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As_AlGaAs双量子阱结构的子带光学吸收

GaAs_AlGaAs双量子阱结构的子带光学吸收
GaAs_AlGaAs双量子阱结构的子带光学吸收

GaAs/AlGaAs双量子阱结构的子带光学吸收

伍滨和*,曹俊诚,夏冠群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摘要:利用微观运动方程计算了超快红外泵浦光引起的半导体双量子阱结构的子带间极化。基于自洽场理论,可以求出瞬态探测光吸收系数。这一方法没有采用稳态假设。计算了不同泵浦强度和泵浦探测延时的吸收系数。利用这一模型可以计算半导体微结构中的相干载流子的控制问题。

关键词:双量子阱;子带跃迁;光学吸收

中图分类号:O472+ 3;O48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076(2004)03-0577-02

纳米尺度上的半导体结构的相干效应具有许多新颖的电学和光电子效应,比如Bloch振荡,相干载流子控制等[1]。这些低维半导体结构具有的独特性质来源于对电子运动的量子限制。在量子阱结构中,阱的导带在延着生长方向将会分离为数个子带。近年来,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应用的角度,子带间跃迁都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多子带情形下的泵浦探测吸收问题往往采用稳态模型简化描述。包含两个导带子带的飞秒泵浦探测瞬态子带吸收实验结果已有报道。对于超快的过程,稳态假设并不适用。包含多子带的瞬态电子动力学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中,我们利用3个子带中电子的运动方程计算吸收谱。多电子的相互作用利用随机位相近似(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来处理。吸收谱可以通过Fourier变换得到。

1 计算结果

我们考虑一个n型掺杂的双量子阱结构,两个GaAs量子阱被宽度为1.13nm的AlGa As势垒隔开。两阱宽度分别是7.0和3.5nm。这一非对称设计是为了破坏对称性。使从第一子带到第三子带的跃迁满足对称性要求。本征能量和波函数可以在有效质量假设下,自洽求解Schrodinger方程和Poisson方程来得到。计算的最低的3个子带和半导体双量子阱结构如图1所示。

电子在半导体中的Hamilton量包括动能项和Coulomb相互作用项。当外加辐射场和电场时,电子和外场的相互作用也对总Hamilton量有贡献。所以电子总的Hamilton量是以上几项的和[2]。在旋波近似(rotating wave approximation)下,利用Heisenberg 运动方程可以推导出子带粒子数和子带极化所满足的方程[3]。方程中考虑了Coulomb相互作用,对于其他散射机制采用唯象去相时间近似。泵浦光耦合第一子带和第三子带,探测光耦合第

图1 双量子阱结构的导带子带波函数和能级(实线表示泵浦光耦合第一子带和第三子带,虚线表示探测光束) Fig.1 Calculated effective potential for double quantum well structure(solid thick arrow represents pumping pulse

coupled to two subbands,E1and E3.The dashed thick

arrow stands for probe light)

第28卷 第3期Vol.28 .3

稀 有 金 属

C HINE SE JOURNAL OF RARE ME TALS

2004年6月

June2004

收稿日期:2004-02-15;修订日期:2004-04-0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2001CCA02800),重大国家研究项目特别基金(G2*******)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光计划专项(011661075)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伍滨和(1976-),男,重庆市石柱县人,博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E-mail:bhwu@mail.si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2827115.html,)

子带和第三子带。我们感兴趣的是探测光的吸收。通过方程可以求解出第二、三子带间的极化值。通过Fourier 变换可以得到吸收系数,表示为: ( )=2 0 b Lc

Im (P ( )

E ( ))

计算结果中,吸收系数受泵浦强度影响很大,如图

2所示。

图2 不同泵浦强度下探测光的吸收性质(负的吸收系数表

示探测光的光增益)

Fig.2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with various pumping intensi ties

(negative absorp tion represen ts op tical gai n of probe field)

泵浦光将电子从第一子带泵浦到更高的子带(第三子带)。从而在第二和第三子带间实现粒子数反转。随着泵浦光强增加,光增益也随之增加。图2的结果中,探测光和泵浦光的延时为1ps 。在超快泵浦探测实验中,激发电子将改变吸收和折射系数,这些变化可以在探测光束中测量出来。不同延时下探测光束的吸收谱将给出载流子动力学信息。瞬态吸收系数和延迟的关系示于图3。图中

曲线表示不同延迟的瞬态吸收谱(底x 轴和左y 轴),带有符号的线表示吸收系数和延迟时间的关系(上x 轴和左y 轴)。E 32的大小约为132meV 。吸收系数随延迟时间指数下降,这反映了子

带中载流子的动力学特性。

图3 瞬态吸收系数与延时的关系

Fig.3 Relation betwee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delay ti mes

2 结 论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量子阱结构中超快红外光引起的吸收谱的变化。从Heisenberg 方程我们建立了微观的运动方程。基于自洽场理论求解这些方程求得子带间极化的大小,得到瞬态探测光的吸收系数。参考文献:

[1] Dignam M M. Excitonic bloch oscillati ons in a terahertz field [J].

Phys.Rev.B,1999,59:5770.

[2]

Huang D H,Cardi mona D A. Intersubband laser coupled three -level

asymmetric quantum wells:new dynamics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J].J.Opt.Soc.Am.B,1998,15:1578.

[3] Haug H,Koc h S W. Quantum Theory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 tors 3rd [M].Edi tion,1994.

In tersu bband O ptical Absorp tion in GaAs/A lGaAs Double Qu antum Well Stru cture

Wu Binhe *,Cao Juncheng,Xia Guanqun (State Key Laboratory o f Functional Materials f or In f ormatics,Shanghai Institute o f Mic rosystem and In f 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Shanghai 200050,China)

Abstract:The microsc opic equations of motion including many -body effects were derived to study the intersubband polarization in the double quantum well structure induced by an ultrafast pumping infrared light.Based on the sel-f

consistent field theory,the transient probe absorption co -efficient was calculated.These calculations were beyond

the previous steady -state assumption,Transient probe ab -sorption spectra were calculated under different pumping intensity and various pump probe delay.

Key words:double quan tum well;intersubband transition;optical absorp tion

578

稀 有 金 属

28卷

量子点总结

1.前言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量子点(QDs)即半导体纳米晶体(NCs)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发光性质以及量子点在生物标记,发光二极管,激光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量子点尺寸大约为1-10 纳米,它的尺寸和形状可以精确的通过反应时间、温度、配体来控制。当量子点尺寸小于它的波尔半径的时候,量子点的连续能级开始分离,它的值最终由它的尺寸决定。随着量子点的尺寸变小,它的能隙增加,导致发射峰位置蓝移。由于这种量子限域效应,我们称它为“量子点”。1998 年, Alivisatos和Nie 两个研究小组首次解决了量子点作为生物探针的生物相容性问题, 他们利用MPA 将量子点从氯仿转移到水溶液,标志着量子点的生物应用的时代的到来。目前,量子点最引人瞩目的的应用领域之一就是在生物体系中做荧光探针。 与传统的有机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无法比拟的发光性能,比如尺寸可调的荧光发射,窄且对称的发射光谱宽且连续的吸收光谱,极好的光稳定性。通过调节不同的尺寸,可以获得不同发射波长的量子点。窄且对称的荧光发射使量子点成为一种理想的多色标记的材料。 由于宽且连续的吸收光谱,用一个激光源就可以同时激发一系列波长不同荧光量子点量子点良好的光稳定性使它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组织成像等。量子点集中以上诸多优点是十分难得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制备出宽吸收带,窄且对称的发射峰,高的量子产率稳定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稳定量子点。 现在用作荧光探针的量子点主要有单核量子点(CdSe,CdTe,CdS)和核壳式量子点(CdSe/ZnS[39], CdSe/ZnSe[40])。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在水相体系中合成和在有机相体系中合成。本文主要以制备量子点的结构及合成方法为主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近十几年量子点在有机相中的制备方法的演变历程,重点包括前体的选择,操作条件和合成量子点结构。第二部分介绍了近十几年量子点在水相中制备方法的改进历程,重点包括保护剂的选择及水热法及微波辅助法合成方法。 2.在有机体系中制备在有机相中制备量子点主要采用有机金属法,有机金属法是在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利用前躯体热解制备量子点的方法,即将有机金属前躯体溶液注射进250~300℃的配体溶液中,前躯体在高温条件下迅速热解并成核,晶核缓慢生长成为纳米晶粒。通过配体的吸附作用阻滞晶核生长,并稳定存在于溶剂中。配体所采用的前躯体主要为烷基金属(如二甲基隔)和烷基非金属(如二-三甲基硅烷基硒)化合物,主配体为三辛基氧化膦(TOPO),溶剂兼次配体为三辛基膦(TOP)。这种方法制备量子点,具有可制备量子点的种类多、改进纳米颗粒性能的方法多及所量子点的量子产率高等优点,其粒径分布可用多种手段控制,因而成为目前制备量子点的主要方法。 2.1 单核量子点的制备1993 年,Murray 等采用有机金属试剂作为反应前驱物,在高温有机溶剂中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合成了量子产率约为10%、单分散(±5%)的CdSe 量子点。他们采用TOPO 作为有机配位溶剂,用Cd(CH3)2 和TOP-Se 作为反应前驱物,依次将其注入到剧烈搅拌的350℃TOPO 溶液中,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CdSe 纳米颗粒晶核,然后迅速降温至240℃以阻止CdSe 纳米颗粒继续成核,随后升温到260~280℃并维持一段时间,根据其吸收光谱监测晶体的生长,当晶体生长到所需要的尺寸时,将反应液冷却至60℃。加入丁醇防止TOPO 凝固,随后加入过量的甲醇,由于CdSe 纳米颗粒不溶于甲醇,通过离心便可得到CdSe 纳米颗粒。通过改变温度,可以将粒径控制在2.4~13nm 之间,且表面的TOPO 可以用吡啶、呋喃等代替。此后,Peng 等又通过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将两组体积不同,配比一定的Cd (CH3) 2、Se、TOP 的混合溶液先后快速注入高温TOPO 中的方法制得了棒状的CdSe量子点,从而扩展了该合成方法对量子点纳米晶粒形状的控制。利用这种

工程光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光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光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之一。 对光的每一种描述都只是光的真实情况的一种近似。 研究光的科学被称为“光学”(optics),可以分为三个分支: 几何光学物理光学量子光学 第一节光学发展历史 1,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论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2,公元前130年,托勒密列出了几种介质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3,1100年,阿拉伯人发明了玻璃透镜。 4,13世纪,眼镜开始流行。 5,1595年,荷兰著名磨镜师姜森发明了第一个简陋的显微镜。 6,1608年,荷兰人李普赛发明了望远镜;第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做了放大倍数为30×的望远镜。7,1621年,荷兰科学家斯涅耳发现了折射定律;1637年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给出了折射定律的现代的表述。8,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和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等人开始研究光的本质。 9,19世纪初,由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杨氏和法国土木工程师兼物理学家菲涅耳所发展的波动光学体系逐 渐被普遍接受。 10,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光的电磁理论。 11,1900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建立了量子光学。 12, 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光子)理论。 13,1925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玻恩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几率解释,建立了波动性与微粒性之间的联系。14,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研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给光学带来了一次革命,大大推动了光学以 及其他科学的发展。 15,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激光一问世,就获得了 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激光的发展不仅使古老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获得了新生,而且导致整个一门新兴 产业的出现。 ●光学作为一门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作为在工程上应用的一个分支——工程光学, 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光学、典型光学系统、光度学等等。 ●随着机械产品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机、电、光结合的产品。 ●光学手段越来越多用于机电装备的检测、传感、测量。 ●掌握好光学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机电光结合技术打好基础,也将会有更广阔的 适应面。 第二节光线和光波 1,光的本质 ●光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人类对光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光的本性,以此来研究各种光学现象,称为物理光学;光的传播规律 和传播现象称为几何光学。 ●1666年牛顿提出的“微粒说” ●1678年惠更斯的“波动说” ●1871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提出后,光的电磁波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一般除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须考虑光的粒子性外,其它情况均可以将光看成是电磁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760nm

第21章--量子光学基础

第21章--量子光学基础

第二十一章 量子光学 基础 一、选择题 1、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种金属时,测 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1;用频率为ν2的单色 光照射另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E K 2.如果E K 1 >E K 2,那么 (A) ν1一定大于ν2. (B) ν1一定小于ν2. (C) ν1一定等于ν2. (D) ν1可能大于也可 能小于ν2. [ D ] 2、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 饱和电流为I 1,以频率为ν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 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2,若I 1> I 2,则 (A) ν1 >ν2. (B) ν1 <ν2. (C) ν1 =ν2. (D) ν1与ν2的关 系还不能确定. [ D ] 3、已知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产生了光电 效应,若此金属的逸出电势是U 0 (使电子从金属 逸出需作功eU 0),则此单色光的波长λ 必须满 足: (A) λ ≤)/(0eU hc . (B) λ ≥)/(0 eU hc . (C) λ ≤)/(0 hc eU . (D) λ ≥) /(0hc eU . [ A ] 4、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 的最大动能是 1.2 e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0

?,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 (A) 5350 ?. (B) 5000 ?. (C) 4350 ?. (D) 3550 ?. [ D ] 5、在均匀磁场B 内放置一极薄的金属片,其红 限波长为λ0.今用单色光照射,发现有电子放出, 有些放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的绝对值为e )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 那末此照射光光子的能量是: (A) 0λhc . (B) 0 λhc m eRB 2)(2+ . (C) 0λhc m eRB +. (D) 0λhc eRB 2+. [ B ] 6、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在 某种金属上,测出其光电流 的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然 后在光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增 大照射光的频率,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满足题意的图是: [ D ] O I U O I U O I U O I U

(完整word版)量子点LED

量子点LED专题报告 一、什么是量子点LED? 量子点LED是把有机材料或者LED芯片和高效发光无机纳米晶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具有新型结构的量子点有机发光器件。相对于传统的有机荧光粉,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可覆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荧光量子效率高(可大于90%)、颗粒尺寸小、色彩饱和度高、可 低价溶液加工、稳定性高等优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色纯度的发光使得其色域已经可以超过HDTV标准色三角。因此基于量子点的发 光二极管,有望应用于下一代平板显示和照明。

表征量子点的光电参数: 1、光致发光谱(PL谱):光致发光谱反映的是发射光波长与发光强度的关系。从PL谱上可以得到发光颜色的单色性、复合发光的机制、量子点的颗粒尺寸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本征发射峰波长等基本光学信息。量子点光致发光谱的半高宽越窄,说明量子点的发光单色性越好,器件的缺陷和杂质复合发光越少。 2、紫外可见吸收谱: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反映的是量子点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从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可计算出量子点的禁带宽度。量子点吸收谱的第一吸收峰与光致发光谱的发射峰的偏移是斯托

克斯位移,斯托克斯位移越大,量子点的自吸收越弱,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越高。 3、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量子点溶液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是通过与标准荧光物质(一般用罗丹明6G)的荧光强度对比而测出。量子点高的量子产率能有效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但纯核量子点沉积成薄膜后量子产率将比在溶液中的量子产率下降1到2个数量级。量子点也存在荧光自淬灭现象,这是由存在于不均匀尺寸分布的量子点中的激子通过福斯特能量转移到非发光点进行非辐射复合所引起。 二、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中的应用方案 量子点的发射峰窄、发光波长可调、荧光效率高、色彩饱和度好,非常适合用于显示器件的发光材料。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领域中的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即光致量子点白光LED);b、基于量子点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QLED)。

量子阱原理及应用

光子学原理课程期末论文 ——量子阱原理及其应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08电子信息工程 杨晗 23120082203807

题目:量子阱原理及其应用 作者:杨晗 23120082203807 摘要:随着半导体量子阱材料的发展,量子阱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本文主 要介绍量子阱的基本特征,重点从量子阱材料、量子阱激光器、量子阱LED、等方面介绍量子阱理论在光电器件方面的发展及其应用。 关键词:量子阱量子约束激光器 量子阱是指由2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间排列形成的、具有明显量子限制效应的电子或空穴的势阱。量子阱的最基本特征是,由于量子阱宽度(只有当阱宽尺度足够小时才能形成量子阱)的限制,导致载流子波函数在一维方向上的局域化。在由2种不同半导体材料薄层交替生长形成的多层结构中,如果势垒层足够厚,以致相邻势阱之间载流子波函数之间耦合很小,则多层结构将形成许多分离的量子阱,称为多量子阱,简单来说,就是由多个势阱构成的量子阱结构为多量子阱,简称为MQW(Multiple Quantum Well),而由一个势阱构成的量子阱结构为单量子阱,简称为SQW(Single Quantum Well)。 一量子阱最基本特征 由于量子阱宽度(只有当阱宽尺度足够小时才能形成量子阱)的限制,导致载流子波函数在一维方向上的局域化。在由2种不同半导体材料薄层交替生长形成的多层结构中,如果势垒层足够厚,以致相邻势阱之间载流子波函数之间耦合很小,则多层结构将形成许多分离的量子阱,称为多量子阱。如果势垒层很薄,相邻阱之间的耦合很强,原来在各量子阱中分立的能级将扩展成能带(微带),能带的宽度和位置与势阱的深度、宽度及势垒的厚度有关,这样的多层结构称为超晶格。有超晶格特点的结构有时称为耦合的多量子阱。量子肼中的电子态、声子态 和其他元激发过程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与三维体状材料中的 情况有很大差别。在具有二维自由 度的量子阱中,电子和空穴的态密 度与能量的关系为台阶形状。而不 是象三维体材料那样的抛物线形 状[1]。 图1半导体超晶格的层状结构,白圈和灰圈代 表两种材料的原子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讲课教案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摘要:量子光学是应用辐射的量子理论研究光辐射的产生、相干统计性质、传输、检测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基础物物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关键字:量子光学量子信息 JC模型 TC模型 早在1900和1905年,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谱分布与光电效应,确定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基本物理思想。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典电磁辐射理论能完满地解释绝大多数物理光学实验现象,光的量子理论并未得到系统发展。直到2O世纪7O年代以后,随着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的进步,一系列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非经典光学效应逐步被实验观测,才形成了以量子化光场为基础的量子光学学科领域。 光量子或称光子为基本能量单元的量子化光场遵循量子电动力学基本规律,严格地说只有用QED理论,才能解释迄今为止所观察到的所有光学现象。量子光学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研究光场的量子性和相干性,以及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效应。当前,量子光学中应用性较强的重要研究领域有:光场的量子噪声,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动量传递、腔量子电动力学等。 在光学与原子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量子化这个概念。那么,量子光学在科技实验研究中有哪些应用呢? 首先,量子光学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为: 热辐射基尔霍夫定律 一.热辐射

1.热辐射:在一定时间内辐射能量的多少及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故称电磁辐射为热辐射(温度辐射); 辐射能(λ,T ),如炉子,酒精灯… 2.平衡热辐射:相同时间内辐射与吸收的能量相等,T 不变 二. 辐出度(辐射出射度,发射本领) 1. 单色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波长在λλλd ~+范围内辐射能量)T (dE λ和波长间隔λd 的比值 λ λλd )T (dE )T (e = 2. 辐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向各个方向所发射的各种波长的辐射总能量。 λλd )T ,(e )T (E ?∞ =0 三. 吸收比、反射比 1. 吸收比:J B )T (a = 单色吸收比:) T ,(J )T ,(B )T ,(a λλλ= 2. 反射比:J R )T (=ρ 单色反射比:) T ,(J )T ,(R )T ,(λλλρ= 不透明物体:1=+)T ,()T ,(a λρλ 四. 绝对黑体(黑体) 1. 定义:1=)T ,(a λ的物体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量子点发光材料综述 1.量子点简介 1.1量子点的概述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细化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某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而量子点则是要求材料的尺寸在3个维度都要小于100nm[1]。更进一步的规定指出,量子点的半径必须要小于其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其尺寸通常在1-10nm左右[2]。由于量子点半径小于对应体材料的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能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点限域效应,此时载流子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受势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由静电势、材料界面、半导体表面的作用或是三者的综合作用造成的。量子点中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域,使得连续的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1]。这种分离结构使得量子点有了异于体材料的多种特性以及在多个领域里的特殊应用。 1.2量子点的特性 由于量子点中载流子运动受限,使得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变成了具有分子原子特性的分离能级结构,表现出与对应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光电特性。 1.2.1 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粒子中的载流子运动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能量发生量子化,连续能带变为分立的能级结构,带隙展宽,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3]。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缩小,其荧光将会发生蓝移,且尺寸越小效果越显著[4]。 1.2.2 表面效应 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为A m=S V =4πR2 4 3 πR3 =3 R ,也就是说量子点比表面积随着颗 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量子点尺寸很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其性质很大程度上由其表面原子决定。当其表面拥有很大悬挂键或缺陷时,会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5]。 1.2.3 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简单来说,即当微观粒子(例如电子等)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微观粒子仍然能越过势垒。当多个量子点形成有序阵列,载流子共同越过多个势垒时,在宏观上表现为导通状态。因此这种现象又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 :本文主要叙述了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背景、基本理论、主要应用与发展现状。一、发展背景 1962年后期,美国研制成功GaAs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产生。但 这一代激光器只能在液氮温度下脉冲工作,无实用价值。直到1967年人们使用液相外延的方法制成了单异质结激光器,实现了在室温下脉冲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1970年,贝尔实验室有一举实现了双异质结构的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至此之后,半导体激光 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转换效率高、覆盖波段范围 广、使用寿命长、可直接调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集成等。其发展速度之快、 应用范围之广、潜力之大是其它激光器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应用的需要,半导体激光 器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80年代,量子阱结构的出现使半导体激光器出现了大的飞跃。量子阱结构源于60年代末期贝尔实验室的江崎(Esaki)和朱肇祥提出超薄层晶体的量子尺寸效应。当超薄有源层材料 后小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时,有源区就变成了势阱区,两侧的宽带系材料成为势垒区,电 子和空穴沿垂直阱壁方向的运动出现量子化特点。从而使半导体能带出现了与块状半导体完

全不同的形状与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通过改变超薄层的应变量使能带结构发生变 化,发展起来了应变量子阱结构。这种所谓“能带工程”赋予半导体激光器以新的生命力, 其器件性能出现大的飞跃。具有量子阱结构的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与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DH)相比,具有阈值电流密度低、量子效应好、温度特性好、输出功率大、动态特性好、 寿命长、激射波长可以更短等等优点。目前,量子阱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展的 根本动力。 其发展历程大概为:1976年,人们用GaInAsP/InP实现了长波长激光器。对于激光腔 结构,Kogelnik和Shank提出了分布反馈结构,它能以单片形式形成谐振腔。Nakamura用实验证明了用光泵浦的GaAs材料形成的分布反馈激光器(DBR)。Suematsu提出了用于光通信的动态单模激光概念,并用整体激光器验证了这种想法。1977年,人们提出了所谓的面 发射激光器,并于1979年做出了第一个器件。目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CSEL)已用于千兆位以太网的高速网络。自从Nakamura实现了GaInN/GaN蓝光激光器,可见光半导体激 光器在光盘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CD播放器、DVD系统和高密度光存储器。1994年,一种具有全新机理的波长可变、可调谐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研制成功,且最近,在此又基础上

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应用概述_李世国答辩

科技信息2011年第29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0引言 近年来半导体材料科学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不断探索扩展新的半导体材料,即所谓材料工程;另一方面是逐步从高维到低维深入研究己知半导体材料体系,这就是能带工程。半导体量子点就是通过改变其尺寸实现能级的改变,达到应用的目的,这就是半导体量子点能带工程。半导体量子点是由少量原子组成的准零维纳米量子结构,原子数目通常在几个到几百个之间,三个维度的尺寸都小于100纳米。载流子在量子点的三个维度上运动受尺寸效应限制,量子效应非常显著。在量子点中,由于量子限制效应作用,其载流子的能级类似原子有不连续的能级结构,所以量子点又叫人造原子。由于特殊能级结构,使得量子点表现出独特的物理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遂穿效应、库仑阻塞效应、表面量子效应、量子干涉效应、多体相关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它对于基础物理研究和新型电子和光电器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量子点材料生长和器件应用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之一[1]。 1量子点制备方法 目前对量子点的制备有很多方法,主要有外延技术生长法、溶胶-凝胶法(Sol-gel 和化学腐蚀法等,下面简单介绍这几种制备方法: 1.1外延技术法 外延技术法制备半导体量子点,主要是利用当前先进的分子束外延(MBE、金属有机物分子束外延(MOCVD和化学束外延(CBE等技术通过自组装生长机理,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在晶格失配的半导体衬底上通过异质外延来实现半导体量子点的生长,在异质外延外延中,当外延材料的生长达到一定厚度后,为了释放外延材料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能,外延材料就会形成半导体量子点,其大小跟材料的晶格失配度、外延过程中的条件控制有很大的关系,外延技术这是目前获得高质量半导体量子点比较普遍的方法,缺点是对半导体量子点的生长都是在高真空或超高真空下进行,使得材料生长成本非常高。1.2胶体法

第21章 量子光学基础

第二十一章 量子光学基础 一、选择题 1、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1;用频率为ν2的单 色光照射另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2.如果E K 1 >E K 2,那么 (A) ν1一定大于ν2. (B) ν1一定小于ν2. (C) ν1一定等于ν2. (D) ν1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ν2. [ D ] 2、用频率为ν1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1,以频率为ν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测得饱和电流为I 2,若I 1> I 2,则 (A) ν1 >ν2. (B) ν1 <ν2. (C) ν1 =ν2. (D) ν1与ν2的关系还不能确定. [ D ] 3、已知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产生了光电效应,若此金属的逸出电势是U 0 (使电子从金属逸出需作功eU 0),则此单色光的波长λ 必须满足: (A) λ ≤)/(0eU hc . (B) λ ≥)/(0eU hc . (C) λ ≤)/(0hc eU . (D) λ ≥)/(0hc eU . [ A ] 4、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 1.2 e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0 ? (A) 5350 ?. (B) 5000 ?. (C) 4350 ?. (D) 3550 ?. [ D ] 5、在均匀磁场B 内放置一极薄的金属片,其红限波长为λ0.今用单色光照射,发现有电子放出,有些放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的绝对值为e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那末此照射光光子的能量是: (A) 0λhc . (B) 0λhc m eRB 2)(2+ . (C) 0λhc m eRB +. (D) 0λhc eRB 2+. [ B ] 6、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在某种金属上,测出其光电 流的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然后在光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照射光的频率,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中虚 线所示.满足题意的图是: [ D ] 7、用频率为ν 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频率为2ν 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A) 2 E K . . (B ) 2h ν - E K . (C) h ν - E K . (D) h ν + E K . [ D ]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综述及展望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综述及展望 1.前言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量子点(QDs)即半导体纳米晶体(NCs)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发光性质以及量子点在生物标记,发光二极管,激光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英语论文。 量子点尺寸大约为1-10 纳米,它的尺寸和形状可以精确的通过反应时间、温度、配体来控制。当量子点尺寸小于它的波尔半径的时候,量子点的连续能级开始分离,它的值最终由它的尺寸决定。随着量子点的尺寸变小,它的能隙增加,导致发射峰位置蓝移。由于这种量子限域效应,我们称它为“量子点” 。1998 年 , Alivisatos和 Nie 两个研究小组首次解决了量子点作为生物探针的生物相容性问题, 他们利用MPA 将量子点从氯仿转移到水溶液,标志着量子点的生物应用的时代的到来。目前,量子点最引人瞩目的的应用领域之一就是在生物体系中做荧光探针。 与传统的有机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无法比拟的发光性能,比如尺寸可调的荧光发射,窄且对称的发射光谱宽且连续的吸收光谱,极好的光稳定性。通过调节不同的尺寸,可以获得不同发射波长的量子点。窄且对称的荧光发射使量子点成为一种理想的多色标记的材料。 由于宽且连续的吸收光谱,用一个激光源就可以同时激发一系列波长不同荧光量子点量子点良好的光稳定性使它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组织成像等。硕士网为你提供计算机硕士论文。 量子点集中以上诸多优点是十分难得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制备出宽吸收带,窄且对称的发射峰,高的量子产率稳定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稳定量子点。 现在用作荧光探针的量子点主要有单核量子点(CdSe,CdTe,CdS)和核壳式量子点(CdSe/ZnS[39], CdSe/ZnSe[40])。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在水相体系中合成和在有机相体系中合成。 本文主要以制备量子点的结构及合成方法为主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近十几年量子点在有机相中的制备方法的演变历程,重点包括前体的选择,操作条件和合成量子点结构。第二部分介绍了近十几年量子点在水相中制备方法的改进历程,重点包括保护剂的选择及水热法及微波辅助法合成方法。 2.在有机体系中制备在有机相中制备量子点主要采用有机金属法,有机金属法是在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利用前躯体热解制备量子点的方法,即将有机金属前躯体溶液注射进250~300℃的配体溶液中,前躯体在高温条件下迅速热解并成核,晶核缓慢生长成为纳米晶粒。通过配体的吸附作用阻滞晶核生长,并稳定存在于溶剂中。配体所采用的前躯体主要为烷基金属(如二甲基隔)和烷基非金属(如二-三甲基硅烷基硒)化合物,主配体为三辛基氧化膦(TOPO),溶剂兼次配体为三辛基膦(TOP)。这种方法制备量子点,具有可制备量子点的种类多、改进纳米颗粒性能的方法多及所量子点的量子产率高等优点,其粒径分布可用多种手段控制,因而成为目前制备量子点的主要方法。 2.1 单核量子点的制备1993 年,Murray 等采用有机金属试剂作为反应前驱物,在高温有机溶剂中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合成了量子产率约为10%、单分散(± 5%)的CdSe 量子点。他们采用TOPO 作为有机配位溶剂,用Cd(CH3)2 和TOP-Se 作为反应前驱物,依次将其注入到剧烈搅拌 的350℃TOPO 溶液中,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CdSe 纳米颗粒晶核,然后迅速降温至240℃以阻止CdSe 纳米颗粒继续成核,随后升温 到260~280℃并维持一段时间,根据其吸收光谱监测晶体的生长,当晶体生长到所需要的尺寸时,将反应液冷却至60℃。加入丁醇防止TOPO 凝固,随后加入过量的甲醇,由于CdSe 纳米颗粒不溶于甲醇,通过离心便可得到CdSe 纳米颗粒。通过改变温度,可以将粒径控制在2.4~13nm 之间,且表面的TOPO 可以用吡啶、呋喃等代替。此后,Peng 等又通过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 ,将两组体积不同,配比一定的Cd (CH3) 2、 Se、TOP 的混合溶液先后快速注入高温 TOPO 中的方法制得了棒状的 CdSe量子点,从而扩展了该合成方法对量子点纳米晶粒形状的控制。利用这种方法合成的量子点受到杂质和晶格缺陷的影响,因此量子产率较低。由于Te 更容易被氧化,所以制备高质量的CdTe 要比制备CdSe,CdS 难得多。2001 年,Dmitri.V 等用DDA(十二胺)代替TOPO作反应溶剂合成高质量的CdTe 量子点,量子产率可达65%,且窄的发射光谱覆盖红色和绿色

InGaAsSb-AlGaAsSb量子阱结构及光谱分析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 (1) 1.1 引言 (1) 1.2 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进展概述 (2) 1.3 锑化物激光器发展概况 (4)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 第二章实验及材料测试原理 (8) 2.1 分子束外延技术及材料的生长工艺流程 (8) 2.2 半导体材料电学测试技术 (12) 2.3 X射线双晶衍射测试技术 (14) 2.4 光致发光测试技术 (16) 第三章GaSb材料MBE生长及掺杂特性研究 (19) 3.1 引言 (19) 3.2 GaSb薄膜材料的MBE生长实验 (20) 3.3 GaSb材料特性及N型和P型GaSb材料掺杂 (20) 3.4 本章小结 (24) 第四章Ⅰ型InGaAsSb/AlGaAsSb量子阱激光器材料外延生长研究 (25) 4.1 AlGaAsSb、InGaAsSb四元合金材料特性 (25) 4.2 InGaAsSb/AlGaAsSb量子阱有源区组分调控 (26) 4.3 Ⅰ型InGaAsSb/AlGaAsSb量子阱激光器结构制备及特性 (30) 4.4 本章小结 (34) 第五章Ⅰ型InGaAsSb/AlGaAsSb量子阱激光器器件制作及器件性能研究 (35) 5.1 Ⅰ型InGaAsSb/AlGaAsSb量子阱激光器器件制作 (35) 5.2 Ⅰ型InGaAsSb/AlGaAsSb量子阱激光器器件性能 (37) 5.3本章小结 (38) 第六章结论 (39)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44)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简述

上海大学2016~2017 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 (论文) 课程名称: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s) 课程编号:101101911 论文题目: 量子阱及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简述 研究生姓名: 陈卓学号: 16722180 论文评语: (选题文献综述实验方案结论合理性撰写规范性不足之处) 任课教师: 张兆春评阅日期: 课程考核成绩

量子阱及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简述 陈卓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上海200444) 摘要: 本文接续课堂所讲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进行展开。对量子阱结构及其特性以及量子阱激光器的结构特点进行阐释。最后列举了近些年对量子阱激光器的相关研究,包括阱层设计优化、外部环境的影响(粒子辐射)、电子阻挡层的设计、生长工艺优化等。 关键词:量子阱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阱激光器工艺优化

一、引言 半导体激光器自从1962年诞生以来,就以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1],它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转换效率高、覆盖波段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可直接调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集成等。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和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性能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应用范围也不在再局限于信息传输和信息存储,而是逐渐渗透到材料加工、精密测量、军事、医学和生物等领域,正在迅速占领过去由气体和固体激光器所占据的市场。 20世纪70年代的双异质结激光器、80年代的量子阱激光器和90年代出现的应变量子阱激光器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2]制作量子阱结构需要用超薄层的薄膜生长技术,如分子外延术(MBE)、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化学束外延(CBE)和原子束外延等。[3]我国早在1974年就开始设计和制造分子束外延(MBE)设备,而直到1986年才成功的制造出多量子阱激光器,在1992年中科院半导体所(ISCAS)使用国产的MBE设备制成的GRIN-SCH InGaAs/GaAs应变多量子阱激光器室温下阈值电流为1.55mA,连续输出功率大于30mW,输出波长为1026nm。[4] 量子阱特别是应变量子阱材料的引入减少了载流子的一个自由度,改变了K 空间的能带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使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成为现实,使近几年取得突破的GaN蓝绿光激光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使半导体激光器成为光子集成(PIC)和光电子集成(OEIC)的核心器件。 减少载流子一个自由度的量子阱已经使半导体激光器受益匪浅,再减少一个自由度的所谓量子线(QL)以及在三维都使电子受限的所谓量子点(QD)将会使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发生更大的改善,这已经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成为半导体材料的前沿课题。 二、量子阱的结构与特性 1、态密度、量子尺寸效应与能带 量子阱由交替生长两种半导体材料薄层组成的半导体超晶格产生。超晶格结构源于60年代末期贝尔实验室的江崎(Esaki)和朱肇祥提出超薄层晶体的量子尺寸效应。当超薄有源层材料后小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时,有源区就变成了势阱区,两侧的宽带系材料成为势垒区,电子和空穴沿垂直阱壁方向的运动出现量子化特点。从而使半导体能带出现了与块状半导体完全不同的形状与结构。1970年首次在GaAs半导体上制成了超晶格结构。江崎(Esaki)等人把超晶格分为两类:成分超晶格和掺杂超晶格。理想超晶格的空间结构及两种材料的能带分布分别如图1和图2。

量子点知识

量子点的基本知识 量子点是继超晶格和量子阱之后,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量子线同时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低维量子结构。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作为光催化剂的半导体胶体【】。当时为了提高光催化性而减小粒子的尺寸时,就发现随着粒子尺寸的减小,粒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例如体相呈橙色的Cds随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变成黄色、浅黄色甚至白色,但当时并未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1962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Kubo提出了金属颗粒的量子尺寸效应【】,使人们从理论上对这个效应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对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一些材料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对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研究还形成规模。促使人们开始大规模对半导体量子点材料进行研究的起因,源于1983年美国Hughes研究所的R.K.Jain和R.C.Lind发表的一篇论文【】。它们在市售的CdS1-x Se x 半导体微晶掺杂的光学滤波玻璃上观测到了很高的三次非线性光学效应和快速的光响应(皮秒量级),可望在超高速的光运算、全光开关和光通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是以这篇文章为契机,科学工作者们开始积极投身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 量子点的定义 量子点通常是指由人工制造的尺寸为10nm-1μm的微小晶体结构,其中含有1~1000个可被控制的电子。顾名思义,量子点即是将材料的尺寸在三维空间进行约束,并达到一定的临界尺寸(抽象成一个点)后,材料的材料的行为具有了量子特性,结构和性质也随之发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其典型特征是电子波函数的完全局域化和电子能谱的量子化。量子点材料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科学的交叉领域研究,因而其名称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材料科学家称之为超细颗粒;晶体学家称之为微晶、纳米晶粒;原子分子物理学家称之为量子点。不同学科在量子点领域的交汇,一方面丰富了研究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应用领域和潜在的市场。 量子点的分类 量子点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其集合形状可以分为箱形量子点、圆盘形量子点、球形量子点、四面体形量子点、圆柱形量子点、透镜形量子点和外场诱导量子点等;按其材料组成,可分为元素半导体量子点、化合物半导体量子点、半导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无研01 王增美(02531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量子阱及应变量子阱材料的能带结构,以及能态密度和载流子有效质量的变化对激光器阈值电流等参数的影响,简要说明了量子阱激光器中对光场的波导限制。最后对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其中重点是GaN 蓝绿光激光器的发展和应用。 引言 半导体激光器自从1962年诞生以来,就以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和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应用范围也不在再局限于信息传输和信息存储,而是逐渐渗透到材料加工、精密测量、军事、医学和生物等领域,正在迅速占领过去由气体和固体激光器所占据的市场。 20世纪70年代的双异质结激光器、80年代的量子阱激光器和90年代出现的应变量子阱激光器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制作量子阱结构需要用超薄层的薄膜生长技术,如分子外延术(MBE )、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 )、化学束外延(CBE )和原子束外延等。我国早在1974年就开始设计和制造分子束外延(MBE )设备,而直到1986年才成功的制造出多量子阱激光器,在1992年中科院半导体所(ISCAS )使用国产的MBE 设备制成的GRIN-SCH InGaAs/GaAs 应变多量子阱激光器室温下阈值电流为1.55mA ,连续输出功率大于30mW ,输出波长为1026nm [4]。 量子阱特别是应变量子阱材料的引入减少了载流子的一个自由度,改变了K 空间的能带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使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成为现实,使近几年取得突破的GaN 蓝绿光激光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使半导体激光器成为光子集成(PIC )和光电子集成(OEIC )的核心器件。 减少载流子一个自由度的量子阱已经使半导体激光器受益匪浅,再减少一个自由度的所谓量子线(QL )以及在三维都使电子受限的所谓量子点(QD )将会使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发生更大的改善,这已经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成为半导体材料的前沿课题。 量子阱和应变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1、半导体超晶格 半导体超晶格是指由交替生长两种半导体材料薄层组成的一维周期性结构,薄层的厚度与半导体中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0nm )或电子平均自由程(约为50nm )有相同量级。这种思想是在1968年Bell 实验室的江崎(Esaki )和朱肇祥首先提出的,并于1970年首次在GaAs 半导体上制成了超晶格结构。江崎等人把超晶格分为两类:成分超晶格和掺杂超晶格。理想超晶格的空间结构及两种材料的能带分布分别如图1和图2: 2、 量子阱及量子阱材料的能带结构 图1

2014年量子光学考试试题

2013-2014年第二学期《量子光学基础》考试试题 1、V 型三能级原子与两个经典光场作用。频率为ω1的经典光场与能级|a>,|b>耦合,频率为ω2的经典光场与能级|a>,|c>耦合。系统的哈密顿量为H =H 0+H 1,H 0=?ωa |a > =c a (t )e ?iωa t ?a >+c b (t )e ?iωb t |b >+c c (t )e ?iωc t |c>。原子和光场共振,即:ωa ?ωb =ω1, ωa ?ωc =ω2. 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可以求得波函数。 (1)求c a (t ),c b (t ),c c (t )所满足的微分方程;(2)假设原子的初态为|ψ(0)>=cos θ 2|b > +sin θ 2|c >. 求出c a (t ),c b (t ),c c (t ); (3)当ΩR1,ΩR2,,?1,?2满足什么条件时,原子在演化过程中始终处于下两个能级态|b>、|c>的叠加态,而不被激发到激发态上去。这种现象叫做相干囚禁(coherent trapping), 从物理上解释这种现象。(见M. O. Scully ,M. S. Zubairy 的书《quantum optics 》223-224页,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北京) |a> |c> 2、增加了一个光子的相干态(Single-photon-added coherent state(SPACS)),|α,1> = a + ||2 |α>. 考虑该辐射场的两个厄米算符?11()2 X a a =+, ? 21()2X a a i =?,它们分别对应于场的复振幅的实部和虚部, 满足对易关系[]12,2 i X X =. 当α取何值时(本题α取正实 数)SPACS 态,时是压缩态。(提示:压缩条件(ΔX i )2<1/4, 或(ΔX 2)2 <1/4)。 3、考虑一个理想的光学腔,腔里有单模辐射场|?(0)>F = 1 √2(|0>-i|10>)。处于基态且与单模 场共振的二能级原子|φ(0)>A =|g >进入该光学腔,与场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为)(22÷?++=a a g H I σσ (在相互作用绘景中研究) 。系统的演化方程为|ψ(t)>AF =e ?i H I t |?(0)>F |φ(0)>A 。作用一段时间后原子从腔中逸出。经探测:出射原子处于激发态 |e >。(1) 计算该单模场初始时刻|?(0)>F 的平均光子数n ?;(2)任意时刻系统的态|ψ(t)?AF ; (3) 原子出射后,腔内的辐射场的平均光子数变为多少?

关于量子阱器件的发展及其应用

关于量子阱器件的发展及其应用 1引言 量子阱件,即指采用量子阱材作为有源区的光电器件,材料生长一般是采用MOCVD外廷技术。这种器件的特就在于它的量子阱有源区具有准维特性和量子尺寸应。二维电子空穴的态密度是阶状分布,量子尺寸效应决定了子空穴不再连续分布而是集占据着量子化第一子能级,益谱半宽大为降低、且价带上轻重穴的简并被解除,价带间的吸降低。 2量子阱器件基本原理 2.1量子基本原理[1] 半导体超晶格是指由替生长两种半导体材料薄层组成的维周期性结构.以GaAs/AlAs半导体晶格的结构为例:半绝缘GaAs衬底沿[001]方向外延生500nm左右的GaAs薄层,而交替生厚度为几埃至几百埃的AlAs薄层。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多层薄膜结构。GaAs的晶格常数为0.56351nm,AlAs的晶格常数为0.56622nm。由于AlAs的禁带宽度比GaAs的大,AlAs层中的电子和空穴将进入两的GaAs层,“落入”GaAs材料的导带底,只要GaAs层不是太薄,电将被约束在导带底部,且被阱壁不断反射。换句话说,于GaAs的禁带宽度小于AlAs 的禁带宽度,只要GaAs层厚度小量子尺度,那么就如同一口阱在“引”着载流子,无处在其中的载流子的运动径怎样,都必须越一个势垒,由于GaAs层厚度为量子尺,我们将这种势阱称为量子. 当GaAs和AlAs沿Z向交替生长时,图2描了超晶格多层薄膜结构

与应的的周期势场。其中a表示AlAs薄层厚度,b表示薄层厚度。如果势垒宽度较大,使得两个相邻阱中的电子波函数互不重叠,么就此形成的量子阱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是多量子。多量子阱的光学性与单量子阱的相同,而强度是单量子阱的线性迭加。另方面,如果两个相邻的量子阱间距近,那么其中的电子态将发耦合,能级将分裂带,并称之为子能带而两个相邻的子能带 之间又存在能隙,为子能隙。通过人为控这些子能隙的宽度与子能带,使得半导体微结构现出多种多样的宏观性。 2.2量子阱器件[2] 量子阱器件基本结构是两块N型GaAs附于两端,而中间有一个层,这个薄层的结构由AlGaAs-GaAs-AlGaAs的复合形式组成,。 在未加偏压时,各个区的势能与中间的GaAs对应区域形成了一个势阱,故称为量子。电子的运动路径是从左边N型区入右边的N型区,中间必须通过AlGaAs层进入量子阱,后再穿透另一层AlGaAs。 量子阱器件虽是新近研制成功的器件,但已在很领域获得了应用,而且着制作水平的提高,它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3量子阱器件的用3.1量阱红外探测器[3] 量子阱红外测器20世纪90年代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与其他红外技术相,QBE和MOCVD等先进工艺可生长出高品质大面积和均匀的量子阱材料,容易做出大面积的探测器列。正因为如此,子阱光探测器,尤其是红外探器受到了广泛关注。 QOCVD或MBE等复杂工艺,从而可能使衔部位晶体质量欠佳和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