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整合优势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整合优势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整合优势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整合优势

●与听力教学的整合优势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以录音机和教师口述来完成,方法单一,控制不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①听力材料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形象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听力材料内容丰富,可以是奥巴马的总统任职演讲,也可以是BBC或VOA的新闻播报。这些材料语音纯正,内容又贴近实际。学生很容易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地道的英语。③在播放形式上,可以方便地实现快进、后退、反复、暂停等操作。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难读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反复听。

例如,笔者给学生播放《英语大王》中的动漫,第一遍采取光听不看字幕的方法,让学生看后回答几个问题以检查学生听的效果。第二遍采取边听边看英文字幕的方法,以保证学生完全理解动画内容。第三遍采取边听边看中英文字幕的方法,让学生在训练听力的同时,又学习了一些词语、句子的英文表达。

●与口语教学的整合优势

中学英语是一门语言科目,但在教学中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开设“英语角”等形式帮助学生打破哑巴英语的现状,但对一些英语口语基本功

差、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来讲,他们无法适应这种训练。英语口语训练如果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就可以打破这一僵局。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口语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人机对话。在学生对音标、单词、句子进行点读、跟读后,系统对学生的发音给出评分,激励他们不断调整发音,直至标准。此外,教师还可以找出一些原声配音软件,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训练口语。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英语教材必修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一课时,笔者先播放课文reading 部分的相关画面,让学生观看影片;播放第二遍的时候,关掉影片中的声音只播放画面,同时找几位学生分角色扮演影片中的不同人物,给影片配音。这样的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并达到了开口训练的目的。

●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优势

简单地把课文阅读要求及题目搬上幻灯片来展现英语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了。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声、形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中的资源,进行内容更为广泛的英语阅读。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还可以了解时事新闻、大千世界,从而激发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选修6 unit 1 Art一文中笔者向学生介绍

了不同时期的西方绘画艺术。如果学生仅从文字上去体会各种抽象的艺术风格,比较难掌握。这时笔者借助几幅各时期的绘画作品,再结合文章详细阐述其绘画特点,由抽象到具体,学生就容易接受了。这样的阅读课,不枯燥,不乏味,学生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长了课外知识。

●与写作教学的整合优势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写作到教师批改再到把写作情况反馈给学生,中间间隔时间较长,其效果也不理想。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写作课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习作,再用投影当堂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这样既能让全班学生领略不同的写作思路,相互促进学习,又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当堂矫正。课后,每位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而且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也能得到基本保证,教师批阅作文的工作量也可大大减轻。

例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环保的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看几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图片,接着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长把组里的意见集中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后,学生开始写文章,最后教师选出几位学生的文章用投影展示出来,师生一起批改。批改时既要指出文中的不足,又要画出其精彩之处。这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

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sectionA ------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 荆家中学伊丕景 背景英语课程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适合英语教育的学生,它所谋求的不仅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情感、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英语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英语教学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来实现综合化、多样化的目标。 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A。本教材的编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语法知识反复出现,逐步加深。被动语态在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as he born?出现,在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发明的历史,并用被动语态的过去时态来谈论这些发明的历史。本单元是在前一个被动语态单元基础上对被动语态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Key vocabulary: invent b.Target language: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资料:训练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 情感目标:一些发明改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认识事物的多面性。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重点句型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难点为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及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 [教学对象分析] 中学阶段英语教学属于基础教育,要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使人的主体精神得到自我完善,发展所必需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九年级的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宾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九年级的学生有能力从网络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所以本节课的课前任务我布置给学生去查找一些发明的发明者及发明时间,考虑到有些学生没条件上网,所以学生之间可以共享资料。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情境。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设置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动画、图片,给学生以乐趣,更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培养了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

2011年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基础知识试题

安徽省20XX年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暨基本功竞赛 基础知识考试试题(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李明同事计算机C:盘的操作系统损坏,他用Ghost软件恢复之前备份过的系统,在下图软件运行界面中,他应该选择命令是 A.Disk B.To Partition C.To Image D.From Image 2.方舟中学需要让距离网络中心约700米的办公室计算机能上网,可采用的连接介质是()A.超五类双绞线B.光缆C.无线D.同轴电缆 3.下列设备中,目前肯定不能通过无线路由器上网(即用WiFi上网)的是()A.智能手机B.电子书C.iPod touch4 D.普通摄像头 4.在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风格的字体,字体的搭配要合理美观 B.字号的选择要大小适中,避免过大的字号造成松弛感 C.选取的图表和图形要轮廓明显,细节部分越多越好 D.标题、文、图和四周应留有适当的空白,便于突出主题,疏密相同 5.图书馆陈老师用Excel软件统计学生借阅图书情况,“合计”列中部分单元格显示为“###”,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该单元格()

A.宽度不够,无法正常显示其中的数字B.数据为“###” C.包含字符型数据D.输入的公式或函数错误 6.李丽计划暑假去外地,在下图所示网上查询火车情况,这实际上是访问此网站的() A.电子表格文件B.图像文件C.数据库文件D.文本文件 7.使用FTP服务下载文件时,不需要知道的是() A.文件存放的服务器名称B.文件名称 C.文件所在服务器的距离D.文件存放的目录路径 8.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 A.HTTP协议B.TCP/IP协议C.POP3协议D.FTP协议 9.下列VB程序模块可以计算正整数n阶乘(n!)的值,该模块采用的算法是() 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 If n <= 1 Then f = 1 Else f = n * f(n - 1) End If End Function A.枚举B.查找C.排序D.递归 10.有如下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程序运行结果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 As Integer a$=”A WORKER IS HERE” x=Len(a$) For I=1 To x - 1 b$ = Mid$(a$, I , 3) If b$ = “WOR” Then S = S + 1 Next Print S End Sub A.1B.2 C.3 D.5 11.梅丽使用Flash制作数字“1”形变成“2”动画,出现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其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2017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语法项目表

普通高中 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附录3语法项目一览 说明: 不带*号的项目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的项目(参见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这些项目还会大量出现在高中阶段更加丰富的语境中,是高中必修课程应该熟练掌握的内容。带*号的项目是高中必修课程要求学习和掌握的项目。带**号的项目是选择性必修课程要求学习和掌握的项目。带***号的项目是选修课程(提高类)要求学习和掌握的项目。 一、词类 1. 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不可数名词 (3)专有名词 (4)名词所有格 2. 动词 (1)动词的基本形式 (2)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3)系动词 (4)助动词 (5)情态动词 3. 形容词 (1)形容词的基本形式 (2)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4. 副词 (1)副词的基本形式

(2)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5. 代词 (1)人称代词 (2)物主代词 (3)反身代词 (4)指示代词 (5)不定代词 (6)疑问代词 6. 数词 (1)基数词 (2)序数词 7. 介词 8. 连词 9. 冠词 10. 感叹词 二、构词法 1. 合成法 2. 派生法 3. 转化法 4. 缩写和简写 三、句法 1.句子种类 (1)陈述句 (2)疑问句 a. 一般疑问句 b. 特殊疑问句 c. 选择疑问句 d. 附加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

2. 句子成分:按结构分类** (1)名词短语 (2)动词短语 (3)形容词短语 (4)副词短语 (5)介词短语 3. 句子成分:按功能分类 (1)主语(S) (2)谓语(指谓语部分的主要动词,也称谓词)(V)(3)宾语(O) (4)补语(C) (5)状语(A) (6)表语(P) (7)定语(Attr.) 4. 基本句型 (1)主谓(主语+谓词,下同)(SV) The bus is coming. (2)主(系)表(SP) Amy is kind. (3)主谓宾(SVO) John opened the fridge. (4)主谓宾宾(SVOO) Uncle bought me a new dictionary. (5)主谓宾补(SVOC) Most students have found her helpful. (6)主谓状(SV A) The children stayed in the room. (7)主谓宾状(SVOA) You can put the dish here. (8)存现句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开江县普安中学梁德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广大中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计算机辅导教学(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简称CAI),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ant L anguageLearning简称WALL)和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改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实现了趣味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CAI实现听力教材的优化整合 高中英语教材在听力内容的选取上赋予了较强的时代感,信息量大,词汇覆盖面广,句式复杂、语速快;在题型设计上少选择判断,多回答问题,填充表格,需要填充的信息多,这对高中学生的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听力教学中,本人充分利用CAI 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变换的表现形式,生

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坚持采用Mary Underwood提出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消除学生听力障碍,树立学生对英语听力的信心。 1、听前阶段 (1)解读听力资料在放听力录音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浏览一些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学生熟悉的图片,提示关键性词语,根据话题提出启发性问题,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对听力内容有初步的感知,通过口语练习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理解生词,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高二英语unitl3The water planet的听力内容,导入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藏羚羊被大量捕杀,猴子袭击农庄,非洲人围着动物图腾欢歌的场面,提出问题:①What has happenedto theantelope ?②What are the monkey doing ? why ? ③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why?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认识到人类与动物的密切关系,随后出示英语诗人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肖像,简单介绍其人及作品《古舟子咏》(《老水手的故事》)。通过解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知识,达到对听力内容的一定预测,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听力训练的效果。 (2)听力题型的再设计学生从初中英语听力到高中英语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小学英语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课时数:42课时 授课教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使用分析: 小学三年级始学英语的学生,这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爱玩爱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在英语学习上,这些孩子只处于起始阶段,但在认知水平上,这一年龄的孩子已对一些自然现象,动物的习性等有了较多的了解,并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动物们很多人性化的特性,因此,教师应激活孩子们的思维,让英语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富童趣。 PEP 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Unit 2 My family Unit 3 At the zoo Recycle 1 Unit 4 Where is my car? Unit 5 Do you lik e pears? Unit 6 How many? Recycle 2

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1、能听懂、会说31个句子,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听、说、认读54个单词,并能简单地运用。 3、能正确书写20个英语单词,认识5个元音字母。 4、能听、做、演4个游戏。 5、能听、做4个活动。 6、能唱6首歌曲。 7、能听、说、唱8首歌谣。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二、课程目标: 1、语言技能:能听懂、会说31个句子,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语言知识:听、说、认读54个单词,并能简单地运用。正确书写20个英语单词,认识5个元音字母。 3、学习策略:能听、做、演4个游戏。能听、做4个“TPR”活动。能唱6首歌曲。能听、说、唱8首歌谣。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三、课程内容:周次单元序号及专题学习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1--2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国籍 Welcome back to school! 6 3--4 Unit2 My family 问答人物、一般疑问句 My family 6 5--6 Unit 3 At the zoo 描述动物 At the zoo 6 7--8 Recycle 1 复习1-3单元重点

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上传: 闵艳屏更新时间:2012-5-11 15:39:14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结合语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谈论自然界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描述动物。 (2)情感目标:学会表达喜好并陈述原因。激励学生爱护动物,了解自然,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进而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知识目标: 词汇:zoo, animal, tiger, elephant, koalas, dolphin, panda, lion, penguin, giraffe; smart, cute, ugly, clever, friendly, beautiful, shy, kindof, ;africa. 语言结构:why, what,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用because表示原因; 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如:why do you like koalas? because they are cute. they're kind of shy. they're very big. 2.教学重点:tiger, elephant等表示动物的词汇;smart, cute等表示性质、品质的形容词。 3.教学难点:灵活运用why来提问原因,用because来回答理由。 4.学习策略及思维技巧: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景推测句子含义。采用了“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来完成。 5.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步,导入新课。用幻灯片展示动物图片,运用look, ask and answer的练习来学习动物的名字及形容词,what's this? it's a/ an....it's very/ kind of....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让他们熟悉本课重点掌握的词汇。 第二步,小组活动,合作式探究学习。调查同伴最喜爱与不喜爱的动物及原因,然后共同为朋友jim准备一份动物玩具作为生日礼物。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活动,ask and answer,并填写大屏幕给出的表格。学生可以同时参考屏幕给出的所需语言结构提示: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what kind of animals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课程题目〗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信息需求样表〗 信息需求表 信息来源类型表 〖课后练习〗 1.林华同学所在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①上互联网②咨询相关专家③查阅相关报刊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判断哪种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高中英语课程说明书

高中英语必修五、选修六课程说明书 清镇市七砂中学英语组涂雅 科目名称:高中英语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材料: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选修六 授课时间:2014年9月-2015年1月 课时数:50学时 授课教师:涂雅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使用时间: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能把握音标,自己拼读单词。 3、学会正确有效的英语阅读技巧。 4、学会基本的应试技能。 5、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6、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7、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选修六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一)教材概况 必修五是高二年级学生必须在高中阶段完成的一本教材,选修六是在必修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英语基础选择性的学习,各学校不做硬性要求,但本校建议高二年级学生完成选修六上的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英语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能在高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高二的词汇、语法、句型结构。

2、不断增加词汇量,为书面表达做好充分地准备。 3、能够利用英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 4、不断积累阅读技能,提高解题效率。 5、能听懂基本的英语对话。 (三)课堂教学 1、教师上课应当语言、举止文明,精神饱满,满腔热忱地对待教学工作, 公正、公平对待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校教学策略“先学后教,当堂导练,自辅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了解学生学习当中的所需所求。 4、不断创新,利用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乐于学英语,会学英语。 5、教学过程中主次分明、有重点、有条理,层层推进。 6、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训练主项,充实的内容,紧凑的环节、有 效的方法,让学生在这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四)课后活动 1、先学任务的布置,是为下一堂课做准备,让学生知晓下节课要上的内容,明确自己哪些地方不足,哪些地方是自己掌握好的。 2、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可分口头、书面两种。 3、要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其形式可为演讲会,唱歌、对话表演,书法展览等。 三、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项构成。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由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两项构成。教师还应采用表扬、鼓励性的语言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1)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构成要素是预习情况、课堂学习状态、学习笔 记。学习态度评定等第: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

Qaduoa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Qaduoa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 Shakespeare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开江县普安中学梁德义《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要紧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使外语,专门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宽敞中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运算机辅导教学(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 简称CAI),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ant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WALL)和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补偿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改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实现了趣味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CAI实现听力教材的优化整合 高中英语教材在听力内容的选取上给予了较强的时代感, 信息量大,词汇覆盖面广,句式复杂、语速快;在题型设计上 少选择判定,多回答问题,填充表格,需要填充的信息多,这 对高中学生的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听力教学中,本人充 分利用CAI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变换

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坚持采纳Mary Underwood提出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听前时期(pre-Listening),听时时期(while-listening),听后时期(post-listening),排除学生听力障碍,树立学生对英语听力的信心。 1、听前时期 (1)解读听力资料在放听力录音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扫瞄一些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学生熟悉的图片,提示关键性词语,依照话题提出启发性问题,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对听力内容有初步的感知,通过口语练习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明白得生词,提高学生的听力明白得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高二英语unit l3 The water planet的听力内容,导入时我第一用多媒体展现藏羚羊被大量捕杀,猴子突击农庄,非洲人围着动物图腾欢歌的场面,提出问题:①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antelope ? ②What are the monkey doing ? why ? ③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why?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认识到人类与动物的紧密关系,随后出示英语诗人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肖像,简单介绍其人及作品《古舟子咏》(《老水手的故事》)。通过解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知识,达到对听力内容的一定推测,排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提高听力训练的成效。 (2)听力题型的再设计学生从初中英语听力到高中英语听力,从听力内容,题型设计,听力要求差不多上一个大的飞

四年级下册英语课程说明书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学期课程说明书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 一、课程目标 目标背景: 课程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一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为: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具体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养成预习和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2、语音及发音 (1)熟悉22个常见的发音组合 (2)能准确地拼读单词。 (3)能通过听音选项等形式熟练掌握目标语言。 (4)能在口语表达中注重语音语调。 3、词汇及对话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24个句子(包括学校,时间,服装,天气,询问价格和农场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对话。 (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

(3)能通过各种任务型语言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玩,演,试听及文化: (1)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能通过活泼,欢快的歌曲复习巩固所学语言。 (2)能听懂,会吟唱7首歌谣。 (3)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能适当扩展本单元语言,加大信息输入,讲述趣味故事并表演。 5、阅读及表达 (1)能读懂对话或小短文。 (2)能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 (3)能听,说,读,写四会句子并掌握掌握四会句型的用法。 (4)能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5)能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口头以及书面表达,进而抒发自己的情感。 课时安排: Unit1 My School 6课时 Unit2 What Time Is It? 6课时 Unit3 Weather 6课时 Recycle1 3课时 Unit4 At the farm 6课时 Unit5 My clothes 6课时 Unit6 Shopping 6课时 Recycle2 3课时 总计43课时/班 二、课程实施 1、词汇教学 (1)注重词汇的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在表现本课重点句型“Where is …?”及其回答“It’s in / on / under…”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此句型形象深动地体现给学生: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what is it? S: It’s a pencil. T: Where is my pencil? Help to answer: It’s in the desk. 课件变化铅笔的位置,教师继续表现本课重点: T:Look, where is my pencil now? Help to answer: It’s on the desk. It’s under the desk. 在操练和巩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 课件播放动画,本册书中的小松鼠Zip 是本段对话的中心人物。它持续地变换在森林里的位置,然后同学们和它一起捉迷藏,猜猜它在哪里。 ( 课件 ) Zip: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Zip. Can you guess where I am? 之后,画面变化,Zip 藏了起来。这时学生们开始猜测Zip的位置: S1: It’s under the tree. S2: It’s in the house. S3: It’s on the chair. …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猜着Zip 的位置,而且都能使用英语的方位词来表达。 在“片段一”中,教授英语方位词的表达比较困难,学生空间概念不强,如果没表达清楚,学生很容易混淆。此时,使用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表现本课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很快就集中。根据画面的变化,学生很快理解了英语方位词的用法,轻松掌握了本课重点句型。 在“片段二”中,这是本课的操练和巩固环节。如果实行单一的师生操练或生生操练,学生已经提不起兴趣了。于是,此时我安排了一个表面是游戏,其实是一个操练和巩固的环节。游戏中的小动物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小松鼠Zip, 它在课件的动画中和同学们打招呼,而且还持续变化自己的位置,让学生们来猜一猜

五年级上英语课程说明(人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科书 教学材料:《小学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时数:32课时 适应对象:龙里县第四小学五年级学生 一、课程理念 1.培养学生学英语,爱英语、说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课程内容 本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Unit1 What’s he like? Unit2 My week 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 Recycle 1 Unit4 What can you do? Unit5 There is a big bed Unit6 In a nature park Recycle 2

三、教材分析 新标准英语重在英语知识的整体输入与融会贯通,知识量大,课文中出现的话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生活,增加了音标、英文儿歌和少量的语法等,教学目标的达成较大,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要在把握《新标准英语》的基本理念上灵活运用教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口头应答单词短语和句子。 2、能演唱以学过的英语歌曲,朗诵已学过的歌谣。 3、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与录音。 5、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6、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2、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3、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整合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整合本案例是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第二册中Module2 Unit3 What’s the time? 教学要求:"询问和回答时间",从听、说、读、三个方面掌握句型What’sthe time? 整点回答It’s ……o’clock。. 半点回答 It’s half past ……。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表达时间所需要的有关数字。正确运用数字来表达时间,有一定难度,尤其在半点钟的表达上是个难点。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基本感知了表达整点的句型问答,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力争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巧妙搭建信息平台,使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基本教学过程: 一、热身 T: Boys and girls,let's do some actions,ok? Ss: OK! Clap your hands. Clap! Clap! Clap! Wiggle your fingers. Wiggle! Wiggle! Wiggle! Wave your arms. Wave! Wave! Wave! Nod your head. Nod! Nod! Nod! Stamp your feet. Stamp! Stamp! Stamp! Shake your body. Shake! Shake! Shake! 二、复习数字 1.Sing the nu**ers song.

2.课件逐个出示数字1-12 3.听音指读板贴数字1-12 <过程性总结>: 教学设计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蓝本开展。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复习本课表达时间所要用数字,在新授知识前首先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一年级学过的数字歌曲,既是对数字1-10的巩固,同时又是开展本课时教学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接着结合信息技术,通过课件逐个出示数字1-12,帮助学生认读数字,生动形象的网页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画面富有童趣,富于启发性。随后设计的听听指指的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练习,学生学习情趣进一步提高,效果好. 三、导入课题整点教学 1课件和实物图片分别出示钟表,引出课题 2.课件出示4:00的英文表达 3.课件交替出现更换不同时间的钟面全班认读时间 4.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时间 <过程性总结>: 本课涉及了钟表上的不同整点和半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课件演示了解重点知识整点表达后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学说的机会,利用多媒体音、形、色、像图文并茂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时间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集成》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6.1 信息集成(第1 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适用课标:“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现主题。” 本课取自《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版)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中第一节“信息集成”的内容。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由信息集成、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对信息集成的含义做了简单说明,分别对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开发制作阶段和评估测试阶段做概要说明,通过本章节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对有需要的信息进行适当合理地整理,培养学生对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的能力,从而使

得集成后的信息更加好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笔者把本节的教学内容分为5个课时,第1 课时是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共同探讨、理解信息集成和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站在全局的高度,给自己的信息集成取一个富有特色 的名字。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说出信息集成的含义; 2、了解信息集成过程的四个阶段 2、掌握如何进行选题立意 3、学会如何集成作品的内容和结构,会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素材。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共同学习信息集成和选题立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和感受小组合作好处及合作成功的快乐,通过案例增进对班级的情感。 教学重点: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选题立意、设计规划、开发制作和评估测试); 教学难点: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分钟) 前面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信息的获取,文本、表格、多媒体信息加工等主要内容。我们能不能通过什么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地把这些分开的主要内容组织在一起呢?这就是我们将要开始学习的内容——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二、新课 目标一、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5 分钟) 开始点题,直接以老师上课的课件为例,演示讲解说明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思考:我们的教材以九连环网站为例,我们同学自己如何做出来有特色的主题网站呢? 目标二、了解网页的基本知识,实例体验(8分钟)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词汇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词汇表 说明: 1. 本词汇表共收3,000个单词,含义务段要求掌握的1,500个单词。高中英语必修课程应学习和掌握500个单词(表中加有一个*号),累计达2,000。选修I课程应学习和掌握1,000个单词(表中加有两个**号),累计达3,000。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词汇表所收词的基础上,再选择增加200个单词。 2. 本词汇表采用英式英语拼写形式。 3. 本着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原则,本词汇表不标注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4. 本词汇表不列词组和短语。 5. 本词汇表不列语法术语。 6. 本词汇表不列可根据构词法推导出的部分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7. 数字(含基数词、序数词)、主要国家名称及相关信息等词单独列出,供教学参考。 A a (an) abandon** ability able abnormal** aboard** about above abroad absence** absent absolutely* absorb** abstract** abuse** academic** accent** accept access** accident* accommodation** accompany** according to account* accurate** accuse** ache* achieve achievement* acid** acknowledge** acquire* across act action active activity actor actress actually* AD** adapt* adaptation** add addict* addition* address adjust** administration** admire* admit* adopt** adorable** adult* advance* advantage adventure* advertise** advertisement (ad)** advice advise advocate** affair* affect** afford afraid Africa African after afternoon afterward** again against age 20 agency** agenda** ago agree agreement agriculture* ahead* aid* aim* air airline** airport alarm* alcohol** alive all allow almost alone along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1、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以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为目的,通过网页的形式将英语学科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把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2、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以网站为平台自主探究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是借助其他学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日常用语的基础上,以询问职业为背景,培养学生谈论自己与他人的职业及自己与他人将来想从事的工作,通过对话练习能掌握询问对方职业的常用语。 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学生究竟能在网络上学到多少的英语知识?网络可以使学生获取哪些方面的英语知识?这两个问题是我在设计这堂课和网页想得最多的。根据我们学生英语的实际掌握,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看懂纯英文的网站,如果也像语文一样让学生自由探究,既不实际也不合理。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所以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最佳手段,而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其他方面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旨在运用网络手段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真正溶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的设计紧紧扣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特点,在教学上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

中小学英语课标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 (社会版) 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全面推进。外语学科的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外语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外语教育和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要求、模式、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师训、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倍受关注。现就外语界和社会上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切磋。 1.一期课改的英语教材已基本熟悉,为什么要进行二期课改? 从1988年开始启动、历时十年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一期工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英语教学改变了培养听不懂、不会讲的“聋哑外语学生”为最终结果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知识和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实际上我们原先心目中的“能”,还是局限在课堂和学校范围以内的、用于应付书面考试为主的技能,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在学以致用上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我们必须从上海的城市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英语的需求这样的高度来重新思考上海的外语教育。这就是从“一期课改”进入“二期课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通过进入“二期课改”多年多来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我们至少明确了外语课程是集知识性、工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基础课程,当前要特别突出外语课程的应用性,真正把外语作为交际的工具来教和学,提倡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现在有许多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外学习、探亲或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大越多,按学生自己的体会,他们觉得课堂所学的东西在实践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课本中不但学了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而且也教了怎样填写登记表等生活常识,学生们不但能够独立交流,而且可以充当父母的翻译。

2.英语新教材有什么明显特点?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课程,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载体,处理信息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因此,《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规定了各学段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学习素材和其呈现形式的优化。英语教材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同样加强了主题、素材、活动的设计。如以城市与国家、生活环境,、运动、社会交际、自然世界、交通运输、个人信息、假日与节日、兴趣和爱好、职业、疾病、饮食等学习主题为主线,通过对话、游戏、信件、语篇、歌曲、故事、调查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3.如何看待外语课程的重要性? 语言(包括母语和外语)是人类社会交际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工具,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工具。可能有人会问,在信息社会的今天,难道电脑只不过是一般性的工具吗?(问得好)电脑本名叫计算机,当初科学界的先驱发明计算机是为了代替人类对大量繁琐复杂的数字或算式进行快速高效精确的计算。后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其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异化:人们更多地用计算机进行语言文字(即信息)的处理,而不仅是数值的计算。“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语言”等新名字也应运而生。换句话说,计算机的语言功能已远远超越了计算功能。与其叫它计算机,倒不如称呼它为“语言学习/交流机”、“信息传递机”更为妥帖。计算机功能这一有趣的变化,足以作为语言重要性的有力佐证。 上海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决定了其外语教育必须达到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英语已是上海的第一外语,近年来上海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以一流外语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又不能慢慢地走,必须急起直追。重视外语、强化外语,不仅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前后,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迫切、最重要的不是别的,恰恰是外语的准备。2008年奥运会、2010世博会等重大国际项目将在中国举行,现在的中小学生将是数年后的志愿者、工作者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可以说,外语的重要性、加强外语的迫切性再强调也不为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