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复习旧知

我们班有36人,平均分成2列,每列多少人?

36÷2=18(人)

答:每列18人。

探究新知

体育课上,我们班要进行分组游戏。总共有36人,先平均分成2列,再每列平均分成3组,每组多少人?

1.分析题意,勾画出重要信息。(一起)

2.独立列出算式。(自学)

3.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跟同学说说。(讨论)

4.准备讲解。

总共有36人,先平均分成2

列,再每列平均分成3组,每组多少人?

每列有多少人?

36÷2=18(人)

每组有多少人?

18÷3=6(人)

综合算式:36÷2÷3=6(人)方法一检查

总共有36人,先平均分成2列,再每列平均分成3组,每组多少人?

一共分了多少组?

每组有多少人?

2×3=6(组)

检查36÷6=6(人)

综合算式:36÷(2×3)=6(人)方法二

强化学习

有一种杯子,2个杯子装一盒,6盒装一箱。84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方法一

2×6=12(个)

84÷12=7(箱)

综合算式:84÷(2×6)=7(箱)方法二

84÷2=42(盒)

42÷6=7(箱)

综合算式:84÷2÷6=7(箱)

答:84个杯子可以装7箱。

知识应用

有320本书,4个小朋友2次搬完,平均每个小朋友每次搬多少本?错误的是()

B

A.320÷4÷2=40(本)

B. 320÷4×2=160(本)

C.320÷(4×2)=40(本)

小学生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生数学公式大全,第二部分:定义定理(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常用公式大全讲解学习

小学数学应用题常用公式大全 1、【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2、【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3、【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4、【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5、【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6、【反向行程问题公式】 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7、【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8、【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9、【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二年级数学下册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一)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家长批改签名______________ 列综合算式解答。(要求写出中间问题) 1.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2.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3.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 4.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5.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6.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7.老师带4个同学去看电影,每人都要买票,每张票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8.静静写了6天大字,前5天每天写3张纸,最后一天练了4张纸,静静一共写了多少张纸?

9. 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10.商店有自行车60辆,卖了4天,每天卖8辆,还剩多少辆?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二)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家长批改签名______________ 列综合算式解答。(要求写出中间问题) 1.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2. 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3.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52人,在第一站下去23人,上来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4.有62箱苹果,运走了38箱,平均每次能运6箱,剩下的还需要运几次? 5.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和16棵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桃树?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列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教学设计 姓名:尹晓霞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1第6、第8、第9题,P52第14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后,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让学生亲历列综合算式的的过程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会根据不同题型进行分析,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难点是让他们理解为了符合题意有时需使用小括号。在本课的教学中渗透了替换的数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正确的脱式计算,但列综合算式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个过程中还牵涉到以算式替换数来列综合算式,这种替换的数学思想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而且这样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这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不利的。本节课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一是以式代数放错了位置;二是需要加小括号的地方忘记加小括号。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探究的意识,使他们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激趣引入 1.师:前面,我们学过了混合运算,你们学会了哪些运算顺序呢? 师指名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瞧,是谁? 课件出示:

麦咭想带着大家一起去闯关,敢不敢去?(敢)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第一关: 师:男生算第一组,女生算第二组 学生独立完成,师指名学生汇报。 师: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添了小括号后使算式的计算顺序发生了变化。 师:看来,小括号的作用还挺大呢。我们来听听麦咭是怎么夸小括号的。 课件出示并播放: 师:刚刚,大家都算的很好,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列综合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列综合算式。板书课题:列综合算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 长度单位换算

xx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1年有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1日=24小时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1时=60分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1分=60秒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时=3600秒 一、xx (一)什么是xx xx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xx常用单位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二、面积 (一)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 三、体积和容积 (一)什么是体积、容积 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二)常用单位 1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容积单位*升*毫升 四、质量 (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就是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 (二)常用单位 *吨t *千xxkg *xxg 五、时间 (一)什么是时间 是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二)常用单位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六、货币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1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 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 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 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 (出示面包店的图片)去买过面包吗?你们喜欢吃面包吗? 预设学生:喜欢! (出示主题图)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面包店里体验一下面包 师的生活。(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问题:1.看图说一说图中的情景。 (预设:两个叔叔在烤面包) 2.再看图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二)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要求: 1、画图理解题意。(请在图上将知道的信息表示出来) 2、探究解题思路。(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要求“剩下的还要考几次?”,应知道哪些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求“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应知道哪些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出分步算式:没烤的面包:_________________ 还要烤几次:_________________ 4、试试列出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问题: 1.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预设:先算减法,求出的是图上粉色的部分。 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预设:剩下的和每次能烤几个。 3. 这两个信息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预设:每次烤几个是告诉我们的,剩下的是没有告诉我们的。 4.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预设:一共要烤的面包个数和已经烤好的面包的个数。 (90-36)÷9 = 54÷9 = 6(次) 90个 36个 每次烤9个,烤几次? 已烤的 剩下的

三年级数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三年级数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和解答简单文字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为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和文字题结构及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学关键: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递等式计算。 (1)942-136820 (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哪几步可以同时脱式,然后集体练习,三人极演。 2、文字式题。(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数)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减去80,差是多少?(4)350减去80,得多少? 比较第(1)与(2),(3)与(4)题在列式上有没有区别? (5)35个2是多少?70里面有几个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几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与6的积是多少? (8)60减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积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计算的文字题,我们可以根据和、差、积、商的意义直接列式计算。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文字题呢?这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 2、教学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 (1)读题,理解积,差等术语。 (2)提问:这一道题与刚才口算的第(3)题比较有什么不同?350减去了什么?减去了多少?怎样列式? 被减数减数 350-803 归纳:因为这题的要求是求差,必须找到被减数与减数,被减数是350,减数是80乘以3的积,所以列式是350-803。 从运算的顺序来看:803应该先计算,这样列式是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 接着计算:原式=350-240 =110 3、把例3改题。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样列式呢?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求的是什么?怎样想的?怎样列式? 被减数乘数 (350-80)3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 1世纪=100年;* 1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 天 *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小月有30天 *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 1天= 24小时* 1小时=60分* 一分=60秒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几何体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课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一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方法及步骤。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再列式。如:36+10的意义可以说成是把36和10合并成一个数,也可以说“比36多10的数是多少。”在文字题中用“36+10”计算的表达方式还有“36与10的和”。“已知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10,和是多少、36加上10的和”等。因此,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与四则运算的意义分不开,在理解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解答文字题是关键。 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如:“36+25×4”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按顺序读做“36加上25与4的积,差是多少”;或者读做“36加上25与4的积,差是多少”;又如“(36+25)×4”按顺序读成“36加上25的和再乘4,积是多少”,也可读成“36与25的和乘4所得的积是多少”等。因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否掌握和理解综合算式的突破点。 二步骤: 列综合算式要以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确定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利用添括号 能改变运算顺序的特点,才能达到文字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列综合算是解答文字题,还要学会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较复杂的文字题缩写成简单的文字表述题。如:“65减35的差除以2,商是多少”最后求商,根据“被除数÷除数=商”缩写成“差除以2,商是多少”,这里的被除数就是差,差就是65-35,所以要用到小括号,因此列式为

“(65-35)÷2”。又如“加的和乘减的差,积是多少”,最后求积,根据“因数×因数=积”缩写为“和乘差积是多少”这里的第一个因数是和,即是:“加的和”, 第二个因数是差,即是“减的差”,所以列综合算式时,要用小括号才能把“和”与“差”先算出来,最后算“积”,列式为“(+)×。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题意弄清运算顺序,然后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 三基本练习: ( 1 )根据运算顺序读出下列各题: × 7+÷3 ÷×4) + ÷ + ×(2)列综合算式: 加的和乘,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 120乘30与15的和,积是多少-------------------- 360与640的积加上105的和,再除以21,得多少 加上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14与27的积加上除9的商,和是多少 (3)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82个的和减去除以的商,差是多少 减去与的和,所得的差除以,商是多少 除以的商,再加上与的积,和是多少 加上18与的差,所得的和,再乘,积是多少

小学数学必备公式大全27858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最新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练习题 1、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一个8元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2、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3个27元。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3、叔叔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好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4、二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 5、工人叔叔要挖总长60米的水沟,已经挖好了15米。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6、图书室一共进了80本《十万个为什么》,上周卖了25本,这周卖了38本。还剩多少本? 7、二班和二班进行篮球比赛。二班得了42分,二班得了38分,上半场二班得了24分,下半场两个班的得分一样多。上半场二班得了多少分? 8、小明买了4套明信片,每套8张。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下多少张? 9、小亮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一共有8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个? 10.小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用20元钱买票够吗?

11、同学们种树,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领了80棵树苗。一年级种了25棵,二年级种了37棵。剩下多少棵没有种? 12、小红在计算“5+ ×” 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 结果得数是36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 1、工人叔叔原计划6小时加工零件30个,实际每小时加工6个。实际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2、有一堆煤,如果每次运2吨,8次可以运完。如果要在4次内运完,每次要多运多少吨? 3、一个工程队挖一个隧洞,原计划每天挖3米,需要8天完成。结果提前2天完成。实际每天挖了多少米? 4、学校春游要租7只游船,己租了5只,共用去30元。还需要用去多少元? 5、小王和小张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小王每小时加工5个,6小时完成。小张每小时加工6个,要用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6、一台织袜机5小时可织袜40双,如果再织3小时一共可织袜多少 双?

中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中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 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图形计算公式 1、小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文字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文字题 学习内容: 教课书第1页上的例2,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4、9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叙述题的和、差、积、商的含义。 2、会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文字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 课型:新授课 学法:自学、讨论、指导学习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和、差、积、商?要求这几种数必须和具备哪两个条件? 2、出示准备题:45与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 讨论: (1)这道题求的是什么?要求出商必须知道哪些条件?被除数和除数都直接给出了吗?怎样求出被除数和除数都直接给出了吗?怎样求出被除数?这道题应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自己列式解答,并在小组交流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解答的是以前已经学过的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文字叙述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三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 三、新授 学习例2(投影出示) 例2:45与39的和,除以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1、小组讨论(小黑板出示)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3)列出综合算式之后,要注意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想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总结。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最后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数,题目中直接给出了没有,要先算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如果先算加减法,要加小括号,弄清什么数写在前面,什么数写在后面。 (3)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要注意检验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3、让学生根据以上讨论情况,分析例2。 4、学生自己列式,集体订正(强调45+39与45-39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四、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一的4题,五、课堂质疑: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练习一中的9题

小学生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数学教案-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

数学教案-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探究活动 课题: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教学重点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1)8+2×3(2)45-(3+7)(3)(26-14)÷6 (4)18÷9×3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350减去240,差是多少?270乘以3,积是多少?72与28的和是多少?75除以15商是多少?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第

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1.学习例3.(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必须先算什么?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最后求差是多少?被减数直接给出,减数没有直接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教师板书350-80×3= 350-240=110)教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单了.(2)反馈练习.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握.教师提问:如果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学生试做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法:小组讨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教师说明:这道题最后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直接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如果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后求出的是差

小学四年级数学 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的练习题

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19×96=1824 962÷74=13 1824-13=1811 综合算式 2、59+66=125 125×64=8000 10000-8000=2000 综合算式: 3、798-616=182 5940÷45=132 132×182=24024 综合算式: 4、315×40=12600 12600-364=12236 12236÷7=1748 综合算式: 5、72-4=68 68×6=408 408÷3=136 综合算式: 6、72-4=68 63÷3=2 1 68×21=1428 综合算式: 7、35-25=10 10÷5=2 2+251=253 综合算式: 8、50-5=45 4×45=180 180÷2=90 综合算式: 9、744÷24=31 25+31=56 72-56=16 综合算式: 10、570-528=42 35×42=1470 1470÷14=105 综合算式: 11、4×157=628 6280÷628=10 712-10=702 综合算式 12、145÷5=29 29×6=174 478-174=304 304+46=350 综合算式: 13、144÷18=8 288-8=280 280+35=315 综合算式: 14、58+37=95 9×5=45 64-45=19 95÷19=5 综合算式: 15、253-22=231 231÷21=11 19+11=30 综合算式: 16、221×3=663 208÷16=13 663+13=676 综合算式: 17、217+123=340 340÷17=20 500-20=480 综合算式: 18、360÷20=18 240÷20=12 18-12=6 综合算式: 19、23+23=46 46 24=1104 1104-597=507 综合算式: 20、588÷21=28 53-28=25 25×36=900 综合算式: 21、120÷12=10 10×18=180 180-54=126 综合算式: 22、437÷19=23 23×16=368 424-368=56 综合算式: 把下列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 53-28=25 450÷25=18 18+108=126 综合算式: 2. 216÷24=9 52-9=43 43╳15=645 800-645=155 综合算式: 3. 45╳16=720 325÷13=28 720-28=695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

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云台小学冯继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54页例4,和练习十二的习题。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梳理学生已有的有关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教材上提供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以调用;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等。从而达到梳理的目的。 3、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应重在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在色条图的帮助下,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搜集有效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评价任务: 1、学生在找有效信息的过程中补充色条图。 2、通过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借助色条图,列式计算。 3、通过习题补充问题,寻找有效条件,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木偶剧场找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并一起解决了问题,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又能发现什么新的问题呢?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2)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2、抽生完整地叙述图意 1、探究活动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1)提出合作要求:回忆昨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想想怎么解决这道题? (2)小组汇报,教师与学生一起梳理并 板书算式: 第一种方法: 54-8=46(个) 46—22=24(个) 综合算式:54-8-22=24(个)。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题三: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5、例6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在列综合算式时怎样使用中括号,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将练习十一的第1题、第2题和一些复习题制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32.8+19 0.42×0.50.67+1.24 3.06×0.20.51÷17 5.2÷1.3 8.2÷0.01 1.82-0.63 1.6×0.4 教师将写有上面题的卡片依次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6.88÷[(14.5-8.7)÷2.7] 2.42×1.8+(8.3-6.5)×7.58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题目,指名学生读题. “这里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大家先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两种方法呢?”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可以先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铺路的米数,再求它们的和,就得到一天铺路的米数. “那么,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解呢?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第44页,把算式和解题过程写在书上第一种解法的下面.”

让学生独立写出分步算式和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出来.教师注意巡视,特别察看中、差学生的做题情况,有问题及时指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刚才我们是先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铺路的米数,再求它们的和.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想.” “从题中已经知道每小时铺路48.5米,那么要求一天共铺路多少米,还需要知道什么就可以求得呢?” (还需要知道每天的工作时间) “每天的工作时间又怎么求呢?” (用上午工作的时间加上下午工作的时间,就得到全天工作的时间.) “这样,要先算出每天的工作的时间,再乘每小时铺路的米数,说明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算加法,后算乘法.) “应该怎样列式?”让大家将算式列在例5的第二种解法下面,并把解答过程写出来.教师注意巡视,重点察看学生对括号的使用是否已经掌握,对还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指导.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还可以让学生把列出的两种综合算式进行对比,看看它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出它们的联系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数.这时,可以再问学生:“从这里你们能看出括号和运算顺序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概括出: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2.做第44页“做一做”的题目. 这道题需要用两种方法解答.可以让两个学生在投影片上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注意巡视,察看学生对两种方法的掌握情况;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一下问题所在,以便及时弥补. 集体订正时,可以先指名学生对投影片上做的情况进行评判;再询问学生自己是怎样做的.让没有做对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分析错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并对该题的图进行一定的说明.再让学生根据图中每一步的要求,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