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4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说课稿

小数4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第第2课时例3及相关练习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学内容地位作用与教学基础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本部分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知识,是学生前面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加法运算定律的实际应用,是学生正确、有据、合理、简洁运算的灵活思维素质的发展与培养,同时也为今后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教学本节教学内容前一课,学生刚学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及初步简单应用,并且在以往的计算中初步形成了“凑整”思想方法。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有所淡忘。因此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但需适时质疑启发思考,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与思想方法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拟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观察,收集数据,发现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温故奠基,以旧引新,激活新知生长点;

2. 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和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3.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4.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把握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质疑启发引路,引导观察案例,启发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明白算理与优化思想。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五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温故奠基,以旧引新。根据新知教学基础,定位变式复习加法运算定律这一必要关键基础知识,巩固学生新知基础点(起点)与生长点,引入激活新知“最近发展区”。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a+b=b+c;2)加法结合律:(a+b)+c=a+(b+c)

2)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中填上恰当的数

(1)528+85+72=(528+□)+ □;(2)56+47+44=47+(□+□)

3)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二)创设问题情景,探究新知。

1.通过课件展示呈现例3主题情景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动力与探究欲望。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115km 132km 118km 85km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你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时板书四天的行程数据。

2.锁定问题,引导探究

1)根据学生提出问题,选择性地板书问题:按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2)由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列式

3)学生分组或同排讨论、交流算式至少有几种不同算法?并按不同方法计算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算法步骤,观察比较、并思考讨论算法依据与哪种算法简便及理由

5)教师强调指出:在简便算法中,为了清楚体现简算顺序,就要加上小括号,同时运用加法结合律运算的要求。简算中我们同时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在代数运算中,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可使计算变得较为简便,也是我们常用的简算思想方法。

(四)实践应用,深化巩固。为强化重点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结合教学案例后的“做一做”与习题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填一填”等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五)反思感悟,总结评价。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你会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吗?”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趋于完善和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八.教学理论依据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18页,做一做及练习五中的部分内容 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经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发现过程,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价值意义。 2、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 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 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符号、字母来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说课稿说课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P30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3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学好本节,能为今后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什么题能用加法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说教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意识,我设计了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师生互动等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结合生活情境进行运算。 说学法 本课设计力求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独立思考,类比应用,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情境,使学法与教法和谐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设计教学。 1、复习回顾引出新知 2、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3、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4、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复习回顾 指名学生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指名学生谈一谈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运算定律,为新课作铺垫。 探究新知

李叔叔第四天计划从A 城到B 城骑115千米,第五天从B 城到C 城骑132千米,第六天从C 城到D 城骑118千米,第七天从D 城到E 城骑85千米。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我们的问题是: 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 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充满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 尝试练习,我能行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245+180+20+155 67+25+33+75 (千米)45085 3658511824785 118132115=+=++=+++

小数4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说课稿

小数4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第第2课时例3及相关练习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学内容地位作用与教学基础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本部分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知识,是学生前面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加法运算定律的实际应用,是学生正确、有据、合理、简洁运算的灵活思维素质的发展与培养,同时也为今后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教学本节教学内容前一课,学生刚学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及初步简单应用,并且在以往的计算中初步形成了“凑整”思想方法。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有所淡忘。因此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但需适时质疑启发思考,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与思想方法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拟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观察,收集数据,发现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温故奠基,以旧引新,激活新知生长点; 2. 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和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3.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4.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把握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质疑启发引路,引导观察案例,启发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明白算理与优化思想。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五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温故奠基,以旧引新。根据新知教学基础,定位变式复习加法运算定律这一必要关键基础知识,巩固学生新知基础点(起点)与生长点,引入激活新知“最近发展区”。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a+b=b+c;2)加法结合律:(a+b)+c=a+(b+c) 2)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中填上恰当的数 (1)528+85+72=(528+□)+ □;(2)56+47+44=47+(□+□) 3)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事: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 2、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中,习得举例验证的方法,感悟符号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设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验证等过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独立思考,感悟数学基本思想。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过程目标,关注核心概念的落实。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最具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

单元所学习的五条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学好本课,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间的关系。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积累丰富的四则运算活动经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我认为这样安排,旨在依托四则运算的意义,调动学生的经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习得验证的方法,在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从经验上来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计算经验,对四则运算的意义有了理性的认识,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学习本课。从认知水平来看,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理解抽象的运算定律对他们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难点拟定为领悟举例验证的方法。 然后,谈谈教法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本课以引导探究为主,综合运用启发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导入环节用学生日常学习中熟悉的等式引导学生观察提出猜想,然后采用启发谈话法,组织学生举例验证,最后借助点子图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道理,使学生更加信服。 接着,谈谈学法设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小学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够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 功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其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较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而分配律则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和算术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教学难点为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方式展示加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和分配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2.探究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自主发现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

3.练习巩固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以下几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举例、应用等环节,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3.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情境创设等方式,导入新课——加法的运算定律。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算式的特点,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学习新知:通过直观演示、探究发现等方式,学习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自主发现规律,并理解规律的意义和作用。 3.巩固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口算题、判断题、简便计算题等,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小组竞赛、个人挑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总结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在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学习收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范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范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 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我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分析及教学反思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对于数学运算定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于加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已经有充分的认知经验。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由易到难,便于教学。先教学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对加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具体数据的讨论,上升到规律的发现与归纳,最终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算式并归纳抽象运算定律,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借助加法意义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从形式上进行正确的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定律、概括运算定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与应用; 2.学会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加法运算; 3.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案、黑板、粉笔和课件; 2.学生:数学笔,练习册、草稿纸等。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先 让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加法运算规律,引导学生想象以下 场景: 张三有3个苹果,李四有2个苹果,他们放在一起,一共 有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回答:3个苹果+2个苹果=5个苹果。 然后问题来了:如果全班有30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带了5 元钱来给班级购买文具用品,那么班上一共有多少元钱?

2. 学习(15分钟) 2.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 通过上述问题的提问,学生可以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 和作用。加法运算定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数的顺序无关,交换加数的顺序不会改变其和。 例如:5+3=3+5=8。 2.2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方便地处理数学问题。例如:在上 面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将全班30个学生的5元钱逐个加起来,也可以将5元钱相加后再总计人数。 即:5+5+5+…+5=5×30=150元。 3. 拓展(25分钟) 3.1 练习操作 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些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定 律的应用。 练习1: 小明家有6个苹果,小红家有5个苹果,如果他们家的苹 果放在一起,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答案:6+5=11个苹果。 练习2: 全班有40个男生和30个女生,班级里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答案:40+30=70个学生。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2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2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 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 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所讲的课题是《加法运算定律》,在教学中,我将努力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由李叔叔骑车外出旅游这一情景引出,学生通过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先让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再让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加法运算定律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习本节课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整数与小数的简便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依据教材的特点、目标的定位,我把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把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中外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才决定着每一节课当中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课中,在教学导入环节时,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设疑激趣法;在让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自主探索、动手事件、讨论交流法、提示点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解释与应用,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说课稿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王丽娜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这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加法两个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一定的基础。教材中改变了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是在例2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3天所行路程和的基础上,给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让学生求4天计划行程的和。教材中设计的四个加数,其中两个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 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 2、说教学目标: 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能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发展思维的灵性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

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简算技能、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并最终养成简算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二、说教法、学法 1、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把运算定律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就是为了在生活用数学。 2、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主动交流、质疑。老师也相应地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启发指导。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5+75=100 123+177=300 48+52=100 201+399=600 85+115=200 284+116=400 235+115=350 103+97=20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运算定律说课稿(通用9篇)

运算定律说课稿(通用9篇) 运算定律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以后能用本课所学的使一些分数的计算简便,也为以后学习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特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用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结合相关内容,渗透“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分数计算采用简便的算法; 难点:学生能掌握运算定律,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4、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猜想,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开放了教学的时空。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教材的束缚,使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成为了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从个体尝试到小组间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六个环节进行数学活动,分别是:复习铺垫,引出新知;质疑猜想,展开验证;实践新知,应用提高;加强对比,沟通联系;巧设练习,巩固提高;反思体验,总结评价。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知识的获取靠积累,根据小学生掌握知识的遗忘规律,在教学新课前,我设计了以下练习,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温习,架起与新知识间的桥梁,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课件出示: (二)质疑猜想,展开验证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不知道能不能推广到分数乘法?我这样问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组织学生猜想,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都说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的计算时,我会这样告诉他们,毕竟这是你们的猜想,最好我们能进行验证。为了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四人小组合作活动:用1/2、1/3、1/5这三个分数,根据运算定律,设计一种方案,看看整数运算定律到底能不能推广到分数乘法中。学生经过交流,可能会这样汇报: 1、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 3、乘法分配律: 所以这说明乘法分配律适用于分数乘法。

四年级数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说课稿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节《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一.说教材地位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从课本的纵向联系来说,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的加法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也知道这些运算定律确实能够使运算更加简便,那么,整数的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在小数的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当然,结果是肯定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可以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后面学习小数的加法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其次,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加法,也拓展了加法运算定律的使用范围,丰富其内涵。而且,加法运算定律字母表示形式,为以后代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给出的小数数字特点正确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渗透“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速算,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能根据给出的数据特点,合理、灵活地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观察—比较—讨论—思考—应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法: (一)交流讨论法:学生个人探索,同桌交流,小组讨论。通过观察、计算、讨论等活动,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总结出加法的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加法的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二)练习法: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深化理解,本节课的练习采用基本练习、巩固练习,变式训练,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已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概括、综合和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对于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理解并不难,关键是结合具体题目的灵活运用,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将紧扣这一中心开展有效的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分了四个最基本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入课题。有两道题。第一题是凑数游戏,凑整法在小学数学乃至数学口算中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养成凑整的习惯就能提高口算的能力,其实也是为简算埋下了伏笔。第二题是小数的加法,让学生观察每组算式的运算结果是否相等,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受到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的加法运算同样适用。 第二个环节是探究新知。 1.通过课本例题4计算0.6+7.91+3.4+0.09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验证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题目,并尝试计算: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说课》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事: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加 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 2、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中,习得举例验证的方法,感 悟符号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 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设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验证等过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独立思考,感悟数学基本思想.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过程目标,关注核心概念的落实.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最具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

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学好本课,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间的关系.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积累丰富的四则运算活动经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我认为这样安排,旨在依托四则运算的意义,调动学生的经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习得验证的方法,在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从经验上来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计算经验,对四则运算的意义有了理性的认识,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学习本课.从认知水平来看,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理解抽象的运算定律对他们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难点拟定为领悟举例验证的方法. 然后,谈谈教法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本课以引导探究为主,综合运用启发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导入环节用学生日常学习中熟悉的等式引导学生观察提出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 算定律》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加法的运算定律,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前三年的研究中,学生已经对加法的交换律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本教材中,先教授交换律,再教授结合律,这样有助于学生由易到难地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它们。同时,培养学生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运算律的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并用符号来表达运算律。 教学过程中,我将安排丰富、多样、有效的研究活动,例如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

表达。这样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 最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环节:课前谈话、教学加法交换律、研究加法结合律、巩固练和课堂总结。 在课前谈话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环节中,教师通过出示算式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揭示了加法交换律的定律,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在研究加法结合律环节中,教师通过比较算式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揭示了加法结合律的定律,并让学生用符号来表示。

在巩固练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在练本上解答问题,并通过巡视找出需要的答案,让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并对口令进行反馈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定律,并能用符号来表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2、在加法的运算定律中,a、b、c可以分别表示加数、被加数和和。因此,a+b=c的形式可以表示任何两个数相加得到另一个数的规律。例如,5+3=8,2+6=8,9+1=10等等。 3、同样地,减法的运算定律可以表示任何两个数相减得到另一个数的规律。例如,8-3=5,9-6=3,10-1=9等等。 4、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这些规律。例如,在购物时,如果知道商品的原价和打折幅度,就可以用减法的运算定律来计算出折后价;在做家务时,如果知道家里有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加法的运算定律》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根底。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拟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表达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详细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开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5、教具准备:主题图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开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开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展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展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稳固练习、五、课堂总结。详细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安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