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末总结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末总结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末总结

章末总结

素养一 数学运算

例1 (1)如图所示,在△ABC 中,设AB ????? =a ,AC ????? =b ,AP 的中点为Q,BQ 的中点为R,CR 的中点为P,则AP

????? =( )

A.1

2a +1

2b

B.13a +2

3b

C.2

7a +4

7b D.4

7a +2

7b

(2)已知c =m a +n b ,c =(-2√3,2),a ⊥c ,b 与c 的夹角为2

3π,b ·c =-4,|a |=2√2,求实数m,n 的值及a 与b 的夹角θ.

答案 (1)C

解析 (1)连接BP,则AP ????? =AC ????? +CP ????? =b +PR ????? ,① AP ????? =AB ????? +BP ????? =a +RP ????? -RB ????? ,② 由①+②,得2AP ????? =a +b -RB ????? ,③ 又RB ????? =12QB ????? =12

(AB ????? -AQ ????? )

=12(a -1

2 AP

????? ),④ 将④代入③,得2AP

????? =a +b -12(a -12 AP ????? ), ∴AP

????? =2

7

a +4

7b . (2)因为c =(-2√3,2),所以|c |=4. 因为a ⊥c ,所以a ·c =0.

因为b ·c =|b ||c |cos 2

3π=|b |×4×(-1

2)=-4, 所以|b |=2.

因为c =m a +n b ,所以c 2=m a ·c +n b ·c , 所以16=n×(-4),所以n=-4.

在c =m a +n b 两边同乘a ,得0=8m-4a ·b ,① 在c =m a +n b 两边同乘b ,得m a ·b =12,② 由①②,得m=±√6,所以a ·b =±2√6, 所以cos θ=√62

√2×2

=±√3

2.

所以θ=π

6或θ=5

6π. 素养探究:

1.向量线性运算的注意点:

(1)向量的加、减、数乘结果仍是一个向量.

(2)向量加法运算,要注意向量的首尾相连,利用三角形法则进行运算;向量减法运算,要注意向量的起点相同,差向量应是两个向量终点的连线,指向被减向量.

(3)所求向量用已知向量表示时,通常把待求向量放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结合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2.数量积的运算途径:

(1)垂直:设a =(x 1,y 1),b =(x 2,y 2),a ⊥b ?a ·b =0? x 1x 2+y 1y 2=0.

(2)夹角:①求|a |,|b |,a ·b .②求cos θ=a ·b

|a||b|(夹角公式).③结合θ的范围[0,π]确定θ的大小.

(3)模长:①若a =(x,y),则|a |2

=x 2

+y 2

或|a |=√x 2+y 2.

②平方法:|a |2=a 2=a ·a ,|a ±b |2=a 2±2a ·b +b 2. 3.向量的坐标运算:

(1)向量的坐标表示实际上是向量的代数表示,是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

(2)通过坐标运算可以求向量的坐标、向量的模、夹角,判断共线、平行、垂直等问题.

1-1 (2020江苏南通高一期末)已知向量m =(2,1),n =(0,1),p =(3,4),若λ∈R ,(m +λn )∥p ,则λ=( )

A.3

5

B.-35

C.5

3

D.-5

3

答案 C ∵向量m =(2,1),n =(0,1),∴m +λn =(2,λ+1), 又∵p =(3,4),且(m +λn )∥p ,∴3(λ+1)=2×4,解得λ=5

3.

1-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是BC,CD 的中点,DE 交AF 于点H,记AB ????? ,BC ????? 分别为a ,b ,则AH

?????? = .

答案 2

5a +4

5b

解析 设AH ?????? =λAF ????? ,DH ?????? =μDE ????? . 因为F 为CD 的中点,所以AF ????? =12

(AC ????? +AD ????? ),

所以AH ?????? =λ2(AC ????? +AD ????? )=λ

2(AB ????? +2BC ????? )=λ2

AB ????? +λBC

????? , AH ?????? =AD ????? +DH ?????? =AD ????? +μDE ????? =AD ????? +μ(AE ????? -AD ????? )

=(1-μ)BC ????? +μ(AB ????? +12BC ????? )=μAB ????? +(1-μ2

)BC

????? , 所以λ2=μ,λ=1-μ2,解得μ=25,λ=4

5.

因此AH

?????? =25a +4

5

b . 1-3 已知|a |=4,|b |=3,(2a -3b )·(2a +b )=61. (1)求a 与b 的夹角θ; (2)求|a +b |和|a -b |;

(3)若AB ????? =a ,AC ????? =b ,作△ABC,求△ABC 的面积. 解析 (1)由(2a -3b )·(2a +b )=61, 得4|a |2-4a ·b -3|b |2=61.①

∵|a |=4,|b |=3,代入①式,得a ·b =-6, ∴cos θ=a ·b

|a||b|=-6

4×3=-1

2. 又θ∈[0°,180°],∴θ=120°.

(2)由(1)知,a ·b =-6,则|a +b |2=(a +b )2=|a |2+2a ·b +|b |2=42+2×(-6)+32=13, ∴|a +b |=√13.

同理,|a -b |=√a 2-2a ·b +b 2=√37. (3)由(1)知,∠BAC=θ=120°, |AB ????? |=|a |=4,|AC

????? |=|b |=3, ∴S △ABC =12×|AC ????? |×|AB ????? |×sin ∠BAC=12×3×4×sin 120°=3√3.

素养二 直观想象

例2 (1)(2020宁夏银川一中月考)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M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包含边界),则(MA ?????? +MB ?????? )·AC

????? 的最小值为( ) A.-11

B.-12

C.-13

D.-14

(2)如图所示,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四边形PECF 是矩形,求证:PA=EF.

答案 (1)B

解析 (1)如图,建立以A 为坐标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A(0,0),B(2,0),C(2,2),D(0,2).

设点M 的坐标为(x,y),则MA ?????? +MB ?????? =(2-2x,-2y), 又AC ????? =(2,2), 所以(MA ?????? +MB ?????? )·AC ????? =4-4x-4y=4-4(x+y).

因为M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包含边界),则0≤x ≤2,0≤y ≤2, 即0≤x+y ≤4,所以(MA ?????? +MB ?????? )·AC ????? =4-4(x+y)≥-12, 故(MA ?????? +MB ?????? )·AC

????? 的最小值为-12. (2)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BP

????? |=λ,

则A(0,1),P (√2

2λ,

√22λ),E (1,√22λ),F (√2

2

λ,0), 所以PA

????? =(-√22λ,1-√22λ), EF ????? =(√22λ-1,-√22λ). 所以|PA

????? |2

=(-√2

2λ)

2

+(1-√22λ)

2

=λ2-√2λ+1,

|EF

????? |2=(√22λ-1)2

+(-√22λ)2

=λ2-√2λ+1,

所以|PA ????? |2=|EF

????? |2,即PA=EF.

素养探究:(1)有垂直特征的向量运算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转化为坐标运算. (2)利用平面向量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是恰当地引入向量,通过向量运算,解释几何性质.

2-1 如图所示,以△ABC 的两边AB,AC 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GF,正方形ACDE,M 为BC 的中点,求证:AM ⊥EF.

证明 因为M 是BC 的中点,所以AM ?????? =1

2(AB ????? +AC

????? ), 又EF ????? =AF ????? -AE

????? , 所以AM ?????? ·EF ????? =1

2

(AB ????? +AC ????? )·(AF ????? -AE

????? ) =1

2(AB ????? ·AF ????? +AC ????? ·AF ????? -AB ????? ·AE ????? -AC ????? ·AE ????? ) =1

2(0+AC ????? ·AF ????? -AB ????? ·AE ????? -0) =1

2(AC ????? ·AF ????? -AB ????? ·AE

????? ) =1

2[|AC ????? ||AB ????? |cos(90°+∠BAC)-|AB ????? |·|AC ????? |cos(90°+∠BAC)]=0,所以AM ?????? ⊥EF

????? ,即AM ⊥EF. 素养三 数学建模

例3 在海岸A 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离A 为√3-1海里的B 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 处北偏西75°方向,距离A 为2海里的C 处有一艘缉私艇奉命以10√3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 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

(1)C 船与B 船相距多少海里? C 船在B 船的什么方向?

(2)缉私艇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

解析 (1)由题意可知AB=(√3-1)海里,AC=2海里,∠BAC=45°+75°=120°.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

-2AB ·AC ·cos 120°=6, ∴BC=√6(负值舍去), 由正弦定理,得

AC

sin ∠ABC =

BC

sin ∠BAC

,

即2

sin ∠ABC =√6

√32

,解得sin ∠ABC=√2

2, ∴∠ABC=45°,

∴C 船在B 船的正西方向. (2)由(1)知BC=√6,∠DBC=120°. 设t 小时后缉私艇在D 处追上走私船, 则BD=10t,CD=10√3t,

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10√3t

sin120°=10t

sin ∠BCD , 解得sin ∠BCD=1

2, ∴∠BCD=30°, ∴△BCD 是等腰三角形, ∴10t=√6,解得t=√610.

∴缉私艇沿东偏北30°方向行驶√6

10小时才能最快追上走私船.

素养探究:对于实际应用问题,能用正、余弦定理的,应画出示意图,标示已知元素,然后选择合适的定理求解.

3-1 已知海岛B 在海岛A 的北偏东45°方向上,A,B 相距10海里,小船甲从海岛B 以2海里/时的速度沿直线向海岛A 移动,同时小船乙从海岛A 出发沿北偏西15°的方向以2海里/时的速度移动.

(1)经过1小时后,甲、乙两小船相距多少海里?

(2)在航行过程中,小船甲是否可能处于小船乙的正东方向?若可能,请求出所需时间;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设经过1小时后,甲船到达M 点,乙船到达N 点, 则|AM|=10-2=8(海里),|AN|=2(海里),∠MAN=15°+45°=60°,

∴|MN|2=|AM|2+|AN|2-2|AM||AN|·cos 60°=64+4-2×8×2×1

2=52,∴|MN|=2√13(海里),故经过1小时后,甲、乙两小船相距2√13海里.

(2)设经过t(0

sin45°=|AE|

sin75°, 即2t

sin45°=10-2t

sin75°,解得t=5(3-√3)3

.

∴经过

5(3-√3)3

小时,小船甲处于小船乙的正东方向.

1.(2019课标全国Ⅱ,3,5分)已知AB ????? =(2,3),AC ????? =(3,t),|BC ????? |=1,则AB ????? ·BC ????? =( ) A.-3 B.-2 C.2

D.3

答案 C ∵BC ????? =AC ????? -AB ????? =(1,t-3), ∴|BC

????? |=√12+(t -3)2=1,∴t=3, ∴AB ????? ·BC

????? =(2,3)·(1,0)=2. 2.(2018课标全国Ⅲ,9,5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 的面积为

a 2+

b 2-

c 2

4,则C=( )

A.π

2 B.π

3 C.π

4

D.π

6

答案 C 根据余弦定理得a 2

+b 2

-c 2

=2abcos C,因为S △ABC =a 2+b 2-c 2

4

,

所以S △ABC =

2abcosC

4

,

又S △ABC =1

2absin C,

所以tan C=1,因为C ∈(0,π), 所以C=π

4.故选C.

3.(2020新高考Ⅰ,7,5分)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 内的一点,则AP ????? ·AB ????? 的取值范围是( ) A.(-2,6)

B.(-6,2)

C.(-2,4)

D.(-4,6)

答案 A 解法一:如图,过点P 作PP 1⊥直线AB 于P 1,过点C 作CC 1⊥直线AB 于C 1,过点F 作FF 1⊥直线AB 于F 1,AP ????? ·AB ????? =|AP ????? |·|AB ????? |·cos ∠PAB,当∠PAB 为锐角时,|AP ????? |·cos ∠PAB=|AP 1??????? |,当∠PAB 为钝角时,|AP ????? |·cos ∠PAB=-|AP 1??????? |,所以当点P 与C 重合时,AP ????? ·AB ????? 最大,此时AP ????? ·AB ????? =|AC 1??????? |·|AB ????? |=6,当点P 与F 重合时,AP ????? ·AB ????? 最小,此时AP ????? ·AB ????? =-|AF 1??????? ||AB ????? |=-2,又因为点P 是正六边形ABCDEF 内的一点,所以-2

解法二:连接AE,以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E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则A(0,0),B(2,0),设P(x 0,y 0),则-1

????? =2x 0∈(-2,6),故选A. 4.(2018课标全国Ⅲ理,13,5分)已知向量a =(1,2),b =(2,-2),c =(1,λ).若c ∥(2a +b ),则λ= . 答案 1

2

解析 由已知得2a +b =(4,2).又c =(1,λ),c ∥(2a +b ), 所以4λ-2=0,解得λ=1

2.

5.(2019课标全国Ⅱ,15,5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6,a=2c,B=π

3,则△ABC 的面积为 . 答案 6√3

解析 由b 2=a 2+c 2-2accos B 及已知得62=(2c)2+c 2

-2×2c×c×1

2, ∴c=2√3(c=-2√3舍去).∴a=2c=4√3,

∴△ABC 的面积S=1

2ac ·sin B=1

2×4√3×2√3×√3

2=6√3.

6.(2019课标全国Ⅱ,15,5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A+acos B=0,则B= . 答案 3

解析 在△ABC 中,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sin Bsin A+sin Acos B=0, ∵sin A ≠0,∴sin B+cos B=0, 即tan B=-1,又B ∈(0,π),∴B=3

4π.

7.(2019课标全国Ⅰ,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设(sin B-sin C)2=sin 2A-sin Bsin C. (1)求A;

(2)若√2a+b=2c,求sin C.

解析 (1)由已知得sin 2B+sin 2C-sin 2A=sin Bsin C, 由正弦定理得b 2+c 2-a 2=bc.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cos A=

b 2+

c 2-a 22bc =12.

因为0°

(2)由(1)知B=120°-C,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2sin A+sin(120°-C)=2sin C, 即√62+√3

2cos C+1

2sin C=2sin C,可得cos(C+60°)=-√2

2. 由于0°

2,

故sin C=sin(C+60°-60°)=sin(C+60°)·cos 60°-cos(C+60°)sin 60°=

√6+√2

4

. 8.(2019课标全国Ⅲ,18,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 A+C 2

=bsin

A. (1)求B;

(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A+C 2

=sin Bsin A.

因为sin A ≠0,所以sin

A+C 2

=sin B.

由A+B+C=180°,可得sin A+C

2

=cos B

2,

故cos B

2=2sin B

2cos B

2.

因为cos B 2≠0,故sin B 2=1

2,因此B=60°. (2)由题设及(1)知△ABC 的面积S=√3

4a. 由正弦定理,得a=csinA sinC =

sin(120°-C)

sinC

=√32tanC +1

2.

由于△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0°

由(1)知A+C=120°,所以30°

2

8

2. 因此,△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38,

√3

2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两点A(2,-1),B(3,1),与AB ????? 平行且方向相反的向量a 可能是( ) A.a =(1,-2) B.a =(9,3)

C.a =(-1,2)

D.a =(-4,-8)

答案 D ∵AB ????? =(1,2),∴a =(-4,-8)=-4(1,2) =-4AB ????? ,∴D 正确.

2.△ABC 的三个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设向量p =(a+c,b),q =(b-a,c-a).若p ∥q ,则角C 的大小为( ) A.π

6

B.π

3

C.π

2

D.2π

3

答案 B p ∥q ?(a+c)(c-a)-b(b-a)=0,

即c 2-a 2-b 2

+ab=0?cos C=a 2+b 2-c 22ab

=12,

∵0

3.

3.在△ABC 中,a,b,c 分别为内角A,B,C 的对边,如果2b=a+c,B=30°,△ABC 的面积为3

2,那么b 等于( ) A.

1+√32

B.1+√3

C.

2+√22

D.2√3

答案 B ∵S △ABC =1

2acsin B,∴ac=6.

又∵b 2

=a 2

+c 2

-2accos B=(a+c)2

-2ac-2ac ·cos 30°=4b 2

-12-6√3, ∴b 2=4+2√3,∴b=1+√3(负值舍去).

4.已知i =(1,0),j =(0,1),则与2i +3j 垂直的向量是( ) A.3i +2j

B.-2i +3j

C.-3i +2j

D.2i -3j

答案 C 2i +3j =(2,3),选项C 中,-3i +2j =(-3,2).因为2×(-3)+3×2=0, 所以2i +3j 与-3i +2j 垂直.

5.在△ABC 中,三个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sin B=2csin C 且a=√10,cos A=5

8,则△ABC 的面积等于( ) A.

√39

2 B.√39 C.3√1

3 D.3

答案 A 由正弦定理,得(b-c)·b=2c 2,则b 2-bc-2c 2=0,得b=2c 或b=-c(舍去). 由a 2=b 2+c 2-2bccos A,得c=2(负值舍去),则b=4. 由cos A=5

8,知sin A=

√39

8

, 所以S △ABC =12bcsin A=1

2×4×2×

√398=√39

2. 6.已知非零向量AB ????? 与AC ????? 满足(AB ?????

|AB ????? |+AC ?????

|AC ????? |)·BC ????? =0,且AB ?????

|AB ????? |·AC ?????

|AC ????? |=12,则△ABC 是( )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 C ∵(AB ????? |AB ????? |+AC

?????

|AC

????? |)·BC ????? =0,∴∠A 的平分线与BC ????? 垂直,∴△ABC 为等腰三角形. 又AB ????? |AB ????? |·AC

????? |AC

????? |=12,∴cos A=12,∴∠A=π

3.故△ABC 为等边三角形. 7.在△ABC 中,三个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BA ????? ·BC

????? =3,S △ABC ∈[√32

,3√32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π4,π

3] B.[π6,π

4] C.[π6,π3]

D.[π3,π

2]

答案 C 由题意知ac ·cos B=3,所以ac=3

cosB , 所以S △ABC =1

2ac ·sin B=1

2×3

cosB ×sin B=3

2tan B. 因为S △ABC ∈[√32,

3√3

2],所以tan B ∈[√3

3,√3],

所以B ∈[π6,π

3].

8.如图所示,半圆的直径AB=4,O 为圆心,C 是半圆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若P 为半径OC 上的动点,则(PA ????? +PB ????? )·PC

????? 的最小值是( )

A.2

B.0

C.-1

D.-2

答案 D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PA ????? +PB ????? =2PO ????? , 则(PA ????? +PB ????? )·PC ????? =2PO ????? ·PC ????? , |PC ????? |=2-|PO ????? |,且PO ????? 、PC ????? 反向. 设|PO ????? |=t(0≤t ≤2),

则(PA ????? +PB ????? )·PC ????? =2PO ????? ·PC ????? =-2t(2-t)=2(t 2-2t)=2[(t-1)2-1]. ∵0≤t ≤2,

∴当t=1时,(PA ????? +PB ????? )·PC

????? 取最小值,为-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向量a =(1,-2),|b |=4|a |,a ∥b ,则b 可能是( ) A.(4,-8)

B.(8,4)

C.(-4,-8)

D.(-4,8)

答案 AD 当b =-4a 时,b =(-4,8); 当b =4a 时,b =(4,-8).故选AD.

10.已知△ABC 中,sin A ∶sin B ∶sin C=k ∶(k+1)∶2k,则k 的取值可以是( ) A.-1

2 B.2

C.0

D.1

答案 BD 设a

sinA =b

sinB =c

sinC =m(m>0), 则a=mk,b=m(k+1),c=2mk, ∵{

a +

b >c,a +

c >b,即{m(2k +1)>2mk,3mk >m(k +1),

∴k>1

2.

11.设点M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M ?????? =12AB ????? +1

2AC

????? ,则点M 是边BC 的中点 B.若AM ?????? =2AB ????? -AC ????? ,则点M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 C.若AM ?????? =-BM ?????? -CM ?????? ,则点M 是△ABC 的重心 D.若AM ?????? =x AB ????? +y AC

????? ,且x+y=1,则B,C,M 三点共线 答案 ACD A 项,可化为AB ????? +AC ????? =2AM ??????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A 正确;B 项,若延长AB 至D,使得BD=AB,则AM ?????? =CD ?????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点M 在线段BC 的反向延长线上,故B 错误;C 项,可化为AM ?????? =MB ?????? +MC ?????? ,设P 是BC 的中点,则AM ?????? =2MP ?????? ,所以M 是△ABC 的重心,故C 正确;易知D 正确.

12.(2020烟台模拟)在△ABC 中,D 在线段AB 上,且AD=5,BD=3,若CB=2CD,cos ∠CDB=-√5

5,则正确的结论是( )

A.sin ∠CDB=3

10 B .△ABC 的面积为8 C.△ABC 的周长为8+4√5

D.△ABC 为钝角三角形

答案 BCD 由cos ∠CDB=-√5

5,可得sin ∠CDB=√1-15=2√5

5

.故A 错误;

设CD=x,则CB=2x,

在△CB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55=9+x 2-4x 2

6x

, 整理得,5x 2-2√5x-15=0,

解得 x=√5(负值舍去),即CD=√5,CB=2√5, 所以S △ABC =S △BCD +S △ADC =1

2×3×√5×2√55+12×5×√5×2√5

5

=8,故B 正确;

由余弦定理可知,cos B=BC 2+BD 2-CD 22BC ·BD

=

BC 2+AB 2-AC 2

2BC ·AB

,

即2×3×25=2

2×8×2

5

,解得AC=2√5(负值舍去),

故周长为AB+AC+BC=8+2√5+2√5=8+4√5,故C 正确;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C=2×2

√5×2√

5=-3

5

<0, 则C 为钝角,故△ABC 为钝角三角形,故D 正确. 故选B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3,A=π

3,B=π

4,则a 的值为 . 答案 3√3-3√2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b=asinB sinA =√6

3a.则a+b=a+√6

3a=√3,解得a=3√3-3√2. 14.已知a,b 为单位向量,且a ·b =0,若c =2a -√5b ,则cos= . 答案 2

3

解析 ∵|a|=|b|=1,a ·b =0,∴a ·c =a ·(2a -√5b )=2a 2-√5a ·b =2, |c |=|2a -√5b |=√(2a -√5b)2=√4a 2+5b 2-4√5a ·b =3, ∴cos=a ·c

|a||c|=2

3.

15.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A+sin B=5

4sin C,且△ABC 的周长为9,△ABC 的面积为3sin C,则c= ,cos C= . 答案 4;-1

4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a+b=5c

4,又△ABC 的周长为9, 所以c+5c

4=9,解得c=4. 因为△ABC 的面积为3sin C, 所以1

2absin C=3sin C,整理,得ab=6. 由于a+b=5c

4=5, 联立{

a +

b =5,ab =6,解得{a =2,b =3

或{a =3,

b =2,

所以cos C=

a 2+

b 2-

c 2

2ab =-1

4.

16.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向量a ,b 满足AB ????? =2a ,AC ????? =2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a 为单位向量;②b 为单位向量;③a ⊥b ;④b ∥BC ????? ;⑤(4a +b )⊥BC ????? . 答案 ①④⑤

解析 ∵AB ????? =2a ,AC ????? =2a +b ,∴a =12 AB ????? ,b =BC ????? . 又△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a |=1,|b |=2,①正确,②③错误; 由b =BC

????? ,知b ∥BC ????? ,④正确; ∵4a +b =2AB ????? +BC ????? =AB ????? +AC

????? , ∴(4a +b )·BC ????? =(AB ????? +AC ????? )·BC ????? =-2+2=0, ∴(4a +b )⊥BC

????? ,⑤正确.故①④⑤正确.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设|a |=|b |=1,|3a -2b |=3,求|3a +b |的值. 解析 解法一:∵|3a -2b |=3,

∴9a 2-12a ·b +4b 2=9.又|a |=|b |=1,∴a ·b =1

3, ∴|3a +b |2=(3a +b )2=9a 2+6a ·b +b 2=9+6×1

3+1=12, ∴|3a +b |=2√3.

解法二:设a =(x 1,y 1),b =(x 2,y 2).

∵|a |=|b |=1,∴x 12+y 12=x 22+y 22

=1.

∵3a -2b =(3x 1-2x 2,3y 1-2y 2),

∴|3a -2b |=√(3x 1-2x 2)2+(3y 1-2y 2)2=3. ∴x 1x 2+y 1y 2=1

3,

∴|3a +b |=√(3x 1+x 2)2+(3y 1+y 2)2=√9+1+6×1

3=2√3. 18.(12分)设a ,b 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

(1)若OA

????? =2a -b ,OB ????? =3a +b ,OC ????? =a -3b ,求证:A,B,C 三点共线; (2)若8a +k b 与k a +2b 共线,求实数k 的值.

解析 (1)证明:因为AB ????? =OB ????? -OA ????? =a +2b ,AC ????? =OC ????? -OA ????? =-a -2b ,所以AC ????? =-AB ????? . 又因为A 为公共点, 所以A,B,C 三点共线.

(2)设8a +k b =λ(k a +2b ),λ∈R ,则{8=λk,k =2λ,解得{k =4,λ=2

或{k =-4,

λ=-2,

所以实数k 的值为±4.

19.(12分)在△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 C=3

5. (1)若CB ????? ·CA

????? =92

,求△ABC 的面积; (2)设向量x =(2sin B

2,√3),y =(cosB,cos B

2),且x ∥y ,求sin(B-A)的值. 解析 (1)由CB ????? ·CA

????? =92,得abcos C=92, 因为cos C=3

5,所以ab=9

2cosC =15

2, 又C 为△ABC 的内角,所以sin C=4

5,

所以S △ABC =1

2absin C=3.

(2)因为x ∥y ,所以2sin B

2cos B

2=√3cos B, 即sin B=√3cos B,

因为cos B ≠0,所以tan B=√3.

因为B 为△ABC 的内角,所以B=π

3, 所以A+C=2π

3,所以A=2π

3-C,

所以sin(B-A)=sin (π

3-A)=sin (C -π

3) =1

2sin C-√3

2cos C=1

2×45-√3

2×35=

4-3√3

10

.

20.(12分)已知|a |=√10,|b |=√5,a ·b =-5,c =x a +(1-x)b . (1)当b ⊥c 时,求实数x 的值;

(2)当|c |取最小值时,求向量a 与c 的夹角的余弦值.

解析 (1)∵b ⊥c ,∴b ·c =b ·[x a +(1-x)b ]=x b ·a +(1-x)b 2=x×(-5)+(1-x)×5=0, 解得x=1

2.

(2)∵|c |2=|x a +(1-x)b |2 =x 2a 2+2x(1-x)a ·b +(1-x)2b 2 =10x 2-10x(1-x)+5(x-1)2 =25x 2-20x+5 =25(x -25)2+1.

∴当x=25时,|c |2取最小值,为1,即|c |有最小值1. 此时,c =2

5a +35b .

a ·c =a ·(2

5a +3

5b)=2

5a 2+3

5a ·b =2

5×10+3

5×(-5)=1, 设向量a ,c 的夹角为θ,

当|c |取最小值时,向量a 与c 的夹角的余弦值cos θ=a ·c

|a||c|=

10×1=√10

10

. 21.(12分)一架飞机从A 地向北偏西60°的方向飞行1 000 km 到达B 地,然后向C 地飞行.设C 地恰好在A 地的南偏西60°方向上,并且A,C 两地相距2 000 km,求飞机从B 地到C 地的位移.

解析 如图,设A 地在东西基线和南北基线的交点处.

则A(0,0),B(-1 000cos 30°,1 000sin 30°), C(-2 000cos 30°,-2 000sin 30°), 即B(-500√3,500),C(-1 000√3,-1 000), ∴BC

????? =(-500√3,-1 500), ∴|BC

????? |=√(-500√3)2+(-1 500)2=1 000√3(km). 设正南方向的单位向量j =(0,-1), 则BC ????? 与正南方向的夹角θ满足 cos θ=BC ????? ·j |BC ?????

||j|

=1 000√

3=√3

2,

∴θ=30°,由图形可知BC

????? 的方向是南偏西30°. 综上,飞机从B 地向南偏西30°方向飞行1 000√3 km 到达C 地.

22.(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AO=OC,BO=OD,又以DC 边的中点P 为圆心,DP 长为半径作圆P.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圆P 的一直径MN 两端可在圆周上滑动,问当直径MN 在什么位置时,AM ?????? ·BN

?????? 取最大值.

解析 (1)证明:由已知得AO ????? =OC ????? ,BO ????? =OD ?????? , 则AO ????? +OD ?????? =BO ????? +OC ????? ,即AD ????? =BC ????? , 所以AD ∥BC,AD=B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所示,连接AP 、BP,

则AM ?????? ·BN ?????? =(PM ?????? -PA ????? )·(PN ?????? -PB ????? )=(PM ?????? -PA ????? )·(-PM ?????? -PB ????? )=-PM ?????? 2+PA ????? ·PB ????? +PM ?????? ·BA ????? . 设∠APB=α,MP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E,设∠MEA=β, 则有AM ?????? ·BN ?????? =-|DP ????? |2+|PA ????? |·|PB ????? |cos α+|DP ????? |·|AB ????? |cos β . 因为DP ????? ,PA ????? ,PB

????? 的长都是定值, 所以当cos β=1,即β=0时,也就是当直径MN 与DC 边重合时,AM ?????? ·BN ?????? 取最大值.

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

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平面向量 2.1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17、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⑶三角形不等式: a b a b a b -≤+≤+. 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 a b b a +=+; ②结合律:()() a b c a b c ++=++;③00a a a +=+=. ⑸坐标运算:设()11,a x y =,()22,b x y =,则 ()1212,a b x x y y +=++. 18、向量减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⑵坐标运算:设()11,a x y =,()22,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1212,x x y y AB =--. 19、向量数乘运算: ⑴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 ①a a λλ=; ②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a λ=. ⑵运算律:①()()a a λμλμ=;②()a a a λμλμ+=+;③() a b a b λλλ+=+. ⑶坐标运算:设(),a x y =,则()(),,a x y x y λλλλ==. b a C B A a b C C -=A -AB =B

2020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量章末复习学案苏教版必修4

第2章平面向量 章末复习 学习目标 1.回顾梳理向量的有关概念,进一步体会向量的有关概念的特征.2.系统整理向量线性运算、数量积运算及相应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3.体会应用向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4.进一步理解向量的“工具”性作用. 1.向量的运算:设a=(x1,y1),b=(x2,y2). 向量运算法则(或几何意义)坐标运算 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a+b=(x1+x2,y1+y2) 减法a-b=(x1-x2,y1-y2) 数乘 (1)|λa|=|λ||a|; (2)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 同;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 反;当λ=0时,λa=0 λa=(λx1,λy1) 向量的数量积运算a·b=|a||b|cosθ(θ为a与b的夹角)规 定0·a=0,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a的模与b在a方向上 的投影的积 a·b=x1x2+y1y2 2.两个定理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①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 ②基底:把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向量共线定理 如果有一个实数λ,使b =λa (a ≠0),那么b 与a 是共线向量;反之,如果b 与a (a ≠0)是共线向量,那么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b =λa . 3.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a , b 为非零向量,设a =(x 1,y 1),b =(x 2,y 2), a ∥ b 有唯一实数λ使得 b =λa (a ≠0) x 1y 2-x 2y 1=0 a ⊥b a · b =0 x 1x 2+y 1y 2=0 1.平面内的任何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一组基底.( × ) 提示 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才可以作为一组基底. 2.若向量AB →和向量CD → 共线,则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 × ) 提示 也可能AB ∥CD . 3.若a·b =0,则a =0或b =0.( × ) 4.若a·b >0,则a 和b 的夹角为锐角;若a·b <0,则a 和b 的夹角为钝角.( × ) 提示 当a ,b 同向共线时,a·b >0,但a 和b 的夹角为0.当a ,b 反向共线时,a·b <0,但a 和b 的夹角为π. 类型一 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 如图所示,在△ABC 中,AN →=13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mAB →+211AC → ,则实数m 的 值为________. 答案 3 11 解析 设BP →=λBN → ,

毛概 第六章 小结

第六章小结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构想的演进。“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世纪头 20 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知识要点: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推进的。通过发展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高新科技对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2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 3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们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4 、发展才是硬道理 ( 1 )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总结(含答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复习课 知识概览 对点讲练 分类讨论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的重要数学思想之一,分类讨论思想在与集合概念的结合问题上,主要是以集合作为一个载体,与集合中元素结合加以考查,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深刻理解集合概念,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解决问题. 1.由集合的互异性决定分类 【例1】设A={-4,2a-1,a2},B={9,a-5,1-a},已知A∩B={9},则实数a=________. 分析由A∩B={9}知集合A与B中均含有9这个元素,从而分类讨论得到不同的a 的值,注意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的检验. 答案-3 解析由A∩B={9},得2a-1=9,或a2=9, 解得a=5,3,-3. 当a=5时,A={-4,9,25},B={9,0,-4},

A ∩ B ={9,-4},与A ∩B ={9}矛盾; 当a =3时,a -5=-2,1-a =-2,B 中元素重复,舍去; 当a =-3时,A ={-4,-7,9},B ={9,-8,4},满足题设. ∴a =-3. 规律方法 (1)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在集合中的具体运用,同时应该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集合元素的确定中起重要作用. (2)本题在解题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①分类讨论过于复杂;②不进行检验,导致出现增根;③分类讨论之后没有进行总结. 变式迁移1 全集S ={2,3,a 2+2a -3},A ={|2a +11|,2},?S A ={5},求实数a 的值. 解 因为?S A ={5},由补集的定义知,5∈S ,但5?A. 从而a 2+2a -3=5,解得a =2或a =-4. 当a =2时,|2a +11|=15?S ,不符合题意; 当a =-4时,|2a +11|=3∈S.故a =-4. 2.由空集引起的讨论 【例2】 已知集合A ={x|-2≤x ≤5},集合B ={x|p +1≤x ≤2p -1},若A ∩B =B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解 ∵A ∩B =B ,∴B ?A , (1)当B =?时,即p +1>2p -1, 故p<2,此时满足B ?A ; (2)当B ≠?时,又B ?A ,借助数轴表示知 ???? ? p +1≤2p -1-2≤p +12p -1≤5 ,故2≤p ≤3. 由(1)(2)得p ≤3. 规律方法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如A ?B 即可分两类:(1)A =?;(2)A ≠?.而对于A ≠?又可分两类:①A B ;②A =B.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需注意A =?这种情况易被遗漏.解决含待定系数的集合问题时,常常会引起讨论,因而要注意检验是否符合全部条件,合理取舍,谨防增解. 变式迁移2 已知集合A ={x|x 2-3x +2=0},集合B ={x|mx -2=0},若B ?A ,求由实数m 构成的集合. 解 A ={x|x 2-3x +2=0}={1,2} 当m =0时,B =?,符合B ?A ; 当m ≠0时,B ={x|x =2m },由B ?A 知,2m =1或2 m =2.即m =2或m =1. 故m 所构成的集合为{0,1,2}. 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是本章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画出函数的图象,使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更加清晰,有助于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例3】 设函数f(x)=x 2-2|x|-1 (-3≤x ≤3), (1)证明f(x)是偶函数; (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3)指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在各个单调区间上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求函数的值域. (1)证明 f(-x)=(-x)2-2|-x|-1=x 2-2|x|-1=f(x), 即f(-x)=f(x),∴f(x)是偶函数. (2)解 当x ≥0时, f(x)=x 2-2x -1=(x -1)2-2,

平面向量经典精品结论总结

平面向量复习基本知识点及经典结论总结 1、向量有关概念: (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注意向量和数量的区别。向量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注意不能说向 量就是有向线段,为什么?(向量可以平移)。如已知A (1,2),B (4,2),则把向量AB 按向量a =(-1,3)平移 后得到的向量是_____(答:(3,0))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注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3)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与AB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AB AB ± ); (4)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相等向量,相等向量有传递性; (5)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记作:∥,规定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提醒:①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但共线向量不一定相等;②两个向量平行与与两条直线平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两个向量平行包含两个向量共线, 但两条直线平行不包含两条直线重合;③平行向量无传递 性!(因为有0 );④三点A B C 、、共线? AB AC 、共线; (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a 的相反向量是-a 。 如下列命题:(1)若a b = ,则a b = 。(2)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3)若 AB DC = ,则ABCD 是平行四边形。(4)若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AB DC = 。(5)若,a b b c == ,则a c = 。(6)若//,//a b b c ,则//a 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答:(4)(5)) 2、向量的表示方法:(1)几何表示法: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如,注意起点在前,终点在后;(2)符号表示法: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如,,等;(3)坐标表示法: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以与x 轴、 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为基底,则平面内的任一向量可表示为(),a xi y j x y =+= ,称(),x y 为向 量的坐标,=(),x y 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如果向量的起点在原点,那么向量的坐标与向量的终点坐标相同。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 1和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λ、2λ,使a =1λe 1+2λe 2。如(1)若(1,1),a b == (1,1),(1,2)c -=- ,则c = ______(答:1322 a b - ) ;(2)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A. 12(0,0),(1,2)e e ==- B. 12(1,2),(5,7)e e =-= C. 12(3,5),(6,10)e e == D. 1213 (2,3),(,)24e e =-=- (答: B );(3)已知,AD BE 分别是AB C ?的边,BC AC 上的中线,且,A D a B E b == ,则BC 可用向量,a b 表示为_____(答: 2433 a b + ) ;(4)已知ABC ?中,点D 在BC 边上,且?→??→?=DB CD 2,?→ ??→??→?+=AC s AB r CD ,则s r +的值是___(答:0) 4、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1,2a a λλ= 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当λ=0时,0a λ= ,注意:λa ≠0。 5、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两个向量的夹角:对于非零向量a ,b ,作,OA a OB b == ,AOB θ∠= ()0θπ≤≤称为向量a ,b 的夹角,当θ=0时,a ,b 同向,当θ=π时,a ,b 反向,当θ=2π 时,a ,b 垂直。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如果两个非零向量,,它们的夹角为θ,我们把数量||||cos a b θ 叫做与的 数量积(或内积或点积),记作:?,即?=cos a b θ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是0,注意数量 积是一个实数,不再是一个向量。如(1)△ABC 中,3||=?→ ?AB ,4||=?→ ?AC ,5||=?→ ?BC ,则=?BC AB _________ (答:-9);(2)已知11(1,),(0,),,22a b c a kb d a b ==-=+=- ,c 与d 的夹角为4 π ,则k 等于____(答:1);(3) 已知2,5,3a b a b ===- ,则a b + 等于____);(4)已知,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且a b a b ==- ,

职高 第8章 平面向量知识点小结

平面向量知识点小结 1. 有向线段:具有 叫做有向线段,通常在有向线段的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以A 为始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 ,应注意:始点一定要写在终点的前面, 2. 已知AB ,线段AB 的 叫做有向AB 线段AB 的长(或模),的长度记作: .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 、 、 . 3. 向量:具有 和 的量叫做向量,只有大小和没有方向的向量叫做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用有向线段 AB 表示向量时,我们就说向量AB .另外,在印刷时常用黑体小写字母a 、b 、c 、… 等表示向量;手写时可写作带箭头的小写字母a 、b 、c 、…等. 4. 相等向量: 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向量a 和b 同向且等长,即a 和b 相等,记作 5. 零向量:长度等于零的向量叫做 ,记作 .零向量的方向 . 6.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两个向量的方向 则称两个向量平行,平行向量也称 (另一种理解:如果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为共线向量.向量a 平行于向量b ,记作a ∥b . 与任一个向量共线(平行). 7. 相反向量:与向量a 等长且 的向量叫做向量a 的相反向量,记作 .显然, ()0a a +-=. 8.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的向量,叫做 .与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通常记作 . 9. 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作AB a =,BC b =,作向 量AC ,则向量 叫做向量a 与b 的和(或和向量),记作a +b ,即a +b = = .这种求两个向量和的作图法则,叫做向量求和的三角形法则. 10. 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作AB a =,AD b =,如果A 、B 、D 不共线,则以AB 、A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对角线上的向量AC = = .这种求两个向量和的作图法则,叫做向量求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1. 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作OA a =,OB b =,则b +BA =a ,向量BA 叫做向量a 与b 的差,并记作a -b ,即BA = = . 12. 由向量的减法推知: (1) 如果把两个向量的始点放在一起,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减向量的终点到 的向量; (2) 一个向量BA 等于它的终点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OA 减去它的始点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OB ; (3) 一个向量减去另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 . 13. 向量加法满足如下运算律: (1) ; (2) 14. 数乘向量的一般定义:实数λ和向量a 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 λ. 当0λ>时,a λ与a 同方向,a a λλ││ =│ ∣│ │ ; 当0λ <时,a λ与a 反方向, a a λλ││ =│ ∣│ │ ; 当0λ=或0a =时,000a λ?=?=. ; 15. 数乘向量满足以下运算律:(1)1a =a ,(-1)a =a -; (2)()()a a λμλμ= ()a a a λμλμ+= + ; (4)()a b a b λλλ+=+.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六章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核控制范围,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大约占细胞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实质:染色质复制)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特点:(形定数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点裂数加均两极)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两消两现重开始)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参与的细胞器:间期:核糖体,中心体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纺锤体)末期: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合成)线粒体全过程。有单体出现时,DNA数目为染色体的2倍,单体消失时,DNA与染色体数目相同。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1)间期:动物细胞因为有中心体,间期要进行中心粒的复制。 (2)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①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②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末期:子细胞形成方式不同:①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并由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②动物细胞由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四、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七、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是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例:蛙的红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分裂结果:增加细胞的数目 分化结果:增加细胞的种类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种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特点:①高度分化②基因没改变例如:胡萝卜根组织的离体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N→4N→2N(2)核内DNA含量变化规律:2N→4N→2N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 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 的天体系统。 ● 天体系统的层次: ●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运动特征: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 ●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 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最近 ● 分类(物理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地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1.安全的运行轨道2、稳定的太阳光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2、促进水、大气的 运动3、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章末小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

第二章平面向量章末小结 【本章知识体系】 - 1 -

2 【题型归纳】 专题一、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 包含向量的有关概念、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的加法遵循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运算。利用向量证明三点共线时,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 1、1.AB →+AC →-BC →+BA →化简后等于( ) A .3A B → B.AB → C.BA → D.CA →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OA →=a ,OB →=b ,OC →=c ,OD →=d ,则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b +c +d =0 B .a -b +c -d =0 C .a +b -c -d =0 D .a -b -c +d =0 3、已知圆O 的半径为3,直径AB 上一点D 使AB →=3AD →,E 、F 为另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则DE →·DF →=( ) A .-3 B .-4 C .-8 D .-6 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设AB →=a ,AD →=b ,BD →=c ,则在以a , b 为基底时,AC →可表示为________,在以a , c 为基底时,AC →可表示为 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单位向量的数量积为1 B .若a ·b =a ·c ,且a ≠0,则b =c C .AB →=OA →-OB → D .若b⊥c ,则(a +c )·b =a ·b 专题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强化了向量的代数意义。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应先求向量的坐标,解题过程中,常利用向量相等,则其坐标相同这一原则。 6、已知向量a =(1,n ),b =(-1,n ),若2a -b 与b 垂直,则|a |等于( ) A .1 B. 2 C .2 D .4 7、设向量a =(1,-3),b =(-2,4),c =(-1,-2),若表示向量4a,4b -2c,2(a -c ),d 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四边形,则d =( ) A .(2,6) B .(-2,6) C .(2,-6) D .(-2,-6) 8、已知a =(1,1),b =(1,0),c 满足a ·c =0,且|a |=|c |,b ·c >0,则c =________. 专题三、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解决了所有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研究向量提供了依据。 9、已知AD 、BE 分别为△ABC 的边BC 、AC 上的中线,设AD →=a ,BE →=b ,则BC →等于( ) A.43a +23b B.23a +43 b C.23a -43b D .-23a +43 b

第六章章末小结与提升—2020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章末小结与提升 { 力{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描述{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力的单位:牛顿( N ) 力的示意图: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盘等使用方法:了解量程、明确分度值、校零、测量重力{ 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 吸引 而产生的大小和方向:大小G =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等效的重力作用点找重心的方法:悬挂法、支撑法滑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以滚动代替滑动;④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类型1 质量与重力 1.如图所示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 kg 的中学生在金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437.5 N,质量是 50 kg(地球上g 取10 N/kg)。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269005.html,TV 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 N 、4980 N 、4040 N 、3960 N 。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 为几何中心,AB 、CD 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 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C ) A.AOC 区域上 B.BOC 区域上 C.AOD 区域上 D.BOD 区域上 3.一辆自重是2.5×104 N 的卡车,装载着20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为400 kg(g 取10 N/kg),要经过一座大桥,桥前标牌如图所示,请问这辆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大桥? 解:卡车自重G 卡=2.5×104 N 货物的重力G 物=nm 物g =20×400 kg×10 N/kg=8.0×104 N 这辆卡车总重G 总=G 卡+G 物=2.5×104 N+8.0×104 N=1.05×105 N 这辆卡车总质量m 总=G 总 g =1.05×105N 10N/kg =1.05×104 kg=10.5 t

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2、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⑶三角形不等式:a b a b a b -≤+≤+ . 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a b b a +=+ ;②结合律:()() a b c a b c ++=++ ; ③00a a a +=+= . ⑸坐标运算:设()11,a x y = ,()22,b x y = ,则()1212,a b x x y y +=++ . 3、向量减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⑵坐标运算:设()11,a x y = ,()22,b x y = ,则()1212,a b x x y y -=-- . b a C B A a b C C -=A -AB =B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1212,x x y y AB =-- . 4、向量数乘运算: ⑴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 . ①a a λλ= ; ②当0λ>时,a λ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 反;当0λ=时,0a λ= . ⑵运算律:①()()a a λμλμ= ;②()a a a λμλμ+=+ ;③() a b a b λλλ+=+ . ⑶坐标运算:设(),a x y = ,则()(),,a x y x y λλλλ== . 5、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0a a ≠ 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 b a λ= . 设()11,a x y = ,()22,b x y = ,其中0b ≠ ,则当且仅当12210x y x y -=时,向量a 、 () 0b b ≠ 共线. 6、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 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λ、2λ,使1122a e e λλ=+ .(不共线的向量1e 、2e 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7、分点坐标公式:设点P 是线段12P P 上的一点,1P 、2P 的坐标分别是()11,x y , ()22,x y ,当12λP P =PP 时,点P 的坐标是1212,11x x y y λλλ λ++?? ?++??. 8、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⑴() cos 0,0,0180a b a b a b θθ?=≠≠≤≤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⑵性质:设a 和b 都是非零向量,则①0a b a b ⊥??= .②当a 与b 同向时, a b a b ?= ;当a 与b 反向时,a b a b ?=- ;22a a a a ?== 或a .③ a b a b ?≤ . ⑶运算律:①a b b a ?=? ;②()()()a b a b a b λλλ?=?=? ;③() a b c a c b c +?=?+? . ⑷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11,a x y = ,()22,b x y = ,则1212a b x x y y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章末复习知识归纳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考点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表示. 2.单位及其换算:基本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换算关系:1 t=kg、1 g=kg、1 mg=kg. 3.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改变.一块橡皮泥被捏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它的质量;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一本书从北京被带到上海,其质量也. 4.几种常见物体的质量:成年人的质量约是60;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150;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 5.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考点二: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使用 (1)看:观察天平的和; (2)放:把天平放在桌面上; (3)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处; (4)调: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5)称:把被测物体放在盘,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适当地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6)读:被测物体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使用注意事项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出天平的 ,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 (2)砝码要用 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3)在称量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考点三:量筒的使用 1.量筒的读数 (1)看:看量程和分度值.右图中量筒每一 大格为10 mL ,中间有5小格,则分度值为 mL. (2)放:放在 台上. (3)读: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相平,如右图视线 方向. 若仰视,则读数偏 ,若俯视,则读数偏 ,液体的体积=大格示数+小格示数×分度值,图中液体的体积为 mL. 2.单位换算:1 mL = cm 3,1 cm 3= m 3. 考点四:密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m 表示质量,单位为kg 或g V 表示体积,单位为m 3或cm 3(mL )ρ表示密度,单位为② 或③ 换算关系:1 g/cm 3=④ kg/m 3 3.物理意义: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 .水的密

高中数学有关平面向量的公式的知识点总结.

定比分点定比分点公式(向量P1P=向量PP2 设P1、P2是直线上的两点,P是l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使向量P1P=向量PP2,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 若P1(x1,y1,P2(x2,y2,P(x,y,则有 OP=(OP1+OP2(1+;(定比分点向量公式 x=(x1+x2/(1+, y=(y1+y2/(1+。(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叫做有向线段P1P2的定比分点公式 三点共线定理 若OC=OA +OB ,且+=1 ,则A、B、C三点共线 三角形重心判断式 在△ABC中,若GA +GB +GC=O,则G为△ABC的重心 [编辑本段]向量共线的重要条件 若b0,则a//b的重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使a=b。 a//b的重要条件是 xy-xy=0。零向量0平行于任何向量。 [编辑本段]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b的充要条件是 ab=0。 ab的充要条件是 xx+yy=0。 零向量0垂直于任何向量.

设a=(x,y,b=(x,y。 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 0的反向量为0 AB-AC=CB. 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 a=(x,y b=(x,y 则 a-b=(x-x,y-y. 4、数乘向量实数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且∣a∣=∣∣∣a∣。 当>0时,a与a同方向; 当<0时,a与a反方向; 当=0时,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都有a=0。 注:按定义知,如果a=0,那么=0或a=0。 实数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当∣∣>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0或反方向(<0上伸长为原来的∣∣倍;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三章章末总结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章末总结 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计算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知识与方法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类似,是平面向量的拓展,主要考查空间向量的共线与共面以及数量积运算,是用向量法求解立体几何问题的基础. 【例1】沿着正四面体O -ABC 的三条棱OA 、OB →、OC →的方向有大小等于1、2和3的 三个力f 1,f 2,f 3.试求此三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以及此合力与三条棱夹角的余弦值.

知识点二证明平行、垂直关系 空间图形中的平行、垂直问题是立体几何当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和垂直问题,主要是运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借助空间中已有的一些关于平行和垂直的定理,再通过向量运算来解决. 例2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AB、B1C的中点. (1)用向量法证明平面A1BD∥平面B1CD1; (2)用向量法证明MN⊥面A1BD. 例3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 试确定m使得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的角为60°. 例4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求证:平面AED⊥

平面A1FD1. 知识点三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几何法和向量法,几何法求角时,需要先作出(或证出)所求空间角的平面角,费时费力,难度很大.而利用向量法,只需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即可求解,体现了向量法极大的优越性. 例5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5,AD=8,AA1=4,M为B1C1上一点且B1M=2,点N在线段A1D上,A1D⊥AN. (1)cos〈1A D,AM→〉; (2)求直线AD与平面ANM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平面AN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余弦值. 知识点四空间向量与空间距离 近年来,对距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平面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直接代入向量模的公式求解,点面距可以借助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求解,或者利用等积求高的方法求解. 例6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章末总结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总复习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重点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小结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总结,培养学生的查漏补缺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知识要点,同时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知识要点,同时提高应试能力。 【课型】新授课【教具媒体】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知识点总结 二、【明确目的】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巩固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知识点2、理解典型题的解题思路。 三、【导入新课】 拿出课前更正的知识点总结试卷,进行重点点拨。 四、【合作交流】 典型题1、4、5、7。 五、【展示点拨】 1.右图是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是性果蝇。 (2)图中共有个染色体组,是倍体。 (3)图中有对同源染色体,对常染色体,对 等位基因,1和3是染色体,B和b是基因,W和B是基因。(4)图中不可表示果蝇哪一类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A.受精卵 B.精原细胞 C.体细胞 D.卵原细胞 4.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病(T)小麦和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品种作亲本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品种,其过程如图所示: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dT配子—→dT幼苗—→符合要求的理想品种 (1)A在遗传学上称之为。(2)F1的基因型是______。(3)过程B和C分别叫做、。(4)完成过程D常用的药物是。

(5)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品种的基因型是。 5.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先将二倍体西瓜幼苗(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四倍体西瓜植株()(B),用二倍体西瓜()(C)授粉,产生种子(D)。将该种子种下,长成的植株(E)开花后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可获得无籽西瓜(F)。请回答: (1)上述培养无籽西瓜的方法称为。(2)D的胚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3)B长成的西瓜果皮中含个染色体组,发育中的胚乳细胞内含个染色体组。(4)F为无籽西瓜的原因是。 (5)因三倍体西瓜种子较少,不利于扩大栽培,请提出一种既不改变其遗传特性,又能在较大面积扩大栽培的措施:。 7.科学家将使啤酒产生丰富泡沫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产生LTP1蛋白,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注: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图中所示的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A和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中可以看出所用的运载体B是__________。 (3)请画出LTP1基因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____________。请画出B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LTP1基因和B所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黏合?__________。假设能的话,还必须需要的一种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