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新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新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能形成对外界的映象,产生心理。客观现实是指在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们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通常为分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最终乃至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也反映着个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也就是说,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陈述和规定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个人的经验也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当然,人们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2、试述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

答: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促进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必需做到以下四点:①对目的任务的理解。人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原望就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有意注意。②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在有意注意的过程中,外部环境有各种刺激物的干扰,内部又有自身机体某些状态和无关思想、情绪的干扰。为了何持有意注意,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排除干扰,最重要的是发

挥意志的力量,把注意保持在要完成的任务上。③反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智力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是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实际操作包括具体的肢体动作,也包括记笔记、写提纲、做摘要和实际运算等行为。实际操作体现着智力活动的进行,维持着智力活动的方向,使注意保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④培养间接兴趣。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强大动力。有些事情本身就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更多的事情是以其结果,间接地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培养兴趣是引发注意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培养间接兴趣,对维系注意更为重要。3、你若是低年级的教师,将怎样考虑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好教学工作?

答: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一旦没有外在的帮助,儿童常常会不清楚或忘掉由他人给定的目的,使注意中止或分散。然而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所以我若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师,我会在教学中,利用直观性和形象性,刺激学生的无意注意。只要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

4、试从观察品质方面举例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水平。

答:从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与特点的四个方面,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水平:①观察的目的性。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扣除干扰,集中注意观察的目的。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的时间短,错误较多。②观察的精确性。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

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例如,在刚学写字时,常常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已”和“己”、“析”和“柝”等形近字常混淆。③观察的顺序性。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到算哪里。④观察的深刻性。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例如,语文课本第三册《美丽的公鸡》这课的插图涂上色彩,并且放大,让学生观察。许多学生只看到公鸡的大红鸡冠、美丽的羽毛和金黄色的爪子,而偏偏就没有看到公鸡站在水边欣赏自己的形象、表现出洋洋得意的骄傲神态。从以上小学生观察各品质的发展,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学生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低。

5、小学儿童对描绘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常常不能正确辨认,这是为什么?

答:小学儿童对描绘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因不懂透视原理和缺乏立体感,而常常不能正确辨认,说明小学儿童对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

6、请列举四种提高小学生识记效果的方法。

答:①利用无意识的规律组织记忆。

②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直接对象。③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④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7、你认为怎样进行复习最有效?

答:①复习要及时。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学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复习。②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复习不等天简单重复,要提高复习的效益,就要适当变换形式,并力求生

动、形象,富有情趣。③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复习分量过多,会导致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学习者的过度疲劳。

9、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

答:①发展儿童的言语。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是小学各种教学面临的共同任务。②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思维是在感知觉基础上进行的高级认识活动。③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概念是在思维的单位,让儿童掌握正确的概念是发展思维的首要环节。④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以直观材料帮助思维,教给学生逻辑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对促进思维的发展很有效果.10、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81)

答:教师应该遵循儿童情感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要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情感,一般应该做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①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小学生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发展。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等能够进行辨别和评价,从而产生相高水平的爱憎。②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人的情感受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儿童的情感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地设计有关教育的情境。

③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移情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的与之相同的情感。培养儿童移情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

为儿童树立榜样,宣扬英雄、模范和身边的好人好事,用他们良好的感情感染学生,丰富儿童正确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从理智上防止或延缓不适当的情感,养成自我监督自己情感的习惯,提高小学儿童调节和控制情感的能力。

12、阐述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答:意志不是孤立的心理现象,它同认识和情感过程有着密切联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①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人的意志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人在进行各种认识活动时,特别是进行曲系统的学习和独立的探索问题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做出意志努力。因此,积极的意志品质会促进一个人认识能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意志品质则会阻碍一个人认识能力的发展。②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意志也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对工作和学习不利的情感冲动,这时,就需要通过意志努力,冷静地评价自己的情感,克服与理智相矛盾的情感,并自觉地加以控制。③

13、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首先,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自觉地、儿立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他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庭、教师、学校集体提出的。中年级以上的儿童,逐渐学会自觉地、独立地向自己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逐步具有比校远大的、有较大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其次,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行动动机和目的,一般是很不稳定的,还不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为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而积极地行动。最后,小学儿童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的

过程中,他们常常表现出不善于运用抽象原则来解决动机冲突,更多地受一些的关的具体事件所左右。②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毅力是指人精力长期奋发,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目的的能。毅力顽强的人,深信自己的目的和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符合客观发展要求的,能正视各种困难,百折不回地为实现既定目的的而努力、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小学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强的。

14、从总体上如何估价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从中应得到什么启示?

答:估价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攻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不能控制自我的怒气和沮丧而产生的;另一种是恶意的、带有挑衅性的。(二)撒谎是一种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有时候儿童表现为用不适当的方式隐瞒部分式全部事实。(三)逃学与离家出走是一种因为儿童拒绝学校或家庭而造成的社会行为问题。我们要了解当中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使其减少上述情况发生。

15、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心理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答: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心理成分是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人与人间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一个心理相容的集体,首先表现在人们相互了解,既了解各自的优点,也了解各自的缺点,善于按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对待他;其次,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取得相似的评价标准,使意见互相接近;第三,表现在成员们都在自觉地维护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成员们态度宽容,相互尊重,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知满足感。

16、你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是什么?

答:目前现存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集体中进行,但集体只提供了一种背景,并没有发挥集体的作用。新的模式应是根据学生水平面相当的原则在教室中组建5~7人规模的课堂学习小组,有条件时可将课桌改排成马蹄型,按小组入座。教师在每节课都安排5~10分钟让各小组进行集体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和小组进行集体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为发挥所有学生,尤其是发挥被忽视的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活动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到集体活动中)、尊重意识(倾听对方陈述,尊重对方观点)、学习意识(承认对方长处,学习对方优点)、合作意识(帮助别人解难,共同完成任务)和表现意识(陈述观点,坚持观点);锻炼和发展学一的社会能力,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

17、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答:在日常生活中,“个性”是一个常用词。例如,人们常说“这个人很有个性”,指的是这个人与众不同;人们也说“要发展儿童的个性”,指的是使儿童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日常我们讲的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而心理学中的个性则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18、为什么说个性最大本质的特点是社会性?

答:人出生以后,就加入一定的、历史形成的社会关系之中,他的心理在社会关系中发展并形成个性。这是

因为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同社会环境相互的作用的结果。儿童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首先要发生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一旦失去了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个人便离开了人类社会的环境,沦落为“狼孩”“熊孩”,心理发展也就定格在动物的水平上。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受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形成对世界、社会、劳动、他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交往越广泛,社会关系也就越复杂和越深刻,他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个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而形成的社会特征。此外,人在活动时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也是社会的。语言既是抽象思维的工具,也是交往的工具,它是由社会提供的,而不是个人创造的。因此,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19、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请简述之。

答:小学生的需要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其总的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的”。①活动需要的发展。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②认识需要的发展。认识需要是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表现在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向往、热爱和对学习任务的重视和完成等日常行为中。③交往需要的发展。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儿童入学后,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个方面发展。小学儿童与教师交往需要的发展,是婴幼儿期与父母交往需要的延续。小学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是促进同伴关系发展的内因,也是保证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④成就需要的发展。包括第一,儿童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第二,儿童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第四,儿童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

20、为什么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答:教师在评价儿童的学习活动及其成果时,把他们评定为勤奋的或懒惰的,是优等生、中等生、或差等生,这实质旧对儿童的个性,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在班集体中地位的评价,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通常是信服在接受教师的这种评定,并在班解教师的评价时把自己划归相应的等第,因此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对儿童评价要实事求是让每个儿童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儿童自我评价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控,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比较客观全面,从而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1、你认为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

答: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只因自评价过高的儿童,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以及某些个性品质。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导致其很难听取别给其建议和教育,使他很难得到改进。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虽有对自己的能力及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但评价过低的儿童只要将他们从巨大的心理压力中解救出来,使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正确认识自己。以后,随着他对自己信心的提高,就可以引导他们在其他领域里做些尝试取得成就。

2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答:性格与气质彼此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为:(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如多血质)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如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吝啬尖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性格与气质又具有密切联系:(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如多血质的人用热情敏捷来表达勤劳,而抑郁质的人则以埋头苦干来展示这同一性格特征.(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如黏液质的人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一位黏液质的教师会由于多年少先队工作,而渐渐变得活泼、开朗。

23、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性格?

答:(一)提供适当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即榜样群体。参照群休对小学儿童有着突出的作用,它充当了儿童心目中的准则,儿童以此评价自己和他人,并借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体系和行为习惯,成为性格形成的一项重要基础。(二)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对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助长、削弱、限制或引诱等作用。它对于小学生的态度、行为习惯乃至性格之形成也具有甚为密切的关系。(三)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指班级集体气氛或叫风气。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的班级集体,会促使其成员奋发上进、不甘落后。(四)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①列出全体儿童的性格优点、弱点,从中找出多数儿童的共同性格倾向。②借助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鼓动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并借此抑制不良风气,并借此抑制不良性格的滋生;③经常组织一些适合于群体良好共性的活动,使群体风气

得以维护和发扬,如主题班会、竞赛等;④同时要注重创新、求异,让少数儿童的性格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并与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取得互补。最后,对小学儿童性格的培养,一定要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会,教师的工作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性格。

24、怎样理解年龄特征这个概念?

答: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特征。年龄特征不是个别儿童或少数儿童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而是从许多儿童的发展过程占概括出来的普遍事实,是各年龄阶段中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征。

25、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

几种?

答:(一)客观因素。指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其生物因素包含①遗传素质,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遗传

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②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的物质前提,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成熟时,适时的刺激就会引发出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使它发展。而环境因素指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因素,按其性质与作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为儿童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儿童直接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情况、全部的人际关系和周围的社会风气等社会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①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②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二)主观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①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依存。需要总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产生,而一定心理水平的形成,也依赖于儿童是否产生了相应的需要。②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面之间相互促进。儿童的需要总是日益增长、不断变化的。当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不能适应儿童活动时,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当新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后,原先的需要就逐渐地被否定,将会在新的发展水平上产生更新的需要。

8、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与成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古代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主要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真正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三大理论来源,及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上世纪20年代起,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科学,进入确立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

学》。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 答:一条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另一条来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里气质决定的。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 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 答:社会认知往往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情以及行为习惯等的观察和了解来进行。分为以下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4、人际距离。 8、什么是自我知觉? 答:认识自己,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叫自我知觉。 9、什么是社会印象?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印象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基本特点:1、间接性;2、综合性;3、固执性。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概念解释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深层内在的特质不变或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即“个性”。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如群体人格。 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投注:投注是指能量或力比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分为三种:自我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自己,如自恋者;幻想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虚无的幻想中,如做白日梦者;对象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某人、某物或某些团体活动上。 生活风格: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儿童4、5岁时。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 基本焦虑: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故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 能、外能: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特质。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相似;外能是一种动力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 里比多:Libido的译音。也称性本能。指一种性冲动的内在的潜力,它经常驱使人去追求实现,去寻求满足,获得快感。他的“性”是广义的。不是男女之间的性爱的性,而是包括一切感觉器官或肌肉、皮肤等由于抚摸而产生的快感都是性的满足。两种主要的性本能:都是异性爱的倾向,一是恋父情结,一是恋母情结。 特质: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它是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阿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它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能产生行为和引发行为,并且同一种特质,对不同刺激以同样方式反应;同一刺激,由于特质不同,产生的反应不同,不同于习惯也不是态度;特性:相对概括和持久性、有焦点、活跃性。 自卑感:阿德勒术语。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支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的动力因素。早期主要指生理缺陷。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自卑感,产生补偿的需要,不断的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即是人格发展的基本过程。 个人构念:凯利术语。即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现象场:罗杰斯术语,指个体觉察到的刺激。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 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思考题: 1、你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是什么? 2、怎样理解“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什么叫内向传播?试举例说明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功能? 4、你认为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有哪些途径? 5、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你认为借鉴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于大众传播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思考题: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是什么?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违背心理实质原则的表现有哪些? 2、试析人脑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产生社会效果的中介作用。 3、为什么说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最终源泉? 4、简析造成传受者产生主观反映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5、传受者的能动反映对象对传播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第三章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思考题: 1、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媒介环境与受者的交互影响。 2、试析“强化的替代性”和“学习的延迟性”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3、媒介对榜样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试析正、负强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5、举例分析媒体宣传应把握好负强化度的意义。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分析“潜意识”的内涵。 2、试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 3、简述潜意识与传者创造灵感的关系。 4、简述潜意识与传者文风的关系。 5、传者应怎样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受者的前意识经验? 6、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 7、媒体信息应当怎样表现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8、简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 9、谈谈你对广播影视节目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为依据进行年龄和内容定位的认识。 第五章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在大众传播互动中强调以人为本有什么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记者与采访对象在相互尊重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媒体应当怎样观照、关怀、弘扬普通百姓? 4、经济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邻近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答: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答: 4.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 5.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1.什么是学习?通常对学习的分类有哪几种? 答: 2.评价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答: 3.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分别列举两种条件作用的学习实例。 答: 4.观察学习有几个子过程组成?在每个子过程中都有哪些影响因素? 答: 5.描述苛勒关于顿悟的实验研究。 答: 6.比较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以及和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讨论其各自的

优点和缺点。 答: 7.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相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进步的地方。 答: 8.最近发展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答: 9.比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上的差异,以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影响。 答: 第三章知识的学习 1.什么是知识?知识可以分哪几类? 答: 2.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答: 3.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的表征方式。 答: 4.什么是知识学习?试说明知识学习的标准。 答: 5.画出加涅有关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 6.什么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元认知以及各自的特征? 答: 7.什么是概念学习及它的结构?它是如何获得的? 答: 8.什么是原理学习?可分为哪几类?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 答: 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 2、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 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环境 5、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映系统。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

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 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思辨 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绪和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 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研究者研究者应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顺序和原有问题提问 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 (2)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表1-1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二章 1. 科学的心理观是什么?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2.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 (1)经典条件反射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提出的。 (2)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随着强化的次数增多而得到巩固,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也都有泛化和分化的现象。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形成条件反射的条件与刺激物呈现的次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刺激在前,反应在后(即S→R),强化物是同刺激物结合出现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动物的操作反应发生在强化刺激物之前(即R→S),并且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才能得到强化,强化物不是与刺激物相结合,而是与操作行为相结合。所以,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主动操作而得到强化的。 第二、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与所达到的程度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在动物的先天反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有机体的反应是不随意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是在动物后天习得的操作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其机体的反应是可控制的、随意的。 3. “望梅止渴”、“谈梅生津”分别说明了什么? (1)“望梅止渴”是指吃过酸梅的人,看见了酸梅就会分泌唾液。这是在大脑皮质的第一信号系统下产生的。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2)“谈梅生津”是指讲到“酸梅”这个词时,也会分泌唾液。这是在大脑皮质的第二信号系统下产生的。第二信号系统

管理心理学 课后思考题

管理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一1、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潜意识 理论,压抑理论,梦的理论,精神病和 治疗的理论,泛性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 psychology):否认意识,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 张采用客观实验方法,通过强化的方法形 成、改变行为,环境决定论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人是信 息加工者,人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加工 和检索,人主动建构信息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首要任务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研究对 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个 性发展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 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 活、发展和如何使具有天赋的人的潜能得到 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心理学的使 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2、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为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提供心理学根据的科学。 人性假设与管理,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领导行为与管理3、试述学习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意义(自由发挥吧)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 为提高管理活动科学性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1、管理者研究人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发挥人作用之需要 (2)科学管理之依据 每个管理者会对被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管理方式 每个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对待管理方式 2、关于人性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对管理方式的要求 ?“经济人”假设(X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们的人性假设。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编李小融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名词术语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 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 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 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 了解。 5、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 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 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 1、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 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 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 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 2)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学前教育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 4)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5、学前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测查),实验法,临床个案法,其他研究法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心理与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9、小脑有哪些功能? 答:小脑功能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 与某些高级的认真功能也有关系; 小脑损伤后,一些简单的动作也无法做出且会产生口吃,阅读困难等。 。 10、什么叫边缘系统?它在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丘脑下部、中部内侧被盖等 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支配动物的喂食、攻击、逃避危险、配偶活动等

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海马损坏,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就会被损坏;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其中的扣带回与注意有密切的关系。 11、试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答:◆ 初级感觉区:它们(眼睛、耳朵、皮肤表面和内脏)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 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若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 ◆联合区: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分成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感觉联合区受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不识症”;运动联合区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前额联合区可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订及维持稳定的注意有密切关系。 12、关于脑的机制系统说,有心理学家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试问由哪些部分组成?彼此之间的关系是? ◆ 鲁利亚根据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也叫第一机能系统: 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提供各种活动所需动力(~ o ~)~ 信息处理系统也叫第二机能系统: 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作用就是接受刺激并进一步加工储存。 行为调节系统也叫第三机能系统 :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映,实现对运动的组织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 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2)生理学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3)认知功能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催眠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识状态,被试在催眠师的指导下,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之后,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和事情,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实的。在催眠的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似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眠。 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的观点认为,被催眠的人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是角色要求被催眠的人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意识功能分离观点认为催眠是将意识的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分开了,或者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控制。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社会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①J.L.Freedman 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他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人们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②D.Myers 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他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的重新界定,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更为广泛。 ③吴江霖 结合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 ④沈德灿 对国内众多学者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

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人们认为最全面的。 (2)常识的界定 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认识等。 (3)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②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尽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观和信念意识形态的影响。 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 答: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社会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些领域对人类生活的有广泛的影响。 (1)个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等。 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自己与生活的价值。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普通心理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 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分别介绍如下: ①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③能力与人格。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 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答:(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 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不同,产生不同的反应,决定了行为的复杂性;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称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然而在人的正常生活中也存在着无意识现象,它对人的行为也有重要的作用。两者共同作用来影响人的行为。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病人,其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1)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 ①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如认识过程、情感过程等。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②心理结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心理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③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一个健康发育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不仅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解释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④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现象是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出现了神经系统之后才真正产生的。脑的发育为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人的一生的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心理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和脑发育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⑤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外界刺激作用于人,在人脑中产生各种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又会反过来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周围环境,进而引起新的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之间存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二)

第六章记忆 1.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 (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也就是说,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4)只有弄清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它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 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2)学习的基本理论; 3)各种类型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答:1)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否则便没有存在的理由。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通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2)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征出发。然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 3)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 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4.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3.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A.警察 B.朋友 C.外交官 D.法官 3.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4.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6.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 4.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5.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规定性角色 答:

心理学论述题答案

论述题: 一、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 提高记忆力要防止遗忘。为了防止遗忘,就应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所记内容。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复习的方法是: 1,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性;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如何促进青少年能力的发展? A、能力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条件: 1,素质;2,早期经验;3,教学和教育(包括环境);4个人的努力。 B、如何培养能力: 1,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3,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的发展;4,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什么是挫折感?它会使人产生何种心理和行为变化?如何对待挫折? 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挫折后的行为表现: 1、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升华、补偿) 2、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攻击行为、逆反、厌世情绪、倒退、固执行为) 3、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自我安慰、自我整饰、责任推诿) 挫折对待: 1、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以积极的归因代替消极的归因。 5、学会使用应付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的方法。 四、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生活经历和记录。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关系的和睦程度。 2、学校环境 3、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 五、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如何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一)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观态度: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期待。 (二)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无意注意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的因素,也可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分心”的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的影响,以提高教学的成果。 1、应尽量防止引起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的干扰:尽可能保持教育周围环境的安静;要尽量减少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慎重地处理好偶发事件;教师的教态要得体。 2、在教学上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善于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使教学过程本身足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产生注意,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发展心理学 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的界定 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现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言的发展 3.发展心理学中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所研究的年龄特征应该包括哪些问题? 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包括: (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4.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被认 为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将普莱尔视为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理由? 从写作目的和内容上看,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就是以儿童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出现的。 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儿童心理》内容最为系统全面 从影响上来看,《儿童心理》影响深远,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5.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6.霍尔提出了复演说,认为应该把个体心理发展看做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 进化历史的理论。 7.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8.洛克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而提出了(白板)说 第二章理论 1.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实质? 2.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的关系。 前运算思维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萌芽,频繁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现外部活动。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超越具体实物或具体经验,根据假设来进行的逻辑推演思维。

管理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一1、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潜意识理论,压抑理论,梦的理论,精神病和治疗的理论,泛性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 psychology):否认意识,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实验方法,通过强化的方法形成、改变行为,环境决定论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人是信息加工者,人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加工和检索,人主动建构信息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首要任务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个性发展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和如何使具有天赋的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心理学的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2、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为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提供心理学根据的科学。 人性假设与管理,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领导行为与管理 3、试述学习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意义(自由发挥吧)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 为提高管理活动科学性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1、管理者研究人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发挥人作用之需要 (2)科学管理之依据 每个管理者会对被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管理方式 每个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对待管理方式 2、关于人性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对管理方式的要求 “经济人”假设(X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们的人性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再经19世纪合理主义影响形成。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中人的方面》(1960)一书中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概括。 核心思想认为人是懒惰的、不负责任的、只看重经济报酬的人。 “社会人”假设(Y理论) 行为主义者的人性假设。梅奥(G E Mayo)等人对美国芝加哥郊外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1924—1932)的研究发现,员工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员工在工作中看重的并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与周围人的关系。 “自我实现人”假设 人本主义学者的人性假设。以马斯洛(A H.Maslow)等为代表,认为人是有需要的,人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愿意做出贡献和承担责任,懒惰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外界环境造成,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需要 “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权变学派的人性假设。 沙因等人认为,人的需要多种多样,人性也应当极其复杂,不能用一种假设涵盖所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