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

北京大学的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
北京大学的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

北京大学的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1916年12月起,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蔡即请鲁迅为之设计校徽。鲁迅于8月7日将设计完竣的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采用。后又曾长期弃用,80年代始重新使用,现使用的北大校徽系以此为基础修改而成。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鲁迅设计的这枚北大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便于制作圆形的徽章。巧妙的是: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在艺术处理上,这枚徽章构图简洁大气,线条流畅规整,蕴涵丰富。用设计对象的文字构成图案,是徽标设计的常用手法,但高明的设计者用文字构成能够表现徽标内涵的图案。鲁迅这枚校徽的设计,就达到了这一境界。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正式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修改后的北大标志是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

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1 2月,著名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位以“东汉之党人,南宋之道学,明季之东林”为圭臬的浙籍人士,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推动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虽然“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但是并没有校徽这一新生事物,亦即没有专属自己的旌旗标识,学生与教

工出入极不方便。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1917年,即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1917年的鲁迅和陈独秀、胡适等人相比完全是两种状态,他每天到教育部上班,下班后便躲在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抄写古碑,这一年鲁迅日记中大量记载了购旧拓本、买汉画像、搜集古镜等事。半隐居的鲁迅常常感到孤独和愁闷,他说自己“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但这并不等于鲁迅处于沉沦之中,他的心中燃烧着向往民主科学的火焰。接受蔡元培委托后,鲁迅便着手设计北大校徽,并于8月7日“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

北大正式校徽

“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徽章用中国印章的格式构图,笔锋圆润,笔划安排均匀合理,排列整齐统一,线条流畅规整,整个造型结构紧凑、明快有力、蕴涵丰富、简洁大气,透出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被刘半农戏称作“哭脸校徽”,但鲁迅将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北大采用,一直延续到1949年,后又因历史原因长期弃用,上世纪80年代又重新使用。

从鲁迅日记可知,鲁迅设计北大校徽前后,曾与蔡元培有几封重要的通信,惜乎今已散佚,无法探知鲁迅设计北大校徽的初衷和设计过程中的细节。但当年蔡元培为什么要请鲁迅而不是其他美术专业人士设计校徽,完全可以从蔡元培和鲁迅交往的过程中得到钩证。

蔡元培和鲁迅是绍兴同乡,前者比后者大13岁。从某种意义上讲,身为朝廷翰林院学士的蔡元培是后学鲁迅的师长和伯乐,身为教育总长或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则是鲁迅的上级。1912年,蔡元培被孙中山力荐为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后,便开始延揽人才。蔡元培对推荐鲁迅的许寿裳说:“我久慕其名,正拟驰函延请,现在就托先生代函敦劝,早日来京。”鲁迅从绍兴进教育部后,二人由此结识、订交。鲁迅在致蔡元培的信中,总是恭敬地起于“鹤庼先生左右”,收于“专此敬请道安”,署以“晚周树人谨上”,不敢有一丝一毫马虎。鲁迅被聘为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科学、美术馆、博物院、图书馆、音乐会、演艺会等事宜。虽然鲁迅在那里上班的最初感受是“枯坐终日,极无聊赖”,但是,在蔡元培的提携下,鲁迅开始了他14年的公务员生涯,这在他的一生中非常重要,鲁迅借此触摸到了生活的质地。可以说,没有蔡元培的提携,鲁迅的人生也许就得改写。无论在行政隶属关系上,还是在人情世故上,后学鲁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蔡元培所托效力。

蔡元培托鲁迅设计校徽,是对其美术功底与美学主张的信任与首肯。鲁迅一生虽然没有专事美术,但自幼喜爱美术,有着很好的美术训练,比如用“明公纸”描摹绣

毛泽东题写的校名

像小说等。鲁迅是现代美术的旗手,他领导的左翼木刻运动即使放到同期西方大景观中也毫不落伍,很多精神和品质在今天都不过时。鲁迅非常重视美术教育,1913年,他在任职教育部佥事期间,发表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显示出了对美学源流的深入了解,主张将美术“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以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鲁迅的这些主张与蔡元培的主张不期而遇,与蔡氏可谓心有戚戚焉。蔡元培毕生注重美育,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曾在筹办北京夏期讲演会时,指派鲁迅讲授《美术略论》,鲁迅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一任务。蔡元培被迫辞职后,新任总长竟把“美育”删除,代之以道德教育,鲁迅对此感到极为愤恨:“闻临时教育会议竟删美育,此种豚犬,可怜可怜!”黄裳先生认为鲁迅在美术园地的辛勤耕耘与他在《自由谈》上所写的战斗杂文,“几乎是双峰并峙的同样的战斗工作”,此言极确。正是由于鲁迅不俗的美术功底以及蔡元培与鲁迅在美育方面的心思相通,使蔡氏毫不犹豫地把设计校徽的重任托付给了鲁迅。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正是“五四”前夜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与创造精神进行肯定与张扬的表现。这一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思想潮流体现在鲁迅的平面设计上,便以大气、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大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成就了现代标识史上的经典作品。“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其时还处于蛰伏期的鲁迅是抱着对北大的期望,抱着对改造旧社会的热切期望设计北京大学校徽的,并以此反映了五四前夜的时代风潮。

1925年,北大建校27年的时候,鲁迅写了一篇短文《我观北大》,发在1925年12月的《北大学生会周刊》创刊号上,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北大的态度:“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虽然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并且坚信“北大究竟还是活的,而且还在生长的。凡活的而且在生长者,总有着希望的前途。”鲁迅关于北大的这段文字,几乎可以看到是对北大校徽的文字注解。这首诗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和绚丽不仅在于永恒和结果,用心体验过程的美丽,珍惜我们曾经拥有,坦然面对生生灭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知识归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知识归纳 【多音字】 挨:ái挨打āi挨门挨户 扁:biǎn扁担 piān扁舟 号:háo怒号 hào号召 针:zā包扎 zhā扎针 zhá挣扎 【词语解释】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和办理丧事的机构。 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失声: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爱抚:疼爱抚慰。 团聚:①相聚(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深奥:(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 【反义词】 爱戴——憎恶团聚——离别 慈祥——狠毒深奥——浅显 详细——简略囫囵吞枣——细嚼慢咽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近义词】 惊异——诧异爱戴——尊敬 悔恨——懊悔慈祥——慈爱 深奥——深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课内问题】

1.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答:(1)趣谈《水浒传>>(2)笑谈“碰壁”(3)喜放烟花(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 2.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答: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同时,他又有着美好的憧憬,向往光明、美好、快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018年北京大学创意写作考研真题回忆

2018年北京大学创意写作考研真题回忆 注:填空题题目顺序和个别措辞与真题有差异。 科目一文学基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 2.《赵氏孤儿》是_________ 的作品;后被法国著名思想家、作家________ 改编为《中国孤儿》。 3.宋代诗人_________ 提出了“诗穷而后工”。 4.宋代诗人_________ 提出了“点铁成金”。 5.侯方域是戏剧《_________》中的角色。 6.元代王冕的《墨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7.“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德国诗人雪莱的《_________》。 8.“诗____________,赋体物而浏亮。”出自陆机《文赋》。 9.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为《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_________》。 10.孔子:“诗可以兴,可以________,可以________,可以________,迩之事父,________,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席勒的《________》被称为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喜剧。 12. ________在《失乐园》中刻画了撒旦形象来象征资本主义。 13.《荷马史诗》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 14.鲁迅关于文学创作弊病的名言填空。 咨询考研家吴老师薇:要三三溜溜汽酒欺凌丝丝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新青年》 2.《北京人》 3.狂飙突进运动 4.“多余人”形象 5.“二次元” 三、论述题(30分) 西方文学不乏对大自然的向往的作品;中国古典诗歌中山水田园诗更是源远流长。请结合中西文学中具体作家作品比较中西文学对倾慕自然的倾向的异同。 四、就《墓碣文》写一篇赏析文章。(30分)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北大标志介绍

斯诺墓 “埃德加.斯诺墓”,未名湖南侧的历史名人——埃德加.斯诺墓。埃德加.斯诺(1905-1972)的部分骨灰遵其遗嘱安放在这里。1973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北大出席了他的骨灰安葬仪式。 “百年纪念讲堂”,北京高校最有名气、也是设施最好的大讲堂。每年的学生开学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等大规模聚会常在这里举行。 “北大东门”,因为东门外的中关园、燕东园、蓝旗营等也属于北大的“地盘”,有北大化学学院,物理学院、工学院、附小、幼儿园、出版社、教室宿舍等众多机构,东门是人流量最大的校门。 “北大南门“,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大学生心中的“正门”。目前,因门外马路改为单行线,人流量有所下降。 “北大庭院”,“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种小院子里住着一批“国宝”级大师。 “北大图书馆”,由小平同志题词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这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北大西门”,北大的传统的“正门”。建于1962年。1998年北大建校100周年时,由戴姆勒.奔驰集团捐资修缮。 “北大”,这是无数学子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在2005年英语《泰晤士报》全球200多最佳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位列第15名,排名亚洲大学第一。 “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是长眠着83位(其中中共党员70位)为了理想与信念,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北大师生和校友。他们当中有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何孟雄、张太雷等著名革命家。 “北京大学勺园”,建于1981年的勺园今天看来稍显陈旧,但它却是个“国家化社会区”。作为北大留学生宿舍,有数以千计的各国学子在这里圆他们的“北大之梦”。 “静园草坪”,夕阳下的静园草坪。远处的古朴小楼曾是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的女生宿舍。 “未名湖和博雅楼”,这是北大最著名的的景点。学生常用“一塌(塔)糊(湖)涂(图)”来戏称北大标志性的建筑。 “校友桥”,西门内的校友桥。母校是校友们心中永远的圣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能简单说说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件事,并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通过理解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写作背景 1. 导入: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不幸病逝,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他的侄女周晔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师:题中“我”指谁?(生答,周晔)鲁迅是她的伯父,她为何还称他为先生?(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 3. 师: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走了,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这怎能不万分悲痛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体会周晔的感受。 4. 师: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周晔可能会想起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晔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你能试着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吗? 2. 师:大家发现本课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吗?(隔行分段,一些长文用隔行分成几部分,使文章条理更清楚。) 3. 用最简单凝练的语言给四件事加小标题。 (1)学生自由加小标题,并交流。 (2)教师小结: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板书) 4. 过渡:这四件事情说明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感悟品质 1. 读第二、四、五部分,思考: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相关资料思考原因,在文中做批注。 2. 学习“谈《水浒传》”这件事。 (1)课件出示:伯父摸着胡子……我还保存着。 (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鲁迅的风趣幽默) (3)你听懂了“我”的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4)送给“我”两本书,又说明了什么?(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小结: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我”两本书,让“我”感受到伯父关心晚辈,善于启发、教育晚辈。 3.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1)学生自由读第四部分。 (2)课件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上的内容。 (3)结合资料,理解鲁迅的身份;对照插图,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 4. 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1)指名读,思考:阿三回忆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明确: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5. 学习“笑谈‘碰壁’”这件事。 (1)引导学生理解“把鼻子碰扁了”“几次”“四周黑洞洞的”等重难点词

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的暂行规定

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的暂行规定 (2007年7月修订)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的有关文件,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应进行含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学科综合考试。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考试目的 学科综合考试,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开始前或初始阶段,考查博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是否基本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学科综合考试的内容应包括导师所指定学习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也应包括导师虽未指定、但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 学科综合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口试、笔试,也可以是口、笔兼试。 四、考试时间 硕士起点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本科起点的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硕博连读生在转为正式博士研究生后一学年之内,完成学科综合考试。逾期未考者,按不合格处理。 五、考试委员会 学科综合考试必须组成考试委员会。委员会应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至少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主席由具有博导资格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考试委员会名单和考试方式、范围须经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或院(系、所、中心)主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考试方可进行。 六、拟定试题 学科综合考试之前,导师应向考试委员会报告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和科研任务。考试委员会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拟定考试题目。 七、考试成绩的评定 考试完毕,考试委员会应就本次考试内容所涉及的领域、考生对这些领域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详细评语,并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成绩,填写《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表》,考试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审核无误后,分别签名予以确认。考试成绩合格,可进入(或继续)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经考试委员会同意,三个月后可以补考一次。对补考仍不合格者,一般予以退学;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一、北大中文系推免生专业研究方向 名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古今各类文体写作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研究和掌握中外文学、文化基础知识,研究现代传媒与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走势,推动中国当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目标 通过对古今各类文体经典和范本的系统研习,激发创造性思维习惯,在大量创意写作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能力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专才,成为从事当代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具体而言,也就是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诗人、剧作家;新闻媒体、影视、动漫、视频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人员;新闻、出版、广告、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书和文案的写作人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文和日常应用文书的写作人员等。 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2年制,全日制班(全脱产)。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四、北大中文系推免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20学分 A.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1、英语(2学分)(第一学期) English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学分)(第二学期) Theliterary&arttheoryofMarxism B.专业必修课程16学分 1、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2学分) Theoryandresearchmethodsofcommunication 2、新媒体理论与实践(2学分) Theoryandpracticesofnewmedia 3、广告及创意策划案例解析(2学分) Advertisingandcreativeplanning 4、古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classicalpoetryandprose 5、现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poetryandprose 6、现代小说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novels 7、创意写作(2学分) Creativewriting 8、专业实习(2学分) Internship 不少于四周时间,在新闻机构、新媒体、作协、影视公司、广告文化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完成实习作品并

北京大学校徽标志赏析

北京大学的校徽标志赏析说明: 被修改过后北京大学的校徽较之原来的校徽更加简约,更加有一番“第一大学”的气度。校徽以红色为主色调,代表爱国的热情和生命的激情。校徽以圆形为外形,以方形为字体形状,继承了中国的“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校徽又有引入西文字,体现了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收并蓄”治学理念,让人感到这所大学,学术思想之大,学问之深。校徽内部以“北大”两字为中心,其字形类似三个人,两个人坐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上面两个人分别代表文科,理科学生,下面一个代表最广大的人民。这三个人的突出,一方面,强调北京大学重视“人本主义”,学校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即“修身”,同时,也内含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勿忘自己学习的良好机会与环境是天下百姓给予的,要回报社会;另一方面,人坐在人的肩膀上,突出了北京大学在学术上的创新,既要批判继承先哲的思想,又要加以创新,最后将中国的学术思想推向高潮,达到“百家争鸣”的局面。校徽设计者又将“北大”竖着写,颇有一番旧时太学学堂的意味,加上校徽底部出现“1898”图样,这是在向世人展示北京大学的建校历史悠久,并且在加以说明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是中国第一所大学,突出了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办学史上无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地位。最后一点,校徽里面包含有三个同心圆,我觉得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它们分别代表老师(小内圆),学生(大内圆)和最广大的人民大众(外圆),三者互相包含,有同一个圆心。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鲁迅先生希望那样,也就是老师,学生,人民大众团结一心,共同建设中国,繁荣中国文化,让中国人的思想永远拜托束缚,从此走向复兴之路!总体上讲,北京大学的校徽给我的感觉是“重文兼理”,气势磅礴,意味深远,令人敬仰。 院系: 数理信息学院 班级: 数学101学号:1011姓名: xx 1/ 1

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

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专辑_葛红兵

第40卷第1期2016年1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40No.1Jan.,2016 “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专辑(笔谈4篇,主持人:葛红兵) 主持人语:2014年10月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 2014年12月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获批中国第一个中文目录外自主创设学科点资质,开始招收创意写作硕士、博士研究生, 2015年6月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些事件标志着华文创意写作学科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华文创意写作走出校园,向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方向发展。但是,华文创意写作无论是作为文化产业业态,还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形态,其根本在人才培养和作品培育两个环节,由此,我们特地编选了一组关于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问题的论文,以飨读者。其中有就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的,也有研究美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进而对比中国化进程提 出问题加以讨论的, 还有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来讨论中国创意人才的培养问题的,等等,希望这组论文能引起读者对高校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视,以及对创意写作这个新生学科的重视。 (葛红兵: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猜想 * 陈晓辉 (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 摘要: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仅非一个研究对象。解决该问题需要学生培养与 教师培养并重;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思维训练与创作训练并重;学者教学与作家教学并重;日常教学与学科建设并重;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并重;创意培养与产业孵化并重。只有做好上述七个“并重”,才能建成“和而不同”的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创意写作才有可能变成转变目前高校文学教育,甚至转变人们文学思维方式的利器,其本身也可以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创意写作;学科体系;中国化;并重 中图分类号:G112;I0-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6)01-0085-05 自从葛红兵教授在英国访学之后 ,“创意写作”①这一概念就进入中国学界。上海大学敢为天下先,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纷纷用开设专业、招收硕士生等方式力挺。与此同时,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也都纷纷进入创意写作的专业建设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意写作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西北大学于2012年招收了第一届创意写作本科生,就这几年的学生培育与学科发展情况而言,我以为是该建构中国化的 创意写作学科体系的时候了。原因有二:一是学科本身具有的地域性差异。创意写作源起美国,兴盛于美、英、奥等国,但欧美国家的文化环境与中国不同,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经验等,未必全部适合中国学生、中国文化;二是学科良性发展的刚性需要。按照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创意写作要想获得良性发展,就必须从课程设置、期刊阵地、学术机构、 学科平台、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进行建设,以期获得相应的学科地位。进言之,所谓“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体系建 5 8* ①收稿日期:2015-08-12 作者简介:陈晓辉(1978-),男,陕西千阳人,文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文学理论和批评、创意写作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规划项目“文学叙事空间研究”(13J040),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文学叙事空间研究”(14JK0250),西北大学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创意写作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X13030)、“创意写作教学团队”(JX1406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据目前所见资料,Creative Writing 一词是汪正龙教授引进中国的。在2007年版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一书中,汪正龙写道:“‘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 ),也可译为‘创造性写作’,原指英美大学语文系开设的一门与文学创作有关的写作课程及其写作形式。本 章主要讨论这种写作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即真正的‘创意写作’应该是挑战写作自身、挑战作者自身经验极限、挑战语言表达的极限的写作。”(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M ].汪正龙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p.83译注)。然而,通过笔者考察,汪教授既不是刻意引进该概念,又无意对其深入研究,而葛教授正好与汪教授相反,而且在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丛书总序中,葛教授提到他2004年从英国访学归国后就跟钱伟长校长提到“创意写作”的概念,故我认为,虽然葛红兵教授的研究文章发表略晚,但应认定为是葛教授将此概念引入中国学界。 DOI:10.13715/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114893.html,ki.jxupss.2016.01.016 DOI:10.13715/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114893.html,ki.jxupss.2016.01.017

最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文档资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周晔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

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①,一本是《小约翰》②。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2019年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 试资料及经验 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 专业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反思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受到启迪和鼓舞。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大背景下,以五四以来的文学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现代以来各个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群体、作家作品和文学风格的嬗变,以及从文体的角度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影视等文学艺术样式的理论批评和研究等。我系该学科的特色在于:从新诗创作与批评的实际出发,注重对新诗的文本意识以及汉语诗性智慧研究;注重运用当代理论批评现当代小说、戏剧、影视等;重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复试时间 学术及专业硕士2017年3月20日(周一)8:30—10:30在人文学苑6-115报到。 学术硕士3月21日(周二)、进行面试。 专业硕士3月22日(周三)、进行面试 外语听力考试安排: 学术型硕士各专业:3月20日下午2:00-2:20,地点:人文学苑6-B122 专硕创意写作方向:3月20日下午3:00-3:20,地点:人文学苑6-B122 面试进行期间,考生可在人文学苑6-B122候考。 复试内容(科目)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原文和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 后附教学设计 就在伯父逝(shì)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hǔ)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hú)囵(lún)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hàn)》。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从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niè)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péng)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fū)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ào),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和我们一起过春节时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yōng)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

最新版北京大学综合素质测试面试题历年总结

最新版北京大学综合素质测试面试 题历年总结一、北京大学综合素质测试目的 综合素质测试面试主要从学科潜质、人文素养、科学思维、个性特长和心理素质 等多个维度来考察报考的学生。二、北京大学综合素质测试内容 综合素质测试面试包括语面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大检阅,其考察的内容非常广泛。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等。考题都比较大众化,涉及面广,贴近生活实际,主要考察平时的知识积累,体现了大学所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北京大学面试老师很喜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问 题。报考北京大学的同学们需要多多关注欢提社会热点相关问题。三、北京大学综合素质测试面试技巧 只要能自圆其说即无论遇到提什么问题,面试老师提问的问题一般都没有标准答案。其次,社会上有过哪些争论和风潮;可。要了解过去一年发生过哪些大事、社会问题,而是考察考生的心面试考的并不是试题本身,要对热点问题略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理素质、自信心、见识面。面试前自学一些和你所考北京大学专业有关的知识,有些北京大学老师会提问专业相,关问题至少要有一个感性的 认识,尤其对于中学中很少接触到的学科。四、北京大学面试真题、自我 介绍一分钟(面试中的第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为中文,有些北京大学教1)授会要求考生用英文进行,建议做好准备,以防万一。2、你报考北京大学的优 势在哪里答:①思维灵活,做事和学习都具有很强的规划性②有过小主持人和校学生会宣传部工作的经历③有着较强的写作能力,曾获得过作文比赛一等奖,并且有习作在报刊发表。3、为什么选择报考北京大学?如果没被北京大学录取呢?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211工程”院校,建校60“中传”是国家“答: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如罗京、李瑞英、白岩松等,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事新闻行业,做个优秀的媒体人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梦想。我从媒人才摇篮”。渴望能得到在“中传”深造的机会,实现我的梦想。“中传”继续学习。我将在普通招生或后续研究生招生进入如果不能通过自主招生,4、谈谈你

北京大学创意写作历年试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历年试题 2014年写作试题 一、根据你对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理解写一篇140字以内的微小说。(30分) 二、根据以下文章改写成一篇短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500字以内。(30分)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作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即礼谢。” 三、假设你要创建一个豆瓣小站,请按以下要求写作。(30分) 1、请为自己设计一个类似于豆瓣小站的个人网络平台。为这个平台写出自我介绍(可用有个人风格特色的语言),可以包括爱好、特长、性格、职业等方面的内容。(10分) 2、请在这个小站推荐8-10部艺术作品,可以包括小说、电影、音乐。并为每个作品写一两句话的介绍。(20分) 四、作文。 以“随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700-800字。(60分) 2014年文学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默写诗句)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2.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著名唱词“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明代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百宝箱”的作用是() 4.明代小说在第一回有“楔子”的是()只需要列举一部 5.“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这里所用的手法是() 6.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所称颂的“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是指古文学家()。 7.“黄粱一梦”这个成语出自唐人小说()。 8.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的“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指的是()。 9.“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作者是()。 10.对洪昇的《长生殿》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元代杂剧是()。 11.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动摇》和()。 12.《巨人传》是法国作家()的代表作。 13.闻一多主张诗有“三美”,包括音乐美、()、()。 14.《三家巷》的作者是()。 15.韩少功的《爸爸爸》等作品被看作是1980年代()的代表。 16.人们经常将《哈姆雷特》、《李尔王》、()和()

校徽及含义

=1 北京大学校徽: 含义: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2 08奥运徽章: 含义:2008年奥运会新会徽,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神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中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细读请自己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3 国家节水标志: 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 4 防灾减灾徽章: 含义:图案整体是“5.12”的缩写变形,让我们铭记全国“防灾减灾日”日期。同时也突出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纪念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5.12”变化为由一个长城构成的手呵护幼小虚弱的“1”,寓示这一图标的含义:我们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大灾 = 5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 含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V”是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赋予其清晰的含义;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上海,也象征和平友爱,橄榄枝则寓意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彩虹般的色彩,迎风飘舞的彩带,是上海热情的召唤。我们相信,2010年,在志愿者的努力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将融洽地聚集在同一片天空下!

北大论文格式

北大论文格式 【篇一:北大硕士论文格式】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与标准学位论文是研究生 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 要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 范性和严谨性。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 1、论文开本及版芯 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论文用中文撰写 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 采用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 六号宋体; 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北京大学公共管 理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 ”(3磅);单面打印;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五号宋体,排在页脚居中位置;页 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第一章之前的页码用罗马 数字单独编排。 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 的表格形式); 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 片形式插入; 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等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 二、学位论文各组成部分 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版权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 图和附表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原创性声明和

校徽汇总

哈佛大学 哈佛校徽深红色是代表哈佛大学的颜色。《哈佛大学深红色》(The Harvard Crimson)就是一张由哈佛大学学生于1873年创办的报纸。哈佛校园里,到处是浅棕色和暗红色的建筑。古老的红砖房。郁郁葱葱的庭院,给人庄重、宁静、和谐的感觉。 校徽的图形由三本书构成,它们呈倒三角形:第一本书代表过去,第二本书代表现在,最底下的一本书代表未来。三本书上的拉丁文合起来是“真理”一词。在哈佛校园里,有一尊学校创始人哈佛先生的铜像,铜像的石座上就镶着哈佛大学的校徽,它或许寄托了哈佛先生的理想:探求真理。300多年来,在这种办学理念的激励下,哈佛大学培育了众多的杰出人才,其中,有6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还有数不清的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和

企业家。 香港中文大学 以中国神话中的“凤”为校徽亦能体现中大的特别之处,盖自汉代以来,凤就被看作是“南方之鸟”,成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的象征。以紫色与金色为底色,取意紫色的热诚与忠耿和金色的坚毅与果敢。中大这种人文气质背后的文理兼备,出将入相的刚柔相济在其招生、教学及校园文化中皆得到了充分体现。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1]“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为本”;校徽的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2]

北京大学在2007年修改了标志,在鲁迅先生设计校徽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标志形似瓦当,兼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并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修改后的北大标志是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CMYK色值为C0M100Y100K45)[3][1],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4] [5] [6]“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英文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纪念性的文章,可以从大处着眼,概括被纪念者一生的事迹的主要方面,使人获得整体性的概括的印象;也可以从小处落笔,结合个人的感受来写,以小见大。这篇文章就属于以小写大。本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日常生活小事,以小见大,反映了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全文围绕中心展开,分别写了几件小事,看似并无紧密联系,实际结构相当完整。文章语言朴实、描写细腻,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心理来叙述,给人真实、亲切之感,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少年闰土》一文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这节课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同时继续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另外,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所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引入文本。 导语:同学们,通过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鲁迅先生。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些称呼代表着他伟大的成就,但似乎让我们感觉有些严肃,有些难以亲近。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鲁迅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伯父,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一同走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了解更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 2.出示课题,提出疑问。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与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称他为“伯父”,又称他为“先生”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行解决。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20外院综合考试样题

综合考试样题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50分) 一、选择题:(5分) ()1、语言系统中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是:______。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2、现代汉字主要是:______。 A、表意字系统 B、表音字系统 C、形音字系统 ()3、“团结”和“勾结”是:______。 A、一对同义词 B、一对反义词 C、既不是同义词也不是反义词 ()4、我国第一部字典是是:______ A、《古汉语常用字典》 B、张玉书等编纂的《康熙字典》 C、许慎的《说文解字》 ()5、熟语在运用中的作用相当于:______。 A、语素 B、词 C、词组 二、解释题:(选作3题,9分) 1、赋、比、兴 2、语体 3、象征 4、复杂词组 5、夸张 三、语法题:(5分) 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字属于词类活用中的现象(说明是使动、意动、还是名词、名词用作动词)。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大将军邓骘奇其志,累召不应。 3、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 4、女为说己者容。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四、标点下段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15分)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意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富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赉盗粮者也(李斯:《谏逐客书》)

五、阅读下文并作简要评述(16分) 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了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茅盾:“谈独立思考”,《人民日报》1956年7月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