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心理现象 :包括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健康 :WHO 把健康定义为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的状态,而健康的反面就是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医学界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证实加推理"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因此,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有人称其为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的一种方法。调查法 :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心理测量法:一心里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已达到医学心理学临床和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的一种方法。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认知过程 :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错觉: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高级形式。

思维方式的分类: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思维,即思维以动作为支柱,依赖实际动作解决具体直观的问题。 1~3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活动依赖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 3~6岁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式。

想象 :人们对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意志 :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动力的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

动机冲突的四种基本形式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气质 :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得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老年人人格特点:以自我为中心、猜疑、保守、情绪性、内倾性和顺从性等特点。两性出现同化趋势,男性爱唠叨,变得女性化,女性更爱唠叨,变得更女性化.

精神分析学说 :又成心理动力理论,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其产生来源于临床观察,弗洛伊德将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解释,形成了有关心理结构和功能的一系列设想,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理论、防御机制理论和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学理论等。

意识 :是指与语言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那部分,能被自我

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

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部些心理要素,即意识的边界意外的某些心理内容,一旦注意的焦点扫描到那里,前意识的内容就可以被意识到了,此时前意识也就转变为意识状态.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的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主要有压抑、反向作用、置换作用、退行、投射、升华等

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四个具体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确立过程。

认知: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知觉、语言、智力、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心理评估 :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好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信度 :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个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能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是程度。它反映工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人格 :指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特定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隐藏或外显的心理机制,即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一些持久、稳定的特征。 (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应激 :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心理应激: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种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

应激反应 :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身心反应。

角色期望:指社会、他人或自己对某一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一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望, 担当某一社会角色的人应符合他人或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恰当的。角色冲突:当个体角色行为与角色期待产生不协调状态时的内心体验。

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又求医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角色适应:指病人与病人的角色期望基本符合,如承认自己患病,积极接受治疗,主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恢复健康, 基本痊愈后能及时地从病人角色再转换到原来正常的社会角色。角色适应不良的类型: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异常。

角色行为冲突:当多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集于一人时,在其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医患关系 :指医务人员在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与病人建立的相互关系。广义:提供医疗服务的群体与被提供医疗服务的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狭义:医生个体与病人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医患关系的类型: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沟通 :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信息的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沟通的渠道:言语(书面和口头和体语。体语包括目光的接触、面部表情、身体的动作和姿势以及躯体的接触等。

公众距离:在正式场合进行单向沟通,较合适的距离是 3~7米.

社交距离 :相互认识的在进行沟通时比较合适的距离是 1~4米。

个人距离 :朋友之间进行非正式沟通时比较合适的距离是 0。4~1米。

亲密距离 :亲人之间进行沟通时合适的距离是 0~0。5米。

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正异常心理判断依据: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神经性厌食症 :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其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自杀的原因:1、精神障碍导致自杀, 2、躯体障碍为主的疾病导致的自杀, 3、非疾病(普通人群自杀, 4、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

自杀干预要点:1、真诚的关心, 2、初步接触, 3、直接询问, 4、寻找自杀的原因, 5、分析致命危险程度, 6、分析其支持资源, 7、自杀危机与入院干预

人格障碍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梦 :是睡眠中在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睡眠障碍:既是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交替紊乱的表现.

失眠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 /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的治疗 :1、药物治疗, 2、针对原发病治疗, 3、心理行为治疗(端正对失眠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美好环境;安抚烦乱心理

心理干预 :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心理危机干预等。

心理治疗: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治疗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变化,促进人格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身心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

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1、倾听技术: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不仅是了解情况的必要途径, 也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和给予患者提供帮助的手段。 2、提问技术:是心理治疗最常用的方法。 3、鼓励技术:表达治疗者对患者的接纳,对所叙述的事情感兴趣,希望继续按此内容继续谈下去。 4、内容反映技术: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治疗者将患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患者。 5、情感反映技术:指治疗者用词语表达患者所谈到、所体验到的感受。 6、面质技术:指对患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当面提出质疑。 7、解释技术:依据某一理论、某些方面的科学知识或个人经验对患者的问题、困扰、疑虑作出说明,从而使患者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审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并借助新的观念和思想加深对自身行为、思想和情感的了解,产生领悟,促进改变. 8、非语言技巧:身体姿态、肢体运动、目光接触、面部表情、皮肤接触、语言表情等。

危机干预:对症状的解释,并给出一些应对的建议,告诉当事人怎么去处理,做什么等。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急救工作,是预防性的,必须在事件发生的短期内完成, 其工作形式可以使小组也可以是个体。

危机干预的一般原则 :1、安全(首要职责 , 2、支持, 3、确定干预的目标

医学心理学复习参考资料(北医大网络)

09-03-01 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 ) A.1 879年 B.1 908年 C.1 911年 D.1 977年 2.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是医学的分支学科 B.研究心理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C.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D.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 3.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人对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和对策 C.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 D.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 4.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认为,对人 类的疾病、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A.个体先天的生理素质水平 B.生理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 用 C.个体所处的社会压力状况 D.个体自幼的家庭教育背景 5.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的提出时间 自,、 疋k , A.1 879每 B.1 905年 C.1 977年 D.1 985年 6.当前主导医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 A.美国的恩格尔 B.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C.美国的华生 D.美国的马斯洛 7.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德国的冯特 B.美国的詹姆士、 C.德国的詹姆士 D.美国的华生 - 8.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 ) A.比奈 B.弗洛伊德 C.卡特尔 D.皮亚杰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智力和情绪 B.心理活动和行为 C.情绪和行为 D.心理过程和观念 10.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是( ) A.意志 1 B.能力 C.兴趣 D.价值观 1 1.下列关于心理实质描述,正确的是( ) A.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 B.心理是对想象的主观反映 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D.心理是对头脑中所思所想的客观反映 1 2.感觉是( )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D.人脑对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 3.灰色的纸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比较亮,是 因为( ) A.感觉适应誊 B.感觉相互作用 C.感觉对比 D.感受性提高 14.对于感党和知觉,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感党是知觉的基础 B.知觉是感觉的总合 0.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刺激

《医学心理学》复习题集

《医学心理学》复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关于医学心理学,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交叉学科 B. 边缘学科 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E.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是 A. B. H. Lotze B. L. Witmer C. J. M. Cattel D. S. Freud E. W. Wundt 3.首次提出心理测验的是 A.J. M. Cattel B.L. Witmer C.B. H. Lotze D.A. H. Maslow E.W. Wundt 4.心理动力学派的创始人是 A.B. F. Skinner B.L. Witmer C.J. M. Cattel D.S. Freud E.W. Wundt 5.行为学派的创始人是 A.W. B. Cannon B.J. B. Watson C.S. Freud D.J. M. Cattel E.I. P. Parvlov 6.首次提出并使用临床心理学的是 A.J. M. Cattel B.L. Witmer

C.J. B. Watson D.B. F. Skinner E.H. G. Wolff 7.咨询心理学涉及的对象 A.正常人B.心身疾病的病人 C.变态心理的人D.神经症和精神疾病恢复期的病人及家属 E.以上都是 8.医学模式是 A.某一时期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B.某一时期各种医学学派的集中反映C.对医学各门类的总称D.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总称 E.以上都不是 9.关于医学模式,不正确的描述是 A.包括疾病观和健康观 B.存在于近20年 C.影响医学工作者的思维及行为方式 D.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了的风格和特征 E.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 10.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疾病谱顺位的变化B.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 C.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D.现代人心身素质降低 E.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11.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作者是 A.G. L. Engel B.S. Freud C.J. M. Cattel D.W. Wundt E.I. P. Parvlov 12.与目前人类死亡原因有关的行为危险因子指 A.吸烟、酗酒B.滥用药物 C.过量饮食和肥胖D.运动不足 E.以上都是 13.关于生物医学模式,不正确的叙述是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medical psychology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psychosomatic medicine心身医学: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生,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behavioral medicine行为医学:综合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health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两者相符,一致。 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自我指导训练:将患者的适应不良性想法或想像改变为重复的适应性的自我对话。 2 id本我:建立人格的基础,终生保持幼儿时期的特点,遵守快乐原则。②ego自我:人格的执行部分,统辖本我与超我,为整个人格的利益和外部世界交往。③super-ego超我: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发源于自我,是儿童吸收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形成。 3 shaping塑造作用:①Def斯金纳的行为矫正程序,实验者首先观察受试者的全部操作行为,然后通过奖励某些反应不理睬其他反应创造出一种基本上是全新的行为模式。②强化,行为之后接着一个特殊事件使该行为重现频度增加的过程。③行为之后紧跟着奖励使该行为重现频度增加为正强化,行为之后将原先厌恶事件撤出时该行为重现频度增加者负强化。 ·4 bio-psycho-social model生物-心理-社会模式:①Def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同时考虑生物心理行为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②特征:a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b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c全面了解患者尤其是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提前提d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e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的重要措施f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③integration整合:将人看成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开放系统,患者的行为多有变量间相互作用而决定,主张对患者干预是采取相应的多层次的整体干预,每种干预都和其他层次的干预关联而发挥其最大作用。 二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 ·mental health心理健康: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绝对的十全十美。 1 mental hygiene心理卫生:①Def:狭义指防治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广义指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 的适应和改造能力。②特点:a对象的广泛性,b内容的广涵盖性,c途径的多样性,d目标的长远性。 三需要,动机,挫折 denial否认:一个人拒不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机制。 humor幽默: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间接表达潜意识欲望的防御机制。 sublimation升华:将本能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为社会所赞许的方向的心理机制。 ·1 need需要:①Def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或外部生活条件的某种要求,反映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状态。②特点指向性,周期性,社会历史性。 ③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与安全感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与自我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低层次得到满足后 高一级的需要就会出现。 ·2 motivation动机:①Def引起人类行为的直接动力,能够发动和维持个体行为具有发动,指向,强化性。②诱因:引起动机的刺激。产生接近目标的行为动机为正诱因,回避为负诱因。③分类:原始性original,具有先天本能性的动机—饥饿,渴,性,母性,瞌睡,好奇etc衍生性/习得性learned,后天生活中习得的动机—恐惧,亲和,攻击etc ·3 frustration挫折:①Def由于各种障碍而不能达到目的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或被延搁时产生的情况。②原因:环境因素,自身局限性,心理冲突。③心理反应:情绪反应—愤怒焦虑恐惧忧虑etc,行为反应—逃避回避攻击etc ·4 defense mechanism防御机制:①Def: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人应对心理压力,挫折,适应环境时无意的心理手段。②分类:精神病性—否认外射曲解,神经症性—转移隔离合理化反向,不成熟的—退行幻想内避,成熟的—升华幽默压抑。 5 psychological conflict心理冲突:①Def同时存在2/2种以上动机,性质互相排斥,个体只能取一。动机产生斗争引起心理冲突。②类型,趋-趋—一个人面前同时有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必须从中抉择时发生的心理冲突。避-避—一个人同时面临两件不喜欢或令人讨厌的事物,要回避其一就必然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趋-避—一个人针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的态度既向往又拒绝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双重趋避—一个人必须在2/2以上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产生的心理冲突。 四应激以及与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 coping应对:人们为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有意识的做出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 stress-related disorder应激性障碍:一组发生的时序症状病程与预后等均与应激密切相关,主要有应激性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常见急性,创伤后,适应性应激障碍。 adjustment disorder适应障碍:一种出现于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之后,产生以烦恼抑郁为主的情绪障碍,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同时伴社会功能受损的异常状态。 ·1 stress应激:①Def: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持内稳态稳定的过程。②

医学心理学 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复习要点 考点: 一、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模式的转变 2、预防疾病战略转变 3、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4、改善医患关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研究任务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学,已达到防病治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测验、评定评估等 心理测验法与评定量表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例题】关于医学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正确的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B只以人为实验对象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D只在有目的的、控制某些条件进行E只使用现代仪器答案是D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学派 1、精神分析基本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因其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所以都得不到满足。他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根源。治疗原则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移情等方法挖掘出其压抑的潜意识冲突,予以解释并在意识领域消除。 2、心理生理学理论坎农等认为心身是统一的,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调节系统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如抑郁、愤怒、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不良认知或不健全人格将首先通过影响三大调节系统的活动而影响各内脏功能,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或引起心身疾病。 3、行为学派理论巴甫洛夫、华生等认为,人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对外界刺激S的反应R,即通过学习得来的,又称学习理论,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条件发射、操作和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行为学派理论认为,各种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产生都是通过错误的学习而学习的条件反射。治疗的原则是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或消退。 4、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等认为,行为学派只研究行为,并把行为看作是对刺激的反应,只强调环境影响,而不重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即是发挥个人各种潜能,如创造性、友爱、自尊、理想及对真善美公正价值的追求动力。自我实现即指人的这些潜能的充分实现。他们认为人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病症的产生都是自我实现受到环境的阻碍而不能实现的结果。治疗原则是降低期望值,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 【例题】下列有关心理、行为障碍论述的观点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A错误的信念B错误的学习C潜意识中的冲突D三大生理中介紊乱E自我实现受阻答案是C 【例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源于 A本能B潜意识C学习D人格E情趣答案是C 【例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以上都

2012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2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历史上的第一次 中国古代: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1)避免外邪六淫风、寒、署、湿、燥、火 (2)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 我国最早的医学院校:公元前624年,现代太医署,祝由科-神经治疗科,最早的医学心理学思想理论传授. 心理治疗:元代,朱丹溪根据《素问.阴阳应象泰伦》范进中举,华佗治太守 西方古代: 古希腊,苏格拉底,“没有脱离心理意识的人体疾病” 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气质理论。“知道是什么类型的人得病,比知道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2情志相胜疗法:心脏——脏液——贫血质 大脑——黏液——粘液质 肝脏——黄胆液——胆汁质 胃——黑胆汁——抑郁质 3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模式转变的原因: 1.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2.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越来越多 3.心理状态时医疗诊断的重要依据 4.预防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5.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6. 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从健康到疾病,又从疾病到健康的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

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一方面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交叉学科2.基础学科3.应用学科 学科组成 临床心理、变态心理、神经心理 4健康的标准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光洁,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2、研究思路 个案研究:长期追踪某个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如,狼孩,猪孩,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心理现象 :包括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健康 :WHO 把健康定义为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的状态,而健康的反面就是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医学界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证实加推理"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因此,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有人称其为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的一种方法。调查法 :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心理测量法:一心里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已达到医学心理学临床和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的一种方法。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认知过程 :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错觉: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高级形式。 思维方式的分类: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思维,即思维以动作为支柱,依赖实际动作解决具体直观的问题。 1~3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活动依赖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 3~6岁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式。 想象 :人们对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意志 :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医学心理学名师辅导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医学心理学名师辅导讲义 第七篇 第1章 考纲要求 ①医学心理学的概述: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②医学心理学的任务与观点:医学心理学的任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③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④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概念,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实质的内容。⑤认知过程:感觉与知觉的概念,记忆的概念,思维的概念与特征。⑥情绪过程: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分类,情绪的作用。⑦意志过程:意志的概念与特征,意志品质。⑧需要与动机:需要层次论,动机定义与分类,动机冲突的类型。⑨人格:人格的定义,气质的概念、类型与意义,性格的概念与类型,人格形成的标志。⑩行为:行为的定义,A型行为、C https://www.360docs.net/doc/9e19181675.html, 1.医学心理学的概述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 (2)医学心理学的性质 (3)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①促进医学观念的转变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促使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②促进疾病防治方法的改变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促使以身躯疾病防治为主,转向心身疾病 ③促进心理社会因素在医疗实践中的地位改变使心理社会因素在医疗实践中的地位越来越 2.医学心理学的任务与观点 (1)医学心理学的任务 (2)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②行为主义理论(巴甫洛夫、华生); ③心理生理学派(坎农); ④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临床心理学复习题概要说课讲解

1.临床心理学的涵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与苦恼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在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3.变态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4.临床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的关系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和解决整个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2)临床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都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二者区别在于:前者重视临床各科疾病的心理学问题,并着重介绍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后者则重点阐述精神病的心理学问题,并较多地从理论和心理变态上进行分析。 5.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6.心理健康的概念: 1、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2、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7.心理健康的判别标准:(1)统计学标准(2)社会规范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4)医学标准 8.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 9.心理健康的标准(大众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他人相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能协调与控制情绪;(5)热爱生活,乐于生活;(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0.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判别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11.心理问题的概念:广义的心理问题的概念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狭义的心理问题指没有达到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心理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12.心理障碍的概念:心理障碍包括广义的心理障碍和狭义的心理障碍。广义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异

大一临床医学导论复习知识点

大一临床医学导论复习知识点临床医学导论是医学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向医学专业的学生介绍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大一学期,学生们需要复习并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便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临床医学导论的不同方面介绍一些重要的复习知识点。 一、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律 1. 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尊重人的尊严、尊重自主决策、善良施为、保护隐私和保密。 2. 医学伦理中的伦理决策模型:功利主义、权利伦理学、道德原则主义等。 3. 医学法律的重要原则:医疗事故责任、医疗行为合法性、患者知情同意以及医疗保密等。 二、医学病理学基础 1. 疾病的定义和分类:遗传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

2. 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等。 3. 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炎症反应、坏死和凋亡、纤维化等。 三、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1.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感染途径及相应的防控策略。 3. 常见疾病的病原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常见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机制。 四、医学心理学基础 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自我概念、人格理论、心理发展理论等重要概念和理论。 2. 患者与医生的沟通与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技巧、倾听和共情能力对于建立有效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3. 常见的心理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应激障碍等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

五、医学统计学基础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常见的统计 分析方法、数据的图表展示等。 2.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调 查设计、人群特征的描述和分析等。 3. 健康问题的调查和评价: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 健康问题的评估等。 六、医学影像学基础 1. 常见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应用:X射线检查、CT扫描、MRI、超声波等常见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2. 影像学解剖学:了解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对于正常和异常情 况的判断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学导论是医学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复习和掌 握上述的知识点,学生们可以全面了解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理 论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复习阶段的时间 紧迫,建议学生们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 参加讨论班等,以高效地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医学心理学》感知

《医学心理学》感知 在医学领域,心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学心理学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医学心理学中,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和感觉。在医学实践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感知情况,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和感觉。在医学心理学中,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方面。感觉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刺激的过程,例如听觉、视觉、触觉等。而知觉是指人们通过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的过程,例如对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的识别和判断。感知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感知情况,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感觉和知觉情况,以便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也需要考虑患者的感知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一些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感知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 感知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在医学实践中,情感和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一些患有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患者,医生需要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压力情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医学心理学》中的感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医学实践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感知情况,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感知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感知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医学心理学》认知 在医学领域,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旨在研究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问题,为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医学心理学的几个关键方面。 一、认知失调与心理疾病 认知失调理论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当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例如,长期吸烟的人明知吸烟对健康有害,但无法克制自己,这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医学心理学自考复习要点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将心理学的理 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中的作用的科学。 二、 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 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三、医学模式的转化: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机械论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 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模式认为:对 于疾病和健康问题来说(特点),无论是致病、治病、预防及康复, 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 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能机械发将它们分开。

四、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影响正常人和病人身心健康的各种心理问题。 五、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中的作用。 3.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 4.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的运用。 六、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心、身统一的观点 2.社会对个体的影响的观点 3.认知评价的观点 4.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5.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 6.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 七、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按研究时间分类: ●横断研究——几组同一时间研究 ●纵向研究——同一个人或同一组长时间的研究

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全本(自学考试05622)

临床心理学 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 1、临床心理学的学科定义及其演变 临床心理学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开端于19世纪末。 Wintmer首先发出倡议:心理学家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1912年,wintmer定义:是通过观察或实验了解个体学习的基本原理以促进个体的发展。 1935年,美国心理学联合会定义: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科,其目的在于采用测量、分析和观察的方法了解个体的行为能力和特点,同时结合身体检查和社会背景等情况,对个体的调整提出建议和意见。 1981年,美国心理学联合会顶级: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来理解、预测和改善人们在治理上、情绪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000年定义:是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实践来理解、预测和改善人们的适应不良、能力缺陷、情绪不适,并促进人们的适应应对和个人发展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临床心理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1896年,Win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临床心理学”这个术语。 3、我国学者对临床心理学的学科定义 我国学者将临床心理学看做是既提供心理学知识,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它更加偏重于对个体和群体心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 4、临床心理师的具体工作任务 (1)运用心理测量、会谈、行为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技术评估和诊断心理健康问题: (2)通过各种心理治疗形式来处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3)参与同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制订心理健康问题和心身问题的预防方案,努力帮助人们增进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提高社会功能: (5)开展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发病机制,改进心理评估和诊断的方法,评价新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的效果。 5、临床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第一类是基础心理学科: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第二类是生物学科: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题型: 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或案例〕、论述 考试时间:90分钟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从医学的观点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及其相关问题的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临床效劳对象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疾病; (2)研究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理论和技术; (3)研究临床活动主体的心理素质要求及其培养。 3.医学心理学的历史阶段: (1)思辨与经历描述阶段; (2)奠定科学根底阶段; (3)精神卫生运动推动阶段; (4)理论系统化阶段。 4.国内外常用的精神障碍的分类体系〔熟悉中英文名称〕 一般采用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病症学分类兼顾的原那么。 (1)?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2)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 (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5.感觉的定义 感觉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个别属性〔颜色、气味、味道、光滑、粗糙等〕通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反映。 6.知觉的定义 知觉指人脑对对象和现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整体印象。

7.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知觉是以感觉为根底,包含多种感觉的成分,感觉的事物和对象越具体,知觉就越完整和正确。 8.常见的精神障碍病症〔包括定义、特点、常见病症〕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 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成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病症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9.思维 思维是人脑以语词为中介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在感觉和知觉所获得材料的根底上,在大脑中进展进一步的加工和整理,通过对事物的比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和判断,抛开事物个别的、外表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使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进入高一级的理性阶段。 10.注意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性地区分出某些反映的客体,而同时离开其余的一切事物。 11.记忆 记忆指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存、再认和重现四个过程。 12.自知力 自知力,又称内省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和躯体疾病的认知能力。13.情绪的分类 (1)以程度变化为主: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 (2)以性质改变为主:情感迟钝、情感冷淡、情感倒错。 (3)以脑器质性损害为主: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14.焦虑 焦虑是指患者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安康或其他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临床) 第一篇绪论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或疾病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规律或行为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的内涵: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2、研究心理行为、健康和疾病三者的关系。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1)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从生物学角度片面看待健康与疾病及其之间的转化。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恩格尔1877提出 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综合看待健康和疾病 即是说健康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三轴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疾病发生和三种因素的关系;心身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对任一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都应从三轴系统来考虑。 3)整体(或全息)医学模式(holistic medical model) 整体医学模式指出:健康是整体素质将抗,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含行为卫生)和社会素质(含生活方式)三者完整结合好才是健康;疾病是整体素质不好,主要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影响正常人和病人心身健康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心理测验法、评定量表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方法纵向发展和横向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由德国医生和哲学家洛采于1852年首先提出。并在同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自然哲学时代标志:公元前1100年《周易》的产生。 自然哲学时代代表著作:《周易》、《黄帝内经》、《体液学说》。集中体现了朴素唯物论思想和辩证法。 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和盖伦。 潜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 ):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潜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 人格结构理论:人格(personality)是由本我、自我或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id) 享乐原则,自我(ego)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 至善原则 行为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1. 行为学习理论;2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3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4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第二篇医学心理学基础 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感觉(Sensa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剥夺实验证实:最低限度的感觉刺激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所必需的。 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感觉适应:指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知觉(Percep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一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错觉(illusion):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带有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错觉产生的原因:1)客观环境发生改变,人们仍以原先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2)受过去经验的影响;3)受情绪、态度的影响;4)各种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提取。记忆是个体通过识记、保持、回忆、再认等过程在脑中积累和存储个体学习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forgetting):是指识记过的信息在需要时却不能回忆或再认。 情绪(emotion)是人和动物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行为、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 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恐惧、愤怒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醫學心理學 第一章绪论 【考纲要求】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地位:①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 ②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①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③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 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 ②心理生理学理论; ③行为主义理论 ④人本主义理论; ⑤认知学派理论。 【考点纵览】 1.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预防疾病战略的 转变;符合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实验室方法、个案调查方法、心理测验方法 与评定量表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童年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 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②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心身是统一的;神经系统、内分系统、免疫系统是三大生理 中介。 ③行为主义理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经典条件 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④人本主义理论:人的本性是善的、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各种心理障碍都是 自我实现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的结果。 ⑤认知学派理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 能解除心理障碍。 【历年考题点津】 D 1.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的属于 A.变态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E.生理心理学 C 2.研究脑和行为关系的属于 A.变态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E.生理心理学 B 3.研究促进心身疾病康复和预防的属于 A.变态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E.生理心理学 D 4.在人本主义治疗中最重要的是 A.表达 B.分析 C.指导 D.倾听 E.同情 D 5.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 B.只以人为被试对象 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 D.只在有目的的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 E.只使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 D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

医学培训-执业医师-人文概要(心理、伦理、卫生法规)

医学人文综合 第一篇:医学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述 1、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提高医学人文精神中心理 素质的重要学学科。心理学创始人:冯特,德国人。 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的意义 目前的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恩格尔医生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弗洛伊德:(1)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和 心身疾病的根源。 (2)三种意识:意识(正常人),前意识,潜意识 (3)治疗: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催眠。 2)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1)华生、巴甫洛夫----喂狗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由条件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在时间的 结合(强化),并经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2)斯金纳---喂猴,操作条件反射 3)班杜拉—人,社会观察学习 治疗的原则: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消退)。 3)心理生理学理论的观点 坎农----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 (特别重视心理作用) 4)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罗杰斯、马斯洛-----自我实现(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倾听) 治疗:降低期望值。(马斯洛的人性需求论) 5)认知学派理论 贝克和瑞米----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改变看法) 弗洛童年精神分,华生巴甫行为论,心理生理坎农说,人本主义罗斯洛,认知 贝克和瑞米 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了解下名词)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和实验法。

第二节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的概念 (一)心理现象:包括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特征)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语言; 2)情绪过程----情绪、情感(高等的)。 3)意志过程:有意识的确定目的,果断,坚持,自制的行动。 2、人格:(1)人格特征:气质、性格(核心)、能力 (2)人格倾向:世界观、人生观、珂想、需要、动机、兴趣等; (3)自我意识系统(自知之明) (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二、认识过程 1、感觉:反应事物个别属性。 特征:适宜刺激、阈值和适应性(蹲久了就不臭了)、感觉对比、联觉(暖色); 2、知觉:①整体属性反映 ②特征:选择性(注意力),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远处的人)。 3、学习-----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4.记忆----记忆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咱们考试能这样就不错了)。 短时记忆的储存量7±2C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大。 瞬时记忆。 5.遗忘:是对已感知过的事物提取时失败。第一天遗忘最多。 三、情绪过程: 情绪: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具有一定渲染性的情绪。 四、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意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1、意志的特征: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2、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4大特性。 五、需要、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