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教案

原子的构成教案
原子的构成教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原子的构成

过程与方法:分析推断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对散射实验的分析,培养质疑、反思精神。

重点:原子的结构

难点:原子的结构

教具:多媒体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

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3、水通电分解时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二)自学指导:(1)、原子的结构

[创设情境] 分子已经很小了,构成分子的原子岂不更小?这么小的微粒是否可分?是否还有复杂的结构呢?

学生阅读P36第一自然段,相互交流

(1)通过了解“道尔顿的原子观点”想一想在科学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权威

者的观点?

(2)1897年发现了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假如当时是你发现了电子,你推测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三)[交流共享]

汤姆森提出的原子模型:原子呈圆球状,充斥着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像一粒粒葡萄干一样镶嵌其中。这就是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1911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研究原子的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

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少数a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③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你能否得出原子的构成?完成:

(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带正电)

原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三、合作学习:

1、读课本38页表格,分析表中信息,看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2、原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3、你能否总结出有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

4、根据原子中各种微粒的带电情况,能否得出“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结论?

5、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四、师生释疑,交流展示:

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这说明构成金箔的原子之间有间隔,并且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a粒子与核相互作用的机会很少,所以运动方向不偏转。

2、少数a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说明a粒子接近了原子核,收到核的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

3、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原子核的质量较大。

五、课堂练习:

1、原子是()

A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由电子构成

C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一种最小粒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

A 核外电子总数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来

3、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4、从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选择合适的填空。

(1)、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2)在同一类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3)、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六、收获:

通过本节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有什么收获,最好从知识、技能、方法等不同方面谈起。

七、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原子结构的发现。

板书设计:

原子的构成(1)

(带正电)(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3、[教学过程] 一、原子的构成 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 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 (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 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

鲁教版化学九年《原子的构成》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原子的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的关系。 2.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原子的构成 难点:原子结构 【教学设计思路】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挂图来诱发学生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探究讨论法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讨论促进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师生不断问答,学生积极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2、情景教学法 心理实验表明,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最活跃,接受最快,记忆最好。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重要。本课题内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分析比较法 让学生分析原子构成的表格,以达到以下目的 A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B训练学生整理资料的技能 4、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扩大教学容量

【课堂练习】见导学案 【板书设计】 课题1。原子的构成 原子?? ?? ?? ? ? 质子(正电)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精品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对我国进行了非常不人道的侵虐,当时穷 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最后为什么会投降呢?那是因为美国给日本投了两颗 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杀伤力摧毁了日本最后的斗志……继而“问 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通过其他变化或方法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原子的构成。 归纳总结 1.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原子不显电性,是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所有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根据分析教材中“几种原子的构成”的数据可知:①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③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探究点二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和体积,它的质量如何表示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归纳总结 (1)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跟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构成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 原子的构成复习学案 主备人:曹洪芝 序号: 【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一)卢瑟福实验: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1)大多数 ; ; (2)少数 ; ; (3)极少数 ; ; 1、概念:_________ ___中的最小粒子。 ①质量和体积都__ _ ②不断____ (二)原子 2、基本性质: ③有______ ④相互间存在______ ________ ______ (带正电,) 3、构成 (_____ ) ______ (不带电,氢原子中没有) ______ (带负电) (三)在原子中,质子数= = 。 (四)为什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跟踪练习一】: 1、 “卢瑟福实验”实验不能.. 获得的结论是( ) A .原子核质量较大 B .原子核体积很小 C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 .原子核带正电荷 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成 B 、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质子111各,中子161各,则 核外电子数是( ) A 、111 B 、272 C 、50 D 、161 二、原子中的电子: 1、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 能量低的离核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 ,它有 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3、最外层电子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 电子数决定的! (2)稳定结构: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时(氦元素为2个)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这样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概念:带电的___________。 原子失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__核外电子数 形成 原子得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核外电子数 4、离子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构成的物质 如________、_________等 【跟踪练习二】: 1、原子结构中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质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中子数 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 B . C . D . 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4、如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是11 B 、最外层电子数为1 C 、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核外电子总数为10 5) A 、、

《原子的构成》教案

原子的构成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⒈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⒉知道同位素概念。 过程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自己提出问题、并自主地跟同学交流、自己完成讨论结果的方法,教师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总结出规律。 情感态度: 让学生充分体验交流讨论、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的同时又体验自己学习后获得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设计: 展示图片: 原子结构图 引入新课: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这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等方面有什么差异?请同学们运用教材表1-8中的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 阅读表1-8,比较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有同学会问:什么是相对质量? 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性和电量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31相对质量1/1836 1.007 1.008 (2)归纳总结 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3)填写下表: 原子质子 数(Z)中子数 (N) 质子数+中 子数(A) 相对原 子质量 F 10 18.998 Na 12 22.989 Al 14 26.982 交流讨论: ⑴若用X表示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的质量数,用A Z X表示图中的原子组成分别为: ⑵质量数的概念:。 (3)电性关系: ⑷质量关系 整理归纳: ⒈原子的构成是本节重点,我们需要掌握的关系式: ⑴A Z X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A Z X q p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A:质量数; Z:质子数; q:原子个数; p:电荷数。 ⑵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设计

4.1 原子的构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问题,学生并不知道。为此,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加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象。 二、学生分析 通过对教材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很大的基础。但是学生对很多的问题还存在很大的疑问。如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策略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

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 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 观性。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 分知识的兴趣。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 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五、教学重难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相结合的活动元教学 七、教学过程 什么是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构成(一)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构成(一) 【我想学】—知识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 2. 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我要学】—探究突破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注意:1.电中性的粒子有 . . 。 2.氢原子的中子数为 。 【我乐学】—训练内化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72。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72 B.19 C.53 D.125 4.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5.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它们不相同的是( ),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质子数 C.原子质量 D.中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想一想]1.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如何分层排布呢? 2.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每一层排多少个电子呢?应遵循什么规律? [填一填]1.迄今已发现的原子核外电子至少 层,最多 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 个)。 2.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具有 个电子(最外层为第1层,如氦原子则具有 个电子)。 3.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如下图表示Mg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箭头所指表示什么意思?

12 Mg 【我乐学】—训练内化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 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⑥ 2.在原子的原子核里,质子数等于 ( )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 3.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核外有8个电子 B.其核内有6个中子 C.核电荷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4.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5.下图为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弧线表示,10表 +1028 示,2,8表示。 【我好学】——反思体会 1.我的收获:。 2.我还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全章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学习活动设计: 【回忆再现】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 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2.翡翠的主要成份是硬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翡翠是一种纯净物 B.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硬玉含有10个原子 D.翡翠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构成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2MnO 4 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B.维生素C(C 6H 8 O 6 ):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可表示1个氩分子由1个氩原子构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假药案件,造成了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该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假药的原料即来自于江苏 泰兴化工总厂的假“丙二醇”。其真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 3H 8 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 B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是76 C.丙二醇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D.丙二醇分子中含有13种元素6.下列化学符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 A.氧元素O 2 B.氯离子C1-C.碳酸钠NaCO 3 D.金AU 7.化合物MCl 2 中,M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可能为【】A.1 B.10 C.11 D.12 8.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种元素。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021年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学案新人教版 一、学习准备 1.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分子破裂成________和_________,每两个氢_______构成一个氢_______,每两个_________构成一个____________,大量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画出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认识原子内部结构 1、认识电子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带电荷,它的质量很。从而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 2、卢瑟福α粒子实验现象解释:温馨提示:α粒子带正电、质量较大 ........;金箔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1)大多数 ..金箔而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是否为实心球体? ...α粒子能够穿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极少数 ....,说明原子构成是否像乒乓球一样,内部完...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全是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数带正电 ..,说明什么问题? ...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小结】原子中心有,体积,质量,带电。原子中带负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原子核的结构 1、感知原子核的小 观察图片: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从图片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原子核能否再分 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一个______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________不带电。一个_______的质量相当于一个______质量的1/1836。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大约相等,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上。 活动三:探究原子中各粒子数量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全册 原子的构成教案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鲁教版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1、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学习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 础,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学习难点: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 性质的关系。 学情分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有一定困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 系。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 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 “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会画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原子是由和构成的。构成原子的电子带电,围绕作高速运动。 2.原子中,电子是、的一种微粒 3.不同的原子中所含电子数目(同、不同) 学习新课: 学生活动一:思考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它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 学生思考后阅读课本45页总结 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本45页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图:

原子的构成教案7

原子的构成 教案 A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培养学生善于想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体验思考讨论的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点评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 先播放1964年10 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印巴核竞争”,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 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新课启导 ⒈原子的构成 [猜 想] 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 学生2: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学生3:像我们家的樱桃。…… [点拨转入]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 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子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问题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 [引导探究] 教师播放flash 动画:(动画部分内容: 居于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几个“微粒”围绕“球体”在运动) 从形象生动的 图片资料和国际形势入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感到兴奋,探究之欲油然而生。 以讨论探究问题入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学生的参与面,暴露了学生的原始思维。 教师的点拨及时,使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学生惊讶,求知的欲望高涨,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氛围。 切入正题及时!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变抽象为具 体,变微观为宏观,纠正了学生思维上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附答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 案(附答案) 题2原子的构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二、课堂导入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三、学习研讨 (一)原子的构成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 4-1后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

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 结构。 3、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 列问题: ⑴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⑵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⑶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⑷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⑸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学习】 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了多少?小结后板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二)相对原子质量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结合下表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表1

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单位:㎏) 氢1.670×10-27 氧2.657×10-26 碳1.993× 10-26 铁9.288×10-26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交流】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 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表2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1 0碳66612 氧钠11121 123 氯铁26302【交流学习】 同桌互相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 四、达标测试

【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精品教案

课题2原子的结构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处于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位于分子和原子的学习之后,在课题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一些特点,对分子、原子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也有了初步了解。该节课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该部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节课分子、原子知识的加深和延续,也是对后面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学习打基础,同时也是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建起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2)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建立原子结构的模型。 2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学生体会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三、学情分析 该节课是继分子和原子之后继续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认识。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学生的抽象思维也才属于起步阶段,因此学生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教学设计特点 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进一步的深挖教材,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如下:(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在化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微观粒子宏观化,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原子的构成。 2 、难点:原子的构成。 六、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分析、比较、讨论的方法来探究原子的构成。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 八、课前准备: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查阅原子构成的发展史。 九、教学过程: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滨海县第二中学初三化学导学案编号:____ 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表。 学习重点和难点: 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电的___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质子带______电,中子________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Ar。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上。 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 1、核内质子数=核外_______数=_______数 2、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数+ ______数 二、课堂活动 复习旧知识: 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学习新知识: (一)、原子的构成 1、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2、教师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 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 3、师生总同总结出正确的原子构成。 4、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 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5、请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6、 7、师生同共总结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子的构成复习课学案

原子的构成 【典型例题1】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不同的原子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错误是 、 、 ,汤姆生遗憾的是没有发现 。 (2) 试分析卢瑟福实验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现象①: ; 现象②: ; 现象③: 。 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 【典型例题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图中 (填序号)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表示的阴离子是 。 【巩固练习】 1、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 ) A .质子 B .质子和中子 C .电子和中子 D . 质子、中子和电子 2.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 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核外电子数为34 B .核电荷数为79 C .质子数为34 D .中子数为45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层上有5个电子 B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C .X 等于15 4 .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 .金属元素的原子 B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C .阳离子 D .阴离子 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核带正电 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C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的质量为标准的比值 D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1g 7.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38 B .50 C .88 D .126 8.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 ,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 A .32m B . 2 m C .m D .不能确定 9、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 D.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10、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X 的值为 ,此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2)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原子的构成》教案(鲁教版化学)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知识梳理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_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中子不带电。 (3)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 (4)每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_________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所以同一类的原子中,其核内的________一定相同。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子核核外电子(2)正电荷负电荷(3)原子核上(4)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________并不相同,因此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图2-5 图2-5是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圆圈表示________,圆圈里的数字表示________,弧线表示________。 答案:能量原子核核内质子数电子层 3.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________,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等,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离子阳离子H+Fe2+阴离子OH-Cl- 4.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对原子质量 疑难突破 怎样理解原子可分又不可分? 剖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将原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并认识到电子是所有原子中共有的粒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原子就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它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问题探究 问题如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原子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认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学习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关系的研究,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3.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难点】 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以及原子不显电性。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揭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 【提出问题】原子由哪些部分构成?电子是带负电的,为什么原子显电中性性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后就有答案了。 (二)探究新知 【动画演示】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同学们可以看动画模拟演示。 【提出问题】结合动画,提问:原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原子核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呢? 【学生回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 【提出问题】原子内各微粒的带电情况如何? 【视频播放】多媒体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带电情况。 【学生回答】原子核内存在带正电的粒子,核外电子带负点。 【教师讲解】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而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展示图片】呈现表3-1中几种原子的构成。

【小组讨论】为什么原子显电中性? 【学生回答】同一原子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教师总结】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的数目。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出问题】由表格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有些原子不含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学生回答】氧:8,8;硫:16,16;镁:12,12。 (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作业:预习核外电子的排布方式。 四、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23

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宁日耀审核人:盛昭荣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通过知识梳理,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3、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能行!) 1、原子可以再分吗? 2、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3、原子是如何构成的? 4、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哪些?所有的原子都是由它们构成的吗? 5、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与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6、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7、请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说一说什么样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 8、离子分为几类?它们是怎样形成?它们对应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离子符号怎样写? 9、你能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吗?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吗? 二、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 三、知识梳理(我会填!) 1、原子的结构: () (带电) 原子(电) (不显电性) (带电荷) 注意:(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 (2)并非所有的原子都含有(原子中没有) (3)在原子中,质子数(选“一定”、“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决定原子的种类。 2、原子中的电子

(1)原子的核外电子都是 排布的,可用 图表示。 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原子的结构与原子性质的关系 结论: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密切相关 【我会总结】: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量 国际上统一的标准: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有单位是1,一般不要写出来。 四、变式巩固,拓展完善(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 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2、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质子、电子 B、分子、原子和离子 C、质子、中子、电子 D、原子核、电子 3、关于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离子就是原子 D、因为原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内无带电粒子 4、1994年,人类发现了一种新原子,它的核内质子数是111个,中子数是161 个,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111 B、272 C、50 D、1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是原子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有稳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