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

文件编号:EE-D0-6D-61-40

第1页共8页整理人尼克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即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突出症脱出的髓核一般以向椎管方向(即向后方)脱出较多,而向椎体方向(即向上或向下)脱出较为少见。脱出的髓核止于后纵韧带前方称为“突出”,而穿过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的,称为“脱出”。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为:(1)单侧型,一般仅产生一侧下肢症状。(2)双侧型,则产生双侧下肢症状。(3)中央型,可压迫马迫尾神经,表现为会阴麻痹及大小便障碍症状。 成人椎间盘组织无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仅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液供应。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退行性变,髓核含水量逐步减少。由于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可变薄。同时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纤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身体的剧烈运动,可引起纤维环的各层纤维互相摩擦,产生玻璃样变,从而失去弹性,最后导致纤维破裂。因此,随着年龄的线大,腰椎间盘的结构老化,其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长期劳累与磨损,致使关节中央软骨消失或关节外围软骨肥厚、增生。骨关节折后遗症,便会导致骨关节长期疼痛。滥用激素药物和食物添加剂中所含激素,会加速骨关节的退化性变化。 腰椎的构成 腰椎共有五个椎骨,两椎体之间由软而具有弹性的椎间盘构成椎间关节,这种结构使腰椎骨之间可前后左右弯屈及小范围旋转。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的。软骨板为覆盖纤维环和髓核上下两面的透明软骨,它与椎体骨紧密相连,将椎间盘限制在上下两个软骨板之间。纤维环由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构成菱形,牢固地附着在上下软骨板和椎体骨缘上,可耐受各种压力,限制椎体之间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并能缓冲外力,吸收震荡。髓核是由胶原纤维、粘多糖和大量的水分所组成的半胶体,它被限制在纤维环和软骨板之间,随外力作用而改变形状和位置,并将外力平均传导到纤维环和软骨板上,使其对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压迫降到最底,有效的保护了后两者。成年人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怎样才知道自已得了腰间盘突出呢? 当你弯腰取物或无明显诱因引起腰痛牵掣腿痛,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时,你就有可能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你就应当马上到医院去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防止病情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里没有相应病名,散在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临床治疗上,除传统药物内治、外治、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外,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造出了药物离子导入、小针刀疗法等。 中医认识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故腰痛一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椎的生理与病理和肾有着必然的联系。 根据椎间盘突出发病特点,其病机可如下; 1、肾精亏损,盘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本。这一观念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理,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素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同时纤维环变性破裂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多数本病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约有10%~20%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一、流行病学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90%以上腰椎 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和L5~S1椎间隙。青少年也可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明显外伤使软骨板破裂所致。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骨质疏松或退变性不稳导致椎间盘脱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及腰椎畸形,病情较为复杂。 二、临床表现 因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病理变化、椎管管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

1.腰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2.下肢麻木无力; 3.大小便功能障碍(巨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 4.腰椎活动受限,姿势异常。 (二)体征: 1.立位检查:腰椎畸形,生理前凸变小、消失,甚至变为后凸,不同程度侧凸;腰部压痛点,可引发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 2.仰卧位检查: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 3.俯卧位检查:腰部压痛点;股神经牵拉试验。 (三)辅助检查: 1.腰椎正侧位X线片:可提供一些间接征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大致定位及初步诊断。同时为鉴别诊断腰椎其他疾病提供依据。 2.CT、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情况,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三、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较高,但真正需要住院治疗者甚少,一般早期仅卧床休息加服药物均可缓解或治愈。对需进行特殊治疗的一定要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有突出者并非称之为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骨科杂志2014-09-28 发表评论(3人参与)分享 作者:马信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因包括内源性因素(遗传、发育、退变)和外源性因素(应力、营养、劳损、外伤等),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腰椎间盘突出是描述形态学的术语,其分类大多也是基于影像学上的突出部位和形态。 但临床症状的性质和轻重并不完全取决于突出形态,还与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不应拘泥于影像学分型,而要考虑不同的病理变化和类型。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历来都存在较多争议。比较常用的有MacNab分类、Spengler分类、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AcademyofOrthopaedirSurgeons,AAOS)&国际腰椎研究会(Intem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ofLumbarSpine,ISSLS)分类等。 MacNab分类分为突出(protrusion)和疝出(herniation),前者包括局限和广泛型,后者包括脱出、破裂脱垂和游离型。Spengler分类分为突出(pro-truded)、脱出(extruded)和游离(sequestered)。 AAOS&ISSLS分类分为退变(degeneration)、膨出(bulge)、突出(pro-trusion)和脱出(extrusion),后者又分为韧带下型(subliga-rnentous)、经韧带型(transligamentous)和游离型(sequestru-tion)。这种分类将疝出作为统称,与MacNab分类的疝出相矛盾,国内周秉文等则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突起型、破裂型和游离型(表1)。因此,目前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仍较为混乱。

腰椎间盘突出心得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心得体会 篇一:浅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浅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434000)医学院中医系中医骨伤10901班王庆来 【摘要】目的根据在医院实习期间通过临床观察。整理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治疗、保健方法。希望能和广大医学师生分享收获,并能帮助患者更深层次的认知及预防腰 椎间盘突出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论治联合治疗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本病多发于青壮年, 患者痛苦大,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的生活、动 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 椎间盘由髓核、软骨板和纤维环三部分构成。髓核是灰白色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被周 边的纤维环和上下方的软骨板包围在中间偏后。软骨板为一薄层的透明软骨,与上下相邻椎 体的松质骨连结。纤维环是坚强而富有韧性的纤维软

骨环,围着上下软骨板的边缘,并与上 下椎体缘紧密连接,限制髓核向周围脱出。椎间盘不但连接上下椎体,而且能吸收震荡,减 缓外力冲击等作用。 1病因病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化, 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继之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或产生裂隙,这是 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在外力的作用下,如弯腰提取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 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向后外侧突出。少数患者腰部着凉后,引起肌肉张力增高导致椎 间盘内压升高,而促使已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说:“肾气 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相争,故腰脚痛。”可见 中医认为内因‘肾虚’与外因‘外伤及风、寒、湿邪’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 2椎间盘病变分类: ,椎间盘正常椎间盘无退变,所有椎间盘组织均在椎间盘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图片

腰椎间盘突出症图片 生活中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患者会感觉到腰腿痛,但是休息一下疼痛就会有所缓解,所以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病时都不会考虑要治疗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最好是及时接受治疗,下面了解一下腰椎间盘突出在发病时的症状。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图片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病时会表现出坐骨神经痛,由于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隙,故下肢放射痛占80%,其中后型可占95%。下肢放射痛分刺痛和电击样剧痛两种,前者多见。疼痛多为一侧性,极少数表现为双下肢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而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病时会表现出间歇性跛行,病人步行距离的增加下肢疼痛,麻木或无力,停步休息或弯腰﹑下蹲,症状减轻或缓解。步行的距离为数十米或数百米出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管狭窄,对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狭窄程度,以致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病时最常见的就是腰痛及放射性腿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多数病人先有腰痛后有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少数病人只有腿痛。平卧减轻,站立或过劳后加剧与腰肌劳损不同。一部分病人为痉挛性剧痛,难以忍受。 通过以上的介绍了解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病时会出现的一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病治疗期间最好是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生活中要做注意对病情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当腰椎间盘突出到一定程度,或者合并了腰椎后关节错位,刺激或压迫到相邻的神经根或脊髓时才会出现相应症状,一般表现为劳累后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麻木,因疼痛产生的保护性痉挛,站立时,身体倾向一侧。患者行走困难,不愿迈步。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腰痛原因,轻重的特点为:白天重,晚上重,上午轻,下午重。劳累后重,休息后轻,站走坐重,卧床轻。咳嗽、大便、弯腰重,静止轻。发作的特点为:骤发,呈痉挛性剧痛,轻症可忍受,痛重如闪电状,沿臀部出现下肢放射痛,在后期常以腿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详细版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 上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三年制高 专) 上课年级二年级学分/周学时8/4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dd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选用教材 龙明/王立义.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第 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主要参考书[1]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梁勇/胡忠亚.外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不少于300字) 1.课程性质 《外科学》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相统一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其范畴包括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学习外科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其中理论104学时,实践26学时,总学时130学时。 2.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具备以下能力: 1.专业知识:学生能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能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正确诊断;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健康宣教。

2.实践技能:学生能熟练进行围手术期及各项外科学技术操作;能制定详细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围手术患者的治疗计划。 3.专业素质:学生热爱临床医学专业,具有爱伤意识;具备较强的无菌观念及临床思维框架;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能力为基本参照,以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为基本方向,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临床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和防治知识,学会诊断并处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学会外科基本检查操作方法的适应基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助理执业医师。 二、教学基本要求(不少于500字) 1. 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建设用于本课程教学的仿真医院外科实训室,配备与相应科室相同或仿真的设备和器械,如模拟人、模拟手术台、手术器械等,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综合训练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教、学、练一体化的要求。 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及教学实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安排学生见习、实习。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一般应是二级以上医院,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先进齐全。诊疗范围宽,病种较齐全。有健全的医疗组织管理系统,让学生有系统地学习的机会。有一定数量的适应教学需要的临床教师队伍,有临床带教经历和带教经验,能进行教学查房、修改学生书写的病历、医疗专题讲座、组织病案讨论等工作。 2. 教师基本要求 承担临床外科教学的专业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具备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并定期在附属医院相应科室下临床实践,参加职教项目培训和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等要求,具备双师素质,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工学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详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详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约1/5的腰腿痛病人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从1934年Mixterher和Barr提出此病至今,七十余年。从国内外流行病分析来看,其发病率的人口比率和绝对数值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从几岁到几十岁都有,我们曾经看到9岁的腰椎间盘脱出患者。 这病的发病率上升,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改变有关。长期不良的用腰习惯是主因。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研究,无论在疾病的熟悉和治疗方法上都得到了长足进展。从民间的偏方秘方、中草药、到牵引按摩理疗、复位等到介入、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如何可以针对个人患者进行选择呢?患者是无头苍蝇,更有很多医生也不得而知,满头雾水。其实,治疗该病,适应症的选择才是要害。就是说,在茫茫治疗方法的海洋中,了解自己病情程度,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完全可以很快治愈的。 特此以多年的临床专科经验开帖,指导各位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患者的迷茫,不再治疗上走弯路。

由于我学识疏浅,非凡是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一下咨询适合发表的言论只是提供参考,不作最后定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 椎间盘组织本身缺乏血供,修复能力极差,加之负重大活动多。一般在20岁以后,椎间盘就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的韧性及弹性均逐渐减退。此时如遇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劳损伤,则成为纤维环破裂的诱因。也有不少病例并无外伤史,而是在着凉后,肌肉和韧带的紧张性增强,使椎间盘的内压增加,促进已萎缩的纤维环发生破裂。 椎间盘是一种非凡的由结缔组织所构成的结构,它负担着独特的功能。椎间盘的任何改变,均影响它正常的机械效能或干扰其正常的平衡功能、吸收和再分配其力量到脊柱去的正常功能。 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椎间盘的髓核,除以粘多糖为主的柔软基质分外,其中还含少量的胶原纤维。髓核占椎间盘体积的一半以上,因为具有变形性的特点,所以,能恰当地传递负荷力量。椎间盘之所以能维持适当的功能,与它的含水量水量有密切关系,而水分又是靠多糖的含量来稳定的。纤维环与髓核的区别虽然还是很显著,但纤维环的胶原纤维呈致密的层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和康复 (一)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加上某些外伤,慢性劳损,以及湿寒等综合因素,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易发于4至5节),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引起的腰痛,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二)多发于人群1、从年龄上,本病一般发生在20--40岁之间,即青壮年易发生此病比例大约占整个发病率的80% 2、从性别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因为男性体力活动较多。较频、腰部活动范围大。 3、从体型上,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4、从职业上,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 5、从姿势上,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 6、从生活和工作环境,若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7、从女性的不同时期,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 (三)症状 主要症状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腰痛多局限于下腰部、腰骶部。坐骨神经痛常为单侧,并沿患侧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足跟或足背外侧;若椎间盘突出较大或位于椎管中央时,可为双侧疼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均

可加重疼痛,行走、弯腰、伸膝起坐时牵拉神经根也使疼痛加剧。屈髓、屈膝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疼痛多为间歇性,病程长,其下肢放射部位感觉麻木。 腰痛 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 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 下肢放射痛 80%患者出现此症,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可行走,呈跛行状态;重者需卧床休息,喜欢屈腰、屈髋、屈膝位。 下肢麻木冷感及间歇性跛行 下肢麻木多与疼痛伴发,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纯麻木,有少数患者自觉下 肢发冷、发凉。主要是因为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至。间歇性跛行的产生机理及临床表现与腰椎管狭窄相似,主要是由于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症状。 马尾神经症状 主要见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 大小便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锻炼 在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保持正确的姿势,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和稳定病情。在恢复期,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并防止腰腿痛症状的复发。 急性期 1、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较硬的床垫,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骨伤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7年1月至3月,骨伤科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4例,患者平均住院日4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4例,血瘀气滞证2例,寒湿痹阻证0例,,肝肾亏虚证2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疼痛/活动度、选择硬板床、体位、活动方法、保暖、评估麻木部位/程度、按摩拍打麻木肢体、肢体保暖、下肢关节屈伸活动、评估下肢肌力、安全防护、活动方法、功能锻炼、饮食辩证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中药熏蒸、艾灸、穴位按摩。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埋豆和中药熏蒸,其次是艾灸、中药熏洗。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和中药熏蒸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埋豆、中药熏蒸。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埋豆和中药熏洗。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人群 本病与城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姿势变化少,从而造成该类病人发病率上升有关,主要包括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等。人如果长时间的固定某个姿势不变,致使受压椎间盘不能恢复到正常形态。椎间盘中的液体缺失使其越来越薄,外缘变得脆弱。这是渐进效应。正是这种退化使椎间盘容易破裂,迫使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或韧带引起疼痛。”间盘发病率不同。 患者职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有一定相关性。在社会人口中,农民、工人的人数最多,从事的体力劳动也最繁重,腰椎间盘负荷大,容易导致损伤,因此其发病比例高是必然的。 近年来本病的年轻化趋势令人担忧,与成人不同,20岁以下的青少年椎间盘尚未开始退变,因此,外伤成了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在轻度负荷并快速旋转时,间盘纤维环最易造成破坏,青少年患者多由不适当的体育活动直接造成。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特定的人群中容易发生,其主要是以下几种人效易得病: 1、年龄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75%以上。尽管这个年龄段为青壮年,但是椎间盘的退化已经开始了.特别是纤维环的退变更早,而腰椎退变要晚一些,这些退变的不同步,加上这个年龄段的运动量较大就易患病。 2、性别男性发病要高于女性,这是由于男性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更多、更重,腰部受损机会也更多。女性月经、怀孕、分娩等也可影响腰椎的功能,而且我国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机会较少,发病率也不低。 3、体重过于肥胖和过于瘦弱的人都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肥胖者主要是自身重量超重而加重腰椎的负荷,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机会。瘦弱者由于肌肉少,对腰椎的保护作用较弱,所以易患本病。 4、发育腰椎发育异常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隐裂、椎弓崩裂等,都会诱发病。 5、职业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但是重体力劳动者的发病明显比轻体力劳动者要高;脑力劳动者、长期伏案工作、长期弯腰工作或搬重物的人发病率也比较高,因此体力劳动者要注意劳逸结含,脑力劳动者要加强锻炼,提高腰肌的协调性。 6、遗传据国外医学家统针表明家庭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庭中没有该病的人发病率高几倍。 7、环境长期在寒冷、潮湿的工作和生话环境中易产生肌肉炎症、水肿,诱发本病。如长年在矿井下下作的人易得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 时间:2011-09-23 13:58来源:弘医堂作者:弘医堂专家组 腰椎间盘突出的迫害性极大,严重危害到部分病患的正常工作及生存,此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状,如坐骨神经痛(是由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微循环改变以及神经根炎性反应和神经免疫因素起作用),该病临床表现为腰痛伴/或下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表现为行走无力,甚至轻瘫。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数不胜数,达到一个混乱的程度,但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仍困扰着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做到分型诊断和对应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医学全名叫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西医的诊断名。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按病理分型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由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变脆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还有位置分型、形态分型、还有综合分型。 位置分型根据突出物与椎管的位置分为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型、椎间孔外型。前两型常见,后两型少见,且多发于腰3~4和腰4~5水平。中央型又分类Ⅲ度,中央Ⅰ度突出:突出居中但以一侧为主,伸展已过中线2mm;中骨Ⅱ度突出:突出居中但以一侧为主,伸展已过中线4mm;中央Ⅲ度突出:突出居中,伸延到两侧。根据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关系分为肩上型、肩前型、腋下型。肩上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肩外侧;肩前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腹侧,将神经根顶向后方;腋下型:突出物位于硬膜囊与神经根之间,神经根受压,向上迂曲变形。 形态分型分为:凸起型、破裂型、游离型。凸起型是纤维环内部破裂,外层因受髓核压力而凸起,常呈半球形,孤立凸起于椎间盘后外侧,居神经根外前方或内下方(约占30%)。临应表现:年轻,发病缓慢,发病初期腰痛重于腿痛,神经根刺激症状较明显,如皮肤过敏,但肌肉萎缩不明显。X线片可表现椎间隙前窄后宽。破裂型是纤维环全层破裂或几乎全层破裂(67%),已纤维化的髓核或破碎的纤维环致部分软骨板向后移位入椎管,突出块表面高低不平,仅有薄膜覆盖,突出范围一般较凸起起型广泛,与神经根可有粘连。重者可压迫两条条神经根或产生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腰椎后凸为主要体态。X线片见相依为命本边缘硬化。个别造影显示较大的一侧或前方压迫,中央型突出我属此型。游离型比较少见,突出物已离开突出的破裂口移到椎管中,甚至破入硬膜腔,可压迫硬膜囊和刺激神经根,临床征象与破裂型相似,神经根痛较轻,但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较重。非手术闻法以凸起型最好,破裂型次之,游率型应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综合分型:蒋位庄1985年提出了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三个分型,即弹力型、退变失稳型和增生狭窄型。 (1)弹力型 青壮年多见。常伴有跌、扑、闪、扭、等损伤史。发病急,腰痛明显,持续,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腰腿痛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常用的治疗原则。 2、了解腰腿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3、了解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床边案例教学 讲授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因及病理 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主要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由于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图)。 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放射向大腿前方。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 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病程记录模版

住院病区:针灸科床号:207-1 住院号:14563 首次病程记录 2010年11月3日 16:00 病例特点: 1、郑兴荣,女,44岁,工人。 2、主诉:腰痛三月,加重伴左下肢痛1周。 3、现病史:患者自诉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酸痛,久坐劳累及阴雨天症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病程中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1周前弯腰劳作后感上症明显加重,伴左大腿前缘疼痛,咳嗽、打喷嚏时痛甚,夜间痛甚,影响睡眠。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 病后精神、睡眠差,饮食、二便正常;体重及体力无改变。 4、既往史:既往有“腰痛反复发作”病史多年,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献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5、体格检查: 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形体适中,痛苦面容,跛行步态,查体合作。舌淡苔薄白脉沉涩。头颅五官无畸形,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检查无异常。腰椎生理曲度略直,腰肌紧张,L3-S1棘间及棘旁压叩痛(+),无下肢放射痛,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70°(+)、右(-),咳嗽征(+),屈颈试验(+),“4”字征(-)。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6、辅助资料:2010.11.2于市人民医院行腰椎MRI检查示:L3-4椎间盘轻度突出(左旁中央型)、L4-5椎间盘膨出。 拟诊讨论: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腰痛伴左下肢痛”为主症入院,中医属“腰痛病”范畴。中年女患,长期劳作,劳累后腰府失护,邪气趁虚而入,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 1

住院病区:针灸科床号:207-1 住院号:14563 利而发腰痛,“寒性收引,凝滞经脉”、“湿性粘腻,阻滞气机”,气血经络不畅而发疼痛,结合舌脉证属“寒湿痹阻”之象,治宜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2、中医鉴别诊断:与“湿热浸淫”型鉴别,本证见腰髋驰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多兼发热、恶风等症,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与该患者病证不符,可暂不考虑。 3、中医诊断:腰痛病(寒湿痹阻) 4、西医诊断依据:1)中年女患,有长期弯腰劳作史;2)因“腰痛三月,加重伴左下肢痛1周”入院;3)专科检查:腰椎生理曲度略直,腰肌紧张,L3-S1棘间及棘旁压叩痛(+),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70°(+),咳嗽征(+),屈颈试验(+);4)腰椎MRI检查示:L3-4椎间盘轻度突出。 5、西医鉴别诊断:与“泌尿系结石”鉴别,本病见腰痛剧烈,并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无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暂不考虑。 6、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疗计划: 1)针灸科常规护理,卧硬板床休息; 2)完善相关辅检(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沉); 3)针刺散寒祛湿、舒筋通络,取“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小肠俞、环跳、环中、委中、阿是穴”均取平补平泻,1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加TDP 照射; 4)中药汤剂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止痛,方用干姜苓术汤加减,处方如下: 干姜9g 桂枝12g 附子12g 牛膝20g 茯苓15g 白术15g 白芍15g 人参12g 独活15g 杜仲20g 桑寄生20g 菟丝子15g 2

2017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2017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 总结及优化 一、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常规治疗: 1、一般处理: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潮湿之地。病情较重者应卧硬板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2、辨证分型论治: 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3)肾虚腰痛 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方药:左归丸加减。 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方药:右归丸加减。 4)湿热腰痛: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3、特色治疗: 1)针刺治疗:取穴:肾俞、阳陵泉、委中、阿是穴。血瘀加后溪、人中;寒湿加气海、大肠俞;肾阴虚加太溪:肾阳虚加命门。 操作方法:根据病症选取穴位,用毫针刺八穴位得气后,每日取一定腧穴上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灸法:患者腰部艾箱,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 3)拔罐;辨证取穴,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 4)中频脉冲电治疗:患者适当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5)腰椎推拿;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6)熏蒸: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7)刮痧:每个部位,3日一次。 8)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9)腰椎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腰痛完全消失,行走及活动无不适感,肢体凉、麻、痛、萎等症状改善。 四、疗效评价: l、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布及治疗结果 2011年我科采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治疗268例:其中血瘀证型83例;寒湿证型65例;湿热证型6例;肝肾亏虚型114例。总有效率98%。 2、疗效评价 腰痛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在治疗上应坚持非手术为主的原则,尤其要发挥中医传统疗法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优势,只有通过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又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方可考虑手术。但必须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众多,有的治疗效果不佳。 (1)中医治疗腰痛,重视辨证施治,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在腰痛治疗上,通过辩证运用口服中药,活血通络,骨健筋韧,以达满意效果。 (2)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理疗、中药熏洗等在腰痛治疗上,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3、为进一步提高诊治疗效,优化方案如下: (l)加强临床中医辨证施治水平,吸收国内相关科室治疗腰痛的有效经验,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疗效较差的证型进行优化。 (2)对腰痛采取中药辨证口服、针灸、理疗及中药热敷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开展腰痛患者的中医药早期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加强运用中药优势。进行早期干预,延缓和预防病情进一步的发生与发展。 (4)定期开展腰痛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知识,达到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目的。 (5)加强患者自我身体功能锻炼教育,并联合中药辨证施治整体调整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6)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针刀疗法,以松解粘连,缓解挛缩。 (7)可进一步引入中药外用足浴改善症状。通过协定处方将活血化瘀、舒筋通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中医整脊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前言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发布。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提出、起草并归纳。 本《指南》由省正骨研究院、省正骨医院负责起草,由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参加起草。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骨关节旋转、倾斜、错位,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或椎管,刺激到脊神经或脊髓;或因骨关节错位、椎间孔移位,导致神经根位移与椎间盘产生卡压,引起腰椎活动障碍、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传统称“腰腿痛”或“腰骻痛”。 1围 本《指南》规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护理。 本《指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2要求 2.1 诊断 2.1.1 诊断要点 2.1.1.1 病史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主,有腰部外伤、积累性损伤或外感风寒湿邪等病史。2.1.1.2 症状 反复发作的腰腿痛或单纯性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棘间及椎旁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因咳嗽、喷嚏或翻身而加重。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患肢可出现肌肉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减退或迟钝,踝及踇趾背伸力减弱。2.1.1.3 体征 2.1.1.3.1 脊柱姿势患者常出现脊柱姿势的异常改变,如:腰椎过度前屈、腰椎生理曲度平直或反、腰椎侧凸。 2.1.1.3.2 脊柱运动受限患者的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运动均可有不同程

度的受限,尤以后伸疼痛最明显。 2.1.1.3.3 压痛点和放射痛一般在病变棘突间隙及椎旁1~2cm处,有明显压痛点,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据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左右。 2.1.1.3.4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3、4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但阴性不能排除腰3、4以上的椎间盘突出。 2.1.1.3.5 股神经牵拉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2、3椎间盘突出。2.1.1.3.6 感觉改变表现为受压神经根所支配得皮肤节段会出现感觉得改变。先为感觉过敏,后为感觉迟钝或消失。 2.1.1.3.7 腱反射改变股神经受压,膝反射减低;骶1神经根受压,跟腱反射减低。2.1.1.3.8 肌萎缩及肌力减退某些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常出现患侧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萎缩。 2.1.1.4 影像学检查 2.1.1.4.1 X线检查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片。正位片椎体有旋转,有时可见脊柱侧凸;侧位片可显示椎间隙变窄,椎曲弓顶距离变小甚至消失,椎曲变直。中老年患者多并有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X线检查还可以除外骨关节的破环、转移癌、骨结核、肿瘤、脊柱的先天畸形等。 2.1.1.4.2 CT检查目前已普遍作为该病的常规检查。CT检查于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观察到突出物的直接影像及与神经根、硬膜囊的相邻关系,并可了解椎管容积、黄韧带、神经根管等情况。同时,还可从横断面图像测量椎管和侧隐窝的容积。2.1.1.4.3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它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并可判断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硬膜囊与神经根受压的程度。 2.1.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方法较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常见的分型方法有以下几种:2.1.1.5.1 整脊学分型法 ――椎间孔型指椎间盘突出于后外侧椎间孔部位,压迫神经根。症见单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椎间孔。 ――椎管型指椎间盘突出于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马尾神经,也称“中央型”。症见双下肢麻痹疼痛(可有一侧较重),鞍区麻痹,大小便无力或排便困难。部分病人有腹胀,直腿抬高试验多为弱阳性。CT和MRI可显示突出的椎间盘的形态及对硬膜囊的压迫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1)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在文章开始之前,介绍一下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分类,以便各位战友理解以下指南内容时更为准确。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 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1 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2 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 的证据; * II-3 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 III 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推荐评价标准: * A 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 B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 C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 D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 I 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法衡量和评估。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引自@?战友相关帖子: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为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诊断及治疗,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循证医学临床指南发展委员会下属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工作组对现有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现将指南全文翻译如下,供各位骨科医生参考。 定义及自然病史 问题1: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最准确的定义是什么? 椎间盘的物质错位超过正常椎间盘边界范围,压迫神经,导致疼痛,无力,肌节麻痹或皮节感觉分布异常的一种疾病。 工作组专家共识 问题2: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自然病程如何? 因目前并没有对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自然病程的相关研究,工作组一致同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无论治疗与否,均能得到改善。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随着时间推移通常会出现萎缩/ 退变。很多研究(但并非所有)显示随着突出椎间盘减小,临床功能逐渐改善 工作组专家共识 诊断及影像学 问题3:何种病史和体检结果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肌力,感觉,仰卧位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征,对侧Lasegue 征等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诊断。 推荐等级:A

腰椎间盘突出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介绍 疾病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青壮年为最多,男性较女性多,20岁以内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率低。疾病介绍[1]虽然腰痛在人的一生中从20岁开始即已常见,但椎间盘病变及椎间盘突出在健康人群中的高发期为30~40岁。大多数患者认为其腰腿病与创伤有关,但通常仔细询问可发现,在严重的腿痛发生前,患者已有几个月或几年的间断性腰病史。在大多数情况下,腰病的发作相对短暂,休息后疼痛缓解。疼痛常因用力、重复的弯腰、扭转或举重物而诱发,在有些病例中,不能问出诱发疼痛加重的因素。疼痛常开始于下腰部,向坐骨神经支配区域和臀部放散。向大腿后侧放散的疼痛,可由脊柱许多部位(包括椎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脊椎骨膜等)的病变引起。放散至膝以下的为根性疼痛。无论何时,当腿痛很轻而腰痛很明显时,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非常慎重。该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病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突出

前期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可因反复损伤而变薄变软或产生裂隙。这些变化可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青少年患者可在无退变时,因强大暴力引起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2.椎间盘突出期外伤或正常的活动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组织引起腰腿痛,严重者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在老年患者,整个纤维环变得软弱松弛,椎间盘可向周围膨出,该平面椎管前后径变小。3.突出晚期腰椎间盘突出后,病程较长者,其椎间盘本身和其他邻近结构均可发生各种继发性病理改变。⑴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⑵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⑶后纵韧带增厚和骨化。⑷黄韧带肥厚、钙化,甚至骨化。⑸椎小关节退变:因椎间隙变窄和失稳,椎小关节负荷增加,引起关节突过度骑跨、肥大、增生、关节囊韧带增生骨化,发生骨关节炎。⑹继发椎管狭窄。腰腿痛机制腰腿痛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2]。1.神经根和硬膜囊直接受到突出的机械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对直接机械压迫非常敏感。机械压迫不是神经根痛和功能障碍的唯一原因。2.腰椎间盘突出时神经组织血供障碍当椎间盘突出时,机械压迫和刺激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更甚于单纯的机械压迫。3.椎间盘突出时神经根局部炎性反应引起的疼痛4.免疫反应正常的软骨板和纤维环内层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