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合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行政办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六)接诊医护人员必须确保通讯工具畅通,接诊途中如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协调解决,如不能协调应及时上报总值班或医务科并及时向120指挥中心反馈信息。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

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五、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或先作相应处理后迅速接回医院待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4人以上应上报总值班。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即给予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科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设施配置,规范操作程序,利于急救患者

及时得到救治,提高院内急救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对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的过程控制。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人员日常工作安排。

(二).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领用急诊科急救所需设施及

器材。

(三).由护士长、质控护士负责对急诊科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维

护和使用记录进行控制。

(四).急诊科各级医护人员实施院内急救接诊、诊疗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国家对急诊科设施的规定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配置所需

的设施及器材。(详见《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二).日常工作安排: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制定各

时间段的医、护人员值班表,并对医护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

以保证急诊科24小时开诊。

(三).急诊就诊范围:

为了急诊患者方便就医,及时得到救治,故制定急诊就诊范围:

1、急性外伤;

2、急性腹痛;

3、突发性高热;

4、各类休克;

5、各类大出血;

6、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7、昏迷、抽搐、呕吐;

8、耳道、鼻道、咽部、气管、食管内异物或疼痛、出血;

9、中毒、中暑、自缢、淹溺、触电;

10、急性过敏;

11、其他急性病症。

急诊患者往往比较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因而不要死卡条文贻误病情。

(四).院内急救患者的接诊:

1、急诊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要严肃、认真、迅速、敏捷地救护患者,对患者态度和蔼、热情负责。

2、当遇有急、危、重患者时,急诊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和护士长,必要时通知总值班组织抢救。

(五).院内急救患者的诊断、治疗:

1、首诊医师对就诊患者认真负责,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

2、如果首诊医师发现就诊患者的病情涉及其他专科或确系他科诊治范围时,在完成各项检查并作了必要的处置后,再请有关专科会诊。危重患者应由首诊医师陪送。

3、病情较重的患者,值班医师应决定是否收急诊留观或收住院,经抢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稳定或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病房或手术室。

4、值班医师对急救留观患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写好留观病历及观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5、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及报告工作,

遇有交通事故、吸毒、自杀或有伤情异议等患者及涉及公安、司法情况时,由值班人员报告总值班,通知有关单位。

6、护士认真执行医嘱,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工作,要对急诊抢救设备、药品保证完好、充足,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详见《急诊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7、急诊科主任要主持各种抢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讨论、会诊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8、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值班医师要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报告,白天应向急诊科主任及医务科报告,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请求处理意见,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出车前: (1)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小时院内值班,由院办公室统一安排(夜间由行政值班,特殊情况下医务科可直接调用)。 (2)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保持车辆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接到电话10分钟内必须出车。并填写有出车登记,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车人员等。 (3)急救车应按规定停放在指定位置,定人、定车、责任到人。车上的设备、附件不得私自拆卸,如需变动,需经院办公室批准后由专业人员拆卸。 (4)急诊护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班交接。当日出诊前必须对照《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对抢救物资进行检查。护士长每周一次检查药品、器材、物品,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 二、出车中: (1)院办公室或行班值班接到120电话,并简单询问病情及联系方式后,立即通知驾驶员及值班医生、护士,告之简要病情和联系方式,医务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10分钟内出发(用物见《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出发前出诊医生必须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再次询问病情。 (2)当班驾驶员严禁饮酒,不得酒后驾车。驾驶车辆时不得抽烟,不得与人闲谈,驾驶室内不得私自带人,病人及陪护人员上车后应关好车门后再启动车辆。 (3)救护车司机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认真执行操作规范。确保行车安全。完成救护任务后及时返回医院,不得路途中办私事和单独出车,私自出车。 (4)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在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佩戴工作

牌,对病人及家属在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5)出诊人员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必须向病人家属交待病情并签署《120出诊、转诊、转院知情同意书》,取得家属签字。 (6)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医疗急救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对待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7)使用担架搬运病人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将病人固定于担架上。 (8)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至少应有一人在病人身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系危急重症病菌,医护人员均须在病人身旁密切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严禁医护人员坐在驾驶室内。如遇危急情况,可第一时间报告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取得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的同意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发生。 (9)加强查对制度,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路途中救护,护士所执行的口头医嘱及所有操作,包括时间、药名、剂量、给药方法,要及时记入抢救记录,所有药品安瓿及包装均要核对后带回医院。 (10)接诊病人返回医院后,出诊医师要立即对接诊医师交接出诊情况。如系危急重症患者或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须提前向行政值班或院办公室汇报,告之相关科室提前做好准备。 (11)车辆在外出执行急救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或机械事故,驾驶员应第一时间及时报告院办公室,等候院办公室的指示和安排。 三、出车后 (1)为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救护车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如遇外伤血液、呕吐物污染等需及时清洗消毒。车辆清洗消毒由救护

急救工作制度

急救工作制度 第一篇: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物品及常用急救器材(简易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心电图机等设备)完好率必须达到100%。 2.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接到呼救电话后在3分钟内出诊。3.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动作迅速,处理果断,病情允许搬运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治疗。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随时采取救治措施。如遇危急情况应送就近医院抢救。 4.如病人在现场确已临床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通知其家属。院外非正常死亡,应立即通知公安部门到现场处理。 5.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有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120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6.急诊科医护人员出诊后,由院内相应科室值班医师负责增援急诊。人员安排有困难时,白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协调。 7.病人送至医院后应向院内值班人员进行详细交接,同时写出院前急救病历,病历要完整、清楚、准确。 8.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补充抢救药物、更换物品等。 9.遇突发公共事件(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程序上报医院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医院立即组织足够的技术力量进行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指挥中心。必要时与公安、消防和防疫等部门进行联系,尽力完成院外救护任务。

院外与院内急诊交接制度 1.院外急救医护人员必须向院内急诊值班人员详细交代院外急症病人的病情:包括主要病史、生命体征、现场检查中的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心电监护情况及初步诊断(危重者床边交接)。 2.详细交代院外急救经过,包括所用药物、剂量、用药后的病情变化,以及病人或家属的心理状况。3.对创伤病人必须详细交代受伤时间、部位、失血量、骨折是否开放、伤口深度及处理情况,有无重要脏器损伤等。 4.院内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听取病情汇报,并做好记录,对危重伤病员的交接与抢救应同时进行。 无主病人急诊抢救登记报告制度 1.对无主急诊抢救病人,急诊科应按要求填写《无主病例急诊抢救登记表》并及时上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2.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接到有关无主病人的报告后,应协助科室进行积极救治,并通知院保卫科协助急诊值班人员尽快查明病人身份、住址等情况,及时通知病人家属来院协助救治。 3.对护送无主病人的人员,应详细登记其姓名、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以备查询。 4.无主病人的各种检查申请单、处方、治疗单,应由医院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其欠费由急诊科统一登记,报财务科。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 1.急诊抢救人员在医院抢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进行抢救工作。 2.一般情况下,抢救工作由急诊科在场的最高职称医师指导抢救,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迅速予以解决。 3.重大抢救由急诊科主任或副主任参加,或由相应专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者指导抢救,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人员共同抢救。有关科室和人员必须积极、及时地给予配合。 4.遇到特大或群体伤害时,抢救由院抢救领导小组指挥。急诊科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精选8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1 (一)急诊检验制度 1、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急诊检验,经常检查急诊检验的仪器、试剂,认真做好每件急诊检验。 2、急诊检验单由医生填写。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生采集;血液及分泌物或排泄物由护士或检验人员采集。急诊检验单连同标本应及早送检验科。 3、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标本后,应迅速进行检验,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 4、认真做好急诊检验登记、查对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病人的意见,不断改进急诊检验工作,提高急诊检验质量。 (二)急诊检验范围 1、急诊病人。 2、门诊重病人。 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重症病人或病情突变者。 (三)急诊检验的基本项目 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DIC诊断项目、疟原虫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尿糖、尿隐血、尿胆原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大便常规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

项目。 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5、生化检验:钾、钠、氯、钙、糖、肌酐、尿素氮、淀粉酶、胆碱脂酶测定,血气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心肌损害标志物测定,肝功能试验,以及其他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6、胃液的毒物分析:如巴比妥类、有机磷类的毒物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7、急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其它项目,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2 一、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二、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三、接触每一例患者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液,干手纸巾,严格手套使用指征,禁止戴手套使用手消毒液。 四、各诊室应定时通风,每日诊疗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做好消毒记录。 五、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物体表面如电脑键盘、鼠标等应每日清洁,必要时用50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六、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或其他可疑污染时,对于含少量血体液(<10n1)等物质溅污,可先用吸湿材料将其清除,如污渍已干涸,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去,然后使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污染表面,作用30min。对于被血体液(>10m1)等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5000g/L消毒液的抹布覆盖污染物上吸附清除后用200mg/L含消毒液漫泡的抹布以污染表面为中心,由外向内擦拭物体表面,作用30min。消毒过程有记录。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在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中,为了确保患者在发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或其他急危重症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治和抢救,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旨在规范急救过程,提高院前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病患生命安全。 一、院前急救指导原则 1. 急救目标 院前急救的首要目标是快速评估病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病情,并将其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同时,要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2. 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应遵循“pre-arrival, on-scene, and in-transit”三个阶段。在到达现场前,急救人员应呼叫医疗支援,获取关键信息。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病情,进行急救处理。在转运过程中,保持稳定并提供适当的医疗护理。 3. 患者权益和机密性 院前急救工作应遵循患者的知情同意原则,并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机密性。急救人员在处理患者信息时,必须谨慎处理,确保信息安全。 二、院前急救设备和药品管理

1. 设备配备 医院院前急救车辆应配备必备的急救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器、 氧气和各类急救药品等。设备应定期检测、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正 常运行。 2. 药品管理 院前急救药品应按照药品管理规定进行采购、验收、存储和使用。 药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必须清晰标注。同时,应定期检查库存,保持药品的充足供应。 三、院前急救人员管理 1. 急救人员资质 医院院前急救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的执 业证书。对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应进行定期的评估,确保其能够胜 任急救工作。 2. 岗位责任和协作 急救人员应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协同配合,形成紧密的团队合作。急救车辆和医疗机构之间应有有效的沟通和协同机制,确保院前急救 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院前急救培训和演练 1. 急救培训

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物品及常用急救器材(简易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心电图机等设备)完好率必须达到100%。 2.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接到呼救电话后在3分钟内出诊。 3.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动作迅速,处理果断,病情允许搬运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治疗。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随时采取救治措施。如遇危急情况应送就近医院抢救。 4.如病人在现场确已临床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通知其家属。院外非正常死亡,应立即通知公安部门到现场处理。 5.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有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120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6.急诊科医护人员出诊后,由院内相应科室值班医师负责增援急诊。人员安排有困难时,白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协调。 7.病人送至医院后应向院内值班人员进行详细交接,同时写出院前急救病历,病历要完整、清楚、准确。 8.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并及时补充抢救药物、更换物品等。 9.遇突发公共事件(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程序上报医院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医院立即组织足够的技术力量进行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指挥中心。必要时与公安、消防和防疫等部门进行联系,尽力完成院外救护任务。 院外与院内急诊交接制度 1.院外急救医护人员必须向院内急诊值班人员详细交代院外急症病人的病情:包括主要病史、生命体征、现场检查中的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心电监护情况及初步诊断(危重者床边交接)。 2.详细交代院外急救经过,包括所用药物、剂量、用药后的病情变化,以及病人或家属的心理状况。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羊尾镇卫生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1)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小时院内值班,由院办公室统一安排(夜间由行政值班,特殊情况下医务科可直接调用)。 (2)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保持车辆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接到电话10分钟内必须出车。并填写有出车登记,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车人员等。 (3)急救车应按规定停放在指定位置,定人、定车、责任到人。车上的设备、附件不得私自拆卸,如需变动,需经院办公室批准后由专业人员拆卸。 (4)急诊护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班交接。当日出诊前必须对照《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对抢救物资进行检查。护士长每周一次检查药品、器材、物品,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 (5)院办公室或行班值班接到120电话,并简单询问病情及联系方式后,立即通知驾驶员及值班医生、护士,告之简要病情和联系方式,医务人员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10分钟内出发)。出发前出诊医生必须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再次询问病情。 (6)当班驾驶员严禁饮酒,不得酒后驾车。驾驶车辆时不得抽烟,不得与人闲谈,驾驶室内不得私自带人,病人及陪护人员上车后应关好车门后再启动车辆。 (7)救护车司机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认真执行操作规范。确保行车安全。不得路途中办私事。

(8)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在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佩戴工作牌,对病人及家属在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9)出诊人员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 (10)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医疗急救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对待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11)使用担架搬运病人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将病人固定于担架上。 (12)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至少应有一人在病人身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系危、急、重症病人,医护人员均须在病人身旁密切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严禁医护人员坐在驾驶室内。如遇危急情况,可第一时间报告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取得院办公室或行政值班的同意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发生。 (13)加强查对制度,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路途中救护,护士所执行的口头医嘱及所有操作,包括时间、药名、剂量、给药方法,要及时记入抢救记录,所有药品安瓿及包装均要核对后带回医院。 (14)接诊病人返回医院后,出诊医师要立即对接诊医师交接出诊情况。如系危急重症患者或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须提前向行政值班或院办公室汇报,告之相关科室提前做好准备。 (15)车辆在外出执行急救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或机械事故,驾驶员应第一时间及时报告院办公室,等候院办公室的指示和安排。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 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并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六)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七)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八)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 (九)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由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痰及分泌物,呼吸 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 除颤,体外起博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 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 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援救组织工作职责 1、院前援救认真作好院前援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 急救器材(市、北区综合医院需南区配备简易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心电图机等设备),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车厢内所的卫生。 2、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列车长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3、出诊执勤时,对病人应有产妇高度负责的灵性,到达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动作迅速,处理果断。 4、根据病员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好转后再送医院。若病情允许 应尽快将病员护送回医院进行抢救。 5、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如病人已失踪,应简要询问病人家属或质问在 场人员,认识发病情况及体认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和起立在场值班人员。出诊医师不能开具死亡证明。 6、援救北京口腔医院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明显的救护对象病情 确实危急,须经科室同意后方扭曲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伤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或120指挥中心视察,请求另派救护车。 7、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

遇危急情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新生儿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 8、详细填写院前援救病历及完成急救处理预防措施的措施,力求完整、清楚、准确、扼要,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应作详细交接。完成援救出车任务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返回后及时作好补充抢救药物、更换物品等其他工作。 9、若遇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全局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科领导应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及时将病科现场情况报告护理部,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成功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扩展阅读:院前急救相关其他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急诊科相应相关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相关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 (一)院前急救的任务(二)院前急救制度 (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四)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五)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六)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八)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九)医院感染的防护管理制度▲ (十)培训医院职工培训规章制度(岗前教育制度、在职职工制度性规范化培训制度)▲(十一)查对制度▲ 二、急诊科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标准版)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1.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2.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3.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4.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5.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1.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2.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

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3.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 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 4.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搏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制度(2篇)

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制度(2篇) 文章一: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急救是医院的紧要功能之一,针对院前急救的管理制度必需不断完善,提高急救效率和患者救治水平。本文将侧重介绍急诊科院前急救的管理制度。 一、医院实行24小时院前急救服务 医院必需实行24小时院前急救服务制度。接到急救电话后,应立刻启动急救车携带急救设备前往现场,适时开展院前急救救治工作。同时,急救车应具备必要的医疗保障,包括急救车车身文字清楚可辨、急救车上必备的急救设备、药品和医护人员等。 二、订立院前急救的处置流程和规范操作程序 医院订立日常院前急救处置流程和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标准。急救医师应当把握院前急救疾病的特点和常规处置方法,并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急救设备要随时准备就绪,并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 三、规范急救车车辆运行和人员管理 急救车辆出车前必需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和日常保养工作,严格执行交通安全法规。急救车辆上的医护人员必需带好急救设备、药品等相关物品,能够快捷运用,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同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接受院方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考核,确保岗位技能和学问的娴熟把握。 四、加强沟通与协调

不同科室之间需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急救工作的联动 协作,医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加强急救技术培训;同时医 院还应当建立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实现实时线上医疗服务和咨询。 五、建立急救质量评估机制 正常运转的机制需要建立并定期开展急救质量评估。重要评估 内容包括急救设备的完好性、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应急处理的合 理性。评估结果应适时反馈和处理,适时发觉问题,加强管理,完 善运作。 总之,急诊科院前急救工作是医院的紧要部门,实施科学的管 理制度对于提高急救科的口碑和影响力有着特别紧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确保急救工作做到科学有序、高效安全地进行。 文章二: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的构建 在社会各种交通事故不断发生的当下,急救医疗工作显得尤为 紧要。因此,福利医院近年来渐渐意识到,建立完善的急诊科院前 急救管理制度,将对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产生紧要作用。下面将从 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订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 急救工作常常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不安全环境,因 此应急管理制度必需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是指应急医疗工作 所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应当在实践中不断 完善。 二、加强对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要做好院前急救准备工作,检查急救车辆、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保证急诊出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二、接听电话时应问清患者姓名、年龄、简要病情、地址及联系方式,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登记本上。如遇病情凶险者,应电话指导病人家属现场施救或急送当地医院抢救。 三、接到出诊电话后,白天一分钟内、晚上三分钟内出车,急救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报科室主任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四、接诊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作简单的体格检查及病史采集,掌握第一手资料,酌情作急救处理。 五、现场急救时,护士执行医生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并将安瓿保留,与医生共同查对后方可丢弃。如抢救30分钟后无效死亡则当场向家属宣布死亡,无家属者由司机负责联系联系家属到场。 六、根据病情向病人家属简要说明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

的病情变化,病情危重者必须征得家属同意并填写危重病人转运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方可转运。 七、病情危重复杂者,在转运途中及时通知医院总值班和相应专科做好抢救准备,请他们调度好相关科室(包括放射、CT、B超、心电及各专科人员),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八、转运病人回院途中,医护人员不得坐在驾驶室内,必须守护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病历本上。注意运送 途中车内人员安全,包括固定好担架,提醒患者家属坐稳扶好,不靠车门等。 九、病人在当地医院救治需转运者,必须征得当地医院值班人员同意。 十、回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必须护送病人到相应科室,与值班医师交接后才能离开,必要时协同科室抢救。 十一、院前急救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和口罩,如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如考虑为传染性疾病,须穿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 十二、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院前急救科领导要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通知有关科室做好接诊、抢救准备,必要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制度】 1.院前急救值班人员一定准时接班,并熟习认识上一班 救护状况。 2.仔细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 材完满率一定保证达到100%,并常常保持救护车车厢内的卫生。 3.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立刻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 司机在 5 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4.值班人员应固守岗位,不得擅辞职责。出车执勤时, 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抵达现场应立刻检查病人,动 作快速,办理坚决。对病人及家眷要态度热忱,文明礼貌, 禁止争执现象发生。 5.依据病员状况可就地急救,待病情好转后再送回医院。若病情赞同应赶快将病员护送回医院进行急救。 6.出诊医生抵达现场后,如病人已死亡,应详尽咨询病 人家眷或在场人员,认识发病状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 并明确通知其家眷或在场人员。出诊医师不可以开具死亡证明。 7.急救出诊途中禁止私自改变救护对象,若出现新的救 护对象且病情的确紧急,须经科室赞同后,方可改变。遇有

救护车辆破坏或交通事故不可以行驶时,应实时向科室或120 指挥中心报告,恳求另派救护车。 8.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边亲密察看生命体 征变化。如遇紧急状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急救。 9.医护人员出诊后,由院内相应科室当班医生负责支援 急诊。如所有出诊或非专科医师值班,人员安排有困难,白 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安排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支援急 诊。 10.详尽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达成急救办理的举措,力求完好、清楚、正确、简要,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应作详尽交 接。达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实时向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动室(电 话“120”)或相关部门报告。返回后实时作好增补急救药物、改换物件等工作。 11.若遇突发性灾祸事故(如集体食品中毒、重要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科领导应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急救, 并实时将现场状况报紧急救中心指挥调动室,通知相关医院 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支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 行协调,全力达成院前救护任务。 【监察检查】 1.院前急救人员要比较工作制度履行状况自查、自纠。 2.科主任每周、护士长每天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实时解 决,并成立检查登记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一、急救站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度,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急救车管理等全面负责。医护人员应及时配合指挥中心做好急救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二、值班人员要做好出车准备,应了解救护车的状态,做好交接班,以免出现接受任务后不能出车的情况。 三、确保受理终端电脑、对讲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遵守电话及电台的使用规定。非急救业务不得使用终端电脑及对讲机,以免病毒入侵及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四、值班护士负责接受调度指令,严格服从调度安排,做好令行禁止。及时接收调度指令接到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内出车。 五、出车时立即打开对讲机,随时与120指挥中心联系。在使用对讲机时必须做到文明用语,与急救无关的事宜不准使用对讲机。 六、出车时医护人员必须按工作程序,及时报告急救车状态(如出车、到达现场、患者上车、到院、途中待命等)。 七、急救出车途中不得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120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继续执行任务时,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及急救站报告,请求另派救护车。

八、救护车在市内或离开市区运送患者,必须上报调度指挥中心。由调度指挥中心下发派车单转送,返回后立即向中心报告。 九、转送患者过程中,出诊医护人员应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危急情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抢救。 十、急救站若遇到区域内呼救电话执行急救任务时,应立即上报指挥调度中心,迅速出车,完成任务后及时补填中心下发的派车单。 十一、急救站要安排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医务人员,随时调配,保证值班人员准时出车。 十二、在出车过程中出现医疗或行车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时,应立即向指挥中心及分站汇报备案。 十三、急救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认真填写院前急救简要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并发送至指挥中心,最晚不超过2小时完成,力求完整、清楚、准确、扼要。 十四、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值班医师应及时向急救站主任报告,急救站主任应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十五、突发灾害事故有多家医院参与现场急救时,原则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院前急救设施配备,加强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大型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由急诊科主任负责救护车设施策划和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行车路线、病情或受伤情况,要求呼救者提供联系电话(且不要随意使用该电话)以便随时联系,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或就近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医院急诊管理制度(完整版)

医院急诊管理制度 第一节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制度】 1.院前急救值班人员必须准时接班,并熟悉了解上一班救护情况。 2.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市、区综合医院需配备简易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心电图机等设备),完好率必 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车厢内的卫生。 3.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4.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出车执勤时,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到达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动作迅速,处理果断。对病人及 家属要态度热情,文明礼貌,严禁争吵现象发生。 5.根据病员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好转后再送回医院。若病情允许应尽快将病员护送回医院进行抢救。 6.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如病人已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 出诊医师不能开具死亡证明。 7.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科室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 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或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8.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危急情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 9.医护人员出诊后,由院内相应科室当班医生负责增援急诊。如全部出诊或非专科医师值班,人员安排有困难,白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 安排有关科室医护人员增援急诊。 10.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力求完整、清楚、

准确、扼要,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应作详细交接。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及时向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电话“120”)或有关部门报告。返回后及时作好补充抢救药物、更换物品等工作。 11.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科领导应组织足够力量亲临组织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监督检查】 1.院前急救人员要对照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自查、自纠。 2.科主任每周、护士长每日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建立检查登记制度。 3.科主任、科护士长需经常随车出诊,了解实际运作情况,听取病人及家属要求、建议,以便改进工作。 4.科领导要认真对待病人及家属的投诉或意见,妥善予以解决,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5.主管院领导需每月检查、指导院前急救工作。 6.对各类人员定期进行技术考核,至少半年一次。 第二节急诊科(室)工作制度 【制度】 1.急诊科(室)工作人员,应以高度的人道主义和责任心,严肃、认真、/迅速、敏捷地救护病人。急诊医师须由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 2.急诊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如有正当理由需短时间离开时,应有人替班,并应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3.护士接诊危重病人时必须要测量体温、呼吸、脉博和血压。 4.急诊病人到院后由分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就诊。值班医师必须坚决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无故拒绝接诊。

医院院前急救制度

院前急救制度 1、“120”急救电话24小时值班接听,院前急救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待命,严格岗位职责,确保有呼必应、有急必救、有诊必出。 2、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接“120”呼叫后5分钟内出诊,并迅速、安全赶赴现场,立即开展现场急救,严格规范各种院前急救流程,途中严密监护安全转运,返院后与急诊科或相应专科无缝衔接救治、急诊辅检、专科入院陪送,急诊会诊立即电话请求,确保一切通道畅通。 3、需其他专科人员协同出诊立即电话通知,保证迅速到位,5分钟内出发。 4、遇重大交通事故、灾害、集体中毒、群体性疾病、传染病暴发流行、放射性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值班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救治外,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院总值班和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并听从统一指挥、调度,开展院前急救工作,若需其他医疗机构、110、119协同应急救援者,立即请求相关部门支援。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政府。 5、救护车、车载设备、急救出诊箱、抢救药品、用物随时保证完好,定点放置、定时检查、维护,班班交接,用后立即补充、检修,不得外借和挪作他用。 6、危重病员立即告知家属、亲友或陪伴人员,并下达

病危通知书和签具转运知情同意书,需急救的“三无”人员,在急救的同时请示院总值班或医务科,一切急救先行抢救后再完善相关手续。 7、接诊返院后实行首诊负责制,主要由接诊人员实施后续抢救、会诊、急诊检查、分科入院等工作,危重病员应由医护人员陪送、陪检,途中作好抢救准备。 8、处置完毕后,及时、规范、如实书写好各种登记、记录,需留观者书写好留观病历并与值班医护人员作好交接工作。 附件: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流程 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