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知觉的一般概念

角色知觉的一般概念
角色知觉的一般概念

角色知觉的一般概念

角色认知又称为角色知觉,是指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

家庭中的父亲这一角色,使他在家里具有一家之主的地位,一个人担任了领导职务,这个人在单位里就取得了领导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为此,作为领导者要具备领导者地位的角色知觉,时刻想到自己已经是一个领导者了,应该履行这一角色的责任与义务。同样,处于父亲这一角色的地位,也要对家庭尽到自己的职责。

角色就是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人生就如同一场剧,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管理者同样扮演着一种社会角色。一个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而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指挥。在社会化的工业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管理者都扮演着乐队指挥的协调组织的角色。

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成分: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角色评价。

角色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应该在社会与组织中所处地位的认识。每个人都在心目中勾画着自己的形象,思考着自己应该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角色,这些都是角色认知的表现。

角色行为是指一个人按照特定的社会与组织所赋子角色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而进行的行为。一个担任商店营业员角色的职工,其在商店内的行为模式是,要有熟练的服务技能,丰富的业务知识,周到、热情的服务态度。而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与管理者的角色.其行为模式应该是,

要完成多项领导行为与职能,包括群众组织者、群体教育者、群体利益代表者与维护者、信息使用和传播者的角色行为。

角色期望是指他人刘一个人所血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托。人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必得寄于一定的期望。显然,人们依照自己认定的角色标准,期望着扮演一定角色的人的角色行为。群众对于承担领导角色者,寄于很大的期望,希望领导者带领他们进行现代化建设。

角色评价是指他人对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的评论与估价。人们自然而然地由角色期望开始,最后对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行为进行“评头品足”,做出应有的评估。

角色知觉中的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是指角色扮演者主观方面的因素;而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是指他人对角色扮演者的反馈信息,属于客观方面的因素。角色知觉作为复杂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中的一个方面,只有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条件下,才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正确的角色知觉。这也说明,角色知觉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动态的实现过程,而不是消极的静态的反映过程。

5.2.2影响角色知觉的因素

影响角色知觉诸成分的因素很多

(一)对角色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角色的认知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客观地自我评价,二是个人的文化背景初家庭社会环境。

我们常说,“人员有自知之明”,这说明,人对自己的估计要客观、清醒,要正确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然后明确自己所应追求角色的方向。

一定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都制约着人的角色认知与抱负。音乐世家、梨园世家的家庭环境有可能造就音乐家、艺术家的角色认知。社会环境促使了“时势造英雄”的客观条件,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争当“开拓者”、“革新家”的角色认知愈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顺应历史潮流,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以有超常的角色认知,完成惊天动地之伟业。

(二)对角色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能否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而行动,受个人对角色认知的程度与自己的个性持征制约。在单位里的领导者,对自己所扮演的领导者角色的认知与意识愈深刻,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一个领导者,那么,该领导就会承担领导者的责任、使用领导者的权力、履行领导者的义务,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反之,对领导者角色的认知与意识甚差,那么,他就不能履行领导者的行为模式,不能承担应该承担的领导责任,起不到领导者的应有作用。

一般说来,不同个性的人,如外向型与内向型的人在履行角色行为时会有不同的表现,甚至会影响角色行为的效果。但是,也有另一种看法,即通过角色塑造,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规范可以改变人的个性特征。因为,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人对自己酌个性是否适合该角色会有所认

识,从而设立角色形象,按照形象来调整自身的个性特征,进入角色行为。许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形成了该角色特有的个性特征。

(三)对角色期望的影响因素

他人对某一人的角色期望是受角色的职务及平时的了解程度制约的。一旦组织上任命某人担任了某一职务,那么,人们就会按照职务的职能标准来期望该角色。因为不同职务的人的职、权、能是不同的,人们不会期望班组长与车间主任保厂长一样进行角色行为。人们总是期望,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角色行为。

人们长期在一起工作、学习、生活,彼此有一定的相互认知,因而可以期望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他人对某一人的角色评价的高低,首先制约于对该角色的期望与该角色实际上的角色行为的差距。图5—1就是角色评价与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差距之间的相关图。

从图中可见,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之间的差距愈大,则角色评价愈低;反之,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之间的差距愈小,则角色评价愈高。

这说明,对某一角色的期望过高,而该角色实际上又做不到,最后必然导致大失所望,评价甚低。作为领导者也不要向群众“许愿”过多而实际做不到,结果是遭受群众较低的评价,导致自我形象的贬低。

对某一角色的评价,还受到来自纵向与横向对比的影响。在一个工厂中,如果前任领导专搞“管、卡、压”,那么,后任领导搞点“感情激励”,群众在对比中会给后任领导以较高的角色评价。这就是纵向对比

的结果。如果甲厂领导发了较高的奖金,乙厂领导没有发或发得很少,其结果是甲乙两厂群众都对甲厂领导有较高的角色评价,相形之下,对乙厂领导的评价就不高。

我们可以举出知觉的实践过程团(见下团5—2)。从图中可见:

首先,角色知觉的实践过程是综合角色认知和角色期望,将主观可以与客观需要相结合,其目的是寻找明确的自我角色形象。

其次,体察客观的角色评价,吸收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并结合角色认知,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这时,我们要坚信自己能按角色的要求行动:进一步树立自己的角色形象。

最后,充分检验自己的角色,并根据角色评价,确立自己固定的角色行为模式,最终达到角色确认的目的。

分析角色知觉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表5—1为角色效益与角色的自我评价、社会组织的认可程度问的相关。

从表5—1可见,只有在角色的自我评价与社会组织的认可程度都高时,角色的效益最高,最能发挥对角色的激励作用。

分析角色知觉将有助于合理使用人才,搞好人事管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做好各类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

知觉

一、知觉概念 1.知觉的定义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的反应。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①两者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知形式。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即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②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比感觉复杂。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 (3)知觉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需要和动机、价值与态度、情绪。 2.知觉过程的作用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觉察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属性区别开来。确认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他纳入一定的范畴。

3.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4.几个概念 (1)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 (2)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人的知觉系统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例如:在阅读课文时,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我们从课文中提取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 二、知觉的特性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的知觉选择性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人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对外来的刺激进行有选择的加工的过程。被选择的是对象,未被选择的其他刺激成为背景。人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有所区别的。知觉对象的形象较为鲜明,轮廓较为清楚,结构也较为完整;作为知觉背

概述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概念,感觉的种类。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绣的花箱等都是感觉。真和一个具体事物都有许多个别属性,当这些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是,就在大脑中引起相应的视听嗅味,触等感觉。 二、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第一视觉。 引起视觉的11刺激物时,电磁光谱中一定范围的可见光波。光波有三种物理属性,波光波幅和纯度。光波作用视分析器引起视觉也具有三种心理属性。色彩明度,饱和度。 第二,听觉。音波是有物体振动引起空气分子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变化而产生的。音波作用听分析器而引起听觉。 第三嗅觉。嗅觉是一种化学性感觉,其适宜刺激是挥发性的物质分子。其感受器为鼻腔上鼻道内棕色嗅膜中的嗅细胞。 第四。味觉。味觉也是一种化学性感觉,它喂食物选择食欲的增加有关。其适宜刺激物是溶解于水的物质分子。舌根对苦的感受性高,舌尖对甜舌的两侧对酸味儿,舌两侧前部对咸敏感。 第五肤觉。弗爵士物体的机械和温度特性作用于皮肤表面而引起的感觉。一般包含有同温冷处四种基本皮肤感觉。其外周感受器分别

为表皮各层中的游离神经末梢、罗佛尼氏小体。克劳斯氏小球以及真皮层的迈纳斯触觉小体和皮肤深处的一夜,也西尼氏环层小体。 2、内部感觉 第一,运动觉。运动觉又称动觉。动觉时有机体对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为肌梭腱梭关节小体等神经末梢。由于肌肉收缩,伸展和关节角度变化给与的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经传入神经脊髓丘索到大脑皮层中央沟的前回。便产生动觉,在反馈和连锁活动中动觉起监督保证和协调作用。动觉与肤觉结合可以构成触摸觉,动觉是一切活动和言语运动的基础。 第二,平衡觉。 平衡觉是有机体在作直线加减速运动和旋转运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的一种感觉。其感觉器官是内耳前庭器官的耳石装置,刺激引起神经冲动,经前庭神经节,脑桥前庭神经核一部分到内脏器官,一部分的眼肌,一部分到小脑引起姿势调整,以保持身体平衡,同时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颞叶听区前的前外雪氏回,产生变速和旋转感觉。 第三,机体觉。 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环境变化作用于内脏,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内脏器活动状态的感觉。机体觉的适宜刺激物是内脏器官的活动变化。其感受器是分布在内脏器官壁上的游离状态的神经末梢。其神经通路主要是通过植物性神经干来完成的。机体觉一般包括饿饱,渴,痛,恶心便意感觉等。机体觉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没有明确的定位。谢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复习稿练习与答案)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 (三)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略作解释) 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知觉, 1 、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 、分析: (1 )“直接作用”。 (2 )“整体”。( 整体不是个别属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多种个别属性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1 、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2 、依据知觉的对象的不同分为: (1)物体知觉 ①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特性的知觉。 ②时间知觉:对节奏、时间的估计。 ③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2)社会知觉 ①个人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3.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可分为(补充内容): (1)正确的知觉 (2)错误的知觉(错觉) 概念:~即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①对物的错觉(如视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形重错觉) ②对人的错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 错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完全是无益的,如果利用得法,我们是可以利用人们的错觉来达到一定的特殊效果的。 四、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 1 、反映的对象相同: 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感性认识阶

第四章知觉

第三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知觉包含了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感觉成分的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耍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在实际生活巾,人们都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是个别的光点,色调或线段,也不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刺激特征,面是由这些特性组成的有结构的整体。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总是作为一定事物或对象的属性或恃性而存在的。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识别和确认。觉察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是把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识别与确认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识别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比较容易觉察一个物体是否存在,那么要识别和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的多了。 二、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人在知觉客现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它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 三、知觉的种类 (一)根据知觉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 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二)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 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但是知觉又与感觉不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因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也是对感觉信息做出的进一步处理。 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经由各感官决志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具有知觉理解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特征,由此而保证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综合各种举例分析,我们将知觉的基本特性具体阐述如下: 一、知觉理解性 (1)定义: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 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 行解释,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 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人在感知知觉对象 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 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 后把它们标示出来。比如,在听一段音乐的 时候,非专业的听众会听出“好听”或者“不 好听”,更进一步的能听出这段音乐里表达 出了怎样一种感情,而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则 能听出其中每个乐章代表的不同含义,这段 音乐使用了多少种乐器进行演奏,甚至听几图一 遍就能学会并演奏这段旋律。这是听觉上的例子,在视觉和其它感觉中也是如此。在视觉上,我们看到图一中不规则的墨块,一下子看不出这是什么,但是在以往的经验上,我们曾经见过“狗”这种动物,便会反应出这是狗。 因为知觉的理解受到已知经验的很大影响,容易形成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指个体由于已有知识经验、动机或暗示等形成的某种知觉期望,有准备地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知觉的过程。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有时候(常为实验状态下)定势的产生依赖于先前刺激呈现的时间长短,如果过长被试会产生疲劳效应,定势作用消失。 (2)特点: 1、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 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因此当人 无法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 进行理解和解释,那么知觉理解性就会 降低。 例如图二中所看到,两个螺帽并不 互相垂直,同时这也是一张不可能图形, 这给人们判断他们的真实三维形状提供 了错误信息。 2、知觉理解性受语言指导的重要影响。

感知觉的概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感觉的概述 实习班级13学前1班2班 授课时间2016年**月**日星期五第3、4节课 教学课题第二篇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教学目标1掌握感知觉的概念及种类 2掌握感知觉的作用 3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知觉的概念、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环节与内容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上课前同学们先来看看几张图片。(出示图片:水果、建筑物、生活用品等) 问:请问图片中的是什么?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配合老师完成一个小测试(自愿或随机点名一位同学闭上眼睛,让他摸一部手机并猜测) 问:请问你能猜的出这是什么吗? 师:很好,刚刚同学们不仅答出了图片上的所有名称,也正确猜出了

这是一部手机,那么请问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来获得这些信息的呢?生:视觉和触觉 师:没错,视觉和触觉都是感知觉的一部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第一节感知觉的概述(板书标题),首先,我们先来学习感觉(板书:一、关于感觉的认识)。二、教学新课 一、感觉的含义及其种类 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划线P32 板书:定义) 2.感觉的生理机制 师:那么,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1)感觉系统的构成:由感受器和相应的感觉神经组成的 (2)感觉产生的过程:三个主要环节:感觉器官--转换--感觉中枢(大脑)(划线P32 板书:感觉器官--转换--感觉中枢) 问:是否所有的事物我们都能感觉到呢?生:不是 师:没错,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超声波,红外线、某些动物的叫声等。那么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有感觉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绝对感觉阈限:某种刺激若要引起一个人的感觉,是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的。只有当物体发出的声音、气味等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被听到、闻到。 绝对感觉阈限----- 指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划线

第四章消费者的知觉-消费心理学资料

第四章消费者的知觉 教学要求: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从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开始的。它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前提,也是消费者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本章学习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感觉和知觉的含义、分类和营销应用,掌握提高企业展露水平的技巧;学会利用知觉原理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感觉和知觉的含义、分类、特征,感觉知觉的心理现象在营销中的应用。错觉的产生、种类及营销应用。知觉过程、知觉风险以及在营销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展露及展露选择性的认识以及营销应用;零售商如何提高展露水平;植入式营销和埋伏式营销的认识和营销应用。知觉风险的产生和降低知觉风险的途径。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内容: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从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开始的。它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前提,也是消费者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过程包括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和想象等心理过程。

第一节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与知觉是消费者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其他心理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消费者通过感觉和知觉活动可以获得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资料。 一、消费者的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所谓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 (二)感觉的分类 人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把各种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类。外部感觉是指由人体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按引起感觉的刺激物与感受器官有无直接接触,分为距离感受作用和接触感受作用。内部感觉是指接受肌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和运动及内脏不同状态的感觉。主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多种多样的感觉使消费者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商品的属性和特点,初步获得对商品的感性认识。 (三)感觉的基本特征 (1)适宜刺激。(2)感受性。(3)适应性。(4)关联性。 (四)感觉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1、感觉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感觉是消费者认识商品的起点,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消费者只有在感觉的基础上,

知觉

知觉(Perception) 一.知觉的概念 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2.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常恒性 3.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4)错觉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1.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3)对象的组合 2,主观因素: (1)兴趣 (2)需要与动机 (3)个性特征 (4)过去经验 2.情境 三.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即对个人,群体及其关系的知觉。 1,对个人的知觉(Person perception) 2,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3,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 四.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1,归因的概念: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作的解释和推论。 2,行为的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 (1)归因三原则:一贯性;普扁性;差异性 (2)结果(consistency);(consensus);(distinctiveness) 3.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1)能力;(2)努力;(3)务难度;(4)机遇 五.知觉的偏见 1.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2.晕轮效应(halo effects) 3.定型(stereotype) 4.投射(projection) 5.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s) 6.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 7.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那么既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在加工反映客观事物时会有一些基本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 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其关键词为:背景和对象。那么在考试中一般会涉及两种情况:一、考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关系,1、对象和背景差异大,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2、对象和背景相辅相成,比如:迷彩服,就是选择性的反向利用。二、从背景中挑选的对象因人而异,比如:进一间屋子,有人先看天花板,有人先看地板。 整体性是指在知觉时总是将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也就是说人在加工客观事物时会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整体性的考查方式由以下几点:一、通过部分去认识整体,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二、整体影响部分的认识,比如,数字13,在数字12、13、14序列中会被当成13,而在ABC序列中则被当成是字母B。三、知觉强度大的部分影响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说关键特征影响整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常考点,也是一个易错点,比如:一首曲子换不同的乐器,由不同的人演奏,人们依然能听出来这首曲子,说明了知觉的整体性,因为换了人和演奏的乐器,但是曲子的关键特征没变。四、当物体是不完整时,知觉会依靠知识经验对其进行补充,比如:画家可以通过花瓣去还原花朵。 理解性是在知觉时,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常考的点在于:一、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比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言

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有较大作用,比如:去旅游时,当导游说前面的石头是望夫石,远看像一位站在海边的女人等待出海的丈夫归来时,大家都觉得确实像望夫石。 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变化,但是知觉本身不变,比如:从各个角度去看一扇门的形状都是长方形,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以上就是关于知觉的特性的考点,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帮助广大考生轻松掌握此知识点。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的概念

感知觉的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到“感觉”这个词,如“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与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感觉”的意思并不相同。在心理学中,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眼睛反映物体的颜色,这属于视觉;通过耳朵反映物体发出的声音,这属于听觉;通过鼻子闻一闻物体发出的气味,这属于嗅觉;通过皮肤接触感受物体的温度或软硬程度,这属于肤觉……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 感觉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通过感觉,人们既能认识外界事物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属性,也能认识自己机体的状态,如饥、渴等,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借助于感觉获得的信息,人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实验表明,在动物个体发育的早期进行感觉剥夺,会使动物的感觉功能产生严重缺陷;人类也无法长时间忍受全部或部分感觉剥夺。感觉剥夺会使人的思维过程混乱,出现幻觉,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什么是知觉 1.知觉 任何一种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当我们把对事物的不同个别属性加以综合时,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全面的反映,这就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意识到孤立的感觉,因为我们总是要把对事物的各种感觉信息综合起来,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事物。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例如,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红色,而是红旗的红色,或红花、红衣、红车等等的红色;对于听到的声音,我们总是知觉为言语声、流水声或汽车声等有意义的声音。 2.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人主动获得惑性认识的活动形式。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 观察力指观察的能力,即通过观察活动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学习要求发展儿童的智慧,那么,它也应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普遍的特点之

角色知觉的一般概念

角色知觉的一般概念 角色认知又称为角色知觉,是指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 家庭中的父亲这一角色,使他在家里具有一家之主的地位,一个人担任了领导职务,这个人在单位里就取得了领导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为此,作为领导者要具备领导者地位的角色知觉,时刻想到自己已经是一个领导者了,应该履行这一角色的责任与义务。同样,处于父亲这一角色的地位,也要对家庭尽到自己的职责。 角色就是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人生就如同一场剧,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管理者同样扮演着一种社会角色。一个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而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指挥。在社会化的工业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管理者都扮演着乐队指挥的协调组织的角色。 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成分: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角色评价。 角色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应该在社会与组织中所处地位的认识。每个人都在心目中勾画着自己的形象,思考着自己应该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角色,这些都是角色认知的表现。 角色行为是指一个人按照特定的社会与组织所赋子角色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而进行的行为。一个担任商店营业员角色的职工,其在商店内的行为模式是,要有熟练的服务技能,丰富的业务知识,周到、热情的服务态度。而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与管理者的角色.其行为模式应该是,

要完成多项领导行为与职能,包括群众组织者、群体教育者、群体利益代表者与维护者、信息使用和传播者的角色行为。 角色期望是指他人刘一个人所血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托。人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必得寄于一定的期望。显然,人们依照自己认定的角色标准,期望着扮演一定角色的人的角色行为。群众对于承担领导角色者,寄于很大的期望,希望领导者带领他们进行现代化建设。 角色评价是指他人对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的评论与估价。人们自然而然地由角色期望开始,最后对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行为进行“评头品足”,做出应有的评估。 角色知觉中的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是指角色扮演者主观方面的因素;而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是指他人对角色扮演者的反馈信息,属于客观方面的因素。角色知觉作为复杂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中的一个方面,只有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条件下,才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正确的角色知觉。这也说明,角色知觉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动态的实现过程,而不是消极的静态的反映过程。 5.2.2影响角色知觉的因素 影响角色知觉诸成分的因素很多 (一)对角色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角色的认知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客观地自我评价,二是个人的文化背景初家庭社会环境。

第四章 知觉

第四章知觉 一、知觉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知觉的形成既需要来自外界的信息资料,同时又有人原有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参与, 二者共同完成知觉过程。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名词解释+关系(区别与联系)+看法) ?第一,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整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第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要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感觉:个别属性 ?知觉:整体属性(必考) 三、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能够把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有: ?大小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征。 ?明度和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固有的明度和颜色的知觉不随映象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 ?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征。 ?知觉的恒常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客观对象具有稳定性,我们的知觉也就需要具有相应的稳定性,以便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和本来面貌。 ?知觉恒常性使得我们人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判断) ?四(1)形状知觉:指物体的形状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借助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实现的;形状不同,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就不同。 ?(2)大小知觉:指物体的空间范围在人脑中的反映;大小知觉借助视觉、触摸觉、动觉

知觉的特性教案

教学课题:知觉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知觉的特性在生活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觉的四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感觉?感觉有哪些特性? 什么是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何? 教师总结及导入新课: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参与。 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授新课 (一)知觉的选择性 1、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某一瞬间,我们是否将正在发生的所有事物都作为知觉的对象?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教师总结得出知觉选择性的概念 2、知觉选择性的含义? 含义: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种类和基本特性

知觉的种类和基本特性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 下午好,我是来自绵阳师范学院的杨巧琳。今天我要说的题目是《知觉的种类和基本特性》,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阐述。 一、关于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第四章)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更要认识事物的整体,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整体就是知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知觉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知觉的特征、种类,以便在实践中更好的利用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知觉的概念,掌握知觉的特征及种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的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健康地学习与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觉的种类和特征。 2、难点:由理论到实践,利用知觉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一)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有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掌握知觉的理论知识。 (二)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从图片中观察知觉的特性,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讨论法:针对开放性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表进行陈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说学法 (一)观察法;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二)合作探究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2分钟) 提问:红色的,甜的,圆圆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苹果、西红柿),在判断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感觉? 2、讲授新课(35分钟左右) (一)教师引入知觉的概念:知觉就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比如颜色形状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列举5个事例,请学生判断是否属于知觉。 (二)知觉的种类: A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获得的知觉。列举例子:下楼梯,猴子攀登。请学生讨论并回答还有哪些空间知觉的运用。 B时间知觉: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获得时间知觉的线索:(1)外在线索,比如太阳升落、月亮圆缺、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或生活、工作中的工作程序;(2)内在

知觉概念知觉是脑对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其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 概念:知觉是脑对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其关系的整体反映-脑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各种特征或信息组合在一起并对其意义进行反映。主要有触知觉、听 知觉和视知觉等。 自然匹配原则:右手比左手对右侧的视野的闪光的反应时间要短,左手比右手对左侧的反应要快。(西蒙效应) 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元。超柱仅实现同一种感觉模式中,各种属 性的综合反应,形成简单的知觉;联络区皮层的多模式感知细胞,则将多种模 式的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的知觉。 精神盲:两半球颞下回的损伤使猴不能识别现实刺激物。它们看见蛇也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失去了正常猴所具有的那种恐惧反应能力。因而将颞下回损伤造成的 这种认知障碍,称为精神盲。 知觉的神经基础:在各种感觉功能的大脑皮层中,存在着两级功能区,即初级感觉区和次级感觉区。在各种性质不同的皮层感觉区之间还存在着联络区皮层。此外,顶叶皮层,特别是下顶叶和前额叶皮层对复杂物体、运动物体和具有时间因素的知觉具有重要作用。概括地说,次级感觉皮层、联络区皮层以及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结构,形成了知觉的神经基础。 ☆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失认症患者的感官、感觉神经、感觉通路和皮层初级感觉区的结构功能完全正常,但是次级感觉皮层或联络区皮层存在着局部的器质性损伤。 包括视觉失认症、听觉失认症和躯体失认症等。 ☆面孔失认症面孔认知障碍分为两种类型:熟人面孔失认症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熟人面孔失认症对站在面前的两个陌生人可知觉或分辨,也能根据单人面孔照片,指出该人在集体照片中的位置。但病人不能单凭面孔确认亲人,却可凭借亲人的语声或熟悉的衣着加以确认。这类病人大多数是双侧或右内侧枕-颞叶皮层之间的联系受损。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的患者,对熟人确认正确无误,但对面前的陌生人却无法分辨。这类患者大多数为两侧枕叶或右侧顶叶皮层受损。

知觉的特性教案

教学课题:知觉的特性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知觉的特性在生活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觉的四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冋答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感觉?感觉有哪些特性? 什么是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何? 教师总结及导入新课: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 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参与。 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 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人对于客观 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授新课 (一)知觉的选择性 1、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某一瞬间,我们是否将正在发生的所有事物都作为知觉的对象?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教师总结得出知觉选择性的概念 2、知觉选择性的含义? 含义: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 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 知觉的选择性。 出示图片 C B I

消费者的知觉_消费心理学

教学要求: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从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开始的。它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前提,也是消费者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本章学习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感觉和知觉的含义、分类和营销应用,掌握提高企业展露水平的技巧;学会利用知觉原理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感觉和知觉的含义、分类、特征,感觉知觉的心理现象在营销中的应用。错觉的产生、种类及营销应用。知觉过程、知觉风险以及在营销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展露及展露选择性的认识以及营销应用;零售商如何提高展露水平;植入式营销和埋伏式营销的认识和营销应用。知觉风险的产生和降低知觉风险的途径。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内容: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从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开始的。它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前提,也是消费者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过程包括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和想象等心理过程。 第一节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与知觉是消费者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其他心理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消费者通过感觉和知觉活动可以获得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资料。 一、消费者的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所谓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 (二)感觉的分类 人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把各种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类。外部感觉是指由人体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按引起感觉的刺激物与感受器官有无直接接触,分为距离感受作用和接触感受作用。内部感觉是指接受肌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和运动及内脏不同状态的感觉。主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多种多样的感觉使消费者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商品的属性和特点,初步获得对商品的感性认识。 (三)感觉的基本特征 (1)适宜刺激。(2)感受性。(3)适应性。(4)关联性。 (四)感觉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1、感觉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感觉是消费者认识商品的起点,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消费者只有在感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对商品的全面认识。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