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 课 讲 稿妊娠生理

授课讲稿第12 页

正文

备注

妊娠生理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

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全过程平均约38周,是非常复杂、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

第一节受精与着床

一、精子获能

精子离开精液经宫颈管进入宫腔,与子宫内膜接触后,子宫内膜白细胞产生α、β淀粉

酶解除精子顶体酶上的“去获能因子”。此时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称精子获能。获能的主要

部位是子宫和输卵管。

二、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称受精。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小

时。

三、受精过程

卵子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人输卵管内,停留在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等待受精。已

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开始受精过程,其他精子不再能进入。形成受精卵标志诞生新生命。

四、受精卵着床

(一)定义

约在受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二)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

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透明带必须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必须分化出合体滋养

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妇体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

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三)着床三阶段

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

(四)子宫内膜变化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按蜕膜与囊胚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3部

分:①底蜕膜,以后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②包蜕膜:随囊胚发育逐渐突向

宫腔,与真

授课讲稿第13 页

正文

备注

蜕膜逐渐融合,于分娩时这两层已无法分开;③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

的蜕膜。

第二节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一、胎盘

(一)定义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由羊膜、叶状

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二)胎盘的形成

1. 羊膜

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最内层。羊膜是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薄膜。

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正常羊膜厚0.02~0.05mm,由5层细胞组成。

2. 叶状绒毛膜

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胎盘主要部分。

(1)绒毛最初形成

晚期囊胚着床后,滋养层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内层为细胞滋养细胞,是分裂生长的细

胞;外层为合体滋养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由细胞滋养细胞分化而来。在滋养层内面有

一层细胞称胚外中胚层,与滋养层共同组成绒毛膜。胚胎发育至13~21日时,为绒毛膜发育

分化最旺盛的时期。此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

(2)绒毛形成的3个阶段:①一级绒毛:指绒毛膜周围长出不规则突起的合体滋养细胞

小梁,逐渐呈放射状排列,绒毛膜深部增生活跃的细胞滋养细胞也伸入进去,形成合体滋养

细胞小梁的细胞中心索,初具绒毛形态;②二级绒毛:指初级绒毛继续增长,其细胞中心索

伸展至合体滋养细胞的内层,且胚外中胚层也长入细胞中心索,形成间质中心索;③三级绒

毛:指胚胎血管长入间质中心索。约在受精后第3周末,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胎盘循环建

立。

授课讲稿第12 页

正文

备注

(3)绒毛的特点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因营养丰富发育良好,称叶状绒毛膜。从绒毛膜板伸出的绒

毛干,逐渐分支形成初级绒毛干、次级绒毛干和三级绒毛干,向绒毛间隙伸展,形成终末绒

毛网。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的称游离绒毛;长入底蜕膜中的称固定绒毛。

一个初级绒毛干及其分支形成一个胎儿叶,一个次级绒毛干及其分支形成一个胎儿小叶。一

个胎儿叶包括几个胎儿小叶。每个胎盘有60~80个胎儿叶、200个胎儿小叶。每个绒毛干中

均有脐动脉和脐静脉,随着绒毛干一再分支,脐血管越来越细,最终成为毛细血管进入绒毛

末端,胎儿血液以每分钟约500ml流量流经胎盘。

(4)绒毛的血流

孕妇子宫螺旋动脉(也称子宫胎盘动脉)穿过蜕膜板进入绒毛间隙,再经蜕膜板流入蜕

膜静脉网。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可见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

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不直接相通,而是隔着绒毛毛细血

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表面细胞层,靠的是渗透、扩散和细胞选择力,再经脐静脉返回胎儿

体内。母血则经底蜕膜螺旋动脉开口通向绒毛间隙内,再经开口的螺旋静脉返回孕妇体内。

(5)绒毛组织结构:妊娠足月胎盘的绒毛表面积达12~14㎡,相当于成人肠道总面积

。绒毛滋养层主要有合体滋养细胞组成。

3.底蜕膜

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占胎盘很小部分。底蜕膜表面覆盖一层来自固定绒毛的滋

养层细胞与底蜕膜共同形成绒毛间隙的底,称蜕膜板。从此板向绒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蜕膜间

隔,一般不超过胎盘全层厚度的2/3,将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的20个左右母体叶。

(三)妊娠足月胎盘的大体结构

妊娠足月胎盘呈圆形或椭圆形,重约450~650g,直径16~20cm,厚l~3cm,中央厚

,边缘薄。胎盘分为胎儿面和母体面。胎儿面的表面被覆羊膜呈灰蓝色,光滑半透明,

脐带动静脉从附着处分支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直达胎盘边缘。胎盘母体面的表面呈暗

红色,胎盘隔形成若干浅沟分成20个左右母体叶。

(四)胎盘功能

授课讲稿第13 页

正文

备注

胎盘功能极复杂。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主要在血管合体膜。在胎盘内进

行物质交换及转运方式有:①简单扩散;②易扩散;③主动转运;④其它:较大物质可通

过血管合体膜裂隙,或通过细胞膜内陷吞噬后继之膜融合,形成小泡向细胞内移动等方式转

运。

胎盘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以及合成功能等。

1.气体交换维持胎儿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是O2。在母体与胎儿之间,O2及CO2是以简

单扩散方式进行交换。母体子宫动脉血氧分压(PO2)为95~100mmHg,绒毛间隙中的血PO2

为40~5 0mmHg ,而胎儿脐动脉血PO2于交换前为20 mmHg,经绒毛与绒毛间隙的母血进

行交换后,胎儿脐静脉血氧分压(PO2)为30 mmHg以上。氧饱和度可达70%~80%,尽管

PO2升高并不多,但因胎儿血红蛋白对O2的亲合力强,能从母血中获得充分的O2。

2.营养物质供应葡萄糖是胎儿热能的主要来源,以易扩散方式通过胎盘。胎儿体内的

葡萄糖均来自母体。氨基酸浓度胎血高于母血,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自由脂肪酸能较

快地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胎盘。电解质及维生素D多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胎盘中含有

多种酶,可将复杂化合物分解为简单物质, 也能将简单物质合成后供给胎儿。IgG例外,分

子量较大却能通过胎盘。

3. 排除胎儿代谢产物胎儿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经胎盘送入母血,

由母体排出体外。

4. 防御功能胎盘的屏障作用极有限。各种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分子量小

对胎儿有害药物,均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畸甚至死亡。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可

在胎盘部位形成病灶,破坏绒毛结构进入胎体感染胎儿。母血中免疫抗体如IgG能通过胎盘

,胎儿从母体得到抗体,使其在生后短时间内获得被动免疫力。

5. 合成功能胎盘具有合成物质的能力,主要合成激素和酶。合成的激素有蛋白激素和

甾体激素两大类。蛋白激素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生乳素等。甾体激素有雌激素、孕

激素等。合成的酶有催产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等。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约在受精后第6日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开始

授课讲稿第14 页

正文

备注

分泌微量HCG。着床后用特异HCG-β抗血清能在母血中测出HCG。在妊娠早期分

泌量增加很快,约2日即增长一倍,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最高峰,约为50~100kU/L,

持续10日左右迅速下降,妊娠中晚期血清浓度仅为峰值的10%,持续至分娩。分娩后若

无胎盘残留,约于产后2周内消失。

HCG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临床利用HCGβ亚基的特异抗血清,测定母体血清中

HCGβ亚基。在受精后10日左右可用放免法(RIA)自母体血清中测出,成为诊断早孕最

敏感方法之一。主要功能:作用于月经黄体,延长黄体寿命,使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

以维持妊娠。

(2)人胎盘生乳素(HPL):

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主要功能: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为产后泌乳作好准备。

(2)雌激素:妊娠早期,主要由黄体产生雌二醇和雌酮。于妊娠10周后,胎盘接

(3)替卵巢

产生更多量雌激素,至妊娠末期雌三醇值为非孕妇女的1000倍,雌二醇及雌酮值为非

孕妇女的100倍。雌激素是由胎儿、胎盘共同产生,称胎儿-胎盘单位。

(4)孕激素:妊娠早期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妊娠8~10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是产

生孕激素的主要来源。随妊娠进展,母血中孕酮值逐渐增高。

(5)缩宫素酶:由合体滋养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随妊娠进展逐渐增多,主要使缩宫素

分子灭活,起到维持妊娠的作用。

(6)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于妊娠16~20周母血中可测出此酶。随

妊娠进展而增多,直至胎盘娩出后其值下降,产后3~6日内消失。

二、胎膜

胎膜是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胎膜外层为绒毛膜,在发育过程中逐渐退化萎缩成为平滑

绒毛膜至妊娠晚期与羊膜紧密相贴,但能与羊膜分开。胎膜内层为羊膜,结实、坚韧而柔软

,与覆盖胎盘、脐带的羊膜层相连。于妊娠14周末,羊膜与绒毛膜的胚外中胚层相连封闭胚

外体腔,羊膜腔占据整个子宫腔并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大。

三、脐带

授课讲稿第15 页

正文

备注

脐带连接胎儿与胎盘,呈索条状组织。妊娠足月胎儿的脐带长约30~100cm,平均约55

cm,直径0.8~2.0 cm,表面被羊膜覆盖呈灰白色。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侧有两条

脐动脉。血管周围为胶样组织称华通胶,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脐带常呈螺旋状迂曲。脐带

是母儿间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若血流受阻时,危及胎儿生命。

四、羊水

充满在羊膜腔内的液体称羊水。妊娠不同时期的羊水来源、容量及组成均有明显改变。

(一)羊水的来源

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此时羊水成分除蛋白质

含量及钠浓度偏低外,与母体血清成分相似。妊娠16~18周时,胎儿尿液是羊水的重要来源

。妊娠足月胎儿通过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胎肺虽可吸收羊水,但其量甚微,对羊水

量无大的影响。

(二)羊水的吸收

羊水的吸收约50%由胎膜完成。妊娠足月胎儿每日吞咽羊水约500~700ml,经消化道

进入胎儿血循环,形成尿液再排至羊膜腔中,故消化道也是吸收羊水的重要途径。此外,脐

带每小时可吸收羊水40~50ml,胎儿角化前皮肤也有吸收羊水功能,但量很少。

(三)母体、胎儿、羊水三者间的液体平衡

母儿间的液体交换,主要通过胎盘,每小时约3600ml。母体与羊水的交换,主要通过胎膜

,每小时约400ml。羊水与胎儿的交换量较少,主要通过胎儿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皮肤等,。

(四)羊水量、性状及成分

1.羊水量妊娠38周时约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800rnl。

过期妊娠时,羊水量明显减少,可少至300ml以下。

2. 羊水性状及成分妊娠足月时羊水比重为1.007~1.025,pH约为7.20,内含

水分98%~99%,1%~2%为无机盐及有机物质。妊娠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液体。妊娠足

月羊水略混浊,不透明,羊水内常悬有小片状物,包括胎脂、胎儿脱落上皮细胞、毳毛、

毛发、少量白细胞、白蛋白、尿酸盐等。羊水中含大量激素和酶。

(五)羊水的功能

授课讲稿第16 页

正文

备注

1. 保护胎儿

防止胎儿受到挤压;保持羊膜腔内恒温;避免脐带压迫所致的胎儿窘迫;利于胎儿体液

平衡;宫缩时,避免胎儿局部受压。

2. 保护母体

妊娠期减少因胎动所致的不适感;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子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

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

第三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由于胚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了解妊

娠期母体变化,有助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一、生殖系统及乳房的变化

(一)子宫

1.宫体逐渐增大变软。子宫由非孕时(7~8)cm×(4~5)cm×(2~3)cm增大

至妊娠足月时35cm ×25cm×22cm。妊娠早期子宫呈球形且不对称,妊娠12周以后,增大的

子宫渐均匀对称并超出盆腔,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妊娠晚期的子宫呈不同程度右旋,与

乙状结肠在盆腔左侧占据有关。

宫腔容量非孕时约10ml,至妊娠足月约5000ml。子宫重量非孕时约70g,至妊娠足月约

1100g,主要是子宫肌细胞肥大,胞浆内充满具有收缩活性的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为临

产后子宫阵缩提供物质基础。宫底部于妊娠后期增长最快,宫体部含肌纤维最多,宫颈最少

,。自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可由腹部检查时触知,孕妇有时自己

也能感觉到。特点为稀发、不规律和不对称,尽管其强度及频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但

宫缩时宫腔内压力通常在5~25mmHg,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故无疼痛感觉,称Braxton

Hicks收缩。子宫动脉由非孕时屈曲至妊娠足月时变直,妊娠足月时子宫血流量约为450~

650ml/min,较非孕时增加4~6倍,其中80%-~85%供胎盘。当宫缩时,子宫血流量明

显减少。

2. 子宫峡部妊娠12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

临产后可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此时称子宫下段。

授课讲稿第17 页

正文

备注

3. 宫颈于妊娠早期,充血及水肿,外观肥大、紫蓝色及变软。宫颈管内形成粘稠的粘液栓。

(二)卵巢

妊娠期略增大,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于妊娠6~7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

激素,以维持妊娠的继续。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黄体开始萎缩。

(三)输卵管

妊娠期输卵管伸长,但肌层并不增厚。

(四)阴道

妊娠期粘膜变软,充血呈紫蓝色,伸展性增加。阴道脱落细胞增加。pH值降低,有利

于防止感染。

(五)外阴

妊娠期外阴部充血,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松软,故伸展性增加。

(六)乳房的变化

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孕妇自觉乳胀,腺泡增生使乳房增大并出现硬结,乳头增大

变黑,易勃起。乳晕变黑,乳晕外围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妊娠期间胎盘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及多种激素参与刺激乳腺发育,作好泌乳准备。于妊娠末

期,挤压乳房时,可有初乳溢出。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一)心脏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方移位,更贴近胸壁,心尖搏动左移约

1~2cm,心浊音界稍扩大。心脏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曲,加之血流量增加及血流速度加快,

在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可听及I~II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产后逐渐消失。心脏容量至妊娠

末期约增加10%,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约增加10~15次。心电图因心脏左移出现

电轴轻微左偏。

(二)心排出量

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周达高峰,此后持续此水平直至分娩。

(三)血压

在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一般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轻度降低,使脉压稍增大。

授课讲稿第18 页

正文

备注

(四)静脉压

由于下肢、外阴及直肠静脉压增高,孕妇容易发生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和痔。孕妇若

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能引起回心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一)血容量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40%~45%,维

持此水平直至分娩。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浆约增加l000ml,红细胞约增加450ml,

出现血液稀释。

(二)血液成分

1.红细胞

由于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约为3.6×10/L,血红蛋白值约为110g/L,孕妇储备

铁约0.5g,应在妊娠中、晚期开始补充铁剂。

2. 白细胞

从妊娠7~8周开始轻度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为5~12 ×109 /L,有时可达15

×109/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3. 凝血因子

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增加,血小板数无明显

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非孕妇女增加约50%,于妊娠末期可达4.5g/L。

4. 血浆蛋白

由于血液稀释,从妊娠早期开始降低,至妊娠中期血浆蛋白约为60~65g/L,以后持续

此水平直至分娩。

四、泌尿系统的变化

肾血浆流量(RPF)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于妊娠早期均增加,整个妊娠期维持高水平,

由于GFR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再吸收能力不能相应增加,约15%孕妇饭后可出现糖尿,

应注意与真性糖尿病相鉴别。受孕激素影响,自妊娠中期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蠕

动减弱,尿流缓慢,受妊娠子宫压迫,孕妇易患急性肾盂肾炎,以右侧多见。

麻醉生理学教学大纲

麻醉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麻醉生理学 Physiology of Anaesthesia 一、课程简介 麻醉生理学是研究生理学在麻醉学中的应用以及麻醉和手术对机体各种活动规律影响的学科,是麻醉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其内容主要介绍与麻醉专业密切相关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并介绍在麻醉状态下生命活动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麻醉与神经系统、麻醉与呼吸、麻醉与循环、麻醉与肝脏、麻醉与肾脏、麻醉与内分泌、麻醉与体温、麻醉与妊娠生理、麻醉与老年、小儿共十章内容。 由于麻醉生理学是在生理学之后讲授,它的任务己无需生理学所要求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是着重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麻醉学临床有关的人体生理功能变化的特点与规律,为毕业后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临床医疗、科研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其多种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描述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 为了更好地阐明麻醉生理学的理论问题,为学习临床麻醉学打好基础,授课中应密切联系临床。麻醉生理学所列课程内容并不要求都在课堂讲授,部分内容可由学生自学。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教学。 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五年制]课程基本要求》,结合临床麻醉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麻醉生理学教学大纲》,作为组织麻醉生理学教学活动以及对授课和学习水平进行监测、检查和评价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18,其中理论课18学时,总学分1学分。适用本科临床麻醉专业,使用教材《麻醉生理学》第2版(谭秀娟,罗自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Clinical Anesthesia》(Paul G. Barash, Bruce F. Cullen, Robert K. Stoelting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临床麻醉学》(徐启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TEXTBOOK OF PHYSIOLOGY》(第一版,双语教材,闫剑群,吴博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麻醉药理学》(戴体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Drug benefits and risks》(international textbook of

授 课 讲 稿妊娠生理

授课讲稿第12 页 正文 备注 妊娠生理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 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全过程平均约38周,是非常复杂、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 第一节受精与着床 一、精子获能 精子离开精液经宫颈管进入宫腔,与子宫内膜接触后,子宫内膜白细胞产生α、β淀粉 酶解除精子顶体酶上的“去获能因子”。此时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称精子获能。获能的主要 部位是子宫和输卵管。 二、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称受精。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小 时。 三、受精过程 卵子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人输卵管内,停留在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等待受精。已 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开始受精过程,其他精子不再能进入。形成受精卵标志诞生新生命。 四、受精卵着床 (一)定义 约在受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二)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 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透明带必须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必须分化出合体滋养 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妇体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 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三)着床三阶段 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 (四)子宫内膜变化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按蜕膜与囊胚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3部 分:①底蜕膜,以后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②包蜕膜:随囊胚发育逐渐突向 宫腔,与真

授课讲稿第13 页 正文 备注 蜕膜逐渐融合,于分娩时这两层已无法分开;③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 的蜕膜。 第二节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一、胎盘 (一)定义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由羊膜、叶状 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二)胎盘的形成 1. 羊膜 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最内层。羊膜是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薄膜。 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正常羊膜厚0.02~0.05mm,由5层细胞组成。 2. 叶状绒毛膜 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胎盘主要部分。 (1)绒毛最初形成 晚期囊胚着床后,滋养层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内层为细胞滋养细胞,是分裂生长的细 胞;外层为合体滋养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由细胞滋养细胞分化而来。在滋养层内面有 一层细胞称胚外中胚层,与滋养层共同组成绒毛膜。胚胎发育至13~21日时,为绒毛膜发育 分化最旺盛的时期。此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 (2)绒毛形成的3个阶段:①一级绒毛:指绒毛膜周围长出不规则突起的合体滋养细胞 小梁,逐渐呈放射状排列,绒毛膜深部增生活跃的细胞滋养细胞也伸入进去,形成合体滋养 细胞小梁的细胞中心索,初具绒毛形态;②二级绒毛:指初级绒毛继续增长,其细胞中心索 伸展至合体滋养细胞的内层,且胚外中胚层也长入细胞中心索,形成间质中心索;③三级绒 毛:指胚胎血管长入间质中心索。约在受精后第3周末,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胎盘循环建 立。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临床方向专业使用) 一、前言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有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等病的辨证论治。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72学时。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各论共七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以妇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 本门课程在教学上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临床见习、电化教学等手段。理论讲授注意科学性,概念要精确,论证要严密,术语要规范,表达要流 畅、明了,诱导前后理论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重点讲授内容与一般知识 介绍的区别。临床实践教学注意克服盲目性,辨证论治要与理论挂上勾,使学生感觉到所学 理论在实践中摸得到、看得着,因而记得牢。从而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目的要求】 1.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 【教学内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 2.熟悉十大历史时期; 3.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 【教学内容】1.十大历史时期: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代、宋代、金元时代、明代、清代及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妇科发展概况; 2.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的代表性著作及其贡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二章女性的生殖脏器 第一节阴户、玉门 【目的要求】 了解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内容】 1.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2.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阴道、子门 【目的要求】 熟悉阴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内容】 1.阴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2.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胞宫 【目的要求】 1.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与功能; 2.熟悉胞宫的别名。 【教学内容】 1.胞宫的名称; 2.胞宫的解剖位置; 3.胞宫的形态; 4.胞宫的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女性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女性的生理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的联系;脏腑与胞官的联系;天癸的生成与生理作用; 2.熟悉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 3.了解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教学内容】 l.冲任督带四脉的四个共同特点; 2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八版)

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开课单位:教学医院 课程编码:0210075 课程中文名称:妇产科学 课程英文名称: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妇产科学》是针对女性生殖系统和与妊娠、胎儿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的临床专业课程,包括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等,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妇科和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诊疗技术,在教学中,要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保证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以及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妇产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见习(门诊及病房)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中充 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基础理论,阐明妇产科基础知识及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适当介绍国外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并说明某些课题研究方向,使学生逐步熟悉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通过见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病例讨论,CAI、SP模型、幻灯、示教等方法达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使用,精神卫生方向、预防医学等专业可参考应用。 先修课程要求:基础医学 本课程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计划72学时,5.0学分,课堂授课48学时,临床见习24学时。中西医临床本科计划60学时,4.0学分,课堂授课48学时,临床见习12学时。其他专业可参考使用。

妇产科优秀教案

徐州医学院 课堂教案 专业妇产科 课程妇产科学 年级08临床医学 任课老师陈惠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 1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理生解剖与系生殖统2009-9-1授课日期:学时:2课题: 时教学教学评估容内目堂课标教学 间活动资源反馈 1 / 20教讲、掌1妇产科学的范骨盆的组成和三个平检参提、掌2妇产科学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比较内生殖器官和临讨3妇产科学的发器官的关 考板课基本掌近年妇产科学的主要成4生殖系统血管淋 病神.骨盆的组成和三个平 、掌.女性生殖器官解运用女性一生各个阶.女性生殖器官生理功的生理特点知识为相应阶段8女性做健康教比较内生殖器官和临近器官的关、掌9生殖系统血管淋巴神会阴和分娩的关运用女性一生各个阶段的生理10点知识为相应阶段的女性做健康会阴和分娩的关111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和内分泌功13卵巢分泌激素的功1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和月运用月经生理知识为青春期女15进行健康教月经周期的调16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2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陈惠萍临床医学编写老 师:课程:妇产科学专业: 2009-9-8授课日期:学时:课题:妊娠生理2 时估教学教学评容内目堂课标教学 间馈反源资动活 2 / 20 讲、理妊娠、受精、植入定义和胚层的1妊娠、受精、植入定检提和胚层的形讨、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和功2各个妊娠月份胎儿的考板3各个妊娠月份胎儿的特 、理4胎头的结胎头的结、掌5妊娠期母体的变妊娠期母体的变化课后记:课堂气氛

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3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 陈惠萍编写老师:临床医学课程:妇产科学专业: 2009-9-15授课日期:学时:课题:妊娠诊断2 时估教学教学评容内目堂课标教学 间馈反源资动活 3 / 20 讲掌.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原理,中晚期妊娠诊检、掌提括临床表现、妊娠试验、黄体酮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讨验、基础体温测定及超声检查及考板应用 .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胎心音 诊等方法及其应用.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类及其判定。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4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 陈惠萍临床医学编写老师:妇产科学专业:课程: 2009-9-22授课日期:学时:课题:腹部四步触诊法(实训)2 时评估教学教学容教学内标课堂目 间馈反源资动活 4 / 20 .腹部四步触诊法(操作1能说出腹部四步触诊法的检作要点、学会判断胎产式、胎 露、胎方位考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操作训练,实操效果良好。 5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陈惠萍编写老师:临床医学课程:妇产科学专业: 2009-9-29授课日期:学时:课题:产前检查及妊娠期卫生2 时评估教学教学容教学内标课堂目 间馈反源资动活 5 / 20 讲.一般介绍围生期定义及其范畴、了解产前检查和建立围产检提学的重要意义产前检查的基本内容讨 考板.产前检查的时间安、熟悉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况及成熟度 的监护方法.孕期指导及常见症状的处理 介绍妊娠期卫5、熟悉胎儿胎盘单位的功能查方法

4.《妇产科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第九版)教学大纲 Obstertrics and Gynaec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3(理论总学时40/实践总学时33)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3.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教学进度安排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学科。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和计划生育学。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以及产褥期全过程中孕产妇、胚胎及胎儿发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对病理改变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病理改变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计划生育学在我国是一门独立的亚学科,主要研究生育的调控,包括生育时期的选择、生育数量和间隔的控制及非意愿妊娠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授课条理分明,突出重点,结合国内外新动态、新成就、理论你们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做好临床医生、妇产科医生、妇婴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在理论课重点讲授;第二级为熟悉的内容,进行选择性讲授;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主要为学生自学。强调教师在讲课中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及动态,适当进行双语教学。增加学生自学的内容,此部分内容可在见习、实习课中补充讲解。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妇产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 它基于内、外科学,又是一门非常独立的学科。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妇产科学》谢幸,苟文丽主编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 《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 《妇产科学实习指导》沈铿,马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分两部分:包括见习课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其中见习课出勤率、病历书写、操作等占30%,理论知识考核占70%,要求两项成绩总分相加。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详见后实验教学大纲

妇产科:妊娠诊断说课稿(经典版本)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8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妊娠诊断》。下面我将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等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一个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妊娠诊断》是《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章《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第五节中的内容。学生已经进行妊娠生理及妊娠期母体变化的学习,熟悉妊娠期妇女整个过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内容能对妊娠期妇女进行诊断。本节课对于学生能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通过相关知识掌握妊娠诊断要点,并在以后的临床实习中把知识点得到实践,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之重要。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他们通过两年多的系统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并在这个学期开始进行临床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临床知识较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让他们结合现实情况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连接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认知目标:要使学生掌握早中晚期妊娠的诊断要点,进而得出不同时间段的妊娠的临床表现是不相同的。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出早中晚妊娠妇女的区别,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早中晚期妊娠除了临床症状不一样之外,体征和辅助检查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检查的重点不一样。要学会每个时期妊娠的处理要点。 四.重点难点 妊娠诊断对于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对于后期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分别为: 教学重点:早中晚期妊娠诊断要点是本节的重点,只有掌握了诊断内容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得心应手。 教学难点: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是本节的难点。只有让学生先熟悉早期妊娠的发展,才能逐步理解中晚期妊娠的症状和体征,最后把妊娠中的三个概念理解了。 五.教法学法 教法:

妇产科第1~5章

妇产科第1~5章.txt22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型;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门是多么需要真诚这一把钥匙打开呀!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落吧 欢迎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9161897.html, 第一章绪论 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属于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回顾临床开始分科时仅有内科和外科,妇产科仅是外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整体发展.临床学科的分工日趋细致.妇产科学才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如今.妇产科学课程已经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主干课程。一、妇产科学的范畴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0‟lrics)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裤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是一门掷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科学。产科学通常包括产科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等)、生理产科学(妊娠生理、妊娠诊断、孕期监护及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等)、病理产科学(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友症、异常产褥等)、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随着医学科学日新月异地不断发展,如今作为现代产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围生医学,早已突破单一的监护模式,它以医用电子学、细胞遗传学、畸胎学、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药效学等相关学科飞速发展为依托,发展为包括基础学科与临床多学科有机结合并密切协作的完整体系,形成研究胚胎发育、胎儿生理与病理、早期新生儿和孕产妇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新兴学科。 妇科学(舯酬0gy)是一门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一切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妇科学通常包括妇科学基础(妇女一生生理变化、月经生理、女性内分泌等)、女性生殖器炎症(各部位炎症、性传播疾病等)、女性生殖器肿瘤(各部位良性和恶性肿瘤等)、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等)、女性生殖器损伤(子宫脱垂、生殖道瘘等)、女性生殖器畸形(主要是先天畸形等)、女性其他生殖器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等。 在我国,妇产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不是孤立地控制生育、降低人口,而是密切与妇幼保健、妇女健康相结合。要求每对夫妇和个人实现其生育目标,对生育数量、间隔和时机,自由地、知情地和负责地作出选择。计划生育部分包括避孕、绝育、优生等内容。 二、妇产科学的特点 妇产科学与人的整体密不可分。妇产科学虽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女性生殖器官仅是整个人体的一部分。妇产科学虽然有女性独特的生理、心理和病理.~l一但和人体其他脏器或系统均有密切相关性。妇女月经来潮.决不仅是子宫内发生变化,而是由大脑皮层.下丘脑一垂体.卵巢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凋节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功能出现异常,均能影响正常月经就是明证。 妇产科学是个整体,不可分割。妇产科学虽然人为地分为产科学和妇科学两部分,但两者却有着共同基础,那就是均面对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与病理.且两科疾病多有互为因果关系。不少妇科疾病常常是产科问题的延续,例如产时盆底软组织损伤可以导致子宫脱垂、产后大出血造成Sh,~um综合征等。不少产科问题又是妇科疾病所造成。例如输卵管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输卵管妊娠,盆腔肿瘤可以对妊娠及分娩造成影响等等,不胜枚举。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也是预防医学。教材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妇女保健专章;做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有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等病的辨证论治。本课程针灸专业总教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各论共七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以妇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 本课程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系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原则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体正常分娩机制及异常处理。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正确诊断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对其辩证分型、拟方选药,并具备对类似病证的鉴别诊断能力。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书写规范的中医妇科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能对妇科的部分疑难病证和急危症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诊治。 3.会书写中医妇科规范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会开展女性卫生宣传教育、计划生育教育、健康指导和卫生保健服务。 4.具备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更新的妇科相关知识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具有执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意识。 2.有良好的医疗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的医务工作者。 4.具有勤奋好学,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 总论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各个历

妇产科护理教案全的母婴护理@南华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 描述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叙述各临近器官及临床意义。 2. 叙述女性生殖系统主要血液供应及淋巴系统。 3. 复述骨盆的骨骼、关节、韧带和分界。 4. 描述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40min 2. 女性生殖器的血管、淋巴及神经。10min 3. 骨盆的构成与分界。25min 4. 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5min 三、讲授重点: 1.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 2.骨盆的构成与分界。 四、讲授难点: 1.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 2. 女性生殖器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3.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七版教材)、系统解剖学(人卫第七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5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 叙述月经的临床表现。 2. 列举与月经期保健相关的护理问题。 3 执行月经期卫生保健指导。 4. 叙述卵巢分泌性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5. 叙述月经的周期性调节及各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月经的临床表现及相关保健。30min

2.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25min 3.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35min 三、讲授重点: 1.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2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 四、讲授难点: 1.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2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组织胚胎学(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 。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妊娠生理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 叙述受精、着床的定义。 2. 描述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和各自主要功能。 3. 描述不同月份胎儿的发育特征。 4. 识别妊娠期母体的主要生理及心理变化特征。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受精卵的形成、输送、着床的过程。15min 2. 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及其功能。15min 3. 不同月份的胎儿发育特征。15min 4.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社会变化。45min 三、讲授重点: 1.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及其功能。 2.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社会变化。 四、讲授难点: 1. 受精卵的形成、输送、着床的过程。 2. 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及其功能。 3.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社会变化。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组织胚胎学(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 。

中职卫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中职卫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中职卫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涉及面较广,整体性较强,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妇产科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把握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掌握其精髓,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在实习中基本成为一名医生,为以后从事医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对妇产科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1.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在国家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七版内容的基础之上A,有机地编排了教学内容和顺序,并且改变了教科书章节的部分授课顺序,使其更贴近于临床实践。在教学中,我们打破教材知识体系的界限,以症状、解剖为线索,使每个学时的教学内容在讲解上能够相互关联,使妇产科学课程的学习非常连贯,易于掌握。如: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内容相连;将妊娠生理、妊娠诊断、产前保健、早产相连;将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相连;把自然流产与异位妊娠相组合,将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相连等。[1] 2.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上节课对下一节课所讲授的临床疾病,结合临床病例,设置问题,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让学生结合教材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下一节课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上节课病例内容,先让学生分别来归纳出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等;强调思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思维逻辑,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内容。[2] 采用病案讨论的教学方法,结合基础理论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一)性质和任务 妇产科学是根据女性一生各期生殖系统的变化以及与妊娠、胎儿有关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它包括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和优生等。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方法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妇产科和其它临床学科的医、教、研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要求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备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提倡启发式教学,适当介绍国内外新动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疗、教学、科研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自学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目的要求 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女性内外生殖器解剖及邻近器官的关系。 (二)讲授内容 1.了解女性骨盆的组成部分、骨盆的分界。熟悉各个平面及各平面的径线。 2.熟悉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了解盆腔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并讲解其临床意义。 4.讲解骨盆底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三)实验实习 1.正常外生殖器官。 2.正常内生殖器及与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关系。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目的要求

熟悉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二)讲授内容 1.一般讲解女性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2.详细讲解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 3.重点讲解卵巢性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和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 4.重点讲解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三)实验实习 示教性激素作用检查方法:准备阴道涂片标本、宫颈粘液标本。 第四章妊娠生理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卵子从受精到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 2.熟悉胎盘的形成及胎盘的功能。 3.熟悉羊水形成与功能。 4.熟悉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二)讲授内容 1.重点讲解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过程。 2.重点讲解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的形成,胎盘的功能、羊水的代谢和功能。 3.重点讲解生殖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4.一般讲解妊娠期母体其它系统的生理特点。 (三)实验实习 1.示教妊娠期母体变化。 2.方法:临床观看孕妇的体态、皮肤、乳房、阴道、宫颈等孕后母体变化。 第五章妊娠诊断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2.熟悉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 (二)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妊娠试验、黄体酮试验、基础体温测定及超声检查等。 2.重点讲解中期及晚期妊娠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胎心音听诊。 3.重点讲解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种类及其判定方法。 (三)实验实习 1.妊娠试验(血、尿放免检查),超声检查、胎心音听诊仪等的示教。 2.不同时期孕妇的检查示教。示教妊娠的诊断方法。

妇产科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其应对措施

妇产科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当前医学教育中,妇产科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努力寻求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法,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个妇产科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困难措施 妇产科是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实践性非常突出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专门研究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计划生育以及妇女在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一切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近些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妇产科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如何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笔者从事多年妇产科理论及临床教学工作,有如下体会: 1妇产科教学面临的困难。 1.1 理论学习抽象,教学内容难理解,妇产科学课程分为系统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妇产科学教材和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医学诊疗实践,培养实际能力,由于妇产科疾病主要是发生于内外生殖器官的疾病,受老百姓传统思想的影响,这些疾病在人们口头上很少提及,生活中听说的也少,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加之妇女生殖系统生理复杂,妇产科理论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难理解”。如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妊娠生理、分娩机转,骨盆内测量,妇科检查,计划生育手术方法等等,学生学起来感觉“悬”,难记忆,有时只能死记硬背,却不理解实际意义,久而久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逐渐下降,有的学生甚至害怕学习这门学科。 1.2 男生偏科现象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妇产科疾病部位的特殊性,受传统意识影响甚深的妇产科病人主观上不愿意找男医生看病,加之从事妇产科医疗工作者大多是女性的事实,男生在妇产科学习中有些错误想法,认为以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工作,多学一个病少学一个病一样,会操作不会操作没多大关系,只要理论考试不低于60分,能毕业就行。在此思想影响下,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睡觉,或实验课站着不动手,看电教讲小话,作业简单应付了事或照抄等,主动放弃一些学习、动手机会,这些行为也使妇产科教学受到了影响,教学难度加大。 1.3 临床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妇产科临床教学是学生进入教学医院,在上级医师的具体指导下,参加妇产科专科医学诊疗实践,在患者身上直接操作练习,是医学生不可缺少的一课,需要病人的大力配合,由于妇产科临床教学在病史及体检方面涉及到病人的隐私,有些病人从内心讲不愿意把病情公开给学生,再加上妇科检查、生殖器官的暴露等增加了病人身体的痛苦和心理的负面影响,以及当今人们对自己的隐私权都有明确的认识和强烈的要求,有些病人不愿意接受在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精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精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简介]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总论简要介绍妇科学术发展简史和代表性妇科着作的学术特点,论述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预防保健。各论按中医妇科学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能了解常见妇科疾病的定义、熟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并能了解、熟悉西医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新技术。重点掌握中医妇科学在调经、治带、种子、安胎、产后调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治规律。 课程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面向中医药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求的高级中医专业人才。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案例式教学法。 [标准]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与特点 教学要求与内容 主要讲述中医妇科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一、知识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3.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是理论具有特色、病种妇女特有、内治突出“调”宇、外治重视局部、强调节欲以防病。 3.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主要是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大法和经、带、胎、产、杂病的论治。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与内容 简介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史;简介《经效产宝》、《妇人大全良方》、《女科撮要》、《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妇产科专着学术思想。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妇科学的源头,熟悉中医妇科学在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代表医家及着作。 一、知识点 1.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经效产宝》、《妇人大全良方》、《女科撮要》、《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妇产科专着学术思想。 3.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 二、教学要求

妇产科护理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起着不可低估的.

妇产科护理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专业实践能力、责任心以及职业道德,从而达到满足护理对象要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2、教材内容包括绪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孕产妇的护理、妇产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妇女保健几个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发挥专科护理特有职能,为患者缓解痛苦,促进康复,尽快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诊断和处理女性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健康女性的一般保健知识。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电化教学和自学。课堂讲授中用通俗语言,由浅入深,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地阐述有关章节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讲清难点,辨明疑点,结合电化教学,提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临床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重点阐明其概念、诊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了解某一疾病对妇女以及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程度,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供自学的章节应指出自学的重点、疑点、难点,让学生有目的学习,并给予答疑。 三、教学课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言 【目的要求】 1、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护理内容。 2、熟悉:各个历史时代主要代表著作及主要学术观点。 3、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与近代的发展趋势。

4、学时:0.5学时,自学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面授部分 1、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护理内容。 2、“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之“希氏医学”等主要学术观点。 二、自学部分 1、妇产科护理的发展简史与近代的发展趋势。 2、了解“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以及“爱婴医院”、“母婴同室”的临床意义。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 (1)女性内生殖、组织结构及生理。 (2)月经的临床表现。 2、熟悉: (1)真骨盆的重要标志和盆腔内的邻近器官。 (2)月经调节的主要激素及作用。 3、了解: (1)骨盆的组成、分界以及平面。 (2)女性骨盆底结构以及血管、淋巴、神经分布特点。 (3)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以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4、学时:6学时。讲授5学时,自学1学时。 【教学内容】 一、面授部分

妇产科教学大纲(临床医本)-05级

妇产科教学大纲(临床医本)-05级 第一篇:妇产科教学大纲(临床医本)-05级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Gynecology & Obstetrics》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必修,专业课 总学时:86。理论学时:大课42,小课16,见习学时:26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 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妇产科学是医学临床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及计划生育等专业。学习妇产科知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保障广大妇女、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通过妇产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体格检查,特别是妇科情况及产科情况的检查;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消毒方法;重视手术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见病及难产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及了解一些手术方法;学习妇科及产科病历的书写;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综合判断处理的能力,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Course introduction –ObstetricsδGynecology(OB/GYN) OB/GYN is a basic subject of clinic medicine course, which is included in gynecology, obstetrics, perinatology, and family planning.During studying, the students must consist in a principle of preventing diseases and focus on the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 care of women throughout their life span,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fetus, puberty, sexual maturity and menopause.They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female diseases in the early period.By studying this course, medical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gain the essent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