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_以广东为例_彭云

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_以广东为例_彭云
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_以广东为例_彭云

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摘要: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人口特征是消费经济研究的基础。要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必须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实施区别性政策。广东的人口结构显著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这是广东消费政策出台时需要关注的一个基本方面。广东消费者中富人、外来人口、各民族人口、流动农民工、大学生、商务白领人数较多,广东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高层次消费流出,中低收入阶层消费水平低,收入分配水平低,年轻人消费意愿不能实现,消费质量低,消费流入水平不断下降,大量消费空缺难实现等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包括发展面向海外人士、特殊人群、中高端消费者的高端消费服务,充实民生服务,提高城市化质量,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给老年人更多保障,进一步强化工业基础等。

关键词:人口结构;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2)06-0088-04

作者简介:彭云(1971—),女,广东金融学院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讲师。

消费的实现由居民即消费者来完成,因而要促进消费水平提高,关键还在于抓居民的消费提升。消费提升是个综合的概念,包括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提升,消费的区域净收益提升,消费层次协调水平提升。其中消费能力提升主要指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意愿是个较复杂的概念,本文主要从风险或者保障,需求,偏好三个角度来考察消费意愿,如不敢或者敢于消费,一般需要或者迫切需要消费,倾向或者不倾向消费。本文中的区域消费净收益是指:一个区域的人口可能流出本区域,从而形成消费的流出,而其他区域的人口也可能进入本区域,从而形成消费的流入,区域消费净收益相当于流入的收益减流出的收益。区域净收益提升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消费收益流入本区域,或者越来越少的消费收益流出本区域。消费层次的协调水平提升是指:针对现有人口不同群体的消费基础,既发展高层次的消费,又兼顾中低层次的消费,更高水平地发挥现有消费潜力。

因为消费者又是一个结构性的概念,因而消费提升也呈现结构性特征,要提高整体消费水平,消费者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性需要考虑。比如从收入多寡角度可将消费者分为富人和穷人,如果向富人分配更多的收入增量,而向穷人分配较少的收入增量,将导致收入分配的消费刺激效应降低,因为富人的消费收入弹性低,穷人的消费收入弹性高。如果

反其道而行之,向富人分配较少的收入增量,而向穷人分配更多的收入增量,同样的总收入增量将带来更多的消费增量。

一、广东消费人口及消费结构的特点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广东具有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人口特征,人口特征是消费经济研究的基础,对消费结构有着重大影响。广东的人口和消费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富裕人口多,高层次消费相对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在初次分配中居民、企业、政府的收入均大幅提高。广东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

185.85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6204.47亿元(按现价计算,

以下同),增长了140倍,年均增长19.3%;居民初次分配所得的劳动报酬,从112.5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139.03亿元,增长了89.1倍,年均增长17.4%;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改革开放前,也高于同期多数国家。在1981—2004年期间,广东居民初次分配所得的劳动报酬年均增长17.6%,高于同期韩国的16.2%、日本的13.2%、美国的6.0%、英国的

6.7%[1]。

(二)外来人口多,消费文化具有多元性。目前,广东居住半年以上、登记在册的非户籍常住人口达2600万人,其中外

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广东为例

彭云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1)

省户籍为1600万人,非户籍常住人口的规模和比重均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广州外来人口350万人,占户籍人口比率为46.6%。由于流动农民工将作专题讨论,这里仅关注外来人口中的非农民工群体,如外地来的智力型流动人口,包括投资者、创业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还包括来自海外的人员,包括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外国人。各种职业的人员,各个民族的人员,不同信仰的人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造就了广东浓厚的多元消费文化。

(三)流动农民工多,消费的二元分隔特征明显。全国使用外来劳动力资源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广东占有全国外来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5.5%。因而广东也是农民工第一大省,全国跨省流动就业中广东占了1/3,被人称为“就业看广东”。农民工的房产在农村,而居住却在城市。这种居住地和自有房所在地之间的不匹配导致了农民工的双重居住成本付出,中国两套房的国土资源成本付出。居和住不匹配对我国消费扩张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临时消费较多,制约了长期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农民工因为其流动性,工作变换频繁,搬家频繁,对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没有长期打算。

(四)大学生就业人口多,知识和文化型消费呈现上升趋势。广东的文化事业发达,如出版和报业的实力强。广东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各个层次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高素质的员工和消费者,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广东消费服务的升级。2008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87万亿元,电子信息和家电产业升级加快,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9∶61。

(五)白领多,商务旅行人士多,商务型消费发达。广东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批发市场、写字楼和茶楼酒店林立。2005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2.64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50.62亿元;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32.01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575.34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174.34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132.96亿元。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得到推广,各种适应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的新业种、新业态不断涌现,并逐步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广东推进。至2005年底,广东拥有连锁企业183家,连锁分店11,076家,实现销售额1,635.88亿元。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广东物流业增加值3,765.27亿元[2]。

二、广东在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中国需要由经济增长的外需导向转向内需导向,而且内需导向更加强调消费内需,而不是投资内需。通过扩大消费消化日益过剩的产能成为当前中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广东也不例外,在向消费导向转变的过程中广东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高层次消费流出严重,本地满足能力有限。

以旅游业为例。从国际方面来看,近年来广东人外出旅游的范围越来越宽广,许多人从游历东南亚扩大到了欧美、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有的人向更远的旅游目的地进军。广东人的国内旅游也同样火爆,广东周边的湖南、江西、广西、海南等省每年要接待大量来自广东的游客。外出旅游和休闲一方面是广东人生活层次和水平提高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广东的旅游资源乃至整体消费产业还满足不了广东消费者消费升级的要求。外出旅游和休闲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广东人的消费资源外流。

(二)收入差距偏大,中低收入阶层无力扩大消费。

广东城乡收入差距比近年逐步扩大。自1980年到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45.7倍,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增长了25.2倍,成绩显著,但全省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比,却由1980年的1.72扩大到2009年的3.12倍。在此期间,全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从1980年的2.5扩大到2009年的3.33[3]。

(三)总体收入分配比例偏低,整体消费水平难以提升。

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60%左右,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也在54%以上。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时(1964年美元价),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2.4%。广东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早已过1000美元,但广东的居民消费率由1980年的60.4%下降到2007年的38.2%,长期低于国际水平,而且差距日益扩大。2007年广东居民消费率比国际平均水平61%低23个百分点。1978到2008年间,广东人均GDP年均增长16.65%,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3.76%,均低于同期人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4]。

(四)年轻人工作获得机会和财富获取机会均有限,大量消费意愿难以实现。

年轻人是一个社会消费的主力。调查表明,儿童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是中青年人消费需求的70%左右,或者进一步细分,儿童的消费水平为中青年人的60%,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为中青年人的80%。可见年轻人的消费收入弹性大[4]。目前影响年轻人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机会少、工资待遇低、上升渠道狭窄、整个社会论资排辈严重。家庭和社会负担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对独生子女要养护四位老人的困难局面已经较为普遍。在工作和生活压力方面,调查显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30岁到40岁青壮年人群的死亡率上升幅度较大,其中“过劳死”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就业方面。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年招生人数都在300万以上,尽管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每年经济增长吸纳的就业人数都远低于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导致每年都有一些未实际就业的大学生不断积压下来。2008年9月,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导致应在2009年就业而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大约有100万。我国2010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为631万人,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将超过700万高校毕业生。从而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就业高峰[5]。

(五)经济增速相比快速发展区放缓,消费净流入水平在下降。

人口迁入能够带来消费,人口迁出能够带走消费。净迁移率是用于测量人口迁移的常用指标,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人口迁入迁出相抵后(迁入人口减迁出人口)与同期平均总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比表示,反映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异。2005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显示,全省人口迁入人数是107.21万人,迁出人数是70.45万人,净迁移率为4.68%。可见,在广东省的人口变动过程中,人口迁移起到较大的作用,人口迁移对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1962-2008年广东省户籍人口净迁移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十五”期间,净迁移率上升幅度较大,“十一五”的第一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净迁移人数为64.93万人,净迁移率为8.14,与1962年相比,高出了13.3个千分点,净迁移人数增加了83.19万人。可见,广东省的人口迁移是以迁入为主,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的数量差距在逐步扩大,广东吸纳了大量的迁移人口。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07年开始净迁移率发生明显下降的情况[6]。

(六)银色产业发展滞后,老年人消费严重萎缩。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将在2015年—2035年陆续进入老年,2015—2035年是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年净增长48万人左右,203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00万人左右,2050年达到2100万人[7]。广东也不例外,但广东在银色产业的发展方面却严重滞后,大多数人还要依赖家庭养老。目前广东老人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身体较差,过半以上老年人身体只是一般。许多人患有各种疾病,需要护理。经济状况是衡量老年人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调查表明,老人中超过半数的经济处于基本维持的水平,广东老年人经济宽裕的比例为10.4%,经济困难的比例最高,接近1/3。这显示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服务需要大力发展。

三、广东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研究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产业发展是深化广东改革开放,保持新时期广东经济继续平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要针对广东的省情,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关的消费促进措施。

(一)进一步发展高端消费服务,特别是面向海外人士、特殊人群、中高端消费者的服务,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升级。

仍以健康休闲旅游为例,当前有四大人群支撑着该行业的发展。(1)老年人群。有资料显示,中国将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7%上升到11.8%。据预测,当峰值到来时,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将达到23%。人口老龄化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又给广东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契机。老年人收入稳定、空闲时间充裕,注重保健养生,健康旅游将成新时尚。(2)女性人群。随着女性旅游意识的增强,其出游人数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在国内城镇居民出游的性别构成中,女性出游人数比重超过男性,始终保持在52%左右,其中不少是拥有充足时间和资金的白领女性。她们对“温SPA、海岛休闲、美容瘦身”类的高端保健旅游产品情有独钟。中医减肥与美容旅游产品、中医药膳调理旅游产品、医疗整形美容产品等将会对女性市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3)特殊人群。这里的特殊人群是指有治疗疾病需求或有康复疗养需求的人群,其中还包括了本身健康状况良好,但是出于对养生和康体的偏好,喜欢选择带有保健疗养性质旅游产品的人群。(4)外国人群。很多外国人在安排旅游计划时会考虑尝试以中医保健为目的的“中医保健游”,或在游玩后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并在旅途中学习中医保健知识。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势差也是刺激西方发达国家患者来中国进行医疗旅游的最大原因。针对这部分市场,广东可推出以中医中药为主题的医疗保健旅游产品和相关的休闲产品,促进广东保健旅游产品的品质提升和特色开发。

(二)适当转变经济发展的投资驱动为消费驱动,增强居民的个体消费能力,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能力升级。

需要改变总体收入分配比例偏低,整体消费水平难以提升的不利于消费经济发展的局面,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全面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其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的产业配套,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投资。目前,广东仍是世界跨国投资的热土,同时广东的民间资本也获得了巨大的积累,在此背景下,广东应将更大的投资空间让与社会资本,通过民营经济和外资带动地方经济的投资发展,而将地方收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从当前情况来看,这种宏观投资和消费的分配转型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一方面,如果政府给予民间资本的空间小,民间资本要么转化为储蓄,不能发挥再生产作用,要么转化为游资,扰乱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目前的种种市场乱象,包括房价高,农产品涨价都与民间资本没有得到健康引导,没有良好的发挥空间有关。另一方面,公共投资或者国有企业的投资本来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运作有很多不相容的地方,效率低,政府如果能够由经营角色向民生保障角色转变,不但能够使真正依照市场规律的公司能够发展起来,让广大民营企业和占就业绝大多数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获得可支配收入,还能够精减政府规模,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三)通过投资开放和财税政策调整,调节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整体升级。

投资开放正如前文所言,能够藏富于民,提高大多数就业人员的可支配收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为政府投资旺盛,垄断了大多数赢利部门,仅使少数国有单位职工获得可观的消费收入,大多数人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消费的结构性升级受到严重制约。在我国监管水平低,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下子开放过多的投资领域可能带来市场风险,因而我国的市场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当年环境下,保有一定量的国有资本,政府握有一定的市场调控权力有其必要。但国有经营和收入公平分配之间并不矛盾。当前的收入分配不公不能归因于企业的国有经营。分配合理与企业分配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有关,与国家合理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有关。广东需要利用好财政和税收工具,既不损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力,让广大经营者有生产的积极性,同时

又不损害广大员工和消费者的收入权益。投资开放能够带来一次分配的公平,财税政策调整有利于在二次分配中实现一次分配中难以兼顾的公平。只有调节好收入分配格局,消费结构的整体层次才可能得到提升。

(四)提高城市化质量,尤其是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身份升级。

身份结构升级是指消费者中本地市民的比例不断增加。城市化不等于城区化,城市化除了地理区域的扩展,更是现有人员市民化的过程。要变地理扩张的城市化为市民规模扩大的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是城市化的结果,城市化代表现代化生产和人类文明生活的成果。城市化通过发挥规模效益,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档次的提高,消费性服务水平的进步,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人来完成。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既扮演生产者城市化的角色,即从农业生产身份向工业服务业发展身份转变,也扮演消费者城市化的角色,即从自给自足的农民向以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市民转变。广东目前所重视的城市化还只是一种初级的城市化,仅仅实现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的城市化,没有实现人的城市化。未来城市居民的绝大多数增量来自于现有的农民工,只有通过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城市市民群体才可能扩大,消费规模和层次结构才可能得到提升。

(五)采取措施提高年轻人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活性升级。

年轻人具有时尚敏感,消费活跃,消费意愿强,消费可能性大,收入转化为消费的比例高的特点。但年轻人往往由于资历浅,经验不足,难以获得足够的消费资源,包括收入和其他消费基础。这与老年人的情形正好相反,老年人通过一辈子工作,有了一定积蓄,有了消费基础,但消费的意愿却比较低,消费的活力不强,难以产生旺盛的消费。对年轻人的消费应站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由此非常需要发展面向年轻人的消费信贷[8]。此外,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通过劳动获得更多的收入,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有,在分配方面,要改变目前的唯资历倾向,变向中老人分配过多为向年轻人的分配更多。在许多单位,资历深年纪大的员工可能是年轻员工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收入没有分配到最需要花钱的阶层,反而沉淀于不要花钱的人群。许多老员工很少去翻工资卡,年轻员工往往一发工资就将钱花个精光,后者的收入更容易转化为消费。为推进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应向年轻人倾斜。

(六)发展老年产业,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年龄升级。

目前我国面向年轻人,面向婴幼儿,面向富裕阶层的消费业发达,但面向“银发”的消费服务却远远不够。这其中包括了金融服务的不足。退休老人因为外出活动能力有限,生命周期处于活力不旺盛阶段,因而所能开展的主动型消费活动有限,比如老年人爱静,外出购物和夜生活一类的消费活动大为减少,但老年人所需要的被动型消费活动却在不断增加。随着身体功能的弱化,为增补身体功能而产生的各类服务需求大幅度增加。比如社区养老服务就包括了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卫生护理、风险预防、健身、文化娱乐、学习教育等方面,统筹规划在每个社区建立多功能的老年服务中心是较为有效的举措,使老年人的一般医疗保健可在社区服务中心解决,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护理等服务,实现一条龙式的社会服务[9]。

(七)进一步强化工业基础,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产业升级。

只有保持好基础产业发展,消费经济才可能有增长的源泉。工业与消费服务业发展并不矛盾,不存在资源的争夺,而是资源的互补。尤其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阶段,消费服务业发展必须以工业为基础,为依托,要通过发展工业来发展服务业。广东的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其他地方虽然比较高,但广东工业的整体层次水平还比较低,加工贸易目前仍占广东贸易总量的很大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广东工业的主流。因此,工业与消费服务业的发展紧密相关,要促进广东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还需要从消费供给的源头——

—工业做起,不能跳过工业化发展的低层次阶段而发展高端消费服务业。换言之,只有广东的工业结构水平提高了,尤其是实现了服务制造业的过渡,广东的消费服务业层次水平才可能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长生.广东省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研究—1979年以来广东“两个比重”下降的特点及优化对策[J].学术研究,2008,(8).

[2]商务部信息化司.广东省商务概览[N].商务部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9961687.html,/subject/shwgl/guangdong.shtml, 2010-06-09.

[3]邓平宇.广东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平抑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4).

[4]刘毅,杜彬.人口增长能拉动消费吗?模型及广东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11).

[5]孙红英.浅析经济企稳回升阶段广东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8).

[6]陆淑珍.人口迁移:基于广东省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2).

[7]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熊学华.中国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合理性判断(1978-2005)[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1).

[9]申群喜.广东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状况及问题分析[J].西北人口,2010,(1).

责任编辑郁之行

中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

中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 来源:我要调查网发布时间:2016-12-12浏览:4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量逐年递增,同时,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对我国肉类消费形势的分析十分必要。一、中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特征 一、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变动特征分析 自198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逐年增加,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1980年,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2.70千克,2000年达到20.22千克,增幅为59.2%。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快速增长,到2003年达到24.22千克,2004年肉类消费量下降到22.62千克,2005和2006年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而随后两年又有所下降,2008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23.96千克,较上年下降了2.64%。从不同肉类来看,1980-2008年间城乡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总体上是呈增长态势的,2008年较1980年增长了4.54千克,增长率为40.5%,年均增长1.2%;同时,城乡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增长较快,城乡居民牛羊肉人均消费量从1980年的0.81千克增长到2008年的2.27千克,是1980年的2.8倍,年均增长3.8%;禽肉消费增长最快,增幅最大,城乡居民人均禽肉消费量1980年为0.76千克,2008年增长到6.02千克,为1980年的7.92倍,年均增长7.7%(见表1)。 同时,随着居民家庭肉类消费量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统计结果,1980年全国肉类消费结构是猪肉占87.6%,牛羊肉占6.4%,禽肉占6%,到2008年则是猪肉占65.4%,牛羊肉占9.5%,禽肉占25.1%,1980-2008年,猪肉比重下降了22.2个百分点,牛羊肉比重上涨了3.1个百分点,禽肉比重增长19.1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虽然猪肉的消费比重在逐渐下降,但我国年人均肉类消费中猪肉所占的比重较大,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虽然我国牛羊肉消费量还不到肉类消费总量的20%,但牛羊肉的消费比重在逐年上升,说明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调整空间;禽肉的消费比重增长很快,禽肉消费量的增长也最快。因此,对于我国居民消费者而言,猪肉始终是肉类消费的主体,其次是禽肉消费。

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市场调研分析 报告 2017 研究报告 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 China Industy Research Report 2018 zhongbangshuju

前言 “重磅数据”行业分析报告主要涵盖范围 “重磅数据”研究报告主要涵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竞争分析,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产品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总体情况,主要领先企业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重磅数据“企业数据收集解决方案 ”重磅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自身数据库包含上中下游产业链数据资料。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纬度,不同部门的情报收集和整理。依据客户需求,搭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关系图谱,打通上、中、下游的数据信息服务,一站式采集到所需要的全部数据服务。可以满足不论是企业、个人还是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在不同层面需求。 关于我们 ”重磅数据”是基于知识关系挖掘的大数据工具,拥有关于企业、行业与专业研究机构的最完整的全球商业信息解决方案,帮助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全面的商业资讯。提供全球超过500个行业的15000篇细分研究行业分析报告,用户均可获取相关企业、行业与企业决策者的重要信息。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目录 第一节引言 (7) 第二节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7) 一、生命周期假说 (7) 二、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历程 (8) 三、老年人口消费:未来5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4万亿元 (11) 四、新生人口消费:人口出生率增长有限,新一轮婴儿潮难以超预期 (17) 第三节劳动力人口拐点,性别消费总量和结构双向升级 (19) 一、教育水平升级刺激居民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教育消费前景广阔 (22) 二、需求的持续放量与结构的再升级实现性别消费的快速转型 (25) 第四节城市化下人口消费:城镇化加速城市消费结构转型 (28) 一、一、二线城市人口消费:高价值型消费规模增长,发展型转型加速 (28) 二、三、四线城市人口消费:城镇化扩大消费群体辐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路径清晰 (33) 三、农村人口消费:收入增长驱动农村消费,渠道升级放量消费需求 (35) 第五节品质服务成为新兴消费诉求,习惯升级带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38) 一、五层次消费模式:从品质到品牌,再到品位 (38) 二、居民消费的核心诉求转变培育新增长点 (39) 三、消费机构升级重塑消费习惯,渠道渗透形成线上线下消费新格局 (41) 3.1产品组合丰富,消费模式多样化 (41) 3.2中高端消费者增加,居民消费能力迈入发达水平 (42) 3.3线上网购与线下零售渠道并存,实现多场景下的消费模式融合 (43)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引言 (7) 一、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概况 (7) (一)云南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比重比较分 析 (9)

(二)食品消费的比重居高不下 (10) (三)耐用品消费额稳中有升 (11) (四)医疗保健进一步提高保障制度急需完 善 (12) (五)交通和信息费用消费比重上升 . 12 (六)恩格尔系数依然较高 (13) 二、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原因分析 (14)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14 (二)城乡二元次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15 (三)农民消费观念相对滞后 (16) (四)农村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 (17) (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18) 三、结论与建议 (20) (一)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升 和扩大消费基础 (21)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拓 展旅游、教育、住房等消费领域 (22)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23) (四)完善和扩大消费信贷的制度和范围,鼓励信贷消费 (23) 致谢 (24) 注释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另起一页,四号黑体,顶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摘要: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农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依据 现阶段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从农村居

民各项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出发,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以及形成的原因,得出了虽然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领域有所扩宽,但农村居民尚未完全摆脱生存型为主的消费模式的结论,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The analysis Yunnan Prinvence Abstract: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 income, the rur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markable changed.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s of the rural residents from Yunnan province. Based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rur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nalysi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of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Reasons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SPSS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论文 题目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院系 年级专业 姓名

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摘要:2012年11月8日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至2013年3月两会召开和政府换届,这段时间将成为市场演化的重要时间窗口;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后,居民消费支出也开始增长,消费结构显著变化。本文通过数据的SPSS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的趋势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描述分析整体拟合分析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的提高,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地域的资源、技术、科教水平等基础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地区各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是不相同的。而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消费情况如何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地有所提高,也在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性支出结构的变化上有所体现。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 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 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另外,调查还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

浅谈怎样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浅谈怎样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摘要:科技是农业第一生产力,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想要加快提高科技水平,只有对农民加强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通过不同形式,多项内容,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迅速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从而带动新型农民新型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其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实现我市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教兴国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以及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动员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迅速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农民掌握转移

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方式和转移就业、配套服务、监督管理等有效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累经验。 3、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根据劳动力资源积极组织参加培训,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广大农民宣传鼓励农民参加转移培训学习。对参加培训的进行登记。 4、培训内容 (1)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 (2)提高农民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 (3)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等知识; (4)提高农民职业道德和基本常识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等; (5)提高农民转移技能就业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 5、培训形式 (1)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的一种公益性培训。主要是对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引言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 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表1 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

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2.从消费的用途结构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演进,主要体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同1993年相比,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上升了4.4个百分点,用于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上升了5.8个百分点,用于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上升了6.6个百分点,同时衣着支出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业略有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新趋向,并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3.从各种消费所占比重由高到低的顺序看,1993—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顺序转变为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这种消费顺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1993-2001年数据对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总需求函数为: Q=246.531+0.751y (3.615) (60.023) 括号内为t值

老龄化来袭模型-经济与人口结构

数学建模训练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马维新 2. 钟也磐 3. 成博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2年 08 月 19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数学建模训练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人口结构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人口结构、退休政策、生育制度做了一定分析,合理预测我国人口发展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问题一,我们确定了六个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六个因素下的十二个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找出十二个指标和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并根据关联程度的大小对十二个指标和人口结构中的城镇化率、性别比例、老龄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做了排序: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劳动力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因素、受教育程度>老龄化程度 城镇化率>性别比 问题二,我们分别用logistic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利用熵权法对两个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日子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具农业大省,,农村居民3919.31万,占总人口数的56.8%,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事情有着重大妨碍。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tendlinearependituresystem,eles)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从表1中的eles参数恐怕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日子需求能充分满脚,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别脚。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日子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日子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日子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脚。进一步观看,虽然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日子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0.3352),其次是居住(0.2051)。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事情下,首先思考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继续便是思考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其他按顺序罗列分别为交通通信(0.0582)、医疗保健(0.0475)、家庭设备(0.0463)、衣着(0.0295)、其他(0.0119)、文教娱乐(-0.0306)。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进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躯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文教娱乐的支出反而有所下落,反映出省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投入的忽视,全省整体精神文化层次较低。(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商品价格别变时,需求量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率。它反映了食品等商品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敏感程度。从整体上看,居住支出对收入的敏感性最高,为1.46。其次是家庭设备,为1.12。这说明此两类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反映出省农民特别关注和热衷于改善家庭日子、居住条件。而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其他类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小于1,说明这几类商品对收入变动的反应别敏感,缺乏弹性,省农民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增长低于其收入的增长。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针对目前的消费现状,为合理引导省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其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出如下几项建议:(一)稳步提高省农村居民收入。妨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收入,惟独别断扩大农民收入,才干提高农民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合省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敞开农民消费思路的重要基础。(三)大力推动“建材下乡”、“家电下乡”。针对全省农村居民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的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 I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4) 1.3研究内容 (5) 1.4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8) 第二章文献综述 (9) 2.1消费函数基础理论及发展 (9) 2.2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文献回顾 (13) 2.3小结 (16) 第三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居民消费:理论机制 (18) 3.1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18) 3.2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消费的具体路径 (23) 3.3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 (27) 第四章家庭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实证检验 (30) 4.1模型设定与变量界定 (30) 4.2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32) 4.3实证结果分析 (35) 第五章结论 (53) 5.1主要结论 (53) 5.2研究的不足之处 (54) 参考文献 (56)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60) 致谢 (61)

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最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生活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3919.31万,占总人口数的56.8%,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情况有着重大影响。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tendlinearependituresystem,eles)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

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1 摘要 本文运用消费结构的一般理论,依据大量的历史统计资料,首先深入的剖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现状,利用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知 识对当前消费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接下来又针对全国不同地区,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消 费结构的对比,得到了有用的借鉴和启示;最后文章针对前面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 建立合理消费结构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因子分析The Study of the Consumptive Structure on Town of China Abstract Firstly, this thesis analyzes deeply present town dwellers’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large amount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general theory of consumptive structure. Secondly, this article does static analysis to present consumptiv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Engle Index,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elasticity of needs and income. Then the thesis also gets helpful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by comparing with different areas and some typic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t last, the dissertation puts up with some measures so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establish ration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umptive structure to upgrade. Keywords: consumptive structure;Engle Index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ELSE model factor analysis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人口以其过快的增长,巨大的基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进入新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人口态势也已经终结了以人口快速增长为主要标志的阶段,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其中,人口结构的突出性问题受到我们的关注。因此,找到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国情,发展经济。 历史上对人口结构(人口因素,生育率等)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思考始于斯密,他指出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关键因素,还指出经济增长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贸易则是专业化进一步演进的前提。斯密并没有清晰得给出经济增长的产生机制,而且在斯密的模型中,也没有明确地设计经济增长是如何与人口因素发生联系的。 发端于此的大量经济研究普遍发现了经济变量,诸如人均收入、工资率等与生育率的重要联系。自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人们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马尔萨斯模型到新古典增长模型。虽然明确提出了人口因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却由于经济学理论尚未成熟,而未能阐明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第二阶段,也就是索洛-斯旺模型和拉姆齐模型所描述的,人口增长率虽然影响经济的稳态增长水平,但人口增长率是经济系统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也未能明确说明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阶段,在增长模型中经济发展也影响家庭生育率的选择,也就是说,生育率等人口因素是生于经济系统的,并以此为新增长理论构建了微观基础。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然而当论及这一问题,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于是我们将人口结构的划分标准定为年龄。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的因素有多个: 一、国家的生育政策。我国自建国后的生育政策大概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这一时期中,人口快速增长,并且国家并没有任何管制或者限制人口数量的政策出现。 第二阶段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的增长受到了最高层领导的关注,一场没有任何理论争议的“人口革命”——计划生育实践轰轰烈烈地在中国大地上展开。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理论依据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在2001年,国家已经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一国的生育政策是对人口结构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人口出生率政策控制上,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不同,由此也改变了后来几十年的人口结构。 二、民众的生育观念。民众的生育观念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 (一)民众对新生人口性别的偏好。中国自古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在今天这一思想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是民众受一些突发性的因素影响,造成突然性的大规模人口爆发等改变人口结构。如2000年的“千禧宝宝”潮和2007年的“金猪宝宝”潮,这样的人口潮使得在这一阶段出生的人口呈波峰状爆发。

2017年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6年12月出版

正文目录 1前言 (3) 2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3) 2.1生命周期假说 (3) 2.2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历程 (4) 2.3老年人口消费:未来5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4万亿元 (6) 2.4新生人口消费:人口出生率增长有限,新一轮婴儿潮难以超预期 (13) 3劳动力人口拐点,性别消费总量和结构双向升级 (15) 3.1教育水平升级刺激居民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教育消费前景广阔 (18) 3.2需求的持续放量与结构的再升级实现性别消费的快速转型 (21) 4城市化下人口消费:城镇化加速城市消费结构转型 (24) 4.1一、二线城市人口消费:高价值型消费规模增长,发展型转型加速 (24) 4.2三、四线城市人口消费:城镇化扩大消费群体辐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路径清晰..29 4.3农村人口消费:收入增长驱动农村消费,渠道升级放量消费需求 (31) 5品质服务成为新兴消费诉求,习惯升级带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34) 5.1五层次消费模式:从品质到品牌,再到品位 (34) 5.2居民消费的核心诉求转变培育新增长点 (36) 5.3消费机构升级重塑消费习惯,渠道渗透形成线上线下消费新格局 (37) 5.3.1产品组合丰富,消费模式多样化 (37) 5.3.2中高端消费者增加,居民消费能力迈入发达水平 (38) 5.3.3线上网购与线下零售渠道并存,实现多场景下的消费模式融合 (40)

1前言 消费是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的。人,作为消费主体,直接影响了整个消费水平的变化,特定状态下的人口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和预期的消费模式,由此可见,国家的人口是影响该国整体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人口因素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人口流动以及居民消费行为三个方面。 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短期内,高人口生育率会增加人口总量,提高少年儿童抚养系数;长期内,高生育率将会冲击劳动力人口,带来就业高峰以及人口老龄化。密集的劳动力人口进一步降低市场中劳动力资源成本,降低人均资本存量,从而抑制消费。 另一方面,人口总量的增加直接扩大了消费群体规模,为消费带来了增量人口资源。 城市化人口流动方面,人口城市化增加了部分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了该部分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城市化人口消费水平的增长替代了原本农村地区的部分消费,导致了该部分居民的农村消费降低。消费行为方面,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居民 的消费行为。消费倾向的变化重新调整了传统居民人口的消费结构,消费价格的波动以及消费渠道的多元化也将逐渐改变当代居民人口的消费选择行为,定义该时代下全新的消费模式。 因此,针对于人口因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人口因素方面的变化规律及未来趋势,从而判断人口因素对于未来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 2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2.1生命周期假说 根据Modigliani和Brumberg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在处于不同年龄结构的居民拥有相异的消费特征。生命周期假说认为,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其一生的收入合理安排自身的储蓄与消费,使得个人一生的收入总量与消费总量相等。 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时期分为少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时间阶段,在每一特定的阶段中,个人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特征。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生活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万,占总人口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情况有着重大影响。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 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

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 善。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其次是居住。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其他按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家庭设备、衣着、其他、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Demonstr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Town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截取了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图文起用生动的描述了新时代里居民消费的特征,在此基础又综合了其它方面的资料以及党中央的近期的文件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ed to the world,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quickly, especially in east-middle area, thus town resident s’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change and emerges a lot of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gathered a lot of data analyzed the demonstration of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on optimizing town resident s’consumption structure. Key Words: Tow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Marginal consumption trend; Engle coeffici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