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回顾性观察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并得出相关体会,为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2007

年2月~2012年9月经查出心律失常而收治的患者736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的关联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在案。结果:在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中,最多见的是房性心律失常,占51.6%。单纯性房性心律失常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而传导阻滞及混合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冠心病、慢性肺心病是心律失常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心脏病变较早的预兆可能是房性心律失常,在临床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的方案中,改善心肌的供氧与供血疗效显著且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8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84-02

老年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首推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呈正比例关系。对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当代,对其诊治上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7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736例检出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资料,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老年心律失常发生规律,进行病因统计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

学习老年护理学心得 这次有幸参加浙江省老年护理新动向学习班,这次学习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独特,让我开阔思路,增加临床护理理论,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对老年护理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延缓衰老,提高其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也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葛炜的专题讲座,他用生动精炼的话语道出了老年保健的关键所在。 一、懂得1个重要,即要始终清醒地懂得人这一辈子健康最最重要,1、要明白:健康是1,其余的一切都是1后面的0,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0再多也是0。2、要强调:身体是一切一切的载体,健康是一切一切的基础。他还说到带病坚持工作是领导最不应该做的事,他强调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越忙越要照顾好自己;对自己不负责就是对家人不负责。 二、明确2指标,就是要明确判断自我保健好坏的2个指标:心情要快乐,行为要健康。 三、强健3最佳,即强健的最佳方法是预防;强健的最佳制度是个人负责制;强健的最佳途径是脑途径。途径有很多,比如嘴、手、身,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通过脑子,才可以更改观念,转变态度,掌握新知识。

四、知晓4个圆圈,健康是4个圆圈(即所谓大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健康),而且一个都不能少!其中心理健康最最重要,也最难做到,这也是我们老年护理的难点,但一定要努力去做到。 五、坚持5个策略 1、一定要学会合理膳食,记住4个吃:每天吃: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薯类是蔬菜之王,它所含的纤维能降低之类吸收,促进肠蠕动,预防直肠癌。吃一个地瓜,就像吃了物理扫把。);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水,要喝足!每天10杯水(200ml一杯),就当浇花一样,按时间排着喝水,清晨慎补水,餐前补水最养胃,多喝看不见的水。要求做到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吃杂一点,吃清淡一点。 2、一定要坚持天天运动,大力提倡和推广《1-3-5-7》运动方案或锻炼法:1即指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3即指每次至少运动30分钟;5即指每周至少运动5次;7即指运动后的安全脉搏:170-年龄。平时生活要管住嘴,勤动腿。 3、一定要做到戒烟限酒,WHO的忠告“大量饮酒最伤肝,喝醉一次酒近似于得1次记性肝炎”。所以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酒越少越好。 4、一定要拥有阳光心态,要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来观察事物与人生。有这么3句至理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就世界上的所有问题而言,对于问题的看法,远远比问题本身重要;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心,这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一、病名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常见病因包括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见于基本健康者。心律失常有多种,包括心动过缓、过速、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本病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晕厥等,亦可无症状。 二、诊断 (一)诊断名称 中医:心悸、怔中、胸痹、眩晕、厥证、虚劳 西医:心律失常(注明类型) (二)中医诊断依据 1.病名诊断 (1)临床表现:偶发者可无症状或自觉心跳不规则,有心跳增强感或间歇感,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可有心悸、胸闷、胸痛、乏力、眩晕、视朦等,部分病人也 可无不适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昏厥、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心脏 听诊有心率、节律变化,心音强弱也可出现异常。 (2)发病特点:突然发作,时作时止,也可以持续存在。 (3)诱发因素:过度劳累或运动,精神刺激,过量吸烟、饮酒及咖啡等。 2.证候诊断 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加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虚无力或兼促、涩或兼结、代。 心阳不足: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虚微或兼迟缓,或兼涩、结、代。 心阳虚脱:心悸气短,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疾数微弱欲绝或疾数怪乱或促涩无力。 心血不足:心悸眩晕,乏力肢麻,面色无华,唇色淡白,舌质淡红,脉细或结代。 心脉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前区刺痛,入夜尤甚,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 痰扰心脉:心悸胸闷,眩晕恶心,头重身倦,痰多咳嗽,舌苔浊腻,脉眩滑或涩、结代。 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有低热,或五心烦热,口舌干燥,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涩。 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心悸怔中,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发热,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心神不宁:心悸怔中,善恐易惊,稍受惊吓则坐立不安,失眠多梦,梦中容易惊醒,舌淡苔白,脉虚数或时有结、涩。 (三)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应采集详尽的病史,尽量让患者描述发生心悸等症状时的感受。病史可提供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起止方式、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等线索。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除可检查心律与节律外,某些心脏体征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非侵入性检查技术。通常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在心电图上反应出来。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护理老年 这次有幸参加浙江省老年护理新动向学习班,这次学习内容丰富,观点新奇独特,让我开阔思路,增加临床护理理论,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对老年护理发展布满了信心。我国已进进老龄化社会,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延缓朽迈,进步其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题目,也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感慨最深的是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葛炜的专题讲座,他用生动精炼的话语道出了老年保健的关键所在。 一、晓得1个重要,即要始终苏醒地晓得人这一生健康最最重要, 1、要明白: 健康是 1,其余的一切都是1后面的0,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0再多也是0。 2、要强调: 身体是一切一切的载体,健康是一切一切的基础。他还说到带病坚持工作是领导最不应当做的事,他强调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越忙越要照顾好自己;对自己不负责就是对家人不负责。 二、明确2指标,就是要明确判定自我保健好坏的2个指标: 心情要快乐,行为要健康。

三、强健3最好,即强健的最好方法是预防;强健的最好制度是个人负责制;强健的最好途径是脑途径。途径有很多,比如嘴、手、身,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通过头脑,才可以更改观念,转***度,把握新知识。 四、知晓4个圆圈,健康是4个圆圈(即所谓大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健康),而且一个都不能少!其中心理健康最最重要,也最难做到,这也是我们老年护理的难点,但一定要努力往做到。 五、坚持5个策略 1、一定要学会公道膳食,记住4个吃: 天天吃: 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多吃: 蔬菜、水果和薯类(薯类是蔬菜之王,它所含的纤维能下降之类吸收,增进肠蠕动,预防直肠癌。吃一个地瓜,就像吃了物理扫把。);常常吃: 适当的鱼、禽、蛋、瘦肉;少吃: 肥肉和荤油。水,要喝足!天天10杯水(200ml一杯),就当浇花一样,按时间排着喝水,清晨慎补水,餐前补水最养胃,多喝看不见的水。要求做到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吃杂一点,吃平淡一点。 2、一定要坚持每天运动,大力提倡和推广《1-3-5-7》运动方案或锻炼法: 1即指天天最少运动1小时;3即指每次最少运动30分钟;5即指每周最少运动5次;7即指运动后的安全脉搏: 170-年龄。平时生活要管住嘴,勤动腿。

老年护理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在2015年3月8日到4月18日,本人有幸被赛德尔基金会邀请前赴德国学习老年护理,在这学习期间,本人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老年病人得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她年龄组高,做好老年病人得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得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怕孤独,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而自怜自弃,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常有性情固执,怪癖任性,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除身体器官疾病外,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与老年疾病得发生与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得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与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导致老年病人得心态差异很大,对待疾病得态度也不相同,表现为对疾病恐惧与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得心理,拒绝服药得心理、悲观厌世得消极心理,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不易康复。说明了老年病人得心理护理在治疗工作中得重要性。 二、老年病人得心理护理措施 1、情绪低落抑郁 人到老年就有一种日落黄昏得感觉,这种脆弱得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得心理,认为自己没用,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自尊心与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得病人。 护理原则:增加护患沟通,建立与谐得护患关系不仅就是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得基础,同时有效得沟通也就是减轻与消除老年病人情绪低落抑郁得重要措施之一,老年病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动得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家属得关心与支持就是十分重要得。 2、孤独寂寞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一) .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窦性心动过速指成年人的窦性心率>100 次/min。 窦房结本身结构或电活动异常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有: (1)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2)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健康人在吸烟、饮茶、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均可发生,某些病理状态,如: 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 ①寻找并除去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②首选受体阻滞剂。 若需迅速控制心率,可选用静脉制剂。 ③不能使用受体阻滞剂时,可选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二)房性期前收缩(atrial premature beats)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正常成人进行 24 小时心电监护,大约 60%有期前收缩发生。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并经常是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先兆。 治疗: 1/ 21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单纯房性期前收缩者,去除诱发因素外一般不需治疗,伴有缺血或心衰的房性期前收缩,随着原发因素的控制往往能好转,而不主张长期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可触发室上性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应给予治疗,如应用受体阻滞剂。 (三)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亦称房速。 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种。 临床特点: 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 特发性房速少见,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药物疗效差,大多数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2)发作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心动过速或控制心室率。 可选用毛花甙 C、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静脉注射。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选用直流电复律。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通常无效。 (3)对反复发作或使发作时心率不致过快,以减轻症状,可选用不良反应少的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洋地黄可与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合用。

100例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100例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7-14T10:05:58.44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4期作者:范恩秀 [导读] 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 沂水县人民医院山东沂水 276400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选取10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 点,进行护理。结果:100例患者都得到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用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192-01 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等特点。而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还有身体素质差,病情多变,容易产生焦虑、烦躁不 安、悲观失望情绪的特点。这对病情观察、评估带来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现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70例,女30例,其中60岁~69岁的25例,70岁~79岁的52例,80岁以上的23例。病因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 病,糖尿病等。多数患者都合并有两种以上的疾病。 1.2 心理及生理特点 尽管老年人理解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他们都不服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衰老,固执,任性,希望被别人重视,受尊敬。由于 感觉,知觉,视听力,记忆力,想象力衰退,对新的事物缺乏好奇心容易误听误解,出现敏感多疑,表现为语言重复,缓慢,吞吞吐吐,对实质问题回避,情感冷淡,遇到重大刺激反应强烈难以控制,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爱说的变得沉默,易怒等。易产生自卑心理,行为古怪,不近人情。 2 护理措施 2.1 临床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饮水进食少,食欲差,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引起口腔内的菌群失 调,出现口臭,口腔炎,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在病情允许下适当地进行锻炼,通过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脑循环和心脏功能。内科疾病常常病程较长,病人体质虚弱,加之牙齿残缺不全,应给予适当高营养的软质饮食,少量多餐。要做好老年患者的晨间护理,使患者清洁,舒适,预防褥疮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和了解患者的病情,保持病房整洁,促进护患沟通,满足其身心需要。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人在心情愉快时,机体可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把机体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并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 2.2.1 理解患者,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老年人因资历高,贡献大,经验丰富,所以希望别人尊敬他,要求别人依从他,脾气固执,自尊心强,他们需要安全,希望有经验的 医生为其看病,操作熟练的护士为其打针,输液,所以我们护理人员接待病人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轻柔,迅速,操作要熟练准确,让病人一进病房就感觉病情有好转的希望,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也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精神上有一种美好的寄托,更好的配合治疗。 2.2.2 解决患者的需求,改变患者心理状态 老人非常怕孤独,因病离家而住院,感到一切生疏,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忽视要主动劝告患者处病不惊,“三分治疗, 七分休养”,时时关心体贴他们,使其感到象在自己家里一样,同时适当安排家属探视,鼓励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善于稳定老人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考虑的问题很多,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并十分注重观察家属和医务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 疑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担心医务人员能否精心治疗护理等,我们要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遵守医嘱,坚持治疗,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的康复能力。多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和患者谈心,把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有利于早日康复。 2.2.4 良好的护理道德与适当的有益活动,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安排一些有益 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其,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 2.2.5 在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观察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或者采取心理问卷方式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 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患者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恐惧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患者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向患者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并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 2.3 用药护理 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对用药的目的,服药的方法难以熟练掌握,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起用药的不良反应比年轻人高,因 此,在为患者拟订治疗方案时护理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用药前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做到正确给药,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静脉输液时要根据病情按要求调节速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采

5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5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老年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患者情况以及检查结果,同时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以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有32例患者存在胸闷症状,所占比例为64.00%;共有11例患者存在头晕情况,所占比例为22.00%;有30例患者存在心悸症状,所占比例为60.00%;17例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所占比例为34.00%;有4例患者存在晕厥情况,所占比例为8.00%。共有3例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所占比例为6.00%;有6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所占比例为12.00%;有35例患者存在高血压,所占比例为70.00%;有28例患者存在冠心病,所占比例为56.00%;有9例患者存在舒张功能减弱方面的疾病,所占比例为18.00%;有1例患者存在肺心病,所占比例为2.00%。结论:心律失常主要体现为心跳节律不够整齐,一般患者都会存在头晕、胸闷、胸痛、心悸以及晕厥等情况。对于老年心率失常患者的治疗,调整患者心率状态、改善心肺功能、避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等是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心率失常的发生与人的年龄有着较大的关系早期的预防非常关键,掌握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疾病特点,重视老年人基础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 标签:老年人;心律失常;基础疾病;心悸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开始衰退,因此老年人出现基础性疾病的几率开始逐渐升高[1],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轻度的心律失常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2],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应该引起重视,否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本文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特点,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防止老年心律失常的出现。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36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4例。患者年龄在6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岁。病程在0.5~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7年。大多数患者都患有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冠心病、舒张功能减弱方面的疾病以及肺心病等基础性疾病,并伴有胸闷、头晕、心悸、胸痛以及晕厥等症状。 方法: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患者情况以及检查结果,同时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以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

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摘要: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一项基本护理技术,以显效快捷的特点成了老年患者经常选择的临床治疗途径。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生理老化和机能退化,大部分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老年疾病,又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管壁硬化、弹性差、皮肤松弛、血管细脆、回血慢等生理现象;同时还存在孤独、固执、自尊心增强、敏感等心理特点。所以临床护理老年输液患者,不仅要顺利完成基本的静脉穿刺,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个性化的人文关怀,采取系统化的静脉保护措施,提高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人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senior citizen venous transfusion nursing experience cai yinghui abstract:the venous transfusion took the clinical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showed results the quick characteristic to becom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ay which the old age patient chose frequently.because the senior citizen various organs physiological aging and the function degenerate,majority of all contracts hypertension,diabetes,coronary disease and so on chronic old age diseases,also all the varying degree appearance pipe wall hardens,the elasticity badly,the skin relaxation,the blood vessel thin crisp,returns to the blood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病因分析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05T11:38:24.3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1期供稿作者:秦志中[导读] 心律失常就是其中一项最常见的老年病,多发病,所谓心率失常,就是心脏的跳动出现了不正常不规律的现象。 秦志中 (四川省简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简阳 641400) 【摘要】心律失常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高,且往往引起严重后果,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且诊断和治疗都有其特殊性,本文就其发病的特点和原因进行简单探讨,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和日常预防提供一个参考作用。【关键词】心律失常;老年人;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1.7R5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35-02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项功能逐渐衰退老化,一些老年病也开始缠身,心律失常就是其中一项最常见的老年病,多发病,所谓心率失常,就是心脏的跳动出现了不正常不规律的现象。 1老年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1.1发病病机:心律失常的病位在心,同时与肝,胆,脾,肾等脏器功能紧密相关。心神式样,气血不足阴阳受损,痰、火等病理产物的侵扰,导致心神不宁;或肝胆、脾肾脏器受损,导致心神动摇,不能辅心行令,动悸不安。 1.1.1心虚胆怯:老年人一旦感受惊吓,或见异物、或忽闻巨响等,因正气虚于内往往造成胆气怯弱,心气不敛,神志受伤等均可导致惊悸不能自已。 1.1.2心脾两虚:老年人常常多思善虑、心悸健忘、忧思过度、失眠、劳伤心脾、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使血之生化乏源;或长期患病,身虚体弱,耗伤气血等都可导致老年患者心失所养,心血不足,导致神不安志不宁、惊悸怔忡。 1.1.3肝肾阴虚:又称肝肾亏损,老年人肝肾不足,若病久损伤或调摄失节,则导致老年患者肝肾阴虚、心悸烦闷,不能上奉于心。导致肝阳上亢,或肾阴不足,从而扰乱心神,出现心悸烦闷、肝肾阴虚的现象。 1.1.4阳气虚衰:一般老年人阴阳皆虚,“阳虚则外寒”,即不能温养心脉;或者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精神不振,无力鼓动血行;或舌淡而胖,体内的水分代谢、消耗均需要阳气的蒸腾,如阳气不足,则多余水分便无法消耗,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 2 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从我院内科近两年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的临床治疗和检测作为参考,如图所示: 表-1 心电图检测老年患者心律失常情 表-2心律失常发生原因 2.1主要症状

养老院护理心得体会6篇

养老院护理心得体会6篇 这个月的社会实践,我们又去了虎丘敬老院,感觉都成了那里的常客了。上几个月去过,那里的老人似乎还记得我们,对我们也就格外熟识、亲切。 其实敬老院里有许多老人智力有问题,有些则疯疯癫癫。起初,我们还都心有余悸,不敢与那些老人接触,后来习惯了,这种心理也就消失了。总觉得,我们关心老人,去帮助他们,老人们心里是明白的。对老人来说,我们就如他们的孙子、孙女一样大小,所以见到我们又去看望他们,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们是看得见的。虽然不是第一次去了,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老人们的笑容了,但我想这种灿烂的笑容,不管经历几次依旧那么美丽、那么震撼,让人心安。 原来,我一直认为社会实践是一个麻烦的活动,也许正是因为麻烦,才会让我们在麻烦中觉得不虚此行,因为我们认真的去完成了它。即使我们得不到什么物质的奖励,即使我们还必须顶着烈日,抽出休假的时间,但老人们的笑容便在这些即使中给了我们继续下去的动力。 活动圆满,又让我们体会颇多,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然而有了这些才能更好地、

更稳地去走以后的社会之路,所以在此,我希望我们班以致我们青少年学生可以更踊跃地参与进来。 站在敬老院门口,那里安静的让人感到恐怖,是恶魔在这里布施了魔法注定要让这里永远的寂寞吗?望着那些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像是海里的波浪,一层又一层的汹涌澎湃。发丝早已花白,少的有些可怜。他们只是静静的坐着,望着远处发呆。是在思念亲人吗? 里面显得好暗淡,我们这些初中生站在这里显得另类,或许正是我们的异类,给这个昏暗的僻静的小院增添了不少的活力与欢乐。所有的老人看到我们的到来都表示了他们的欢迎,在他们脸上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们无与伦比的快乐,甚至还有一丝幸福的感觉。 是他们太寂寞了吧,见到我们就特别的热情,邀请我们到他们那小小的房间里坐坐。这个房间不大,只有两张孤零零的床,还有一台电视机供老人们消除寂寞。我们都坐在床上,老人打开电视,和我们一起分享她的戏曲频道。我们也与她一起享受某个同学亲手做的蛋糕,松松软软的,散发着浓郁的鸡蛋的香气。老人吃的津津有味,我们见他们吃的那么的香也发自内心的赶到快乐,也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自豪。老人客气的切西瓜给我们吃,我们推推攘攘,甚是觉得不好意思。盛情难却,我们接受了她的西瓜。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 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1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病人的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怕孤独,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 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而自怜自弃,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常有性情固执, 怪癖任性,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和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甚至不易康复。以上各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我们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而影响到病人对于自身治疗康复的信心。 2老年病人在心理上主要出现的问题及相关的措施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对待这种病人, 首先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然后找出病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制订切合实际的措施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并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认知度仍待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曾有不少商界精英、演艺界名人、年轻学者在其生命的黄金时期因心脏猝死而突然离世。这一次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据统计,约88%的心脏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导致的。临床专家介绍说,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心律失常。但是,心律失常更多见于心脏有病变的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突然,且救治成功率低。心脏病学专家再次强调,“人们应该多关注心律失常,合理应用医疗科技手段,加强检测和预防,以减少心脏猝死的悲剧”。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美敦力公司等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在活动中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共植入心脏起搏器及体内除颤器(ICD)5万台,比2008年增加了近30%。不仅如此,北京、江苏等地大幅提高了对起搏器、ICD治疗的医保报销水平。江苏对ICD的医保报销额度达到5万元;北京医保对普通起搏器基本都能报销——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对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视程度和人们对治疗器械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患者对复杂器械治疗仍然顾虑重重。这是医疗观念、治疗价格、医生经验、植入后管理等诸多原因所造成的。防治心律失常有多种选择“心脏猝死是可防可治的。”张澍教授肯定地说,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根据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予以明确诊断;同时,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高患者及其亲属、同事,以及全社会的救治意识和水平。一旦确诊,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

或植入心脏起搏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张澍说,这些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学意义,如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甚至挽救生命。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0万例心脏猝死,其每年ICD植入量近20万台;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年发生心脏猝死54万例,然而ICD植入量与美国相比差距很显著。因此,我国无论是对这些治疗器械的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需不断提高。重视器械植入后管理张澍教授说,目前,患者在植入起搏器、ICD后通常有两个极端:或是过度小心翼翼,或是以为万事大吉。其实,不光是患者,很多医生也有“重术前、轻术后;重植入、轻随访;重技术、轻互动”的问题。然而,心律失常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诊断、治疗、康复都需要患者、医生乃至家属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医生在选择了先进的科技方法后,应建立和利用科学的疾病管理手段,让患者长期受益,增强人们对心律失常疾病治疗的信心,以发挥医疗科技产品的最大价值。ICD新技术改善治疗房颤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较多, 现有600万~800万患者,这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健康人的5倍。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米罗斯基医生研制出首款ICD,为房颤的治疗开辟了新篇章。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该系统能自动识别心律失常,并释放电击除颤,在关键时刻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很多病人的心跳在大多数时间内是正常的,在抢救和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过度的心室起搏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传导,从而导致一些病人出现房颤甚至

46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46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7-10T09:13:00.8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期作者:王伟娜 [导读] 减少了反复住院的次数,达到了用心全程护理的目的,促进出院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和出院后的护理进行分析,为老年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对入院治疗的心内科46例老年患者分析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并在出院后通过家庭服务或电话随访进行护理指导。结果:患者和家属掌握了家庭护理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采取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关注患者外出检查及转科、做好药物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签名制度、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logy by analyzing the hospital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nursing care after discharge. Methods: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46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disease wer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safety hazar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found ou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made and discharged. After the family service or telephone follow-up care guidance. Results: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have mastered home care knowledge,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Conclusion It is worth to be clinically popularized to take the correct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outpatient examination and transects,to carry out the drug care,to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flow and to strictly enforce the signature system and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eart of the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idden dangers,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Cardiology;Elderly patients;Clinical nursing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良,在老年人群中心内科疾病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一旦罹患往往要终身服药,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达到临床缓解的目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护理由于老年心内科疾病患者生理病理因素以及疾病的突发性、复杂性、猝死率高等特点,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由于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在临床护理工程中会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临床观察发现,做好护理工作,对保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选取我院2015年 5 月—2016年 5 月对入该院治疗的心内科的老年患者46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降低或消除护理风险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5 年 5 月—2016年 5 月间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共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68~92 岁,平均79.4 岁,病程平均 14.5 年。患者主要疾病:冠心病22例,心律失常8例,心力衰竭7例,风湿性心脏病 6 例,心肌病 3 例。除患有心内科疾病外,多数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老年性便秘、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老年痴呆、颈腰椎等其他科疾病。 1.2方法 本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对4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患者住院期间导致其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相关情况如时间、地点、过程等进行观察分析,由责任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并签字,并将相同的案例进行归类整理,以统计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应指导患者不要盲目相信各种广告,乱服各种保健品或滋补品,以免引起药物间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诊,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切不可自行停用或增减药量,以防发生意外。 临床护理:①合理饮食与营养,②积极进行体育锻炼③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④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②尊重患者③鼓励患者正确对待及认识疾病④理解患者⑤解决患者的需求⑥善于稳定老人的情绪⑦人身安全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科对收治的46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5%以上。通过护理总结出该组患者安全隐患包括精神状态10例,跌倒5例,患者不合理干预3例,教育不到位6例,缺乏预见性4例,药物不良反应3例和其他因素。 3.讨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各种阈值均增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关节位置觉、嗅觉、外周痛觉等,此种情况加之多病共存,各器官功能减退,代谢减慢,思维不敏捷,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听力、视力逐渐下降等多种因素,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有的老年人丧偶、人际交往少,会产生孤独心理。有的老年人因离职退休,经济状况的改变而不能适应时会自卑,对生活不满意,焦虑、抑郁、悲观、急躁,情绪波动明显,还容易产生老而无用的孤独感。通过院外健康教育和保健宣传,可增强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技能,影响其对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改善自我护理行为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更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达到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护士在患者出院后,也应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一种医院走向社区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目前,患者及家庭对自我调理、病情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需求日渐增加,通过院外护理,可解决一些问题,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总结和提高。人心本善,只要将心比心、真诚相待,一定会换来一片真心,医患关系也一定更加和谐。我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院外护理,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指导,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指导,既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和

老年护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老年护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老年护理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老年护理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护理培训心得体会1 我有幸能和梅姐、阿欢、阿丽等六人于9月14号参加了为期四天的《老年专科护理实践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独特,让我开阔思路,增加临床护理理论,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对老年护理发展充满信心。 让我记忆深刻和倍受鼓舞的是xx老年医学研究所黎明主任护师讲的《老年病人的需要与护理服务》。她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老年病人的需要、老年病人护理服务的技巧和方法,展望将来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发展方向使我对老年护理事业充满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她把老年医学比作是夕阳工程、朝阳产业,而老年护理和康复则是朝阳产业中最需要、最实惠的阳光。她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只要我们给自己定好位,那我们的老年护理事业将是无限光明的。听她这话让我振奋人心,让我看到了我院今后发展的前景和方向。她给我们详细地阐述了老年病人护理的五大原则:加强情感沟通原则、细心观察老年病人日常生活规律变化原则、避免过度呵护的原则、身心整体

护理的原则、安全预见性护理的原则。让我第一次系统地掌握老年护理的重心,让我在今后工作中以这几个原则作为中心,把这几个护理原则贯穿于每一个老年病人护理上。 作为三大重点课题之一的老年人的尿失禁护理,由四位返港老年护理专家系统介绍尿失禁的评估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案例分析、尿管护理。其中以魏娟老师讲的留置尿管的护理新观点最为独特,尿管的选择就一改常态,她认为老年病人在第一次留置尿管应选择12—14号尿管,不建议用18号或以上的尿管,她认为大号尿管舒适度差,导尿困难易造成尿道损害,拉伸尿道的弹性组织使其不能回缩、干扰尿道旁腺的适当分泌、引起漏尿。而我们一惯的观念就是一般男病人选择16—18号,女病人用18—20号尿管,只是考虑到老年病人尿道松弛小尿管易漏尿,她还详细讲气囊的处理、导尿管的更换频率、漏尿的原因、漏尿的处理等等。听完她的课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在现实护理中没有运用过,所以在今后工作将两个观点统计看那个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用实际行动来检验真理。 老年人吞咽障碍的护理和老年人跌倒预防及护理,几位老年护理专家都从各方面给我们讲解,让我懂得在护理吞咽障碍的患者更加注重喂食的方法,让我在今后工作更加注重对老年人跌倒预见性护理的提高。从细节做起,作好每一件事。 这个学习班让我收获很大,黎明主任护师在最后总结时说:“我们在这里抛砖引玉,你们在工作中多动点脑筋就会发现老年护理不单纯是基础护理,很多发明和科研项目都是从老年护理出来的,希望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