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A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二课。本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发现弹性物体的共同特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物体形变会产生弹力,且有大小和方向的不同;通过合作探究,研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实验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利用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尝试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的目标。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对力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些力有什么特点?如何来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本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常见力中的弹力,这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力。他们在生活中玩耍弹性物体,自创丰富多彩的自娱游戏(打弹弓、弹橡皮筋),利用弹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因此他们了解不同的物体弹力的大小是不同的,知道怎样使弹力加大……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研究各种弹性物体,发现弹性物体的共性,用多种方法表达研究的发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审视、分析和比较,学会初步处理信息,使原来关于弹力、弹性经验的、感性的概念发展为较为科学的、理性的概念,且进一步拓宽知识的范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让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弹性物体,玩玩各种弹性物体。利用校园资源,结合体育活动课开展一次跳跳球比赛。我们这样处理教材:淡化知识目标——弹力、弹性的概念,侧重训练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变“会做实验”为“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课前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各种弹性物体,有目的地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弹簧、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钢尺等。教师准备各种非弹性物体:橡皮泥、湿黏土、标准弹簧、钩码。

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探究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 能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 能够设计验证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 知道弹性物体形变会产生弹力;

● 了解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乐于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魔盒激趣,设境质疑

导入谈话:今天老师收到一个用盒子装着的神秘的礼物,我还没来得及打开。你们猜猜里面会是什么呢?

学生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猜测根据。

打开盒子展示玩具弹出的过程,提问:面对这个玩具,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呢?

【评析】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更喜欢新颖、不断变换的刺激。新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导学生猜测,意在变换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创设情景使学习活动富有新奇感和独特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的思维集中到一点。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让学生自行产生疑问,使学生自觉地卷入探究,这比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强行把学生拉入探究的效果更好。

二、探究研讨,寻找真相

谈话:刚才大家都认为这种玩具中可能安装了弹簧,当盒子盖上时,弹簧被压住,这个可爱的小熊就藏在里面;当盒子打开时,弹簧就带着小熊一起弹出来。请你们玩玩弹簧,看看它有没有你们说的这种本事。

学生分组玩弹簧,感受弹力、弹性,初步分析这种玩具的原理。

展示玩具的内部构造,揭示魔盒的秘密。

【评析】这里补充一个体验弹簧的活动很有意义,强化了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感性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大有裨益。教师让学生揭开弹力玩具的秘密,获得学习上成功的心理满足,会使学生得到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激发学生进

一步思考,追求成功,从而加强其探究学习的热情。

三、由此及彼,拓宽探究

谈话:除了弹簧有这种本领,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这种本领吗?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

交流后列举出一些弹性物体。

按要求玩一玩材料角的一些物体。(这些物体有的是刚才学生提到的,有的是学生没有说到的)

要求:

(1)想办法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

(2)边做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4)把你的发现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下来。

【评析】教师提供了一套有结构的材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为学生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施展空间。不同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想出更多的办法。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是让学生根据材料自行想办法,这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以切实提高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记录表

物体名称〖〗原来的样子〖〗用力后的样子〖〗去掉力后的样子引导学生考虑安全因素:对钢尺、橡皮筋用力时,脸不能靠得太近。(注意避免尖锐物体伤及身体)

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交流。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审视、分析和比较,很容易发现其中一类物体具有“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即“弹性”这样的性质。

【评析】自行探究后接下来的思维活动便是归纳,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找相同,达到实践与思维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科学的理性概念。

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有弹性呢?

学生可能会列举出:跳跳鼠、床垫、沙发、跳板、撑竿……此时,要相应

出示课件或让学生玩一玩弹性玩具,引导学生分析、体验“弹力”。

四、设计实验,深入探究

谈话:要知道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教师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设计意图。

【评析】美国哲学家莫里斯说:“如果人的潜力和差别得到尊重,自我创作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探究,自行设计既符合问题的需要又新颖独特的方案,学生就会有创新的表现,创新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而达到“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境界。

学生共同商讨实验注意点:

(1) 使用统一的弹簧和钩码。

(2) 挂钩码动作要轻。

(3) 静止后测量,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对于一时没有讨论结果的小组,教师引导其查阅书本,获得便捷的实验方案。

分组探究之后,集中交流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将挂有数量不同的钩码的弹簧,根据钩码数量的多少依次悬挂在一条直线上,直接显示弹簧伸长与钩码数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形式对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直至得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其间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描述思维活动和探究过程,始终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路。

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的设计方案,评出最佳设计奖、设计周密奖。

教学片断赏析

一、“魔盒激趣,设境质疑”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收到一个用盒子装着的神秘的礼物,你们猜猜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生:盒子里装的可能是水晶球、小花瓶、小玩具……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这个盒子并不大,这个礼物可能是你的朋友送给你的;你是个女的,可能喜欢这样的小玩意。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表达得也严密。你们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来呢?

生:“可能”这个词。

师:是的,因为我们还没有亲眼所见,所以我们说出的只是一种可能性。

生:这可能是一个会发出美妙音乐的音乐盒。

生:不可能是音乐盒,一般来说音乐盒的外壳都是用塑料做的,而这是一个木头盒子,所以我觉得不会是音乐盒。

师:这位同学真是一个有心人,根据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来分析问题,好一个“一般来说”。(竖大拇指)

生:这可能是一个弹力玩具。只要一打开,里面就会有一样东西神奇地蹿到你面前。现在这种玩具很多的。

……

师:同学们对于这个盒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有着各种设想,那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打开盒子,一见分晓。

【片断评析】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潜在的认识意向,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道具,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科学探究中去。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感受。此时,“对白”成为师生双方情感的真实交流,成为一种最好的教学策略。

二、“设计实验,深入探究”教学片断

师:你们觉得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将会是怎样的呢?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拉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如果力变小,弹簧会慢慢缩短。

生:拉的力不能太大,如果太大,弹簧会拉长了缩不回去。

师:你的意思是说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能力,就不能恢复原形吗?你是怎么知道弹簧有这个特点的?

生:以前我玩过。

师: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一会儿你可以再试一下,看是不是所有的弹簧都这样。

师:要知道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生:我们只要找两个力气不同的同学拉弹簧,他们的用力不同,弹簧伸长的长度肯定也不同。

师:他们用力的大小我们能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用的力也会不同。

师:是呀,这位同学的想法很好,但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怎样使用的力不会随时变化,而且用力的大小可以受我们的控制。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在弹簧上挂一些物体,每一个物体应该代表一定的重量,加得越多,说明拉力就越大。

师:这办法不错。我们可以找一些容易受我们控制的物体来做我们公正的裁判。这里有一些钩码,每一个的重量一样,一会你们可以用得上。

师:你们觉得还要注意些什么才能证实你们的猜测呢?

生:要在一种弹簧上分别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才能比较它们各自伸长了多少。

生:要等钩码不动的时候才可以测量弹簧的长度。

师:对,考虑周密,静静地等一会儿,等它静止后再测量,我们得到的数据更精确。材料角里,有你们需要的材料,你们就按自己的设想来为你们的假设找找证据。

【片断评析】孩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停止过探究。但这种探究处于幼稚的、自发的水平,思路往往是无序的。因为儿童的探究能力有限,探究所使用的方法较为粗糙,他们的探究往往处于无目的的“动手做”中。科学探究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动脑想,毕竟真正的学习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在动手之前,教师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猜测,为后续探究设计方案,舍得在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上花时间,在关键时刻扶学生一把,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此时的教师完全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引领者。

(宋燕兰)

2、物体形状改变以后B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2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后面几课主要是来研究各种力的产生、性质、特点等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常见力中的弹力。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弹性物体与非弹性物体的研究,发现弹性物体的共同点——有弹力,知道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本课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要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贴近学生实际的东西。如:气球、各种弹簧、橡皮筋、橡皮、钢尺、海绵、橡皮泥、黏土等。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探究发现弹性物体的共同点——有弹力;

● 能通过实验知道弹力有大小和方向;

● 能做实验研究弹簧伸长和拉力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 认识弹性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 认识弹性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弹力;

● 了解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愿意去研究有关弹性的现象;

●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做过的气球实验吗?当时你们有什么发现?让我们来重复做一遍这个实验,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如果用其他的物体(如弹簧、橡皮筋、橡皮、钢尺、海绵、橡皮泥、黏土等)做实验,会不会有同样的实验结果呢?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提问:你们知道人们利用弹力的一些事情吗?

学生讨论、汇报。

【评析】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一些弹性物体施加各种作用力,发现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为了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准备一些弹性较强的物体外,还要准备一些弹性不很强的物体,以便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各种材料的弹性是不一样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审视、分析和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哪一类物体具有弹性,使学生对弹性有一个科学的、理性的认识。

二、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谈话:同学们,如果把钩码挂在弹簧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每次增加一个钩码,弹簧的长度会有什么变化和规律呢?

学生预测。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汇总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评析】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先分组进行探究,然后集中讨论弹簧伸长的长度与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训练学生用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做简单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提问: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还会是刚才的规律吗?弹簧会怎样?

三、拓展与延伸

除了拉力会影响弹簧的长度之外,还有哪些相关因素?

畅想弹力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片断赏析

“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做过的气球实验吗?当时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气球被我们压了以后有弹性。

师:让我们来重做一次这个实验,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先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外形,再观察对它们施加各种作用力后外形发生的变化,最后观察去掉这些力后外形的变化)师:说说你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吧!

生:原来气球是圆圆的,当我把它往下压后它就变成扁的了,等我松开手后它又变成原来的样子了。

生:我们小组也是这样。

师:如果用其他的物体做类似的实验,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试一试。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生(边演示):我拿弹簧做了实验。原来弹簧是这样的,我用力压后就压扁了,松开手它又恢复原来的形状。

生(边演示):我们也是用弹簧做的实验,和他的发现一样。但是,我们还用这样两个弹簧做实验了。这个弹簧原来两只脚是分开的,我用力后就合并在一起了,松开手后它又变成刚才的样子了;另一个弹簧原来是比较短的,我用力拉后就变长了,当松开手它又变短了。

生:老师,我对他的还有补充。原来这个弹簧是直的,我用力折后就变弯了,松开手它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师:不错,富有创造力。一个小小的弹簧你们就想出了这么多实验方法!其他小组呢?

生:我是用钢尺做的实验。钢尺原来是直的,我用力后就变弯了,去掉力后它又变成直的了。

生:老师,我的实验结果跟他们不一样,我是拿橡皮泥做的实验。我把橡皮泥搓成圆球,用力压它就被压扁了,松开手后它仍然是扁的,没有恢复成原来

的形状。

师:是吗?有没有和他一样的同学?

生:我是这样的。

生:我们小组也是这样的。我们还拿黏土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也没有恢复原来的形状。

生:我们拿海绵做了实验。原来海绵是长方形的,用力一捏,就变成一团,松开手又恢复原来的长方形。

……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有些物体被我们压扁或者拉长后,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手后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有些物体就不行,如橡皮泥、黏土等。

生:像气球、弹簧、橡皮筋、钢尺、海绵等物体受到力时,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当去掉力时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其实物体的这种性质就叫做“弹性”,而这种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片断评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我想本环节的活动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应该是记忆深刻、终生难忘的。

(张文元)

2、物体形状改变以后C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通过对物体形状改变后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常见的力——弹力,涉及概念有弹性形变、弹力、胡克定律等。在认识弹性时,教材让学生在玩气球、海绵、弹簧、橡皮、钢皮尺这些有结构的

物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它们的异同发现“弹性”,认识弹力的存在,并进一步探索弹力与弹性形变的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限度内弹力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成正比。教材编排上除考虑知识联系外,更着重从学生的生活视角出发,将知识与生活事例相结合,将知识的传递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相结合,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得到多元发展。在学习这一课前,学生已经在研究空气时,知道了压缩空气有弹性,并且在本册第三单元中对与力密切相关的物体运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会对本课的学习带来影响,需要教学设计者考虑。

基于以上特点,本课在教学设计方面,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避免过于强调概念的精确而弱化学生的体验,重视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此,用好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安排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教学时间成为本课教学的关键。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 能通过对有弹性物体的研究,发现和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信息;

● 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思维加工并作出自己的解释;对最初获得的结论懂得需要通过反复验证才是科学的。

知识与技能

● 知道什么是弹力,利用弹力我们可以做什么;

● 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成正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探究活动的快乐,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 在科学探究中实事求是,敢于创新;

● 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利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实验,请学生解释为什么注射器推杆压下后

会弹回。(板书:弹性)

揭示课题:物体形状改变以后。

【说明】由压缩空气导入,一是唤醒学生对弹性的已有认识,二是本课主要介绍物体形状改变后产生的弹性;而压缩空气有弹性主要改变的是物体的体积,这在知识上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二、认识弹性和弹力

学生尝试在不破坏物体的前提下改变它们的形状。(吹足的气球、瘪的气球、海绵、钢皮尺、橡皮、皮筋等)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寻找改变这些物体形状后的相似点。学生会发现当不再给这些物体施力时,它们会恢复原状。教师请学生举例说明,通过挤压海绵松手后海绵弹起等实验加深对弹性的认识。

【评析】科学课程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教材中对于“弹性”的定义是一个由四个分句组成的长句。是紧扣分句中的关键词做足文章,还是结合形象的动作、实物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这里教者选择了后者,因为学生操作了、解释了,这就远比听教师分析,跟教师思考来得有意义得多,因为最终内化知识的还是学生本人。

教师指出像海绵、气球这样,受到外力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外力后还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教师启发:是什么力量使物体恢复了原来的形状呢?是你手上的力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比较容易形成共识:是物体自身的反弹力(弹力)。

感受:用手压气球,然后慢慢松手,感受气球对手的反弹力。

小结:物体受到外力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力,这种力拼命想把自己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我们叫它“弹力”。

【评析】对待一些抽象的物理名词,在不违背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可以形象表达的就尽可能形象地表达,特别是在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更要如此。

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我们应用了弹力?其中学生最容易提到的是弹簧(弹簧秤、席梦思等)。

三、对弹力大小的探究

制作一个弹簧。学生用老虎钳把自带的铅丝绕在笔管上,各做一个弹簧。大家做的弹簧长短、粗细可能会不同,这没有关系。学生自挂一个钩码试一试,认识到钩码向下的拉力会使弹簧变长,钩码越多,弹簧拉伸得越厉害。

提出问题:拉力与弹簧拉伸的长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演示:如果老师手中的弹簧原来长4厘米,挂上一个钩码后,伸长了1厘米,那么挂两个钩码,会伸长几厘米?如果挂三个、四个呢)……为什么这么认为?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些猜想通常有三种:

(1)伸长的厘米数和钩码数成正比;

(2)随着钩码数的不断增加,弹簧伸长的幅度越来越大;

(3)随着钩码数的不断增加,弹簧伸长的幅度先大后小。

【说明】第一种猜测为主流想法,会有相当部分学生相信这种说法。第二种猜测很可能受学生原有经验影响,若考虑弹性限度,则有一定的科学性。第三种猜测的出现可能与以前发现的水温下降规律(先快后慢)产生的负迁移有关。

实验验证。实验前讨论一下怎样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最好。

比如:学生可以先记录下未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然后依次挂上一个、两个、三个……记录下当时弹簧的长度。比较记录的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交流。

启发:想一想,如果钩码一直这样挂下去,弹簧还会这样有规律地拉伸吗?为什么?

【评析】科学课程强调的是要发展教育对象的科学素养,这一点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在授道解惑的同时,教师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科学本质、科学探究自身的认识。为此,围绕这一点教师的设计至关重要。本课教师安排学生自制弹簧,人为造成了不同对象(弹簧)下的同一实验(研究弹性和形变的规律),渗透了实验结论必须是可以反复验证的观点,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同时节约了反复实验的时间。

四、小结延伸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在课后研究的?

教学片断赏析

“小结延伸”教学片断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很多物体都有弹性。

生:我知道了弹力是物体为了恢复原来形状而产生的力。

生:拉力越大弹簧拉得越长,而且它们好像商量好的一样,每次都有规律地“长”那么多。

生:今天我会做弹簧了。

生:……

生:我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对的,我很高兴。

师:真棒,老师也为你高兴。那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弹力?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弹簧比他(同桌)的粗,反而弹力没他的大?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手拉的,我的弹簧反弹少,他的弹簧反弹多。

师:那你觉得拉哪个弹簧更费劲?这能说明什么?

生:……

生:为什么老师让我们做的弹簧长短不一样,有的粗细也不一样?

师:你们认为呢?

生:……

生:我想知道要是把今天用的弹簧换成橡皮筋,还会有这些现象(有规律伸长)吗?

师:你问的问题很有价值。可是怎样才能解开你心中的疑团呢?

生:我想跟你借几个钩码,回去用橡皮筋做实验。

……

【片断评析】评价和反思是课改中非常重要的话题。本环节的反思不但是对获得知识的回顾,更是对科学的探究。“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也许还可以那样做!”给学生一个机会、一点时间,让他们去反思,让他们表达出他们的感情和体会,这样师生彼此都会获得很多。

(唐剑史柏良)

一年级科学教案 认识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 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难点: 研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会影响平铺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师:同学们,看到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形状的画? 生:(根据展示,自由回答)…… 二、新课

(1)观察立体物体 1、形状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些形状都是平面的。如果物体是立体的,他们的形状有哪些特征?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活动。 2、观察立体物体。 3、提出问题: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它们各个面的形状都一样吗?哪些物体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后,它们各个面的形状不一样? (2)把乒乓球和木块分别平铺到大小相同的盒子里 1、分别把乒乓球、木块、螺母、橡皮平铺到盒子中,只铺一层。平铺的方法一样吗? 2、先平铺乒乓球和木块试一试。 3、师:想一想,为什么把乒乓球和木块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活动,分别平铺? 4、比一比乒乓球木块放置在盒子里的数量那个多? 5、木块放入盒子里的数量要比乒乓球多,你能找到原因吗? 生:乒乓球是球形的,很多空间没有利用上。 6、想一想,乒乓球和小木块还有其他的平铺方式吗?为什么? 生:乒乓球和小木块各个面都想吐,因此没有其他方法平铺。 7、总结 通常各个面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平铺方式是单一的。 (3)把螺母和橡皮分别平铺到大小相同的盒子里 1、前面我们已经分别平铺了乒乓球和木块,接下来我们分别平铺螺母和橡皮试一试。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得形状》教学设计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郭萌 【教材简析】 本课就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得物体》单元得第3课,学生在第2课得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得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得不同,体会了物体得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课就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得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得研究主题就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得就是研究物体得形状就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得。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得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得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得重点就是通过比较木块与乒乓球得数量,发现不同形状得物体平铺得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得重点就是引导学生用不同得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得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得形状对其占据空间得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得物体有不同得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得方式也不同。 【学生分析】 经过前两课得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得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得方法来测量物体得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得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就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得,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与体积得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得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得难度做了一定得控制,但就是本课对于一年级得学生来说还就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得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得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得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得意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得形状,形状就是物体得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得形状会影响它得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得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得形状有所不同。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3课,学生在第2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学生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郭萌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3课,学生在第2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学生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版1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来进行构建的,在知识的呈现上体现“总——分——总”的特点,第一课从总的层面讲述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二课至第四课分别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第五课是对力的综合运用。 《物体的形状改变》这课,在本单元处于第二课的位置,是在第一课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总的认识之后,具体认知生活中常见的力,其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对常见的力——弹力的研究。教材是按照从现象到认识,从探究到利用的线索编排而成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的共同特点,即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改变,去掉外力时恢复原状,进而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具有弹性。同时,感受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弹力。二是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的关系。三是以撑杆跳高、跳跳球和自行车坐垫三个现象为例,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物体弹性和弹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便学生关注身边存在的科学现象。 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但尽管力是无处不在的,但平时不会产生足够的注意,而弹性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弹性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比如:皮球有弹性、弹簧有弹性……对于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弹性?这些概念学生都很模糊,没有一个系统的、本质的理解。但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已经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生活中又有经验基础,在教学上,可以从此处进行突破,带领学生进入新知。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处于引导性探究学习阶段。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引导,让学生能更具体的了解什么是弹性和弹力,以及如何区分它们。四年级的学生在手动操作上也有了一些经验,课上更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利用典型材料,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对物体进行感知,通过捏、压、挤、拉等动作,体会这类物体的共同属性:在外力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总结出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感受形变物体的弹力。 科学知识: 1、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样子; 2、认识弹性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从而认识物体的弹性,建立弹性、弹力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2、乐于与同伴交流、研究,感受观察、实验之后收获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木条、长铁丝、课件、弹簧称、弓箭。 学生准备:海绵、橡皮筋、弹簧、小木条、吸管、烧瓶、纸巾、铁架台、弹簧称、钩码一盒、实验数据记录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4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 ◆教学目标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3.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4.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 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平铺的方式。 ◆器材准备 有一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方形木块若干、橡皮若干、螺母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你观察一个物体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过这个物体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做个猜一猜的小游戏。(播放资源:不同视角同一个物体)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物体的形状。 过渡: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盒子,要把这四种物体分别放在这四个盒子里,每个盒子中物 体怎样摆放,才能放的更多呢? 教师引导:用“平铺一层”的方式来摆放,看一看怎样才能摆放的比较多。 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四个盒内,记录数据,并比较哪个小组装得快,装得多。

2.分组比赛结束后,教师把小组数据记录下来展示出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形状对占据空间的影响。 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 1.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摆放方式,让学生交流是怎么摆放的。 2.教师总结螺母和橡皮的所有摆放方式,并引导学生把所有的摆放方式都试着自己摆放一遍。 3.讨论:“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 (1)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怎么摆都一样,摆放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变化。螺母“立”着摆和“躺”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面所占的地方不一样,所以装的数量不一样。 (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乒乓球在平铺时中间有空隙,不能把盒子底面铺满,装得少;而木块在平铺时能把底面铺满,所以装得多。 四、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有时把物体做成一定形状是和物体的作用分不开,下面咱们来看看一个普通的塑料瓶,它各个部位都做成了什么样的形状,它们有什么作用。

物体形状发生改变以后.

物体形状发生改变以后 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姚久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能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通过实验体会到弹力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弹簧20根、橡皮筋20根、烧瓶一个、橡皮塞一个、玻璃管一个。小黑板四个、钩码20个(每组五个)。塑料尺24个。拉簧4个。健身器一个,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一、集中话题 教师出示健身器:请学生来讲台来试试谁能把它拉开? 学生上台来拉一拉,(这里只要两个学生来做,节约时间) 教师:在我们的一拉一松之间,健身器有什么变化?你自己有什么 感觉? 学生:健身器被拉的时候会伸长,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状,同时 在拉的时候手很费劲。教师板书:拉-变长,松开后恢复。手费劲。 二、探索和调查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健身器是用弹簧来做的,老师给你们提供了 弹簧,你们试试看这些弹簧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 教师:下面请你们用手轻轻的拉一拉老师提供的弹簧,观察在一拉 一松之间弹簧有什么变化以及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开始拉,然后回答:弹簧在手拉的时候会变长,手松开会缩回 去。感觉有点紧、感觉有点费力……(教师板书学生的话拉一拉, 变长、松开、缩回去“恢复原状”、手感觉费力。) 教师:看来弹簧都有相似的性质 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有类似弹簧的情况呢?你们还可以试试 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和塑料尺,观察 是否也是这样的呢?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开始实验,完成后开始汇报。 教师:你们在做的时候,整个过程和弹簧相似吗?手又是什么感 觉? 教师:很好,下面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三样物品的变化过程总 结出来吗? 学生:用手拉------形状改变 手松开------恢复原来的形状。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认识物体的形状》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3课。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形状”这一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研究,形状反映了物体占据空间的状况。在这节课中,学生关注的重点不是认识物体的具体形状,而是通过游戏化的研究活动——摆放,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的状况也可能不同,从而发展学生对“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的认识。 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 1.聚焦。教科书先是点出了本课的研究主题,“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方法。因为本节课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它占据的空间的。 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探究活动,主要做法是把4种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入同样的盒子中,分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平铺的数量不同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一定会观察到乒乓球平

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平了盒子的空间。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比如“躺着”或“立着”),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3.研讨。主要围绕“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这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物体形状的特殊性会对装入盒子中的数量产生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用记录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学情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整个一年级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都是为了达到课标所制定的这个教学目标。 学生对形状这个词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物体的许多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所以本节课对这些形状的认识不再展开。 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对形状都很熟悉,没有什么可讲的”。然而,认识物体的形状有什么意义,形状的差异对物体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回答,甚至很多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设计思路 课前一段时间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积木,正方体的积木、魔方等,圆柱体茶杯等,球体木球等 在教学中,我采用“激趣引入——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巩固知识”的教学模式,首先以学生喜欢的神秘袋,引出学习内容,然后逐一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引导孩子有目的思考中探究并认识,像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还有6个面。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平平面的。圆柱体: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平平的,可以前后滚动。球体:圆圆的,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接着在孩子们认识物体的基础上放PPT播放物体模型图片,将孩子对物体的认识,从具体感知认识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认识,并让孩子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中来巩固孩子对新知识的认识,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活动重难点: 让孩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基本特征及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三、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及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形状,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通过各种活动

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老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教具,神秘箱、12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立方体、PPT、4间立方体房子、眼罩、智慧树、牙膏盒、乒乓球、圆珠笔、魔方、皮球等 五、活动过程 过程一: 1、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①、用孙悟空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孙悟空吗?(喜欢),今天孙悟空来了,看,孙悟空手里拿着什么?(金箍棒),哪你们知道金箍棒是什么立方体吗?(不知道)哦,不知道是吗?等会老师就告诉你是什么立方体。今天孙悟空不但带来了金箍棒还带来了一个神秘箱。 ②、出示神秘箱 这个神秘箱可神奇了,你们想不想知道里边装着什么东西吗?(想),好,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神秘箱到底装着什么东西?这时老师把手伸进去摸正方体并说:哦,我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物体,拿出,看这是什么?引导孩子观察,这物体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吗?(不知道),它叫正方体,跟老师读一遍,(正方体)来我们跟正方体打声招呼,(正方体好),拿着正方体问这是什么?让孩子们回答(正方体),它的特征是怎样的?(四四方方的,

《理解物体和图形》教案

《理解物体和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度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水平和观察水平,初步建立空间观点,发展学生的想象水平;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点。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

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点。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实录与评析

江苏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第二课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活动体验,理解弹性和弹力 1、玩弹簧 师: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中有弹簧,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来玩一玩、拉一拉,看看有什么发现?当我们松开手时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玩弹簧) 生:用手拉时弹簧伸长了,松开手后弹簧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2、玩气球 师:请同学们再玩一玩气球,用手压一压,看看气球有什么变化?松开手时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玩气球) 生:用手压时气球变扁了,松开手后气球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3、玩橡皮筋、海绵、直尺等材料 师:每个小组还准备了橡皮筋、海绵、直尺等材料,现在请同学们再玩一玩、看一看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玩橡皮筋、海绵、直尺等材料)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生1:用手拉橡皮筋时会变长,或者把它变成别的形状,松开手后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生2:用手压、拧、折海绵,松开手后也都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生3:用手用力弯直尺或把直尺的一端放在桌上用手按住,用另一手用力往下压,松开手后都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 师:那它们的特性和弹簧、气球的特性有相似之处吗?相似之处是什么呢? 生:当它们受到外力的时候,形状或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大小。

4、理解弹性 师:像弹簧、气球、橡皮筋、海绵、直尺等许多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评析:材料是孩子们进行科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材料大家才有“玩”——探究的东西,所以准备材料很重要,教师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这样学生有“东西”可玩。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指导儿童学习科学的教学特点。玩中会有许多收获,大家交流谈感受,教师提升总结——让大家发现问题。实践证明,学生亲历了多个活动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了物体的弹性性质,培养了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关心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奥秘。) 5、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弹性 师:除了刚才我们研究的那几种物体,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桌面有弹性吗?我们的皮肤呢?其它物体呢? 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学生猜测) 师:当遇到外力的时候,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有的物体形变比较明显,能够直接看出来;有的物体形变极其微小,要用仪器才能显示出来。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一个装满水的广口瓶,瓶口用插有细管的橡胶皮塞塞上。用手按压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就会上升;松开手,细管中的水面又降回原处,这说明玻璃瓶在受到外力时发生了形变。 6、认识物体的弹力 师:请大家继续来玩刚才玩的弹簧、气球、海绵、直尺、橡皮筋等物体,但在玩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手上的感觉。 学生玩后交流各自的感受。 师:谁来说说,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们给弹簧一个向外的拉力时,它就有一种向里的力; 我们在给气球向里的力时,气球就会产生一种向外的力让它恢复原形; …….

《物体的形状》教案-参考模板

物体的形状 方泰小学蒋莹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P49-50。 教学目标: 1. 通过行为(触摸、滚动等行为)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能通过行为区分平面与曲面。 4. 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以及圆、正方形、长方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几何图片,标准的形状物体。 2、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进行分类并命名 1、出示实物按形状分类 a、学生分组:各组都有这样的实物,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叫做立体(板书) b、分一分类,看哪一组分得最合理,并说出理由。(在此揭示课题物体的形状) c、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可以归到哪一类? d、揭示名称。 二、探索形状 1、摸一摸感知面 a、小组组长分给组员一件一起摸一摸。 b、交流并揭示曲面和平面。 2 2、生说摸到的物体的特点,其余同学猜。

3、辨一辨球和圆形都是圆圆的有什么区别,特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区别 (通过面的大小辨别)。 三、巩固练习 1、看机器人图从下往上说一说都是什么形状。 2、看积木图完成数一数、填一填的表格。 3、看生活中的物体说一说都是什么形状。 四、滚一滚 四人小组通过滚一滚完成下表 五、拓展 出示小猪推箱子的PPT,让学生通过刚才学习的滚一滚的知识,帮助小猪解决问题。 六、总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板书: 物体的形状 作业布置:1、回家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向父母说一说。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习题

图5-6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习题 一、填空 1、有些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 ;有些物体变形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 。 2、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要明确____________,还必须要_________。 (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___________一致。 (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 (4)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_______________,还要注明------------。 4、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力的大小___________超过这个值(选填“能”或“不能”)。 5、观察图5-6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请你回答: (1)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 (2)图中的字母“N ”表示___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是否需要校零?___________ 6、、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发生( ),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 )或( ),这种性质叫做( )。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 8、在物体的弹性范围内拉力越 弹簧拉伸的长度越 产生的弹力也越 。 9、能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 二选择题 1、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 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在前一课了解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的影响之后,从本节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具体的力。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教材按照从观察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性质,从实验探究到实际应用的线索编排而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现物体的弹性具有普遍性并认识弹力。 第二部分,探究拉力与弹簧的拉伸长度的关系。 第三部分,研讨弹性的应用。 学情分析: 力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平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而弹性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弹性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象,比如:皮球有弹性,弹簧有弹性……对于是什么激发了弹性?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是不是所有的任何物体都有弹性?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学生都很模糊,没有一个系统的,本质的理解。 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还处于引导性探究学习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弹性的认识由表象到本质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认识弹性的普遍存在及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2、能够设计并做好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 3、培养学生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的现象。在科学探究的学习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 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教学难点: 设计和操作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 教具准备:铁架台弹簧钩码实验记录单拉力器 学具准备:弹簧海绵橡皮筋钢尺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教学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演示谈话:当我用手按这个篮球时,它会有什么变化?手松开后呢? 2.谈话:还有哪些物体也有这样的本领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动手玩一玩、动脑想一想来研究“物体的形状改变之后”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出物体的变化,激发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1.认识物体的弹性。 (1)谈话: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弹簧、钢尺、海绵、橡皮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玩的时候同学们想办法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边做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开始探究。 (3)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一位同学说,另一位演示。 (4)师提问:①这些物体的形状为什么改变? ②为什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性质? (5)在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并用课件揭示概念: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2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设计者:安岳县岳新乡中心小学刘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形状的共同特征。 2、知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3、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探究发现物体具有弹性的共同特征。 2、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2、感受到用实验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形状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拉力器、弹力球、压簧、橡皮筋、塑料直尺、海绵、硬币、拉簧、钩码、木板支架台。 实验记录表等、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玩吗?(教师出示儿童拉力器、弹力球)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分别拉一拉儿童拉力器,压一压弹力球。注意观察,这两样东西形状有没有改变呢?分别有什么样的变化? 2、学生说观察结果:拉儿童拉力器时它变长了、压弹力球时它变扁了。。 3、引入课题:不论是拉力器变长还是弹力球变扁,我们发现,给它们施加外力时,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又会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齐读课题: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二、实验与探究发现: (一)通过实验认识物体的弹性、弹力 实验一(学生演示实验):探究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的性质 1、师导入:刚才我们发现,对拉力器、弹力球施加外力时,它们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其他的物体有这种本领吗?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不同材料的物体让同学们来体验一下。 2、教师分别出示橡皮筋、压簧、海绵、塑料直尺,让各小组4位同学每人依次从实验器材盒中拿一件在各自的手中。教师出示课件,明确学习任务。 3、按教师提示,学生依次分别演示:拉橡皮筋、压弹簧、捏海绵、弯塑料直尺,没有演示的学生仔细观察:对这些物体施加外力与去掉外力时,它们各自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4、填写好实验报告单,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汇报,交流点评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终稿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学案 数学组张晓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 (2)能熟练画出正方体及其简单几何体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3)能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及相应位置的正方体的数量,画出其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与从左面看到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在合作学习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描述观察到的图形,并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难点:能根据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多个小立方体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辆小汽车从小明的面前经过,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 学生回答:②①⑤④③ 由此说明了观察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结果不一样。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板书) 习题:如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二、探索尝试,学习新知 探索一:观察下列几何体,能否画出分别从正面、从左面、从上面看到的几何图形? 学生画出 师问:能不能描述一下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①②③④⑤

生思考,回答:(1)从正面看,将凸出来的小正方体拿掉,看形成的平面。。。。。。(2)先看列,从左到右一共有多少列,再看有多少层。 归纳总结得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先从左到右看有多少列,画出来,再看对应列有多少层,画出来就完成了。从左边看到的图形需注意要从上往下数。 探索二:一个几何体用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从上面和从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如图所示,请摆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正方块构成?与同伴进行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摆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并思考有几种情况?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探索三:【例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 解法一:同学相互讨论决定运用手头上的学具摆一摆,摆出正确的形状,然后再画主视图与左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 解法二:画出三视图后寻找不同的解法,发现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确定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有3列,再根据小正方形中的数字确定每列小正方体的个数。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有2列,再根据小正方形中的数字确定每列小正方体的个数。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1)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来进行构建的,在知识的呈现上体现“总——分——总”的特点,第一课从总的层面讲述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二课至第四课分别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第五课是对力的综合运用。 《物体的形状改变》这课,在本单元处于第二课的位置,是在第一课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总的认识之后,具体认知生活中常见的力,其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对常见的力——弹力的研究。教材是按照从现象到认识,从探究到利用的线索编排而成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的共同特点,即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改变,去掉外力时恢复原状,进而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具有弹性。同时,感受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弹力。二是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的关系。三是以撑杆跳高、跳跳球和自行车坐垫三个现象为例,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物体弹性和弹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便学生关注身边存在的科学现象。 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但尽管力是无处不在的,但平时不会产生足够的注意,而弹性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弹性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比如:皮球有弹性、弹簧有弹性……对于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弹性?这些概念学生都很模糊,没有一个系统的、本质的理解。但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已经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生活中又有经验基础,在教学上,可以从此处进行突破,带领学生进入新知。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处于引导性探究学习阶段。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引导,让学生能更具体的了解什么是弹性和弹力,以及如何区分它们。四年级的学生在手动操作上也有了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简单物体形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简单物体形状》含反思 小班教案《认识简单物体形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认识简单物体形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对图形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难点是幼儿在尺寸认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很容易将正方形和长方形混淆。 活动准备 1、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积木、纸制图板(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3、方形小手帕多张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利用电话铃声响起接电话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接起电话,说:“小白兔呀你别哭,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你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吗?不哭我帮你造一间新房子。”于是,老师就拿出积木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窗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师:房门呢? 小:长方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长方形,探索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长方形。 二、复习图形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长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巩固图形 让小朋友主动举手站到教室中间和老师一起把小手帕变成长方形、三角形的游戏,让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说出所变的形状,激发小朋友主动地兴趣。 教学反思 1、利用实物的形式演示,让幼儿更能形象的接受,更能深刻的认识和接纳; 2、利用师生互动形式更能曾进师生的交流; 3、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4、此方式教授幼儿认识图形、学习图形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也比较深刻。 5、以此方式,作为幼儿教师体会到了,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主动学习。 小百科:形状表示特定事物或物质的一种存在或表现形式,如长方形、正方形,也指形相、外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