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桩过程中沉渣厚度在不同规范中影响

成桩过程中沉渣厚度在不同规范中影响

不同领域的桩基对沉渣厚度的规定是不同的,主要看执行那个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规定:在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对于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mm;对于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m;对于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中规定:摩擦桩沉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对于直径≤1.5m的桩,≤300mm;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时,≤500mm。支承桩的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中规定: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允许厚度为:摩擦桩不应大于300mm,柱桩不应大于100mm。

旋挖钻成孔掏渣筒沉渣处理施工工艺

旋挖钻成孔掏渣筒沉渣处理施工工艺 1 前言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广泛用于市政建设、铁路、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地基工程施工。配合不同钻具,适应于干式(短螺旋),或湿式(回转斗)及岩层(岩心钻)的成孔作业,旋挖钻机具有装机功率大、输出扭矩大、轴向压力大、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及多功能等特点。旋挖钻机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地质条件,使用范围广,基本可满足桥梁建设、高层建筑地基等工程的使用。目前,旋挖钻机已被广泛推广于各种钻孔灌注桩工程。 由于旋挖钻机如钻筒底部的钻头齿块高度为18cm,成孔的桩底沉渣厚度约为18cm。成渝客运专线设计要求桥梁钻孔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如果不对旋挖钻成孔的桩底沉渣进一步清理,势必导致桩底沉渣厚度远远超过设计要求。我们根据旋挖机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与之配套的旋挖钻掏渣筒,有效地解决了钻孔桩旋挖钻沉渣厚度远远超过设计要求的难题,保证了钻孔桩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确保了桩基施工的质量。 2 工艺特点 (1)旋挖钻机钻孔具有施工质量可靠、成孔速度快、成孔效率高、适应性强、环保等优点。 (2)掏渣筒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3)掏渣过程操作简便。 (4)掏渣效率高。 (5)掏渣效果好。 3 试验工点及适用范围 本工艺试验工点为梅江河双线特大桥45#墩1号桩基。钻孔桩旋挖钻掏渣筒适用于粘性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及软弱岩层中的旋转钻成孔后的沉渣处理,钻孔桩孔底有水、无水掏渣后沉渣厚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4 施工原理 旋挖钻机成孔原理:旋挖机钻杆带动钻头正旋转旋挖,把桩基的土卷入钻筒中,逆旋转把钻筒底部的封板盖住,逐步提升钻杆,把钻筒中的土带出孔外以成孔。掏渣筒根据旋挖钻机钻筒装土原理进行设计,考虑到旋挖机钻头齿块高度过高,无法满足沉渣要求,故设计掏渣筒时底部进渣刀口与掏渣筒底面齐平,很好地解决了旋挖钻机成孔后沉渣厚度过大的难题。

沉渣厚度

沉渣厚度 1.1成孔阶段质量控制成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如控制不好,则可能导致穿孔、坍孔、缩颈、桩孔偏斜、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桩身加泥砂以及断桩等,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并造成桩承载力下降。故在成孔质量监控方面业主(监理)应着重监控:⑴根据桩型、钻孔深度、地层地质情况、泥浆排放及处理等条件综合选定成孔机具及其工艺,对孔深大于30m的端承桩,宜采用反循环工艺成孔或清孔。另外,施工期间护筒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如果钻进期间发生漏水漏浆,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因钻头碰碎上部管,应先封堵渗漏处,再重新开钻;②因孔壁土体松散不能形成孔壁,可加大泥浆粘度、减慢钻进速度;护筒下口漏水,可用粘土掺少量水泥在护筒外壁处夯实。⑵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试成孔,试成孔时施工记录必须全面详实。成孔结束后,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方对试成孔进行定时检测:不同地层孔壁稳定性,泥浆的成分、相对密度、掺带沉渣性能及其稳定性(从不同时段的沉渣厚度体现)。试成孔的目的是:通过试成孔掌握施工场地地层稳定性、成孔时间、配置泥浆原料、泥浆配比及其相对密度、钢筋笼吊装时间、混凝土浇注时间和清孔次数及其大约时间等,用以指导正式施工后相关工序的作业安排。⑶为防止成孔期间发生穿孔、坍孔等质量事故,必须做到:①采取大于等于4d的隔孔施工工艺;②护筒按规定要求埋设,避免开钻筒体倾斜、孔口土体坍塌、护筒沉陷导致水位下降;③钻具吊绳下放速度与成孔速度一致,避免空中钻头摆动幅度过大而造成四周孔避受力不匀;④避免成孔时间和孔避暴露时间过长;⑤砂性土成护避泥浆应具有一定粘度,能有效形成护壁泥皮;⑥钻尽速的根据不同土质情况进行调整,砂性土成中钻进速度不得快于泥浆行成有效护壁泥皮速度;⑦按规定,在30m深度以内的以粘土为主的地层中钻较小孔径的桩时,可用清水提高孔内水头保护孔壁,否则应采用水泥浆护壁措施。如果发生坍孔,可用事先储备的粘土和碎石(直径小于等于20mm)按5:1左右配比,回填至坍孔处以上0.5m处后再重钻,若坍孔严重则可用小沉井方式进行处理⑷钻孔灌注桩成孔垂直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将导致钢筋笼和导管无法沉放。为确保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钻机应设导管装置(潜水钻钻头上应有大于等于3倍直径长度的导向装置,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为增加桩机稳固性而加大桩机支承面积,不定期校核钻架和钻杆垂直度等,下放钢筋笼前做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⑸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测其位置及其与地层镶嵌的密实性。护筒中心与桩位中

钻孔灌注桩标准化要求

1、桩基施工或开挖基础时,应当对场地实施硬地坪处理,钻孔桩钻机施工平台应浇筑素砼硬地坪,其厚度不少于80mm。场内硬地坪应保持基本平整。凡工地现场未对场地实施硬地坪或硬化处理的及用作车辆通行的道路浇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桩基施工。 5.4 沉淀池设置 1、钻孔灌注桩施工等必须设置具有三级沉淀功能的沉淀池,制作沉淀池可采用砖砌后水泥抹光,亦可用商品混凝土浇制,但底板必须使用混凝土。沉淀池也可采用成品泥浆箱。沉淀池数量应与施工现场钻孔桩泥浆排放量相匹配。 2、工地现场设置的沉淀池,其外径尺寸长≥3.5m×宽≥1.5m×深≥1.5m,上沿口应离地面高度应在200~500mm,池壁和底板厚度均≥150mm,三级沉淀隔离壁厚度≥120mm。 3、沉淀池各级容量要求:第一级污水进入池容量应占总容量的30%,第二级沉淀过滤池应占总容量的20%,第三级清水循环利用(或清水排放)池应占总容量的50%。隔离壁上溢水口和第三级清水排放口的溢水线高度应当取值于排水管槽中心线的相等高度(第二级或第三级使用水泵的除外);清水排放口应设置排水管与市政污水管相连接。 4、施工单位应落实人员,对沉淀池内淤泥及时进行清理。 5、禁止工地污水直排市政管道和河道。 5.6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场及库房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场 (1)存放场、材料加工场应合理选择设置地点,尽量靠近使用地点,

确保运输及卸料方便。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应选择在装卸、取用、整理方便和靠近拟建工程地方放置。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应靠近拌和站放置。 (2)各种材料应分区存放,堆放场地需进行地坪硬化处理,确保平整结实;存放场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便于装运。 (3)堆放建材必须做到各规格、类型、品种分类堆放,利用高度空间增加堆放量,堆放于金属搁架之中。建材堆放应确保平稳、安全。(4)预制场构件的堆放位置要考虑吊装顺序,力求直接装卸就位。(5)材料场做到整齐干净,无砖瓦块、钢筋头等,无杂草、杂物。(6)各种材料进场均有合格证或试验单等质量证明资料。 2.1 钻孔灌注桩 1、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准确放出桩位中心桩,做好标记并健全记录以备复核。 2、同一承台的所有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原则上按要求一次性埋设完成后方可开钻,对于大承台一次不得少于10根。对制作钢护筒的钢板,在普通作业场合及中小孔径条件下,其厚度要求不小于3mm;对于桩径1~2m的, 其厚度不小于5mm;在深水、复杂地质及大孔径等条件下,其厚度要求不小 于8mm;同时,为增加钢护筒刚度,可在护筒上下两端和接头外侧焊加劲肋。 所有护筒顶部均要求设置护筒盖。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

浅谈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 摘要:通过工程质量问题分析,说明孔底沉渣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从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等环节论述了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控制的控制要点及对策。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沉渣分析控制 0 引言 台州是浙江沿海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地势较低(常低于2%频率洪水位2~3m),建筑物基础通常通过打桩处理。钻孔灌注桩以其适用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噪音低、振动影响小、成本适中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户内变电所基础工程中。而桩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沉渣过厚不仅会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还会造成建筑物的过大沉降,通过某110千伏变电所工程桩基施工中质量问题分析,对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控制的控制要点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工程实例 1.1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情况 110千伏果丽变电所位于玉环县沙门镇五门开发区,综合楼工程采用半地下室,地上为二层框架结构,拟建场地土层分层及主要力学指标如下表: 1、粘土:灰黄色,软-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平均层厚0.8米。 2、淤泥:灰-深灰色,流塑状态,以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及高灵敏度为其特点。平均厚度为23.50米。 3、粉细砂与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灰色,高压缩性,二者呈1~10mm厚的薄层状交替分布,平均厚度为1.60米。 4、坡积土:灰黄色,稍-中密状态。平均厚度为2.52米。 5、强风化凝灰岩:浅灰黄色,岩芯呈碎块状。平均厚度为1.14米。 6、中风化凝灰岩:浅灰黄色,岩芯呈短柱状。全场地分布,在本次勘测中各钻孔均未穿透该层而终孔,平均进入该层厚度为1.70米。平均标高为-26.57米。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指标见表1 根据拟建变电所地质条件及建筑物荷载情况,变电所基础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00和¢800两种,总桩数83根,桩长为27米~31米不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600为2100KN、¢800为3700KN。桩身采用C30砼,桩端持力层为第6层中风化凝灰岩,桩端进入持力层长度大于一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

浅谈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 1 工程实例 1.1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情况 110千伏果丽变电所位于玉环县沙门镇五门开发区,综合楼工程采用半地下室,地上为二层框架结构,拟建场地土层分层及主要力学指标如下表: 1、粘土:灰黄色,软-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平均层厚0.8米。 2、淤泥:灰-深灰色,流塑状态,以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及高灵敏度为其特点。平均厚度为23.50米。 3、粉细砂与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灰色,高压缩性,二者呈1~10mm厚的薄层状交替分布,平均厚度为1.60米。 4、坡积土:灰黄色,稍-中密状态。平均厚度为2.52米。 5、强风化凝灰岩:浅灰黄色,岩芯呈碎块状。平均厚度为1.14米。 6、中风化凝灰岩:浅灰黄色,岩芯呈短柱状。全场地分布,在本次勘测中各钻孔均未穿透该层而终孔,平均进入该层厚度为1.70米。平均标高为-26.57米。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指标见表1 根据拟建变电所地质条件及建筑物荷载情况,变电所基础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00和¢800两种,总桩数83根,桩长为27米~31米不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600为2100KN、¢800为3700KN。桩身采用C30砼,桩端持力层为第6层中风化凝灰岩,桩端进入持力层长度大于一倍桩径。 1.2成桩质量问题分析 桩基工程完成后,先后委托两家测试单位分别对变电所桩基工程的6枚工程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表明6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均不满足设计要求,单桩静载试验曲线为标准“z”字形;对所有工程桩作低应变动测分析,结果全部为Ⅱ类、Ⅲ类桩;对第二次静载试验的三根桩作钻探取芯,结果仅79#桩(¢800)钻芯取样成功,钻孔取芯原始记录表明在桩底(28.30~28.57m)夹有0.27m左右沉渣(沉渣为砼离析碎石及石屑),28.57m以下变为青绿色中风化基岩,基岩裂缝发育完整,岩芯呈短柱状;根据取芯砼强度试验报告,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结合以上试验结果,笔者认为单桩极限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桩底沉渣过厚。 1.3质量问题补救措施

桥梁嵌岩桩基桩底部沉渣的处理

桥梁嵌岩桩基桩底部沉渣的处理 1 引言 在公桥梁建设中,桩基嵌岩桩已成为较为广泛的基础形式,由于桩基嵌入岩层中,单桩轴向允许承载力取决于桩基底处岩石的强度和嵌入岩层的深度,桩基的外力需要传至桩底岩层,因而对沉淀层厚度有严格要求。嵌岩桩的成孔有钻机成孔或人工挖孔,成桩的方式有水下灌注或空气灌注法。现就工作中所遇到的桩基采用挖孔水下灌注成桩时,由于施工工艺的操作不当,造成桩基底部沉淀层超厚,采用吹孔压浆进行补强处理的施工工艺进行介绍。 2 工程实践 2.1 工程介绍 大桥的上部结构为12×20m宽幅空心板,左右幅均为16.75m。设计标准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5KN/m2,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四柱墩,桩径φ1.5m,桩设计长度21m。桥台为肋式桥台,桩径φ1.2m,桩设计长度18m。桩基设计为嵌岩桩。 2.2 桩基施工与检测 由于地质勘察报告标识大桥桥址地质条件较好,综合分析后,决定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成孔。施工时天气干旱,地下渗水量小;但9#-1桩基终孔后的天气连降暴雨,孔壁渗水量较大,只好3天后的暴雨停止空隙实践灌注混凝土桩;现场对终孔3天的桩基孔底再次清渣检查;但为了保证灌注质量,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成桩。 成桩后经检测单超声波无破损检测发现9#-1桩基底部波形异常,

经分析认为可能是现场排水不畅,使挖孔堆弃于孔口的沉渣连同黄泥随暴雨由孔口流入桩基孔所致。 取芯后发现其底存在5cm左右的夹层,由沉渣和黄泥组成,结果显示整桩其他部分混凝土的均匀性、完整性、胶结性良好,对底部桩身芯样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向压强试验,显示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2.3 产生夹层的原因 为了解决缺陷的性质,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原来9#-1桩基成孔后,天气晴好,孔内渗水量小,决定采用空气灌注法成桩。后由于连日暴雨,孔内渗水量较大,改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法成桩。在现场排水不畅、降水量急骤增大的情况下,由于雨水将护壁台阶上的清孔沉渣及挖孔堆弃于孔口的沉渣连冲入孔底,形成软弱沉淀层。 3 处理方案 桩底软弱夹层的存在,大大降低嵌岩桩基的单桩承载力。为确保9#-1桩的轴向允许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对该桩桩底进行了补强处理。桩基补强的处理措施是清除底部软弱夹层后,压注高标号水泥砂浆,使桩基础通过注入的水泥砂浆将荷载传递到基岩上,从而使桩基能满足单桩承载力的要求。 3.1 钻芯成孔 为清除底部的软弱夹层,采用吹孔压浆至桩基底部软弱层的办法进行补强处理。在原先9#-1桩基随钻芯取样的1#孔对称处又钻一个2#孔,孔径为10cm。

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

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径为0.5~ 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 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 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 制作好钢筋笼。 2.2.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2.5 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 3.2 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3 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 3.4 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 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 3.4.2 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3.4.3 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嵌岩桩基桩检测及桩底沉渣处理施工技术

嵌岩桩基桩检测及桩底沉渣处理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相互对比印证嵌岩桩桩底沉渣厚度,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高压水流冲切清理桩底沉渣,高压注浆,效果显著。 关键词低应变;载荷试验;钻芯;高压水流冲切;高压注浆 1前言 嵌岩桩桩基对于基岩埋藏较浅的地区而言,是一种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基础型式,它具有承载力大,沉降小等一系列优点,但在施工中,若桩身质量存在缺陷或桩底沉渣过厚就会适得其反,造成沉降大、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但此时桩已完成,清理桩底沉渣就困难重重。通过对典型工程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就如何客观、科学、全面地评价嵌岩桩基桩质量进行了论述;同时也详尽地介绍了处理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问题的技术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2工程概况 2.1工程地质条件 据场区勘察报告,场地下主要地层为: ①层:素填土,黄褐色,色暗,稍湿,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含碎石等杂物,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层厚2.0~3.0m; ②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状态,含氧化铁锈斑,偶有小碎石,土质均匀,切口具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层厚3.2~5.5m; ③层:全风化片麻岩,红褐色,色暗,可辨原岩结构,含石英结晶体,局部已黏土化; ④层:强-中风化片麻岩,红褐色,钻进难,含石英结晶体,勘察未揭穿该层。 2.2工程桩施工 某厂设备基础共施工钻孔灌注桩394根,直径 800mm,扩大头D=1200mm,桩长12~16m,嵌岩深度1.5m,桩端进入强-中风化片麻岩,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7200kN。场地地下水位埋深1.5m,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带扩底钻头成孔,导管水下灌注施工工艺。3基桩检测 3.1检测方法及程序 工程桩施工完毕达到龄期后,首先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样率不低于20%;低应变反射波法反映基桩存在缺陷和桩底同相反射明显的桩,采用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进行基桩承载力检测,抽样率不低于1%,评价其施工质量和基桩的可使用性;同时应用钻芯法进一步评价基桩的完整性和桩底沉渣;按照科学的程序综合应用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三种方法相互比对和印证,达到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基桩质量。 3.2基桩低应反射波法检测 通过分析该区嵌岩桩低应变动力检测信号,反映桩身混凝土完整,桩径较均匀,个别桩有扩径现象。按照桩底反射波相位和能量的差别,可将低应变反射波信号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第一类桩底反射波不明显(图1),第二类桩底有正相位反射波,幅值小(图2),第三类桩底有正相位反射波,幅值大(图3)。其中一、二类型信号的桩达到抽检数量的95%,依据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第一类型信号的桩底沉渣清理较好,桩身混凝土与基岩结合紧密,基桩的承载力应该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承载力的要求;第二类型信号的桩桩底沉渣清理不足,桩底存在一定量的沉渣或者是基岩强度和完整性不足;第三类型信号的桩底沉渣清理较差,桩底存在较厚沉渣或是基岩强度和完整性严重不足。

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

SooPAT 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 申请号:201420622522.0 申请日:2014-10-24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98-1号 发明(设计)人游信亮廖宇彬 主分类号G01B5/06(2006.01)I 分类号G01B5/06(2006.01)I 公开(公告)号204240908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专利代理机构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丁秀丽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22522.0 (22)申请日 2014.10.24 G01B 5/06(2006.01) (73)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 道98-1号 (72)发明人游信亮 廖宇彬 (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丁秀丽 (54)实用新型名称 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工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 量工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方便、 检测简单且准确率高的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测量 工具,它包括金属杆、一端连接固定在金属杆顶端 的测量绳A、金属板以及拉引金属板用的测量绳 B ;所述金属板中部开设有供金属杆垂直穿过的 通孔;所述金属杆的下端被削成锥体结构状。本 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金属杆的底部设计成锥体 状,检测时金属杆的锥体状底部会直接插入落沉 渣底部,提高测量准确率;通过金属管与金属杆 的滑动套设配合,使金属杆和金属管下落至桩孔 时能够处于同一沉渣位置点,降低测量误差,同时 在金属杆插入沉渣后,金属杆会起到垂直定位的 作用,防止金属管倾斜,提高测量准确度。(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CN 204240908 U (45)授权公告日2015.04.01 C N 204240908 U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探析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探析 【摘要】钻孔灌注桩的孔底沉渣控制是确保灌注桩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灌注桩孔底沉渣过厚的原因及危害出发,从五大方面提出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 钻孔灌注桩具有适应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噪音低、振动小及单价低等独特优点,在各类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桩基形式。但另一方面,因其施工工艺的特殊性,施工中的各项因素对灌注桩的承载力影响较大,特别是孔底沉渣层严重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发挥,沉渣过厚不但会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还会造成建筑物的过大沉降影响其稳定性。因此,要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及桩基承载力,加强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意义深远,本文就此进行粗浅探讨。 1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过厚的原因分析 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有具体要求,GB50202-2002规定,钻孔灌注桩孔底最大沉渣厚度允许值为:端承桩≤50mm;摩擦桩≤150mm;GBJ202.83及JGJ94-94规范对摩擦桩孔底最大沉渣厚度允许值均为300mm。但在实际施工中,孔底沉渣过厚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具体如下:1)清孔方式选用不当。钻孔灌注桩常用的清孔方法众多(如抽浆法、换浆法等),各种清孔方法都可能会对清孔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清孔方法选用不当则较难有效清除孔底钻渣和置换孔内泥浆,直接影响孔底沉渣层厚度。2)清孔不彻底。清孔不彻底或持续时间不够,未能将孔底钻渣清除干净,或孔内泥浆置换不充分,均会造成孔底沉渣厚度过大。3)清孔泥浆指标控制不当。清孔过程中采用的泥浆指标不符合要求,或孔内泥浆指标未达到终止清孔标准即结束清孔,从而造成孔底沉渣厚度增大。4)孔壁剥落、坍塌。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固孔措施,或固孔措施未能保持连续;施工机具碰撞孔口或孔壁,导致孔口坍塌或孔壁泥皮剥落,使孔底沉淀物增多。5)施工历时过长。施工工序之间不紧凑,清孔结束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孔内泥浆中砂粒沉淀,或泥浆失水、沉淀。 2 孔底沉渣过厚的危害 灌注桩孔底沉渣过厚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孔底沉渣的存在对灌注桩的承载性状造成改变。施工中一旦灌注桩孔底沉渣过厚,可能会造成桩身与桩周土体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钻孔灌注桩靠相对位移发挥承载力,实际上变成了端承摩擦桩,甚至是纯摩擦桩,变更了原设计意图。2)孔底沉渣会使桩产生较大的沉降,甚至可能产生刺入性剪切破坏,对桩端有一定沉渣的钻孔灌注桩,Q—s(荷载一沉降)曲线呈陡降型,破坏特征点明显。3)孔底沉渣严重制约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发挥。孔底沉渣层由高含水量的泥砂和沉淀的护壁泥浆混合组成,其承载力很低,压缩性极大,据单桩竖向静力荷载试验表明,桩端承

桩基缺陷处理方案

Xx工程桩基缺陷处理专项方案 一、桩基缺陷概况 Xx工程22#墩有桩径2.0m的灌注桩2根。桩基声测和钻芯取样的结果表明2根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具体情况如下: 1左线22#-1桩: 缺陷共2处,第一处缺陷位于桩顶以下 6.800m-10.300m (标高-4.079m至-7.579m)处,桩身局部有颈缩,颈缩面积约占桩身截面积的1/3,颈缩高度约3.5m;第二处缺陷位于桩顶以下29.400m-33.896m (标高-26.624至-31.120m )处,缺陷类型为桩底沉渣过厚。沉渣呈锥形分布,存在缺陷的面积约占桩身截面积的1/2,沉渣最大厚度为1.916m。 沉渣成分以砂砾为主,夹杂有少量粘性土。 第一处缺陷位于全风化花岗岩地层,该地层岩芯呈土状,风化剧烈,遇水易软化崩解;第二处缺陷总长4.496m,其中约0.256m长段位于强风化花岗岩,该地层岩芯以块状为主,岩石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岩质较硬;其余缺陷段位于中风化花岗岩地层,该地层岩芯呈长柱状,裂隙较发育,岩石硬。 2、左线22#-2桩: 缺陷共2处,第一处缺陷位于桩顶以下7.200m-11.450m (标高-4.424至-8.674m)处,桩身出现严重颈缩,颈缩面积约占桩身截面积的2/3 ;第二处缺陷位于桩顶以下 32.200m-33.436m (标高-29.424m至30.600m)处,缺陷类型为桩底沉渣过厚。沉渣呈锥形分布,沉渣最大厚度约1.236m,沉渣最小厚度约0.14 m。沉渣成分以砂砾为主,夹杂有少量粘性土。 第一处缺陷位于全风化花岗岩地层,该地层岩芯呈土状,风化剧烈,遇水易软化崩 解; 第二处缺陷位于中风化花岗岩地层,该地层岩芯呈长柱状,裂隙较发育,岩石硬。 、桩基质量事故原因分析 1、主要原因: 根据桩身缺陷位置、缺陷类型、夹渣(或沉渣)的性质及形状可推断,造成本次质 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个:①、成孔过程中泥浆指标差(胶体率低、砂率高),清孔时清

旋挖钻孔灌注桩厚砂地层中孔底沉渣厚度质量控制

旋挖钻孔灌注桩厚砂地层中孔底沉渣厚度质量控制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旋挖钻孔灌注桩而言,桩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是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沉渣过厚不仅会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还会造成建筑物的过大沉降,本文通过对某商住楼工程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对旋挖钻孔灌注桩厚砂地层中孔底沉渣产生原因及其厚度控制进行探讨。 概述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其承载力受施工中的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孔底沉渣层严重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发挥。因此,施工过程中加强孔底沉渣厚度质量控制,是保证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和桩基承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某商住楼工程桩基础桩型均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共约805根。施工工作量大,工期紧。通过对某商住楼工程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分析,对旋挖钻孔灌注桩厚砂地层中孔底沉渣厚度控制的控制要点及对策进行探讨。 造成旋挖钻孔灌注桩厚砂地层中孔底沉渣过厚原因分析 1、沉淀池设置不足 首先,由于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数量少,两台机器共用一个沉淀池。造成沉淀效率不高,是造成孔底沉渣厚度过大的主要原因。 2、成孔后空置时间长 本工程桩数量众多,各种材料使用频繁、场地混乱、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钢筋笼制作时间长等因素影响桩成孔后的空置时间。施工工序之间不紧凑,成孔结束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孔内泥浆中砂粒沉淀,或泥浆失水、沉淀。 3、泥浆含砂率过高 厚砂地层中,含砂率的控制尤为关键。通过对进场泥浆现场检测,泥浆含砂率不符要求。 4、清孔清渣程度不足

首先,由于泥浆指标控制不当,且为避免塌孔,清孔程度不够,未能将孔底钻渣清除干净;另外,由于工地施工用水紧张,为节约用水孔内泥浆置换不充分,也是造成孔底沉渣厚度过大的主要原因。 5、砼初灌量不足且未设置隔水栓 建筑工地的贮料斗的容积仅为0.8m3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初灌量能使导管一次埋人混凝土面以下0.8 m以上的要求;且桩基础施工单位未设置隔水栓通过剪球(或者抽动隔板)进行灌注,而是直接把混凝土灌入充满泥浆的导管内进行下水混凝土灌注,造成桩端混凝土离析,从而增加孔底沉渣量。 控制旋挖钻孔灌注桩厚砂地层中孔底沉渣厚度的措施 1、优化沉淀池设置 (1)合理优化场地布置,增加沉淀池数量,由两机一池改为一机一池,专机专池,不允许混用、借用沉淀池。(2)在增加沉淀池数量的同时,加大沉淀池面积,沉淀池面积由原来的5x3m变为6x4m,并在沉淀池内增加隔板。 2、缩短成孔后空置时间 (1)制定材料使用计划,备足材料;(2)及时清理场地渣土、保持施工道路畅通;(3)增加钢筋工人数量,提高钢筋笼制作速度;(4)严格控制混凝土配送时间,混凝土车提前抵达则奖励;混凝土延迟抵达则处罚,多次延迟要约谈混凝土供应公司总经理。 3、控制泥浆含砂率 (1)建立泥浆进场逢车必检制度,控制泥浆质量,杜绝不合格泥浆进入现场。(2)使用过程中,严格把控置换后泥浆循环的含砂率 4、确保清孔彻底、充分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确保清孔彻底、充分。 一次清孔 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或预定层面后,应充分利用钻杆或送浆管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一次清孔的目的是将孔内的颗粒状物排出孔外,减少孔底沉渣,节省二次清孔时间。本次清孔一般不需调整泥浆密度,因为如果将泥浆密度过早调低,在吊笼过程中泥浆里的颗粒会很快沉淀,影响到二次清孔的效果,一般泥浆密度保持在1.2~1.4之间,在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时,及时抓紧时间吊放钢筋笼。 二次清孔

桥梁桩基嵌岩桩底部沉渣的处理

桥梁桩基嵌岩桩底部沉渣的处理 摘要:桩基嵌岩桩对底部沉淀层厚度有严格的要求,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工艺操作的不当,出现桩基底部沉淀层厚度超过规范要求,造成桩基质量事故。本文对吹孔压浆处理某桥梁桩基底部沉渣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桥梁工程;嵌岩桩;沉渣;吹孔;压浆 0 引言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桩基嵌岩桩已成为采用较为广泛的基础形式,由于基桩嵌入岩层中,单桩轴向容许承载力决定于桩基底处岩石的强度和嵌入岩层的深度,基桩的外力全部传至桩底岩层,因而它对成孔时清孔的要求较高,对沉淀层厚度有着严格要求。嵌岩桩的成孔有钻机成孔或人工挖孔,成桩的方式有水下灌注法或空气灌注法。现就工作中所遇到的桩基采用挖孔水下灌注成桩时,由于施工工艺的操作不当,造成桩基底部沉淀层超厚,采用吹孔压浆进行补强处理的工艺进行介绍。 1 工程实践 1.1 工程介绍 位于赣粤高速公路昌傅至泰和段洋平洲中桥,上部结构为3 ⅹ16m 的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面连续,桥宽26m 。设计标准为汽车—超20 级,挂车—120,人群3.5KN/m2。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四柱墩,桩径Φ1.4m,桩设计长度12m 。桥台为肋式桥台,桩径Φ1.2m,桩设计长度12m 。桩基形式为嵌岩桩,桩底标高66.189m 。地质条件是底部标高62.60~59.00m 砂岩, 72.10~62.60m 为弱风化砂岩,72.80~72.10m 为强风化砂岩,75.30~72.80m 为全风化砂岩,78.189~75.30m 为亚粘土。 1.2 桩基施工与检测由于地质条件较好,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成孔,施工时天气干旱,地下渗水量小。灌注混凝土桩的时候,天气阴雨连绵,孔壁渗水量较大,为慎重起见,决定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成桩。成桩后经检测单位超声

向往--关于工程中灌注桩沉渣厚度争议的分析

对灌注桩沉渣厚度争议的分析 向往 (蓝岛来福士项目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灌注桩沉渣厚度存在争议的三方面内容:沉渣的定义、沉渣控制的标准和沉渣的测量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中暗含的线索,得到一个清晰的关系结构。 关键词:灌注桩;沉渣;沉渣厚度允许值;沉渣测量 灌注桩优点众多,应用广泛,但因为其施工过程隐蔽,也存在许多争议之处,缺乏统一的标准,其中有关沉渣的问题尤为典型,包括沉渣的定义、控制、测量等。本文不作关于沉渣如何控制的讨论,而是致力于澄清在沉渣的定义、控制标准、测量三个方向上所存在的混淆和它们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1、何为沉渣 定义1: 使用正反循环钻机进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被切削的岩土碎屑以及松散土层塌落的块体与泥浆混合在一起,沉淀于孔底部,虽经反循环清洗孔底,但仍未能全部清除而残落在孔底部的物质即为沉渣。 定义2: 桩孔底部未被完全破碎的土块,及含砂量大、胶体率差的泥浆被大量沉淀在孔底的物质。 定义3: 是成孔后钻深和和灌注混凝土前测深的差。 看上去这三种定义没有本质区别,但分别隐含在其中的内核却并不相同,将其显化出来后,得到如下三个定义: 定义1: 孔底沉淀分为砂沉淀和泥浆沉淀两种,孔底沉渣只包括砂沉淀。 定义2: 孔底沉渣包括泥浆沉淀。 定义3: 孔底沉渣厚度以现场测量方法为准。 严格地来说,孔中物质的结构组成从下到上如图1所示。

图1 灌注桩中成分构成示意图 依据图1,问题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提出来:孔底沉渣与泥浆的分界线是分界线1还是分界线2?或者在这两者之间? 对“沉渣”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不应该是我们所采取的分析手段,应该关注的是,在工程实践中,结合沉渣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最后在混凝土桩底与天然土层之间距离等各方面因素来考虑沉渣厚度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假如在分界线1和分界线2之间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可以和分界线1以上的泥浆一样被混凝土顶起排出,那我们自然可以采用分界线1为标准,反之我们则以分界线2为标准。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在分界线1和2之间存在一个渐变的过渡,这样一来,从理论意义上的物质构成来定义产生于工程实践中的沉渣厚度的概念就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暂时可以消除争议的办法是以定义3为准,即沉渣的定义应结合现场测量,结合不同的工程特点,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2、沉渣厚度控制的标准 灌注桩沉渣的允许厚度各规范均有明确规定,如《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7.0.1.4条: 混凝土浇筑前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以摩擦力为主的桩,不得大于300mm ;以端承力为主的桩,不得大于50mm 。 以端承桩为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若检查桩底沉渣为50mm ,则视为合格。但在浇筑之后,还可能做全钻取芯,检查浇注砼质量,如果此时检查出来孔底沉渣正好50mm ,是否应该视为合格? 各种规范都只指明了在浇筑砼之前沉渣厚度的标准,而没有指明在这之后沉渣厚度的标准。所以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就产生了混淆。桩基发挥作用肯定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如果沉渣厚度的测量值以浇筑混凝土之后抽芯检测为准,那是不是意味着,浇筑混凝土之前的沉渣允许值可以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者是如何考虑的。如果设计者考虑的是沉渣为50mm 时,结构可以满足安全耐用,那么考虑到在浇筑混凝土 分界线2

钻孔灌注桩清孔标准

钻孔灌注桩清孔标准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5-16 18:41:53 点击:417 钻孔灌注桩清孔标准 8.1 一般规定 8.1.1 清孔是通过不同方法将钻渣从孔底携带至地表,使孔底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 干作业施工的桩孔,不得使用冲洗液清除孔底虚土,应采用专门的掏土工具或加碎石夯实的办法进行处理。 8.1.2 桩孔终孔后应立即清孔,以免沉渣增多而增加清孔工作量和清孔难度。 8.1.3 使用冲洗液清孔时,应及时观测孔底沉渣厚度和冲洗夜含渣量,当冲洗液含渣量小于5%,孔底沉渣符合表1中关于孔底沉渣厚度规定时即可停止清孔,并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防止发生垮孔事故。 8.1.4 清孔结束后,应在2小时内灌注混凝土,并应在灌注混凝土前探测孔底沉渣厚度,若超出规定要求,应重新清孔。 8.1.5 沉渣厚度的测量 用平底钻头、冲击钻头、冲抓锥施工的钻孔,沉渣厚度以钻头或冲抓锥底部所到达的孔底平面为测量起点。 用锥底形钻头施工的钻孔,孔底为圆锥形,沉渣厚度以圆锥形的中心标高(作为桩底设计标高)为测量起点。 应使用圆锥形测锤测定沉渣厚度。锤底直径约为130~150mm,高度约为 180~200mm。可用钢板焊制,中间灌铁砂配重,也可用圆钢加工制做。其重量视所系绳索种类,探测深度和泥浆比重等确定,一般为3~5kg。测绳以通用水文测绳为宜。 8.1.6 常用清孔方式有正循环泥浆清孔、泵吸反循环泥浆清孔和压

风机清孔。应根据施工条件以及设备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使用泥浆做冲洗液的桩孔,一般应采用泥浆清孔,以稳定孔壁,防止垮孔。 8.2 正循环清孔 8.2.1 一般适用于在淤泥层、砂土层、基岩施工的桩孔,孔径不宜大于800mm。 8.2.2 先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输入比重为1.05~1.08的新泥浆进行循环,把桩孔内悬浮有大量钻渣的泥浆替换出来,并清洗孔底。孔底沉渣物粒径较大,正循环泥浆难以将其推带上来或孔底沉渣厚度仍超过规定要求时,应改变清孔方式。 8.2.3 孔内泥浆上返流速不应小于0.25m/s,返出孔口泥浆的比重不宜大于1.08。 8.3 反循环清孔 ,且孔底沉渣物的块度应小于钻杆内径。 ,在达到设计孔深位置后停止回转钻具并将钻头提离孔底50~80mm,持续进行泵吸反循环直到符合表1中关于孔底沉渣厚度规定的要求。 ,防止冲洗液补给量不足,孔内水位下降导致垮孔。砂石泵出入阀的开口应根据情况适时调整,以免泵吸量过大吸垮孔壁。返回孔内冲洗液的比重不宜大于1.05。8.1 压风机清孔 8.4.1 压风机清孔适用于孔深大于5m各种直径的桩孔。 8.4.2 压风机清孔的主要设备、机具包括空压机、出水管、送风管、气水混合器等。空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一般采用的风量为6~9m3/min,风压0.7Mpa;出水管直径一般不宜小于φ108mm,送风管直径可为20~25mm。设备机具的规格型号应根据孔深、孔径等进行合理选择。管路系统的连接必须密封良好,无漏气、漏水现象。 8.4.3 出水管的下入深度应以出水管底距沉渣面300~400mm为宜,

桩基沉渣处理

桥梁桩基嵌岩桩底部沉渣的处理 吴后选 (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 南昌 330046) 摘要:桩基嵌岩桩对底部沉淀层厚度有严格的要求,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工艺操作的不当,出现桩基底部沉淀层厚度超过规范要求,造成桩基质量事故。本文对吹孔压浆处理某桥梁桩基底部沉渣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桥梁工程;嵌岩桩;沉渣;吹孔;压浆 0 引言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桩基嵌岩桩已成为采用较为广泛的基础形式,由于基桩嵌入岩层中,单桩轴向容许承载力决定于桩基底处岩石的强度和嵌入岩层的深度,基桩的外力全部传至桩底岩层,因而它对成孔时清孔的要求较高,对沉淀层厚度有着严格要求。嵌岩桩的成孔有钻机成孔或人工挖孔,成桩的方式有水下灌注法或空气灌注法。现就工作中所遇到的桩基采用挖孔水下灌注成桩时,由于施工工艺的操作不当,造成桩基底部沉淀层超厚,采用吹孔压浆进行补强处理的工艺进行介绍。 1 工程实践 1.1 工程介绍 位于赣粤高速公路昌傅至泰和段洋平洲中桥,上部结构为3ⅹ16m的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面连续,桥宽26m。 设计标准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5KN/m2。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四柱墩,桩径Φ1.4m,桩设计长度12m。桥台为肋式桥台,桩径Φ1.2m,桩设计长度12m。桩基形式为嵌岩桩,桩底标高66.189m。 地质条件是底部标高62.60~59.00m砂岩,72.10~62.60m为弱风化砂岩,72.80~72.10m为强风化砂岩,75.30~72.80m为全风化砂岩,78.189~75.30m 为亚粘土。 1.2桩基施工与检测 由于地质条件较好,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成孔,施工时天气干旱,地下渗水量小。灌注混凝土桩的时候,天气阴雨连绵,孔壁渗水量较大,为慎重起见,决定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成桩。成桩后经检测单位超声波无破损检测发现3#—18桩底部波形异常,经分析认为桩底部混凝土强度偏低,取芯后分析后发现其底部存在50cm左右混凝土强度偏低的软弱夹层,由基岩碎屑物及黄泥构成,结果显示整桩混凝土的均匀性、完整性、胶结性良好,对其桩身芯样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压强度试验,显示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1.3 产生夹层的原因 为了解缺陷的性质,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原来3#—18桩基成孔后,天气晴好,孔内渗水量小,决定采用空气灌注法成桩。后由于连日阴雨,孔内渗水量较大,改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法成桩。在往孔内灌注清水时,由于操作不当将护壁台阶上的清孔沉渣及黄泥冲入孔底,形成软弱沉淀层。 2 处理方案 桩底软弱夹层的存在,大大降低基桩的单桩承载力。为确保3#—18桩的轴向容许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对该桩进行了补强处理。桩基补强处理的要求是清除底部软弱夹层后,压注入水泥砂浆,使桩基础直接支承在基岩上,从而使桩基能满足单桩承载力的要求。 2.1 钻芯成孔 为清除底部的软弱夹层,采用吹孔压浆至桩基底部软弱层的办法进行补强处理。在原先3#—18桩基随机钻芯取样的1#孔对称处又钻一个2#孔,孔径为10cm。 2.2 清孔 将桩顶的浮浆、杂物清除,往孔内注满清水,做一个直径为6cm的钢管与空压机主管连接,在钢管的出气端做一个2cm的弯头,以便能在孔底横向吹孔。把空压机的出气管阀门开启,开始缓

W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处理方案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佛山市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工程(禅城段) PW60-4钻孔灌注桩 桩底沉渣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日期: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佛山市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工程(禅城段)项目经理部

PW60-4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处理方案 一、概述 PW60-4桩基设计为嵌岩桩,设计桩底沉渣厚度要求不大于3cm,设计桩径2.0m,设计桩长39m, 设计桩顶标高:+1.0m,设计桩底标高:-38.0m,设计砼强度:C30,设计砼方量:122.46 m3,设计要求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小于10m。 PW60-4桩基施工时原地面标高3.52m, 护筒标高:3.78m,开钻日期:2014年4月4日,终孔日期:2014年4月7日,终孔标高:-38.06m,下钢筋笼日期:2014年4月7日,砼灌注日期:2014年4月9日,砼实际灌注方量:132 m3,桩头砼破除后桩顶标高+0.8m。 经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2014年7月21日,对PW60-4桩基超声波检测,检测时发现左侧三个面波速异常(共六个面),桩基检测结果通知单对该桩暂不评定,指定抽芯。 2014年7月26-27日,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对PW60-4桩基进行了抽芯检测(指定最不利面),检测桩长:38.75m,桩底沉渣50cm左右,不符合设计要求。

最不利面抽芯芯样照片 最不利面抽芯芯样描述

2014年7月28-29日,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对PW60-4桩基进行了第二个孔位抽芯检测(指定桩中心),检测桩长:39.00m,桩底无沉渣,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孔位抽芯芯样照片 由声波透射法及两次抽芯芯样图可以说明,PW60-4桩基仅左侧面桩底沉渣超设计要求,右侧面桩底砼与岩层粘接紧密。 二、处理方案 总体方案:在左侧面先钻孔,再采用高压旋喷切割‐‐孔底注浆‐‐孔口压力灌浆方法对桩底沉渣进行处理。 1、施工原理 采用高压水对桩底缺陷部位上、下部分进行高压旋喷(定喷)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