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坚持下基层

组工干部要坚持下基层

发表时间:2019-04-11T14:31:47.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王万昌[导读] 组工干部下基层,不仅是做好工作的需要,更是党的宗旨和组织部门的核心价值所要求,组工干部下基层,不但人要下,更要“心”下。

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党委组织部

组工干部下基层,不仅是做好工作的需要,更是党的宗旨和组织部门的核心价值所要求,组工干部下基层,不但人要下,更要“心”下。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就是要“干”,组工干部首先要动起来,要走下去。如果都浮在上边,都不下基层、不进企业、不跑田间地头,脱离群众,日子一长,就会耳不聪、目不明,身子不灵、四肢麻木,就要出“大毛病”。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在各方面都应发挥表率作用。基层,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是矛盾和问题最集中的地方。组工干部要想做好群众工作,要想能够真正了解基层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下基层。

李源潮曾指出,“要认真听取群众呼声,了解基层和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期盼,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有效经验。要听取来访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与诉求,认真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以公道正派、可亲可敬的形象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 “组工干部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是推进组织工作的有力抓手,体现了组织部门务实亲民的作风,有利于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组工干部下基层,要善用辩证法,妥善处理好“上下”、“虚实”的关系,确保下基层不流于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摆正“下”与“上”的关系。组工干部下基层,“下”是手段,“上”是目的。要以下基层为契机,把“下”的过程变为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推动改革创新的过程,实现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新提升,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新突破。

一是要把心沉下去,把思想境界提上来。要带着感情、怀着责任下基层,用心调查研究,诚心谈心谈话,真心结对帮扶,耐心接待来访群众,把下基层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更全面地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更准确地把握组织工作服务大局、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进一步培养组工干部从大局出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把身子扑下去,把工作作风提上来。要真正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身体力行的地开展下基层活动,实实在在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对下基层中的具体问题,要一件一件地议、一项一项地抓,提出务实管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要把工作带下去,把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提上来。

三是要利用好“下”的机会,把平时坐在机关里干不好、解决不了的工作进行梳理“打包”,带着工作和问题下基层,在基层实践中寻思路、找对策、觅答案,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推动组织工作上水平。

(二)要做好“虚”到“实”的转变。“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本质,决定了其内容不以集体学习、理论研讨为主,而要以“实”为本,以“干”为先,以务实的态度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

首先,要力戒形式主义。要防止“以开会代替活动、以方案代替行动、以汇报代替工作”的形式主义陋习,改变部分组工干部坐而论道、浮在机关、忙于事务的工作局面,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办实事、求实效。

其次,要做实每个环节。要立足本职工作,把下基层的工作具体化,把具体的措施实效化。要把心往实处想、劲往实处使,通过破题解难、推陈出新,把工作做实、做好。比如,在下基层调研方面,调研前,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调研课题,带着问题下基层;调研过程中,要有重点、有深度,切忌走马观花、平平淡淡;调研结束后,不但要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还要及时对工作进行改进,把工作对策尽快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再如,在谈心谈话方面,不但要通过谈话了解干部的诉求和期盼,重要的是针对干部反映的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一一作出回应,真正让“谈心谈话”成为解除干部疑惑、考察基层班子和加强组织部门建设的有效平台。

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组工干部下基层的先进典型经验及好的做法,例如:蒙阴县委组织部在机关推行以“能力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发展、作风在一线转变”为主内容的“一线工作法”;新疆尼勒克县的“五个必访”下基层,即:三老人员必访,科技示范户必访,困难党员、贫困群体必访,信访家庭户必访,致富能手家庭户必访;江西省遂川县的 “三带”下基层,即:带着真情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服务下基层。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组工干部,有对党忠诚、公道正派的王彦生,有心系群众、为民谋利的李林森,还有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杜洪英。

作为一名农场的组工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学深、学透、学以致用,着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造力、自我提升力及言行约束力,深入开展下基层活动,做到思想上有民、决策上利民、作风上亲民、行动上帮民、服务上便民,利益上让民,以“五个零距离”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走进基层,开展零距离指导。走进管理区及社区开展调研,深入基层党组织联系点,精心指导服务新农村建设,积极为民办实事,努力把联系点培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示范点。二是走进企业,开展零距离服务。做好农场非公党建指导工作,广泛宣传组织、人才等政策,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上取得新成效,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与壮大党员、积极分子队伍上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三是走进党员,开展零距离帮扶。完善细化农场“党员群众沟通联系和群众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及“党员干部多帮一”方案,年内对全场老党员、困难党员进行一次普遍走访慰问,并对照农场党委确定的联系户及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结成帮扶对子,细化帮扶措施。四是走进干部,开展零距离沟通。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结合年中和年底两次考核时机,与农场所有干部普遍进行一次谈心谈话,让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五是走进难点,开展零距离突破。面对困难和矛盾,迎难而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在党建载体创新、培养选树典型、社区党员管理模式等方面求的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