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2), 162-17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2677/ml.2020.82024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Metaphoric

Competence

Fang Y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Mar. 2nd, 2020; accepted: Apr. 7th, 2020; published: Apr. 14th, 2020

Abstract

Metaphoric competence is the capacity of people to recognize, understand, generate metaphors, even communicate metaphorically. Metaphoric compet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emphasis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By reviewing relevant research,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tudy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 has received certain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summarizes 5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metaphoric competence, including age, linguistic profi-ciency, creativity, cognitive style and gender, pointing out the achievements and research gaps of previous studies, in order to provide feasible directions for relevant research on metaphoric competenc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Metaphoric Competenc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reativity, Influencing Factors

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袁芳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收稿日期:2020年3月2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7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14日

摘要

隐喻能力是人们识别、理解和生成隐喻并将其置于语言交际的能力。隐喻能力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在国家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本文发

袁芳

现隐喻能力研究得到了学界的一些关注,影响隐喻能力主要有5个关键因素,包括年龄、语言水平、创造力、认知风格和性别。并总结了以往研究所取得成就与不足,以期为隐喻能力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和方向。

关键词

隐喻能力,交际能力,创新性,影响因素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隐喻性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如隐喻、习语等在语言交际中无处不在,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它又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存在着跨文化的差异性(Lakoff, 1980) [1]。作为隐喻性语言最突出的代表,隐喻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得到了关注,并一直被作为修辞来进行研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一种语言手段[2]。20世纪后半叶,受到哲学、认知语义学以及不断发展的认知科学的影响,隐喻的研究开始向认知科学转向,1980年,Lakoff“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开端。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在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两届全国认知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其中隐喻都是会议的热门专题之一。隐喻能力是母语者使用本族语的基本特征,是构成母语者概念流利的基本要素之一。从外语学习的角度看,发展隐喻能力、掌握目标语的隐喻表达无疑应当成为外语学习者努力追求的目标(陈道明,1998 [3];严世清,2001 [4];姜孟,2006 [5];李毅,2009 [6];李爱华,2016 [7];潘艳艳&孙凤兰,2017 [8])。此外,Kathpalia, et al. (2011) [9],Arib (2012) [10],Aintzane & Carme (2013) [11],linska, et al. (2016) [12]分别强调了隐喻能力在英语二语教学中写作、比喻性词汇习得、隐喻思维形成和专业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应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能力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国外隐喻能力研究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Flahiv & Carrell (1977) [13]和Gardner & Winner (1978) [14]等就已经开始对隐喻能力进行研究。国内隐喻能力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自1998年陈道明在《外国语》上发表第一篇关于隐喻能力的文献以来,发展迅速,主要以陈朗、魏耀章、石进芳、袁凤识等学者的研究为代表。本文特别关注了1977年至2018年的论文文献。以“隐喻能力(metaphoric competence)”为搜索词,使用的数据库为Web of Science (核心论文集)和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检索所得文献数为71篇,其对应的发表年份如图1所示,前期(1977~2010)为摸索期,2011年来为攀升期,该领域研究获得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就隐喻能力的定义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隐喻能力研究领域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总体方向和建议。

2. 关于隐喻能力的研究

2.1. 隐喻能力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末,Flahiv & Carrell (1977)、Gardner & Winner (1978)以及Pollio & Smith (1980) [15]等学者进行了多项研究,先后提出了“隐喻能力”这一概念。此后,其他学者如Danesi (1986) [16]、Low (1988) [17]等相继对隐喻能力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袁芳

Figure 1.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s on metaphoric competence

图1.隐喻能力文献刊载量发展趋势图

由于研究目标不同,研究者对隐喻能力构成要素的界定并不相同(袁凤识,2014) [18]。隐喻能力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隐喻能力一般包括隐喻理解归纳能力和隐喻产出能力两个方面。Gardner & Winner (1978)认为隐喻能力应包括一些转释隐喻、解释隐喻有效性的理据、在特定语境中生成恰当的隐喻以及评价隐喻表达是否恰当的能力。Pollio & Smith (1980)认为隐喻能力有3个构成要素:原创性、流利性以及提取隐喻意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Littlemore (2001) [19]又增加了“提取隐喻意义的速度”的要素。

Kogan (1983) [20]认为隐喻能力就指理解与产出隐喻的能力。Azuma (2005) [21]认为隐喻能力包括辨认能力、运用能力和概念理解能力。Iijima & Murrow (2006) [22]则认为隐喻能力是隐喻识别、解释和产出能力。王寅和李弘(2004) [23]认为隐喻能力主要包括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域概念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地理解、学得隐喻,而且还包括能创造性使用隐喻的能力,更高目标还可包括丰富的想像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隐喻能力是本族语者以语言感知世界的一种能力。狭义的隐喻能力更多地是偏向于母语者的隐喻能力的发展。

广义的隐喻能力除涵盖狭义的隐喻能力外,还包括语用意识、隐喻功能等诸多方面,视角更为宏观(许保芳&袁凤识,2012 [24];许保芳,于巧丽&袁凤识,2014 [25])。在二语教学(SLT)和二语习得(SLA)领域中,Danesi (1986)认为二语学习者真正具备交际能力的标志是能够运用目标语进行隐喻表达。Bachman (1990) [26]认为,诠释修辞(包括隐喻)的能力也是二语者交际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后,Danesi (1992)

[27]进一步提到隐喻能力是母语者使用其母语的基本特征,是构成母语者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的

基本要素之一,二语学习者只有掌握了目的语是如何在隐喻建构的基础上反映概念或对概念进行编码的知识后才能达到与母语者一样的流利水平。Low (1988)提出一系列二语学习者需要掌握与目标语密切相关的真正技能,称之为“隐喻能力”。他从8个方面对英语二语学习者应该发展与隐喻有关的技能做了较为详尽的归类,主要强调隐喻的“社会互动功能”(Littlemore & Low, 2006) [28]。陈朗(2013; 2016) [29]

[30]在回顾了以往隐喻能力的有关研究后,对其本质做出以下归纳:隐喻能力研究旨在揭示人作为隐喻的

创造者和使用者对隐喻进行概念上的深层加工水平,包括隐喻的理解和产出水平及个体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个性、特点和规律,同时揭示人借助隐喻实现语言交际的基本过程和效果。

从以上不同学者对隐喻能力的定义可看出,大多数学者关注到是狭义的隐喻能力,并试图将其放置到语言交际中。本文根据以上文献的定义,将隐喻能力定义为个体理解、识别、生成隐喻的能力,且能

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隐喻的能力。

袁芳2.2. 影响隐喻能力的因素

隐喻能力对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隐喻能力的重要性,不同学者对影响隐喻能力的因素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主要有五点因素:年龄、语言水平、创造力、认知风格和性别。本文以下就每项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论述。

2.2.1. 年龄的影响研究

就母语者而言,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主要关注儿童的隐喻能力发展。换言之,他们研究儿童如何理解隐喻,何时开始生成隐喻。这部分研究的被试对象主要是儿童,包括正常发展和特殊儿童,或青少年。整体而言,年龄越大的儿童,具备更强的隐喻能力。

Gardner和Winner (1978)研究了幼儿隐喻能力的形成。他们开展了三项独立研究。研究表明10岁儿童比6岁儿童能更好地理解隐喻。儿童在3岁半时开始生成隐喻。但是3、4岁的儿童比7岁、11岁的儿童生成了更为恰当的隐喻。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成隐喻的恰当性并不定是正向提高。Marschark和Nall (1985) [31]讨论了隐喻能力在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中的作用。Vosniadou和Ortony (1986) [32]研究了口头释义任务造成幼儿在隐喻理解测试中的部分困难。阅读了一个以隐喻句结尾的短篇故事后,一半的儿童被要求直接解释隐喻句,而另一半则被要求在现实环境中用玩具表演出来。研究结果表明释义任务降低了幼儿对隐喻的理解。侧面印证了隐喻理解是深深植根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具身感知。Gottfried (1997) [33]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测试儿童生成隐喻并合成隐喻复合词的能力。结果表明,当刺激和木偶标签启动对隐喻相似性和复合词生成的识别时,3岁的儿童可以产生有目的性的,恰当的隐喻进而并入隐喻复合词。学龄前儿童具有使用隐喻语言的早期能力,但在3岁和5岁以及超过5岁的年龄点有着显着的发展变化。

周榕(2001; 2003) [34] [35]从产出和理解两方面探索了儿童时间隐喻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儿童时间隐喻产出和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三四年级是基本形成时间隐喻能力的转折时期,到六年级这种能力趋于成熟。对不同的时间隐喻类型,儿童有不同的掌握阶段。对时间的拟人手法和空间隐喻则是儿童最早发展掌握的,而抽象程度高的时间隐喻,如基于“改变者”、“效应”等的隐喻,是儿童较难也是较晚掌握的时间隐喻。潘攀和周榕(2018) [36]使用自然观察法和定性描述法,通过个案研究,描述并探究学前儿童新奇隐喻产出的句法构成特点的发展变化及其反映的认知规律。研究发现名词性隐喻在儿童新奇隐喻产出中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此外,一部分研究是以特殊儿童为被试展开的特殊儿童隐喻能力研究,对比特殊儿童和正常发展儿童的隐喻能力差异。特殊儿童多患有学习障碍,或威廉姆斯综合征,高功能自闭症,自闭症谱群疾病等。结果发现特殊儿童在规约隐喻理解上,不如正常发展儿童(Lee & Kamhi, 1990 [37];Herwegen etal., 2013 [38];郑琴,贾忠恒&梁丹丹,2015 [39]);但在新奇隐喻的理解上,能与正常发展儿童达到同等水平,甚至在新奇隐喻的生成上,表现出更强的能力,令人称奇(Kasirera & Mashal, 2014) [40]。

2.2.2. 语言水平的影响研究

关于语言水平对隐喻能力的影响,有所争议,主要有两种对立观点:一是语言水平与隐喻能力具有积极的相关性,如大部分研究所证实的;第二种观点则是以袁凤识学者为代表的“无关论”,即语言水平和隐喻能力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处的隐喻能力包括隐喻解释能力,隐喻归纳能力(都为隐喻理解/加工能力)和隐喻生成能力。这部分研究主要考察的是二语水平对二语隐喻能力的影响。

姜孟(2006)本文通过对低、高两语言水平组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同等条件下为36道英语完形题目提供隐喻、非隐喻答案的情况进行考察,获得两点结论:1) 低、高两组受试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都比较有限,2) 高水平组的隐喻能力比低水平组高。关于母语迁移能力,Littlemore (2010) [41]发现,如果被试在一语

袁芳

中表现出高水平的隐喻能力,他们将在二语中仍表现出高水平的隐喻能力。此外,被试在一语中比在二语中表现出更高的隐喻流利性,但更容易在二语隐喻中提取意义。石进芳(2012) [42]通过考察高、低两语言水平组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探究了母语概念迁移能力、隐喻能力和英语水平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

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的隐喻能力都较低,但高水平组显著高于低水平组;高水平阶段,母语概念迁移能力对外语隐喻能力的促进作用减弱,同时隐喻能力对语言水平的影响力下降。魏耀章(2012) [43]从总体上证实了外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既是一个认知能力问题,也是一个语言水平问题,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在隐喻理解中都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Aleshtara和Dowlatabadib (2014) [44]研究了伊朗EFL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与他们的语言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显示,被试的语言能力与他们的隐喻能力正相关。换言之,具有较高语言水平的被试也将具有更高的隐喻能力。WangHungchun和ChengYuhshow (2016) [45]探讨了二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创造力和创造力动机能否预测他们的英语隐喻生成能力。结果表明,英语水平同创造力能显著地预测隐喻生成能力。

袁凤识、郭涛(2014) [46]的研究结果支持“语言水平不是影响隐喻解释能力的主要因素”的观点,认为隐喻解释的差异性主要与认知因素有关。中国外语学习者的隐喻解释能力并不低于英语本族语者。袁凤识、郭涛(2014) [47]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普遍认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较低”的结论。隐喻能力在本质上应该是认知性的,而不是语言性的。袁凤识和张新彬(2015) [48]认为语言水平可能不是影响被试概念隐喻归纳能力的关键变量。魏耀章(2015) [49]认为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在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生成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而言,认知能力对隐喻生成有明显的预测力,而语言水平的预测力并不明显。对不同认知能力和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的隐喻生成而言,认知能力的解释力始终明显,而语言水平的作用并没有变化。

2.2.

3. 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总体而言,隐喻能力与创造力正相关,创造力愈高,隐喻能力也愈高。Glicksohn,Kraemer和Yisraeli (1993) [50]完成了一项关于隐喻生成能力(其称之为隐喻思维)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二者是相关的,使用巴伦符号等效性测试(Barron Symbolic Equivalence Test)来评估被试的隐喻生成能力,并采用缩略版替代用途测验(Alternate Uses Test)来评估被试的思维流畅性,即创造力。结果发现隐喻生成能力与创造力(思维流畅性)显著地正相关。

魏耀章和苑冰(2009) [51]通过测试中国英语学习者创造力水平及其隐喻生成能力,并通过控制英语语言水平对创造力与隐喻生成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创造力和隐喻生成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WangHungchun和ChengYuhshow (2016)探究了二语英语学习者生成新颖隐喻的能力,其探讨了二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创造力和创造力动机能否预测他们的英语隐喻生成能力。他们借用Guilford的创造性定义,并将其转变为隐喻创造力:隐喻流利性,隐喻灵活性,隐喻原创性和隐喻性阐述。

结果表明,只有英语水平和创造力才能显著地预测隐喻生成能力。

Kenett,Gold和Faust (2018) [52]对比研究了高创造性个体和低创造性个体在词对的语义相关性判断任务的表现。结果表明,与低创造性个体相比,高创造性个体能更快地理解规约和新颖两种类型的隐喻。

此外,仅在理解新奇隐喻时,高创造性个体才能比低创造性个体更为显著性准确。Kasirera和Mashal (2018)

[53]着力于研究有助于生成新颖隐喻的认知能力,并调查思维流畅性和相似性如何有助于新颖隐喻的产生。

研究结果表明,思维的流畅性有助于预测创造潜能,对规约隐喻的生成无预测性。新颖隐喻生成能力是独特且独立的一部分创造潜能,与概念的流畅性成反比。

2.2.4. 认知风格的影响研究

认知风格主要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思索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分析型。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

袁芳

究比较有限,且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Fine和Lockwood (1986) [54]试图研究出频繁使用隐喻的人群认知风格有何特点,以及这个人群与不频繁使用隐喻的人群的认知风格有什么不同之处。在他的研究中,主题感知测试(TAT)和Rorschach Inkblot测试被用作测量工具。以描述性的方式,试图比较两类人群的认知风格。Johnson和Rosano (1993) [55]的研究发现通过区块设计测试(block designs test)测量的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二语隐喻阐释的流畅性(被试为特定隐喻给出的解释的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此外,Littlemore (2001)研究了隐喻能力及其与二语学习和二语教学的关系。她的研究衡量了被试一语和二语中隐喻能力的四个要素:a) 生成隐喻的原创性,b) 提取隐喻意义的能力,c) 提取隐喻意义的速度,以及d) 隐喻阐释的流畅性。提取隐喻意义的速度与整体认知风格显著相关。许保芳、袁凤识和王立非(2012) [56]利用镶嵌图形测验和隐喻理解水平测试,对不同认知风格的隐喻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没有语境情况下,场独立型被试的隐喻理解水平显著高于场依存型被试,认知风格与隐喻理解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2.5. 性别的影响研究

学者对性别与隐喻能力的影响关注较少。本文综述的相关文献中,主要有Boers (2000) [57]发现不同性别对隐喻主题的偏好不同。女性经常用“分享感情和秘密”来谈论爱情和友谊,而男人则用建筑形象来构造这些概念。然而,Littlemore (2001)在认知风格测试,语言交际能力测试和隐喻能力测验三项测试结果中,并未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许保芳、袁凤识和王立非(2012)利用镶嵌图形测验和隐喻理解水平测试,研究了不同性别被试的隐喻理解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性别被试的认知风格和隐喻理解水平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女性隐喻理解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本文认为隐喻能力中是否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隐喻任务的类型和主题。就隐喻目标领域而言,例如“爱与友情”,男性和女性在描述时有不同的偏好。但就某些隐喻能力测试而言,男性和女性被试的表现没有显着差异。

2.2.6. 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除了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外,其他影响隐喻能力的因素,如阅读水平、隐喻类型、工作记忆、流体智力等也得到了学者的注意。苏远连(2012) [58]在隐喻生涯假说的框架下考察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隐喻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隐喻的类型对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赵倩,余亮和杨艳青(2014) [59]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精通英语阅读的二语学习者更倾向于具有更高的隐喻能力。Chiappe & Chiappe (2007) [60]测试了Kintsch 的预测模型(Predication Model)。研究表明具有较强工作记忆力的个体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好地解释隐喻。高工作记忆的人群更容易生成隐喻。综上,隐喻理解和隐喻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相关变量的影响,隐喻任务的多样性,还需要大脑多功能模块的加入,实现精密加工。

关于流体智力的影响研究,主要观点是隐喻智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新奇隐喻的生成。Silvia & Beaty (2012) [61]通过探究流体智力(Gf)在新奇隐喻生成中的作用,探索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他们要求被试在完成六项Gf非语言测试(主要是归纳推理测试)后,生成描述过去情绪体验的隐喻。潜变量模型发现Gf约解释了隐喻质量方差的24% (标准化β= 0.49),这与创造性思维涉及执行过程和执行能力的观点一致。随之,Beaty & Silvia (2013) [62]探讨了Cattell-Horn-Carroll智力模型中的流体智力(Gf)、晶体智力(Gc)和广泛检索能力(Gr)是否有助于生成规约隐喻和新颖隐喻。结果发现,对于新颖隐喻,Gf (β = 0.45)和Gr (β = 0.52)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规约隐喻比喻,Gc有中度影响(β = 0.30)。这表明新颖隐喻更多地依赖于执行过程,而规约隐喻主要靠习得的词汇知识。Gao等人(2017) [63]证实了这样一个假设:在约会的背景下,女性对男性的智力评分与该男性生成的对女性外表评价的隐喻性语言显著相关。

袁芳

3. 隐喻能力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近30年来,隐喻能力研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且由隐喻能力衍生出隐喻语用能力的探究(王松鹤&周华,2012) [64],隐喻话语能力构建(陈朗,2018) [65]和隐喻认知能力的探究(袁凤识,2014) [18]等。通过回顾以上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研究的语言对象角度来看,目前缺乏针对二语的隐喻能力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以一语为对象的研究,且大都是集中在隐喻理解方面。由于不同研究在其所使用理论框架、实验方法、实验语料、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从而导致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结果也存在分歧,而从二语(例如英语二语或汉语二语)角度研究隐喻生成能力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分歧。其次,从变量的角度来看,工作记忆、认知风格/流体智力与二语水平交叠因素的影响在隐喻能力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不够。

一般认为隐喻能力是识别,理解甚至自主产出隐喻的能力。古往今来,关于隐喻的研究浩如烟海,但大部分都着眼于隐喻理解和识别,较少地涉足到隐喻生成,尤其是生成新奇隐喻。心理学中大多数关于创造力和智力争议最后结论为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能力,具有小范围的重叠。自Wallach和Kogan (1965) [66]就这一主题开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工作以来,研究发现用发散性思维任务来衡量的创造性认知与智力是共变的。一项关于智力和发散思维之间关系的元分析发现了r = 0.17的整体效应(Kim, 2005)

[67]。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发现,智力与创造性认知之间具有更强的关系。生成创造性的想法,需要确定

和实施创意生成策略(Nusbaum & Silvia, 2011 [68]; Primi, 2014 [69]),对人们的注意力和思想施加控制(Vartanian, 2009 [70]; Zabelina & Robinson, 2010 [71]),做出决策并完善初步想法(Gabora, 2005) [72],并抑制不适宜的想法(Nusbaum & Silvia, 2011)。但研究这些执行能力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还是有所争议的。

分析高层次能力,如流体智力(Gf)能产生比分析低层次能力和完成个人任务更强的关系(Silvia, 2008) [73]。

新奇隐喻生成是一个需要付出较大认知努力的过程,而被试在自觉,较顺畅的情况下生成的隐喻多是从记忆里唤醒的规约性隐喻。

综上,流体智力与母语者隐喻生成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的关注十分有限,而流体智力与二语者隐喻生成能力之间更为复杂的相关性研究几乎为空白领域。研究流体智力与二语水平对中国二语者和以英语为母语,汉语为二语的欧美双语者隐喻生成能力的影响十分有意义。此领域研究具有以下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1) 通过探究流体智力与隐喻生成能力的关系,对外语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2) 通过对母语、二语隐喻生成能力的对比研究,及英语二语者和汉语二语者的隐喻生成能力对比研究,为二语习得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提供更多证据。3) 通过对汉语二语者的隐喻生成能力研究,能够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Aristotle (1954) Rhetoric and Poetics. Random House Modern Library, New York.

[3]陈道明. 从习语的可分析性看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能力观[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6): 21-27.

[4]严世清. 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 2001(2): 60-64.

[5]姜孟. 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 国外外语教学, 2006(4): 27-34.

[6]李毅. 隐喻能力与概念流利[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6): 4-6+11.

[7]李爱华. EFL学习者认知隐喻能力培养[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1): 110-114.

[8]潘艳艳, 孙凤兰. 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和转喻能力的培养: 方法与案例呈现[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2):

46-51+62.

袁芳[9]Kathpalia, Carmel, S.S. and Heah, L.H. (2011)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ESL Student Writing. Relc Journal, 42,

273-29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177/0033688211419379

[10]Arib, S.E. (2012) The Effect of a Strategy Enhancement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wareness on Development of Me-

taphoric Competence in Iranian EFL Learners.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New Learning Tech-nologies, Barcelona, 2-4 July 2012, 3861-3868.

[11]Aintzane, D. and Carme, E. (2013) Metaphoric Competence and the Acquisition of Figurative Vocabular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Elia Estudios De Lingüística Inglesa Aplicada, 13, 47-82.

[12]Ilinska, L., Platonova, M. and Smirnova, T. (2016)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Proce-

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36, 254-25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sbspro.2016.12.023

[13]Flahive, D.E. and Carrell, P.L. (1977) Lexical Expans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 11th Annual

Mid-America Linguistics Conference, Columbia.

[14]Gardner, H. and Winner, E. (1978)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 Implications for Humanistic Discip-

lines. Special Issue on Metaphor, 5, 123-14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86/447976

[15]Pollio, H. and Smith, M.K. (1980) Metaphoric Competence and Complex Human Problem Solving. In: Honeck, R.P.

and Hoffman, R.P., Eds., 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Erlbaum Press, Hillsdale, 365-39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4324/9780429432866-15

[16]Danesi, M. (1986) The Role of Metaphor in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RassegnaItaliana di Linguistica Applicata,

18, 1-10.

[17]Low, G.D. (1988) On Teaching Metaphor. Applied Linguistics, 9, 125-14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93/applin/9.2.125

[18]袁凤识. 英语专业大学生概念隐喻归纳能力研究[J]. 外语教学, 2014, 35(5): 35-39.

[19]Littlemore, J. (2001) Metaphoric Competence: A Language Learning Strength of Students with a Holistic Cognitive

Style. TESOL Quarterly, 35, 459-49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2307/3588031

[20]Kogan, N. (1983) Stylistic Varia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reativity, Metaphor and Cognitive Styles. In:

Flavell, J.H. and E Markman, M., Eds., A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695-706.

[21]Azuma, M. (2005)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an EFL Context: The Mental Lexicon and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of Japanese EFL Students. Toshindo Publishing Co. Ltd., Tokyo.

[22]Iijima, M. and Murrow, P. (2006)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SL and Metaphoric Competence.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itcs Conference, Munich.

[23]王寅, 李弘.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四

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6): 140-143.

[24]许保芳, 袁凤识. 隐喻能力研究30年: 回顾与思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35(6): 34-39+125.

[25]许保芳, 于巧丽, 袁凤识.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关系的理据分析[J]. 外语研究, 2014(1): 47-50.

[26]Bachman, L.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7]Danesi, M. (1992)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Neglected Dimension. In: Alatis, J.E., Ed.,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C, 489-500.

[28]Littlemore, J. and Low, G. (2006) Metaphoric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Applied Linguistics,

27, 268-29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93/applin/aml004

[29]陈朗. 近十年国外隐喻能力实证研究主体脉络梳辨——以伯明翰大学Littlemore博士的研究为视点[J]. 外语界,

2013(3): 57-66.

[30]陈朗. 国内隐喻能力研究的现状厘析——一项基于核心期刊文献统计(1998~2015)的考察[J]. 外国语文, 2016,

32(3): 35-45.

[31]Marschark, M. and Nall, L. (1985) Metaphoric Competence in Cognitive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19, 49-7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S0065-2407(08)60388-2

[32]Vosniadou, S. and Ortony, N. (1986) Testing the Metaphoric Competence of the Young Child. Paraphrase versus

Enactment, 29, 226-230.

[33]Gottfried, G.M. (1997) Using Metaphors as Modifiers: Children’s Production of Metaphoric Compound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24, 56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7/S0305000997003176

[34]周榕, 黄希庭. 儿童时间隐喻表征能力的发展研究[J]. 心理科学, 2001(5): 606-607+609.

[35]周榕. 儿童时间隐喻能力发展趋势初探[J]. 现代外语, 2003(3): 222-231+221.

[36]潘攀, 周榕. 汉语儿童隐喻产出的句法特点及其发展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8, 39(2): 24-32.

袁芳

[37]Lee, R.F. and Kamhi, A.G. (1990) Metaphoric Competence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3, 476-4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177/002221949002300805

[38]Van, H.J., Dimitriou, D. and Rundblad, G. (2013) Development of Novel Metaphor and Metonymy Comprehension in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and Williams Syndrome.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4, 1300-131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ridd.2013.01.017

[39]Zheng, Q., Jia, Z.H. and Liang, D.D. (2015) Metaphor and Metonymy Comprehension in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10, 51-5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rasd.2014.11.007

[40]Kasirer, A. and Mashal, N. (2014) Verbal Creativity in Autism: Comprehension and Generation of Metaphoric Lan-

guage in High-Function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Typical Development.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8,

61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3389/fnhum.2014.00615

[41]Littlemore, J. (2010) Metaphoric Competence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onverging Evidence i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Philadelphia, 293-31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75/celcr.13.20lit

[42]石进芳. 母语概念迁移能力、隐喻能力与语言水平的发展关系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3): 57-63.

[43]魏耀章. 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隐喻理解的影响[J]. 外语界, 2012(1): 82-89.

[44]Aleshtar, M.T. and Dowlatabadi, H. (2014) Metaphoric Competence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Same Boat.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98, 1895-190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sbspro.2014.03.620

[45]Wang, H.C. and Cheng, Y.S. (2016) Dissecting Language Creativity: English Proficiency, Creativity, and Creativity

Motivation as Predictors in EFL Learners’ Metaphoric Creativity.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10,

205-21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37/aca0000060

[46]袁凤识, 郭涛. 英语专业大学生隐喻解释能力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6): 68-73.

[47]袁凤识, 郭涛. 不同语言水平的认知主体隐喻解释能力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 2014(5): 101-106.

[48]袁凤识, 张新彬. 不同语言水平的认知主体概念隐喻归纳能力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5(2):

7-12+94.

[49]魏耀章. 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隐喻生成的影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38(1): 59-66.

[50]Glicksohn, J., Kraemer, S. and Yisraeli, O. (1993) A Note on the Metaphoric Thinking and Ideational Fluency. Meta-

phor and Symbol, 8, 67-7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207/s1*******ms0801_4

[51]魏耀章, 苑冰. 创造力和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生成能力的相关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17(4): 80-84

+ 92.

[52]Kenett, Y.N., Gold, R. and Faust, M. (2018) Metaphor Comprehension in Low and High Creative Individuals. Fron-

tiers in Psychology, 9, 4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3389/fpsyg.2018.00482

[53]Kasirer, A. and Mashal, N. (2018) Fluency or Similarities? Cognitive Abilities That Contribute to Creative Metaphor

Generatio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30, 205-21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80/10400419.2018.1446747

[54]Fine, H.J. and Lockwood, B.R. (1986) Figurative Language Production as a Function of Cognitive Style. Metaphor

and Symbol ic Activity, 1, 139-15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207/s1*******ms0102_4

[55]Johnson, J. and Rosano, T. (1993) Relation of Cognitive Style to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

ciency.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4, 159-17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7/S014271640000953X

[56]许保芳, 袁凤识, 王立非. 认知风格与隐喻理解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2, 33(4): 56-61.

[57]Boers, F. (2000) 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21, 553-57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93/applin/21.4.553

[58]苏远连.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教学条件下隐喻能力的发展——隐喻生涯假说阐释[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

44(2): 207-219 + 319-320.

[59]Zhao, Q., Yu, L. and Yang, Y.Q. (2014) Correlation between Receptive Metaphoric Competence and Reading Profi-

ciency.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7, 168-18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5539/elt.v7n11p168

[60]Chiappe, D.L. and Chiappe, P. (2007)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in Metaphor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56, 172-18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jml.2006.11.006

[61]Silvia, P.J. and Beaty, R.E. (2012) Making Creative Metaphors: The Importance of Fluid Intelligence for Creative

Thought. Intelligence, 40, 343-35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intell.2012.02.005

[62]Beaty, R.E. and Silvia, P.J. (2013) Metaphorically Speaking: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Figurative

Language. Memory and Cognition, 41, 255-26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3758/s13421-012-0258-5

袁芳[63]Gao, Z., Yang, Q., Ma, X., et al. (2017) Men Who Compliment a Woman’s Appearance Using Metaphorical Language:

Associations with Creativity, Masculinity, Intelligence and Attractivenes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218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3389/fpsyg.2017.02185

[64]王松鹤, 周华. 隐喻性语言中的生态观及隐喻性思维语用能力的培养(1)[J]. 外语学刊, 2012(5): 93-97.

[65]陈朗. 隐喻话语能力概念构拟[J]. 外语教学, 2018, 39(5): 36-41.

[66]Wallach, M.A. and Kogan, N. (1965) Modes of Thinking in Young Children: A Study of the Creativity-Intelligence

Distincti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67]Kim, K.H. (2005) Can Only Intelligent People Be Creative? Journal of Secondary Gifted Education, 16, 57-6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4219/jsge-2005-473

[68]Nusbaum, E.C. and Silvia, P.J. (2011) Are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Really So Different? Fluid Intelligence, Execu-

tive Processes, and Strategy Use in Divergent Thinking. Intelligence, 39, 36-4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intell.2010.11.002

[69]Primi, R. (2014) Divergent Productions of Metaphors: Combining Many-Facet Rasch Measurement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in the Assessment of Creativity.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8, 461-47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37/a0038055

[70]Vartanian, O. (2009) Variable Attention Facilitate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Creativity,

and the Arts, 3, 57-5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37/a0014781

[71]Zabelina, D.L. and Robinson, M.D. (2010) Creativity as Flexible Cognitive Control.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

ity, and the Arts, 4, 136-14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37/a0017379

[72]Gabora, L. (2005) Creative Thought as a Non-Darwinian Evolutionary Proces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9,

262-28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02/j.2162-6057.2005.tb01261.x

[73]Silvia, P.J. (2008) Another Look at Creativity and Intelligence: Exploring Higher-Order Models and Probable Con-

found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1012-102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10.1016/j.paid.2007.10.027

13新闻标题的特色

13新闻标题的特色 内容提要 随着传媒业的高度发达,现代人远离了封闭而单一的信息环境,汹涌的信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与精神空间,新闻进入“厚报时代”的同时也以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新闻标题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是“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明显特征。另一方面,报纸争取受众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始于标题的竞争。这引起了一些媒体与新闻人对新闻标题特色的研究与创作的思考。研究新闻标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概括和总结,标题的作用正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而日益突现。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常常为一则报道增色添蕴,使读者眼前为之豁然一亮,陡增阅读兴趣,因而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它又像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主题最简洁、最灵动、最具诱惑力的体现,是最先吸引读者并引导阅读的媒介。标题具有提炼新闻要素,凸现新闻价值,接近新闻事实的作用,标题制作的风格好坏、成功与否,甚至直接关系着一个媒体的兴衰。本文将从消息标题和评论标题两大部分入手,从标题的语言、结构、版面位置等方面,结合年代演变来阐述新闻标题的特色以及标题在新闻中的地位。 关键词: 第一章消息标题的特色 新闻标题尤其是消息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报纸新闻标题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稳定形式与内涵的概念,却曾经历了较长的孕育发展过程,从唐代无标题时代,到清代《京报》出现类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从类题过度到一文一题,再到成熟的新闻标题,却在一二是年间演变完成。即在“五四”时期,具有现代特色的新闻标题已普遍存在。今天多样化标题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报业改革、竞争与发展的结果,这结果带来了报业的春天,带来了“厚报时代”,在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许多人都是忙里偷闲读报,通过随意性翻阅来了解周围环境、获取信息。读者阅报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则使报纸一更加生活化的面孔去面对读者,表现在新闻标题中就是尽量使标题通俗化、大众化,并且满足读者快速浏览新闻内容的需求。所以,在“厚报时代”、“读题时代”的大背景下,新闻标题在制作方面,逐渐有了新的特色。 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精练 标题做为新闻发生作用的起点,是新闻信息为读者所接受的必经途径。它是连接新闻本身和读者的桥梁。消息需要以最快捷的速度,最明确的方式把新闻事实呈现出来,所以要求它的标题言消息中所言之事,明消息中所明之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则重要的要素齐全的短新闻。因而在内容、时态乃至语法结构上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从内容上看,消息标题多是概事表意,具体实在的实题和虚实结合的标题,必须反映出必要的新闻要素,没有实体部分就构不成消息标题。通常我们所说的“5W”,即:why,where,what,when,who,这些要素都是要在消息标题中体现的,如果消息标题中没有实体,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语言学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 英语教育和英语学习历来就是语言学家研究的话题之一。不同阶段,在不同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同方法。近年来随着认知隐喻学理论形成和不断发展,语言学家们提出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一样,应作为外语学习重点,它对语言能力的掌握及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关于隐喻能力研究蓬勃发展,成果层出不穷。其研究内容大多数从英语教学角度探讨发展隐喻能力来推进教学改革的问题[1],教师在基础课,理论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隐喻能力[2],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及设计评价体系应体现培养隐喻能力的要求[3],二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对外语教师新要求[4],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及学习者认知规律探讨作为学习主体应该如何主动积极培养自身隐喻思维能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使整个英语教与学达到较为理想效果。 1认知隐喻论简介 把隐喻研究突破传统修辞学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5]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存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他们对隐喻的定义为:隐喻本质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他们认为隐喻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构成,即以一个比较熟悉易理解的源域向一个不被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它是人类将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活动”[6]。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是通过大量的生活语料来说明隐喻普遍存在性。人们日常生活的隐喻性表达其基础为概念隐喻,即约定俗成的常规隐喻,是人类历史长期演变的认知结果,也是我们概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这三种隐喻共同特点就是以人们生活经历为基础,用一种熟知的领域经验去构建和理解另一个未知的抽象的领域知识,渗透了人们的思想,认知角度及世界观、人生观,广阔生活背景知识。形成隐喻思维习惯,培养隐喻能力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2隐喻能力 “隐喻能力”这一概念由丹尼斯提出,“学好一种语言的关键是要达到概念流利即要发展将语言的词、句子等表层结构和底层概念匹配起来的能力”[7],利托莫对“隐喻能力”提出了 四个方面,“使用隐喻的创造性,理解隐喻的熟练度,理解新隐喻的能力,理解隐喻的速度”[8]。对于隐喻能力的重要性,国内学者王寅指出“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由隐喻的性质所决定的。隐喻能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认知主体中,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的理解、学的隐喻。而且还包括创造性的使用隐喻能力;更高目标还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9]。这也正是他提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原因所在。胡壮麟也认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0]。可见培养隐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英语学习中学习者有意识的培养隐喻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理解创造隐喻而且可以形成目的语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下面就英语学习者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提高隐喻能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讨论: 2.1提高隐喻意识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生活语言事实研究为基础指出隐喻无处不在,那么英语学习者应在学习中及生活中提高隐喻意识。龚玉苗认为,“隐喻意识指学习者对隐喻形式及功能的察觉程度和敏感程度”[11]。笔者认为,隐喻意识即学习者有意识形成隐喻思维的习惯。从隐喻形式上认识到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一种具有想象力的推理,在我们理解现实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存在我们的思维,概念语言中,对于我们理解经验,建构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解释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9]。在学习词汇、句子等基础知识时,利用隐喻机制掌握一词多义;学习语篇时,分析其内在隐喻连贯机制,同时要注意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无论是电影还是广告都渗透人们隐喻思维能力的智慧;就其形成机制而言,认识到其背后认知文化及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就其功能而言,隐喻是人类长期认知体验结果,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在无形中指导着人们的思维,是学习英语极其有力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形成目的语思维并深刻理解形成这种思维文化根源,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2课内学习中培养隐喻能力 很多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各方面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作为英语学习者,除了教师有意识指导外,作为学习主体者在培养听说读写语言能力时要积极主动地形成隐喻思维习惯,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收稿日期:2011-05-05修回日期:2011-06-25 作者简介:裴晓科,女,河北武安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论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裴晓科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同时隐喻的使用也是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标志。该文以认知隐喻论为基础,探讨英语学习中隐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而指出英语学习者应利用隐喻认知功能,以隐喻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各方面培养自身隐喻能力真正学好一门外语。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英语学习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1)10-0347-02 347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的经济史上,学者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效率和公平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目标。但效率和公平似乎一直都很难保持同步,提高效率的政策同时也会降低公平,这样的效率和公平的失衡在所得税中尤其突出(Mirrlees 1971; Ramsey 1927)。人们普遍认为实现效率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一次性征税(lump sum taxes),这样不会扭曲人们的选择,但要实现纵向公平则要求实行累进税。结果,有效率的税收就会降低公平,反之亦然。 国外的学者对个人所得税促进公平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agstaff收集了OECD中12个国家的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家庭调查数据,采用AJL的分解法,利用实证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依靠税收抵免和大量使用非标准扣除的个人所得税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在实际和潜在的再分配效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作者并未对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哪个的影响是占主导作用给出结论;同时,作者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所得税上,排除了其他一切税种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险,这使得其研究不是很全面。 。Wagstaff收集了这十二个国家, 然后利用(AJL是指J. Richard Aronson, Paul Johnson and Peter J. Lambert于1994年提出的一种方法,利用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的不同来测量税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empirical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得出结论:结果还表明在20实际80年代末期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些进行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在收入再分配上更容易产生相反的作用。税率结构的改革能够减少税率等级,降低平均税率,结构会导致纵向分配的下降。税基扩大改革,能缩短实际和潜在再分配效应的差距。作者在文中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数据,从横向不公平和再排序方面对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很多实证分析的结果。这对后来对个人所得税公平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Richard和Eric(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作用,二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依靠个人所得税来实现再分配的功能,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现在不够完善,累进税的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存在着机会成本。二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为了有效维护公平,在个人所得税税制完善方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实施综合所得税,二实施推定征税法,三实行二元所得税。 最后作者还提出在发展中国家里普遍存在这市场失灵的特征,所以最好的政策是引入税基广泛的增值税来提供政府的支出。Richard和Eric的这篇文章对长期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给依赖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警醒,不能完全只依靠个人所得税来调节贫富差距,这对以后的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很大程度上给了一定的借鉴,但文中的实证分析较少,问题可能反映的不全面,理论结果也存在不全面问题。 Denvil Duncan.和Klara Sabiranova Peter(2008)则探究了国家个人所得税体系是否会影响收入的不公平。二人利用多国详细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建立1981年至2005年全面随时间变化的国家所得税体系的结构性累进税体系,并采用理

新闻标题语言运用研究

新闻标题语言运用研究 对新闻标题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对新闻标题语言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并概括出新闻标题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这类词语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在较高的层次和认识水平上正确理解和看待各种新闻标题,同时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使其更好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了新闻标题语言的研究现状,概括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探讨新闻标题的词语运用情况。(一)新闻标题中的新词语,从其来源说,可以分为这样五类:新造词语、旧词新用、外来词、方言词、新产生的缩略词。 (二)流行语汇是一种语言时尚,本文主要介绍社会生活类和文化娱乐类两种流行语汇。(三)经常使用数字的新闻标题主要包括这样三种情况:第一,用以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状态;第二,数字成为新闻价值的主要体现者;第三,数字是用以说明最主要的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标题中使用数字常常采用对比式、答告式、凸显式等三种形式。第三章分析新闻标题语言的修辞特色。 恰当选用辞格,可以使标题的语言形式变得新颖突出,引人注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修辞方式:比喻式新闻标题、比拟式新闻标题、对偶式新闻标题、双关式新闻标题和引用式新闻标题等。 探讨了这几种辞格的分类及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情况。第四章分析新闻标题

语言运用中的一些误区。 有些新闻标题片面追求新奇,结果却弄巧成拙;有些新闻标题大量使用时尚的流行语,追赶时髦,结果使所谓的新颖走向反面:有些新闻标题过多使用方言语词,结果影响了信息传播效果;还有些新闻标题过多使用未经充分约定俗成的新词新语,结果影响了报纸的品位。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归纳。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英语专业学生外语隐喻能力实证研究

2009年12月第4期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 io nal Research on Fo reig n Lang uages &Arts Dec.2009No .4  英语专业学生外语隐喻能力实证研究 黄红兰 (华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 隐喻能力是理解与创造隐喻的能力,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地道性。在外语教学中, 隐喻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解释隐喻的流利性和产出隐喻的原创性三方面考察了英语专业低、中、高三个水平组学生的隐喻能力,结果发现:受试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与解释隐喻的流利性相关;两者与产出隐喻的原创性不相关;隐喻能力随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强;受试的隐喻能力在中等偏下,发展缓慢。根据研究的结果,作者针对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英语水平 作者简介黄红兰(),女,广东梅县人,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一、引 言 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发展,关于隐喻的研究已从语言层面提升到了认知和思维的高度。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方式。而理解与创造隐喻的能力———隐喻能力(metaphorical co mpetence ),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外已有学者呼吁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隐喻能力[1][2][8][9] ,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发展现状如何?和英语水平的关系如何?笔者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90至2008年共发表的关于隐喻能力的28篇文章,发现其基本都是从理论层面探讨隐喻能力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隐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少有学者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姜孟的研究从产出隐喻性词汇表达这一角度来考察低(专业二年级)、高(研究生)两水平组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结果表明低、高两组受试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都比较有限。[3] 本文在低、高两个水平组基础上增设一个中等水平组(专业四年级),以便更详细地考察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情况以及隐喻能力与英语水平的关系。 二、隐喻能力 (一)隐喻能力的定义 根据丹尼斯的观点,隐喻能力指的是讲话和写作过程中辨认和使用新隐喻的能力。[8] Littlem-ore 认为,隐喻能力具体指四个方面的能力:(1)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 (2)解释隐喻的流利性; (3)产出隐喻的原创性;(4)发现隐喻意义的速度。[9] 其中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指的是能否判断出隐喻;解释隐喻的流利性指的是对给出的隐喻能作出多种解释的能力;产出隐喻的原创性指的是产出新奇隐喻的能力;发现隐喻意义的速度指的是在压力下迅速解释隐喻的能力。王寅认为隐喻能力主要包括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2] 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地理解、学得隐喻,而且还包括能创造性使用隐喻的能力,更高目标还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从上述定义可见,隐喻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正确理解和创造性产出隐喻这两方面的能力。 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采用了Littlemore 对隐喻能力的定义。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考察隐喻能力的前三个方面,即:(1)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2)解释隐喻的流利性;(3)产 :1971-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最新 以新闻标题为例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异同-精品

以新闻标题为例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 的异同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1.引言 新闻作为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有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新闻语言。中英文新闻语言由于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等原因存在大量的不同。在中国,阅读英文新闻逐渐成为新的学习渠道,因新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现代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及了解外国本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现今许多教学创新模式都在强调英文新闻阅读之于学生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对中英新闻进行比较研究,从新闻的灵魂——标题入手,窥探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异同,并向中文新闻语言使用者和阅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引。 2.新闻语言与对比研究现有成果 2.1新闻语言的定义 蓝鸿文(1989)在其著作《新闻语言分析》中指出,新闻语言是语言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表述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段业辉(1999)在《新闻语言学》中对新闻语言的定义做了补充,指出新闻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语言包括消息语言、通讯语言和评论语言,狭义的新闻语言则仅指消息语言。 新闻语言的重要性正如《星期日泰晤士报》(TheSundayTimes)前总编埃文斯(Evans)所说,任何一位语言大师对语言的影响,都不可能像新闻记者的语言影响那样广泛,那样巨大,那样深远(吴建清,2005)。 2.2比较新闻学与中英新闻语言对比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植根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首次以“比较新闻学”为题的是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埃文森教授与戈尔顿教授合撰了《比较新闻学》,该书将世界报业一分为三:西方世界、第三世界、共产主义国家,并收录了大量实例。在中国,1994年由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进行横向对比;而1994年樊凡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则从多学科、多侧面进行研究;1997年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将中外新闻理论、文化、业务三方面加以对照;1999年童兵主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2949342.html,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作者:陈婷婷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隐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不仅从隐喻理论本身出发,更有结合其他领域如外语教学、语料库等进行研究。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主要观点。 关键词:隐喻认知 隐喻研究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隐喻更成为当前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并逐步涉及到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探讨。 一.国外隐喻研究 在现代西方隐喻研究著作中,metaphor(隐喻)可以指语言中的隐喻性文字表述,或者指制约语言隐喻性表述的思维机制,甚至指概念化过程本身。国外的隐喻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替代论 最早的隐喻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直接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词之间属于一种对比关系。这种替代论把其看作是加工语言的手段,而没有把隐喻和人类的语言交际结合起来,缺陷在于难以确定准确的替代方式,仅仅分析了可以互为取代的可能性。 2.比较论 亚里士多德由替代论发展形成比较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或者说是明喻的缩略,这种理论符合人们的直觉。与替代论相比,比较论将隐喻研究置于更大的拓展空间;但仍局限于语言本身,并没有涉及到人的思维和符号的使用问题,这明显区别于我们现在对隐喻概念的理解。 3.互动论 1936年,Richards在《修辞哲学》中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他认为:1)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2)隐喻存在两个方面:主体和喻源。由于主体和喻源这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着共同点,因而主体和喻源之间可以产生互动。(胡壮麟,2004)

隐喻能力研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隐喻能力研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摘要:隐喻能力作为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交互契合点,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焦点之一。作者通过对近几十年隐喻能力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梳理,探析理论与实例中隐喻能力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的关系,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总结隐喻能力研究对词汇教学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隐喻能力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166-01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认知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研究探讨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解析言语生成和理解的模式。作为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交互契合点,隐喻能力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在2008年和2010年两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上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几十年隐喻能力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梳理,探析理论与实例中隐喻能力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的关系,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总结隐喻能力研究对词汇教学方面的启示。

二、隐喻能力研究现状 Lakoff & Johnson提出隐喻从根本上是概念性的,其“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外一种事情或经验……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Lakoff & Johnson 1980:1)隐喻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隐喻能力一般是指理解和产出隐喻的能力(Danesi 1986),包括隐喻的辨认、理解、解释和产出。狭义上的隐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和产出能力,强调对隐喻的认知加工;广义上的隐喻能力包括狭义的隐喻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意识、隐喻功能等多个方面,主要侧重的是隐喻的社会互动功能。(Littlemore & Low, 2006: 79)Danesi (1992)认为,隐喻能力是本族语者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是构成本族语者概念流利的基本要素之一,二语学习者只有掌握了目的语是如何在隐喻性推理的基础上反映概念或对概念进行编码的知识后,才能达到与本族语者一样的流利水平。 目前国内外的隐喻能力研究如Bores (2000a)、Berendi, et al. (2008)及龚玉苗(2005)、申蕾(2008)、桂春英(2008)的实验结果均证明通过隐喻意识培养进行词汇教学有利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基于Bores (2000a)和Berendi, et al. (2008)的研究,2013年5月陈海燕、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将多语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双语研究。然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交流需求增强,这种交流可能是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的。在此背景下,多语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三语习得研究作为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三语习得的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三语习得后续研究的发展做出展望。 二、国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肇始于Hoffman和Thomas 的研究。Hoffman 的著作Language Acquisitionin Two Trilingual Children 是三语习得研究的典型作品。Hoffman 在此研究中主要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三方面跟踪调查两个从小同时学习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小孩的语言发展与习得。在此期间,Cenoz,Gorter,Kemp &Jorda 等学者对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Cenoz & Gorter探究了在巴斯克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三语环境下写作技能的培养,并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这三种语言之间的联系与交互。语言学家Kemp给多语现象下了定义,他所提及的影响元语言意识的变化因素为三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包括语言习得者同时掌握的两门语言,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成熟度、学校教育等因素。Jorda基于言语行为和语用能力的分析,阐述了三语语用意识的产生以及影响。语言学家De Angelis探究了习得的语言之间的距离、近因的使用、语言习得的顺序、文本的形式和对目标语与源语言的熟练程度。 三、国内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与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相比,国内的三语习得研究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起步较晚。从已有的三语教育研究成果可知,国内三语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从研究理论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将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与汉族学生的二语习得进行对比研究,将语言迁移理论、认知优势理论、语言损耗理论、文化濡化、涵化理论、元语言意识理论运用到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研究中。关于研究领域,学者们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神经学、教育学等方面展开了

新闻标题特点

修辞五彩缤纷 提起修辞,人们一般会认为只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其实不然,为了吸引读者,增强新闻标题的美感,可以适当地采用某些修辞手法。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种修辞手法,首先必须准确、规范概括新闻的内容或主旨,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才可以使文章具有吸引力。下面介绍几种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对于新闻标题来讲,其直接作用就是可以让读者很好把握新闻的内容和主旨,激发阅读热情。如《人民日报》(2008-5-8)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 5月7日,7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在上海建成起吊,创下单吊起重世界之最(引题) “蓝鲸”是怎样炼成的(正题) 标题中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形象地比喻为庞大无比的蓝鲸,既恰到好处,又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使阅读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对偶。新闻标题中所运用的对偶,就是将两组能够概括新闻内容或主旨的两组文字,并列排列起来,这两组文字具有字数相同,意思又相互关联,结构一致,音节协调的特点,阅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其作用是可以给人以美感,激发阅读欲望。如在《人民日报》(2008-5-18)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题) 全国各地积极捐款捐物救助四川灾区(副题) 主标题中运用了一组对偶句,排列整齐,发音协调,前句是起因,后句是结果,很好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决心。读后给人以振奋的力量。又如,《人民日报》(2008-5-17)报道有关北川被困灾民“亲人生死相依,朋友相互鼓励,路人挽起手臂”的事迹时,用了《不放弃〓不抛弃》这样的标题,其中体现出他们对生的渴望、对亲人的依恋、对朋友的关怀。此题目短短几个字,却可以产生使心灵震颤的力量。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对偶修辞时,第一,选用的句子要与新闻内容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勉强。第二,句子结构要一致或相当,不要生拼硬凑。如果那样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 拟人。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中,有时为了增加文字的感染力,往往将写作对象比拟为有生命的人。这样制作的新闻标题,可以使阅读者有切身的体会,引导读者去了解、关心新闻的内容。如在《人民日报》(2010-2-23)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是: 60年一遇严重旱情继续(引题)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隐喻理解能力与阅读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_陆燕

2014年第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9,2014 第30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30(总357期) Total No .357 收稿日期:2014—03—06 作者简介:陆燕(1981—),女,江苏南通人, 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及认知语言学。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 “隐喻认知与大学英语阅读”(JG02113JX53)。隐喻理解能力与阅读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陆 燕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认知隐喻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阶段。利用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理论研究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之间的关系,基于实证发现不同性别被试的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整体隐喻理解能力与阅读理解水平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隐喻能力的可教性,提高学生隐喻能力,促进阅读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隐喻理解;显著相关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93—03 一、引言 传统的隐喻被视为语言的一种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20世纪, Richards [1]提出了新的隐喻观,即隐喻的互动理论,把隐喻带入了认知 学领域。他认为隐喻由本体和喻体组成,前者是一种概念,客体或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意指,后者指用来与前者对比的一种意象。据此观点,隐喻的本质就在于隐喻表达与其出现的语境之间的互动。La-koff 和Johnson 的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2]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制约和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因素,这种因素根植于人性。Cameron 和Low [3] 出版的《隐喻 的研究与应用》,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应用型研究阶段。随着认知语言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投身于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相 结合的隐喻研究中来。 二、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隐喻的理论研究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研究,进入20世纪30年代的语义学研究再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等多学科研究。国外隐喻能力的研究多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共识,即承认隐喻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人类 总是以具体事物或涉身体验来认识抽象概念,并认 为隐喻的理解和产出反映潜在的总体认知过程,包括相关域(源域和目标域)知识的激活、大脑意象、片段记忆,范畴化、语境运用、类比推理、联想流利、 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等过程[4] 。国外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尚无统一固定的标准,呈现的是多维度、多方法、由点及面、环环相扣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趋势。严世清[5] 发表了国内第一篇隐喻能力 的理论性文章《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 。汪少华[6]指出,隐喻的认知过程是话语理解的关键环节。石 磊、刘振前[7] 分析了隐喻能力理论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从广度和深度加强隐喻能力理论研究的深度。 许保芳、袁凤识、王立非[8] 对认知风格和隐喻理解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外语学习者在口语或者笔语中都较少使用隐喻性语言,不仅仅是因为目的语的意象图式和概念结构难与母语中的概念结构共存,也是由于受到个体本身认知风格等心理特征因素的影响。国内外隐喻能力实证研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角度和范围。 三、隐喻理解能力的定义 Danesi [9]认为,隐喻能力是识别与使用新颖隐喻的能力,主要包括语境的恰当性和工具性策略两个方面。前者指识别概念英语意象的能力,后者指在交际中正确使用概念图式的能力。Low [10] 将隐喻 3 9

试论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2012年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1期 Jun2012 [摘要]论文探讨了隐喻能力的定义,提出可以通过掌握多义词学习、谚语和习语的理解、文化教学和语篇分析来提高隐喻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英语词汇学习。 [关键词]隐喻能力;词汇学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145-02试论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蒲婷艳 (华商学院,广东增城511300) 词汇是语言的信息载体,是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 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的英语词汇大概以500000个来计算,与此同时,大量的新词汇又被创造出来描述人们遇到的新事物、新经历。但是这种扩大不是任意的,是建立在人隐喻认知方式上的。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将认知隐喻理论引入英语词汇学习,从认知视角学习词汇,以培养隐喻能力,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一、隐喻能力的内涵 对于隐喻能力的内涵,国内外语教育研究者给出了的阐释。littlemore对隐喻能力作了详尽且合理的探讨,将之定义为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英语产生的独创能力、理解一个隐喻多层含义的能力、正确理解原创性隐喻的能力和轻松、准确、及时理解隐喻的能力。我国学者胡壮麟曾指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可见,隐喻能力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学习者是否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标志。在以往的语言学习中,许多学习者没能意识到隐喻在思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合规律认识不足,简单认为这类现象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加以分析就推入到惯用法或固定搭配当中,死记硬背,导致背而不熟、记而不牢、用而不活。 二、隐喻能力的培养 隐喻是通过始源域的具体概念来认知目标域的抽象概念的一种映射。人类总是参照具体、较熟悉的始源域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个抽象的、不熟悉的目标域,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推理模式,并形成了概念认知的隐喻对应。有了概念隐喻及其通过映射形成的对应,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知、理解词汇。所以从理论上说,隐喻的认知功能对词汇记忆和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为词汇的隐喻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1.学习词义,培养隐喻能力意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英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中很多词汇的词义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经隐喻的催化作用,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如“头”(head)本义是身体上部的头骨,包括了口、眼、耳、鼻和脑,可以引申为抽象意义的某个位置或地方的领导(the head of a state,the head of a government etc.),又被引申为物体的顶部或上端(the head of a pin,the head of a mountain),还可以用来表示空间概念(the head of Mississippi)。 这些引申意义是如何从一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所想表达的事物的认知域的呢?头的位置处于身体的上方,它是我们智力的起源,组织和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我们利用事物的相关性进行联想,“the head of Mississippi”可能指的是密西西比河在地理位置上最高那个点,如果我们在这个最高点切断了水源,其他的地区就会干旱然后消失。这与人体的头部和其他身体部分关系是一样的。当我们直立的时候,头是身体最高的部分,如果把头切断了,其余的身体部分也会随之死亡。由此我们可知,隐喻普遍存在于英语词汇中,除了一词多义外,英语词汇中各种构词法,如前缀、后缀、派生及合成等都具有一定的隐喻性。我们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以及抽象概念表达的隐喻性,不断地培养隐喻意识,进而生成外语的自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2.注重西方习语,培养隐喻能力 不同语言的习语提炼自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理解和正确使用习语都是很大的挑战。 表1英汉习语对比 众所周知,牛的胃是很大的,所以我们用牛饮来形容可以容纳很多水。但是西方国家却不这样认为,他们 14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