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物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六物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六物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六物黄芩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黄芩半两,大青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半两,石膏半两,桂心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婴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之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服。

【摘录】《活人书》卷二十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六物黄芩汤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方解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配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 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 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黄芩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一)

黄芩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一) 作者:丁舸,杨宜花,左志琴,赵永红 【摘要】黄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清热燥湿、清肠止痢、清泻肺火、泻肝胆火、泻火解毒、清热泻痞、清热安胎、和解少阳、清热止血等方面。 【关键词】黄芩;清热燥湿;方剂;中药配伍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6CB504702)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胃、胆、大肠经。《神农本草经》云:“主诸热黄疸,肠侦,泄痢,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主治秘诀》也曰黄芩:“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由此可见,黄芩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在许多方剂中也均有配伍,现将其配伍意义阐述如下: 1清热燥湿 黄芩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清热燥湿是黄芩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本草经疏》指出:“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黄疸、肠侦、泄痢,皆温热胜之病也,折其本,则诸病自瘳矣。”对于湿热病证,黄芩常与清利湿热药配伍,则效如桴鼓。如甘露消毒丹主治瘟疫、暑温、湿温,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方中以黄芩为君药,既清热燥湿,又泻火解毒,配上滑石、茵陈清热利湿,既使湿热从内而燥之,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之。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证型疾病疗效显著,宋诵文〔1〕用本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治愈率为91.8%,总有效率98%。叶伟东等〔2〕用本方加减治疗病毒性瘀疸型肝炎42例,显效3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7.6%。如此配伍还有《温病条辨》中的黄芩滑石汤等。 2清肠止痢 黄芩善祛大、小肠湿热而止痢,为治痢要药。张元素曰:“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身热久不可者,黄芩与芍药、甘草同用。”《本草经疏》也指出黄芩:“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均说明黄芩有较好的止痢之效。如治里热夹表邪下利的葛根芩连汤,取黄芩清里热,厚肠胃而治痢,以解胃肠之里急;合葛根发表解肌,升清阳而止痢,以解肛门之后重。二药合用,既内清里热,又外解表邪,以达里和表解之功。又如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的黄芩汤和治湿热痢疾的芍药汤中均以黄芩与芍药配伍,一清一敛,相互制约,共奏清热止痢,和中止痛之功,治疗腹痛下痢、身热口苦诸证。再如,治湿热食积的枳实导滞丸中黄芩、黄连相伍,也是取其厚肠止痢的作用。黄芩抗菌范围广泛〔3〕。 3清泻肺火 黄芩苦寒,主入肺经,尤善清肺经火热,故有“黄连泻肺”之说。正如《滇南本草》云:“上行泻肺火,……,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热证多用之。”《丹溪心法》亦云:“泻肺火,降膈上热痰。”对于肺中有热或肺有痰热,常首选黄芩以治之。如清气化痰丸主治痰热咳嗽,方中黄芩苦寒,善清泻肺火,清气分热,以黄芩泻火之力助胆南星降痰之功,体现了“治痰必降其火”之旨。又如定喘汤主治外感风寒、痰热内蕴所致的哮喘气急,方中黄芩苦寒泻肺,与桑白皮合用,清泻肺热,止咳化痰,故《本草纲目》说:“黄芩得酒上行,……,得桑白皮泻肺火。”如此类方还有黄芩泻肺汤、黄芩泻白散等。 4泻肝胆火 黄芩味苦性寒,入胆经,肝胆相表里,故有清泻肝胆的作用。如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中均将黄芩与龙胆草、栀子等药同用,增强全方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又如天麻钩藤饮,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使全方熄风定痉之功得增。现代药理研究证明〔4〕,天麻钩藤饮200%水煎剂经胃管给狗用药,每日80mL,共给10-20d能使高血压狗的血压降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篇一: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cae)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为豆科云实属植物的干燥心材,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免疫抑制、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降糖作用等。本文就近年来在苏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1 抗肿瘤作用 任连生等[1]研究发现,苏木水提物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其醇提物对人体肿瘤细胞hct-8、kb、a27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王三龙等[2]研究发现苏木提取物能诱导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徐建国等[3]将苏木抗癌有效成分(cae-b) 从腹腔和静脉两个不同途径作用于小鼠h22腹水瘤模型,结果显示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但腹腔注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实验还发现cae-b体外对k562癌细胞具有显著杀伤作用,且呈一定量效关系。这些研究表明cae 提取液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直接细胞毒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 2 免疫抑制作用 杨锋等[4]研究发现,苏木对sac诱导的人b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ha诱导的人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的il-2活性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苏木用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雷公藤。赖成虹等[5]用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结果重症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认为下调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抑制n2achr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其治疗机制。金鹏等[6]认为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是苏木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3 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研究 篇二: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红花功效与作用 红花的功效: 红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关节酸痛、冠心病。果实入药,功效与花相同。孕妇忌服,有出血倾向者慎用。种子含油量高于大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4%,有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居食用油之冠。医药上红花油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d的稳定剂。 功效分类:活血药;止痛药。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经;肝经。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来源 《伤寒论》。 乌梅丸组成 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 蜀椒56克(出汗) 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乌梅丸用法 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乌梅丸功用 温脏安蛔。 乌梅丸主治 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乌梅丸禁忌 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乌梅丸方论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乌梅丸实验研究 排胆及驱蛔等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众所周知,肝肺两脏有相克关系,其中“肺禀坚金之性,而体反虚,肝禀柔木之性,而体反沉实,故肺养其娇,易遭侵克,肝凭其悍,每肆欺凌,是肺称娇脏,肝为刚脏”(《潜斋医学丛书》)。因此,病理上每因肝旺生发有余,肺弱肃降不及而产生肝病乘肺之证。其中,属肝火犯肺、肝气犯肺者,诊治较易,而属肝风犯肺者,因其临床相对少见,同时又缺少成方,易于漏诊失治。作者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

黄芩的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概况

黄芩的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概况

班级:07级中药本科一班 姓名:谷莉 黄芩的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概况 学生:谷莉 摘要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部位为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活血,安胎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对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发现黄芩根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镇痛、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关键词黄芩现代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展综述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分离出三十多种,有黄芩苷元、黄芩苷等。还含有14种氨基酸、挥发油、豆甾

醇和黄芩酶等。临床上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药理作用广泛。现就有关黄芩的功效、药理研究情况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一.药理作用 1.抗过敏作用 张庆民[1]经过实验,证实黄芩苷、黄芩苷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表现协同;对豚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组织胺皮肤反应亦表现抑制。此种抗变态反应,是由于伤害了肥大细胞的酶激活系统(SH-酶),抑制了过敏性介体的释放,同时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松弛作用。 2.有较广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刘平等[2]通过实验证实黄芩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膜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PR8株以及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效力。 3.抗氧化作用 探讨中药的抗氧化作用,也是近几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对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作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测定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量

或有关酶的活性,显示黄芩苷对Fe2+-过氧化氢(Fe2+-H2O2)和还原型辅酶Ⅱ钠盐- Fe2+(NADPH-Fe2+)诱导的大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体系中黄芩苷浓度一定时,对丙二醛(MD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54%和45%;同时,高中洪等[3]提出对乙酰氨基酚和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黄芩苷元在过氧化氢酶的存在下,能够快速地诱导过氧化氢代谢系统。在研究其主要四种黄酮化合物-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对脑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时,高中洪等[4]分别采用抗坏血酸-Fe2+、2,2–azobis hydrochloride(AAPH)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三种不同损伤体系诱导大鼠脑皮质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四种黄酮10μmol·L-1对NADPH诱导的脂质过氧化都具有保护作用,四种黄酮对抗坏血酸-Fe2+体系诱发的线粒体肿胀和膜的流动性降低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显示黄芩黄酮能抑制不同体系诱导的线粒体氧化损伤,其中黄芩素效果最好。黄芩提取物能减少大鼠在缺氧状态下脑线粒体的能量消耗,并且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欧阳昌汉等[5]提出黄芩苷能抑制大鼠心肌再灌注所致脂质过氧化的损伤。李素婷等[6]提出黄芩茎叶总黄酮可增加小鼠肝、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过氧化脂质的含量。丁锦芸等[7]临床实验证明,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复跳后口服黄芩,在围手术期分别监测SOD及LPO,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表明黄芩具有一定抗氧自由基损害的作用。 4.抗炎作用

桂枝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桂枝黄芩汤。 【处方】 桂枝(去皮)芍药黄芩各15克甘草(炙)3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风疫。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痛,腰脊痛,发热恶风。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处方】 柴胡36克黄芩人参甘草各13.5克半夏12克石膏知母各15克桂枝6克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合病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21克,水煎,于疟发前服之。 【摘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 桂枝(去皮)半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疫,证如太阳伤风,相传染为异,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疼,腰脊痛,发热恶风。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 《三因》卷六 【处方】 柴胡1两2钱,黄芩4钱半,人参4钱半,甘草4钱半,半夏4钱,石膏5钱,知母5钱,桂枝2钱。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服桂枝芍药汤后,寒热转大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钱至半两,水煎,迎发而服之。 【各家论述】 《杏苑》:用人参、甘草以补正气为本,石膏、知母、柴胡、黄芩等以清热为标,半夏豁痰,桂和营卫。 【摘录】 《保命集》卷中 关于桂枝黄芩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妇科方歌

妇科方歌 一、月经先期 1.固阴煎《景岳全书》 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五味远,补肾益气服后康。 2.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中用麦冬,玄参阿胶白芍共)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二、月经后期 4.人参养营汤《太平局方》 八珍川芎易黄芪,五味姜枣陈远桂。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6.乌药汤《兰室秘藏》 香附木香乌药汤,当归甘草共煎尝。 7.大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吴萸芎,芍归丹桂夏姜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8.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芎归人参桂通阳,芍药甘草痛急缓,莪丹牛膝引血良。 9.芎归二陈汤《丹溪心法》 当归川芎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0.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定经汤用芍归地,荆炭柴淮茯菟丝,经来先后期无定,脾肾亏虚肝郁宜。 四、月经过多 11.安冲汤《衷中参西》 芪术白芍生地续,龙牡海蛸茜草根,气虚不摄经过多,补气固摄安冲奇。 12.保阴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芍,芩柏山药续断草,血热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好。 五、月经过少 13.滋血方《证治准绳》 八珍主方去术草,山药黄芪滋血良,血虚经少源不足,证治准绳滋血方。 14.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 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15.通瘀煎《景岳全书》 红花山楂归尾通,乌药青皮木香充,香附调经泽泻水,化瘀调经有专攻。 16.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 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神曲夏姜南,甘草枳壳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六、经期延长 17.举元煎《景岳全书》

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全文)

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全文) 导语: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份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欢迎阅读。 乌梅 性味归经: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乌梅的作用: 1、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2、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3、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4、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5、消除疲劳 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6、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7、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8、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9、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黄连 黄芩 黄柏 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芩善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惊风、吐血鼻衄、头痛鼻渊等症、如配知母、桑白皮、荷叶、银花、连翘、桔梗、桔仁等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配生石膏、山栀子、大黄、生地等治疗鼻衄、血热斑疹等症,配苍耳子、知母、木笔花、桑白皮、赤芍等治疗鼻窦炎等。与夏枯草、双钩藤、菊花等配伍,可以治疗肝炎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心烦头晕等症。? 黄连在临床上常用对湿热泄泻、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心下痞满、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胃肠实热、胃火炽盛引起的胃内嘈杂、牙龈肿痛、胃脘作痛、口舌生疮时,常与连翘、厚朴、枳实、栀子配伍。治疗肝火旺所至的肋胁胀痛、口苦泛酸时常与吴茱萸配伍。治疗心火亢盛引起的胸闷、心痛、夜不能寝时,又常常与瓜蒌、半夏等药物配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中含有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甲基黄连碱、木兰碱等物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连还是一种很好的抗菌消炎药。? 黄柏是黄柏树的内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湿热下注、淋病、痢疾、尿浊带下、骨蒸劳热梦遗等病的病症的治疗,如治疗痢疾时常与木香、黄连,马齿苋、白头翁、秦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时所至的

泌尿感染。常与栀子、大黄、龙胆草、木通、瞿麦、当归等配伍。治疗血尿时又常与小蓟、地榆、白茅根等配伍。治疗妇女带下、常与车前子、芡实、苍术等配伍。?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先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摘自----------《中药基础学》

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1、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B、社区卫生服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C、社区卫生服务以专科医生为骨干 D、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 E、妇女、儿童、老年人均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任务,不包括 A、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B、疾病预防 C、计划生育 D、康复 E、疑难杂症的诊治 3、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资金来源有 A、政府筹资 B、社会筹资 C、个人筹资 D、A+B E、A+B+C 4、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六位一体”是指 A、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 B、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 C、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卫生监督、计划生育指导 D、预防、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 E、预防、医疗、保健、美容、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 1、全科医疗的目的是 A、诊治疾病 B、预防疾病 C、恢复健康 D、防止病残 E、满足病人的需要 2、对全科医生角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全科医生应使用权威型决策模式 B、全科医生应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C、全科医生应成为病人的朋友 D、全科医生负责协调各种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 E、全科医生应发挥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管理者角色作用 3、公立医院医改“四分开”内容,不包括 A、政事分开 B、营利与非营利分开

C、管办分开 D、诊治分开 E、医药分开 4、国家基本药物基本特征,不包括 A、安全 B、免费 C、有效 D、价廉 E、必需 1、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数据表示不一致 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长度不一致 D、数据含义不一致 E、数据利用不一致 2、目前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中包含公用数据元 A、119个 B、32个 C、1163个 D、4个 E、3个 1、对于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A、首要一点关于是不要告以癌症诊断以免心理负担重 B、一旦确立癌症的诊断,应当将事实告诉病人和病人家属 C、直接向病人传达坏消息不符合医学伦理 D、癌症的诊断明确后,可以告诉病人家属,但不能告诉病人 E、在告知病情时医生应当经常地向病人传达关于治疗方面积极的消息,以纠正其悲观观念 2、与癌症患者沟通的原则应除外 A、计划性 B、对患者保守病情秘密 C、对患者避重就轻 D、对家属直言相告 E、病人利益第一和给以支持与希望 3、癌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是 A、常见时间紧迫感与匆忙感 B、变动不定的敌意 C、过分耐心、回避冲突 D、习惯作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便休息时也难以松弛下来 E、不耐烦

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最近我感到没有食欲,胃酸,朋友让我吃干乌梅,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啊,我胃部不舒服吃干乌梅有用吗。朋友告诉我干乌梅不仅是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还可以治疗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我这种没有食欲。胃酸可以缓解症状,夏天的时候可以生津止渴,解暑,但是在感冒的时候可不能食用,会加重病情,具体的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现在就告诉大家。 乌梅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没有成熟的果实,其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非常理想的抗菌的作用。然后乌梅做的乌梅汁,气味很香,味道更是酸甜可口,在烦躁的时候可以多喝一点,有生津去火的功效,是这炎热的夏季必备的饮品。 乌梅,又称春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性温,无毒,具有安心、除热、下气、祛痰、止渴调中、杀虫的功效,治肢体痛、肺痨病。乌梅泡水喝能治伤寒烦热、止吐泻,与干姜一起制成丸子服用,止痢效果最好。 1、它的功能主治 乌梅可以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血,生津止渴,安蛔。经常是用来治疗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等,功效明显。 2、它可以抗病原微生物 经过研究实验证明,乌梅对炭疽杆菌、白喉和类白喉杆菌、

枯草杆菌、葡萄球菌(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肺炎球菌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也有效。它的抑菌作用与其制剂呈酸性有一定关系。 3、它可以利胆 乌梅汤对胆囊有促进收缩和利胆的作用,可以引流胆道中的胆汁,减少和防止胆道干扰,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中。 4、它可以改善消化不良 乌梅可以促进笑话,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也有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它还可以增加食欲,治疗腹泻等。 以上是我给朋友们讲的就是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平时和我一样喜欢吃干乌梅的朋友你知道我今天介绍的这些内容吗?如果不知道可以多看看,干乌梅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但也有人是不可以食用的就像女性朋友月经前后就要少食用。有咳嗽和多痰的时候也要少食用。

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及药理解析

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及药理解析 发表时间:2018-06-08T14:40:06.4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作者:吴双贵 [导读] 研究分析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且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吴双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药剂科 416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且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黄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2.5%,对照组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皮损症状的消退时间和瘙痒症状的消退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湿疹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借助中药黄芩实施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药黄芩;急性湿疹;疗效;药理解析 急性湿疹是一种炎性皮肤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患者的心理状态、体质、长期处于外部湿热的环境以及神经等息息相关,而且会反复发作[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剧烈瘙痒,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西医综合治疗,虽然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2]。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且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3±2.84)岁;实验组患者中分别包括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2-73岁之间,平均年龄(39.81±2.11)岁。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主要是手足、腋窝、小腿。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施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其中主要是西药治疗,将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患处实施清洗,采用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号为H44024445的曲咪新乳膏进行涂抹治疗,每天两次,早晚各涂抹一次;将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32023645马亚酸氯苯那敏片进行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服用剂量为4mg,然后口服糖钙片,每天3次,每次剂量为450mg。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芩治疗,将30g黄芩进行研磨,并且和食醋联合调制成糊状,在患处进行涂抹,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治疗,直到皮损症状消失即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痊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表示临床症状例如瘙痒、红斑、灼热感有明显的改善,皮疹的消退面积大于75%;有效,表示临床症状例如瘙痒、红斑、灼热感有改善现象,皮疹的消退面积在30%-75%之间;无效,表示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对计量资料实施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2.5%,对照组7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皮损消失时间以及瘙痒的消失时间都明显的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急性湿疹是由多种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导致的皮肤表层以及真皮浅层的炎性症状,这种疾病具有比较多样的皮疹和渗出倾向,患者主要以皮肤瘙痒为主,而且会反复发作。如果患者的身体属于过敏体质,就会导致这种疾病的频繁发生,而且急性湿疹还和遗传因素有关,导致急性湿疹发生的外因主要和阳光、湿热的环境、人造纤维、皮肤等有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_马继红

想,在对待过敏体质的问题上要采用“治未病”的措施,以调控过敏体质为根本来防治过敏性疾病。这是目前从根本上解决过敏的好方法,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个重大突破,必将对防治过敏性疾病产生深远的影响[1]。 参考文献 [1]王琦,骆庆峰.过敏体质的概念、形成与调控原理[J].北京中医药 收稿日期:2013-07-24 作者简介:马继红(1982-),女,广西桂林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大学学报,2004,27(2):6-8. [2]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41-45. [3]高文新,李毅,齐力坤,等.840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8):705-706.[4]喻楠,王建军,张晓鸣,等.1844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个抗体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5):396- 398. [5]Bahna SL.Factors determining development of allergy in infants[J].Allergy Proc,1992,13(1):21-25. [6]叶世泰.变态反应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1.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1.034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 马继红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配方颗粒治疗,每日1剂,水冲服,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多潘立酮片10mg,饭前10 30min服用,每日3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亦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提高FD脾胃虚弱型患者临床疗效及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脘痛;痞满;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4)01-0079-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 MA Jihong (Guili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Guilin541002,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FD)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Methods:60patients with FD 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30cases treated with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one dose a day,morning and evening.Control group used domperidone tablets10mg,taking10 30min before meals three times a day.Both groups were two week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Clinical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during followed-up six months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0 %in treatment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reatment group al-so superiorly improved symptom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with FD 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shorten the course,and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Key words: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functional dyspepsia;pigastric pain;fullness;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也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症状群,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上腹胀、早饱、嗳气、上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及生活环境的改变,F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上还没有特效的疗法,而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不错的优势。笔者自2009年起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该病30例,并予多潘立酮片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不错的疗效,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查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 70岁,平均(45.3?11.4)岁;病程3个月 7年,平均(28.7?19.6)个月。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 68岁,平均(45.2?10.1)岁;病程3个月 6年,平均(26.4?18.0)个月。两组一般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对于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人们一般了解的还是很少的,特别是乌梅的禁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空白的,是没有任何的了解的。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吃过新鲜的乌梅的,有的只是商店里面真空包装的乌梅,而这些乌梅都是经过处理过的,营养价值和新鲜的乌梅比起来差得很远的。 乌梅也是一种水果,子啊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食用乌梅。乌梅不仅可以单吃,而且也可以做菜入汤,可见乌梅的食用价值是非常高的。乌梅有一个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解渴的作用。下面就来说说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效 1、乌梅止渴 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乌梅煎汤作饮品,能去暑解渴。 2、乌梅止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3、乌梅止泻 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近年有人用《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作基本方加减

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4、乌梅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虫得酸则伏,用乌梅配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可治疗胆道或肠道蛔虫引发的腹痛、呕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乌梅可软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而疗足跟痛。取乌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钟,过滤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时左右(药液可重复加热使用)。 5、乌梅止血 乌梅炒炭可疗便血、崩漏属虚证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重用炒乌梅至30克配人参、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粮等煎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经久不消者,在辨证方中加入乌梅炭、蝉蜕各6~10克功效显着,这与实验证明乌梅可助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质的能力等功能有关。 作用: 乌梅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显着的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同时又有收缩肠壁的作用,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腹泻. 1、乌梅用于肺虚久咳。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适用於肺虚久咳少痰或乾咳无痰之症。常与罂婴壳、杏仁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一服散。 2、乌梅用于虚热消渴。乌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叁等同用,如

黄芩炮制方法和药效研究

黄芩炮制方法与药效研究 08药学(1)班08312050 摘要:通过对黄芩不同炮制方法的研究,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从而为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芩;炮制;药理作用;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为常用中药。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等功效。多年来药理研究证明黄芩有降压、抑菌、镇静等作用。 古代医籍中记载的黄芩炮制加工方法较多,古代炮制以炒为主,并配以辅料,至清代其炮制方法已达20余种。近代黄芩的炮制方法除继承了古代的传统主要方法(如炒、酒炙、炒炭等),并发展了蒸切、煮切、蜜炙等,现代对黄芩的研究不仅集中在炮制工艺的发展,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有效成分、药理实验以及临床应用的影响方面是现代黄芩研究的热点。 下面就其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所作的整理总结。 一.黄芩的古今炮制工艺的历史沿革 1.历代黄芩的炮制方法 黄芩根部粗大,为便于配方与应用,需进行适当切制。关于切制的方法,古代文献中记载有多种。如《肘后备急方》要求“切”;《太平圣惠方》要求“锉”; 成书于清朝的《医学正传》明确要求“切片”,并一直沿用至今。黄芩应用虽早,但直到唐代《千金要方》中才有“细切”的炮制记载,至清代其炮制方法已达20余种[1].对此概括总结如下: 炒制:清炒之后,药性和缓,广泛用于中下二焦湿热之征,如胃肠湿热的泄泻、痢疾;肝胆湿热之胁痛、黄疸,湿热下注引起的带下、淋浊等[2]。多与通泄胃肠实热之大黄等药同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提到“凡使,先须碎,微炒过,方可入药”。《洪氏集验方》“煅,存性”。《妇人良方》“条芩炒焦”。明《仁术便览》“炒黑,治便血尿”[3]。

最新六君子汤配方

六君子汤配方 【方名】六君子汤 【出处】《医学正传》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用法】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六君子汤为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的主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五脏六腑得以供养,机体自然充盛。脾脏特性为喜燥而恶湿,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水湿浸渍,湿从内生,日久聚湿成痰,从而变生诸般症候,除因脾胃本经之虚弱所致之食少,纳呆,便溏、泄泻外,尚有累及他脏的病变,如兼痰饮犯肺而致咳嗽、喘促,或兼痰湿上扰清空所致之眩晕昏冒,心悸怔忡;或兼湿阻胸膈而致胸脘不舒、心脘闷痛,呕吐泛恶;或兼湿痰下注,损伤冲带而致经闭不孕,湿浊带下之证;或兼痰气郁结而成痰核瘰疠;或兼痰湿浸淫肌肤关节,流窜四肢筋脉而成肢节酸痹,麻木不仁等等诸般病证,均可用六君子汤加减施治 另方:党参1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 半夏10克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