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是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开始于20世纪初,迄今未止,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各国政治文化的大力推动,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多元化、开放式和多样性的文学风貌。

一、现当代文学史的概述

现当代文学史涵盖了二十世纪至今的文学创作和发展,主要涉及了诗歌、小说、戏剧、随笔等文学形式和各种主题、思潮和流派。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和人类精神面貌的转变。

二、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概况

1. 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兴起

20世纪初,欧洲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其中以现代主义最为重要。现代主义的诗歌和小说打破了传统语言和形式的束缚,强调艺术性和个人主义,并对传统价值观提出挑战。这一时期的作家代表有约瑟夫·康拉德、托马斯·哈代、欧内斯特·海明威等。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悲壮的气息。代表性作家有马塞尔·普鲁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约翰·斯坦贝克等。

3. 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

二战后,现代主义展现出了多元化的面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新小说”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作品重视自我表达和语言游戏,主张让文学自由发展。代表作品有托马斯·品钦、约瑟夫·海勒、艾尔弗莱德·艾布尔松等。

4. 六七十年代:反叛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复兴

六七十年代,反叛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复兴引起了文学的重视。小说家们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不满。代表作家有老舍、严歌苓、莫言等。

5. 十年文化大革命

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被迫走向了一种趋同化和模式化的状态。文学创作被纳入了政治运动中,并遭受着重重打压。但是,在这一时期中,也涌现出一批积极反思和批判的文学作品,代表性作家有余华、穆旦等。

6. 改革开放后:寻根和后现代的激荡

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期。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的态势。在寻根文学的

浪潮中,一些作家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代表作家有王蒙、汪曾祺等。同时,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影响了中国文学界,一些作家开始尝试将“语言游戏”等技巧引入小说,代表作家有王小波、叶兆言等。

三、现当代文学史的艺术成就

现当代文学史中创立的一些诗歌、小说、随笔和戏剧等不同的文学形式,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和文化问题,使得整个文学史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面貌。同时,这一时期中出现的各种流派和文学思潮,为文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思潮等。

四、现当代文学史的价值

现当代文学史充分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脉搏,展现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和人类精神面貌的转变。通过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文化和社会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互动,进而推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让文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狂人日记——鲁迅 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吃人。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沉沦——郁达夫 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懦弱的悲哀。 缀网劳蛛——许地山 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 潘先生在难中——叶绍钧 以20年代军阀混战下的江浙地区为时代和生活背景,通过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潘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竹林的故事——冯文炳(亦名:废名)(京派) 《竹林的故事》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是新文学初期最富有诗情画意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写竹林、菜园、茅舍、少女,把自然景物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以真挚、友好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生长在宁静的宗法制农村的纯洁、天真、优雅、生气勃勃的乡村劳动少女——三姑娘的形象。 拜堂——台静农 着重描写了年轻窘困的汪二偷偷买香表、蜡烛与已有身孕的寡嫂草草拜堂成亲的故事。小说选材特殊,特别刻画当事人复杂心理状态与拜堂特殊场面、氛围,于民俗风情中,不仅表现了古旧乡村穷苦人黯淡凄楚生存状态,也揭示了他们压抑苦痛的内心世界、求生意志以及对命运苦苦挣扎。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作者用大胆的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划出女主角莎菲倔强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同时明确地表露出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结果。莎菲这种女性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她追求真正的爱情,追求自己,希望人们真正地了解她,她要同旧势力决裂,但新东西又找不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八不主义: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三大主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3.人的文学: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的重要文章,他把“人的文学”定义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4.双簧戏:“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对王敬轩的信逐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总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5.文学研究会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1917年1月10日《小说月报》发表由周作人起草的《文学研究会宣言》,作为发起人署名的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文学研究会的刊物是《小说月报》。 主张:“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谴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这是文学研究会对文学的一种基本态度。 6.创造社 1921年7月在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 先后出版了《洪水》、《文化批判》等刊物和创造丛书。内心的要求是创造社多数成员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共同态度。他们尊重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提倡过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 7.新月社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 1925年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提倡新格律诗。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是新月社的后期,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 8.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主张:“想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提倡“自由思想、立判断和美的生活。”《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 9.浅草社 1922年在上海成立,1925年《浅草》停刊后,浅草社同仁和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鲁迅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 10.湖畔社 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清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四人,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精炼”为特色。 11.爱美剧 “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批判堕落的文明戏,翻译介绍欧美话剧。在此基础上,一些戏剧家提出了“爱美”的口号(英文 Amateur 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12.京派 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周作人、废名、沈从文、萧乾等。 “京派”不是一个文学社团组织,其创作也不是以北京为主要描写对象。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个十年) 一、什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文和当代文学。 二、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又称“新文学”,指1917年到1949年间的文学。同时也是用“现代语 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三分法:1917-1927, 1927-1937,1937-1949。四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另有后两期1937-1942,1942-1949 五分法:1917-1921,192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二、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1898年“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 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 ★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著名。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江湖奇侠传》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啼笑因缘》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啼笑因缘》的精致在于作者讲故事的技巧,章回小说的布局更为作品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意蕴。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 ★文学革命的发生,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变革的必然,又是外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介绍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社会进化等思想学说。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五四”文学革命 1五四文学革命是清末民初20年来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承继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且有西方文学的译介培养成形的对西方新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心理。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会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首先发难,提出“八事,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钱玄同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他俩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戏”。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人性、人道主义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提出“社会写实的文学”。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宣布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白话文取得了胜利。 3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A文学观念上,文以载道、文笔不分、 游戏消遣的传统观念被破除了,借鉴于西方的严肃的文学观念得到了确立。B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和实践者对封建 思想文化体系的彻底否定改变了文学仿古的风气,表现人生的求真精神得到发扬,文学从审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接 近于生活和人民。C僵化的文言被摒除,白话从俚俗的边缘进入文人创作的中心,成为文学语言的正宗。D外国多 样化的文学样式与手法,丰富着新文学的创作,新诗的创立、小说的革新、话剧的传入、美文的倡导,使文体得到 了大解放与大丰富。 第三节外来文学的影响 一、理论渊源1五四文学思想的根本是对“人”的发现,西方文化刺激了中国对“人”的不断发现,启发了五四 文学如何表现人。2文学革命的发难者们从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源泉,提倡文学革命。胡适、陈独秀的文学史 观也是来自于西方的社会进化思想。文学历史进化论是它们文学革命理论的基础。3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学,文学 革命的发动者们主要也是借鉴外国文艺运动与创作的经验。

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 五四——1927大革命失败(初创时期) 鲁迅: 《呐喊》:1918-1922,总主题是反封建。 《彷徨》:1924-1925,继续写封建社会吃人的悲剧,主人公多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 《野草》是散文诗。 《朝花夕拾》:描叙了作者从童年到壮年时期的某些生活片断,有自传意义。 郭沫若:《女神》,郭早期最有成就的新诗集,浪漫主义作品,中国新诗的奠基作。 闻一多:前期新月派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红烛》、《死水》都表现了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 朱自清: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冰心:代表(《繁星》《春水》)。小说诗文中,都可见"爱"的主旋律,《寄小读者》《小桔灯》 叶圣陶:《倪焕之》写出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追求和遭遇,批判了'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 郁达夫: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性质。《沉沦》为其最著名的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短),歌颂了女工陈二妹的形象。 《新青年》杂志社:1915,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刘半农。 文学研究会:1921、1月北京,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周作人、王统照、许地山等,《小说月报》,"为人生而艺术"。 创造社:1921、7月东京,郭沫若、成仿吾。 郁达夫、田汉、张资平等,《创造》。有侧重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倾向。 语丝社:鲁迅、孙伏园、钱玄同、周作人、林语堂等。《语丝》。 莽原社:鲁迅。《莽原》。 新月社:1923北京。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 "左联":1930。3、2在上海成立。《北斗》。鲁迅、沈端先、郁达夫、冯雪峰、郭沫若、茅盾等。 茅盾:"蚀"《幻灭》、《动摇》、《追求》"农村"《春蚕》、《秋收》、《残冬》:其中《春蚕》以江南农村为背景描写了老通宝一家蚕花丰收却成灾的事实。《林家铺子》:以林老板挣扎与破产为主线,以林小姐婚姻纠葛为副线,叙述了"一·二八"前后江南某小镇林家杂货店倒闭过程的故事。 《子夜》: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失败了的英雄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腐蚀》日记体长篇,写主人公女特务赵惠明从失足、懊悔到反抗的挣扎过程。

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史是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开始于20世纪初,迄今未止,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各国政治文化的大力推动,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多元化、开放式和多样性的文学风貌。 一、现当代文学史的概述 现当代文学史涵盖了二十世纪至今的文学创作和发展,主要涉及了诗歌、小说、戏剧、随笔等文学形式和各种主题、思潮和流派。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和人类精神面貌的转变。 二、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概况 1. 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兴起 20世纪初,欧洲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其中以现代主义最为重要。现代主义的诗歌和小说打破了传统语言和形式的束缚,强调艺术性和个人主义,并对传统价值观提出挑战。这一时期的作家代表有约瑟夫·康拉德、托马斯·哈代、欧内斯特·海明威等。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悲壮的气息。代表性作家有马塞尔·普鲁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约翰·斯坦贝克等。 3. 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 二战后,现代主义展现出了多元化的面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新小说”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作品重视自我表达和语言游戏,主张让文学自由发展。代表作品有托马斯·品钦、约瑟夫·海勒、艾尔弗莱德·艾布尔松等。 4. 六七十年代:反叛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复兴 六七十年代,反叛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复兴引起了文学的重视。小说家们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不满。代表作家有老舍、严歌苓、莫言等。 5. 十年文化大革命 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被迫走向了一种趋同化和模式化的状态。文学创作被纳入了政治运动中,并遭受着重重打压。但是,在这一时期中,也涌现出一批积极反思和批判的文学作品,代表性作家有余华、穆旦等。 6. 改革开放后:寻根和后现代的激荡 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期。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的态势。在寻根文学的

现当代文学史 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乡土小说: 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2自叙传小说: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即在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时,以充满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在事件的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 3小诗体: 小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4、“问题小说”: 是把“人生究竟是什么”作为研究探索中心问题的小说。这类小说通过对现实人生的真实描绘,反映种种社会问题和现实的黑暗,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平等博爱等等,力图劝导读者正确地对待人生,改良社会,极受当时青年读者的欢迎。 5学衡派: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驌、吴苾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成为《学衡》派。他们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尊崇中国的古圣先哲,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 6、“七月”诗派: “七月”派是一个由胡风等人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创办主持的文艺杂志《七月》而得名的文学流派,它主要包括胡风、绿原、牛汉等人代表的“七月”诗派和路翎、丘东平等代表的“七月”派小说。“七月”派的诗歌热切反映了时代的命脉和人民的愿望,题材广阔而绝少个人情怀,主要是讴歌民族意志和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现实性、战斗性与艺术性的密切融合。 7、“湖畔诗派”: 因湖畔诗社而得名。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诗合集《湖畔》 8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有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 9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 10语丝社: 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

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本知识点 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 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 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 4,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 5,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 6,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7,《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 8,《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11,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3,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 14,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 15,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 16,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 17, 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 18, 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19,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20,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 21,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 2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文学革命 1、发生时间:1917, 2、倡导者以及发表文章: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推到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到古典文学、建设写 实文学;推到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的三大主义。) 4.新文学意识:内容人上是追求人和个性的解放,形式上主张新文体意识,白话文意识 5.四大社团: 6.湖畔诗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7.鲁迅主要篇目 1)《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示众肥皂(四铭)在酒楼上(吕纬甫) 3)阿q形象分析1他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农民 2觉悟不高,突出在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3精神胜利法 他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人的弱点 4)《呐喊》《彷徨》主题: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礼教吃人本质 8,郁达夫 小说集《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小说的主要特点:P70—71 创作特色: a)强烈的主观色彩:取材上较大程度的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一己体验,自我心境;表现生的苦闷,性的苦闷, 提倡“自叙传”——自我情绪史。 b)以自我为中心,人物(虚构的文学形象)经历与郁达夫相似。 c)单一角度的表现手法。 d)感伤的抒情倾向是郁达夫创作风格最重要表现特征。 e)以抒情为艺术中轴,注重心理表现,讲究景色描绘,忽略结构剪裁,轻视情节事件(直接呼告,心理描绘, 景色抒情) f)零余者:特征,怀才不遇,遭社会挤压,处于社会边缘,空有一腔热血,贫困潦倒,不与社会世俗同流合 污。 g)叙述在“我”的自叙中单一线索展开(“我”的主观色彩)心理描写很有层次感,写出各种状态心理(静止、 波动、冲动)冲动——呼告式的自由,外界刺激下的微妙的心理,灵与肉的冲突,道德冲突。 h)散文化的小说:注意意境的营造,结构松散,淡化情节 i)清丽自然地文笔。 ①“零余人”形象:小说突出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人”的哀怨。愤世嫉 俗,感伤忧郁,内向又敏感,孤傲又自卑,浓重的理想色彩,强烈的幻灭感和危机感。 ②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a,主人公热爱祖国,渴望祖国强盛,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 b,关切同情劳动者的苦难命运,把一己私情的真切感受化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情感力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个性解放要求和社会解放要求的统一。 ③颓废气息,色与欲的描写:a,受西方世纪末思潮和东方古国名士风流影响的必然反映 b,作者身处于窒息的时代气氛中放浪形骸,愤世嫉俗的一种变相的表现和畸形的抗议。 郁达夫开创现代抒情小说(又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其主要特征有:P72—74 ①自我的写真:强烈的主观色彩,以自我为中心人物,取材于一己体验,表现“零余人”的形象,单一角度的表 现手法。 ②感伤的抒情:这是其创作风格最重要的表现。以抒情为艺术中轴,注重心理表现,注重景色描绘,忽略结构剪 裁,轻视情节事件,善于表现外界刺激下的微妙心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一、中国当代文学概念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迄今六十余年以及此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发展、消长、繁荣于整个中国大地上的文学。它包括了台湾、香港、澳门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 1950-1970年代的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 1980年代之后的当代文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三、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基本轮廓1、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①十七年时期(1949-1966)②文革时期(1966-1976)③新时期(1976-1989) ④90年代文学(1990-1999)⑤新世纪文学(2000-今) 2、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轮廓(发展演变)①前三十年(27年) 1949年10月――1976年10月,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建国后全部文艺工作的总纲领、总方针。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延安时期文学理论)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积极作用: I、适应了文学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现实生活的需要。II、适应了文学表现革命历史斗争的需要。III、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局限性: I、在理论上搞乱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II、对文学功能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 严重挫伤了文学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学观念僵化、艺术思维封闭,精神上无独立性,艺术上不能进行自由探索。②后三十年(37年) 1976年10月至今,文艺主导思想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针)思想文化界空前活跃,文学创作也空前繁荣。1980年代的“两个回归”:I、“文学的回归” II、“人的回归” 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的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诞生:由古典走向现代 从单纯的时间性概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1917年至现在的文学,近年来人们一般又把它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它的诞生之初被叫做中国新文学,这一称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性概念,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种革命意义的显示。其发展过程既是中国文学本身现代化的过程,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艺术显示。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是五四文学。五四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本质性变异,它划定了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不同历史时代。它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复杂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深刻背景。 首先,五四文学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外来文化背景。从作品的翻译介绍开始,到文学观念的倡导、文学创作的出现和文学思潮的形成,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中,严复和林纾的贡献功不可没。严复被胡适称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1),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名著,对近代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纾在五四之前,共译介西方文学名著170多种,1200余万字。在此之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介绍和引入了西方文学和美学理论。而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具有本质性影响的还是西方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主题和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这使中国新文学具备了真正的反封建的“现代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现代化转化的先期完成形态。与思想主题、文学思潮的进入相一致,在外来文学的示范下,各种与传统文学相异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历史。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白话诗;小说由章回体的故事小说走向多样的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戏剧从传统戏曲经“文明新戏”走向现代话剧;散文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杂文和美文。各种文学流派和社团迅速丛生和更迭。 其次,传统文学和文化对新文学的诞生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五四文学的发生前提来看,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在表层上是一种相反的刺激,新文学以现代意识为尺度,以传统为批判对象,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主题。而其积极的影响则是潜层的,并且后来逐渐显现和加强的。作为传统文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新文学的形成而产生积极影响的是中国近代文学。黄遵宪倡导的“诗界革命”和梁启超所主张的“小说界革命”和“新文体”运动等,从文学观念、文体语言等诸方面对新文学的初生构成了重要的影响。(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从文学发展的多样性、主题的走向以及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1917年~1927年文化整体批判时期 (二)1927年~1937年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时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一、关于“现代” 二、分期问题 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一、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 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表现对象: 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 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②创作手法: 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 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 ③重视思想理论 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 传:感悟式、评点式 (2)联系 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 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 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 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 3、小结: 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 重视学习、吸收、借鉴 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 二、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 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 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

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 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 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 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 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 自我的认识动力 “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的人的观念,而构成、丰富、发展。 3、文学现代化首先变革的几个方面: (1)文化机制的变革 ①印刷、著作等相关法律保障文学活动 ②报刊、书籍、现代出版业发展 ③现代社会分工、产生独立、自由撰稿知识分子 ④接受机制变 (2)诗界、文界、小说界革命(梁启超) ◆诗界:新意境、新语句入诗,又须以古人风格入之 “我手写我口”(黄遵宪) ◆文界:突破“桐城古文”,提倡“欧西文思”,吸收希腊罗马雄辩体、英法近代随笔体, 结合魏晋的旷放,以丰富史实突破拘谨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丰富表达方法 ◆小说界: 1897,严复、夏曾佑将小说凌驾于经史之上; 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陈独秀:戏馆子是众人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 (3)语言、文体等形式上的变革 ①倡白话文:梁启超提出古语文学变俗语文学是文学进化的大关键。 ②文体创新: ◆政论散文,梁启超“新文体”,时事政论、社会评论、思想评论、文化学术评论; 革命派散文,章太炎、邹容、秋瑾、章炳麟等,宣传主张 ◆小说 A.翻译小说:林纾,文言译欧美小说,并不懂外语,而与精通外语者合作,译笔 传神 B.谴责小说:吴趼人《儒林外史》,但因后来过度堆砌黑幕等走上末路 C.鸳鸯蝴蝶派:言情+休闲通俗 小结: 出现独特价值的文学尚待革命。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一、发生与发展 二、思潮与论争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 四、创作潮流与趋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初至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作家们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具有丰富多样的风格和主题。 1. 20世纪初期的文学探索 在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文学开始迈入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对于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表达社会现实及人物内心世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及他的杂文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不公,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2. 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运动标志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迈向了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和学者都积极参与了这一运动,并通过他们的作品传播着新思想和新知识。例如,胡适的《无名状》是一部文学批评的杰作,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社会变革与文学创作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事件之一,许多作家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和丁玲的短篇小说集《三八节有感》。

4. 文化大革命及其后的文学复苏 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时期,许 多作家被迫停止创作,一些文学作品也被批判与抹黑。然而,文化大 革命之后,中国的文学逐渐恢复活力,许多新生代作家开始崭露头角。例如,杨绛的《四世同堂》和余华的《活着》,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变 迁和人物的命运。 5. 当代文学的多样性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当代文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作家们 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探索着当代社会的各个角落。例如,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和余秋雨的长篇小说系列《文化苦旅》,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作品数量众多,类别繁多。 从鲁迅的小说到当代作家莫言、余秋雨的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见证 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展示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才华与审美追求。正 是这些优秀的作品,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及作品 1、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的成立:1930年3月2日,上海。 它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正式展开,标志着共产党对文艺运动领导的加强。 “左联”成立后开展的工作: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大力发展左翼戏剧、电影事业等。 “京派”作家群:“京派”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作家群”。以沈从文等人为代表。 “京派”主要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一个北方作家群。他们对文学的追求比较偏重于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他们愿意用一种温和的心态来吟咏人性和道德的重建,作品有一种田园抒情诗的氛围。他们的观点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者的理论形成尖锐的对立。沈从文、萧乾、废名、林徽因等人是代表。 2、东北作家群: 3、“孤岛”文学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家》:一、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写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以高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广泛地反映了“五四”后的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封建大家庭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和吃人本质及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巴金创作这部小说,主观上是宣泄他对封建大家庭扼杀年轻人的愤懑的情绪,“我控诉”,客观上描写了封建礼教是如何吃人的,封建家庭是如何崩溃的,“作揖”哲学是如何破产的,时代激流又是如何在封建大家庭中激荡并影响了年轻一代人的。 二、人物形象:一类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者。高老太爷、克安、克定、觉世、觉群等人是代表。 第二类是改良主义者。以克明、觉新为代表。 第三类是时代叛逆者。觉慧、觉民、琴姑娘等人是代表。 三、艺术成就:《家》是一部抒情小说。《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4、新感觉派:20年代末出现的“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使都市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描绘了都市五光十色的繁荣景象,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背景:抗战爆发后,大批文艺工作者纷纷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对解放区的抗日文艺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也有一部分文艺工作者,世界观没有完成彻底的改造。在国统区他们不满国民党的黑暗政治,到解放区后对这里的物质生活又有情绪,在国统区写惯了暴露文学,到解放区仍从暴露与批判的角度观察事实,描写事物,在文艺创作上,他们不重视人民群众的需要,对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问题认识不清,个别人甚至公开宣传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当时的延安文艺界还出现了宗派主义情绪和教条主义倾向,此外,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也还存在一些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理论问题。 二、时间:中共中央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邀请在延安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开始了文艺整风。 三、内容:一、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这一这一中心问题;二、阐明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此外,还对文艺与生活、暴露与歌颂、批判与继承等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批评了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许多模糊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张天翼:《包氏父子》鲁迅把他列入新文学的“最好的作家”和“最优秀的作家”之列。 《谭九先生的工作》《华威先生》(代表作)和《新生》等小说,后结集为《速写三篇》 柔石:《二月》——萧剑秋;《为奴隶的母亲》“典妻”——春宝娘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艾芜:《山峡中》;三部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中篇小说《一个女人的悲剧》,短篇小说《石青嫂子》 叶紫:《丰收》 丁玲:1928年1月,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评论界誉为“史诗似的作品”荣获1951年度斯 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人物——张裕民程仁钱文贵黑妮李子俊夫 妇富裕中农顾涌 萧红:《生死场》被鲁迅称为“当代女作家所写最有力的小说之一”。人物:老王婆,赵三,金枝和二里半 长篇小说《马伯乐》《呼兰河传》(带有自传色彩) 萧军:《八月的乡村》 叶圣陶:被誉为“扛鼎”之作的《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长篇小说 王统照:《山雨》 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施蛰存:《梅雨之夕》;《鸠摩罗什》 老舍: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我这一辈子》 《离婚》——标志着老舍的创作正在走向成熟。人物:张大哥 《猫城记》是在对旧中国完全失望的愤激心情中创作的,但作品中仍然充满对名族命运的热切关注。这是一部具有一定价值的政治寓言体小说。 《月牙儿》——中篇小说,老舍代表作之一。写母女两代求生无路,被迫为娼的悲惨命运。 《四世同堂》——《惶恐》《偷生》《饥荒》 李劼人:《死水微澜》——罗歪嘴 田汉:《苏州夜话》;《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 《南归》堪称作者感伤主义的绝唱《丽人行》 洪深:反映农村问题的代表作“农村三部曲”包括《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夏衍:《赛金花》是一部具有较大影响的七场话剧。《上海屋檐下》《包身工》 《法西斯细菌》——它借主人公俞实夫的经历,说明了“法西斯与科学不两立”的主题思想。 四幕剧《芳草天涯》描写知识分子婚姻爱情生活的剧作 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 曹禺:《日出》《原野》三幕剧《北京人》 殷夫:《血字》《别了,哥哥》鲁迅曾高度评价了殷夫的诗作:“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一、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新文学运动的崛起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新文学运动迅速兴起。这一运动以推翻旧文化传统为目标,强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追求个体的内心体验。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作家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以《新青年》等刊物为平台,倡导新思想、新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 三、现代派文学的探索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派文学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家,以郭沫若、茅盾、冰心等为代表,开始追求艺术的现代性和个性的表达。他们提倡自由写作,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同时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现代派文学的出现,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抗战文学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抗战为主题。抗战文学以其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战争的真实描写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郭沫若的《七律·长城行》、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成为经典之作,激励了无数人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五、社会主义文学的崛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文学也随之崛起。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形象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巴金的《家》、韩愈的《报告文学》等。社会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和精神支持。 六、文学改革与思潮的交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一代作家开始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他们在文学形式和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这一时期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批判,也有对现代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代表作品有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它们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七、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学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对现代性和权威的反思和批判,对文学语言和结构的颠覆性创新,成为当代文学的一大特点。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 考点一:文学研究会 1)社团成立的时间:1921年1月 2)社团成立的地点:北京 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瞿世英、郭绍虞等12人 4)主要文学主张和创作特点: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认为“文学应当反应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创作“为人生”的文学 5)主要刊物或主要作品:《小说月报》 6)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意义:它说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社团 创造社 1)时间:1921年6月 2)地点:日本东京 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寿昌、穆木天、张凤祥、徐祖正,后增加李初犁、冯乃超、彭康、朱境我、李一氓、阳翰生等人 4)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表现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5)主要作品或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 后增《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新月社 1)时间:1923年 2)地点:北京 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人 4)主张:倡导新格律诗,主张诗的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建筑美 5)地位或意义:对中国戏剧的程式化、象征性等特点加以肯定 湖畔诗社 1)时间:1922年4月 2)地点:杭州 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 4)主张或特点:湖畔诗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成长起来的诗人,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创作的基石,他们将爱情、婚姻自由几乎当成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他们坦率的告白爱情,抒写五四青年爱的觉醒,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5)主要作品:四人合集《湖畔》汪静之《蕙的风》潘、冯、应《春的歌集》谢旦如《苜蓿花》 6)地位或意义;湖畔诗派的情诗,揭破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体现了对女性人格、尊严、价值的尊重,对人的情爱自由的肯定,是真正的现代情诗 乡土小说 1)时间:2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许杰、王鲁彦、王任叔、台静农、彭佳煌、黎锦明、废名)2. 3)主张与特点:乡土小说作家都来自农村,寓居于京沪等地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村的差异,在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以其刚健、清新、质朴之气使创作界面目一新,又由于携带着对各地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