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五力分析

比亚迪波特五力分析

一、背景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

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

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电

动汽车由于具有环保特性,因此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

比亚迪公司看准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存在对新能源汽车成长战略研究的必要性。首先从国内外环境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能源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洲、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万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单一的充电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今天,比亚迪除已成为充电电池的世界领先企业外,还拥有IT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且其竞争优势明显。但是比亚迪在2015年能否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还存在诸多疑问。

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下面主要通过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比亚迪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态势,研究和探讨比亚迪企业的战略选择。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

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如下图1所示:

图1: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三、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具体分析

通过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式。对比亚迪公司进行五力模型分析是为了了解比亚迪在汽车产业的基本竞争状况。比亚迪五力模型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比亚迪汽车五力模型分析图

(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

潜在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即结构性障碍和行为性障碍。

结构性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原材料和技术、政府行为与政策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行为性障碍主要是指进入对方领域和限制进入定价。即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新能源的研发掀起了一场全球性的革命,各个国家、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产业化建设。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引来很多企业跃

跃欲试,其中,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的问世就震惊了全球。但是其高壁垒使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规模经济: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新进入者无法以大规模的经济进入电动汽

车行业,但是小规模经济又使得他们忍受成本劣势。

●电动汽车行业还处在初期萌芽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厂方设施、

生产设备、启动亏损等都需要资金。

●要具备专业的研究开发阶段,需要重新训练人员。考核新能源所需要的

费用跟地理环境。

●产品生产出来,其最终目的是要把它销售出去。从比亚迪F3DM2010年销

售目标来看,电动汽车的销售实为艰难。无法用降低价格来吸引销售者,

更不要说分摊广告费用使分销商接受自己的产品。

●电动汽车的核心概念是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永磁电机等为电动汽车关

键零件部件的,原料的提供要考虑厂址的选择优势,这方面又有国家的

政策限制,控制环境污染及保护水资源等法令可能成为企业进入该行业

的障碍。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对于比亚迪来说除了长城、江铃等国内自主品牌进入轿车生产领域。长安混合动力轿车“杰勋”在2007年12月13日举行了了下线仪式,并在重庆、深圳等地进行使用试验和示范;还有国内几大轿车制造商奇瑞、吉利占了大部分传统汽车行业市场以及积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07年12月奇瑞BSG混合动力轿车开始想出租公司销售,进行市场考核和探索。

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在价格上寻求竞争力。福特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其地位很不相称,从2005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力度,福克斯的最低价为12.8万元,作为一款欧美车型很有竞争力,销量增长迅速。丰田汽车公司也适当改变了做法,在稳步推进的主旋律中加快了步伐。2005年年初花冠、威驰降价只是起步,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还将不断推出,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上市,而且惯例是以有杀伤力的价格切入市场。本田将于2006年推出“思域”,本田在产品战略上一贯坚持“产品定价要一步到位”的策略,雅阁、飞度、CRV等车型的上市均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有理由相信本田将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思域”。另外马自达的新M3于2006年上市,而且是由福特公司统一运作。福特公司从2005年开始明显是在运用价格手段来获取竞争力以尽快扩大市场份额。

(二)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替代品的威胁对于比亚迪所研发的混合动力汽车来说还有太阳能、电力等其他新能源替代,但这些新能源并没有作为今后汽车的发展重点。替代品还有其他汽车制造商如丰田、奇瑞、通用所制造的新能源混合电力汽车。

2007年7月通用汽车公司称,它与蓬斯克公司达成一项合资协议,将购买意大利柴油发动机生产商VM Motori50%的股票。公司没有透露这笔交易的金额。通用汽车称,它将与VM Motor联合开发新型2.9升,V-6涡轮柴油机。据通用副主席Bob Lutz说,通用将于2010年美国市场,在凯迪拉克和土星系列中选配高燃油经济性的柴油机。柴油机将用在通用的轿车,Crossover和轻卡上。一系列的产品计划及新能源的开发应用都将验证通用汽车作为汽车行业领先者为现实和谐发展的目标所作出的卓绝努力。

通用汽车在此次全新环境战略中宣布:将以提高内燃机效率及多样化能源利用为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通用汽车欧洲公司计划在2012年之前,开发16款新型发动机匹配到93款新车型上,另外还有10款新的变速器将被应用于48款新车型上。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通用汽车已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用于氢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通用汽车的氢能源战略已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各种车型上进行实践,其终极目标正是实现燃料电池的量产。

(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行业的集中程度、交易量的大小、产品差异化的情况、转换供货单位费用的大小、纵向一体化的程度、信息的掌握程度、赢利水平。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

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至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

重要客户。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至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

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

体化。

电动汽车的供应商包括电池、电动机、能量转换系统等,这些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其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就电池的供应角度来讲,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2009年批准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较之下,欧洲的汽车企业虽然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非常激进,但他们在改进传统的发动机(如使其“小型化”,使用汽/柴油直喷技术等)方面,或者氢动力车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国内电池供应商数目已初具规模,尤以南车时代为著。2009年,南车时代电动凭借其技术上的先进性、产品可靠性及公司在先前北京奥运市场的成功运作经验,该公司成功击败国内多家企业,先后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世博园150多套各类型电动汽车用电转动系统,250多台电动汽车用充电机,总价值超过5000万亿,继而成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电动汽车关键部件供应商。

由此看出:

●电池供应商比较集中,少数几家企业供给行业中众多分散的企业,电动

汽车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其他电池要么处于成长阶段,

要么无法与镍氢动力电池抗衡,所以对供应商来讲,短期没有替代商与

之竞争。

●日本的锂电池、欧洲更加环保的氢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差异化,

这使得购买者无法利用供应商的矛盾。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世界是汽车企业生存的关键。由于汽车行业的竞争本质在于产品的竞争,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依次为:款式,成本,质量。这就从不同方面对零部件生产商提出了要求,供应商必须能够持续的降低成本。供应商获得了新产品的合同后,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根据其所生产的部件种类的不同,按照某个比率,持续地降低产品的价格。这样的话就使得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比亚迪公司在这方面的压力也就减少了。

(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

大比例。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

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发是为了缓解全球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的重大压力。而这些实施的对象是广大的民众,民众总是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更好的产品,索取更多的服务。现在,大多数时候市场总是呈现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利用各个企业间的竞争获取利益,使得整个行业利润降低。

●替代品众多。传统的燃料汽车,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其性能远高于电动

汽车,电池寿命太短,车速太低,这些都无法满足人们的长途旅行。

●充电问题。电的消耗远比燃料来得快,目前,电动车已经很普及了,轻

巧灵便。但是做大问题还是电瓶的充电问题,一辆普通的电动车需要7

到8个小时的充电时间,那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又是何等长,就算在公

路上建立充电站,也不能让旅途中的人等上一天。由于我国目前充电设

备的相关标准尚未确定,也让各能源巨头及汽车企业在发展电动车行业

的方向上左右为难。

●售价太高。比亚迪F3DM低碳版高达16.98万元的售价,已经超过了普通

F3车型售价一倍有余。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鼓励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

如根据2009年2月财政部公布的补贴政策,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获补贴6

万元,但该补贴仅针对公交车,针对个人的补贴政策至今未出台。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出现下述情况将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这就是: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一个战略行动如果取得成功,其收入相当可观;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结果使得刚被接收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退出障碍较高,即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代价更高。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而且客户必须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有益处,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客户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包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当一个客户确定了其优势和劣势时,客户必须进行定位,以便因势利导,而不是被预料到的环境因素变化所损害,如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增长速度等等,然后保护自己并做好准备,以有效地对其它企业的举动做出反应。

在3月召开的2010年度中国汽车T10峰会上,上汽、一汽、东风等国内大汽车企业联合提出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议》。这些国内大型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位于同一阵线外,同时又作为竞争者在电动汽车行业都想独领风骚。以下是两个公司的简要介绍。

1.比亚迪

(1) 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这是比亚迪2008年的财务报表。比亚迪应该介于林奇所说的:稳定增长型与快速成长型之间的企业。因为有三个部门,并且电池部门在行业内有很强的竞争力,并且可以将其技术用于汽车,所以比亚迪有着相对于其他汽车制造商更好的成本优势。但因为其市值已经很大了,没有什么办法期待其多快速的成长。但因为根植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并且比亚迪的技术领先,并且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比亚迪的成长空间令人遐想。

(2)竞争优势分析

比亚迪推出双模电动汽车,首次向国内销售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行业,比亚迪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这个年轻的自主品牌敢于创新,体现了该公司身后的研发实力。公司建立了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与先进的生产工艺相结合的核心优势。比亚迪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没有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而是从全球价值链的某个节点切入,把高科技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开发出适合中国劳动密集型生产的设备和工艺,形成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产品成本。公司60%的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的,相当于引进国外同水平设备成本的1/20。在原材料方面,比亚斯将生产镍镉电池的材料改用镀镍片,一顿材料的价格可降低1万元,并且通过改进电池溶液的化学成分使镀镍片的防腐蚀性能大大提高。这项创新使镍材料的月支出从500万-600万元降至50万元。其生产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成本只有国外企业的30%-40%。

供应商学习。先是找国内做得最好的供应商,买来后一边用一边研究,当研究到该产品的技术后就开始自主生产。于是当其他的制造厂家还在与供应商谈价的时候,比亚迪已经自己生产原料把成本降了下来。

人性化的管理。中国最不缺的是工程师,最缺的也是工程师,不过是有高度忠诚度的工程师。而在比亚迪就能使大部分的工程师得到高度的忠诚。原因不在乎人性化的管理。

(3)前景展望

在17日举行的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网易汽车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发展电动汽车的决心很坚定,电动车未来前景很乐观。王传福表示,目前的整体环境都很好,新能源汽车得到国家的支持,同时也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这个新兴产业,前景很乐观。比亚迪坚定电动汽车的发展,下半年将会推出E6,明年则推出电动大巴。

2.东风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1) 研发实力

东风电动车公司成立以来,陆续投资1亿多,建成国内首家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目前,东风电动车公司已掌握多种动力的控制混合技术,整车的匹配和

评价,整车的试验和测试技术,关键总成零部件的相应技术等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利用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同步展开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并在CAN、LIN总线、AMT、整车控制器等关键总成零部件上取得较大进展。

2004年,东风电动车兼并武汉市公用客车厂,组建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公司,建立起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的规模化生产基地。2008年3月,东风扬子江在东西湖区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新生产基地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辆,一期年产量为5000辆,预计2010年投入生产。

(2)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营及商业化

早在2003年11月,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就已经走出实验室,成为武汉市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自那以后,先后有20台混合动力公交车样车在武汉公交线投放。2005年12月3日,首款自主研发的东风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在国内率先实现商业化销售,12台公交车向用户交付,同期下线的另3台车辆也成为北京、湖南两地的示范运营用车。东风电动车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商业化销售的企业。

以东风汽车公司为强大后盾,东风电动车公司已成功跨越创立初期的研发为主阶段,步入以生产和商业推广为主的产业化阶段,成为拥有国内领先地位、持续盈利能力的电动汽车研发商和制造商,形成以研究开发、示范运营和生产制造三大业务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奠定了在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地位。

(3)前景展望

在动力公交车方面处于率先地位后,东风公司在未来要开发的产品中将混合动力电动轿车以及纯电动轿车列入单子中。

总之,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比亚迪公司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比亚迪SWOT战略分析

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

评分表 评分人: 年月日

目录 一、环境分析(35分) (1) 二、组织分析(35分) (133) 三、战略计划(25分) (24) 四、项目总结(5分) (34)

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 一、环境分析(35分) (一)比亚迪发展历程简介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 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创下了54支H 股最高发行价记录。2007年,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85HK)在香港主板顺利上市,表现理想。截止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额近32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33亿元人民币。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块、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目前,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代表车型包括F3、F3R、F6、F0、G3、L3等传统高质量燃油汽车,S8运动型硬顶敞篷跑车、高端SUV车型S6和MPV车型M6,以及领先全球的F3DM双模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E6等。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电子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以及产业和市场的研究等;拥有可以从硬件、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拥有多种产品的完全自主开发经验与资料积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 2、比亚迪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创立于1995 年的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为世界闻名的“电池大王”,控制着全球 60%镍电池和 30%锂电池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一骄人的成绩在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眼里,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的终极目标是发展电动汽车,锂电池方面的成就只是“曲线造车”的跳板。比亚迪从事电池行业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在电池制造规模和科研技术实现突破后,进入了汽车领域,并开始了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波特五力分析

新能源汽车波特五力分析 供应商议价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分为锂电池、电机电控、整车,考虑到三个领域特点,须分别分析锂 电池与电机电控。 锂电池 全球市场: 全球锂资源供给表现出明显寡头垄断,三大卤水厂商SQM(智利)、Rockwood(美国)、FMC(巴西)合计占据全球锂市场45%份额,锂精矿供应商Talison依托中国强劲需求,市占 率在2012年成功跃居世界首位,达到35%。这表明全球市场上锂资源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 享有定价权。 中国市场: 中国属于锂资源较为丰富国家,储量约为全球10%。其中,超过80%以上的为盐湖资源,剩下约20%为矿石资源。与全球市场情况类似,中国锂资源供应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占 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市场地位难以撼动,具备较强议价能力。 天齐锂业是全球最大矿石提锂企业,拥有电池级碳酸锂核心技术,在该领域具备极强竞争力,享有国内锂资源定价权;且公司与澳大利亚锂辉石供应商签订排他性协议,具备稳定的原 料供应。公司自身先进技术使得其较同业有显著成本优势:在矿石提锂方面,行业平均成本估 算为每吨3万元,而天齐锂业成本为每吨2.5万元。赣锋锂业属于国内锂资源龙头企业,同时 拥有卤水和矿石提锂技术,是国家首家突破从卤水中直接提取电池级碳酸锂技术企业;公司还 积极布局海外资源市场,参股国际锂业,巩固行业自身龙头地位。 从供给需求角度分析,国内乃至国际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幅上升,带动动力锂电池需求大量 上升;锂资源产能短期内难以充分释放,满足日益上涨的需求,故在一段时间内锂电池上游供 应会表现出供不应求状态,这进一步提升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电机电控: 全球市场: 与锂电池上游极为类似,电机电控上游行业集中度较高,定价权掌握在国际大型集团手中。例如稀土市场中,许多烧结铷铁硼专利技术位于日立集团名下。日立集团是日本最大的综合电 机生产商,世界五百强之一,日立集团曾于2012年8月,针对国内部分企业就钕磁铁生产专 利侵权提起诉讼,其对于多项专利权的垄断极大阻止了其它厂商进入市场,巩固了其行业领先 地位。 中国市场: 中国电机主要是永磁电机,产业上游原料主要为磁材,目前国内车用永磁电机一般采用钕 铁硼永磁料。而磁材来自稀土,包稀所成立后,开始打造中国稀土定价权,当前报价高于主流 市场资讯公司报价,高15%左右;考虑到稀土WTO诉讼失败,但WTO专家组确认我国资源 主权原则;对于需求端来说,关税及配额取消会带来海外需求增加,从供给角度来看,WTO 诉讼失败会导致私采盗采开始进入供应渠道,这种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行业整合以及政府监管来 进行消弭。故预计政府与公司会共同推进行业整合,稀土价格在整合中会逐渐上升,相应的, 供应商议价能力在变强。 磁材领域国内四大磁材企业表现突出,话语权基本掌握在他们手中。其中,中科三环作为 行业龙头,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商,且一直拥有日立金属专利许可。 中科三环与其它三家磁材公司一起,维持了国内磁材较高的议价地位。

武欣欣 比亚迪五力模型分析 1302081285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块、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目前,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 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比亚迪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创立于1995 年的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为世界闻名的“电池大王”,控制着全球 60%镍电池和 30%锂电池的市场份额。1996年起,比亚迪开始电动车电池研发;2002年底,比亚迪公司正式组建了电动车项目部,开始进行纯电动轿车研发项目;2003 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发展的发展模式,以“造世界水平的好车”为产品目标,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为产业目标,立志振兴民族汽车产业。自 2008 年以来,掌握了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比亚迪开始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比亚迪-五力分析教案资料

比亚迪波特五力分析 一、背景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 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 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电 动汽车由于具有环保特性,因此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 比亚迪公司看准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存在对新能源汽车成长战略研究的必要性。首先从国内外环境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能源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洲、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万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单一的充电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今天,比亚迪除已成为充电电池的世界领先企业外,还拥有IT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且其竞争优势明显。但是比亚迪在2015年能否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还存在诸多疑问。 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下面主要通过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比亚迪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态势,研究和探讨比亚迪企业的战略选择。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如下图1所示:

比亚迪波特五力分析

《比亚迪波特五力分析》 目录 一、......................................................................................................................背景概述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三、..................................................................................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具体分析 四、....................................................比亚迪经营与财务状况、竞争优势、前景分析 一、背景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电动汽车由于具有环保特性,因此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 比亚迪公司看准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存在对新能源汽车成长战略研究的必要性。首先从国内外环境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能源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洲、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万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单一的充电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今天,比亚迪除已成为充电电池的世界领先企业外,还拥有IT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且其竞争优势明显。但是比亚迪在2015年能否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还存在诸多疑问。 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下面主要通过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比亚迪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态势,研究和探讨比亚迪企业的战略选择。

比亚迪战略分析(新)

比亚迪战略分析 一、环境分析 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那时中国开始了对替代能源汽车的研发。2001 年,电动汽车研究被列入“十五”国家863 计划重大专项之后,中国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2003-2004 年电动客车的出现应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起点,到2006-2007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乘用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新能源汽车涉及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大类,相关产品相继问世,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十一五”以来,国家又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确定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目前的主要方向。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并没有具备明显优势的技术方向,所以国家有关部委在选择具体的新能源汽车道路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例如在“86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替代燃料技术都给予了一定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没有侧重点。2008 年11 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86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组长欧阳明高、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先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表看法,他们都表示混合动力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方案。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道路已逐渐走向清晰,而混合动力车将成为下一步开发重点。 根据科技部的规划,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 近期发展阶段(2008-2012 年):混合动力汽车大批量产业化,年产量达到百万辆级,占到汽车总产量的10%以上。以技术相对成熟、成本增加较少的“微混合”和“轻混合”动力汽车构成混合汽车的主流。 中期发展阶段(2012-2020 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及其价格的降低,节能效果更加显著的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占据主要地位,“微混合”和“轻混合”动力汽车共同构成混合动力汽车其余的组成部分。 长期发展阶段(2020-2030 年):混合动力汽车呈大幅增长态势,占到汽车总产量的50%以上,传统的燃油汽车包括代用燃料汽车产量将会下降到汽车总产量的25%左右。 2006-200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中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7年12月,长安汽车自主开发的中国首款混合动力汽车——杰勋HEV量产下线。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在08奥运会上新能源汽车争芳斗艳,奇

比亚迪战略分析

目录 一、背景.................................................................... ...... . (2) 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 (2) 三、波特五力模型........................................................................... . (3) 四、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4) 五、SWOT分析 .......................................................................... . (7) 六、比亚迪汽车的战略 .......................................................................... . (9) 七、总结........................................................................... .. (11) 一、背景 2012 年全球经济充满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中国2012 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为自199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最慢的一年。 受宏观经济影响,2012 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约为1,927 万辆和1,930 万辆,同比增长仅约4.6%和4.3%,连续第二年增速低于5%;?2012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2%和7.1%,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9和1.9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量首次超过1500万辆大关,创历史新高。 中国的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800 万辆,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国家,汽车已成为居民生活中的重要耐用消费品,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强劲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在产销量上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半个世纪以上才能完成的历程。中国汽车工业已进入总量较高的平稳发展阶段。2012 年第4 季度,受经济有所回暖的影响,来自中低端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了中国乘用车市场迅速反弹,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中国汽车行业PEST分析》《比亚迪汽车公司波特五力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PEST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一)、具体文献 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 2.《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4.《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 5.《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 车可以喝国产车同网销售 6.《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发展自主品牌 7.《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 “政策瓶颈”问题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1、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自主创新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打好了基础 3、小排量汽车解禁。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值。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 二、经济环境 1、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规模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20%和46.15%,创历史新高。同时,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2、我国汽车养护消费 根据对国内汽车消费者调查的结果,在2008年,消费者每年用于车辆养护的费用支出平均为21721元,且费用支出随车辆档次的提升依次上升。其中,以中大型轿车平均养护费用最高,为32567元,是微型轿车年平均养护费用的2.1倍。 三、社会文化环境 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3年持续稳定上升,年均同比增长9.6% 2、乘用车市场高端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型轿车以其良好盈利性和高销量高增幅继续成为各汽车企业关注的核心;由于对购买价格和相关费用支出的不敏感,中高级轿车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但同比增幅有所下降;小型轿车市场将保持和市场同步增长态势;微型轿车随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化,市场增幅和份额进一步下滑。 3、决定乘用车产品购买的关键因素开始发生变化。价格虽然是决定产品购买的第一因素,但品牌的重要程度在紧凑型以上级别的轿车中都居于首位,而价格和油耗的重要程度随车型级别升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3、我国居民使用贷款购车比例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 四、技术环境 1、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研发生产。国家对3.0L以上汽车征收25%-40%的消费税,而1.6L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由10%降低至7.5% 2、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科技部提出新能源汽车四项措施;出台一系列文件,投资和支持新能源科技开发。 3、我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情况。我国汽车企业在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与跨国企业存在着明显差距:合资企业专利严重缺乏,内资企业专利积累有限,自主品牌后劲不足,跨国公司的专利壁垒已经呈现。 4、汽车产业知识产权情况分析: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轻视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技术突破,自主创新的意识缺乏,受跨国公司的制约,自主品牌有心无力。 5、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途径:采取联合开发的研发中心模式,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着力发展汽车绿色制造技术,构建人才培养的增值机制。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汽车、电池、电子和照明组件的全球领先制造商和供应商。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广东 深圳。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电池、电子、照明和其他相关产品。截至2020年底,比亚迪拥有近26万名员工,遍布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公司被誉为“中国特斯拉”。 本文将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营运能力分析,包括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五个方面。 一、财务状况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呈上升趋势。2016年 至2020年,总资产分别为3033.33亿元、3796.32亿元、4548.42亿元、5645.89亿元和7273.33亿元;净资产分别为811.49亿元、975.84亿元、1175.97亿元、1379.19亿元和1787.73亿元。资产和净资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业务的扩 张和充分利用各项政策支持的优势。 二、盈利能力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水平稳步上升。2016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45.88亿元、973.47亿元、1338.10亿元、1663.20亿元和2119.04亿元,综合净利润分别为25.68亿元、29.61亿元、50.08亿元、52.51亿元和59.63亿元。公司营业

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明显增长,同时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也呈上升态势,这得益于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线、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努力。 三、偿债能力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良好。2016年至2020年,公 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45.29天、36.93天、42.20天、50.68天和53.32天;流动比率分别为1.03、1.32、1.43、1.25 和1.29;速动比率分别为0.66、1.01、0.99、0.92和1.05。虽 然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有所上升,但在整体范围内,公司的偿债能力还是稳定的。 四、运营能力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营效率逐年提高。2016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与总资产的周转率分别为0.33、0.38、0.45、 0.49和0.62;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94、6.84、8.46、8.55和 13.07。公司的资产和营业收入周转率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存 货周转率,这表明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五、成长能力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速度很快。2016年至2020年,公 司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88%、15.84%、37.56%、23.26%和27.52%;综合净利润分别增长37.95%、15.22%、68.55%、

关于特斯拉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关于特斯拉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公司,其业务模式和发展策略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本报告通过五力模型分析,深入探讨特斯拉在汽车行业中的竞争环境,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行业竞争程度(Threat of Rivalry) 特斯拉所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不仅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转型挑战,还有众多初创企业加入。根据Statista数据,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前三的企业分别是特斯拉、比亚迪和宝马。特斯拉凭借其领先的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同时,传统汽车制造商如大众、丰田等也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潜在进入者威胁(Threat of New Entrants)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初始投资用于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此外,汽车行业还需要符合严格

的质量、安全和技术标准。特斯拉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积 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形成了较高的竞争壁垒。但随着技术的进步 和市场的扩大,新进入者仍有机会进入市场,特别是那些具备强大 资金实力和产业链资源的企业。 三、替代品威胁(Threat of Substitutes) 传统燃油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替代品。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 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以及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新能 源汽车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优选。此外,特斯拉在充电设施、自动驾驶等方面的优势,也使其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不可替代性。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特斯拉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方面高度依赖供应商。尤其是在电池领域,特斯拉与松下、LG化学等供应商建立了紧密 合作关系。然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仍相对有限。一方面,特斯拉 在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使其具备较强的谈判筹码;另一方面,

比亚迪企业能力分析2

比亚迪企业能力分析2 比亚迪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于1995年成立,总部位于深圳。目前,比亚迪在全球拥有超过22万名员工,拥有12个生产基地和21个研发中心。 1.技术创新能力 比亚迪拥有强大且实用的技术创新能力。自成立以来,比亚迪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比亚迪曾凭借其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领先地位,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中,比亚迪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2.品牌影响力 比亚迪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在过去几年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比亚迪的e6出租车在中国数个城市得到了广泛推广,成功打造了“新能源出租车”的品牌形象,树立了行业标杆。比亚迪还在欧洲等地区向政府和企业提供充电设施,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3.生产能力 比亚迪在全球拥有12个生产基地和21个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其生产基地在全球各地,包括中国、印度、匈牙利和摩洛哥等,可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本地化服务,并有效降低成本。 4.营销能力 比亚迪在营销方面拥有很强的能力。比亚迪不仅在广告投放上投入大量资金,还广泛开展各种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活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活跃发声,并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拓展营销渠道和提高产品排名。 5.供应链管理能力 比亚迪具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并确保供应商的物流和库存控制能力能够与企业自己的能力相匹配。 综上所述,比亚迪是一家具备先进技术研发能力,拥有全球广泛的市场渠道和顶尖营销能力,以及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全球性企业。随着全球尤其是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比亚迪在未来将继续扩大其业务规模,推动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基于五力模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分析

基于五力模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分析 孟宪宝;何娟;吕亚伟 摘要:资源耗费、环境污染的严重以及人们绿色、环保、节能等消费观念的形成,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文章运用五力模型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优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水平的策略,进而推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波特五力模型 1 企业概况 作为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汽车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频繁打破销量纪录,占据领先地位。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工业公司之后,便开始进军汽车制造领域。目前,比亚迪已在我国东、中、西部“产业带”建成了五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企业已在整车设计、制造以及零部件生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了更好地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比亚迪汽车专门设立了研发机构,负责高科技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等活动。 2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企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2.1 潜在进入者潜在进入者是影响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重要因素。潜在进入者多会给现行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而其威胁又受到市场进入壁垒的影响。如果进入壁垒高,则会阻滞潜在竞争者进入;相反,进入壁垒低则有利于进入,导致竞争程度加大。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比较高,根据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排行,仅排在前5的企业就占总产销量的一半左右。另外,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技术、资金方面还是在人才、管理等方

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加之国家不断地提升该行业的节能减排标准,并且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就使得该行业的进入壁垒不断的提高,进而阻滞了潜在进入者对现行市场内其他企业的威胁。这也就决定了对比亚迪汽车而言,潜在竞争者不会对其生产经营活动造成显著影响。 2.2 行业内竞争对手 2.2.1 市场占有率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是,由于比亚迪进入较早以及快速发展的势头,其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一直是佼佼者。 表1 通过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可以看出,销量前三分别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车,其中比亚迪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北汽新能源,二者销量均超过了10万辆,其他新能源车企对比亚迪的威胁相对较小。 2.2.2 研发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仅体现了企业在行业表面的竞争力,企业要想拥有持续的竞争力,必须进行研发创新。 表2

比亚迪汽车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在广东、北京、上海、长沙、宁波和西安等地区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4万人。在最新公布的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比亚迪排名216位。自二零零三年开展汽车业务以来,比亚迪一直凭借垂直整合的经营模式打造出持续的性价比优势,以合理的价格及优质的产品不断扩大客户基础。经过多年努力,集团的汽车产品已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并通过不断强化产品研发能力、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深化垂直整合提升经营效率,不断优化及调整集团的产品结构,并推出一系列车型,拉动了集团汽车销售的增长。目前,集团累计产销超过百万辆轿车,奠定了比亚迪作为国内自主品牌领导者的地位。 2011年集团改变以往快速扩张经销商网络的市场策略,积极优化汽车销售网络,然而销售网络的梳理过程对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集团整体的汽车业务维持平稳,实现营业额约人民币21,550

百万元,同比略有增长。集团期内整体汽车销量为50余万辆,同比增长约10%。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比亚迪成功蝉联二零一零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销量第一名。年内,集团旗下多款车型均取得满意的销售成绩,其中热卖车型F3的热销走势持续,蝉联二零一零年全国轿车单一车型销售冠军。微型轿车F0及瞄准中高档市场的F6也持续受到市场欢迎,平均月销量分别超过1万辆及4,000辆。此外,推出市场一周年的燃油汽车G3、八月份推出的比亚迪首款MPV 车型M6及第四季度推出的轿车L3,三款新车型均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进一步丰富了集团的产品组合,拓宽了集团的收入来源。在中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下,集团于合适的时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于国内外市场的商业化普及进程,并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为目标。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于年内取得重大突破。现时正以出租车形式在深圳投入试运营的50辆纯电动汽车E6,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份的累计运行里程已突破150万公里,各项性能表现优异,E6已然成为全球电动汽车技术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集团于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向美国交付十台双模电动车F3DM予洛杉矶市住房局(HACLA),正式开始比亚迪电动汽车在美国对集团客户的示范推广。截至目前,集团的电动大巴K9亦已于深圳、长沙投入试运营,并将于二零一一年开始规模化营运,为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统带来重大革新。为进一步完善集团的经销渠道于国内的布局,集团于年内进一步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以提高经销商的满意度及长期盈利能力。集团于年内亦加大投资扩展产能,其中长沙汽车生产基地的建设稳步开展,预计能为未来的市场需求做好充足的产能准备。此外,比亚迪正积极推进电动汽车业务的海外布局,并已于年中于北美设立区域销售总部。 除了通过自身发展外,集团亦积极与具有协同效应的第三方合作以带来更多业务发展机遇。于二零一零年三月一日,比亚迪与Daimler AG(「戴姆勒」)订立谅解备忘录,双方有意首先于中国在电机驱动的乘用车方面开展合作,在待选定的戴姆勒车型结构上开发具有全新外观的电动车。于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七日,双方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拟在中国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六亿元,由比亚迪及戴姆勒各占一半股权。合资公司的经营目标为研究和开发新电动车,包括技术平台、动力传动技术、设计及品牌,并利用该整车的优势进军中国市场。合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将结合戴姆勒在汽

比亚迪战略管理与分析

比亚迪公司战略管理和分析组员姓名学号:朱乐**********

目录 1.比亚迪公司简介 2.比亚迪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公司战略制定 5.公司战略的分析 6.公司的未来 7.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启示

一比亚迪公司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在广东、北京、上海、长沙、宁波和西安等地区建有九大生产基地,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有员工总数已超过14万人。在最新公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比亚迪排名75位。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以及新能源三大产业。IT产品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壳、键盘、柔性电路板、摄像头、充电器等。目前,比亚迪作为全国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比亚迪在整车制造、模具研究、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益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将利用独步全球的技术优势,不断创造清洁能源的汽车产品。 比亚迪的发展势不可挡,下面我将从其外部环境方面对比亚迪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比亚迪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是法律、政府机构、影响或制约社会上各种组织与个人的压力的集合。下面主要讨论几种主要政治法律环境对比亚迪汽车公司发展的影响。 (1)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纵观世界各国,调节企业营销活动的法令、法规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商业立法主要包括:保护企业相互之间的

比亚迪汽车战略分析

比亚迪汽车战略分析 传奇比亚迪姓名:陈茁学号:2006115130 系 别: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专业:06市场营销1班教师:王琴 传奇比亚迪目录一、序言---------------------------------------------------------------3 二、比亚迪简介------------------------------------------------------4 (一) 比亚迪股份简介-----------------------------------------------4 (二) 比亚迪汽车简介-----------------------------------------------5 三、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7 (一) 政治法律环境--------------------------------------------------8 (二) 经济环境--------------------------------------------------------9 (三) 社会与文化-----------------------------------------------------11 (四) 科技--------------------------------------------------------------11 四、产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12 (一) 供应商议价-----------------------------------------------------12 (二) 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13 (三) 替代品的开发--------------------------------------------------13 (四) 购买者的议价力量--------------------------------------------13 (五) 企业间的竞争--------------------------------------------------14 五、资源与能力------------------------------------------------------14 (一) 生产资源---------------------------------------------------14 (二) 核心能力---------------------------------------------------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