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t转炉连接装置的有限元分析及强度校核

210t转炉连接装置的有限元分析及强度校核
210t转炉连接装置的有限元分析及强度校核

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

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 摘要 转炉设备中,倾动机械是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炉体的工作对象是高温的液体金属,在兑铁水、出钢等项操作时,要求炉体能平稳地倾动和准确的停位。为获得如此低的转速,需要很大的减速比。转炉炉体自重很大,再加装料重量等,整个被倾转部分的重量要达上百吨或上千吨。转炉倾动机械的工作属于“启动工作制”。机构除承受基本静载荷作用外,还要承受由于启动、制动等引起的动载荷。这种动载荷在炉口刮渣操作时,其数值甚至达到静载荷的两倍以上。转炉倾动机械随着氧气转炉炼钢生产的普及和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各种型式的倾动装置。本设计为带有扭力杆缓冲止动装置的全悬挂式倾动机械,扭力杆可以缓冲转炉倾动时产生的载荷和冲击,而且对耳轴不产生轴向力。本设计的主传动系统为四个对角线布置的一次减速机带动一个位于其中心的二次减速机,从而带动整个转炉进行回转工作。每一台一次减速机的输入轴由一个直流驱动电动机带动工作,四台一次减速机借助其法兰盘凸缘固定在二次减速机的外壳上,在其输出轴上安装的小齿轮与安装在耳轴上的悬挂大齿轮相啮合,组成二次减速机。 关键词:转炉,倾动机械,倾动装置

150 t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sm design Abstract Converter device, tilt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is one of the key steelmaking production , furnace work object is a liquid metal temperatures in hot metal , other items when tapping operation , requiring tilting furnace can smoothly and accurately stop bit . To obtain such a low speed, requires a large reduction ratio. Great weight converter furnace , plus loading weight, etc. , the entire weight of the part to be tilting up hundreds of tons or thousands of tons .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cal work belongs to " start working system ."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institutions to withstand static loads , but also to withstand dynamic loads due to start , braking caused . This dynamic load in the mouth skimming operation, more than twice its value even to static loads. With the converter tilting BOF steelmaking machinery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lso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types of tilting the device . The torsion bar is designed with a full buffer stopper suspended mechanical tilting torsion bar and can buffer the impact load generated when the converter is tilted , and the axial force is not generated trunnion . The design of the main drive system is arranged in a four diagonal reducer drive one at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 gear , so as to drive the rotary converter work performed . Each one gear input shaft driven by an electric motor driven by a DC to work four first gear with its flange flange mounted on the second gear housing , the output pinion shaft installation and installation in the trunnion suspension gear meshed , the second gear component . Keywords:Converter, Tilting machine, Tilting devices

转炉炼钢设备

1 概述 1.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特点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又称 LD 炼钢法,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取代了平炉炼钢,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其它炼钢方法相比,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较为更突出的几点如下: 1.生产效率高 一座容量为8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连续生产24 小时,钢产量可达到日产3000 — 4000 吨,而一座 100 吨的平炉一昼夜只能炼钢 300 — 400 吨钢,平均小时产量相差甚远,而且从冶炼周期上看,转炉比平炉、电炉的冶炼周期要短得多。 2.投资少,成本低 建氧气顶吹转炉所需的基本建设的单位投资,比同规模的平炉节约30% 左右,另外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费用,转炉比平炉要节省,而且随着转炉煤气回收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气及转炉煤气发电,使转炉逐步走向“负能”炼钢。 3.原料适应性强 氧气顶吹转炉对原料情况的要求,与空气转炉相比并不那么严格,可以和平炉、电弧炉一样熔炼各种成分的铁水。 4.冶炼的钢质量好,品种多 氧气顶吹转炉所冶炼的钢种不但包括全部平炉钢,而且还包括相当大的一部分电弧炉钢,其质量与平炉钢基本相同甚至更优,氧气顶吹转炉钢的深冲性能和延展性好,适宜轧制板、管、丝、带等钢材。 1 / 35

5.适于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由于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再加转炉容量不断扩大,为准确控制冶炼过程,保证获得合格钢水成分和出钢温度,必须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另外,在这种要求下,也只有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才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2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将高压纯氧[压力为0.5~1.5MPa ,纯度99.5% 以上,(我厂为99.99% )],借助氧枪从转炉顶部插入炉内向熔池吹氧,将铁水吹炼成钢。氧气顶吹转炉的主要设备有: 1.转炉本体系统: 包括转炉炉体及其支承系统——托圈、耳轴、耳轴轴承和支承座,以及倾动装置,其中倾动装置由电动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扭矩缓冲平衡装置等组成。 2.氧枪及其升降、氧气装置及配套装置。 氧枪包括枪体、氧气软管及冷却水进出软管。 根据操作工艺要求氧枪必须随时升降,因此需要升降装置,为保证转炉连续生产,必须设有备用枪,即通过换枪装置,随时将备用枪移至工作位置,同时要求备用枪的氧气,进出水管路连接好。 3.散装料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使用的原料有: (1)金属料——铁水、废铁、生铁块; (2)脱氧剂——锰铁、硅铁、硅锰、铝等; (3)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等;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关键字 塔体、封头、裙座、。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符号说明 Pc ----- 计算压力,MPa; Di ----- 圆筒或球壳内径,mm; [Pw]-----圆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δ ----- 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mm; δn ----- 圆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mm; δe ----- 圆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mm;

转炉倾动装置事故分析及对策

转炉倾动装置事故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7-07-18T10:48:18.6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作者:黄普庆 [导读] 摘要:转炉设备安装中,倾动装置安装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避免因安装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过程中严格管控,规范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11) 摘要:转炉设备安装中,倾动装置安装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避免因安装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过程中严格管控,规范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倾动装置;事故;成因;预防 1.倾动装置安装质量事故 倾动装置到场一般为整体到货,安装内容主要是二次减速机安装到耳轴上,并将切向键安装到位。在安装过程中,易发的事故主要有打齿轮安装未安装到位和切向键安装未达设计要求。主要表现在,减速机往耳轴安装时,安装到一定位置后,大齿轮被耳轴某些硬点卡住,不能继续安装就位,也不能将大齿轮从耳轴卸下,即使最终卸下,也会导致齿轮孔和耳轴上出现较大的伤痕,设备部件报废,致使整 安装工作出现较大的质量事故。 另一个质量问题是,切向键研配出现问题,导致研配后的尺寸过大或过小,过大则会出现上键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装配后的长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键组接合面未到达满装配,过小则使上键即使全部装入,尚不能到达设计的过盈量,导致键组报废。如果不能正确安装切向键组,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键组白动松动的问题,进而引发生产事故。 2.事故成因分析 2.1二次减速机安装及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二次减速机安装方法一般采用滑移法安装,即在倾动平台上搭设临时平台,平台标高根据二次减速机外形尺寸确认,一般使减速机放上后大齿轮轮孔中心标高略低于耳轴中心标高,安装过程中,利用千斤顶或是斜垫板调整,调整到耳轴与轮孔四周问隙均匀并对准键槽后,利用四台或多台倒链将减速机拉到位,在拉倒链的过程中要随时调整耳轴和大齿轮轮孔之问的问隙,保持均匀,出现偏差及时调整。检查时要用塞尺沿耳轴一周里外两侧检查,直至设备装配到位。 图为二次减速机与耳轴组 1一炉壳装;2一托圈;3一手拉葫芦;4一二次减速机; 5一千斤顶;6-横向移动滚杠;7一纵向移动滚杠 大齿轮被卡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齿轮孔和齿轮轴问隙不均或内部有未处理的硬点,导致部件小部分位置接触,局部受力过大,相接触金属材料胶合,引起粘连,继续受力继而引发金属碎屑脱落,进一步加剧接触面破损,甚至形成大的金属碎块,致使整个大齿轮轮孔与耳轴之问无问隙,摩擦力过大,齿轮与耳轴抱死,无法最终安装到位,亦不能轻易退出重新处理。 2.2切向键研配及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倾动装置的二组切向键分别与大齿轮及长耳轴连接,传递扭力距,使炉体正反转。由于转炉负荷大,工作频率高,所以对切向键组安装要求高,必须保证安装质量。二次减速机装配到长耳轴上后,键槽的位置对齐,正确测量键与键槽实际过盈量,把键槽、键全长按100 mm等分测量,并记录误差,误差大处进行研磨处理,保证其过盈量为0.26 mm。用红丹粉检查其接触面,使其上下斜面及键与键槽接触面大于80,研磨时应注意保证每对切向键组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不得研为平行四边形,并将每对切向键组做好记号,写上安装位置编号。切向键安装利用游锤撞击安装法,游锤重量200-300Kg。装配是用游锤锤击切向键使其紧密结合,安装到位后,分别锁紧压盖。安装也可以采用冷装法,即用液氮将切向键冷却到一定温度,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键冷却缩小0.26mm,然后直接装入,冷装时切忌敲击。每组切

一种新型实用的转炉炉体与托圈的连接装置

一种新型实用的转炉炉体与托圈的连接装置 发表日期:2006-11-11 阅读次数:210 转炉炉体与托圈的连接装置是转炉本体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炉体通过连接装置与托圈连接。由于炉体很重,并通过连接装置随托圈倾转±360°,而且炉壳和托圈在机械与热负荷作用下都将产生变形,因此,对连接装置提出如下要求,即:一方面能将炉体牢靠地固定在托圈上,保证转炉在任何位置时,都能将炉体负荷均匀地分布、传递到托圈上面,并保持炉体在托圈中的正确位置;另一方面又能适炉壳和托圈热膨涨时,在径向和轴向产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不使位移受到限制,避免因静不定问题的存在,而使支承系统承受附加载荷,以免造成炉壳或托圈产生严重变形和破坏。这是在设计连接装置时,必须满足的要求。 1一种新型炉体与托圈的连接围 I.1结构说明 该装置属三点吊挂结构形式,使用在我院与VAI公司联合设计的邢纲48 t转炉上,它采用两组连杆及水平导向架,将炉体吊挂在托圈上。 图1所示为连杆在托圈1上的配置情况,炉体5通过三个活动垂直连杆3吊挂在托圈1上。两个活动垂直连杆3配置在与耳轴轴线成45°的位置,一根连杆3在出钢口对面位置上。在驱运侧和非驱动侧各有一个活动水平连杆2。在出钢口对面位置的下方设有一个水平导向架4,作用是阻止炉体5在托圈I内发生耳轴方向的摆动。炉体5倾转时,连杆2,3与水平导向架4一起承受托圈平面内的横向载荷。活动垂直连杆3和活动水平连杆2的结构型式相同见图2。 1一托圈;2一水平连杆;3一垂直连杆;;4一水平导向架;5-护体 图1 连杆配配置图 1一托圈凸耳;2-螺栓;3-螺母;;4-垫片;5一轴承;6一轴; 7一环;8-填料;9一夹子;10一连杆; 11一盖(1);12 -盖(2);13-盖(3);14一轴承;15一螺栓;16-套;17-炉壳凸耳;18-环 图2 水平、垂直连杆结构图 由图2可知:垂直连杆和水平连杆中的连杆10通过两个球铰5和两个轴6铰接,轴6又通过四个铰14 分别与两个托圈凸耳1及两个炉体凸耳17铰接,用其他零件将各个球铰定位且使球铰处于全封闭状态,球铰全部采用先进的耐高温、免维护型球铰轴承。托圈凸耳1焊在托圈的底板上,炉体凸耳17则与炉壳焊在一起。 将水平导向架中的导向块与托圈底板焊在一起,导向支架与炉壳焊在一起。 为了尽量减少炉壳及托圈对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这种连接装置安置在托圈的下部也是炉体下部,这里温度较低,变形较小,对结构是有利的。这种结构的连杆,在炉体处于一定倾转位置时,它们会成为“拉杆”或“压杆”进行工作。 1.2结构分析 根据机械原理结结构说明,可以把该装置看成为由炉体5、托圈1、水平连杆2以及垂直连杆3共七个构件组合而成的一个闭式空间运动链。在该运动链中,构件炉体、托圈与构件两组连杆间是采用III级运动副(球铰)联接,构件炉体与构件托圈间也是采用III级运动副(移动、转动副)联接。 由理论力学可知,空间运动的自由构件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Y,Z轴的三个移动和绕三个轴的三个转动。但在该运动链中,由于运动副的特殊配置见图1,即在XOY平面内水平导向架4的设置,使得该运动链中的各构件都失去了绕Y. Z轴转动以及沿X轴移动的可能性,或者说,对该运动链所有构件的运动加上了三个公共约束。由结构说明可知,由于两个水平连杆2所起的限制作用是互为重复的,即互为虚约束,计算时可除去一个不计。两个配置在与耳轴线成45°的位置垂直连杆3所起的限制作用是互为重复的,即互为虚约束,计算时可除去一个不计。机构中的球饺(图2中件14)对整个运动链的运动无任何影响,属局部自由度计算时除去不计。这样,该运动链可简化成是由N=5个构件组成,公共约束为3,各个构件之间的联结副

塔设备机械计算

第四章塔设备机械设计 塔设备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两方面。机械设计是把工艺参数、尺寸作为已知条件,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对塔设备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并从制造、安装、检修、使用等方面出发进行机构设计。 4.1设计条件 由塔设备工艺设计设计结果,并查相关资料[1],[9]知设计条件如下表。 表4-1 设计条件表

4.2设计计算 4.2.1全塔计算的分段

图4-1 全塔分段示意图 塔的计算截面应包括所有危险截面,将全塔分成5段,其计算截面分别为:0-0、1-1、2-2、3-3、4-4。分段示意图如图4-1。

4.2.2 塔体和封头厚度 塔内液柱高度:34.23.15.004.05.0=+++=h (m ) 液柱静压力:018.034.281.992.783101066=???==--gh p H ρ(MPa ) 计算压力:1=+=H c p p p MPa (液柱压力可忽略) 圆筒计算厚度:[]94.60 .185.017022000 0.12=-???=-= c i c p D p φσδ(mm ) 圆筒设计厚度:94.8294.6=+=+=C c δδ(mm ) 圆筒名义厚度:108.094.81=?++=?++=C c n δδ(mm ) 圆筒有效厚度:8210=-==-=C n e δδ(mm ) 封头计算厚度:[]93.60 .15.085.017022000 0.15.02=?-???=-= c i c h p D p φσδ(mm ) 封头设计厚度:93.8293.6=+=+=C h hc δδ(mm ) 封头名义厚度:108.093.81=?++=?++=C hc hn δδ(mm ) 封头有效厚度:8210=-==-=C hn he δδ(mm ) 4.2.3 塔设备质量载荷 1. 塔体质量 查资料[1],[8]得内径为2000mm ,厚度为10mm 时,单位筒体质量为495kg/m ,单个封头质量为364kg 。 通体质量:5.121275.244951=?=m (kg ) 封头质量:72823642=?=m (kg ) 裙座质量:14850.34953=?=m (kg ) 塔体质量:5.1434014857285.1212732101=++=++=m m m m (kg ) 0-1段:49514951-0,01=?=m (kg )

转炉倾动系统的电气控制

转炉倾动系统的电气控制 摘要:本文介绍了倾动交流电机交流调速系统在转炉倾动装置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转炉倾动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阐述了转动倾动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思路,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关键词:转炉交流调速控制方法 前言: 随着交流变频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流传动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取代直流传动系统。特别是在120t转炉倾动装置传动系统中,该级别转炉的倾动装置,国内外一直采用直流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日照钢铁二炼钢120t转炉倾动装置采用的就是交流变频传动系统并取得成功。本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多电机变频调速同步方法,是由计算机通过网络通讯设定变频器运行控制参数,实现的多电机变频调速同步运行的。 1.转炉倾动工艺设备概况 日钢120t转炉炉壳为全焊接式固定炉底结构,转炉托圈为焊接箱形结构,其内通循环水冷却,转炉炉壳与托圈的连接,采用三点支承方式,此结构既能有效地在360o范围内支承炉壳又可适应炉壳的热膨胀。倾动装置采用全悬挂扭力杆平衡型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驱动电动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扭力杆平衡装置和润滑装置等。扭力杆平衡装置是平衡转炉倾动时引起悬挂减速机(二次减速机)壳体旋转的旋转力矩平衡装置,通过扭力杆扭转来吸收扭矩并将扭矩转化为垂直的拉力和压力,通过扭力杆轴的固定轴承座和浮动轴承座传递到基础上,由于拉力和压力使扭力杆形成相反的扭矩,从而导致产生了吸收倾动力矩的效果。转炉倾动采用全正力矩方式,即转炉倾动到任一角度时都保证是正力矩,确保转炉在360o回转过程中都是正力矩,事故断电时,转炉能够以自身重力自动返回垂直位置,从而排除翻炉泼钢事故的发生。 转炉倾动驱动系统主要工艺设备参数: 转炉容量:125t 最大:135t 最大倾动力矩:300T.m 转炉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最大转动惯量:675kg.m2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第二章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2.2常用的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方法 进行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时,应根据轴的具体受载及应力情况,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并恰当地选取其许用应力。 对于传动轴应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对于心轴应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对于转轴应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2.2.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这种方法是根据轴所受的扭矩来计算轴的强度,对于轴上还作用较小的弯矩时,通常采用降低许用扭转切应力的办法予以考虑。通常在做轴的结构设计时,常采用这种方法估算轴径。 实心轴的扭转强度条件为: 由上式可得轴的直径为 为扭转切应力,MPa 式中: T 为轴多受的扭矩,N ·mm T W 为轴的抗扭截面系数,3mm n 为轴的转速,r/min P 为轴传递的功率,KW d 为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mm 为许用扭转切应力,Mpa ,][r τ值按轴的不同材料选取,常用轴的材料及][r τ值见下表: T τn P A d 0 ≥[]T T T d n P W T ττ≤2.09550000≈3 =[]T τ

空心轴扭转强度条件为: d d 1 = β其中β即空心轴的径1d 与外径d 之比,通常取β=0.5-0.6 这样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承受扭矩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例如,在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时,假设高速轴输入功率P1=2.475kw ,输入转速n1=960r/min ,则可根据上式进行最小直径估算,若最小直径轴段开有键槽,还要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影响。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45#钢,正火,硬度HB170-217,作为轴的材料,A0值查表取A0=112,则 mm n P A d 36.15960 475 .2112110 min =?== 因为高速轴最小直径处安装联轴器,并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接,设有一个键槽,则: mm d d 43.16%)71(36.15%)71(min ' min =+?=+= 另外,实际中,由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轴相联结,则外伸段轴径与电动机轴径不能相差太大,否则难以选择合适的联轴器,取电动机轴d d 8.0'min =,查表,取mm d 38=电动机轴,则: mm d d 4.3038*8.08.0' min ===电动机轴 综合考虑,可取mm d 32'min =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实际因素选择轴的直径大小。 2.2.2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由于考虑启动、停车等影响,弯矩在轴截面上锁引起的应力可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则 其中: M 为轴所受的弯矩,N ·mm ][7.1][≤1-0σσσ== W M ca

转炉设备维护

目录 一、前言 (1) 1、设备维护制度 (1) 1.1设备维护 (1) 1.2设备维度 (1) 2、氧气转炉车间概况 (2) 2.1氧气转炉车间的组成 (2) 2.2主厂房个跨间的布置 (2) 2.3氧气转炉炼钢车间主要设备 (2) 2.3.1转炉炉体 (2) 2.3.2炉体支撑装置 (3) 2.3.3炉体倾动机械 (5) 2.3.4吹氧设备 (6) 3.供料设备 (7) 3.1加料装置常见故障 (7) 3.2铁合金称量车维护检查 (7) 4、烟气净化和回收设备 (7) 4.1烟气净化系统 (7) 4.2烟罩 (8) 4.3烟道 (8) 4.4风机 (8) 4.5 水封逆止阀 (9) 二、转炉设备维护新技术 (9) 1、溅渣护炉工艺 (9) 2、转炉炉体与托圈的连接装置新技术 (13) 三、结论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5)

转炉设备维护检修要点 摘要:炼钢在钢铁联合企业内是一个中间环节,它联系着前面的炼铁等原料供应和后面的轧钢等成品生产,炼钢车间的生产对整个钢铁联合企业有重大的影响,而炼钢车间的正常生产需要以设备的正常运转为依托,因此,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尤为重要。本文就介绍另一些氧气转炉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内容以及维护转炉的新技术。 关键词:设备维护制度转炉炉体托圈与耳轴倾动装置吹氧设备供料设备烟气净化装置溅渣护炉

一、前言 1、设备维护制度 1.1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Eq ui pme nt se rv ice m ain te nan ce):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结合。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 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 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 1.2设备维护制度 设备维修制度,是指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修理所规定的制度,其内容是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一、计划预修制 计划预修制,又称计划修理制,是指我国工业企业50年代从苏联引进后开始普遍推行的一种设备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是进行有计 划的维护、检查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其特点在 于预防性与计划性,即在设备未曾发生故障时就有计划地进行预防 性的维修。这种按事先规定计划进行的设备维修是一种比较科学的 设备维修制度,有利于事先安排维修力量,有利于同生产进度安排 相衔接,减少了生产的意外中断和停工损失。运用这种维修制度, 要求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故障理论和规律,充分掌握企业设备及其组 成部分的磨损与破坏的各种具体资料与数据。在设备众多、资料有 限的情况下,可以在重点设备以及设备的关键部件上应用。计划预 修制的内容主要有: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清洗换油和计划修理。二、计划保修制 计划保修制是60年代在总结计划预修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计划大修。这是一种有计划地进行三级保养和大修理的制度和方法。 三、全员生产维修制(T MP) 全员生产维修制,又称预防维修制,是日本在学习美国预防维修的基础上,吸收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和以往设备维修制度中的 成就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我国是80年代开始,引进研究和推行这种维修制度的。全员生产维修制的核心是全系统、全效率、全员。

18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

18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 摘要 倾动机构是实现转炉炼钢生产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它的特点是倾动力矩大、减速比大、启制动频繁和能够承受较大的动载荷。转炉倾动机构工作在多渣尘和高温的恶劣工作环境中,因而其可靠性和寿命对于整个转炉设备的安全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获得适应于驱动的低转速,需要很大的减速比。转炉炉体自重很大,再加装料重量等,整个被倾转部分的重量要达上百吨或上千吨。转炉倾动机械的工作属于“启动工作制”。机构除承受基本静载荷作用外,还要承受由于启动、制动等引起的动载荷。这种动载荷在炉口刮渣操作时,其数值甚至达到静载荷的两倍以上。启、制动额繁,承受较大的动裁荷。转炉倾动机械随着氧气转炉炼钢生产的普及和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各种型式的倾动装置。其中,带有扭力杆缓冲止动装置的全悬挂式倾动机械,由于其独有的多点啮合柔性传动的优势,逐渐成为主流。本文对转炉倾动机构的基本形式做了简单介绍。重点介绍用3D法计算转炉倾动力矩的整体过程。完成了最佳耳轴位置的选择计算,绘制了倾翻力矩曲线,完成对转炉倾动的电机选择与校核,并对整个倾动系统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计算和校核。本论文对转炉倾动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转炉;倾动机构;倾动力矩;设计参数;可靠性

180 t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sm Design ABSTRACT Tilting mechanism is to achieve one of the main steelmaking production equipmen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dump Moment, gear ratio, starting and braking frequently and withstanding greater dynamic load.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sm works in harsh working environments, more slag dust and high temperatures. Thus their reliability and longevity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throughout the converter has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Adaptation to obtain a low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drive requires a large reduction ratio. Great weight converter furnace, plus loading weight, etc., the entire weight of the part to be tilting up hundreds of tons or thousands of tons. BOF furnace steel smelting a time, usually only four minutes later.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cal work belongs to "start working system."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institutions to withstand static loads, but also to withstand dynamic loads due to start, braking caused. This dynamic load in the mouth skimming operation, more than twice its value even to static loads. Kai, the amount of braking complex, dynamic cut withstand greater load. As the steelmaking process low, heavy and harsh working conditions, coupled with the start, brake frequently, especially on a different way to start the motor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onverter. With the converter tilting BOF steelmaking machinery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lso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types of tilting the device. With torsion bar stopper buffer full hanging tilting mechanical, diagonally arranged into four main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 reducer drive one at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 gear, so as to drive the rotary converter work performed. This paper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sm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tilting mechanism structure, design principles, the basic design parameters, as well as several forms of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drive tilt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Keywords: converter; tilting mechanism; pour Moment; design parameters;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回弹法测砼强度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在学习计算方法和步骤之前,先了解几个术语: 1、测区:检测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2、测点:在测区内进行的一个检测点。 3、测区砼强度换算值: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强度曲线或查表得到的该检测单元(测区)的现龄期砼抗压强度值。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试用于工程结构普通砼抗压强度的检测。砼强度值的确定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回弹值测量2、碳化深度值测量3、回弹值计算4、砼强度的计算 一、回弹值测量 1、一般规定:结构或物件砼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砼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结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应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

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米,且不宜小于0.2米。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砼强度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但回弹值需修正。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6)、检测面应为砼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3、回弹值测定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一次,每一测区应取16个回弹值。 二、碳化深度测量值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点不应小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的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2.0mm

转炉系统设备

转炉系统设备 1 转炉的公称吨位怎样表示,我国顶吹转炉的最大公称吨位是多少? 转炉的公称吨位又称公称容量,是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来量度。例如120t 转炉,即炉役炉平均出钢量为120t;300t转炉,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是300t。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表示公称吨位,既不受装入炉料中铁水比例的限制,也不受浇铸方法的影响。根据转炉的炉出钢量,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装入量。 出钢量=装入量/金属消耗系数 (11-1) 装入量=出钢量×金属消耗系数 (11-2) 金属消耗系数为吹炼1t钢所消耗钢铁料的数量,由于原材料及操作条件的不同,金属消耗系数也不一样。 顶吹转炉公称吨位在lOOt以下的为小型转炉,公称吨位在200t以上的为大型转炉,100~200t的为中型转炉。目前我国转炉最大公称吨位是300t。不同吨位转炉的冶炼周期和吹氧时间推荐值见表11-1。 转炉公称吨位/t<3030-100>100 冶炼周期/min28-3222-3838-45 吹氧时间/min12-1614-1715-18 2 什么是转炉炉型,选择转炉炉型的依据有哪些? 转炉炉型指砌砖后转炉的内型的几何形状。选择转炉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1)有利于炼钢过程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利于炉液、炉气运动;有利于熔池的均匀搅拌。 (2)喷溅要小,金属消耗要少。 (3)炉壳容易加工制造;炉衬砖易于砌筑;维护方便,炉衬使用寿命长。 (4)有利于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转炉的作业率。 3 转炉炉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已投产的顶吹转炉炉型有筒球型和锥球型两种。推荐采用锥球型。转炉炉型如图11-1所示。 图11-1 顶吹转炉炉型示意图

a一筒球型;b—锥球型 (1)筒球型。熔池由圆筒体与球缺体组合而成,如图11-1a所示。它的特点是炉型简单,炉壳加工容易,内衬砌筑方便,有利炉内反应的进行。如攀钢120t 转炉,太钢50t转炉等,都是筒球型的炉型。 (2)锥球型。熔池由倒圆锥台体与球缺体组合而成,如图11-1b所示。锥球型熔池更适合于炉液的运动,利于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熔池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若底部尺寸适当,熔池直径比筒球型相应大些,因而增加了反应面积,有利于脱除P、S。如宝钢300t转炉,首钢210t转炉就是这种炉型。 4 转炉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转炉的主要参数有: (1)转炉的公称吨位。这在前面11-1题中已有阐述。 (2)炉容比。又称容积系数,即转炉砌砖后的工作容积(又称有效容积)与公称吨位之比,可用符号V/T表示,单位是m3/t。炉容比是表明每公称吨位钢所需要的冶炼空间。原料中铁水比例多,或铁水中Si、P含量高,或者冷却剂以铁矿石(或氧化铁皮)为主,炉容比应选择大些。炉容比一般在0.85~1.0的范围,为减少喷溅,炉容比最好在0.90以上。 (3)高宽比。转炉总高与炉壳外径之比,用H 总/D 壳 表示。高宽比过大,转炉 炉体细长,导致厂房高度及相关设备高度增高,因而基建投资费用和设备费用也相应增多;高宽比过小,转炉是矮胖型,喷溅物易于从炉口喷出,热量、金属损失较大,同时也恶化了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所以,高宽比也是衡量转炉设计是否合理,各参数选择是否恰当的一个标志。一般高宽比在1.35~1.65的范围内选择。 5 转炉为什么采用水冷炉口,怎样维护炉帽? 吹炼过程中,高温炉气以一定速度冲出炉口,同时还带出喷溅物粘附于炉口,很难清理;在加废钢、兑铁水时,炉口还要受到冲撞和高温冲刷;因此炉口部位的耐火衬砖极易损坏,发生炉口变形,与炉衬砖寿命不能同步,又不便维护修理。所以在炉口装有水冷构件,以减缓炉El损坏变形,使其能与炉衬砖寿命同步。 炉帽上设有出钢口,它经常受高温炉气和喷溅物的直接热作用。为了保护炉帽减小变形,在炉帽外壳钢板上焊有环形伞状挡渣板,可以避免喷溅物直接粘附在炉帽外壳钢板上,同时对炉体和托圈也起到了保护作用。还可用环形冷却水管冷却炉帽。 6 转炉炉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炉底的结构有哪两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炉壳采用什么材料制作? 转炉炉体是由炉帽、炉身、炉底3部分组成。其中炉底结构有两种类型,即固定式死炉底和可拆卸式活炉底。固定式炉底的转炉,其炉壳是一个整体,修砌炉衬时,从炉口进入炉内工作,称为上修法。可拆卸炉底的转炉,炉帽与炉身的外壳是一个整体,炉底与炉身用螺栓固定;修炉时首先拆下炉底,炉身内衬与炉底分别进行拆、砌,然后将修砌好的炉底运来安装;修炉时是从炉身下部进入炉内,因此也称下修法。 吹炼过程中,转炉炉壳始终处在高温下工作,制作炉壳的钢板不仅要承受耐火材料、金属液、熔渣液的全部重量;倾动时要承受扭转力矩的作用,还要适应

平键的选择和计算资料

平键的选择和计算

第六章:平键的选择和计算 6.1:高速轴与V 带轮用键连接 1、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 型) 按轴的直径d=45mm,及带轮宽mm 3552=B ,据文献得键的键 宽b ?键高h 为914?,长度mm 45=L 的键。 2、强度校核 键材料选择45钢,V 带轮材料为铸铁,查表得键联接的 许用应力[]MPa P 80~70=σ,键的工作长度 mm h k mm L l 5.495.05.0382 14452b -=?===-==, 挤压应力 []安全)(8.3845 385.4171.14920002000P I P MPa kld T σσ<=???== 6.2:低速轴与大齿轮用键连接 1、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 型) 按轴的直径d=64mm,据文献得键的键宽b ?键高h 为1118?,长度mm 63=L 的键。 2、强度校核 键材料选择45钢,大齿轮的材料也为45钢,查表得键联接的许用应力[]MPa P 150~120=σ,键的工作长度 mm h k mm L l 5.5115.05.0542 18632b -=?===-==, 挤压应力

[]安全)(77.7764 545.517.73920002000P II P MPa kld T σσ<=???== 6.3:低速轴与联轴器用键连接 1、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 型) 按轴的直径d=50mm ,据文献查得键的的键宽b ?键高h 为914?,长度mm 63=L 的键。 2、强度校核 键材料选择45钢,联轴器的材料为钢,查表得键联接的许用应力[]MPa P 150~120=σ,键的工作长度 mm h k mm L l 5.495.05.0562 14632b -=?===-==, 挤压应力 []安全)(33.11750 565.417.73920002000P II P MPa kld T σσ<=???==

转炉倾动系统设备结构及其维护

转炉倾动系统设备结构及其维护 摘要:在冶金转炉设备中,倾动系统是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配置形式可分为落地式、半悬挂式、全悬挂式和液压式四种类型。转炉倾动系统的维修不仅关系到兑铁水、加废钢、取样、测绘、出钢、倒渣、喷补炉等工艺操作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产品安全和人生安全等重大问题。 关键字:转炉;倾动系统;故障维修; 1 绪论 倾动系统的工作特点是减速比大,通常约为700~1000,甚至数千;倾动力矩大,国内300t转炉其倾动力矩可达到650t*m;启、制动频繁,承受较大的动载荷。根据倾动系统的工作特点和操作工艺的需要,倾动机构应该具有连续回转能力,可停在任意倾角位置,而且能与氧枪、钢水罐车等设备联锁;在生产过程中电动机、齿轮、制动器等能安全可靠地运转,即使某一部分设备发生事故,也要有能力继续工作,能适应高温、动载、扭振的作用,具有较长寿命;结构紧凑,重量轻,机械效率高,安全、维修方便。 2 倾动系统的要求和类型 2.1对倾动系统的要求 1.能使炉体连续正反转360°,并能平稳而准确地停止在任意角度位置上,以满足工艺操作的要求。 2.一般应具有两种以上的转速,转炉在出钢倒渣,人工取样时,要平稳缓慢地倾动,避免钢、渣猛烈摇晃甚至溅出炉口。转炉在空炉和刚从垂直位置摇下来时要用高速倾动,以减少辅助时间,在接近预定停止位置时,采用低速,以便停准、停稳。慢速一般为0.1~0.3r/min,快速为0.7~1.5r/min。小型转炉采用一种转速,一般为0.8~1r/min。 3.应安全可靠,避免传动机构的任何环节发生故障,即使某一部分环节发生故障,也要具有备用能力,能继续进行工作直到本炉冶炼结束。此外,还应与氧枪、烟罩升降机构等保持一定的联锁关系,以免误操作而发生事故。 4.倾动机构对载荷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形而引起耳轴轴线偏移时,仍能保持各传动齿轮的正常啮合,同时,还应具有减缓动载荷和冲击载荷的性能。 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投资少,维修方便。 2.2倾动系统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