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研究进展

新型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研究进展

张青山邹江赵丹陆宝萍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北京!"""#!)

摘要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简要综述了氯吡格雷的药理学特性、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比较,以及国内外对其各种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血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国心肌梗死平均发病率约为每!"万人中有&+人,而且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中国也是脑血栓病人高发地区,目前患病人数已超过!"""万,每年新发病例约!."万人,每年死亡者达!""多万。在存活者中,约+./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高达&"/以上。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以冠状血栓和脑血栓为主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对这类疾病的防治研究十分重要[!]。血小板聚集是正常凝血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在治疗血栓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血小板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研制和开发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不仅可以保障人类健康、降低社会医疗成本,而且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血小板抑制剂有阿司匹林(!"#$%$&,(0(,乙酰水杨酸)、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心脏病最经济有效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为环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生物体内前列腺素(123)的合成。临床上,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尽管阿司匹林能被大部分人所耐受,然而有时即使是小剂量也可能引起部分人群胃肠道不适,甚至严重的胃肠道出血或脑出血[+]。

噻氯匹定,化学名称为.)(+)氯苄基)) &,.,’,,)四氢噻吩并[*,+)(]吡啶,商品名为“抵克利得”(456758),结构式如图!(9),是法国0(:;<=公司开发的血小板抑制剂,临床上使用其

盐酸盐。!-,#年首次在法国上市,!--!年美国<>(批准在美国上市。噻氯匹定通过改变血小板膜及干扰膜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阻断血小板膜上糖蛋白!?/"9受体,抑制由(>1及其他血小板激活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是一种作用比阿司匹林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噻氯匹定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心绞痛、防治心肌梗死和改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噻氯匹定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等副作用,故应慎重使用[*]。

氯吡格雷,化学名称为(.))!)(+)氯苯基))’,,)二氢噻吩并[*,+)(]吡啶).(&/)乙酸甲酯,商品名为“波立维”(179@5A),结构式如图!(?),也是由法国0(:;<=公司研制,临床上使用其硫酸盐。氯吡格雷与噻氯匹定同属噻吩并吡啶衍生物,作用机制与噻氯匹定类似,但作用强度和耐受性均高于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在副作用方面比噻氯匹定更为有利,和阿司匹林的总体耐受性相似。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动脉粥状硬化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性并发症等[&,.]。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比较

+""!年#月!’日发表的B C D E(氯吡格雷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以预防再发事件)研究结果证实了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波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益作用。该研究是一项有!+.’+名患者参加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个国家的&#+个地区进行。主要目的是评价阿司匹林(,.#*+.F G/8)加用氯吡

收稿日期+""+)!!)+.;修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第一作者简介张青山(!-’+—),男,副教授,俄罗斯化学博士。电话"!*-!",,""&’。

?

-

#

?

+""*年第++卷第,期

化工进展

B H E I=B(J=:>C0$D K(:>E:2=:E E D=:21D;2D E00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