征、相互关系、划分特征,初步建立填图单位,完善地质草图。

5.1.2.2 应选择代表性地段测制地质剖面,并采集古生物和年龄样品,进行鉴定和测试。

5.1.2.3 对已知矿层露头、采矿点进行全面踏勘,分别了解覆盖层和隐伏基岩成矿地质背景,采集必要的岩(砂)矿分析测试样品。

5.1.2.4 踏勘了解地裂缝、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矿坑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城市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

5.1.2.5 应全面踏勘了解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野外调查环境条件、揭露工程与物探施工技术条件和物资供应、安全保障条件等。

5.2 技术方法有效性试验

5.2.1 试验目的和原则

5.2.1.1 通过试验,选择和确定能够有效识别覆盖层及其以下地质体或地质要素的技术方法、方法组

4

合及其主要参数。覆盖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服务对象不同,需重点识别的地质体或地质要素应有所侧重和区别。

5.2.1.2 技术方法或技术方法组合选择既要考虑有效性,又要考虑经济性,同时要考虑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周期和效率。

5.2.1.3 有效性试验应在设计编制之前完成,所确定的技术方法和组合须满足区域地质调查的周期要求。

5.2.2 试验内容和要求

5.2.2.1 在调查区应尽可能选择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已知条件较好的地段开展试验。

5.2.2.2 在总结调查区已有物性资料基础上,补充采集和测试相关物性标本。应分析地球物理调查方法物性基础,重点是地质体或地质要素物性差异及其可识别性(密度、磁性、电阻率、极化率、波速等)。

5.2.2.3 技术方法组合选择应根据覆盖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服务对象,以地球物理调查方法组合的互补性、互证性为原则,兼顾经济性,以满足目标地质体或目标地质界面填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目的,科学选择技术方法组合。

6 设计编审

6.1 设计编制

6.1.1 设计书应按照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和有关技术规范,在前人资料收集、预研究、野外踏勘、技术方法试验的基础上,针对调查区的地质情况和自然地理条件精心编制。

6.1.2 设计书应目标任务明确,采用的技术方法先进,工作部署合理,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有力,经费预算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附录A的要求编写,并可根据调查目的和工作重点增删相关内容。

6.2 设计审查

6.2.1 设计书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批准后的设计书作为项目实施、质量监控及成果评审的主要依据。

6.2.2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人为、自然因素干扰,需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得到批复后方可变更设计。

7 调查内容

7.1 基本调查内容

7.1.1 基岩出露区调查内容参照DZ/T 0001和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

7.1.2 覆盖层调查内容。

7.1.2.1 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物质组成、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空间分布,以及整个覆盖层(在平原或大型盆地包括新近系、古近系)的地质特征与变化规律。

7.1.2.2 特殊岩性夹层,如古生物层、化学沉积层、古土壤层、风化层、砾石层、古文化层等,研究构造意义和环境意义,确定地层对比标志层。

7.1.2.3 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要素和组合地貌的相互关系,分析第四纪沉积物成分、成因类型与地貌的关系,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相对地层层序和地质填图单位。

7.1.2.4 根据地层中古生物群组合、样品的年代学测定、地层磁性的极性时与极性亚时等确定地层地质时代,分析岩性、岩相、古生物、古气候特征,了解古风化壳特征与类型,分析各时期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规律,开展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

5

7.1.2.5 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貌、水系和沉积物特征,以及活动断裂的分布、延伸、规模、性质、产状等基本特征,分析新构造运动规律和活动断裂的发育历史。

7.1.2.6 采集必要的样品,进行粘土矿物与重矿物分析、粒度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孢粉鉴定、微体古生物(介形虫类、有孔虫、轮藻等)、宏体古生物(双壳类、腹足类、珊瑚)等鉴定、40ka以内的14C测年、100ka以内的光释光测年、古地磁测量等。

7.1.2.7 调查覆盖层赋存的各类矿产,如泥炭、盐岩(硫酸盐、卤化物、氯化物、钾盐)、砂矿、粘土及吸附型矿产等,查明赋存层位、成因类型和形成环境。

7.1.2.8 对区内具有观赏价值和重要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进行调查,提出保护和合理开发建议。

7.1.3 隐伏基岩调查内容

7.1.3.1 依据揭露工程、物探等资料,结合地表出露特征推断岩石、构造、地层及其它地质体的分布和相互关系,推断基岩顶面埋深和起伏变化。

7.1.3.2 覆盖层厚度大的地区,要充分利用钻探资料和各种物探资料,推断基岩顶面埋深和起伏变化,并应综合建立不同地质体和地质界面的解释标志,推断隐伏基岩地质构造特征。

7.2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重点调查内容

7.2.1 部署在重要成矿区带,服务于浅覆盖区地质找矿的图幅。在基本调查内容基础上,重点调查覆盖层下伏基岩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成矿地质背景。主要内容包括:

a)调查覆盖层下伏基岩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及其与矿化蚀变的关系,查明

其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特征;

b)综合分析地质作用及其地质体与成矿的物质组成、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

景和成矿地质条件。

7.2.2 部署在重要经济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水工环地质调查的图幅。在基本调查内容基础上,重点调查第四系地层序列与地质结构,主要内容包括:

a)调查第四系不同岩性层、岩性组合层的垂向叠置关系和横向变化规律,查明地层结构、沉积特

征、层序,重视微相的划分,填绘山前冲洪积扇、河道漫滩、边滩、心滩、决口扇、堤岸及泛

滥平原、湖沼、三角洲、河口扇、海侵层等不同地貌单元或沉积微相的沉积物类型、时空分布

和叠覆关系;

b)调查海岸带地区现代(古)海岸线地貌与物质组成,古生物礁体、贝壳堤等特殊标志层基本特

征,海侵层岩性与分布,研究确定海侵和海退范围、规模和时代;

c)调查主要活动断裂分布、特征和活动性,并收集地震监测、地面变形监测等资料,分析对地质

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地热等矿产的控制作用;

d)调查地质灾害分布和发育规模,分析地质灾害产生的基础地质背景;查明100m以浅的软土层、

液化沙土等不良地质体的分布和规模;

e)调查人类地质作用现象,分析总结人类地质作用对现代地质作用过程的影响。

7.2.3 部署在重要盆地,服务于油气、砂岩型铀矿、含水层等调查的图幅。在基本调查内容基础上,重点调查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构造,主要内容包括:

a)查明盆地地层和沉积序列,建立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格架;查明控盆构造特征,分析沉积与山

体隆升剥蚀的关系;重建沉积盆地充填史和构造演化史,刻画盆地各地质时期古地理格局;

b)针对盐类、铀、油气、地下水的赋矿地质体产状和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环境,研究油

气成藏地质背景。

7.3 专题研究

7.3.1 针对调查区及所在区域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和重大应用需求,设置专题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应

6

在设计书中明确。

7.3.2 专题研究包括调查区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及其形成演化等关键基础地质问题的专题研究和涉及大地构造单元、重要成矿区带、重要的经济区、重要盆地、重大工程建设区等区域性重大地质问题的专题研究。

8 调查方法

8.1 地质剖面测制

8.1.1 剖面测制目的是通过实测地质剖面,合理确定基本填图单位,建立各类地质体时空关系以及组合顺序,获取和掌握地质体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有效地把握区域地质构造框架。

8.1.2 实测地质剖面主要布置在自然露头或人工露头。浅覆盖区应分别测制第四系和基岩地质剖面,露头不足时,配合剖面测制适当安排剥土、槽探、采样工作,必要时可施工少量浅井。

8.1.3 地质剖面测制除对地貌特征、露头性质、宽度、长度和基岩基本地质特征观察记录外,对第四系要依据岩性或次生变化详细分层并观测记录。一般观测记录内容包括:测量剖面中各层的厚度及变化;碎屑的岩性成分、粒径(粒度特征、分选性和粒级组成等)、粒态(磨圆度和颗粒形态)等;砾石层还应注重观察砾石定向性排列情况和表面特征等;沉积物的基色和所夹色斑、色带、干燥色和湿润色。区分原生色和次生色,辨别潜育化、潴育化、富铝化、灰化、白浆化等现象;沉积物结构构造,包括各种层面构造和层间构造,上下层接触关系、颗粒排列、充填或胶结方式与程度、风化程度等;土状沉积物的可塑性、坚硬程度;特殊的岩性夹层特征;与基岩的接触关系。

8.1.4 基岩出露区剖面测制参照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执行。

8.2 地质路线调查

8.2.1 地质路线的布置,要以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拟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为依据,区分不同的基岩出露情况和通行条件,合理部署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

8.2.2 地质路线应以能较准确地圈定出地质体形态和地质构造特征为原则,地质路线的线距和点距不做机械规定。

8.2.3 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露头不足时,应安排剥土、槽探、槽型钻工作,必要时可施工少量浅井。

8.2.4 地质路线调查过程中应对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带、断层带、化石层、含矿层位、标志层、蚀变带、矿化体等重要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描述。记录应翔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素描图和照片,采集相关样品和实物标本。

8.3 工程揭露

8.3.1 工程揭露的目的

调查覆盖层及其以下基岩地质构造特征和三维地质格架,验证物探推断解释成果,追踪和圈定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满足地质调查要求。

8.3.2 工程揭露方法选择

8.3.2.1 主要依据覆盖层的性质、厚度和施工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

8.3.2.2 覆盖层厚度小于5m的地区,宜采用浅层取样钻或浅井揭露。当覆盖层小于3m时,在重要地段可使用探槽揭露。

7

8.3.2.3 覆盖层厚度大于5m的地区,应使用机械岩心钻探揭露。当覆盖层在5~100m时,可选用轻便型钻机钻探。

8.3.3 揭露工程布置

8.3.3.1 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布置揭露工程。在揭露工程资料丰富且通过资料编录精度可以达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要求的地区(段),则只需布置少量的验证工程。

8.3.3.2 每个图幅应布置2~3条剖面,包括物探-钻探剖面或钻探剖面。钻探工程量应依据覆盖层厚度和地质复杂程度确定,一般每个图幅控制在1000~2000m(按覆盖面积折算钻探工程量)。

8.3.3.3 覆盖层厚度小于5m的地区,浅层取样钻、浅井或探槽等揭露工程应以解决基岩地质问题为重点,合理布置,避免等距离施工。揭露工程应安排在覆盖层薄,容易达到基岩的地段,尽量布置在可能的岩性界线、构造点、矿化蚀变带或物探异常突变点及其它主要地质界线部位。

8.3.3.4 覆盖层厚度为5~100m地区,钻探应兼顾解决覆盖层地质结构问题和基岩地质构造问题。钻孔一般沿剖面线布置在物探差异大的地段;或布置在可能的地质界线附近,控制主要地质填图单位。8.3.3.5 覆盖层厚度大于100m 的地区,钻探应重点控制覆盖层100m以浅地质结构,适当控制覆盖层深部和基岩。当覆盖层厚度在100~500m时,应有部分钻孔揭穿覆盖层;当覆盖层厚度超过500m地区,第四系发育较齐全的地段一般应有钻孔揭穿第四系。

8.3.4 揭露工程施工要求

8.3.4.1 揭露工程应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疏到密的原则施工。一般先施工物探剖面验证钻孔和第四系研究钻孔,后施工一般剖面钻孔、构造调查钻孔等。

8.3.4.2 探槽施工深度一般不超过3m,槽底宽不小于0.6m,长度视需要而定。浅井深度一般不超过

5m ,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5m。探槽和浅井揭露基岩一般不小于0.5m。

8.3.4.3 浅层取样钻揭露到基岩时,揭露基岩厚度应超过0.3m。机械岩心钻探揭露到基岩时,应揭露到新鲜基岩,厚度不少于2m,钻遇含矿层、蚀变矿化带一般应当穿透。

8.3.4.4 钻孔口径应当满足地质观察和各种样品的采集要求。机械岩心钻探岩心采取率一般应达到85%,粗砂或构造破碎带不应少于65%。施工技术要求按照DZ/T 0078和DD 2010-01规定执行。

8.3.4.5 揭露工程都应做好施工记录和地质编录,技术要求可参照DZ/T 0078规定执行。深度大于100m 的钻孔绘制柱状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1∶200,深度小于100m的钻孔绘制柱状图及探槽、浅井素描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200。

8.3.4.6 探槽和机械钻探岩心应拍照记录地质特征。第四系岩心应逐米摆放在塑料岩心管内,沿岩心纵向剖开,塑料管右下角摆放最宽3.5cm孔深标签,拍照后原始照片归档,拼接好照片可以附在钻孔综合柱状图内。重要的钻孔岩心和第四系研究钻孔岩心一半供取样使用,另一半应用塑料套封装长期保存,直至野外验收。

8.3.4.7 深度大于100m钻孔和系统采集测试样品的钻孔都应进行综合测井,测井项目一般包括标准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玛等,解释判断岩性和校正钻孔柱状剖面。具体可根据需要增加参数,工作技术要求可参照DZ/T 0181规定执行。

8.4 物探

8.4.1 物探的目的

在充分利用已有各种物探资料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面积性物探和控制性物探剖面,采用新的技术手段统一处理新取得资料和前人资料,结合揭露工程等资料对覆盖层及其以下岩石、构造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解释,为揭露工程工作布置、地质调查等提供依据。

8

8.4.2 物探技术方法的选择

8.4.2.1 依据覆盖层厚度与物质组成、基岩地质构造和地质矿产类型等特点,选择物探方法。

8.4.2.2 面积性物探一般采用一种方法,必要时辅以其它方法配合。隐伏基岩以火成岩、变质岩为主的地区,一般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或重力法。隐伏基岩以沉积地层为主,一般采用电阻率剖面法或时间域激发极化法。覆盖层厚度大且探测目标电性差异大的地区,可采用自然电场法、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或大地电磁测深法等。

8.4.2.3 用于地质调查的物探剖面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并至少应有一种方法与面积性物探方法一致。

8.4.2.4 用于活动断裂探测剖面至少应有地震反射波法,在浅覆盖区还可采用探地雷达探测活动断层的分布。首先探测断裂在隐伏基岩中的发育情况,然后追踪断裂在覆盖层的发育情况,并应进行钻探验证。

8.4.3 物探工作布置

8.4.3.1 未开展过1∶50 000或更大比例尺物探或已开展但精度达不到要求的地区,根据地质调查的需要,应开展地面面积性物探工作。新布的面积性物探与过去做过的面积性物探范围衔接时,应有一定数量的重叠测线。

8.4.3.2 一个图幅一般应测制1~2条、联测图幅应测制2~3条贯穿于全区的物探控制性剖面,并进行揭露工程验证,系统地反映区域地质构造格架,控制基岩填图单位。

8.4.3.3 物探控制性剖面应尽量垂直主要基岩地质体或主构造线的走向布置,尽可能多地穿越不同岩石类型的基岩填图单位和通过物探异常中心、基岩埋藏浅或残留露头的地段。

8.4.4 物探工作要求

8.4.4.1 面积性物探的比例尺一般为1∶50 000~1∶25 000。以地质填图为目的物探剖面比例尺一般为1∶20 000~1∶10 000。其他目的的物探剖面比例尺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能取得不同地质体的详细对比资料为原则。

8.4.4.2 根据需要整理统计各类岩石的密度、磁性、电性等物性参数,分析物性差异,充分利用钻孔岩心或测井资料,测试或反演物性参数,区分物探有用信息和干扰信息,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8.4.4.3 对新测制的物探资料和已有的物探资料应进行统一的单一方法定量反演、定量地质解释和多种物探资料综合定量解释,并应对解释目标体的可靠性进行等级划分,区分目标体的异常地质属性,编制物探基础图件和推测解释带有基岩顶面等埋深线的地质图件。定性推断的可靠性误差不得大于20%,定量反演的准确性误差不得大于20%。

8.4.4.4 根据物探综合对比,分析物探异常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定性解释和分类排序,提出揭露工程布置建议。

8.4.4.5 物探工作具体要求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地面高精度磁法按DZ/T 0071执行。重力法按DZ/T 0004和DZ/T 0171执行。电阻率剖面法按DZ/T 0073执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按DZ/T0070执行。自然电场法按DZ/T 0081执行。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按DZ/T 0084执行。大地电磁测深法按DZ/T 0173执行。地震反射波法按DZ/T 0170执行。

8.5 化探

8.5.1 化探的目的

在充分利用已有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补充必要化探剖面,分析区域第四系表层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和演化特征,分析区域隐伏构造地球化学特征,为第四纪地质、新构造、环境地质等调查提供依据。

9

8.5.2 化探工作布置

8.5.2.1 覆盖层一般不安排面积性化探工作,地质环境调查必要时开展土壤化探剖面测量。

8.5.2.2 与地质环境有关的土壤化探剖面一般应布置在与污染有关的有毒有害面积大、强度高、具有典型性多元素异常(潜在异常)或与农业有关的营养元素及有益元素丰缺异常(潜在异常),复核异常的存在与现状。在以往发现的异常一般布置一条,在潜在异常应布置“T”字型多条。剖面应穿过异常(或潜在异常)中心。

8.5.3 化探工作要求

8.5.3.1 土壤化探剖面由水平剖面和垂直剖面组成。水平剖面按50~250m点距采样;在水平剖面上再按500~1000m间距布置垂向剖面,剖面深度1.5~2m,分层连续采样,表层样0~20cm,表层以下按50cm间距采样。通过元素全量和形态分析,了解污染有毒有害元素或与农业有关的营养元素、有益元素的分布、迁移规律和赋存状态。

8.5.3.2 对测制的土壤化探剖面资料和已有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应进行统一分析。利用已有的资料编制CaO、MgO、K2O、Na2O、TFe2O3、SiO2、Al2O3等常量元素等量线图,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第四系表层沉积相、物质来源,编制土壤类型和地表岩性推测图。在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异常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图件。

8.5.3.3 土壤化探剖面测制技术要求可参照DD 2005-01规定执行。

8.6 遥感地质

8.6.1 遥感地质解译的目的

通过对区内遥感图像中大量不同尺度和类型的地质信息解译,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关第四系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相互关系,并对隐伏活动构造轮廓和环境地质调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地质调查的预见性和地质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填图精度和效率。

8.6.2 遥感地质解译信息的应用

遥感地质解译信息的应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对遥感影像增强和信息提取后进行地质解译,编制地貌草图、地质草图,指导野外踏勘和项目设计书编写;然后以野外踏勘建立的解译标志进行详细解译,确定或推断各类地质要素属性,为地质调查路线、物探、化探、揭露工程的布置提供依据;最后随野外调查进行全面检查验证,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解译标志,提高解译质量,配合野外调查编制地质图和地貌图。

8.6.3 遥感地质解译工作要求

遥感地质解译工作要求和方法按照DD 2011-01、DD 2011-03和DZ/T 0051规定执行。

9 精度要求

9.1 地质剖面

9.1.1 每幅图每个填图单位至少有1~2条实测剖面控制;多图幅联测时每个填图单位应有2~3条实测剖面。

9.1.2 第四系野外实测剖面的垂向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1∶200。地层连续出露地段测制剖面的间隔可根据地质复杂程度和研究意义确定,但应对剖面之间的地质变化进行追踪观察素描。编制地质剖面图垂

10

直比例尺可比水平比例尺放大2~5倍。

9.1.3 缺乏天然剖面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前人钻孔剖面资料。缺乏前人钻孔剖面资料时,应适量布设钻孔和浅井,使调查区的主要填图单位(分布面积占测区总面积的5%以上,或分布面积虽小,但意义重大的地层单位,如含矿层、古人类古文化层等)至少有1条剖面控制。

9.1.4 一个图幅范围内一般至少应有一条以上贯穿全区的控制性地质构造剖面,系统全面地反映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9.1.5 控制性物探—钻探地质剖面要求:

a)在覆盖层厚度小于5m的地段,重要的基岩填图单位和特殊地层界线控制误差应小于100m;

b)在覆盖层厚度5~15m的地段,钻孔间距应小于500m。重要基岩填图单位和覆盖层埋藏地质单

位界线控制误差一般应小于200m;

c)在覆盖层厚度15~100m的地段,钻孔间距应小于2000m。在物性变化界线附近钻孔应当加密,

重要基岩填图单位和覆盖层埋藏地质单位界线控制误差一般应小于500m;

d)在覆盖层厚度大于100m的地段,揭露覆盖层深度达到100m的钻孔间距应在2000~3000m。其

中,当覆盖层厚度在100~500m时,每条剖面至少应有1个钻孔揭穿覆盖层到基岩,验证物探解译结果。当覆盖层厚度大于500m时,一个图幅至少应有一条剖面,联测图幅应有2~3条剖面,在第四系发育齐全、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有钻孔揭穿第四系,系统采集各种样品测试,开

展年代地层和综合地层学研究。

9.1.6 一般钻探地质剖面可重点控制100m以浅的覆盖层,钻孔控制程度可是物探—钻探地质剖面的二分之一。

9.1.7 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设定一般以能表现出地层厚度、岩性或成因类型的变化为原则,但水平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1∶25 000。

9.2 填图单位划分

9.2.1 地表填图单位划分

9.2.1.1 第四系一般按照岩性为基本填图单位,在此基础上可归并表达为成因类型、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等填图单位。成因类型依据沉积标志、地貌标志和环境标志综合确定。岩石地层根据岩性或岩性组合、变质程度或结构特征综合确定。地层时代依据地层古生物群组合特征、地层测年数据、地层磁性的极性时与极性亚时划分对比综合确定。

9.2.1.2 地表基岩填图单位划分参照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执行。

9.2.2 地下填图单位划分

9.2.2.1 第四系根据地质条件和服务对象,可以按照年代地层、岩石地层、沉积环境、岩性等划分填图单位,经工程验证,结合物探、化探推断可行后予以确定。

9.2.2.2 隐伏基岩应在已有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邻近基岩裸露区的填图单位划分和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提出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等填图单位初步划分方案,划分应以物探推断解释为依据,并进行工程揭露验证,隐伏基岩的填图单位划分精度一般低于地表。

9.2.2.3 除正式填图单位外,应充分应用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对有一定厚度(几百米或几十米)和延伸的一定类型岩石以及有特殊标志和物性的岩层,如富含硫化物、碳酸盐、硫酸盐、铁磁性矿物、炭质的岩石,软土层、液化砂土等可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填绘在图上。

9.3 地质路线

9.3.1 在地形平坦的平原或大型盆地等地表地质条件简单的地区,单幅图有效地质调查路线总长度一

11

般控制在300km(按覆盖面积折算长度)以上;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单幅图有效地质调查路线总长度一般控制在400km(按覆盖面积折算长度)以上。

9.3.2 重点地段应加密地质调查路线。遥感解译和物化探资料利用程度好的地区(段),路线总长度可减少25~30%。

9.3.3 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个有效观测点。观测点密度应结合露头出露、地质复杂程度和服务对象需求确定。在覆盖层地貌变化、岩性岩相变化、特殊层位、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含矿层位、土壤变化和河湖岸带、陡坎等和基岩残留或侵蚀局部露头,以及遥感地质解译标志明显变化的地段,均应布置地质观测点;遇有地质遗迹、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现象等也应布置观察点,提倡布置综合性观察点。

9.4 工程控制程度

9.4.1 覆盖层厚度小于3m地区优先布置槽探,无法进行槽探施工的地区可以用浅井、浅层取样钻孔代替。密度应结合基岩残留或侵蚀露头和地质复杂程度而定,但每1km2至少应有1个自然露头、人工露头和揭露工程控制。

9.4.2 覆盖层厚度3~100m地区应首先对控制剖面上全部填图单位和重要的断裂进行验证揭露,然后在剖面间作必要的追索圈定。钻孔密度依据地质-地球物理场复杂程度和目的任务确定。一般平均每

10km2 1~2个孔,以剖面法为主。只有当物探方法效果不理想时,才可以较均匀的布置钻孔。每幅图(全覆盖区)一般2000~3000m钻探工作量。构造钻孔在填图后期布置,其数量依据实际需要而定。覆盖层厚度为3~15m时,一般每4km2应有1个钻孔揭露到基岩,每幅图钻探工作量至少为300~1500m。覆盖层厚度为15~100m时,一般每16km2应有1个钻孔揭露到基岩,每幅图钻探工作量至少为400~2500m。

9.4.3 覆盖层厚度大于100m地区一般每25km2至少应有1个深度达到100m的钻孔,每幅图钻探工作量应至少为1600m。在覆盖层厚度大于500m的地区,每幅图至少应有1个钻孔揭穿第四系。

9.5 地质体标定

9.5.1 地表地质体的标定参照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执行。

9.5.2 地表第四纪地质体标定直径大于200m的闭合体;宽度大于100m、长度大于500m线状地质体。过渡型地质界线应综合考虑1m深度岩性特征,统一标准采用内插法标定。出露狭窄或面积较小具有理论、应用价值的特殊地质体、矿层、微地貌等均应夸大到2mm标定。基岩残留露头不论大小都应标出,小露头夸大到2mm表示。

9.5.3 覆盖层下的地质体应在带基岩顶面等高线或等埋深线的1∶2 5000地形图上,依据工程揭露和物(化)探地质解释成果,采用内插法标定,其精度可低于同比例尺地表地质体的要求。控制工程间地质体依据地质体的厚度和产状内插;工程控制边缘地质体依据地质体产状(即剖面)的自然延伸标定。

10 资料整理和野外验收

10.1 资料整理

10.1.1 当日采集的文字记录数据、照片、图件和实物等原始资料,必须进行当日资料整理。内容包括:野外录入数据的系统性和地质观察内容的齐全性和正确性,并形成质量检查记录;每条野外地质调查路线和实测剖面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各种地质界线进行校正,经数据检查后,形成野外手图数据库;各类实物标本和测试、鉴定样品须进行清理、筛选和妥善保存,严防污染。

10.1.2 每个地质单元野外调查、揭露工程、物探和化探工作结束后应进行阶段资料整理,年度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年度资料整理。内容包括:

12

a)野外录入数据的系统性和地质观察内容的齐全性和正确性,并形成质量检查记录;

b)对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检查与记录,分析工作精度和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c)野外数据采集器中要入库的地质调查路线和实测剖面等数据,必须先通过数字填图系统的数据

检查后逐条入图幅数据库中,形成实际材料图数据库和剖面数据库;

d)野外分片完成的实际材料图数据库和剖面数据库,进行系统接图,逐渐形成实际材料图数据库

和第四纪地质草图数据库;

e)完善各种数据库,核实野外调查、揭露工程、物探、化探等记录和素描图、照片、录像、各类

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等资料的吻合程度;

f)处理物探、化探数据,进行地质解释,编制物探、化探基础图件、成果图件和工作总结;

g)整理分析揭露工程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各种样品测试鉴定资料和测井资料,编制钻孔柱状对比

图,确定覆盖层对比综合标志,编制地质剖面图;

h)分析隐伏基岩物探、揭露工程资料,确定地层综合对比标志和编图地质单位,编制基岩地质草

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及其它必要的辅助图件;

i)编制阶段性工作总结或年度工作总结。

10.1.3 完成野外全部工作后,项目组应系统地检查、整理各阶段资料,完善地质草图和阶段性工作总结,经项目承担单位复核后提交野外验收。

10.2 野外验收

10.2.1 野外验收应提供的资料:

a)任务书、设计书及其相应的图件、评审意见、审批意见等;

b)野外地质路线调查、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剖面等数据库,以及野外调查记录本;

c)探槽与浅井的工程记录表、地质素描图及质量检查记录表;

d)钻孔施工记录班报表、简易水文观测成果表、测斜记录表、孔深误差丈量记录表、岩心地质鉴

定分层表与照片、测井曲线及其地质解译表,以及钻孔综合柱状图和钻孔终孔质量检查验收报告书;

e)收集整理揭露工程资料登记记录表和数据库;

f)物探施工记录表、施工原始数据与收集原始数据、处理数据及其图件和地质解释图件,以及物

探工作质量验收报告书;

g)化探工作记录表、测试原始数据和收集原始数据、主要元素等值线图和评价图;

h)工程测量数据与成果表;

i)各类样品测试鉴定采(送)样单,以及主要测年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和其它70%以上的测试鉴

定数据和图表;

j)野外调查手图、地质剖面图、实际材料图、第四纪地质草图和基岩地质草图等;

k)典型的钻孔岩心、化石等标本;

l)针对矿产、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等专项调查数据与基础图件;

m)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阶段性总结报告,以及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0.2.2 野外验收应着重检查如下内容:

a)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b)工作方法与质量,以及项目质量管理情况;

c)原始资料及文图吻合程度;

d)覆盖层、隐伏基岩、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调查程度;

e)地质草图的正确性和图面结构合理性等。

13

10.2.3 验收过程包括原始资料的室内检查和野外实地抽查,检查和抽查内容应覆盖主要的工作手段。原始资料的室内检查比例不应少于5%。物探、化探、揭露工程资料抽查不应少于实物工作量的20%;地质调查路线或地质剖面抽查每个图幅不应少于2条。

10.2.4 经资料检查和野外实地检查后,由专家组形成野外验收意见书。意见书要对主要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工作方法和精度、原始资料质量及其控制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提出需补充调查工作的内容和意见等。

11 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审

11.1 综合研究

11.1.1 根据地貌几何要素和沉积物成因、时代、接触关系等,划分成因形态类型、级次,建立区域地貌演化序列。

11.1.2 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和地貌形成与发展的阶段性、沉积物组合特点等建立覆盖层地层层序。根据地层古生物群组合特征、年龄序列与磁极性特征等建立覆盖层的年代地层格架。

11.1.3 在第四纪沉积物、地貌、古生物等气候标志调查的基础上,以现代气候为参考,分析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性质、波动旋回、空间与强度特征,探讨第四纪古气候变化规律。

11.1.4 在第四纪沉积物成分、结构、构造、古生物等环境标志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古气候和地质事件调查成果,恢复第四纪各时期的沉积环境,分析沉积模式。

11.1.5 根据沉积物特征,选择岩石、生物、年代、磁性、化学、土壤、气候及事件等地层单位中的几种进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

11.1.6 充分利用地质调查和物探、化探、揭露工程资料,结合邻近出露区基岩地质特征,分析调查区基岩地层、岩浆岩、构造的基本特征,建立基岩地层序列和岩浆演化序列。分析判断各种矿产和各种异常的远景及意义,做出综合评价。

11.1.7 充分利用地质调查和物探、揭露工程资料,对活动断裂进行鉴别,确定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运动学特征,恢复古构造应力场。

11.1.8 根据地质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影响因素,预测发展趋势,针对重大工程和环境建设等分析防治措施。

11.2 成果图件编制

11.2.1 根据地质特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应编制不同内容的成果图件。图式图例按照GB 958和DZ/T 0179中规定执行,未涉及到的部分可参考其它规定。

11.2.2 部署在重要成矿区带、服务于浅覆盖区地质找矿的图幅,应编制1∶50 000基岩地质图、1∶50 000第四纪地质图(地质图)。根据测区地质特点和需求可选择编制建造构造图等反映成矿地质背景的专题图件。

11.2.3 部署在重要经济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水工环地质调查的图幅,应编制1∶50 000第四纪地质图、覆盖层地质剖面图与三维地质结构对比图、地质-地球物理-钻探综合剖面图、基岩顶深图(基岩地质图);选编图件包括1∶50 000地貌图、活动构造图、环境地质图等。

11.2.4 部署在重要盆地、服务于油气及砂岩型铀矿和含水层等调查的图幅,应编制1∶50 000地质图、构造图、地层柱状对比图、地质-地球物理-钻探综合剖面图,选编图件包括岩相古地理图等。

11.2.5 1∶50 000第四纪地质图主要反映第四纪沉积物与第四纪火山岩的成因类型、时代、岩性及第四纪地质构造现象,主要根据1∶25 000实际材料图和钻孔资料编制,尽可能表示出地下一定深度第四系岩性组合。第四纪沉积演化重要阶段的岩相古地理等缩编图可作为主图的镶图。

14

11.2.6 覆盖层地质剖面图依据物探、揭露工程资料编制,附在第四纪地质图下方。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应与主图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比水平比例尺放大5~10倍。

11.2.7 覆盖层三维地质结构对比图应在钻孔柱状图的基础上编制。首先根据钻孔柱状图编制反映沉积物特点和沉积环境的柱状剖面结构图,并在1∶50 000比例尺第四纪地质略图上按钻孔实际位置排列,对比覆盖层沉积体的形态和地层单位(或相分析单位)的沉积模式。柱状剖面结构图垂直比例尺可根据揭露覆盖厚度确定。

11.2.8 1∶50 000基岩地质图应在根据揭露工程、物探解释编制的1∶25 000实际材料图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分析和推断编制,一般反映前第四系地质内容。在平原或大型盆地第四系与新近系、古近系连续沉积,构造简单,钻孔资料和物探资料控制程度较高时,可编制前新近纪或前古近纪地质图。

11.2.9 在新构造和活动构造运动强烈和地貌类型丰富的地区,应单独编制1∶50 000活动构造图、1∶50 000地貌图,应反映地貌、第四纪地质、活动断层时代等。对于能反映地貌演化历史的地段,可放大比例尺编制地貌镶图,并附地貌单元说明表。

11.3 三维地质建模

11.3.1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拟解决的地质问题和资料可利用程度,有选择的建立以反映地下一定深度地质体及地质界面三维空间形态和属性为主要内容的区域三维地质框架模型,为资源、环境、工程建设、灾害等应用提供地表及地下地质构造背景信息。

11.3.2 在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中,应遵循以地质认识和深部验证为基础、由地表地质至地下地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地质概念模型向三维地质模型逐步完善的原则,选择合理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和适用的软件工具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11.3.3 建立的区域三维地质框架模型,应从建模的地质复杂程度、数据质量、地质认识程度、软件表达能力和地质验证情况等方面描述模型的不确定性,确定模型的可靠性。

11.3.4 区域三维地质框架模型以建立地质体及地质界面为框架的面模型为主,并可根据应用需求建立体元模型。

11.4 成果报告编制

11.4.1 单幅调查与多幅联测都应编写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按附录C的要求编写,封面格式见附录D,并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重点增删相关内容。

11.4.2 调查报告要客观地反映覆盖层、基岩的调查成果和重大地质问题的解决程度,以及地质矿产、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等调查成果,要求内容全面翔实、论据充分、图文并茂。

11.5 数据库建设

11.5.1 原始资料数据库内容包括预研究、野外调查、揭露工程、物(化)探和样品测试等数据。11.5.2 成果数据库包括成果图件和成果报告数据库。

11.5.3 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按DD2006-05、DD2006-06、DD2006-07等要求执行。

11.6 成果评审

11.6.1 成果评审一般在野外验收后6个月内完成,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11.6.2 成果评审时应提供成果图件、报告、模型和数据库,以及项目任务书(合同书)、设计书、野外验收意见与审批文件、项目承担单位的初审意见书等。

11.6.3 成果评审通过后,项目组应按成果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认定。

15

12 资料归档与汇交

12.1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

12.1.1 地质调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按照DA/T41要求执行。

12.1.2 地质调查工作中形成的有重要价值的实物资料应向有关馆藏机构汇交,具体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2.2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

12.2.1 成果地质资料一般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成果图件、成果数据库、原始资料数据库等。12.2.2 成果地质资料评审后应在6个月内汇交,具体按照DD2010-06的要求执行。

16

城市地质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地质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2-10-26 15:40:01来源:原创【打印本页】 1. 设计目标 以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初步建立城市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实现地质资料收集全面化、整理标准化、录入格式化、管理常态化;充分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多元化,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化水平,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实现重点区域地质模块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提取、信息生成等功能,为政府宏观决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社会投资风险,构建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和动态运行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2. 总体框架设计 面向城市地质和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建设、成果集成、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需求,基于GIS、地质、三维可视化和Virtual Globes技术,建立了三维环境下的海量、多尺度、三维立体地质信息的建模、集成、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技术框架(下图)。

三维地质建模成果集成、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技术框架 3.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系统从纵向上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2)数据库层,(3)数据服务层,(4)专题数据及应用层;(5)业务层。

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划分示意图 3.1.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满足各类地质资料数据在数据录入、数据编辑、数据更新、数据转入等方面的需求,包含数据辅助整理入库和辅助建库软件编制工具,实现海量数据库建立和后续数据更新,以及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数据采集层实现了基于已有空间数据的建库和三维建模。 3.2. 数据库及其管理层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用来管理所有地质专题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实现地质专题数据的导入导出和加载可视化显示。三维模型目前基于标准obj及vrml交换格式存储,以大字段方式存储于数据库。Ctech、discover3D和MapGIS K9等三维建模工具建好的模型导出为中间格式后进行入库,然后统一由数据管理模块进行管理。 数据库层存储了来自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各类空间和属性数据,按数据类型分包括空间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专题图形数据库、基础地质数据库),专业属性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等数据库。数据库在Oracle支持下实现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具有下述特征: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001一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1∶50000) 1991-06-11发布 199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DZ/T 0001一91 (1∶50 000)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总则规定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填图内容与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及说明书编制、评审验收和提交的办法。 1.2 适用范围 本总则适用于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 GB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ZB/T D10 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 3 目的任务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基本准则 4.1 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2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和地质矿产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 4.3 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4.4 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4.5 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4.6 承担地质填图项目的单位,以短小精干的分队为宜,一般一个分队应配备3~5名地质技术骨干。有条件时,在一个片区可由若干分队组成联队进行填图,并保持填图人员的相对稳定。 4.7 地质填图应以符合精度要求的一比二万五千的地形图为底图。没有此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采用地形-地质一次成图法,直接用相应比例尺的航空象片并辅以一比五万地形图进行填图;也可用大于一比二万五千地形图缩编以及用精度符合要求且现势性好的一比五万地形图放大编绘成为一比二万五千的地形图做底图。 1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试点和研究总结阶段,其技术要求也正在编写之中。本要求暂时供1:250000和1:50000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时参考。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生态学及其它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和地表水圈。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和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1.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1)基本查明测区内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3)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等。 2.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调研、野外踏勘等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A)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B)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C)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D)土地资源调查;(E)

17-DD 2019-09 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 2019-09 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试行) A guide for ecology geological survey(1∶50 000)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9年1月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目的任务 (2) 4.2基本要求 (2) 4.3工作量定额 (2) 5 设计书编制与审查 (2) 5.1资料收集 (2) 5.2资料整理分析 (4) 5.3野外踏勘 (4) 5.4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4) 5.5设计书编制内容与要求 (4) 5.6设计书审查 (4) 6 生态地质调查 (4) 6.1一般调查内容 (4) 6.2不同类型区特殊调查内容 (5) 7 调查技术方法与要求 (5) 7.1遥感调查 (5) 7.2地面调查 (6) 7.3剖面测量 (6) 7.4地球物理勘探 (7) 7.5钻探.. (7) 7.6钻探... (8) 7.7动态监测 (8) 8 生态地质评价 (8) 9 数据库建设 (9) 9.1基本要求 (9) 9.2建设内容 (9) 10 成果编制 (9) 10.1图件编制 (9) 10.2报告编制 (9) 11野外验收与审查 (9) 11.1野外验收 (9) 11.2成果审查 (10) 11.3资料归档 (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生态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1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生态地质调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爱兵、林良俊、聂洪峰、尹立河、罗为群、叶思源、胡秋韵、张春虎、肖春蕾、张俊、张连凯、侯国华、朱立峰、郭兆成、成杭新、徐宏根、崔放、李小磊、李仰春等。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城市地质调查钻探编录工作细则

城市地质调查钻探编录工作细则 (提纲)

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在城市地区开展地质调查的各类钻探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4158—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DZ/T 0148-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JGJ87-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DZ/0017—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3、总则 3.1目的与任务 钻探是城市地质调查中用于查明城市地下松散层三维地层结构、三维工程地质层结构、三维水文地质层结构、风化层厚度分带,查明城市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主要技术手段。 利用钻孔进行松散沉积层分层、查明厚度及空间变化特征,建立地层层序、划分岩石地层单位;了解基岩起伏面变化特征和基岩特征,填绘基岩地质图;探明地下含水层(组)、隔水层的数目、埋藏深度、厚度和变化;划分工程地质层,特殊土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和主要特征;查明风化层厚度,划分风化带;验证隐伏断裂和活动断裂,地下岩溶发育程度、海水入侵程度;采集地质、水文、工程、地球化学等城市地质调查、研究和评价必须的各类测试样品。利用钻孔进行井中物探、静力触探和岩土工程试验。利用钻孔进行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外动力地质现象变形动态监测;探明滑坡等到外动力地质现象的分布、规模及发育规律。3.2钻探工程布置原则 1、钻探工程应在充分收集城市区已有各类钻孔资料,经分析筛选出可利用钻孔分布图上进行部署。钻孔布置应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由线到面、由疏到密,控制性钻孔和一般钻孔间隔布置的原则。控制孔数量为钻孔总数的20~30%。 2、钻探应在地质调查和物探工作基础上进行。 3、钻孔主要按勘探线布置,钻孔勘探线应平行或垂直于地质体、岩土体、地质灾害体长轴方向或变化最大的方向。冲积平原、大型盆地区应沿垂直地下水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 基于IP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关键技术研 究成果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二○一二年七月

基于IP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报告 项目名称: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 场景流媒体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诸云强 项目联系人:诸云强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起止时间:二O 一一年八月~二O 一二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课题基本情况 (1) 第一节课题背景 (1) 第二节目标与任务 (1) 第三节主要工作量及成果 (2) 第二章项目实施及数据源 (2) 第一节项目组织与实施 (2) 第二节数据来源 (3) 第三章工作内容与实现 (4) 第一节系统分析与功能设计 (4) 第二节系统功能实现 (5) 第四章质量监控体系与质量保证 (11) 第一节组织保证 (11) 第二节质量评述 (12) 第五章取得成果与建议 (13) 第一节主要成果 (13) 第二节问题与建议 (14) 附件 (15)

第一章课题基本情况 第一节课题背景 为满足现代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服务需求,基于已经建立的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及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进行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核心技术研究,为地质调查信息网格服务平台提供可行的实时多源(点)音视频调度、管理、存储、实时广播及历史点播流媒体发布解决方案,开 发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进行野外试点应用,初步实现远程野外工作验收的多点调度管理及全网实时广播。 通过本项目课题研究,依托已有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和卫星资源网络体系,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及远程验收等应用场景,专家组通过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就可以观看现场工作组汇报,实时了解野外地质工作情况,实现各野外节点视音频的调度管理及实时发布,提升野外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水平及管理能力。 目前基于双向视频会商的管理调度技术和流媒体发布已较成熟,而本课题现阶段选用的多点单边会商是利用编解码设备实现的,编解码设备在基于卫星传输的多级网络上的管理调度及流媒体发布尚无成熟技术平台支持,本课题在对现有编解码设备通信控制及传输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调度平台开发,选用成熟的流媒体发布技术,解决单边会商视音频在多级网络上的调度管理、实时发布及存储点播,搭建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音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 第二节目标与任务 基于已经建立的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及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为地质调查信息网格服务平台提供可行的实时音视频调度、管理、存储及流媒体发布解决方案,开发基于IP 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音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进行野外试点应用,初步实现远程野外工作验收的多点调度管理及网络实时发布。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1:50000) DZ/T0001—91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总则规定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填图内容与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及说明书编制、评审验收和提交的办法。 1.2 适用范围 本总则适用于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 GB958 区域地质图例(1:50000) ZB/T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 3 目的任务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1-06-11批准1991-10-01实施

4 基本准则 4.1 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4.2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和地质矿产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 4.3 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4.4 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4.5 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4.6 承担地质填图项目的单位,以短小精干的分队为宜,一般一个分队应配备3~5名地质技术骨干。有条件时,在一个片区可由若干分队组成联队进行填图,并保持填图人员的相对稳定。 4.7 地质填图应以符合精度要求的一比二万五千的地形图为底图。没有此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采用地形-地质一次成图法,直接用相应比例尺的航空像片并辅以一比五万地形图进行填图;也可用大于一比二万五千地形图缩编以及用精度符合要求且现势性好的一比五万地形图放大编绘成为一比二万五千的地形图做底图。 4.8 不同地质条件,工作条件和研究程度的调查区,其工作内容和要求允许有所侧重和区别,但应在设计书中加以明确。 5 地质调查程序 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地质勘查活动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地质勘查活动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2019年05月3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根据《地质勘查活动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勘查活动】《办法》第二条所称地质勘查活动涵盖综合地质调查及勘查、专业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及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地质调查及勘查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油气资源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城市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及其他相关地质调查及勘查活动等;专业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包括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航空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地质坑探、地质槽探、地质实验测试及其他相关地质勘查技术服务活动等;地质灾害防治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 第三条【职责分工】自然资源部组织对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域、国家重大项目、存在争议问题、转办交办等事项的监督检查;对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地质勘查单位信息,要求其按照标准规范开展工作;拟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地质勘查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 对取得甲级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要加强对其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的监督抽查。 第四条【学会协会】《办法》第四条所称行业学会协会主要是指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等与地质勘查活动相关的国家级学会、协会。 第二章监管方式和手段 第五条【标准规范】《办法》第五条所称地质勘查的标准和规范是指从事地质勘查活动应当遵守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包括综合地质调查及勘查类、专业地质勘查技术服务类、地质灾害防治类。自然资源部负责制定、修订并发布开展地质勘查的标准及

全国地质勘查系统分类

全国地质勘查系统分类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 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艺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 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 1.1 资料收集 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著、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 背景数据准备 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必须对数字化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处理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误差校正。这一步的目的是使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具备正确的坐标数值。数字化的地形数据是根据扫描的地形图矢量化得到的,所以具备的坐标系是一种用

2011版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上中下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作者:李超岭主编 书号:7-116-07125-4 出版日期:2011-1-1 开本:16开上中下册3册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原价:188元优惠价:180元(货到付款包邮)

内容简介: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涵盖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矿体模拟、品位估计、资源储量估算、矿山开采系统优化等内容,实现了地质填图、固体矿产勘查的全数字化过程。具有GPS导航与定位、电子罗盘测量、素描图编绘、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地质剖面、槽井坑钻工程编录、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重砂地球化学测量等数据采集、地质图编制、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资源储量估算与矿体三维显示等功能。 本书由上、中、下三册组成。上册包括"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操作指南"和"探矿工程数据编录系统(PEData)操作指南"两部分,中册为"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操作指南",下册为"资源储量估算与矿体三维建模信息系统(REInfo)操作指南"。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四大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功能、操作步骤和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科学研究的地学工作者和相关科技管理人员 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地学类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前言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操作指南 1、概述 2、程序和数据传输到掌上机 3、打开程序 4、打开地图 5、工具栏按钮介绍 6、GPS操作 7、打开影像文件 8、图层代号说明 9、添加(新增)地质点 10、添加(新增)“分段路线” 11、添加(新增)“点和点间界线” 12、添加(新增)“产状” 13、添加(新增)“照片” 14、添加(新增)“素描” 15、添加(新增)“化石” 16、添加(新增)“采样” 17、编辑浏览路线过程 18、自由图层(FREE)使用方法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就是近年发展起来得一项新得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试点与研究总结阶段,其技术要求也正在编写之中。本要求暂时供1:250000与1:50000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时参考。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就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经济得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得一项新得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就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得基础性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就是在区域地质调查与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得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生态学及其它有关地球科学得方法、理论,调查人类与生物群体赖以生存得岩石圈、地下水圈与地表水圈。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得主要对象就是岩石、土壤、地下水与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得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与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1.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得主要任务 (1)基本查明测区内得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与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等得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与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得影响; (3)在综合评价得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得措施、建议等。 2.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得主要工作内容 (1)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得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得资料与综合研究成果,进行调研、野外踏勘等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得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A)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得野外调查;(B)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C)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D)土地资源调查;(E)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F)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调查;(G)其它有关得调查工作,包括放射性生态调查、旅游资源与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引起得环境效应等。 (3)样品采集、实验测试、室内综合研究及数字图库得建立。 在以上调查研究得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方法技术,动态评价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地质环境得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产生得影响、评价测区内得生态地质环境容量与质量现状,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得措施与建议等。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前言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应以“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为指导,依据《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针对矿山环境状况和特点,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主要内容: 范围、定义、总则、工作程序、精度要求、工作原则和方法、报告编写要求和附录。 本技术要求规定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各项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技术要求组织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 张洪波陈吉才徐建芳肖桂珍顾福计王淑云罗靖筠 本技术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负责解释。

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 1.3本技术要求规定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不替代矿山常规的勘查和有关的评价工作。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2.2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总则 3.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3.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内容 1、了解从(州市、县、镇)至矿山的里程(km)。 2、调查进入矿山区域的道路情况,道路路基和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坍塌滑坡现象(拍照)。 3、调查矿山周围村庄情况,几户、人口数、经济收入、外出人口数,人均收入、经济作物、动植物等等(列表)。 4、调查村庄房屋情况,询问村庄里有没有房屋开裂、塌陷等若有做仔细描述,询问村庄附近山体有没有发生过开裂、蹦塌、滑坡,村庄附近的冲沟、泥石流等情况(拍照)。 5、调查村庄和矿山饮用水情况,村庄的河流、溪沟其水流量、流向、河流宽度、水质(拍照)。 6、调查矿区地形地貌(坡度、高差、排水情况),矿山植被(覆盖率、物种)等(拍照)。 7、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年最高和最低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区域属哪个水系支流有几条。 8、调查矿山周围有没有古(新)滑坡体,其稳定情况、上覆地层、滑距、滑向、植被情况(拍照、列表)。 9、调查矿山道路边坡和平硐口是否有崩塌、不稳定斜坡体,其稳定情况、上覆地层岩性结构构造、崩塌体和不稳定斜坡体大小、坡度和产状、植被情况(拍照、列表)。 10、调查矿山周围是否有泥石流沟,其物质来源、冲沟两岸地层和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沟两岸的植被情况、坡度和坡降比、流向、形状“U”或“V”、对下游的危害情况(拍照、列表)。 11、调查矿山区域内岩溶是否发育,是否有溶洞、溶槽、溶蚀洼地等,其高度、宽度、长度,上覆地层、植被、稳定情况(拍照)。 12、调查矿山岩土体风化情况,岩土体风化程度描述、植被发育情况(拍照)。 13、调查矿山各个老硐和新硐位置,洞口岩层稳定性、洞口植被、围岩体、涌水量(拍照)。 14、调查矿山地表采空区和地下采空区,露天采空区的大小,周围岩性、采空区深度,采空区周围植被,地下采空区大小,地表是否开裂或塌陷,植被发育情况(拍照)。 15、调查矿山工业场,地层岩性、周围的排水设施和拦挡设施。 16、调查矿山排矸场、堆渣场,其高度、宽度、堆放位置、稳定程度、周围排水设施、拦挡设施、危害对象等。 17、调查矿山办公生活区、炸药库、高位水池,其面积大小、位置、地层岩性、对其产生危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的设计编写;综合勘查精度要求;综合勘查技术要求;环境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评价;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及预测;报告编军、成果验收和提交等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以及国家重点项目,国土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的1∶5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工作。其他比例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J2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ZB/T 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 000) DZ 44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ZB D14 003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 000) DZ 55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 3 总则 3.1 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以下简称1∶50 000综合勘查)是地质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应在1∶200000区域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进行。 3.2 1∶50000综合勘查目的是:提高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程度。为城市地区、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土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专门性勘查奠定基础;为国土整治、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管理提出地质依据与建议: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科学发展提供资料。 3.3 1∶50000综合勘查基本任务是:在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有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不良环境地质现象(灾害)的诱发因素、活动规律以及提出相应的防护和整治措施。 根据国土整治、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对地质环境作出评价,从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出发,论证工作区适宜的建设发展规模、布局及产业结构。 3.4 1∶50 000综合勘查区的确定,必须服从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近期主要部署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重要经济区,国土综合开发区,农业综合开发区。 勘查区范围应根据查明地质问题的需要,考虑行政单元的完整性以及与城市有联系的地区。同时亦要顾及1∶50000图幅的相对完整性。 3.5 勘查工作内容应针对工作区的特点、需要和问题,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工作内容应包括: 3.5.1 基本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各类含水层(组)的富水程度,并圈出具有集中供水前景的富水区范围。 3.5.2 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二O一O年六月

目录

前言 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起草。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附录为规范性附件,属于规范的内容之一。 本技术要求主要编写人有:。

引言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水文地质的研究精度,完善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方法体系,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由1个技术要求正文和3个附录组成。 图幅调查阐明了平原区、丘陵区、岩溶地区、滨海地区、内陆盆地区、黄土地区、红层地区、冻土地区等不同类型地区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调查内容与要求,界定了不同类型区的工作定额;对资料搜集与整理、遥感解译、、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等各类调查方法及要求进行了进行了统一规范。 综合研究规范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潜力评价、地下水功能评价、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含水层防污性评价、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等技术过程和方法。 编图技术要求对1∶50000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图件编制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编图方法和图示图例进行统一和规范。 成果要求规范了成果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数据库的建库要求。 本技术要求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按已有的技术要求、规范、规程、标准执行。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_T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DZ/T0001—91 (1:500000)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总则规定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填图内容与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及说明书编制、评审验收和提交的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总则适用于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引用标准 GB958区域地质图例(1:50000) ZB/T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 3目的任务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基本准则 4.1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2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和地质矿产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 4.3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矿产、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4.4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4.5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4.6承担地质填图项目的单位,以短小精干的分队为宜,一般一个分队应配备3~5名地质技术骨干。有条件时,在一个片区可由若干分队组成联队进行填图,并保持填图人员的相对稳定。 4.7地质填图应以符合精度要求的一比二万五千的地形图底图。没有此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采用地形-地质一次成图法,直接用相应比例尺的航空象片并辅以一比五万地形图进行填图;也可用大于一比二万五千地形图缩以及用精度符合要求且现势性好的一比五万地形图放大编绘成为一比二万五千的地形图做底图。 4.8不同地质条件,工作条件和研究程度的调查形象,其工作内容和要求允许有所侧重和区别,但应在设计书中加以明确。 5地质调查程序 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的技术问题与开发方法

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的技术问题与开发方法 地质调查的过程同时是地质调查信息的处理过程,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问题探究的,欢迎前来阅读参考。 1、数据的产生 地质调查是人们对地球表层有目的的探测与探索。从数据角度看,地质调查以多来源、多模态数据展现地球表层现状与发展过程。从系统角度看,地质调查是参与人、数据处理机、地球构成的“人-机-地”系统。地质调查数据的产生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网络信息与 管理信息来自人机交互系统,地球信息来自机地交互系统和人地交互系统。 地质调查数据产生的位置与时间表现出整体的规律性和局部的随机性。地质调查不但产生地质观测与探测数据,还产生服务、管理及其参与人数据,表现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交织的复杂状态。 2、基本认识 地质调查大数据是地质调查工作和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融合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源动力来自于2个方面:①地质调查业务不断调整拓展,大量新型技术方法的应用,数据共 识基本形成;②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需求日渐增强,亟需从独占走向共享、从粗放走向精细。 地质调查大数据试图解决以下3类问题: (1)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地质信息资料分割保存,形成信息孤岛,数据信息顺畅流 动困难,信息与数据共享问题一直是制约地质调查发展的瓶颈。 (2)在以往地质调查工作中,存在一些与数据和计算相关的地质问题,由于当时信息 技术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解决,或者解决效率、精度不能令人满意。这一类问题普遍存在于地质调查具体工作中。 (3)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产品类型不足,生产周期偏长,需求响应欠准确、欠及时。 这一类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地质调查工作的焦点问题。 地质调查大数据是一个三元组<Ω,fΩ,Rf>,Ω是一个巨数据集,fΩ是定义在Ω上的处 理技术方法集,Rf是fΩ上的关联关系。通常,巨数据集Ω的计数测度只增不减,包含 地质调查产生的数据。处理技术方法集fΩ的操作对象是地质调查产生的数据,操作基础 是信息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核心元素。关联关系Rf定义解决地质调查问题的思路逻辑,体现地质调查大数据的功用与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