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预算:55万

1.★免散瞳拍摄模式:彩色眼底摄影,无赤光、中蓝光、荧光素血管造影,自

发荧光、立体感摄影模式

2.视野:散瞳:50度、43度

3.2X放大倍率:2X数位式放大倍率:面板式按键设计,可直接面板按钮控制;

4.主机和医用EOS单反相机同一品牌。

5.最小瞳孔摄影大小:

散瞳摄影模式? 5. 1mm,在小瞳孔模式? 4.3mm

免散瞳4.3mm,小瞳孔3.8mm

6.影像大小:? 15.1mm x 13.7mm

7.数字相机:医疗专用EOS相机

8.传感器:≥1800万像素

9.工作距离≤35mm

10.病人度数范围

无矫正度数:-10D ~ +15D

近视矫正度数:-7D ~ -31D

远视矫正度数:+11D ~ +33D

11.对焦方式: 劈裂线对焦调整

12.距离调整: 工作距离小圆点调整

13.电动下巴架控制升降

11.使用灯源:散瞳:Halogen卤素灯(观察用),Xenon氙气灯(眼底摄影用)

免散瞳:红外观察,Xenon拍摄

12.内固视灯:≥LED48点

13.底座位移距离:前后位移65mm,左右位移110mm,垂直位移30mm,左右移动角度:30度。

14.上下移动角度:向上15度,向下10度。

15.内建式一体成型倾角器可控制高低倾斜角度。

16.DICOM标准格式:适用DICOM Storage Service Class (SCU)

DICOM Worklist Management Service Class (SCU)

DICOM Modality Performance Procedure Step (SCU)

眼底荧光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cine angiography FFA)是六十年代初由Novotny和Alvis首创的眼底荧光照相和直接观察眼底血管内循环的新方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基本具备条件: 眼底照相机:必须是具有特殊滤光片(激发荧光片、栅滤光片)装置,能快速拍照(每秒1~2秒)专门功能的眼底照相机,临床上一般用黑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其对比较为鲜明,可以为诊断、治疗、科研提供依据,但也可以用彩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检查。黑白荧光血管造影胶片一般用感光度在27DIN以上,彩色荧光血管造影多采用22DIN以上。 目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亦可以通过电脑图像处理系统,直接用激光或喷墨打印机打印出眼底图像。 血管造影剂:荧光素钠注射液。荧光素是一种染料,其钠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荧光,在PH=8时荧光最强。荧光素对人体无害,静脉内注入以后,一部分与各种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结合,一部分流离,大部分通过肾脏随小便排出体外,其余经胆道排出。因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忌用。浓度有10~20%,一般剂量为15~20mg/kg体重计算,成人常用量600mg(20%荧光素钠3ml)。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副作用:注射荧光素钠后,较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打喷嚏、眩晕等,属于轻型反应,发生率在1~15%之内。出现上述反应,一般检查可以完成。亦有极少数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而导致死亡者,因此作本项检查时,必须具备有急救所需的设备,检查前必须详细了解病人有无禁忌症。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临床应用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期: 荧光素在视网膜血管内循环情况,即静脉内注射荧光素钠后,从眼底血管(脉络膜血管、视网膜血管)开始出现荧光至荧光素在眼底血管内逐渐减退的时间,称为视网膜循环时间。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分期各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过程分为五期为宜。 1. 动脉前期:为脉络膜血管充盈荧光(称背景荧光),见眼底有地图状或小斑状朦胧荧光。 2. 动脉充盈期:一般视网膜动脉在短时间内(约半秒)见到完全充满荧光。 3. 静脉充盈期:从静脉层流开始,至静脉内全部充盈荧光时间(约6-7秒)。 4. 后期:时间较长,指荧光素血流从视网膜血管慢慢消退时间,这时眼底血管中,静脉荧光强度高于动脉荧光强度。 5. 晚期:注射荧光素钠20分钟后或指视网膜血管内及视盘上荧光基本消退,仅见视盘周有朦胧荧光环或有病变的视网膜内留有异常高荧光。 整个造影持续时间大约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完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微循环的细微结构,直到毛细血管水平,并且可以拍照下来永久保存,它可以完整的系统地以动态说明人体循环的正常或异常状态,从而为诊断、治疗或研究眼底病提供客观依据,是一项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检查新技术。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眼底脉络膜循环及视网膜血管循环情况,其 1

视觉分辨率及空间频率响应测试实验报告

视觉分辨率及空间频率响应(SFR)测试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码相机视觉分辨率的定义及其度量单位。 2、了解数码相机分辨率测试标准ISO12233以及GB/T 19953-2005《数码相机分辨率的测量》,熟悉测试标板构成,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数码相机视觉分辨率测试方法,能够通过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特性。 4、了解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原理,理解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的含义。 5、掌握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SFR曲线判别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特性。 二、实验要求: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ISO12233标准分辨率靶板,要求连续拍摄三幅图。 2、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视觉分辨率,需分别判别水平、垂直、和斜45度方向的视觉分辨率(注意:若拍摄的靶板有效区域高度仅占据相机幅面高度的一部分,需将目视判别结果乘以修正系数以得到真实的测量结果。修正系数=以像素为单位的相机幅面高度/以像素为单位的靶板有效区域高度)。 3、使用Imatest软件测量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需分别测量水平及垂直方向的SFR,并取MTF50、MTF20作为测量结果,与视觉分辨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4、独立完成实验报告,需明确相机型号、相机基本设置、并包含所拍摄图案以及判别结果和相应说明。 三、实验过程 在光学测量实验室使用手机(iPhone6s)连续拍摄三张ISO12233标准分辨率靶板。拍摄过程中使手机上下屏幕边缘尽量与靶板上下边缘对齐,以减小修正系数。其中使用的相机参数如下:

拍摄的照片如下: 照片一(修正系数为)

三星ST550相机使用说明书

二、三星ST550基础使用指南 1、前屏幕显示设置 三星ST550是一台双LCD的机型,所以在外屏应用方式上会有不少特殊的地方。打开机器后,按下三星ST550屏幕左下方的显示设置按钮即可进入屏幕显示信息设置状态。 选择OFF状态可控制前屏幕开关此时,前显示屏选择OFF的状态下,前显示屏默认状态下就是关闭的,如果用手指敲击前显示屏,可以实现屏幕的开关控制。这里不是轻触即可实现的,而是要稍微大力地敲击,触动机的感应器才可以实现。 选择Fn 前屏幕显示简单参数而当前显示屏选择为ON的状态时,就会一直处于显示状态。选择FN图标则会让前屏幕显示简单的拍摄参数,好让被摄者知道此时相机的工作状态。

选择取景按钮前屏幕显示取景状态当选取最后一个图标的时候,就可以让前屏幕显示取景状态。此时后屏幕的相应图标也会增大一些,以配合前屏幕的同步显示。 2、手势识别功能 三星ST550手势识别功能 三星ST550置了多种震动感应系统,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对前置屏幕的开启,敲击就可以开启前屏,而且在单手操作的时候,启动手势识别功能后,可以向不同的方位旋转相机,实现多种操作之间的切换。在使用触摸屏的时候,震动提示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乐趣,通过震动我们可以感知到自己是否已经正确按到相应的位置。 3、脸部功能设置

普通脸部识别模式笑脸拍摄模式 眨眼侦测模式智能脸部识别模式三星ST550具有多种脸部设置功能,包括普通的针对曝光和对调整的脸部识别功能,笑脸拍摄模式,眨眼侦测模式和智能脸部识别模式。智能脸部识别模式就是说相机本身可以识别已经自定义的人的脸部,并作出适当的焦点和曝光设置。 我的明星-记录容貌脸部列表功能自定义脸部可以通过我的明星菜单记录下每个人的多不同角度的照片,以提高相机的识别率。记录下的人脸信息就会出现在脸部列表中了。 三、怎样使用三星ST550进行自拍

眼底照相机产品技术要求shidaichuangyeu

2.性能指标 2.1外观与结构 2.1.1眼底成像系统外观应整洁,色泽均匀,无伤痕、划痕、裂纹等缺陷。 2.1.2面板上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见。 2.1.3眼底成像系统塑料件应无气泡、起泡、开裂、变形以及灌注物溢出现象。 2.1.4眼底成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机构应安装牢固、可靠,紧固部位应无松动。 2.1.5 眼底成像系统表面的文字、标记应清晰、准确、牢固。 2.2 系统性能要求 2.2.1安装和卸载 系统应能顺利安装和卸载。系统按操作手册规定安装后,应能正常工作,图文应清晰,各模块应能正确进行各功能的运行。 2.2.2登记 应能录入患者的详细信息。 2.2.3病历管理 a) 应能查看病历,查看患者的病历信息; b) 应能修改病历,更改患者有关信息; c) 应能删除病历,消除患者有关信息。 d) 应能导出病历,可保存。 2.2.4影像采集 a)应能对影像设备产生的影像进行数字采集; b)所拍影像应能同步在显示器上显示,并可存入硬盘和数据库中; c)应能对采集图片进行删除、导出并存入数据库中。 2.2.5打印 应能通过打印机打印病人信息和影像。 2.2.6系统可靠性 a)软件发生错误时,应有错误提示,提示应准确; b)不应发生由于软件错误而导致的退出系统和致命死机现象。 2.2.7系统易用性 a)系统安装应简单易行; b)用户界面的各菜单、窗口、功能键应采用通用术语,易理解。 2.3 照相机性能要求 2.3.1 眼底成像系统的视场角为:130°±7%。 2.3.2 眼底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在视场中心处≥60 lp/mm,视场中部r/2处≥40 lp/mm, 视场边缘处≥25 lp/mm。 2.3.3 患者屈光不正补偿的调焦范围不小于:-15D~+15D。 2.3.4 观察照明光的显色指数≥85%。 2.3.5 瞳孔拍摄直径:≥3.0mm。

明基相机使用说明书

后部视图 1. lcd 显示屏 2. 立即播放按钮 3. 立即录制按钮 4. 腕带孔眼 5. usb / av 端口 6. 导航器-- 四向按钮和ok(确定)按钮 7. menu (菜单)按钮 8. disp (显示)按钮 LED 指示灯 插入和取出 SD 存储卡

dc e600 配备24 mb 内部存储器,可让您在相机中录制视频剪辑、捕获图像或制作语音文件。此外,还可以使用选购的sd (s ecure digital) 存储卡扩展存储容量,从而存储更多文件。 1. 在插入或取出存储卡之前,务必关闭相机的电源。 2. 按照如图所示的正确方向插入sd 存储卡。 3. 关闭电池/sd 存储卡仓盖。 如要取出sd 存储卡,请确保关闭相机电源。轻轻地按一下存储卡的边缘,卡会弹出来。 1 在初次使用之前,务必利用本相机格式化sd 存储卡。 2 为防止意外消除sd 存储卡上的有用数据,可以将写保护开关(位于sd 存储卡侧面)推到lock (锁定)位置。 3 如需保存、编辑或消除sd 存储卡上的数据,必须解除卡锁定。 4 格式化内部存储器时,不要在相机中插入存储卡。否则,将格式化存储卡而不格式化相机的内部存储器。 5 格式化是一个不可逆的操作,执行后无法恢复数据。在格式化前备份您的数据。 6 存在读写问题的sd 存储卡可能无法正确格式化。 7 支持下列容量的sd 存储卡:8 mb、16 mb、32 mb、64 mb、128 mb、256 mb、512 mb 和1gb。此相机相容由panasoni c、toshiba 和sandisk 制造的sd 存储卡。有关购买资讯,请与当地经销商联系。 设置日期和时间 首次使用相机前,请先设置日期和时间。有关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第20 页的3.4.1“设置模式菜单”中的表。

不同标准主要技术参数对照表.docx

不同标准主要技术参数对照表项目 标准 GB/T9711.2-1999 GB/T9711.1-1997 SY/T5037-2000 材质L245MB-L555MB (形变 热处理245~360优质非 合金钢;415~555特殊 质量合金钢); L360QB—L555QB(淬火 加回火特殊质量合金 钢); L245NB-L415NB(正火或 形变正火245~360优质 非合金钢;415特殊质量 合金钢) L175-L555 碳素结构钢 管体外径60<D≤610±0.5㎜或 ±0.75%D(取较大值) 但最大为±3㎜;610<D ≤1430,±0.5%D,最大 为±4㎜,D>1430契约D<508㎜时,偏差± 0.75%D;D≥508~ 914㎜时,偏差±1%D (不扩径;冷扩径+ 0.75%、-0.25%)。 大于914㎜不扩径± 1.0%;冷扩径+6.35 ㎜、—3.2㎜ D<508㎜时,偏差 ±0.75%D;D≥508 ㎜,偏差±1%D 管端外径60<D≤610±0.5㎜或 ±0. 5%D(取较大值) 但最大为±1.6㎜;610 <D≤1430,±1.6㎜,D >1430契约D≤273.1㎜±0.41.59 323.9㎜≤D≤508㎜ ±0.792.38 D>508㎜±0.792.38 D>508㎜的冷扩径 焊接钢管±2.38㎜ D<508㎜时,偏差 ±0.75%D或±2.5 ㎜取小值;D≥508 ㎜,偏差±0.5%D 或±4.5㎜,取小 值 不直度≤0.2%,局部应≤4mm/m 不得超过管长的 0.2% 不得超过钢管长度的0.2% 圆度60<D≤610管体≤2%, 管端≤1.5%;610<D≤ 1430;D/T≤75时,管体 1.5%(最大为15㎜)管 端≤1%;D/T>75时,管 体≤2%;管端≤1.5%;D >1430管体同上;管端: 契约。D>508㎜时,±1%D D≤508㎜时与管端 外径相同 钢管最大外径不 得比标称外径大 1%,最小外径不得 比标称外径小1%。

市中心医院眼科眼底照相机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市中心医院眼科眼底照相机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SOP编号:页数:5 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 生效日期:颁发日期: 修订登记: 审查登记:

仪器型号:TOPCON 株式会社TOPCON.TRC.501X 604540.00 一、用途 用于眼底彩色照片拍摄,荧光眼底造影,ICG等眼底疾病的辅助检查。 二、仪器组成 主机,供电装置,防尘罩,35毫米照相机,固视标,连接器盖螺丝,附件盒。 三、准备 1.药品:10%荧光素钠染色剂,0.4%盐酸奥布卡因,复方托 吡卡胺滴眼液。 2.患者准备: 2.1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散瞳,患者充分散瞳后将室内光线 调暗; 2.2正确摆好患者体位,调整仪器桌和鄂托的高度,以便让鄂正确 地放在鄂托上,并让前额盯住头带;确认患者的眼睛对准了高度水平标线; 2.3引导患者的眼睛正确注视,以便拍到眼底的目标部分; 2.4向前、向后精调主体,对称地照射眼底。

2.5光线对准患者的瞳孔; 2.6在眼底聚焦:确认取景器中的视野被聚焦后,转动聚焦钮,使 眼底和十字丝能够同时清晰地被观察到;移动外部固视标,让病人固定没有拍摄的那只眼。 四、操作方法 1.荧光眼底造影: 1.1用控制装置上的上/下选择开关选择相机; 1.2把滤光片转换钮设到“N”; 1.3准备要拍摄的患者资料:办患者资料写在病例卡上直径30毫米区域内,把屈光度补偿钮设在“+”或“A”上,然后聚焦。按下激光滤光片开关设置激光滤光片,然后按资料开馆; 1.4把FA滤光片这支开关设为“ON”(自动方式); 1.5用荧光钮设定应光照度; 1.6做和彩色摄影时一样的调整,正确地聚焦眼底; 1.7准备荧光素钠注射:如果静脉注射的时间太长,荧光素会在血管里扩散。 1.8给患者进行荧光素静脉注射时,按下计时器开关;1.9按下栅滤光片开关和激光滤光片开关; 1.10按下快门释放钮; 1.11使胶片显影;

可见光空间相机静态传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设计方案

一种可见光空间相机静态传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解决目前可见光空间光学相机实验室静态传函测试中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利用均匀照明光源、靶标组件、平行光管组成的传函测试系统。采用模拟太阳光谱的积分球均匀光源为靶标提供均匀辐射照明。靶标组件为是由低空间频率和奈奎斯特频率组成的透射式的靶标板及相应的机构组成。采用平行光管将靶标输出的光束转换为平行光,其口径不小于空间相机入光口,焦距不小于空间相机焦距3倍。空间相机获取靶标的图像,利用低空间频率靶标计算物方调制度,奈奎斯特频率靶标图像计算像方调制度,利用二者的关系计算相机静态传函,该测试结果扣除了平行光管和大气的传函,能更客观的评价空间相机成像质量。 技术要求 1.一种可见光空间相机静态传函测试系统,包括照明光源(1)、靶标组件(2)和平行光管(3);其特征是:所述靶标组件(2)由靶标固定件(2-2),以及安装在靶标固定件(2-2)上的靶标板(2-1)构成; 所述照明光源(1)发出的光源均匀照明靶标组件(2)上的靶标板(2-1),所述靶标组件(2)位于平行光管(3)的焦面位置,所述平行光管(3)将经过靶标板(2-1)输出的光束转换为平行光束,入射到空间相机(4)的焦平面探测器上,所述空间相机(4)获取靶标图像; 所述靶标板(2-1)上靶标的排布方式依次为:低空间频率靶标白靶条(2-1A)、奈奎斯特频率靶标(2-1B)和低空间频率靶标黑靶条(2-1C);所述奈奎斯特频率靶标(2-1B)由n组靶条组成,每组靶条由三个白靶条和四个黑靶条组成; 所述空间相机(4)获取靶标板(2-1)上对应的靶条图像,利用低空间频率靶标白靶条(2-1A)和低空间频率靶标黑靶条(2-1C)的图像计算物方调制度,利用奈奎斯特频率靶标(2-1B)中的图像计算像方调制度,根据所述物方调制度与像方调制度的关系计算相机静态传函MT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见光空间相机静态传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标板(2-1)上的靶标尺寸,根据平行光管(3)的焦面和空间相机(4)的焦面探测器像元尺寸之间的物像关系,计算一个尺寸为p像元对应平行光管(3)焦面处的尺寸为d; 所述低空间频率靶标白靶条(2-1A)和低空间频率靶标的黑靶条(2-1C),在物理空间上不相邻,其宽度均大于等于25d,长度大于等于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见光空间相机静态传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奈奎斯特频率靶标(2-1B)中,由n组靶条组成,n≥5,每组靶条中的白靶条与黑靶条的宽度为1d,长度大于等于10d;每组靶条之间的距离为(1-1/n)d或(1+1/n)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见光空间相机静态传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空间频率靶标白靶条(2-1A)、低空间频率靶标黑靶条(2-1C)和奈奎斯特频率靶标(2-1B)中所有白靶条具有相同的高透过率,所有黑靶条具有相同的低透过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见光空间相机静态传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1)为具有模拟太阳光谱的积分球光源,光源的出光 口大于所述靶标板(2-1)的直径,为其提供均匀的照明。

相机说明书

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 型号SL-63 上市时间2005.12 总像素636万 有效像素620万 光学变焦倍数3倍光学变焦 数码变焦倍数4倍数码变焦 LCD液晶屏 2.5英寸,约20万像素LTPS TFT LCD显示屏 拍摄技术参数 传感器类型CCD传感器 传感器尺寸1/2.5英寸 分辨率2816x2112, 2272x1704, 1600x1200, 640x480 光圈范围F2.8-F4.8 白平衡模式自动,手动:日光,阴天,日落,钨丝灯,萤光灯 快门1/2 - 1/1000秒 机身闪光灯内置闪光灯 外接闪光灯无外接闪光灯 闪光灯模式自动闪光,红眼减弱,夜景,抑制闪光,强制闪光 闪光灯距离0.5-2.7m 连拍功能每秒连拍三张 自拍功能支持2秒、10秒、12秒延时 测光方式定点测光或多重测光 ISO感光度自动,ISO 50/100/200 曝光模式程式自动曝光 曝光补偿±2EV,每级0.3EV可调 场景模式近拍,风景,运动,人像等 短片拍摄功能支持不间断有声短片拍摄功能,640x480,320x240,>=25fps 其它参数 存储介质MMC卡,SD卡(内置16MB内存,最高支持1GB) 图像格式DCF,DPOF, EXIF 2.2 ,ASF 数据接口AV接口,USB2.0接口 电池 3.7V 650毫安锂电池 重量125克(不包含电池)

尺寸(长x宽x高)88.5x54.5x24mm 附带软件驱动程序,图象编辑软件 附件 USB数据线、使用手册、保修卡、电池、CD-ROM光盘、相机吊带、相机包等 其它性能支持电脑摄像头功能

一、产品简介 1、概述 恭喜您购买新款数码相机。 采用该款技术先进的智能相机,可快速而轻易地捕捉高质量数码影像。配有620万像素ccd,此相机能够拍摄分辨率高达2816×2112像素的影像。 相机所提供的其它良好特征包括以下各项: 液晶屏幕:2.5”全彩tft液晶(201k像素)屏幕便于在捕捉影像时确定对象的图框。还可用它显示拍好的影像。 储存媒介:16 mb内存(10 mb可供影像存储)。外部存储支持最多1gb的sd存储卡。光学变焦:3x光学透镜使您可捕捉远距和广角影像。 数码变焦:4x数码变焦和3x光学变焦允许高达12倍的变焦拍摄;4x(每次增减0.5x)回放拍摄的影像可选择影像放大的部分。 灵活的闪光灯设置:依据照明环境及拍摄模式改变闪光灯设置。 对焦模式:拍摄影像时可以通过自动对焦、近拍或无穷远来设置与对象的距离。 自拍模式:时间可在10秒延迟、2秒延迟与10+2秒延迟之间隔选择。 捕捉模式:可拍摄不同的静态影像,包括单幅、具有不同曝光的三幅影像系列和连拍三幅影像。 视频模式:录制有声视频短片。 声音旁白:在拍摄静态影像后随即在拍摄模式中,或者在回放模式中观看影像的同时录制声音旁白,每次可录音30秒。 缩图显示:在液晶屏幕上显示九幅一组的影像,以便更轻易且快速地选择影像。 tv和pc连接:连接usb或av线材在电视或计算机屏幕上观看影像。 dpof设置:可在sd存储卡上嵌入打印信息,并且简单插入卡即可在兼容dpof的打印机上打印影像。 情境模式:可以就以下情形选择先前设置的录制模式:程序ae、全景、人物、风景、运动、夜景、烛光、文字、黄昏、日出、水花及烟火。 2、包装内容 小心地打开相机包装,并确保具有以下项目: 相机通用组件: 1 数码相机 2 a/v线材 3 使用手册 4 usb线材 5 软件光盘 6 相机吊带 7 相机皮套 8 转换适配器 9 交流电源适配器/充电器 10 锂离子充电电池 通用(选配)附件: 1 sd存储卡 2 电池充电器 二、了解相机

相机解析度测试方式

数码相机分辨率测试详细介绍Post By:2008-11-19 21:49:21 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板,这是专门用于测试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使用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1.jpg 该标板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方法不对,结果就完全不同。 一、拍摄距离 需要按照下图的框线位置来取景,将该区域全部容纳在取景器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2.jpg 目前许多不能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都是4:3的比例,而DSLR则多为3:2的传统135画幅比例;16:9和1:1的画幅比较少见。 二、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拍摄距离不合适 如果测试标板只占画面的一小部分,那么显然分辨率被缩小; 同样,如果只拍摄中间一小部分,那么分辨率被夸大了。 比如拍摄这样一个局部画面,那么该镜头的解像力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测试标板的极限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3.jpg 压缩全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4.jpg 局部未压缩 2、支撑的三脚架不够稳固 由于标板有许多细节,任何抖动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里是同一个镜头拍摄,但是使用不同的ISO。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5.jpg ISO 100,f/2.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6.jpg ISO 400,f/2.8 所以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拍摄一些,结果出来后,需要经过仔细分析,贸然下结论,只能是吓了自己,误导他人。 测试分辨率简单的说就是量度、计算影像从清晰--> 模糊之间的转换点。受限于光学、材料和其它种种的因素,每一个镜头、每一台数字相机都有其分辨能力的极限。分辨率测试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将这个极限找出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几个重要的基础理论。为了可以清楚的计算分辨率的数据,目前使用历史最悠久,也同时是最多人采用的就是MTF =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为基础的测试程序。MTF主要是引进反差对比的概念来检定镜头分辨率,使用者必须对「空间频率/ Spati al frequency」这个概念进行了解。所谓空间频率就是1mm的宽度中(或是等宽的其它单位),正弦浓度变化反复有几次的意思(请想象空间频率如同海浪一样的波型变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01.jpg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报告提纲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报告 一、基础篇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某种能够发出荧光的物质(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内,循环至眼底血管中,受蓝光的激发而产生黄绿色荧光;利用配有特殊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此项检查能在活体眼中反映出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帮助极大。 (一)基础 屏障(barrier) 1.血-视网膜内屏障(简称内屏障):指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为紧密联结,不渗漏荧光 素; 2.血-视网膜外屏障(简称外屏障):指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由于有紧密的闭锁小 带,大的脉络膜动、静脉也没有明显的渗漏。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孔窗 "(fenestration),故荧光素能渗至血管外组织及Bruch's膜的胶原层间。但由于外屏 障的作用,使染料不能进入视网膜内; 3.视神经乳头组织内的正常毛细血管不渗漏荧光,在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通过周围 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的荧光,可使视乳头边缘结缔组织着染。 (二)造影剂 1.静脉注射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剂量,按体重计算为10~20mg/kg。 一般成人用20%的荧光素钠(国产,现已少用或不用)3ml~5ml于4~5秒钟注射完毕; 10%荧光素钠(进口制剂,立摄得,Alcon)5ml于4~5秒钟注射完毕。 2.口服儿童或不能静脉注射的成人,可口服荧光素钠,剂量为25~30mg/kg。一般于口服5分钟后才在眼底出现荧光, 故不适于拍摄荧光血管造影早期像;但可拍摄5分钟后甚至1小时的荧光造影像。口服液可配成2%的水溶液或氯化钠溶液。 (三)安全性(副作用) 1.荧光素钠是无毒染料,只要制剂纯净,一般患者均可耐受,不发生毒性反应; 2.少数偶觉恶心,嘱其张口呼吸,仍可继续拍片; 3.个别年轻患者心情紧张,迷走神经反射有呕吐或晕厥,应立即停止造影,嘱其平卧; 4.特殊患者需请内科会诊,协同紧急处理; 5.荧光素钠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或不用。 (四)造影片的识别 1.造影时, 先拍摄的是双眼无赤光眼底片(彩相); 2.阅片时我们所见的是冲洗后的负片(正片会失去某些病变细节, 因此提倡阅读负 片); 3.开始的2~3张是使用蓝色滤光片,注药之前拍摄的双眼荧光对照片,用以发现假 荧光和自发荧光; 4.此后给患者注射荧光素钠,开始注射时即开动计时器, 注射完毕时即拍一片,如此 可准确记录注射所用时间; 5.为了不错过动脉前期,即脉络膜循环,需在30秒内连续拍片;

眼底相机产品技术要求guiji

眼底照相机 2性能指标 2.1电气安全 应满足GB9706.1-2007的安全要求。 2.2电磁兼容性 应满足YY0505-2012的要求; 2.3光辐射安全要求 2.3.1应符合光辐射安全标准的要求。 眼底照相机应满足光辐射安全标准ISO15004-2-2007中2类的要求。 2.4光学要求 2.4.1反射光和散射光 在眼底照相机使用时,应无对拍照有影响的反射光和散射光。 2.4.2分辨率 视场中心处分辨率≥58lp/mm; 视场中部处(r/2)≥40lp/mm; 视场边缘处(r)≥25lp/mm; 2.4.3视场允差 视场角45°,允差:±7%。 2.4.4摄影放大率允差 0.35×,允差:±7%。 2.4.5患者屈光不正补偿的调焦范围 应不小于:-20D~+20D。 2.4.6观察照明光的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R ≥85%。 a 2.4.7摄像闪光的相关色温 色温Tc的范围为:3700K≤Tc≤6700K。 2.4.8调焦模式 满足自动调焦和手动调焦两种模式。

2.4.9图像分辨率 眼底照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分辨率为2560×1920像素。 2.4.10专用信息 应提供眼底照相机处于最大光强和最大孔栏状态时,介于光谱波长305nm~1100nm间输出的相对光谱图谱。该输出光谱应表征仪器出射的照明光束。 2.5电源 2.5.1充电模式 眼底照相机应能进行正常充电。 2.5.2低电量提示 眼底照相机应具有电池低电量提示功能。 2.5.3充电提示 眼底照相机应具有充电提示功能。 2.5.4电池充满提示 眼底照相机应具有电池充满提示功能。 2.5.5工作时间 眼底照相机在待机状态下至少可以工作3小时。 2.6网络及接口 2.6.1数据接口 眼底照相机应能通过WiFi功能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 图片存储格式:JPG。 2.6.2用户访问 用户通过输入密码登录FlashAir软件访问眼底照相机数据 2.7其他功能 2.7.1应能选择红外光或白光作为预览光; 2.7.2应具有红外光和白光强度调节功能,并具有档位指示。 2.8外观与结构 2.8.1眼底照相机外型应端正,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凹凸、裂纹、锋棱 及毛刺。

佳能CANON EOS 1100D(基本使用)说明书

P Y C O

2 EOS 1100D是高性能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它具有约1220万有效像素的高画质CMOS图像感应器、DIGIC 4、高精度和高速9点自动对焦、约3张/秒的连拍、实时显示拍摄以及高清晰度(HD)短片拍摄功能。本相机在任何拍摄条件下都能做出高速反应,并且提供适于高级拍摄的多种功能以及多种其他功能。 请在使用相机的同时参阅本手册以熟悉本相机 使用数码相机,您可以立即查看拍摄的图像。阅读本说明书时,请试拍几张并熟悉照片拍摄的步骤。这样可以使您更好地了解本相机。为避免拍摄劣质图像和损坏相机,首先请阅读“安全警告”(第80、81页)和“操作注意事项”(第8、9页)。 拍摄前测试相机以及阅读赔偿责任 拍摄后,回放并查看是否正确记录了图像。如果由于相机或存储卡的缺陷而无法记录图像或将图像下载到计算机,佳能公司对由此导致的任何损失或不便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版权 贵国的版权法律可能禁止使用您所记录的人物图像和某些物体的图像,除非仅供个人欣赏。另外要注意,某些公开演出、展览等可能禁止拍照,即使供个人欣赏也不例外。 本相机与SD存储卡、SDHC存储卡和SDXC存储卡兼容。本说明书 将这些卡统称为“存储卡”。 * 本相机不附带用于记录影像的存储卡。请另行购买。 C O P Y

高级拍摄和回放步骤、打印照片、自定义功能等,请参阅相机使用说明书光盘。 EOS 1100D使用说明书由如下内容构成: 相机使用说明书 EOS 数码 解决方案光盘(EOS DIGITAL Solution Disk) (软件光盘)软件使用说明书 (光盘) 3

4 销商联系。 如果购买镜头套装,请检查是否包含镜头。 注意不要缺失以上任何物品。 电池 LP-E10(含保护盖) 充电器 LC-E10C 相机 (含眼罩和机身盖) 解决方案光盘(EOS DIGITAL Solution Disk)(软件光盘) (光盘) (本说明书) 相机使用说明书 (光盘)

CT技术参数对比表

技术参数对比表东芝Aquilion ONE 东芝Alexion Power 东芝Activion 16 图片 上市时间2002 2012 2008 机械运动指标 机架孔径(CM)72 72 72 机架倾斜角度30度正负30度 扫描视野180-500mm 240-430mm 180-500mm 床纵向最快移动速度130mm/s 130mm/s 130mm/s 纵向可扫描范围1800mm 1830mm 1800mm 探测器 探测器类型(闪烁晶体材料)东芝专利量子探测器(固态稀土陶 瓷)稀土陶瓷东芝专利量子探测器(固态稀土陶 瓷) 探测器排列方式(列/Z轴)16x0.5mm+24x1mm 1mm*16 16 x 0.5mm + 12 x 1mm 探测器单元总数35840 11520 22400 DAS数量14336 11520 探测器与DAS系统设计 X线系统 发生器功率60Kw 42Kw 42KW 工作电压范围80-100-120-135 KV 80-135 Kv 80-100-120-135 KV 工作电流范围10-500 mA 10-300 mA 10-300 mA 球管热容量7.5MHu 3.5MHu 4MHu 球管冷却率1386Khu/分864Khu/分 球管焦点大:1.6x1.4 小:0.9x0.8 mm 球管保证次数 球管类型

扫描参数 360度扫描时间0.5s 0.75s 0.75s 最薄层厚(mm)0.5mm 1mm 0.5mm 螺距指数HP 0.563 to0.938,0.975 to1.5 0.625-2.0 可连续扫描时间100s 100s 100s 512x512矩阵重建速度(幅/s ) 15 图像质量 高对比度分辨率(NTF为50%,10%,2%,0%时分别标出) 18Lp/cm at 0%MTF 14.5Lp/cm at 2%MTF 8.0Lp/cm at 50%MTF 18Lp/cm at 0%MTF 14.5Lp/cm at 2%MTF 18Lp/cm 低对比度分辨率(注明测量模体型 号、直径、剂量、mAs) 2mm@0.3% 20cm体模,3mm@3HU,14.7mGy 2mm@0.3% 计算机系统 所用计算机类型64 bit CPU 内存大小3G 显示器数目、尺寸 2 X 19英寸19英寸1280 x1024高清显示屏19英寸 在线硬盘容量217G 基本套的主要配置功能 降低扫描剂量的技术措施、各种三维图像处理功能、以及血管造影、心脏检查、灌注成像、低剂量肺扫描等功能可以完成5mAs低剂量普查, 心脏检查和其他检查 特色三维全景成像功能能获得无失 真的三维影像,业界最先进的微辐射 三维双空间迭代平台,使本设备成像 剂量仅为同档次16层CT的1/2 可以完成5mAs低剂量普查,器官增 强检查和血管造影成像 其他主要特点智能导航功能帮助即使没有CT实用 经验的医生也能在5分钟内掌握CT 的操作,完成高品质的CT检查

大视场空间相机CCD性能测试及筛选方法

第43卷第7期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7月Vol.43No.7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Jul.2014 大视场空间相机CCD性能测试及筛选方法 李宪圣1,万志1,刘则洵1,李葆勇1,刘洪兴1,孙景旭1,2,任建伟1 (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空间相机使用CCD拼接技术组成长焦平面,可有效地增加空间相机的视场和幅宽。拼接CCD之间的性能差异会影响空间相机的成像质量,为了在大视场空间相机研制时挑选高性能且性能一致的CCD,提出了一种大视场空间相机CCD性能测试与筛选方法。首先,介绍了CCD的成像电路设计、以及CCD光谱特性和辐射特性的测试方法。然后,介绍了CCD的筛选流程,第一步是从各CCD裸片的几何特性、信噪比、相对光谱响应、响应非均匀性、非线性、暗电流以及动态范围等角度进行筛选,将不满足指标的CCD剔除,第二步是依据辐射响应一致性筛选出满足要求的CCD,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得出饱和辐照度筛选法优于响应度筛选法。最后,采用饱和辐照度筛选法从10片CCD中筛选出饱和辐照度一致性最好的4片CCD,饱和辐照度相对偏差为0.23%,该组CCD已经被应用于某大视场空间相机的研制,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空间相机;CCD测试;筛选;饱和辐照度 中图分类号:TN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14)07-2245-06 Method of CCD test and screening for space camera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Li Xiansheng1,Wan Zhi1,Liu Zexun1,Li Baoyong1,Liu Hongxing1,Sun Jingxu1,2,Ren Jianwei1 (1.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130033,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CCD mosaic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space camera′s field of view and im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949028165.html,D′s performance difference will decrease space camera′s image quality.In order to screen the same high鄄performance CCDs for wide field of view space camera,a method of CCD test and screening was proposed.Firstly,the design of CCD′s imaging circuit and the test method of CCD′s spectral and radiant characteristics were introduced.Then,the screening process of the CCD was introduced,the first step was screening CCD on the basis of the geometry characteristics,signal鄄to鄄noise ratio,relative spectral responsivity,photo response non鄄uniformity,non鄄uniformity,non鄄linearity,dark current,and dynamic range,then the poor鄄performance CCD would be removed.Secondly,the CCD on basis of radiant response consistency was screened.And data analysis shows consistency screening method of saturation irradiance is better than consistency screening method of responsivity.Finally,the most 收稿日期:2013-11-06;修订日期:2013-12-01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863-2-5-1-13B) 作者简介:李宪圣(1979-),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光学遥感辐射定标方面的研究。Email:lixs688@https://www.360docs.net/doc/949028165.html,

眼底荧光造影详细资料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法(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或照像的一种检查法。 由于染料随血流运行时可动态地勾划出血管的形态,加上荧光现象,提高了血管的对比度和可见性,使一些细微的血管变化得以辨认;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供途径和血管形态不同,造影时可使这两层组织的病变得到鉴别;脉络膜荧光可衬托出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情况;血管壁、色素上皮和视网膜内界膜等屏障的受损可使染料发生渗漏,这样就可检查到许多单用眼底镜发现不了的情况,而且利用荧光眼底照相机连续拍照,使眼底检查结果更客观、准确和动态,从而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价、治疗、疗效观察以及探讨发病机理等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一)操作前的眼底检查和准备事项:应根据情况预先用眼底镜、前置镜或三面镜对眼底作全面检查,询问病人有无心血管及肝肾疾病史,变态反应及药物过敏史,告知病人荧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荨麻疹、低血压、皮肤暂时性黄染等反应。药物24~48小时后经小便排出,因而小便可以变黄。 充分散大瞳孔。准备好各种急救用品如1:1000肾上腺素,注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嗪、氨茶碱及阿拉明等,以备急需。 (二)操作步骤:在暗室中进行。先在兰色光波下观察眼底检查部位的情况,注意有无假荧光,为了观察病人对荧光素有无过敏反应,先取10%荧光素钠0.5ml加入无菌等渗盐水4.5ml稀释,作为预测试验,缓慢地注入肘前静脉,询问病人有何不适。如无不良反应,可调换盛有10%荧光素钠5ml或20%荧光素钠2.5~3ml注射器,于10秒钟内迅速注入肘静脉内,注射宜快,但不可漏出,方可使进入血管之荧光素钠很快达到较高的显影浓度,注射开始时,必须计时。 如果作荧光眼底照相,注射前应拍彩色眼底照片和不加滤光片的黑色照片各一张,肘前静脉注入荧光素钠后5~25秒钟,采用配备有滤光片系统装置的荧光眼底照相机立即拍照,拍照间隔时间随病情而定。 (三)荧光造影分析 1.臂一视网膜循环时间(arm-retina circulation time ,A-Rct )荧光素从肘前静脉注射后,经右心→左心→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而到眼底,为时7~12秒(但亦有长达15~30秒者),两眼相差不能超过0.5~1秒。 2.视网膜血循环的分期及荧光形态荧光素钠经眼动脉流入睫状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后者又由视网膜中央动脉主干→小动脉→毛细血管网→小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静脉。在不同阶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分期法。Hayreh分期为:(1)视网膜动脉前期:此期脉络膜先出现地图状荧光,视盘出现淡的朦胧荧光色,如有睫状视网膜动脉存在,也显荧光。(图2—25)(2)视网膜动脉期:见于脉络膜血管充盈约0.5~1秒钟后,并在1~2秒内迅速分布至全部动脉系统。染料首先现在血柱中央成为轴流,在分支处被分为2股,各沿分支一侧流动,形成一侧有荧光、一侧无荧光,谓之动脉层流。此其内静脉完全不显荧光。(3)视网膜动静脉期:视网膜动静脉完全充盈,毛细血管呈现网状,当充满染料的一支或数支小静脉进入大静脉时,染料便先沿着这一侧的静脉边缘向视盘方向流动,在静脉血管内的一侧或两侧呈现荧光而中央则无荧光,称为静脉层流。此期主要表现是染料在动、静脉中显影浓度比较均匀一致。(4)视网膜静脉期:1~2秒后动脉荧光浓度逐渐下降或消失,而静脉荧光均匀一致。(5)后期:是指注射荧光素钠后10~15分钟,静脉还存在淡淡的残余荧光。(图2-26) 动脉早期,显示视网膜睫状血管动脉期 3.脉络膜血循环的荧光形态:在荧光未进入神盘上中央动脉之前0.5~1秒钟间,首先在黄斑周围显示模糊不清的花斑状荧光,随着荧光素进入视网膜血管中,则整个背景除黄斑

中山鑫马眼底照相机EwCam-XM69 产品技术要求

2.性能指标 2.1数据接口及用户访问控制要求 a)数据接口: USB接口:支持2.0和3.0协议,支持FAT、FAT32和NTFS存储格式。 有线网络接口:以太网接口类型为RJ-45,采用TCP/IP协议,可实现带宽自适应。 b)用户访问控制:操作系统分管理员用户和一般用户,可以设置用户权限进行访问控制,并支持注销和用户的切换;软件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2.2 外观与结构 2.2.1外观应整洁,色泽均匀,无伤痕、划痕、裂纹等缺陷。 2.2.2面板上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见。 2.2.3塑料件应无气泡、起泡、开裂、变形以及灌注物溢出现象。 2.2.4控制和调节机构应安装牢固、可靠,紧固部位应无松动。 2.2.5表面的文字、标记应清晰、准确、牢固。 2.3 系统性能要求 2.3.1安装和卸载 系统应能顺利安装和卸载。系统按操作手册规定安装后,应能正常工作,图文应清晰,各模块应能正确进行各功能的运行。 2.3.2登记 应能录入患者的详细信息。 2.3.3病历管理 a) 应能查看病历,查看患者的病历信息; b) 应能修改病历,更改患者有关信息; c) 应能删除病历,消除患者有关信息。 d) 应能导出病历,可保存。 2.3.4影像采集 a)应能对影像设备产生的影像进行数字采集; b)所拍影像应能同步在显示器上显示,并可存入硬盘和数据库中; c)应能对采集图片进行删除、导出并存入数据库中。 2.3.5打印 应能通过打印机打印病人信息和影像。 2.3.6系统可靠性 a)软件发生错误时,应有错误提示,提示应准确; b)不应发生由于软件错误而导致的退出系统和致命死机现象。 2.3.7系统易用性 a)系统安装应简单易行; b)用户界面的各菜单、窗口、功能键应采用通用术语,易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