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材料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材料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材料

第一部分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第一编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衔接点:高中将继续学习许多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及性质,可在已有基础上总结提升。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物理变化:新物质生成。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矿石的粉碎等。

2、化学变化:新物质生成。例如:物质的燃烧、铁矿石炼成铁、钢铁生锈等。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毒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总结示例1]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1、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AgCl、Na2CO3、CaCO3、BaCO3、KClO3、NaCl、BaSO

4、无水CuSO4等

2、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等。紫黑色固体:KMnO4

3、彩色固体:色:Cu 色粉末:红磷、Fe2O3 色:Fe(OH)3

黄色粉末:硫绿色:Cu2(OH) 2CO3 色:Cu(OH)2、CuCO3、CuSO4·5H2O

4、气体:无色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

无色气味的气体:NH3、SO2、HCl

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6、有毒的物质:气体:CO、H2S等液体:CH3OH等固体:NaNO2、CuSO4等

[总结示例2]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1)常见酸中除硅酸(H2SiO3)外均可溶.

(2)常见碱中除NaOH、KOH、Ba(OH)2、NH3·H2O可溶,Ca(OH)2微溶外其余均为难溶碱。其中Cu(OH)2为蓝色沉淀,Fe(OH)3为红褐色沉淀,其余均为白色沉淀.

(3)常见的盐的溶解性规律是:钾、钠、铵、硝酸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碳酸钾、钠、铵能溶,碳酸镁微溶,其他碳酸盐不溶;碳酸氢盐均溶。

补充: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硫酸盐不溶钡和铅,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酸中只有硅不溶,碱溶氨钡钾钠钙;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注:微溶物有Ca(OH)2、MgCO3 、CaSO4、Ag2SO4大量微溶物为沉淀

[对点测练1] “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看油是否透明 B.闻油是否有异味

C.问油的生产厂家 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

[对点测练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 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第二编化学用语

衔接点: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离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等仍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化学用语。在高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中将有重要体现。另外高中还要学习结构式、结构简式、离子方程式、水解方程式、溶解平衡式、电极反应式等。

2.1 元素名称、符号

特别提醒: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一定要规范书写,元素符号不得连写。

1、写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名称、符号并熟记在心:

2、20号元素之后的常见元素如:锌铁铜汞银锰钡

2.2 化学式

[巩固练习]写出空白处物质的化学式并熟记下列各类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

氢气,氧气,氮气,碳,磷P ,硫,铁,铜,汞Hg

2、化合物

(1)氧化物:

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CO,二氧化硫,三氧化硫SO3,五氧化二磷5,氧化铁,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亚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锌ZnO ,二氧化锰MnO2,氧化钠

(2)酸:

盐酸,硫酸,硝酸,磷酸,醋酸,碳酸,亚硫酸H2SO3

(3)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Mg(OH)2(4)盐:

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锌ZnCl2,氯化钙CaCl2,氯化钾KCl,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银,氯化铁,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铝AlCl3,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锌ZnSO4,碳酸钙,氯化钡BaCl2,硫酸钡,氯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K2MnO4,硝酸钾,硝酸铜C u(N O3)2,硝酸汞Hg(NO3)2,氯化铵,硝酸铵NH4NO3,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5)有机物:

甲烷,乙醇(酒精),甲醇CH3OH,乙酸(醋酸)CH3COOH,尿素CO(NH2)2

初中升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2017)全套精品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2017) 第1讲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教材分析 初中教材要求 高中教材要求 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 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 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 意义。 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子排列在钢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 2、O 3、H 2O 、CO 2、H 2SO 4等。 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 +和Cl - 构成的。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主要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重要知识点 本卷列出了初高中衔接比较紧密的的六个考点,并非难点,但都是重点。这些知识点掌握如何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影响很大,建议初升高的同学们利用暑假,对照自我检查复习一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考点一:学习化学要使用的化学符号(1-5) ①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基本要求:熟练掌握1-20号以及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溴、碘、锰、钡等元素的符号。 ②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基本要求:熟练书写,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含量等。 1.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2.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钾K>钙Ca>钠Na>镁Mg B.铝Al>锌Zn>铁Fe>锡Xi C.铅Pb>铜Cu>贡Hg D.金Au>银Ag>铂Pt 3.由种类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干冰 B.银和水银 C.烧碱和纯碱 D.水和双氧水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3 C.氧化铁Fe2O3 D.氢氧化 钾K(OH)2 5.某含铁盐化学式为Na2FeO4,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是一种绿色、 无污染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4 D. +6 考点二:物质分类(6-9) 基本要求: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能由此总结初中阶段重点学习过哪些单质、酸、碱和盐以及有机化合物 6.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 7.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及初高中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 (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 【课堂练习】 (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 (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 2.原子 。 它由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 (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 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配套练习

高一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解析与练习 【主要内容】 主要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分类以及物质之间的关系的总结,对初中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又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同学们能在直观的层面上较明显的认识物质分类及同类物质间的相似性及其应用。认识分类这种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起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衔接的作用。 【知识点精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知识,对元素、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高中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能从以前学过的微观、宏观来认识物质,更应该从物质的结构入手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 当然除了了解物质的组成我们还会在今后进一步去学习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这些作用会导致物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从而理解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道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丰富,原来那些只靠经验得到的化学成果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化学家的面前要求得到圆满的回答。为什么煤能燃烧而其他的岩石却不能?金属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柔软的高岭土经过高温的焙烧就变成了晶莹坚固的花瓶?要得到这些问题的谜底,人类就必须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进行研究。可是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体,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例如:根据组成对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我们可将它们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

各类物质的概念及代表物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同一类物质在性质上相似,例如酸性氧化物,它还有一个俗名叫酸酐。我们中学所学的酸酐中大多数都能溶于水,不溶于水的很少像SiO2。于是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记少的那半儿。而碱性氧化物中能溶于水的比较少见的有K、Na、Ba、Ca的氧化物。如何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呢?我们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例如:C的氧化物我们学过两种即CO、CO2,那么谁是H2CO3的酸酐呢?我们的回答应该是CO2,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CO2、H2CO3中的C元素都是+4价,因此今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我们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你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地总结积累,你会发现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而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当然物质分类的方式不仅一种,根据我们研究的对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我们研究的物质按不同

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及衔接建议(课堂参照)

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及衔接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普遍反映不太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调查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甚至有些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化学学习十分困难,产生了不少困惑,进而丧失了学习化学的信心。 高中教师反映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考试改革,可以说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也成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初高中教学差异剖析 1、教学目标 ⑴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启蒙教育 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启蒙,

强调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初中化学学习成为记忆型学习,学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 ⑵高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科学基础教育 高中化学教育是在初中化学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既与义务教育衔接,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又为学生的分流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要求学生对其中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甚至在实际应用中还能有所创新。高中化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向定量分析发展,促使学生建立量的观点;。 2、教材的跨越 初、高中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要求,导致初高中教材跨越较大,存在着脱节现象。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化学第一册在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就开始出现了较多的概念和应用(如化合价的计算,电子的得失、强酸、强碱、弱酸、弱碱、难溶性物质、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而这些概念初中学生接触不多,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学过。这些接踵而来的概念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又强,成为很多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拦路虎”。而接下来的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率》章节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难点知识。 3、教师

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衔接开题报告

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衔接开题报告 刘东彪2011.9 1、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实际上并非是现在提出的新问题,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表现的并不明显。因为在新课改之前对教材和教学的定位与新课改之后是不一样的。在新课改之前的教材知识体系是非常系统而完备的,并且以对教学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这样在学习高中的知识之前,学生已对化学和它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本身已与高中教材有了很好的衔接的认识。所以在那时即使我们不做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的衔接学生也能较好的溶入高中化学的学习。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从2007年开始,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开始出现问题,第一个出现的问题是化合价问题,此时很多初中老师开始不重视化合价了,原因是中考时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在当时我们专门为学生编写了化合价学习的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时至今日,初中化学新课程明确定位为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由于新旧课程的差异、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衔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现在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出现的可不仅仅是化合价的问题了,而是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现在的中考对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也降低了。更有甚者分不清酸、碱、盐。因为基本物质都不会写,何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加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了不少困惑,丧失学习的信心,厌倦学习化学。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具有不同学业水平的新生涌入高级中学,

初高中化学衔接必备知识点及相应练习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一.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常见化合价 1、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想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 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 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3、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KOH ②Na2CO3 ③BaSO4④NH4Cl ⑤AgNO3 ⑥KMnO4⑦NH4NO3 ⑧Cu2(OH)2CO3⑨KClO3⑩K2MnO4 4、常见元素化合价归纳: 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分类。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 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 硝酸__________、硝酸钠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银___________; 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钠___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 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 二氧化硅、二氧化氮、氧化铁、氧化铝; 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中概念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酸 + 活泼金属→盐 + 氢气 H2SO4 + Zn = ZnSO4 + H2↑ (3)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 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4)酸 + 碱→盐 + 水 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5)酸 + 盐→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 (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 大量的热。)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是从六个方面阐述的,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五个方面阐述,高三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八个方面阐述的。具体见下表: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二)物质的反应类型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例1】从上述反应:Fe 2O 3+3CO 2Fe+3CO 2。 (1)从Fe 2O 3→Fe 变化来看,Fe 元素化合价从 价降低到 价,发生 反应,从CO →CO 2变化来看,C 元素化合价从 价升高到 价,发生 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 反应。 (2)从电子得失来看,0 323Fe O Fe ?→?+,化合价降低, (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中 电子的反应,叫 反应;,222O C O C ++?→?,化合价升高, (得到、失去)电 子,在反应中 电子的反应,叫 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属于 反应。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有机地贯通,对氧化还原反应加深理解,还必须归纳如下: (三)化学反应规律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四)物质结构知识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五)化学实验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六)化学计算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重点知识梳理 一、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KOH ②Na2CO3③BaSO4④NH4Cl ⑤AgNO3 ⑥KMnO4⑦NH4NO3⑧Cu2(OH)2CO3⑨KClO3⑩K2MnO4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汞___________、硝酸银___________;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铵___________、硫酸钡__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磷酸钠___________、磷酸氢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钠___________、磷酸氢铵___________、磷酸钙___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____;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二氧化硅、氖气、二氧化氮、氩气、氧化铁、氧化铝;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 __ 2.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氧化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有O2生成的三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注重初高中化学衔接搞好高中化学教学——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株洲县五中刘福初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初高中教学的分离,教学衔接问题,是影响中学化学教学效果的因素。本人针对如何理解初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及特点;如何从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与盲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差异进行剖析;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和做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知识体系的差别 从上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一定有着很大差别。准确把握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将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我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

初高中化学衔接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知识体系的差别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二)物质的反应类型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三)化学反应规律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四)物质结构知识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4)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都为1,那么一个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又称质量数(A)。即:质量数(A)=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质量数(A)与质子数(Z)和中子数(N)存在什么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5)为了用一种符号表示某元素的某一种原子,通常的 做法是: ①用元素符号代表此元素; ②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标出质子数; ③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标出质量数。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 文档可编辑共129 第1讲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初中教材要求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教材分析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意义。高中教材要求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一.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常见化合价 跟踪练习: 1。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想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 CaCO3; 3。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 KOH ② Na2CO3 ③ BaSO4 ④ NH4Cl ⑤ AgNO3 ⑥ KMnO4 ⑦ NH4NO3 ⑧ Cu2(OH)2CO3 ⑨ KClO3 ⑩ K2MnO4 二.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 (1)酸 ①定义: 常见的酸有: ②分类: 是否含有氧最多电离出H+的个数 按电离程度按沸点 ③性质: A:酸碱指示剂反应 B:和某些金属反应 C: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和碱反应 E:和某些盐反应 (2)碱

①定义: 常见的碱有: ②分类: 按溶解性分按电离程度 ③性质: A:酸碱指示剂反应 B: 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和酸反应 E:和某些盐反应 (3)盐 ①定义: 常见的盐有: ②分类 正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③性质 A酸碱性 B某些盐和酸反应 C某些盐和碱反应 D盐和盐反应 E特殊盐的不稳定性 (4)氧化物 ①定义

②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跟踪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 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 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汞___________、 硝酸银___________;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铵___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磷酸钠___________、磷酸二氢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铵___________、磷酸钙___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____; 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二氧化硅、氖气、二氧化氮、氩气、氧化铁、氧化铝;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钠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氧化铜和碳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氧化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四氧化三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碱式碳酸铜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氢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氧化铁中加入到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铁和硝酸汞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少量的锌加入到Fe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酸镁中加入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 (全集) 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 写在前面 浙江省初中的理科教学实行的是综合《科学》课程。这无疑对于综合地认识事物,提高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中的理科教学仍是采用分科课程教学,学生进入高中后,按学科分科进行学习,《化学》就是其中要学习的一门学科。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是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特别是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和教材的多元化,相对而言,综合《科学》课程中的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逻辑性、系统性不够强。使初高中课标、教材、能力方法上的衔接矛盾凸现出来,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并且很多学生还未走出初中教学的模式,仍在用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面对高中新课程。因此,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可以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各个化学概念,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这已是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就化学学科而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内容和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为此,也有必要对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的介绍。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并吸收了我在以往“初高中学习衔接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编写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十讲),供大家共享,以便起到指导和沟通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仅自己微薄的力量。讲义中编入的“典型例题”和“基础练习”内容较多,有的题目难度较大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全部去讲和做,而是供不同类型学校在教学中有较大的余地选择使用。限于编者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者提出意见。 编者:夏宾(浙江省化学特级教师) 引导语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学生! 《化学》是你们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此前,你们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学好这些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相对而言,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忆性的多,基础性强,缺乏系统性。而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分科课程,其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学科内综合性强。尤其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上难度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要求、认识问题的视角、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使进入高中后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层次上稳定地迈上一个

江苏苏州市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教材内容共15讲含练习讲解可自看理解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页

第1讲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子排列在钢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 2、O 3、H 2O 、CO 2、H 2SO 4等。 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 + 和Cl - 构成的。

1.原子结构的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原子结构模型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形成中性原子,俗称“枣糕式”模型,糕体相当于原子核,分散在其中的枣子相当于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2.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所带电荷各不相同。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所含质子数,也就是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科学家发现不同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各不相同,而且目前发现的所有原子中,其质子数按1、2、3、4、5……依次递增,刚好和自然整数序列一致,习惯上,人们就把原子中所含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其核电荷数。中学阶段一般要求了解原子序数在18以内的原子所带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 ??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在化学家们想像的模型中,每一个原子中的核外电子都绕核作高速运动,永不停止,也不劳累。在多电子原子中,则近似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不同区域内绕核运动,又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原子核外,由里到外、由近到远地分布着不同的电子层,供不同的电子绕核运动,尤如大都市中心城区外围所修的绕城公路,供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机动车运行,从而保证交通有序运行。 人们常把原子中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用下图表示,中心圆圈表示原子核,围绕其外围的圆表示各个电子层,每个弧线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说“怎么到了高中化学这么难学,原来我在初中时的化学都学得挺好的”。大部分学不好的学生都表现为“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明白,上课认真做好了笔记,但碰到自己做题还是不会正确分析,成绩总是提不高,总是没感觉”。高中一年级,是处于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初高中教师缺少交流,高中化学教师不太清楚初中的教学方法,初、高中化学教学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学生从初中刚上高一适应不了高中的教学方法,才会出现学习化学的困境。要想使学生走出“化学难学”的困境,就必须搞好高一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衔接问题。 一、研究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与原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相比,化学新课程无论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义务教育延伸与拓展阶段的高中化学教育,积极开展新旧化学课程的对比学习与研究活动,切实做好化学课程标准到化学教学大纲的衔接工作,是深刻领会化学课程改革的意图,确保高中化学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从传统化学教学大纲到现行化学课程标准在理念上有如下六个方面的转变: 从以上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理念各方面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

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与相关知识点的衔接 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原大纲上有,新课标删去知识点的有: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 (4)H2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变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物质的溶解过程; (8)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10)H2的实验室制法,H2的性质(还原性); (11)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2)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4)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5)Cl_、SO42—检验; (16)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 2、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有: (1)新课标要求“知道”O2和CO2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O2(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CO2(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 (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原大纲要求掌握”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 目录: 第一讲:何谓化学学科 第二讲:物质分类和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三讲:酸碱盐的反应 第四讲:原子结构 ! 第五讲:化学计算 第六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

第一讲何谓化学学科 【课程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能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他们的实质区别。2.能简便、确切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提高应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和综合演绎的能力。 ' 【学海导航】 一、化学的定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二、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带的正电 荷数与原子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是相等的,整个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相同或不同元素原子间按一定的比例组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 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区别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变成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化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物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时呈现的性质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时呈现的性质 性质获得途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包括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 等。一般是指物质跟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 【例题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 C、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D、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燥,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 解析: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物理性质是客观的,是单个分子表现不出来的,所以不能说分子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要发生变化,才能生成其它物质的分子,故B错。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要变小,C是错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会加快,故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燥,D正确。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