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一体化教案设计

数控车一体化教案设计
数控车一体化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师课前做好学生分组的准备工作,按照学生不同层次分为五个学习

小组,每组四人。)

环节一、创情激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分组编程,拓展思维

展示照片

播放短

片,会给

学生产生

强烈的视

觉冲击,

感受到当

前数控技

术的高速

发展及应

用理念。

从而激发

学生兴

趣,由此

导入新

课。

学生都喜

爱自己的

专业,学

生看到模

拟考核试

题后都会

产生强烈

的动手操

作欲望。

感知问题

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就会显著

提高。学生互动得出:

1.由毛坯尺寸决定,采用二

次装卡。

2.根据零件结构应采用的程

序指令。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分析零件结构的

基本组成及应用程序

指令。确定加工方案及

工序,编程的注意事

项。

出示模型和图片: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归纳总结

展示数控大赛开

幕、比赛、闭幕、发奖

的照片,播放数控车铣

中心加工工件录像。

开始

第三节轴类典型零件编程与加工

一、加工方案

A.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卡,设置编程原

点在端面的轴线上。

B.零件调头,设置编程原点在右端面的轴

线上。

二、零件编程的一般原则:

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走刀

路线最短。

三、零件编程的技巧:

1. 灵活设置参考点,缩短刀具的空行程。

2. 优化参数,平衡刀具负荷,减少刀具磨损。

四、竞技比武、经验交流材料:45钢毛坯尺寸:φ45×120mm

零件名称:轴类典型零件(参考程序略)

小组评分表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得分

五、知识总结

六、作业布置

后分析

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进一步渗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的教学思想,采用分组讨论方式解决问题,竞技比武经验交流的方式,总结归纳。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附件

图1.零件图纸

表1 刀具卡

表2 工量具准备通知单

程序编写卡

表4

表6 数控车工考核评分表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教案

数控教学备课教案实例 教学内容 备注数控中级到高级总课时 480 数控的概述及安全(30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控 数控的发展:数字控制机床(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简 称数控 NC (1)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这个阶段经历的三代。第一代数控:1952—1959年采用了电子管元件构成的专用数控装置(NC);第二代数控:1959—1964年采用了晶体管电路的NC装置;第三代数控:1965—1970年采用了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的NC装置。 (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现在)。第四代数控:1970—1974年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通用计算机控制系统(CNC);第五代数控:1974—1990年微处理器应用于数控系统;第六代数控:1990年以后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经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PC—BASED)时代。 (3)数控系统的介绍:典型数控系统简介 日本FANUC,MITSUBISHI;德国SIEMENS、HEIDENHAIN;西班牙FAGOR 等。 我国的有: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

2:让学生掌握安全规定及实训守则 (1)数控安全操作教育实习纪律规章制度:警钟长鸣,安全第一,生命无法重赖,安全不能忘怀。一次意外,终身遗憾,老师忠告,请重视您的实训安全。(实训手册数控车床操作规程21页) (2)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实训手册24页内容) (3)数控车床常见操作故障(举例说明常见数控车床的鼓掌以及解决方法:A换刀超时B保险开关跳C程序参数丢失D坐标混乱等 (4)职业道德(国家规定相应的职业人员思想道德标准以及 相应的法律规定) (5)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教学方法 讲解 举例 布置作业 背安全规定及实训守则 学生掌握情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学校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案设计说明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的加工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数控加工基础实训篇课题6的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1——轴外圆加工授课日期第12周 2011年5月11日至2011年5月13日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2、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外圆、圆弧加工程序,并学会必要的尺寸计算; 3、掌握车削外圆对刀、进刀方法; 4、能正确的装夹毛坯、刀具。 重点与难点1、合理的选择进刀路线; 2、正确的装夹毛坯; 3、刀具的选择; 4、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4——阶段性综合 训练 授课日期第14周 2011年5月25 日至2011年5月27日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连贯的编出整个零件程序。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1、轴类综合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完整版)数控车床教案

湖南省机械工业技术学院 数控编程与操作 2015 年上学期数控车一体化授课教案

教案附页

四、进刀和退刀方式 对于车削加工,进刀时采用快速走刀接近工件切削起点附近的某个点,再改用切削进给,以减少空走刀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切削起点的确定与工件毛坯余量大小有关,应以刀具快速走到该点时刀尖不与工件发生碰撞为原则。如图 2.1.3 所示。举例说明 图 2.1.1 数控车床坐标系 三、直径编程方式在车削加工的数控程序中,X 轴的坐标值取为零件 图样上的直径 图 2.1.2 直径编程

图 2 .1.3 切削起始点的确定五、绝对编程与增量编程X、Z 表示绝对编程,U、W 表示增量编程,允许同一程序段中二者混合使用 图 2 .1.4 绝对值编程与增量编程如图 2.1.4所示,直线A→B ,可用:绝对: G01 X100.0 Z50.0; 相对: G01 U60.0 W-100.0; 混用: G01 X100.0 W-100.0; 或G01 U60.0 Z50.0; 第 2 节数控车床的基本编程方法数控车削加工包括内外圆柱面的车削加工、端面车削加工、钻孔加工、螺纹加工、复杂外形轮廓回转面的车削加工等,在分析了数控车床工艺装备和数控车床编程特点的基础上,下面将结合配置FANUC-0i 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重点讨论数控车床基本编程方法。一、坐标系设定编程格式G50 X~Z~ 式中X、Z 的值是起刀点相对于加工原点的位置。G50 使用方法与 G92 类似。 在数控车床编程时,所有X 坐标值均使用直径值,如图 2.1.5 所示。例:按图 2.1.5 设置加工坐标的程序段如下: G50 X 121.8 Z 33.9 X′109.7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案

任务一、循环球转向器的解体及各个零部件的认识 一、学生拆解试验台上的循环球转向器,小组指导教师不做过多指导,提醒注意安全、规范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拆卸的方法。 A、首先将转向器除去油污,把外部清洗干净; B、拆下转向器侧盖,取出齿扇及转向垂臂轴; C、拆下转向器前盖,取出转向螺杆与螺母总成; D、拆下循环球导管夹,拔出导管,取出全部钢球,再从螺杆上取下螺母。 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转向螺杆螺母总成不要分解,检查时,若转向不灵活,阻力较大,发卡或出现异常时,才能将其分解。 二、循环球的结构不同,各个组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会不同,要求每个组能够认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 三、主要部件:转向螺杆、转向螺母、转向齿条、齿扇轴、循环球、导管等。 四、了解结构后,对照实物分析转向器的工作原理:(10分的加分项目,由此激起学生探索兴趣) 当转动转向盘时,转向螺杆也随之转动,通过钢球将作用力传给螺母,螺母即产生轴向移动,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所有钢球在螺杆与螺母之间滚动,形成“球流”。钢球在螺母内绕行两周后,流出螺母进入导管,再由导管流回螺母,随着螺母沿螺杆作轴向移动,其齿条带动齿扇运动,齿扇带动垂臂轴转动,从而使转向垂臂产生摆动,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完成汽车转向。学生操作解体循环球转向器,分析循环球转向器的作用,组成(学生对照图形讲述名称,并指出实物)、及原理,教师引导。每组派代表阐述,教师考评 转向螺母齿扇 调整螺栓调整垫片

任务二、循环球转向器的装配 装配要点: 1、装配前,应对所有零部件进行彻底清洗,橡胶零件均不可用汽油清洗。 2、装配时,首先按拆卸时的标记方向,把螺杆装入螺母中,然后装钢球,装钢球时,可用木棒或塑料棒把钢球轻轻敲人循环轨道内,并在导管口涂上润滑脂,要按标记一条滚道一条滚道的装复,切不可混装。 3、若没有异常,用导管夹把导管固定。然后把螺杆轴承内座圈装到螺杆轴颈上,并使其靠近止推面,再把轴承外座圈压装到上下盖止推面上,从壳体上端装入螺杆螺母总成。 4、转动螺杆螺母上的齿条处于中间位置。这时,再把摇臂轴装入壳体内,齿扇与齿条应相互啮合(装配时要注意,防止摇臂轴另一端油封弹簧跳出,造成漏油),最后按规定扭力拧紧侧盖上的紧固螺母螺栓,并在上、下盖及侧盖结合处及密封垫两面,涂以密封胶。每组同学由指导教师引导,制定出可行的循环球转向器装配方案,各组对转向器进行装配,教师考评各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参与情况,装配过程中落实管理“5S”情况,并给予考核。

(修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案[1]

《数控车床编程》 教 案 班级:12数控与机电 科任:叶海强

课题一入门基础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控的定义及数控车床的基础知识, 2、了解数控车床的用途及分类 1.1数控车床的简介 1.1.1数控车床的发展历史 数控车床又称为 CNC车床,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 在上个世纪中叶40年代,美国首先开始研究数控车床,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数控铣床,并于1957年投入使用。 1.1.2数控车床的用途 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类和盘类的回转体零件,如车削内外圆柱表面、圆锥表面,回转曲面和端面以及加工内外螺纹等。 1.1.3 数控车床的组成及布局 1.数控车床的组成 数控车床由数控车床主机、数控系统、驱动系统、辅助装置、机外编码器五个部分组成。 2.数控车床的布局 机床的布局是满足总体设计要求的具体实施办法的重要一环。因此,布局也是一种总体的优化设计。数控车床布局形式受到工件尺寸、质量和形状,机床生产率, 机床精度,操纵方便的运行要求和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的影响。随着工件尺寸、 质量和形状的变化,数控车床的布局可有卧式车床、端面车床、单柱立式车床、双柱立式车床和龙门移动式立式车床的变化,如图5—4所示。

1. 1. 4数控车床的分类 1.按数控系统的功能分类 (1)经济型数控车床 (2)全功能型数控车床 (3)精密型数控车床 课题二编程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一个完整程序的基本构成。 2、会选择编程坐标和坐标系统。 2.1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数控机床的加工是由程序控制完成的,所以坐标系的确定与使用非常重要。根据ISO841标准,数控机床坐标系用右手笛卡儿坐标系作为标准确定。数控车床平行于主轴方向即纵向为Z轴,垂直于主轴方向即横向为X轴,刀具远离工件方向为正向。如图: 按刀座与机床主轴的相对位置划分,数控车床有前刀座和后刀座,相同的编程指令在前刀座和后刀座中运动轨迹是不同的,本系统可用于前刀座和后刀座数控车床,图 1-4 为前刀座的坐标系,图 1-5 为后刀座的坐标系。从图 1-4、图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2(浙江) 第一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1947年,美国巴森兹()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机翼检验样板时,提出了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这一设想迎合了美国空军为开发航天及导弹产品的需要,于是在1949年及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始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工作,到1952年3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试制成功,取名为:“”,这就是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其中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当今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有:日本的法那科()、德国的西门子()等公司。1959年美国公司研制出具有刀库、换刀装置和回转工作台的新一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诞生了,并成为数控机床的主力。 自1952年开始,经历多次的发展演变,数控机床的发展大至可分为几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公司及合作开发的第一台电子管数控系统。 第二阶段:1960年出现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的数控系统。 第三阶段:1965年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控系统。 第四阶段:1970年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硬件的出现,并以软件形式开始实现数控功能的数控系统。

第五阶段:1974年出现了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智能数控系统。 二、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字控制(),简称,是用数字化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方法。数字控制机床()是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的机床,也称数控机床。这种机床是由硬件来实现数控功能。计算机数控(),简称,它是采用微处理器或专用微机的数控系统,由事先存入在存储器中的系统程序来控制,从而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这样的机床一般称为机床。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现代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数控机床的组成 1、控制介质 控制介质是存储数控加工所需程序的介质,目前常用的控制介质有穿孔带、穿孔卡片、磁带和磁盘等。早期常用的控制介质是8单位标准穿孔带。 2、数控装置

数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数控实训室建设方案机械加工技术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

数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方案 目前企业对各种数控应用人才都有大量需求,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使传统的机械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巨大变革,数控加工正向高速、环保、精密、多轴及高自动化发展,职业教育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时俱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目前,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脱离的弊病,能够将教、学、做有机的融于一体,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应此,需要一种将教室与实训、实习场所相融合的“一体化实训室”来承载相应的教学工作。这样的“一体化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室,又是学习操作技能的实训车间,又是进行实践锻炼的企业,又是学生进行创业、科技制作的基地。 目前,对我校原有的数控实训室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造建设,方案如下: 一、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构建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一体化实训室的构建必须突出教学目标,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只是通过实际工作任务来完成教学。学生不能仅做简单工作,要参与有挑战性的工作,可以将学生分成层次,高年级的有经验的学生指导低年级的初学者做简单工作。 2.与专业结合原则。一体化实训室的建立必须符合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学生受益面广。 3.长期性原则。实训室要有稳定的工作、研究方向,要长期坚持运行,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亮点,逐步取得标志性成果。 4.实用性原则。采用产学结合的模式,一边进行生产一边使学生通过实习操作学会技能,生产实习两不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构建教室。同时还要有合适的师资力量来承担指导工作。 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构成 1.教学区。承担传统的教室功能,教师传授知识或学生讲述工作方案、展示个人工作成果的区域,配备有桌椅、黑板、讲台、讲桌、多媒体投影设备等。 2.讨论区。供学生讨论的区域,一般为圆形布置,学生围座在一起讨论方案或制定计划,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指导。 3.演示区。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汇报表演的区域,根据项目的功能配备相应的工作台和设备。 4.工作区。可在生产车间中进行,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区域,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要有相应的常用设备,对于贵重的设备和不常用的设备可以单独放置,供大家一起使用。但在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都要有教师参与,对其进行生产和安全指导。 三、理实一体化数控实训的教学组织 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课程知识的学习,进行拆散、分解,纳入《数控技能实训》各个生产任务(项目)的教学训练中,每个项目任务按照“明确任务---任务密切知识与技能讲解---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产品评价---归纳分析总结---拓展知识讲解---布置任务”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教案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教案 班级:2008届数控班教师:陈广达 课题:§2.3 N、F、T、S功能及数控车床指令(G00、GO1、 GO2、 GO3)课型:新授 课时:4课时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用书。本节课的内容位于本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数控编程基础的简介和思想,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数控车削变成与操作训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数控加工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内容。是数控车、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编程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习惯上分析来看,学生学习了数控编程基础的简介和思想,对编程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节课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普遍对于计算机和机床感兴趣。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机床的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分析,中专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N、F、T、S功能格式、应用。 (2)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指令:(G00、GO1、GO2、GO3)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以上指令进行仿真实验。对简单工件进行编程和加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准确的归纳、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N、F、T、S功能格式、应用; 数控车床指令(G00、GO1、GO2、GO3)的应用。 教学难点: N、F、T、S功能及G00、GO1、GO2、GO3的应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讨论、思考、分析、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教具: 装有数控模拟加工程序的计算机,数控车床 教学过程:

汽车底盘维修理实一体化模块教案

汽车底盘维修理实一体化模块 教案 教师:董森 日期:2006.8.25

汽车底盘 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总体方案设计 教师:董森 一、概述 (一)讲述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汽车发展历程。 (二)讲述汽车底盘承担的任务及其重要性。 (三)强调按规程操作,正确装配,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是汽修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四)讲述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安全生产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及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的极其重要性。 说明:这一届学生上学期已学过《汽车构造》,故我们将对《构造》进行必要的复习。本模块主要学习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的拆装、分解的方法;拆装、分解时的注意事项;对各零件、总成的技术要求;以及一般常见故障的分析和诊断排除。 就知识、技能方面而言,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应会”上进行重点突破。 二、教学组织设计 (一)将学生组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便于形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学习氛围,也便于教师有效管理和服务。 (二)在学习每一个课题之前,先对这个课题的要点进行概述,并复习上一课题的相关内容,做好两个课题之间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分析。 (三)按教科书组织顺序将底盘模块主要分为以下4个单元10个课题来讲授。 第一单元:传动系 1、离合器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2、手动变速器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3、万向传动装置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4、主减速器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第二单元:行驶系

1、车架与悬架的拆装与检测。 2、与车轮的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第三单元:转向系 1、转向器的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2、转向传动机构的拆装、捡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第四单元:制动系 1、制动传动机构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2、制动器的类型、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三、课时计划 (一)总的计划、每组学生在本模块学习总课时为108个课时。 (二)分课时计划:课时数 1、底盘概述及安全操作:2 2、传动系概述:1 3、离合器概述:9 4、变速器概述:11 5、万向传动装置:4 6、主减速器构造:12 7、行驶系概述:1 8、车架与悬架:8 9、车桥与车轮:14 10、转向系概述:2 11、转向器:6 12、转向传动机构:6 13、制动系概述:2 14、制动传动机构:10 15、制动器:12 其中理论课3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30%,实作7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70%,机动6个课时,2个课时考试。至此,底盘模块学习结束。 说明:根据实习设备,教具以及学生数量。学生掌握技能情况有所不同,课时时间可能会有出入,教师应掌握好节奏、和时间的安排以及重点、难点的突破。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2 (浙江ningbosh) 第一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1947年,美国巴森兹(Parson)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机翼检验样板时,提出了数 控机床的初始设想,这一设想迎合了美国空军为开发航天及导弹产品的需要,于是 在1949年与麻省理工学院(MIT )合作,开始了三坐标铳床的数控化工作,到1952 年3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试制成功,取名为:“ Numerical Control ” ,这 就是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研制 数控机床,其中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当今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有:日本的法那科(FANUC )、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 )等公司。1959年美国Keaney&Treckre公司研制出具有刀库、换刀装置和回转工作台的新一代数控机床一一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诞生了,并成为数控机床的主力。 自1952年开始,经历多次的发展演变,数控机床的发展大至可分为几下六个阶 段: 第一阶段:1952年Parson公司与MIT合作开发的第一台电子管数控系统。 第二阶段:1960年出现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的数控系统。 第三阶段:1965年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控系统。 第四阶段:1970年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硬件的出现,并以软件形式开始实现数 控功能的数控系统。 第五阶段:1974年出现了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PC+NC智能数控系统。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 ),简称NC,是用数字化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

数控车床一体化教学备课教案

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工作环境应干燥整洁,废油、废棉纱不准随地乱丢,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堆放整齐,严禁堵塞通道。 2、操作机床时要站在木踏板上,不准脚踩或靠机床。拆装工件时要切断机床电源。 3、所有工、夹、量具必须完好适用,放在专门地方,不准放在机床导轨及工作台上。禁止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具及其他物件。 4、机床运转中,不准用手清除铁屑,不准用手检查运动中的工具和工件。 5、机床运转中如遇停电,应切断电源退出刀架。 二、车床 1、装卸卡盘,应在主轴孔内穿进铁棍或坚实木棍作保护。 2、加工偏心工件,应加配重铁平稳,并低速切削。 3、细长工件应装中心架,工件长度超过床头箱外1m时,必须搭设支架。 4、高速切削大型工件时,不准紧急制动和突然变换旋转方向。如需换向,要先停车。 5、打磨或抛光工件时,刀架要退到安全位置,防止衣袖触及工件或胳膊碰到卡盘。 6、在立车上装卸工件时,应先将刀架放在安全位置,人不能站在转盘上。车削薄壁工件时,应注意卡紧,并严格控制切削速度,随时紧固刀架螺丝,车刀不宜伸出过长。 三、钻床 1、钻头和工件必须卡紧固定,不准用手拿工件钻孔,钻薄工件时,工件下面应垫好平整木板。 2、钻头排屑困难时,进钻和退钻应反复交替进行。 3、操作人员的头部不得靠近旋转部分,禁止戴手套和用管子套在手柄上加力钻孔。 4、摇臂旋转范围内,不得堆放物件及站立闲人。 四、铣床 1、加工工件时,应先开动铣轴,后进刀。 2、铣床自动进刀时,进给应在刀具未与工件接触以前进行。刀具必须装夹牢固。 3、高速切削时,应注意工件的进给方向与铣刀的旋转方向,避免铁屑飞出伤人。 五、刨床 1、工件必须卡紧,刨削前应先将刨刀升高,方准开车。 2、刨削前要调整好刨刀位置,避免吃刀过大。 3、牛头刨的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工作台两侧,其最大行程内不准站人,严禁头或手伸进刀具行程内检查工作。 4、龙门刨的床面上严禁站人或堆放物件,床面伸出部分和单臂龙门刨的侧面应装置防护栏杆。 5、刀架螺丝要随时紧固,以防刀具突然脱落,刨刀不宜伸出过长。 6、切削过程中发现工件松动或位移时,必须停车找正紧固。

数控车课程教案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案设计说明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的加工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数控加工基础实训篇课题6的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

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表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1——轴外圆加工授课日期第12周 2011年5月11日至2011年5月13日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2、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外圆、圆弧加工程序,并学会必要的尺寸计算; 3、掌握车削外圆对刀、进刀方法; 4、能正确的装夹毛坯、刀具。 重点与难点1、合理的选择进刀路线; 2、正确的装夹毛坯; 3、刀具的选择; 4、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4——阶段性综合 训练 授课日期第14周 2011年5月25 日至2011年5月27日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连贯的编出整个零件程序。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1、轴类综合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GS928数控车床教案

初步了解数控车床

一、数控的定义 1、定义:数控即数字控制。是数字程序控制的简称,它的代号是CNC。 2、数控的实质什么:它是通过特定处理方式下的数字信息(不连续变化的 数字量)去自动控制继续装置进行动作,它与通过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进行的程序控制(即顺序控制)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 二、数控机床的定义 1、什么叫数控机床: 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新型加工装备,是数字控制技术与机床相结合产物。 2、数控机床的优点: 数控机床技术是通过数控机床加工技术而实现的,应用数控技术的关键在于学好和用好数控机床。 三、数控机床的特点 a)具有较高的柔性 b)加工精度高 c)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d)生产率高 e)改善劳动条件 f)有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四、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a)高速化 b)多功能 c)智能化 d)高精度化 e)高可靠性 五. 数控技术的组成 现代计算机数控机床由程序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主体五大部分组成。

六. 数控车床的控制原理 在数控车床中,电脑代替了人脑,控制电机代替人手,人的意图用规定的数控语言(电脑能理解的语言)按照规定的格式、顺序编写成程序单,(即编程)然后通过按动电脑面板上的键盘,将程序输入电脑,装夹好工件和刀具,启动程序,电脑就能按人的意图进行自动加工。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理论知识 数控车床的理论知识 一、数控车床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 1、1)中央处理器 2)存储器 3)输入、输出设备 2、编程:按规定的格式,按顺序编写程序 二、坐标点: 1、工件编程原点在工件坐标系上,确定工件坐标值的计算机编程的原点,浮动坐标系。 2、程序:程序是由程序段组成的,而程序段是由指令所组成,指令是由英文字母及其后跟的数字组成。 程序原点:指刀具在加工前程序执行前的起点。 三、初态、模态和非模态 1)初态:是一种隐含式指令,在编程中不一定要写入。 2)模态:是一种连续有效的指令,只要指令出现过一次直到被其它功能取代或注销,这个功能一直有效。 3)非模态:是一种只在当前程序段中有效的指令,若跟着的程序段需要继续使用时,则必须再次写入的单次指令。 4.编程:使刀具按预定的走刀路线来走刀叫做编程。 四、加工程序的组成 1、加工程序是由三部分组成:1)开始部分 2)内容部分 3)结束部分 2、主程序:由指定加工顺序,刀具运动轨迹和各辅助动作的程序段组成。 五、对刀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2(浙江ningboshi) 第一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1947年,美国巴森兹(Parson)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机翼检验样板时,提出了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这一设想迎合了美国空军为开发航天及导弹产品的需要,于是在1949年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开始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工作,到1952年3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试制成功,取名为:“Numerical Control”,这就是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其中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当今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有:日本的法那科(FANUC)、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等公司。1959年美国Keaney&Treckre公司研制出具有刀库、换刀装置和回转工作台的新一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诞生了,并成为数控机床的主力。 自1952年开始,经历多次的发展演变,数控机床的发展大至可分为几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Parson公司与MIT合作开发的第一台电子管数控系统。 第二阶段:1960年出现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的数控系统。 第三阶段:1965年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控系统。 第四阶段:1970年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硬件的出现,并以软件形式开始实现数控功能的数控系统。 第五阶段:1974年出现了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页脚内容1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PC+NC智能数控系统。 二、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简称NC,是用数字化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方法。数字控制机床(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是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的机床,也称数控机床。这种NC机床是由硬件来实现数控功能。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它是采用微处理器或专用微机的数控系统,由事先存入在存储器中的系统程序来控制,从而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这样的机床一般称为CNC机床。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现代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组成,如图1-1所示。 1、控制介质 页脚内容2

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总教案

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实训步骤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1评价发动机性能-任务1 检测气缸压力 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穿工作服;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服从老师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各种设备; 保证场地、工具、设备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安全第一! 二、学习目标 1、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汽缸压力,并利用测得的数据与标准气缸压力进行 对比; 2、能够通过查询维修手册和计算得出并掌握相关技术参数; 3、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发动机工作原理; 4、能够根据测量、查询和计算得出的数据对发动机性能进行评价。 资讯: 一、情境描述: 车型:捷达,EA113发动机,手动; 行驶里程:22万公里; 出厂时间:20XX年3月。 故障现象: 客户刚刚从二手车市场购买了此车,对其发动机技术状况不太了解,于是开到4S店,要求维修技师对发动机进行评价。 二、决策 发动机技术状况不良的直接原因? 最有效、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检测缸压 教学步骤: (1)回顾

(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3)气缸压力表

注意:表头有指针式和数字液晶式两种。接头有螺纹接头和橡胶接头,目前大多汽缸压力表采用螺纹接头。汽缸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一般为0—4.9Mpa。 (4)测量条件 *冷却液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起动机工作正常; *保证空气滤清器清洁; *节气门全开; *蓄电池电量充足; *火花塞全部拆下。 (5)安装气缸压力表 安装汽缸压力表时需将火花塞全部拆下,注意拆卸之前要先用压缩空气吹净火花塞周围,将拆下后的火花塞按顺序放好,不要磕碰电极。绝对不允许将任何异物掉入火花塞坐孔。 (6)拔掉油泵保险或继电器和点火线圈插头(为了防止在检测过程中喷油器持续喷油和点火,需要拔掉燃油泵保险或继电器和点火线圈插头。)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doc 38页)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doc 38页)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2(浙江ningboshi) 第一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1947年,美国巴森兹(Parson)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机翼检验样板时,提出了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这一设想迎合了美国空军为开发航天及导弹产品的需要,于是在1949年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开始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工作,到1952年3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试制成功,取名为:“Numerical Control”,这就是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其中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当今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有:日本的法那科(FANUC)、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等公司。1959年美国Keaney&Treckre公司研制出具有刀库、换刀装置和回转工作台的新一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诞生了,并成为数控机床的主力。

现各种控制功能。 3、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接收数控装置的指令,是数控系统的执行部分。它包括伺服驱动电机、各种伺服驱动元件和执行机构。每个进给运动的执行部件都有相应的伺服驱动系统,而整个机床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常用的伺服驱动元件有交流伺服系统和直流伺服系统。 4、测量反馈装置 测量反馈装置是用来检测速度和位移以及加工状态,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反馈给数控装置,通过比较,计算出偏差,并发出纠正误差指令。测量反馈装置可分为半闭环和闭环两种。 5、机床主体 机床主体是数控机床的本体,主要包括:床身、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还有冷却、润滑、转位部件,如换刀装置、夹紧装置等辅助装置。 四、数控机床的分类 (一)、按控制系统的特点分类 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Positioing Control)

《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教案

《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教案

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教案 章节 课题 绘制零件图 课型理实一体化课时 4 教具学具 电教设施 制图桌、绘图板、绘图工具、零 件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知识 教学点 ①掌握选择主视图的基本原则和其他视图的选择方法 ②了解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的画法和尺寸标注 ③掌握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合理确定表达方案 能力 培养点 ①能根据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在零件图上注全所有需要的尺寸及技术要求 ②能够绘制视图来表达清楚给定的零件 德育 渗透点 ①能够主动学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 ③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 ①零件的视图表达 ②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难点 ①观察所给零件,给出合理的表达方案 ②准确绘制出合理的视图 学法引导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课后体会 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对零件模型的仔细观察和结构分析,结合教师对相关知识点的讲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这个思路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增加的实验部分会使得教学时数稍显紧张,这一点还需日后改进。 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

一、任务提出 参照下图所示齿轮轴立体图,绘制其零件图。 根据齿轮轴立体图,分析其结构特点,合理确定表达方案,运用零件图的相关知识,绘制齿轮轴零件图。 二、任务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齿轮轴为同轴线的不同直径的回转体,轴上有一处键槽。零件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只需一个基本视图—主视图。除主视图外,再加上一个局部视图来补充表达键槽局部结构。因轴套类零件大部分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将轴线水平放置来画主视图,便于加工时图物思考所 提出的 问题 对提出 的任务 思考讨论,说出 自己的 看法 学习主视图选择的 原则 5 10 10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中职数控车教学中的应用-精品文档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中职数控车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 相继开办数控技术专业,或是不断的扩大教学规模,以至于许多及学生自身的情况等,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分析,在数控车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能使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更好的融合,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界限,在理论知识能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来检验理论知识,在不断的理论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职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匮乏以、中职数控车教学现状 数控车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中数控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核心实训课程,一般都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开设,根据各专业以及学校实训场地现状等要求,可安排两个学期至多个学期的学习,直至毕业。 一)学生情况 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为90 后,乃至00 后,多数为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且学习习惯较差,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情况;加之学习实训场地环境较差,实训过程又脏又累,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前期的编程、基本工艺的安排等学习情况较差,使得后续的实训过程不能很好开展,学生对实训课产生了厌烦情绪。 (二)师资情况 数控专业的开设最早也是近十几年在中职院校开设的,有的是近几年开设的,多数数控实训教师为理论教师或其他工种实训教师代替,缺乏较好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工厂实践经 验,甚至部分学校的数控实训教师多数为外聘人员,相对于正式编制的教师而言,待遇较差,外出学习、培训机会较少,造成这部分教师在教学水平、责任心整体水平较差,实训教学师资力量匮乏,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 二、传统数控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完整版)(完整版)数控车床编程教案

数 控 设 备 与 编 程 教案 班级:08春、秋数控班专业:数控加工专业 教师:秦丽君

课时授课计划 引言: 提问:1 、了解数控机床有多少? 2、见过和数控有关系的设备有哪些? 3,为什么报数控专业? 4,想不想学数控? 第一节:概述 一、数控技术与数控设备 数控技术定义:NC 数控设备: 数控技术在数控设备中运用广泛,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 二、数控设备的特点 1、适应性强 2、能实现复杂的运动 3、精度高,质量稳定 4、生产率高 5、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6、有利于生产管理 第二节:数控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数控设备的组成 输入输出装置——计算机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受控设备 举人的动作行为:想喝水(输入信号)——大脑——手去拿——拿茶杯倒水喝数控机床工作过程: 零件图——编程——输入——数控设备运行——机床工作——零件产品 二、数控设备的重要装置及其功能 1、输入输出装置 2、计算机数控装置

3、伺服系统(重点介绍,画图讲解) 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 半闭环系统 位置检测装置 4、受控设备 第三节:数控加工设备的分类一、按工艺用途分类 普通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中心 数控特种加工(数控点火花,线切割,激光……) 二、按控制运动的方式分类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三、按伺服系统类型分类 开环系统控制数控机床 闭环系统控制数控机床 半闭环系统控制数控机床 四、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 两坐标轴数控机床 三坐标轴数控机床 两个半轴坐标轴数控机床 五、按数控装置功能分类 低档 中档 高档 作业 习题第3题,第5题,第7题

资源工程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情况总结

资源工程系机制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情况总结 转变模式重过程,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力践教改抓质量,职业技能与素养并举。近年来,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科研督导等部门的密切支持下,资源工程系机制类技术专业努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以切实提高我系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为继续加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总结以往,思考未来根据资源工程系“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指导思想——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精理论、重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资源工程系在学院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教学成本投入,努力解决教学过程实施中的困难,坚持以实习工厂车间现场教学模式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为中心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将专业教师与实训老师组成“理实一体化”教学团队,将多媒体教学课堂与工厂车间现场结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项目融为一体,对机制类专业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典型零件的普通加工》、《机床夹具设计》等专业课程实施了工厂车间现场教学,以“过程考核”和“以证代考”模式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数控车削项目现场教学 普通车削项目现场教学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引导教学改革!

学院领导考虑机制类技术专业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具体情况,加大投入,保证了实习工厂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配置了实践教学所需的工、量、刃具及相关辅材、耗材,使得我系在学院工厂实施现场教学具有了较好的教学资源,使得各项教学安排均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学院教务处、后勤处、科研督导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领导经常下车间、到现场,与指导老师、实训学生交流沟通,解决了许多相关实际问题,并对我系在工厂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加快、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加油导航! 学院领导率各部门负责人指导工厂车间现场教学 二、系部组织实施到位,务实教学质量提高! 系部领导对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积极联系解决相关事宜,完全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在教学秩序井然的前提下力求“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各个阶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根据各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组织好“理实一体”教学内容,详细作好计划安排,相关专业班级在教学单元时间内于工厂车间进行一体化教学,按时完成各项目教学内容,并最后组织进行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全面实行“过程考核”+“以证代考”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力争每个教学班级整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和锻炼出一定的岗位技能,并综合锻炼本专业其他课程知识在机械制造与加工中的灵活运用能力。学院根据教学要求配备好教学实施条件,全面支持工厂教室扩建、实践器材的适时补充、校车的校厂之间接送等措施,有利的保证了现场教学的紧张有序进行! 系部领导密切跟踪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