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制度,描述制度的不同定义,以及制度的不同分类.

1,,什么是制度,描述制度的不同定义,以及制度的不同分类.
1,,什么是制度,描述制度的不同定义,以及制度的不同分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1,,什么是制度,描述制度的不同定义,以及制度的不同分类.

篇一:制度规定办法细则的区别[1]

制度

【名】

规章,制度〖system〗: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擅作典制。——《史记·礼书》

虽有典制。——《三国志·孙权传》

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定

guīdìng

〖stipulate〗∶法律用词。预先制定规则,以作为行为的标准(如在合同、条约、契约、遗嘱、法律中) 他在遗嘱里规定,他的儿子们都得学手艺

〖prescribe;stipulate;institute〗∶权威性地确定为一种指导、指示或行动规则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

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装在套子里的人》

规定

guīdìng

〖stipulation;prescription;formulation〗∶预先制定的规则

关于奖金如何发放,上级最近有新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办法

bànfǎ

〖way;means;measure〗∶办事或处理问题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则

xìzé

〖detailedrulesandregulations〗有关规章制度、措施、方法等的详细的规则

细则也称实施细则,多是由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行政机关,为有效地实施该项法律、法规和规章而作出的权威性解释、明细的标准和措施用的法规文书。

————————————————————————————

同:

四个词语都有规范人的行为的书面条文这个层面的意思。

异:

制度:强调共同性甚至全民性,是基础性的约束条文。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规定:强调预先(即再行为发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于法律条文中。例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办法:也就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指导性。例如: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细则:是对个别或一些制度、措施、方法中的详细地方加以规范,强调详细的解释,说明及法律性。例如: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都涉及法律效力,但只是分基础性,预设性,指导性和阐述性而已。条例、办法、规定有何区别,与法规又有何关系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规定》首章第四条:“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条例、规定、办法等都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只是名称不同。

"条例"与规定"和"办法"相比,主要特点是所涉及事物和问题的性质更重要,范围比较宽;内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广阔,稳定性强;对制定与发布机关的地位有较严格限制,如行政系统只有国务院有权使用,"国务院

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见1987

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党的系统也只限"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见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一般属于"自主的"规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创造新的规则。

"规定"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广泛,对制定和发布机关的地位无严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问题不如条例重大,范围相对窄一些;内容详尽具体,针对性强;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规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补充的"规范性公文(内容为依法或根据授权补充其他规范性公文的内容,对其加以细化和完善),也可以是"执行的"规范性公文(直接为有效执行其他

规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创造新的规则,只是对这些公文在何种情况下适用做出具体规定,对有关概念和问题做出精细的解释说明)。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规定更适合作为"自主的"和"补充的"规范性公文。

"办法"比"规定"所涉及的事物和问题的规模要更小一些,性质也相对轻一些;针对性更强,内容也更加详尽、具体而精细,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为"执行的"规范性公文,如各种"实施办法"即均具备这种性质。

篇二:1公文管理制度20xx0926(1)

篇三:公司需要哪些规章制度[1]

综合管理制度

小公司管理靠的是制度,大公司靠的是文化。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1.员工要树立“用户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观念,热情接待宠物主,精心诊疗,确保诊疗质量。

2.总经理是企业的领导核心,在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员工要听从主管的指挥,各级都要服从总经理的领导。

3.新员工进公司必须经过董事长批准,要填写员工登记表,提供身份证、技术等级证明,试用期为1-3个月,试用合格后与公方签订合同。

4.员工要遵守作息制度。上下班要专人考勤,请假要办理书面手续,上班不准在公司里打私人电话,不准在作业区闲谈,不准在作业区内会客。

5.坚守工作岗位,上班要穿工作服,佩带标志,不准穿拖鞋,不准串岗聊天,不准未经允许带客户宠物外出,不准上班时间做私活。出诊要履行手续,否则发生事故责任个人承担。

6.业务接待是企业的窗口,要提高接待质量,对客户要主动热情,诊疗项目确定要准确,疗程要合理和准时,报

价要合理,交接要细心,宠物出入院要手续完善。严禁以诊疗为名向客户索取额外报酬。

7.加强工具设备管理,建立工具设备档案。由诊疗和美容组使用的设备工具要办理手续,责任到人,定期维修保养。员工要爱护公物,对于工具设备、维修车辆及车上的物品、车间电器,要妥善保管。属个人责任的丢失,要视情况予以赔偿。

8、.严格履行工作程序,诊疗美容物品缺乏时要及时上报,上报时要写缺少物品明细单,采购人员要及时采购,市内采购要在1天内完成,市外3-5天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采购价格要合理,不能高于市场价格。

9.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制度,领发物品要有签字手续,进出库要有单据。货物要做到帐与物相符,仓库要把好物品质量关,严防假冒、伪劣入库。如出现以假冒、错发、漏收,给企业带来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10.诊疗、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严格执行诊疗和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把好诊疗和服务质量关,努力提高诊疗治愈率。工人要严格按诊疗程序操作,对于违反程序造成的事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1.要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作业区的卫生要划片定点落实到班组,作业区要保持干净整洁,经常打扫,不准地上有垃圾等,医疗废品要倒置在指定的地方。

12.全体员工要模范遵守国家法规法纪,严禁在厂内及宿舍内赌博。

13.以上各条除注明罚款比例外,其他如有违反,根据情节轻重在5~200元处罚,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要予以辞退或除名。

员工招聘制度

1.招聘条件:需要的员工必须是相当中专以上物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工作者。

企业聘用条件:

(1)有敬业精神,勤奋,好学,有社会道德;

(2)普通员工相当于中专的专业知识,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和专业知识;

(3)企业要根据内部员工结构比例,招聘一定数量的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身体健康条件;

(5)年龄条件。

2.招聘程序:凡应聘人员需填写求职申请表,经面试和考试合格,办妥有关手续后方能试用。

3.试用:新聘用人员需进行三个月的试用,并签订试用合同,享受试用期工资待遇。试用期满,作出去留决定。如需继续考察,采用延长试用期。合格者签订正式员工合同,享受正式员工待遇。

4.用期解约:试用期内任何一方提出解约,均需提前

通知对方,不需任何补偿。一个月内提前一天;两个月内提前两天;三至六个月内提前七天。

5.用期培训:试用期内,需要进行培训的,应签订培

训合同,并注明培训时间、内容、培训费用

一:考勤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公司劳动纪律的管理,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2.考勤范围:

2.1公司在册员工。

2.2特殊原因员工不考勤须总经理批准。

3.考勤方法:

3.1公司实行考勤机刷卡与部门考勤相结合的考勤办法;

3.2考勤工作由办公室专人负责,门卫与各部门配合做

好考勤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由门卫承担员工出入门、请假等情况的记录、上报等工作。

4.考勤打卡时间:

4.1冬季:白班上午7:50至11:30,下午13:00至17:00晚班17:30至23:30夏季:白班上午7:50至11:30,下午13:30至17:30晚班18:00至24:00

5.有关规定:

5.1考勤规定

规章制度的概念及种类

规章制度的概念及种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五章规章制度一、什么是规章制度 ㈠规章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 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规章制度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班组。它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因此,规章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规章制度的特点: ⒈约束性。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一经生效,有关单位或个人就必须严格遵守或遵照执行。如果违反有关条款,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⒉权威性。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来源于机关单位的权威性。规章制度的作者是法定的,即依法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的组织。规章制度是这些法定作者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制订,是本级机关权力意志的反映。 ⒊稳定性。规章制度既然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就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不能将脱离实际的条文,属于临时性的、个别性的问题,

暂还没有条件实行的问题引入规章制度。但并不是说规章制度是一成不变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或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应及时修改并完善它。 二、规章制度的种类 规章制度包括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四大类。不同的类别,反映不同的需要,适用于不同的范围,起着不同的作用。 ㈠行政法规类 ⒈条例 条例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对有关法律、法令作辅助性、阐释性的说明和规定;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某些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对某机关、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办法、人员配备、任务职权、工作原则、工作秩序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或对某类专门人员的任务、职责、义务权利、奖惩作出系统的规定。它的制发者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规章不得称“条例”)。例如:《失业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⒉规定 规定是为实施贯彻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根据其规定和授权,对有关工作或事项作出局部的具体的规定。是法律、政策、方针的具体化形式,是处理问题的法则。主要用于明确提出对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它的制发者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例如:《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⒊办法

岗位的分类、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岗位的分类、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岗位分类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中全部岗位,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一般来说 1.职系(Series) 是指一些工作性质相同,而责任轻重和困难程度不同,所以职级、职等不同的职位系列。简言之,一个职系就是一种专门职业(如机械工程职系)。 2.职组(Group) 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综合而成为职组,也叫职群。例:人事管理和劳动关系职组包括17个职系。 3.职级(Class) 职级是分类结构中最重要的概念。指将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皆很相似的职位划为同一职级,实行同样的管理使用与报酬。(每个职级的职位数并不相同,小到一个,多到几千)。 4.职等(Grade) 工作性质不同或主要职务不同,但其困难程度、职责大小、工作所需资格等条件充分相同之职级的归纳称为职等。同一职等的所有职位,不管它们属于哪个职系的哪个职级,其薪金报酬相同。 岗位分类结构应建立在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基础之上,它以职位为基本元素,以职系、职组为横坐标,以职级、职等为纵坐标交叉构造而成。 岗位分类与职业分类、岗位分级、品位分类的联系:岗位分类与职业分类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职业分类对企业中的岗位分类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岗位分类又为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益的补充。岗位分类适用于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机构,而岗位分级适用于实行岗位分类以外的各种企事业单位。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的区别:分类标准不同;分类依据不同;适用范围不同。

新材料定义和分类

新材料定义: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按结构组成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按照新材料的用途和性质,《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将新材料产品分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纳米及粉体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稀土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碳材料、新材料制备技术与设备等十多类具体技术领域。 1、电子信息材料 (1)微电子材料:晶圆、封装料、光刻胶、金丝、浆料、电子化学品、IGBT、功率MOS (2)光电子材料:光棒光纤、光器件、光盘、磁记录材料 (3)平板显示材料:偏光片、滤光片、玻璃、液晶、PDP稀土荧光粉、OLED发光料 (4)固态激光材料:人工晶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特种玻璃、镀膜材料 2、节能新材料 (1)半导体照明材料:衬底、外延片、MO源、高纯气体、封装料

(2)光伏电池材料: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玻璃 (3)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电极、固体氧化物、二次电池电极、膜、锂离子聚合物、储氢合金粉及其他储氢材料 3、纳米材料 4、先进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芳纶、碳化硅、石墨、硼纤维、钢纤维、晶须、人工合成耐磨材料、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硬质合金刀片、摩擦材料、复合材质材料 5、先进金属材料 (1)超级钢:新普碳、超合金、复相、专用钢、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材料、特种材、非晶合金(金属玻璃) (2)贵金属与有色:高纯贵金属、铝镁钛轻合金及材、特种铜材 6、化工新材料 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特种涂料、制冷剂、精细化工产品 7、先进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微波、瓷介电子元件、压电、敏感、透明)结构陶瓷(蜂窝、耐磨、高温、高韧、涂层、陶瓷基复合) 8、稀土材料 高纯稀土、助剂、催化剂、永磁、发光、储氢 9、磁性材料 软磁、永磁、磁记录材料、磁器件

医疗器械定义及分类

医疗器械定义及分类 国健咨询 医疗器械定义及分类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四)妊娠控制。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公布。 生产和使用以提供具体量值为目的的医疗器械,应当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具体产品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表1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 6801 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6826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6802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6827 中医器械 6803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 6830 医用X射线设备 6804 眼科手术器械 6831 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 6805 耳鼻喉科手术器械 6832 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6806 口腔科手术器械 6833 医用核素设备 国健咨询 6807 胸腔心血管手术器械 6834 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 6808 腹部手术器械 6840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6809 泌尿肛肠手术器械 6841 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 681O 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 6845 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12 妇产科用手术器械 6846 植入材料与人工器官 6813 计划生育手术器械 6854 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15 注射(整形)手术器械 6855 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6816 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 6856 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6820 普通诊察器械 6857 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6858 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 6863 口腔科材料内窥镜设备 6823 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 6864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24 医用激光仪器设备 6865 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 6825 医用高频仪器设备 6866 医用高分子材科及制品 6870 软件 6877 介入器件 国健咨询

规章制度的概念及种类

第五章规章制度 一、什么是规章制度 ㈠规章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 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规章制度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班组。它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因此,规章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规章制度的特点: ⒈约束性。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一经生效,有关单位或个人就必须严格遵守或遵照执行。如果违反有关条款,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⒉权威性。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来源于机关单位的权威性。规章制度的作者是法定的,即依法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的组织。规章制度是这些法定作者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制订,是本级机关权力意志的反映。 ⒊稳定性。规章制度既然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就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不能将脱离实际的条文,属于临时性的、个别性的问题,暂还没有条件实行的问题引入规章制度。但并不是说规章制度是一成不变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或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应及时修改并完善它。 二、规章制度的种类 规章制度包括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四大类。不同的类别,反映不同的需要,适用于不同的范围,起着不同的作用。 ㈠行政法规类 ⒈条例 条例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对有关法律、法令作辅助性、阐释性的说明和规定;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某些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对某机关、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办法、人员配备、任务职权、工作原则、工作秩序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或对某类专门人员的任务、职责、义务权利、奖惩作出系统的规定。它的制发者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规章不得称“条例”)。例如:《失业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⒉规定 规定是为实施贯彻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根据其规定和授权,对有关工作或事项作出局部的具体的规定。是法律、政策、方针的具体化形式,是处理问题的法则。主要用于明确提出对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它的制发者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例如:《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⒊办法 办法是对有关法令、条例、规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工作、有关事项的具体办理、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发者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例如:《南方工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广东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⒋细则 细则是为实施“条例”、“规定”、“办法”作详细、具体或补充的规定,对贯彻方针、政策起

31大类食品分类及类别

附件 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品种明细备注 粮食加工品0101 小麦粉 1.通用(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 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营养强化小麦粉、全麦粉、其他) 2.专用[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 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 用小麦粉、自发小麦粉、小麦胚(胚片、胚粉)、其他] 0102 大米大米(大米、糙米、其他) 0103 挂面 1.普通挂面 2.花色挂面 3.手工面

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品种明细备注 0104 其他粮食加工 品 1.谷物加工品[高粱米、黍米、稷米、小米、黑米、紫米、红线米、 小麦米、大麦米、裸大麦米、莜麦米(燕麦米)、荞麦米、薏仁米、 蒸谷米、八宝米类、混合杂粮类、其他] 2.谷物碾磨加工品[玉米碜、玉米粉、燕麦片、汤圆粉(糯米粉)、莜 麦粉、玉米自发粉、小米粉、高粱粉、荞麦粉、大麦粉、青稞粉、 杂面粉、大米粉、绿豆粉、黄豆粉、红豆粉、黑豆粉、豌豆粉、芸 豆粉、蚕豆粉、黍米粉(大黄米粉)、稷米粉(糜子面)、混合杂粮粉、 其他] 3.谷物粉类制成品(生湿面制品、生干面制品、米粉制品、其他)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0201 食用植物油 食用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亚麻 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棕榈油、橄榄油、食 用调和油、其他) 0202 食用油脂制品 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 脂、植脂奶油、粉末油脂、植脂末] 0203 食用动物油脂 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鹅油、骨髓油、 鱼油、其他)

企业岗位分类

工作岗位分类 1、工作岗位分类的几个基本概念 1)职系:由工作性质和基本特征相似相近,而任务轻重、责任大小、繁简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的岗位所构成的岗位序列。一个职系就相当于一种专门职业,职系是岗位分类中的细类。 2)职组:由工作岗位性质和特征相似相近的若干职系所构成的岗位群。职组是岗位分类中的中小类。如:小学教师就是一个职系,教师就是一个职组。 3)职门:是工作性质和特征相近的若干职组的集合。职门是岗业分类中的大类。 4)岗级:在同一职系中,工作岗位性质、任务轻重、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的集合。如:中学教师是一个职系,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教师分别是这一职系中的四个岗级。 5)岗等:是将工作性质不同,但工作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相同相近的岗位纳入统一的岗等。 刚等与岗级的区别:不是同一职系内不同岗位之间的等级划分,而是不同职系之间的相同相似岗位等级的比较和平衡。如:中学教师职系中的二等教师与机械操作职系中的五级车工可以划分为同一岗等。 2、工作岗位分类的内涵 工作岗位分类亦称岗位分类分级或岗位归级,在国家机关行政人事管理中,被称为职位分类。 岗位分级的最终结果,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纳入由职组、职系、岗级和岗等构成的体系之中。 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岗级和岗等是按照岗位的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所进行的纵向分级。 3、工作岗位分类的相关概念 1)岗位分级与职业分类标准的关系: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2)岗位分级与岗位分类:是工商企业和国家政府机关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 3)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 品位分类:是一种按照预定分类原则和方法根据人员的学历、资历及贡献大小等资格条件,将人员分成不同品级的人事制度,它是人员招聘、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工资、奖惩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者的区别: ①分类标准不同。岗位分类以事为标准;品位分类以人为标准。 ②分类依据不同。岗位分类是根据工作或岗位的性质、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进行,对事不对人;品位分类则根据对人员资历、学历、劳动态度、综合绩效和贡献率的分析,达到对人员进行分类的目的,对人不对事。 ③适应范围不同。岗位分类适用于专业性、机械性、事务性强的岗位;品位分类则适合于工作经常变化、工作效果不易量化的岗位或工作。 4、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 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一般单位应控制在两个层次以下,比较复杂的大型企业单位最多也不宜超过三个层次。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则应以它们具体的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不宜将类别划分得过细。 5、生产与管理岗位统一岗等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考虑岗位工作任务难易程度。 2)要考虑对员工行为激励的程度。 3)要体现企业员TEE资管理的策略。 6、工作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工作岗位分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虽然保待其相对独立性。但复合材料的性能却不是组分材料性能的简单加和,而是有着重要的改进.在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相(增强体)。分散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的。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分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顺村状成弥散的坡料。 从上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可以是一个连续物理相与一个连续分散相的复合。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连续相与一个或多个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复合,复合后的产物为固体时才称为复合材料。若复合产物为液体或气体时,就不能称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既可以保持原材料的某些特点,又能发挥组合后的新特征.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什。从而最合理地达到使用所要求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分类 随着材料品种不断增加,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使用材料,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如按材料的化学性质分类,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之分;如按物理性质分类,有绝缘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等。按用途分类,有航空材料、电工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 成的复合材料。 金属从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此外,如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混杂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可以看对免戈趁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

11关于部分产品分类界定问题的通知

关于部分产品分类界定问题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2003]182号 2003年08月01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期,我局陆续收到一些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对部分产品进行分类界定的请示。经研究,现将这些产品的分类界定问题通知如下: 一、医用红外线人体测温仪: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二、医用臭氧空气消毒机:用于医院空气消毒,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三、医用紫外线灭菌灯:用于医院空气灭菌,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四、抗菌口罩衬: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五、热敷灵(贴):用于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缺氧,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的疼痛,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六、手术辅助钛夹:用于腹腔手术时支持腔内组织,手术后取出。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七、医用空气过滤装置:用于吸附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八、注射器(针)破坏器: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九、无菌管路连接器:采用高频辐射加热方法使两个无菌管路实施无菌连接,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磁性缝针计数板:用于缝针计数及放置手术刀片,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十一、无影灯手柄罩: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二、磁性寻针器:用于搜集遗落在地面上的缝针和刀片,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十三、手术辅巾: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四、电刀清洁片: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五、医用担架床、病人推车、医用送药车: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 十六、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用药液注射件:属生产输液器的配件,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上述凡界定为医疗器械的产品,从2004年2月1日起凭证生产和上市销售。 特此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某某有限公司制度分类标准

某某投资有限公司 制度分类标准 一、对制度的理解 (一)制度的定义 企业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其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 (二)对制度的理解 1. 制度不是上级管理下级的工具,而是企业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工作沟通与协调的必要的手段 2. 制度不是可有可无的,全体员工都应处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中 3. 制度一定要有所为,制定一项制度就必须执行一项制度 4. 让当事人参与编写的全过程,要注重前期调查工作和第一稿的质量 二、公司的制度分类 公司目前处于从管理不规范的小企业开始规范管理、强化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向正规企业方向努力的阶段,公司目前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公司的制度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公司目前规模不大,制度建设的重心一方面要围绕着一线生产、经营工作,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采购、生产、技术、销售、基建项目管理等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消除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树立规范化、体系化的意识,强化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

所以目前公司的制度建设重心一方面要强化生产经营相关的制度,另一方面强化制度体系的构建。 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公司的制度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可以分为五类:职责类、规范类、流程规定类、检查激励类、综合类制度。 (一)职责类制度 职责类制度主要是对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的说明、界定。职责类制度主要下面几类: 1. 业务一线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安全责任相关的制度。比如煤矿放炮工、玻璃公司保窑工的岗位职责、安全责任制;此类制度往往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张贴在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墙上以强化员工对职责的观念。 2. 其他综合管理类、技术类员工的岗位说明书,比如生产处、综合处员工的岗位说明书。此类制度一般格式严谨、内容详细、规定清晰明确; 3. 组织结构图和部门职责说明。部门职责说明详细的规定了该部门的工作职责、内容,是该部门的工作指南和进行绩效考核的最基本依据。 (二)规范标准类制度 规范类制度主要是对工作内容进行规定、明确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以指导工作能够按照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也为对工作的评价、考核和奖惩激励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主要包括下面三种制度: 1. 对于操作一线的员工的工作的标准、作业的技术、安全等要求进行明确、清晰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公司内的各种岗位、各个工种、以及一定工序(工段)的技术规范、安全规范、业务操作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的规范等方面; 2. 对设备物资、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的质量相关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相关物品的质量标准、技术和工艺标准等方面; 3. 对环境、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是相关的工作环境的要求、规定,比如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保护等。 规范标准类制度属于静态制度,内容一般不包含跨岗位、跨部门的工作规范

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的区别81380

“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的区别 “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等都是规范性文件,但也有区别: 制度的含义较为广泛,具体应用的时候可大可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就是大的制度,而具体到一个企业的制度,往往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的章程之类的。 办法是对有关法令、条例、规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工作、有关事项的具体办理、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发者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 规定是为实施贯彻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根据其规定和授权,对有关工作或事项作出局部的具体的规定。是法律、政策、方针的具体化形式,是处理问题的法则。主要用于明确提出对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 细则是对某一法律、法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具体化。 条例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对有关法律、法令作辅助性、阐释性的说明和规定;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某些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对某机关、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办法、人员配备、任务职权、工作原则、工作秩序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或对某类专门人员的任务、职责、义务权利、

奖惩作出系统的规定。它的制发者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一、制度 (一)什么是“制度”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二)“制度”的使用范围 规章制度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班组。它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三)“制度”的基本要求 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四)“制度”的分类 制度可分为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两种类型。岗位性制度适用于某一岗位上的长期性工作,所以有时制度也叫“岗位责任制”。如《办公室人员考勤制度》、《机关值班制度》。法规性制度是对某方面工作制定的带有法令性质的规定,如《职工休假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 (五)“制度”的发布

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及分类

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及分类 一、新材料作文的概念 1、所谓“新材料作文”,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 1 (1 目 (2 要求 (3 (4 可,以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为底线。 2、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1)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 (2)新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作文围绕提炼的观点展开。

(3)新材料作文要求从整体或自选角度进行创作,但自选角度也应与材料整体紧密相关,知道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否则,就容易走入偏题的歧途。 三、新材料作文分类 内容上可分为: 1、事例材料新闻事实、社会现象、故事等 ”,【例 “从地 …… [,以排比句和省略号的形式指明了文章立意的方向。 从审题立意的角度看,文题材料没有设置太多的审题障碍,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即可。“幻想”连接着人类必须面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某个角度说,没有幻想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构思时,

可以从“幻想与现实”“幻想与社会进步”“幻想与成功”等角度切入,立意为文。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0年全国卷II)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丙: [ 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发表对“浅阅读”的认识,至于是谈得失利弊的哪一点或几点,由考生自由选择。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抑或是辩证看待,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到阅卷者的认可。对于本题而言,阅读方式的发展与变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当今时代,“浅阅读”以其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等特点而受到很多忙中偷闲人的喜欢。当然,与格物修身的深刻精神活动

职位职级职等划分原则

职位职级职等划分原则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职级职等划分原则 一、目的 公司职位管理系统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更清晰地为公司员工成长发展、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绩效管理提供更规范、更有效的依据。特制定本原则。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在职的全职员工。 三、相关定义 1、职系是一个组织中责任性质相近的岗位组合。一般以岗位所具备的功能和工作属类为主要依 据,将多个岗位分类归并而成岗位群组。这些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但共同承担着企业的某项重要功能的实现。公司职系分为管理职系、职能职系、现场业务职系、销售职系、技术职系五个职系。 2、职级是指一类职责、技能等相近的岗位进行归类,形成的职位大类。例如:普通职员级、主 管级、经理级等。 3、职等是指根据每一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水平、经验、学历以及职责、权限等任职要求,纵向 切分的职位等级。 四、职系划分办法 1、按照公司业务经营模式,将公司职系分为管理职系、职能职系、现场业务职系、销售职系、 技术职系五个职系。如下: 管理职系,指以组织资源、控制资源、协调关系,对公司各项事务进行最后决策和运维管理为核心职责的职位群。 职能职系,指以给各业务部门及公司事务提供支持、服务或行使一定行政管理职能为主要职责的职位群。 现场业务职系,指以围绕公司业务产品开展现场作业、管理、服务工作的职位群。 销售职系,指以开拓市场以及通过直接业务活动而带来经济效益为主要职责的职位群。 技术职系,指以专业技术为核心服务于公司的职位群。 2、各职系包含的职位类型:

五、职级职等划分办法 职级是同一职系岗位在级别上的区分,职等是同一岗位在能力水平上的区别。 1、管理职系职级职等划分 2、职能职系职级职等划分 3、现场业务职系职级职等划分

制度管理办法

制度管理办法2009年1月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适用范畴2 第三章制度治理组织机构2 第四章制度定义及分类3 第五章制度制定、修订和废止5第六章附则8

为规范XXXX(以下简称公司)制度治理,健全和完善公司制度分类标准和编制、修订程序,促进XXX经营治理水平的提升,参照XXX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 公司制度要紧是为XXX进展战略和经营治理提供支撑,规范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和秩序,公司制度体系应符合如下原则: 体系完整:制度体系要涵盖XXX为实现整体战略目标而涉及的各项治理职能,尽量做到内容全面; 结构合理:制度体系要分类合理、层次明确,体系内各项制度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有利于懂得、执行与实施; 和谐一致:制度中有明确的适用条件与适用部门、制度中规定的权责对等清晰,低级制度服从高级制度,各级制度之间幸免冲突; 功能到位:治理制度能满足XXX治理各层面活动的需要; 精简清晰:在制度内容上,纲目精炼、结构合理、语言简洁; 相对前瞻:治理制度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稳固性,不宜经常作原则性的变动; 合法合规:符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符合XXX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有关规定; 符合实际:习惯XXX现有的进展时期,符合XXX的实际情形和企业文化,关注XXX现时期最核心最紧迫解决的咨询题。 适用范畴 本方法适用于XXX全局范畴和局本部制度的立项、起草、审订、修改、颁布、备案、废止等制度的各项治理,局下属单位的制度治理可参照本方法执行。 制度治理组织机构 局决策层是公司制度治理的领导机构,在制度治理方面要紧职责如下:审批XXX制度编制规划;

批准公司的各项治理制度; 决定制度的立项、修订、公布和废止。 战略规划部是XXX制度治理的归口部门,在制度治理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组织拟定XXX制度编制规划; 督促、检查、协助其他部门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组织论证制度草案及征求修改意见; 审核各部门起草的制度草案的规范性; 汇编存档公司的各类治理制度,对局下属单位的重要制度进行备案。 局本部各部门是各项职能制度的具体制定和执行部门,在制度治理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协助战略规划部拟定XXX制度编制规划; 起草和修订要紧属于本部门职能或本专业的制度; 审核、会签与本部门或本专业有关的其他制度; 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制度,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 制度定义及分类 本方法中所称的制度是指,公司制定及颁布的具有约束力的各种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包括“制度”、“规则”、“规定”、“条例”、“方法”、、“细则”等。 “制度”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某一方面作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规则”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治理某一方面作的原则性的法则; “规定”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治理某一方面制定程序性内容的决定; “条例”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治理中某一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原则的规定的文件; “方法”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治理中处理或解决某项工作的方法、步骤、措施等; “细则”也称实施细则,是指为实施某一条例、规定等结合实际情形、对其所做的详细、具体讲明和补充。

制度的定义与分类

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请尊重我的知识产权。 《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制度的定义与分类 张旭昆制度是什么? 许多研究制度的理论家都对“制度”下过互有差异的定义。在老制度主义者以及后(现代)制度主义者中间,对制度就有不同的定义(1)。较早的美国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凡勃伦相当宽泛地定义制度是“大多数人共同的既定的思想习惯”(2)。康芒斯则认为制度无非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3)。另一个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沃尔顿·哈米尔顿对制度提出了一个更精确的著名定义:“制度意味着一些普遍的永久的思想行为方式,它渗透在一个团体的习惯中或一个民族的习俗中……制度强制性地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可行范围。”(4)后(现代)制度主义者霍奇森则认为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的约束所创造出来的持久的行为规范的社会组织(5)。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如此定义制度:“制度提供框架,人类得以在里面相互影响。制度确立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6)日本新制度经济学家青木昌彦(7)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概括了其他人对制度的三种定义,并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他指出,关于制度有三种定义,一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参与者,尤其是组织;二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规则;三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均衡解。他本人倾向于第三种定义,但提出了修正意见,把制度定义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理念的自我维持系统。 对于上述定义,本文有如下几点看法:制度不宜被定义为博弈的参与者,尤其是组织。制度也不宜一概被定义为博弈的均衡解。首先,并非任何博弈的均衡解都是制度,起码一次性囚犯博弈的均衡解就不能称作制度。因此,制度至多只能是某一类博弈的均衡解。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从给“制度”下定义这一目的出发,可分为两类:一类博弈的策略集是参与者除生理条件不许可之外所有可能的行为,包括杀人、放火等,其解是给博弈的参与者划定行为的可行范围或可行空间,例如禁止上面列举的行为。这类博弈的均衡解才可能是制度或行为规则。另一类博弈的策略集是参与者行为的可行范围或可行空间,它们由制度或行为规则所规定,其均衡解是博弈的参与者的最优行为,而不是制度或行为规则。前一类博弈可称作决定制度的博弈,简称制度博弈;后一类博弈可称作既定制度下决定行为的博弈,简称行为博弈。这两类博弈都可能出现多重均衡解,包括多重子博弈精炼均衡解。制度博弈的多重均衡解有助于说明制度的多元性,行为博弈的多重均衡解有助于说明行为的多样性。 其次,制度也不宜被定义为制度博弈的均衡解,因为如果制度被如此定义,那么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将无人会不遵守制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并且若严格按此定义,则不被人遵守或实行的规定便不能算作制度,于是“禁偷盗”也不再是制度了。当然,如此定义制度,可强调制度的可实施性,但是可实施性并不是制度的根本性特征,因为大多数制度,尤其是那些具有非帕累托性质的制度,往往是不能得到完全遵守完全实施的。因此对于大多数制度来讲,可实施性都是不完全的,根据均衡解定义,它们似乎都不应算作制度了,因为既然有人不遵守之,便证明遵守行为并非纳什均衡解。必须把制度和制度的有效性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制度失效正是制度演化中的常见现象,是制度演化分析需要说明的现象,如果失效的无法实施或难以实施的制度不算制度,那就意味着把制度演化分析的很大部分工作给取消了。 再次,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均衡解,其目的是为了把制度作为被解释的内生变量,而不再是制约博弈结果的外生变量。但是,若要达此目的,未必非要如此定义制度,可以像上面所做的那样,把博弈分为制度博弈和行为博弈,在行为博弈中,制度是制约博弈结果的外生

冷冻饮品 术语和分类

GB/T XXX—XX冷冻饮品术语和分类 IGB/T XXX—XX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饮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IIGB/T XXX—XX冷冻饮品术语和分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冻饮品(又称固态冷饮料)的术语和定义及分类。本标准适用于冷冻饮品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冷冻饮品frozen drinks 固态冷饮料

以饮用水、食糖、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用油脂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凝冻、硬化等工艺制成的固态饮品。 2.2 冰淇淋ice cream 冰激淋 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食糖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用油脂、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老化、凝冻/硬化等工艺制成体积膨胀的冷冻饮品。 2.3 全乳脂冰淇淋derifat ice cream 乳脂含量为8%以上(不含非乳脂)的冰淇淋。 2.4 清型全乳脂冰淇淋uniform derifat ice cream 不含颗粒或块状辅料的全乳脂冰淇淋,如奶油冰淇淋、可可冰淇淋等。 2.5 组合型全乳脂冰淇淋make up derifat ice cream 主体全乳脂冰淇淋所占比率不低于50%,和其他种类冷饮品或巧克力、饼坯、核桃、蛋卷等组合而成的制品,如巧克力奶油冰淇淋、蛋卷奶油冰淇淋等。 2.6 半乳脂冰淇淋half derifat ice cream 乳脂含量为

关于制度的词语解释

关于制度的词语解释 一、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 [system;institution]∶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管理货币制度 (2) [order]∶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以他们为首的腐朽制度的象征 (3) [style]∶式样;规格[1] 引证解释 1. 所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孔颖达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 宋王安石《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魏巍《壮行集·春天漫笔》:“他没有看到,存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消灭,就是大公平。” 2. 制订法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汉书·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三章:“创制权,由人民以公意创制一种法律,此则异於专制时代,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也。” 3. 规定。

唐元结《与何员外书》:“昔年在山野,曾作愚巾凡裘,异於制度。”《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尚书省奏:‘永固自执政为真定尹,其繖盖当用何制度?’ 金主曰:‘用执政制度。’” 4. 指规定品级的服饰。丝弦戏《空印盒》第十场:“与他去了制度!” 5. 制作。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一:“臣望奉天有天子气,宜制度为垒,以备非常。”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生制度?” 6. 谓制作方法。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东坡在黄州,手作菜羹,号为东坡羹,自叙其制度。” 7. 规模;样式。 《史记·孝武本纪》:“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洛邑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适均,所以成王命召公相宅,周公兴筑,号曰东都,宫室制度,与镐京同。”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鍊,制度浑朴。”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自己乘坐高四层的龙舟,萧皇后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 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制度壮丽。 译为:司农卿韦弘机营建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制作的规格雄壮华丽。 9. 制度。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食品分类名称及分类名称

(19)章丘账号:370181 密码:zqsyj123 (20)岱岳区账号:370984 密码:8563918 (21)寿光账号:370783 密码:5200727 2762表A.1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2760附录E 01.0 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膳食用食品涉及品种除外) 01.01 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调制乳 01.01.01 巴氏杀菌乳 01.01.02 灭菌乳 01.01.03 调制乳 01.02 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 01.02.01 发酵乳 01.02.02 风味发酵乳 01.03 乳粉(包括加糖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 01.03.01 乳粉和奶油粉 01.03.02 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 01.04 炼乳及其调制产品

01.04.01 淡炼乳(原味) 01.04.02 调制炼乳(包括加糖炼乳及使用了非乳原料的调制炼乳等) 01.05 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 01.05.01 稀奶油 01.05.02 — 01.05.03 调制稀奶油 01.05.04 稀奶油类似品 01.06 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类似品 01.06.01 非熟化干酪 01.06.02 熟化干酪 01.06.03 乳清干酪 01.06.04 再制干酪 01.06.04.01 普通再制干酪 01.06.04.02 调味再制干酪 01.06.05 干酪类似品 01.06.06 乳清蛋白干酪 01.07 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食风味食品或其预制产品(不包括冰淇淋

和风味发酵乳) 01.08 其他乳制品(如乳清粉、酪蛋白粉等) 02.0 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02.01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02.01.01 植物油脂 02.01.01.01 植物油 02.01.01.02 氢化植物油 02.01.02 动物油脂(包括猪油、牛油、鱼油和其他动物脂肪等) 02.01.03 无水黄油,无水乳脂 02.02 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 02.02.01 脂肪含量80%以上的乳化制品 02.02.01.01 黄油和浓缩黄油 02.02.01.02 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及其类似制品(如黄油和人造黄油混合品) 02.02.02 脂肪含量80%以下的乳化制品 02.03 02.02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乳化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