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纯粹的,单一的思维活动。在此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活动没有受到任何其它因素的影响,完全是潜意识的,非理性的。道德意识活动源于社会性人类的公平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类社会中一切善的行为的基础,也是道德社会性评价形成的基础.以公平意识为起源的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而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其道德也必然居于统治地位。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变化。可以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起源问题非常复杂。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只有发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而且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关系时,才会出现道德问题。

道德得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人类通过劳动形成的。

道德的特征及其作用特征:

1.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

2.实施手段的特殊性。

3.主要是以个人为主体来认识和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

4.道德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5.判断对象的特殊性

6.调节范围的广泛性。

先有信仰,人的心灵和身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命运如何,怎么变化在这个社会中?这个人生来就要面对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他的信仰里,信仰是标准,道德是对信仰的个人解释,信仰的内容应该是不改变的,而人的道德却可能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而违背了他的信仰,个人组成集体,如许多不同的信仰团体,在现在的环境下,按少数个体服从多数个体规则确定集体的信仰和道德,集体组成国家,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确定社会公共信仰,即国家法律,按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确定社会公共道德。“道”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理解标准的解释,“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执行标准的解释,“道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判断标准的解释。同一种信仰的标准应该是唯一的,可是人因为各人的悟性或智慧不同,所以道德也不同,信仰和道德在内容上都有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许可做什么。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德”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麽主宰(“命”),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韩非认为:“德者道之功”,把“德”释为道的功用。北宋张载提出:“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正蒙·神化》)认为“德”是气之体,“道”是气之用。

论道德的书不少,国外的有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康德的《论道德情感》;国内最早的有老子的《道德经》。而涉及道德的评论则多如牛毛。

老子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世事生、化、转变的存亡道理,太过深奥,现今的道德理论和概念与〈道德经〉所描述的相去太远了。而各种关于道德的论述是什么情操、情感、同情心、善、…等等,我认为都言之未尽,故此凑个热闹也来小议道德。

以前对道德论述都难以有固定的定义,在此我对道德定下颇具共性的定义,具体描述如下:道德是社会的一种共同期望值,人们对它有追求达到的需求。

社会期望值有许多,容易达到和遵守的就成为了法律,次一级的期望就成为了准则和规范。难以达到的,大家又都很希望完成的标准就成为了道德。

道德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社会、文化、宗教、群体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这是因为不同的期望值所造成的;不同的时间也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期望值也发生变化。

社会对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同样的男欢女爱,在平常人来说无可厚非,可是对于禁欲或节欲的僧侣或教士来说就是相当不道德的事。平常人通过帮别人的忙获得利益就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如果是领了工资花纳税人钱的官员通过帮别人的忙来获取利益就是不能容忍的不道德的腐败行为。从以上的两个例子来看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定的,难以统一的,这也是道德的统一定义迟迟没出现的原因。

但是,人类也有一些共通的、统一的道德标准,助人、不欺骗、尊老敬幼、热爱国家、热爱民族、……,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期望值。

一个国家和社会除了历史习惯形成的期望值也即道德观念外,还有一些期望值即道德观念需要当政者来进行引导的。如对国家建设贡献大的、见义勇为的进行奖励就可以形成见义勇为和争为国家做贡献的社会风气,久着这些就会形成期望值变为道德观念,相反的事物就会被视作不道德的。因此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保持一贯性很有利于观念的形成。

在国际社会中道德的观念经常的发生冲突。恐怖分子认为道德的为宗教和亲友复仇的观念,在帝国主义者来讲就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这就是道德的冲突。宗教和文化不同的冲突看似难以调解,可实际实行起来却不难。看看新加坡,不同的种族、文化、宗教在一起和平的相处,就知道儒家文化的魅力。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就预言过:“今后的中国是融合全人类的核心”。

期望值出来后,也即道德标准被人接受后,它还有发生作用的机制。当有些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后,法律惩罚不了时,道德就起作用了。因为大家认可的标准被公然的践踏,也就必然的引起公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不与来往或限制他的行动,总体的效果就是使不道德者受到即期或远期的损失。例如:美国侵略伊拉克,几乎全部国家都认为是不道德的,可是有没有什么的惩罚机制,可是大家对它这种做法的戒备与提防致使美国的影响力下降,因此也增加了美国的各种政治成本和其他的成本,总体的、长期的令美国遭受损失。迫使美国现在就逐步改

变自己的策略。这就是道德的作用机制。因此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他人”是长期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因此道德的定义可以是这样的:道德是社会或特定群体的共同期望值,是一种行为的标准,人们对这样的标准有努力达成的期望。道德有限制和惩罚不道德的有力机制。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

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这些规范作为准绳;可是要判断已知的道德规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为标准,应当寻找道德以外的淮绳,即道德的目的性。

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认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密尔认为这是一个公理,是经验事实。他说:“只有人真正见到这个东西才能够证明这个东西是见得到的,只有人听到这个声音才能够证明这个声音是听得见的,同理,我觉得只有人真正欲望这个东西才是这个东西是可欲的那个意见所可有的证明。”这就是说,快乐之所以是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因为人们在事实上是以此为目的的。对于快乐的可欲性,密尔说:“不是极乐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暂,快乐多而有变化,并且主动的快乐比被动的断然占多数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间有一些片刻的极乐。”人追求的快乐本质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尔反驳责难者道,如果说快乐论是猪的主义,不是功利论者把人降格到猪的

水平,而是那些攻击者把人与猪等同起来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人除了享受猪的快乐之外.好象就没有别的快乐可享受似的。

密尔认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于乃是追求快乐的工具。而公道与否的外在标准则是功利。人们认为不公正的行为往往是人的自由权利受到侵犯,或者财产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别得到他应得的东西,或者一个人得到了他不应得的东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为恰好反过来:留重别人的自由和财权,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守约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为必需,还在于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建立友谊,制订契约。社会生活关系决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于确保这种关系。只有无损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证。

那么,既然人人追求快乐,道德的普遍约束力又从何而来呢?这要靠理性的利害权衡,靠人类以往的全部经验。——这是密尔的所谓“联想原理”。“人类由经验知道各种行为的趋势;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并一切道德上规律都是依据于这种经验的。”通过以经验为依据的理性权衡,我们就能知道获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这个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归根到底不过是对最好的行为方式的认识和规定。我不说谎,因为我的理性告诉我,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比说谎带来的好处大得多;我不偷窃,因为我知道,偷窃是要受到惩罚的,况且我也有自己的财产要保护;我反对某些个人侵害公物,因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总之,目的论使我知道我该追求什么,理性让我知道我该怎样追求,由此产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义理解为利己主义,那就错了。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密尔说:“功利主义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义需要行为者对于自己的与别人的幸福严格地看作平等,象一个与事无关而仁慈的旁观者一样。从拿撒勒的耶稣的黄金律内,我们见到功用伦理学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样,爱你的邻人象爱你自己。做到了这两件,那就是功用主义的道德做到理论的完备”。根据联想原理,外在事物与人本性的某种愿望有着真实的联系.密尔认为这一自然基础就是人类的社会感情,“人是天然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性深入人的情感就形成人的社会感情。这是产生利他主义的心理基础。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会产生出公共利益为他们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形成使“他们自己的目的和别人的目的变成同一了;至少他们暂时觉得别人的利益就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一切对社会的联系的加强,并社会的一切健康的发展,使人人觉得在实际上顾到他人福利于自己更为有利。这种加强与发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与别人的福利化为一体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变越对别人利益加以实际上的重视。他后来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然重视别人的人”。社会产生合作,合作产生共同利益,继而产生共同的追求目标。这是利他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统一。

因此,密尔主张要尽可能地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合谐一致。他说,要使人们将最大幸福主义作为自己的实践道德,“功利主义有两个训令:第一,法律与社会组织应该使个个人的幸福或利益,尽量与全体利益调合。第二,教育与舆论对于人的品格是有极大的影响力的,在达两方面应该利用这种影响在人心中把他一已的幸福与全体的幸福紧密联

结。尤其是,为关顾全体幸福而应有的那种种积极的与消极的行为,应该与他自己的幸福相联系。”

那么,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该如何实施呢?密尔认为道德习惯的形成有两条途径:第一是利用外部制裁,造成苦与乐同道德之间的伦理联想,从而使遵循道德成为习惯。第二,广泛的社会生活、共同的利益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个人身上培养一种社会感情即在个人的心目中既有自己的分量,亦有他人的位置。

功利主义由边沁创立,密尔发扬广大,成为体系。尽管今天功利主义作为学派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功利主义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极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在约翰.密尔的这本著作中,功利主义伦理观发挥的淋漓尽致,其锐利的论战笔调和完备的理论体系,更令人倍加叹服

道德概念:

道德概念反映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道德概念的掌握在道德认识形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重视青少年一代道德概念的教育。

在我国青年和少年儿童心目中,对道德和不道德的理解,就其反映的内容说,是非常近似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风尚和学校教育的一致影响下形成了我国学生道德的共同倾向。对297名小学生和中学生所做的关于什么是遭德和不道德的行动的间卷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对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动的理解,尽管低年级儿童所陈述的具体行动情节不及高年级学生所陈述的详细,前者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及后者所涉及的广泛,但他们所陈述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行动的内容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青少年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动,93%是属于“助人”“为公”和“诚实”三类;不道德行动的70%是属于“损人”“损公”和“不诚实”三类。他们所涉及的绝大多数是属于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道德问题。

道德概念的掌握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关于儿童是非、好坏概念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是非、好坏概念,最初必然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儿童对是非、好坏的意义的认识同他家长的禁止与许可有关。“好”就是那些得到表扬、赞许和许可的事情,而“坏”就是那些带来惩罚、斥责或不再受钟爱的事情。大约到了九岁,一般儿童就按照他自己直接的个人关系去想象是非。比如打翻饭菜、打人骂人、从家里逃出去等就是这一年龄儿童能够自己列举出的坏事或不道德行动。这些显然是父母和教师的经常禁止的结果。大约九岁以后,道德概念就变得更概括些。他们自己能举出偷窃和打架这类过失,而不限于那些打人、骂人、拿别的儿童的玩具等具体事情。直到青年后期,他们才会认识诸如虚伪和自私等更概括更抽象的事情。

有人就中小学生对抽象道德概念的理解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对勇敢、负责和友谊等抽象道德概念的一些认识特点。研究者指出,从儿童对道德概念所下的定义来看,发展的一般趋向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只能指出概念内涵的特殊的、具体的方面,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已能从概念内涵的多方面因素中加以概括,指出概念的本质方面。从儿童对故事情节中主人公的道德品质的判断上看,小学低年级儿童是从行动的后果、行

动的外部现象上去理解道德概念的,少年和青年就逐渐倾向于从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内部动机等内心世界方面去理解道德概念。

学生的道德认识常常有许多错误概念或糊涂观念,例如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错看成是“逢迎”“拍马”;把向老师反映某同学的错误行动说成是“出卖朋友”,把对这种错误行动保持沉默说成是维护朋友间的“忠诚”;把破坏纪律当作“英雄行为”;等等。产生这些错误概念或糊涂观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有的可能是由于教育工作上的缺点,但也有的可能是由于未能正确掌握道德概念或没有把道德知识变成个人行动指南的缘故。教师要针对产生某种错误概念或糊涂观念的原因设法予以纠正。

道德概念是从具体的道德情境里的一些共同因素中抽象出来的。在具有明确而一贯的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在言行大体一致的环境中,儿童的道德概念,一般说来,就比较容易形成。反之,儿童倘若生活在另一种情境中,比如说,母亲说对而父亲说错,今天说好而明天说坏,家庭和学校支持完全相反的道德准则,或者一个人说的和他做的相矛盾,那么,在这样的情境中要使儿童产生明确的道德概念,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学生要完成道德概念的这种抽象,并使自己所掌握的道德概念能成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经验、道德知识和道德行动的实践。此外,一定程度的成熟和智慧也是必要的。这样,他们才会具有从各种不同的道德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道德原则,以及把抽象的道德原则迁移到其他的具体道德情境中去的能力

道德现象的发生有两个载体,一为进行道德实践行为的社会个体,一为处于旁观地位的社会他人。这两者由于所处地位的不同,故对道德评价的标准也有所差异。个体是从纯自我出发的,利己是其本性,但其现实表现却并非总是赤裸裸的,有时甚至有一种对纯道德的要求。而社会中的人,由于是理性拥有者,所以会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去考虑对个体行为的道德评价,这也正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群体的特性所在。

道德,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对于道德在人的实践行为中的心理层面的反映,则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从发生道德实践行为的主体的心理活动或说是道德意识的角度,探求一下道德的本质。

一、个体道德意识现象

人,首先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的。这是因为,没有了作为存在形式的个体,也便没有了他的一切。或者说,“存在先于本质”。[1](P6)道德意识现象也不例外,其发生和表现,也必定要依赖于人的个体存在。这也就意味着,人的道德意识,首先表现为道德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个体的自我道德意识又是如何表现的呢?首先,道德意识要在个体的道德实践行为之前或之后发生。发生于之前的,是这个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的预先认知和评价;发生于之后的,则更侧重对其行为的评价总结——或臧或否,皆依赖于本主体的认识水平。

现在,我们具体的看一下一个行为主体是如何对其行为进行认知和评价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一行为主体A,他出于某种心态给了另一主体B 500块钱——假设此时B正处于危难之中,急需钱用。就这么简单。下面,我们就分情况具体分析一下当时A的心境是怎么样的。

A将500块钱给予了B,如果A和B的关系较为密切,比如他们是夫妻或其他亲属关系,则

A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己内心对对方的深沉的爱。这种爱表面上是针对别人的,是利他的,给了他人以无比的温馨和爱护。但回到发出此种爱心的主体上,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他自己意识到或意识不到,这种感情的发生都是来源于他的要满足表达这种感情的本心的需求。也就是说,这种爱“不是别的,乃是对一个外在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着的快乐”。[2](P102)人们如果不用某种方式去表达它,“就会引起一种痛苦,强迫我们去阻止这种痛苦的是自我保持的念头”。[3](P755)所以说,A在此过程中所做一切的根本目的,或最初原动力,仍然是利己的,“对他人的爱不过是对于自己快乐之因的他人的心理反应”。[4](P200)以上是第一种情况,即A出于对他人的爱而实施了给钱这一行为。同时,还有一种可能是,A与B非亲非故,只是由于他目睹了处于危难之中的B的悲惨情境,进而在自己内心之中迸发出了一种悲天悯人之情。这或许使他想到了如果自己亦处于此种状态下的惨态——那是一种有心无力、欲求不能的莫名痛苦,是一种希望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极度渴求;也或许他根本没来得及或不屑思虑这么多,而只是为了避免由看到此种情境而引发的心理上的一系列不快,而又不想一走了之,一忘了之——因为这样只能会给他的心灵带来更大的痛苦:那可能引起其内心的内疚,不安——所以,他还是采取了这样一种表面上利人的方法,进而来追求一下心灵上的宁静。因此,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一样,都是通过表面上利人的一种方式,来换取一种作为自身更高欲求的心理上的平衡,精神上的快感。“如果这种感情得不到满足,他所感到的不快将甚于其它一切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招致的不快。”[5](P369)

除上述两者外还有一种情况,即A也有可能是抱着一种功利性的目的去帮助B的。“所谓功利,意即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由于这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或幸福。”[6](P212)这里强调的一点是“外物”,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在做出行为前后所想对象的性质有两种:一为客观化的自我,一为自我之外的他人或物。而功利性目的则专指后者。它本身又分两种:一为精神性功利目的,一为物质性功利目的,当然还可能是这两者的结合,兼而有之。举个例子来说,上文中出于爱人心和同情心的行为者A,其思虑对象是客观化的自我,而没有对外界的任何要求。因此,他是出于非功利性目的的。而抱有功利性目的的行为者A,则是将思虑对象首先着眼于自我之外的他人或物的。具体来说,假若A带有精神性功利目的,则他所期望的首先是此行为能否使别人产生对自己的称道之心、赞扬之情。如果A带有物质性功利目的,则他更关心日后B可能给予自己多少物质的报答。其实这两者,本质上讲,同出于爱人心和同情心的行为者A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精神上的最高快感。上文所述,皆属于对道德行为实践者的根本层面的心理分析,或说是其行为原动力的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个行为者在显意识层面上是如何认知和评价自己行为的。

仍然是上面例子中的A,他在给B500块钱这一行为前是如何认知,行为后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他极有可能是抱着一种真心实意帮助他人,不涉及任何别的目的的“纯粹的善良意志”去做这件事的。[6](P354)或者说,他至少从自己的主观意志上是以助人为目的的,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其他杂念。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他已经将助人这种理念变为了自己主观所要追求的目的,即其“本身即福利,此外更无别的目的的东西”。[7](P38)应该说,这是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他将某种理念的追求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抛弃一切人世间的纷繁芜杂和勾心斗角,为之奋斗而义无返顾,在所不惜。这是一种信仰式的追求,是自认为最美好最值得的追求,是人生的最高价值的实现方式。当然,要强调的一点是,这只是道德行为个体自认为的结果,是他的主观意志上对自我行为或行为思考的自我肯定,而没有涉及别人对他的任何态度或意见。

当然了,上面例子中的A亦可能有别的想法:比如,他也许是在助人与损己的激烈思想斗争下最终作出上述抉择的。他是在利与害的博弈中最终选取了助人这一行为。这个时候,我们至少可以说,他的行为不纯粹是一种对道德最高追求的行为,而只是在各种利害关系的较

量之下作的一种在外人看来是利他的行为选择而已。当然,他所作的选择是其当时所处心态下所能作出的所有选择中最符合他的自我要求的选择。这暂且不论,仅就道德追求的纯粹性来说,他显然是低了一个层次的。——这还是从他自我的心理活动层面说的。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从自我的角度来说,纯粹的道德要求应该是一种对自我的追求的理念的毫无怀疑的自我肯定,认为自我的追求的理念是千真万确、毫无纰漏的,这便是道德的本质。现实中的道德观念在其信奉者看来,无一不具有这种千真万确的真理性和神圣性。试想,当你向你的一个朋友撒谎时,有没有感觉这是对不撒谎这个道德戒律的莫大亵渎,进而引起自己内心的一阵不安呢?结果显然如此。

以上仅是从行为者个体的主观体验方面来阐释道德本质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道德戒律的社会性起源及其与人的趋乐避苦、贪生怕死的自利自保之间的关系。

人自从出生,便生活在社会当中,他每天要处理的是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刚出生的时候,对人来说,周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都不为我所知,一切对于我来说属于待知。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慢慢成长,渐渐地,他从接物待人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挫折,又不断修正自己的生活处事方式,进而积累了一系列经验。也就是说,小孩刚出生时,是有着“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一切都不怕,一切皆属于我,我想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8](P12)比如,他有一个玩具娃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便是其自我中心主义的活生生体现。但事实上,任何一个单独个体都不能拥有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属于整个世界的,每个个体只能享有其中的一部分权利,这一部分权利是全世界当中每个个体所作出的让渡。对刚出生不久的小孩来说,这同样没有例外,尽管他一出生便有着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色彩。继续上面的例子,小孩在随心所欲地玩了几天玩具之后,突然有一天,不想玩了,生气了,将玩具一摔,摔碎了。他可能解了当时一时之气愤,然而以后却再也没法玩了。他会很伤心,但仍于事无补。这是因为,他为了顺应自己的一时本性,超值享受了大家共同让渡的权利——他破坏了玩具娃娃的完整存在的权利。而反过来,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无法继续玩玩具。这种事情发生得多了,小孩子——作为有理性或正处于理性成熟中的人——便渐渐地有了一些经验并对之进行合理化分析,逐步认识到了上述道理。尤其是当他步入到人类社会当中后,他便更加理性地看清了人们之间关系的契约性——每个人都让渡一部分权利,只有这样,每个人才可更好地享有这部分权利,进而更好地、和谐地生活。

社会秩序、社会道德的形成亦是如此。人们最初的活动是顺应自己本性的活动,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冲动的活动。然而,大家都如此活动的结果,并没有使每个人的初衷都得以顺利实现,相反,更多的人是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权利。事情过后,人们——具有理性思维能进行长远打算的理性拥有者——开始反思,并最终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人都是有欲望的,人人都具有破坏性,而同时,人人又具有不被别人破坏的欲望。这便要求,每个人在行为处事的过程中,尽量地与人妥协达成一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才有可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道德戒律的产生,便是人们这种反思后的妥协行为的结果。从积极方面来看,它的存在,却正是维护了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当然了,它同样是以限制了人的很大一部分权利为前提的。但所有这些的背后,又隐藏着一个更大的原则,那就是公平、公正原则。它首先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你要享有的权利不能超越自己的范围,进而影响他人权利的实现。否则,别人也可以以牙还牙,损害你的权利。所以,人们在此信念下,一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权利不受别人践踏,只能遵循着这种契约式的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社会活动。这是道德的最初起源。而对于后来者们,他们一出生就受到家长、社会的强制和灌输,渐渐地这种观念也就根深蒂固了,甚至成为以后从事社会活动时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这是人们的思维惯性的结果。当然,它可能是如此的强大和顽固,以至于使人在行为处事时丝毫没有别的考虑,它已直接占据了你的头脑。这是人类社会中,尤其是稳定的社会

秩序下,人们经常的思维方式。比如现代西方国家中受了几百年法治思想熏陶的人们,对法律条文的遵从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毫不怀疑的。这从道德上讲,是一种纯粹的追求;但同时,这也是人的思维惰性的表现,是人们在某一较为稳定社会状态下懒于思考或疏于思考现有信条的表现。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遵循本信条在人们的心理预期中至少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坏处。

以上是对个体的道德现象的本质分析。然而,社会又不是只属于个人的,而是许多个体相互作用的场所。因此,一种行为的道德与否,还不仅仅是个人说了算的,它还需要其它的评价机制。

二、社会道德的分析

这里所讲的社会道德,是同个体道德相对而言的。既然个体道德是以行为的自我评价为特征的,那么,社会道德则是以自我行为的社会性评价——或者说是除却自我之外的他人对我的行为的评价——为特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依然是上文的例子,在A给了B500块钱之后,B作为钱的接收者,作为本事件的参与者,其内心首先会对A形成一个评价。他会认为A的行为是好的,是善的。究其原因,A给B 带来了物质上的功利性满足。B有了这500块钱,可以满足自己的一时需要,可以进行吃穿住行的活动。因此,他对别人的好的道德的评价,本质上源于自己对外的功利性要求,是他的利己之心的表现。所以,我们认为别人是好人没有任何别的根本性原因,只有“利己、自我利益、他人品德的好坏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是引发自己希望别人是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的根本原因”。[4](P569)

上面是从一个道德行为关系的受益者B的角度来分析的。除此之外,社会中还有其他更大一部分人,既非道德行为的实施者,也非其受益者,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此行为的呢?其看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再拿社会群体中除A和B之外的一个旁观者为例来说明一下这种情况。假设这一旁观者为C,他和A、B关系如下:

A(实施者)

C

(旁观者)

B(接受者)

旁观者C知道了A和B发生的关系。如果他关心此事并作了认真思考,则必定会对之有所看法。如果他是一个动机论者,像康德那样,他有可能认为A出于一个绝对善的高尚的道德目的而给予了B一些帮助。当然他也有可能认为是A出于其它的功利性目的而帮助B。这都无关紧要,因为他看到的仅是A给予B帮助这个事实,至于A到底是如何想的,他是无法也根本不可能去亲身做体验的。他所拥有的惟一本领是对这件事先作一猜测,然后再作一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他由于对此事信息掌握的不全面性,也就很难作出符合事实的中肯评价。因此,他要么对此一笑了之,不再关注,要么对之胡加猜测,褒贬不一。

而如果C是一个效果论者,他对于A的行为的评价可能会稍微好一点。因为,他看见了A 给B的那500块钱,这是实实在在的、毫不虚假的。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评价和看法,会更趋同于利益的接受者B。他认为不管A是怎么想的,这500块钱肯定是给了B的,B也确实从中享受了好处。

以上是两种不同类型旁观者C的看法。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看法呢?先看一下第一种类型的C。从其表现来看,他是立足于对A的心理分析基础上来发表自我看法的。也就是说,他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A的位置,从A的角度来看待此问题的,其善其不善,与A

所做的自我剖析如出一辙,这里不再具体分析。再来看一下第二种类型的C。在这里,C是将自己替换成了B的角色,通过B的亲身感受唤起了自我内心的共鸣,其好与坏,亦自然同B的看法没有大的差别。

其实,上面两者虽有分歧,但更深处却是有着共同性的。旁观者C无论从谁的角度去考虑,他首先是将自己的角色作了一下置换,将自己置身所发生事件当中,然后才得出结论的。这便表现了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并具有理性的人——的思维特性:以己之心,体人之心。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一大特点便是他具有理性,具有想到自己,同时能够体会他人的性质。这也便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它动物群体的根本原因。

就这样,我们对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分析已告结束。下面再来看一看社会中的人是如何在利己本性下追求自我心理平衡的。

三、利己和自我心理平衡

人的本性在深处是利己的,虽然在此指导方针下表现出来的行为未必都是那么赤裸裸的。这里所涉及到的首先是一个定义问题,即本性利己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哪一个层次上的。之所以称为本性利己,其实是个出发点问题,即人在考虑问题时首先必须从自身出发,以自身特有的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为前提。具体说,就是“我的每一行为都引发于我的动机或我的欲望或我的本能,而不是其他人的”,“我的行为不论何时,总是追求我自己的目的或企图满足我自己的欲望”。[9](P558)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人的一切行为思考的出发点是对自我精神性快感的追求。这是一个最高层次的预设,是人的本能,是人的一切行为的落脚点和指示灯。它在人们显意识中是无法显现的,当人们在行为前后进行思考时,它也是不可被直接体会的。但它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这正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合理性所在,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听从这种精神快感支配的。

而实际生活中的人,是不会去绞尽脑汁思考上述自己行为的根本合理性的。他们的行为中的意识是属于一种亚层次的,比上面的精神快感低了一级。在这个层次上,人们只要在行为前后稍作思考,是可以有所体会和意识的。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性快乐,一种是感官的快乐。前者主要表现在对做了一件好事后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后者则更为浅显,一切感官刺激的满足便属这一种,如吃饭后的满足。这两者相比,前者对社会发展来说,更具有合理性,因为它“更持久,更稳妥,更便宜”。[6](P243)这是人类具有理智所致。人的理智的特点就是更倾向于考虑长远性的生存欲望的满足,而不仅仅计较当时当下的感官刺激的满足,或一时冲动的情感满足。而后者,则主要是指人的生物性本能,或者说接近生物性本能的冲动,用弗洛伊德的话讲,就是只遵循“唯乐原则”的“本我”的属性。[10](P5)而所谓唯乐原则,是指“本我在受到信息源的作用后,不顾一切地要解除由此引起的紧张和痛苦,寻求快乐”。[11](P131-132)

在一个人的任何行为的意识当中,都可能包括上述两种快乐或说是欲望之争,尽管两者的强度比例或许有所差异,而最后的结果则必定是其中某一者的胜利。这里面的胜利者,在意志自由的行为者看来,一定是“更为可欲的快乐”,[6](P243)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道德要求,亦多属于对人类的前者的规定。这即要求人们有爱人之心和同情之心,至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已经在前面作了分析。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尽量保持人们的这种心态。首先,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他是有赖于别人对自己的承认和肯定的。这便为他要平等对待他人、与他人进行合理的功利交换奠定了

心理基础。而随着人类社会对此要求的不断加强,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方式便会变成一种习惯,进而在以后行为处事的过程中不再考虑其来源。这便是爱人心和同情心的产生能够经常在人身上得以表现的原因之一。人们在社会中地位的追求,首先是对平等的要求,最起码是心理上的平衡:自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低一等、矮一截,这或者称为人对自尊的要求。如果有谁侵犯了他的这一点,他便会毫不客气地加以反击。当然了,如果体力上不足以维护自己的这种尊严,最起码,他也将在心理内部寻求一个平衡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胜利法”。正如尼采所说,“在还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人们要求自由。如果得到自由,人们就要求超等的权力,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权力(因为力量不足及此),人们就要求‘公平’,也就是平等的权力。”[12](P21)所谓的同情心,嫉妒心,这表面上看绝对相反的两种心态,本质上都是人的这种自尊要求的体现。只不过,同情心是针对事实上的弱者,而嫉妒心则是针对事实中的强者而已。以上两者都是对社会中事实不平等的不满的发泄,它们在根源上都是利己的,是对自我尊严的一种保护。当然,对被爱者和被同情者来说,这也正是他们要求和得到平等的一种方式。现实中的不道德的行为,多是由于对精神快乐的不屑,而对感官快乐的特别钟情所致。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求人们加强自身的修养,多多注意自我品性。此过程是较为漫长的,但形成之后,却是最持久的,发自内心的。其次,针对上述办法的弱点,我们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外在环境的因势利导和违规制约。任何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加强对违反道德行为的舆论谴责或法律制约都将会是有效果的。当然,用物质利益的手段来调动行为者的积极性,让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能在更大程度上利于他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虽然是最无奈的办法。

道德的本质道德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质,回答

道德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道德的本质问题有

很多探讨。宗教神学认为,道德是上帝、神的意志的表现。

唯心主义否认道德有客观的物质基础,或者把道德归结

为人的情感意志、内心活动;或者把道德归结为某种客观

精神、“善的理念”。旧唯物主义中有的从人的感性需要、

生理本能、自然属性解释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有的则把道

德与物质生活水平直接相联系,认为道德水平是被物质

生活水平所制约的。这些观点对道德的本质的理解不正

确,没有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蕃篱。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

理论,道德与人的物质生活紧密联系,但并不是直接受物

质生活水平制约。道德是受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

特殊的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它是一种特殊的

调节规范体系;与科学、艺术相比,它是一种把握世界的

特殊方式,即实践精神的方式。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对它

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经济结

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道德体系是指

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主要包括道德意

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而道德活动是在道德意识和道

德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道德意

识和道德规范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

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对人们的道德行为的要求。因此,有什

么样的经济结构、经济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

道德要求。在人类历史上,与不同的经济结构相适应,产

生了不同的道德原则与不同的道德规范。因此,便出现了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

义社会的不同的道德体系。第二,在阶级社会中,处于同

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其道德观念有所不

同,在经济生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道德观念在道

德生活中也处于统治地位。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

虽然处于同一经济结构之中,但是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

不同,实际的经济利益不同,其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也有

所不同。比如,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要求维护贫富贵

贱的差别,而广大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阶级则要求“均贫

富、等贵贱”。所以,在阶级社会中,虽然不同的阶级处于

同一经济关系之中,但由于阶级利益的不同,各阶级之间

除了一些相同的道德观念之外,还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

全对立的道德观念。而在几种不同的道德观念之中,哪个

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占居统治地位,哪个阶级的道德观念

在道德生活中也就占居统治地位。这是因为,支配着物质

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没有精

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

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

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2页)第三,经济关系的变化迟早要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

一部分,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的使命是为

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当旧的经济关系被

新的经济关系取代之后,新的经济关系则要求人们的道

德观念发生变化,要求用新的道德观念代替旧的道德观

念,以有利于新的经济关系的巩固与发展。同时,新的经

济关系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这就为新的道德

观念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物质关系的基础。旧的经济关系

被新的经济关系取代之后,旧的道德观念就失去了赖以

存在的基础。同时,旧的道德观念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经济

关系的要求,所以总是要受到新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在这

种情况下,旧道德就日趋衰亡。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新的

经济关系对旧的、过时的经济关系的代替,也会引起新的

道德对过时的道德的代替。即使在同一个社会里,经济生

活中某些重大的变化,也会引起道德观念的相应变化。比

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的道德体系虽然没有根本

的变化,但是某些道德观念在它的后期与前期是不大相

同的。这种变化的根源,就存在于经济生活的变化之中。

总之,道德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受经济关系

制约的一种意识形态。之所以把道德称为特殊的意识形

态,是由于把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较时,它又有着区

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的本质。这种特殊本质表现为

它是一种调节规范体系。社会意识形态除了道德之外,还

有政治法律思想、艺术、哲学、宗教。在整个的意识形态中,只须有道德是由各种准则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其余几种或者根本不是行为规范,或者虽含有一些行为规范,但

不够成体系,其性质与道德规范也不相同。

道德作为行为规范,与法律、政治规范相比较,又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道德

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所谓非制度化的规范,是指

那些不以制度面貌出现的行为规范。上层建筑中的法律

规范、政治规范都是制度化的规范,它们是在一定的政治

法律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国家机构或政治团体制定,以法

律条文、章程、制度的形式加以确认的行为规范,是社会

制度的一部分。道德规范则不是这样形成的。有些道德规

范也可能被写进国家的宪法、法律之中,但道德规范不是

靠国家机构或政治团体制定出来的,也不是作为制度被

权力机构颁布的。道德规范是被社会绝大多数人认可的

行为准则,它是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

程中逐渐形成的生活秩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

它不是写在制度、章程、法律条文之中.而是体现在人们

的行为上,或是深藏于人们的品格、意向、价值观念之中。第二,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所谓非强制性

是指道德规范不是靠强制力量迫使人执行的,而是人们

赁借其内心信念的力量自觉自愿地去执行的。法律规范

的执行离不开强制手段做后盾:政治规范也是带有强制

性的。人们违背法律规范和政治规范,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社会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手段,迫使那些不遵守法律、

政治规范的人把自己的行为纳入规范之内。而道德规范

对人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具而强制手段。对于违背道德规

范的人,不能给予强制性的惩罚。社会舆论对那些不讲道

德的人会有或大或小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是强制性

的。这种压力对于没有荣辱感、义务感,不知良心为何物

的人来说,不起任何作用,甚至不构成压力。他可以我行

我素,而置外界舆论于不顾。这种压力要发挥作用,也必

须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使其产生内疚、自责、反省,从而改变自己的不道德的行为。所以归根结底,道德规范是通

过内心信念起作用,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强制力量起作用。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在道德规范尚未变成

行为主体的内心信念时,它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是一种客

观的东西。不论行为主体是否承认它,是否按照它去做,

社会都要用这个规范去要求,去评价行为主体的行为。但

是,如果外在的道德规范不能变成行为主体的内心信念,不能转化为行为主体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不能转化为行为主体的自我要求,道德规范对行为主体就不会起到

规范行为的作用,不会促使行为主体自觉地按照社会的

要求去做应做的事。所以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不同,它必须是在行为主体真心诚意地接受,把外在的要求变为内在的自我要求时,才能起作用。而法律规范与政治规范不论行为主体是否从内心接受,都要起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把道德规范称之为内化的规范。以上诸点表明,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体系。

道德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不仅是特殊的规范调节体系,而且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实践精神的方式。马克思认为,科学、艺术、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方式,它们各有特点,不能互相代替。科学对世界的把握是把世界作为一种完全

客观的对象加以认识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自己的矛盾、规律,而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些矛盾、规律不以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利害关系而发生变化。这种把握世

界的方式是理论思维,所追求的是真实、真理。这种把握方式中的基本的矛盾是真理与谬误。艺术把握世界的方

式不是理论思维,而是形象主体借助于他所创造的形象

把握世界,反映主体对美的追求。所以艺术的中心问题是形象问题;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美与丑的

矛盾;艺术所追求的是形象的美。道德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不是通过主体的思维把握客体的内在规律,也不是通过主体创造的形象反映主体对美的向往。道德对世

界的把握是要认识与处理主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握

主体在世界中的地位、价值。就是说,道德对世界的把握是包含了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这两种要素在其中的。道

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理想等都是人的精神现象,是精神活动。而仅有这种道德精神活动,不把它付诸行动,不用它指导自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也不能称之为有道德。所以道德以是一种实践,是按照一定的准则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价值关系的实

践活动。道德所追求的是善,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的基本矛盾是善恶之间的矛盾。道德对世界的这种把握世界的

方式虽然不是科学手段,不是科学论证的手段,但是它具有科学手段所不具有的优点。道德使人在日常生活的经

验中,理解、把握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寻找社会发展和人类完善的理想境界。这种理解、把握、寻找都不是通过逻辑论证,而是从自身经验中得出的世界的道德评价。恩

格斯曾指出,如果群众的道德意识把社会现实的这种或

那种现象、这种或那种经济事实评价为不公下,那就证明

这个事实本身已经过时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卷第209页。)道德对世界的把握,一方面通过道德评

价把世界分为善的与恶的、正义的与非正义的、应该的与

不应该的,另一方面用这种评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把

“应该”、“不应该”变成一种道德命令去执行。

道德的本质借助于具体的道德规范体系表现出来,并通过各种机制得以实现

道德的本质是人类的共生性亦即互为条件性,这是永恒的。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因为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生存状况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在阶级社会,因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人民的需要,甚至会出现道德规范背离道德本质的情况。

先有信仰,人的心灵和身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命运如何,怎么变化在这个社会中?这个人生来就要面对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他的信仰里,信仰是标准,道德是对信仰的个人解释,信仰的内容应该是不改变的,而人的道德却可能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而违背了他的信仰,个人组成集体,如许多不同的信仰团体,在现在的环境下,按少数个体服从多数个体规则确定集体的信仰和道德,集体组成国家,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确定社会公共信仰,即国家法律,按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确定社会公共道德。“道”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理解标准的解释,“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的执行标准的解释,“道德”可以认为是人对信仰判断标准的解释。同一种信仰的标准应该是唯一的,可是人因为各人的悟性或智慧不同,所以道德也不同,信仰和道德在内容上都有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许可做什么。

道德的一般本质

道德的一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这些规范作为准绳;可是要判断已知的道德规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为标准,应当寻找道德以外的淮绳,即道德的目的性。 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认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密尔认为这是一个公理,是经验事实。他说:“只有人真正见到这个东西才能够证明这个东西是见得到的,只有人听到这个声音才能够证明这个声音是听得见的,同理,我觉得只有人真正欲望这个东西才是这个东西是可欲的那个意见所可有的证明。”这就是说,快乐之所以是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因为人们在事实上是以此为目的的。对于快乐的可欲性,密尔说:“不是极乐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暂,快乐多而有变化,并且主动的快乐比被动的断然占多数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间有一些片刻的极乐。”人追求的快乐本质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尔反驳责难者道,如果说快乐论是猪的主义,不是功利论者把人降格到猪的水平,而是那些攻击

者把人与猪等同起来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人除了享受猪的快乐之外.好象就没有别的快乐可享受似的。 密尔认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于乃是追求快乐的工具。而公道与否的外在标准则是功利。人们认为不公正的行为往往是人的自由权利受到侵犯,或者财产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别得到他应得的东西,或者一个人得到了他不应得的东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为恰好反过来:留重别人的自由和财权,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守约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为必需,还在于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建立友谊,制订契约。社会生活关系决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于确保这种关系。只有无损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证。 那么,既然人人追求快乐,道德的普遍约束力又从何而来呢?这要靠理性的利害权衡,靠人类以往的全部经验。——这是密尔的所谓“联想原理”。“人类由经验知道各种行为的趋势;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并一切道德上规律都是依据于这种经验的。”通过以经验为依据的理性权衡,我们就能知道获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这个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归根到底不过是对最好的行为方式的认识和规定。我不说谎,因为我的理性告诉我,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比说谎带来的好处大得多;我不偷窃,因为我知道,偷窃是要受到惩罚的,况且我也有自己的财产要保护;我反对某些个入侵害公氮因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总之,目的论使我知道我该追求什么,理性让我知道我该怎样追求,由此产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义理解为利己主义,那就错了。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密尔说:“功利主义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义需要行为者对于自己的与别人的幸福严格地看作平等,象一个与事无关而仁慈的旁观者一样。从拿撒勒的耶稣的黄金律内,我们见到功用伦理学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样,爱你的邻人象爱你自己。做到了这两件,那就是功用主义的道德做到理论的完备”。根据联想原理,外在事物与人本性的某种愿望有着真

1怎样认识道德的本质

一、简答 1.怎样认识道德的本质? 2.怎样理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的联系? 3.怎样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二、辨析 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所提倡的。 2.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个体与社会永远都是矛盾的,不可能统一。 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终身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论述 1.材料分析: 廖晓义,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的一天,廖晓义在社科院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正在恶化,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十分薄弱。从此,廖晓义开始自觉投身于环境问题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为了环保宣传,她八方游说,到处求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己编导、主持和剪辑,拍成了电视片《环保时刻》;为了环保事业,她离开了年幼的女儿,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博士梦,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与此同时,她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建立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指导创立了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回收系统,并且积极倡导、推动全国著名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绿色社区”的工程。她的努力逐渐被社会认可,她所追求的事业正在成为众人的追求目标。 请你结合上述案例,运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学习的理论对廖晓义的人生价值进行分析。 2.结合大学生中的具体案例,谈一谈应该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职业道德概论考点总结 (2)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就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靠舆论、习惯与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所有行为关系的总与。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与规范人们的行为;靠舆论、内心信念与传统习惯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就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得一种行为规范。 二、道德的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 一般本质:指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就是经济关系的制约。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 特殊本质: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与其她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表现为:道德就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即就是非制度化的规范、非权力规范、内化的规范; 道德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就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就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的特点 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社会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三、道德的类型:社会道德, 职业道德, 家庭道德 四、道德的基本功能 调节功能,论证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 一、职业的道德意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二、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原则:为人民服务。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新的劳动态度,就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就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悉业务。 三、职业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特征: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具有有限性;职业道德的规范内容具有职业性、稳定性、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具有层次性;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职业道德的作用方式具有一定的权力强制性。 作用:1、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就是职业生存的条件;3、对从业人员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对社会道德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她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 一、教师职业: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就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1、教师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教师就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就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师就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2、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3、教师的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二、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劳动的目的与任务的特殊性 ---教育劳动的目的就是培养人; ----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2、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对象的向师性;(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的双重性。 3、教育劳动方式与工具的特殊性 劳动工具的特殊性;劳动方式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1)教师职业活动最富有创造性,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规程、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如此。教师还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3)教育就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4)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就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 4.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关系众多,组成复杂;(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教师职业规范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 由于人类社会分工与劳动分工,形成了纷繁复杂的职业。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在教育劳动中形成的。在教育劳动中,主要有四种利益存在:教师的个人利益、学生的个人利益、教师集体的利益、社会教育事业利益。为了有效而顺利地进行教育活动,需要调节各种利益矛盾。教师职业道德正就是由于调节教育劳动实践中的利益关系,保证教育劳动顺利开展的需要而产生与形成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大体上可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中国历史上的教师职业道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教育中的伦理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随之发生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表现出历史继承的必然。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大学面临着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方式的转变。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比其她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影响比其她职业道德更深远;调节方式更具自觉性。 三、学习与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树立新型的人才观;(2)确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3)教师培养与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是完成教师的崇高职责与历史使命的需要;就是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就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同并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大学教师就是大学精神的践履者、承载者、直接体现者、建设者。 二、大学精神的内涵: (1)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自由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2)独立自治的精神、独立自治就是在指大学作为一个 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她势力的控制与干预,有自由、自主地决定与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3)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就是在科学研究中凝练与提升出来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 其成果的升华。(4)开拓创新精神、就是指向科学研究;指向人才的培养;指向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精神 学术自由的精神的阐述: 学术自由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学术自由就是西方大学精神中最为经典的部分。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 与学生“学的自由”两方面。“学术在本质上必然就是独立的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就是 学术”。 大学的开拓创新精神:1,就是指向科学研究2,指向人才的培养3,就是指向社会发展 三、大学精神的作用 1,定向与规范作用2,维系与凝聚作用3,激励与驱动作用4,感染与教育的作用 四、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二、权利与自由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三、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四、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 怎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基准性。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 选择与道德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教师道德市建活动的行为准则。此原则对教师道德行为具有普遍 的约束力与指导意义。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本质性。此原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本质最直接、最集中 的反映,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她各种不同类型道德的最根本、最显著的标志。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 稳定性。此原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相对具体性。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自身独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调节教师个人与她人,以及与社会间关系的根本的行为准则,集中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 的本质,具有与其她职业道德不同的独特性,且这种独特性或这种区别具有本质性。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客观依据包括:1,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2,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的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确立的依据: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就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育规律。 2、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原则确立依据: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体现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就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 求。 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3、教育公正原则 依据:教育公正就是社会公正总原则的要求;就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就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要求:坚持真理;办事公道;一视同仁。 4、依法从教原则 依据:依法从教就是依法治国原则在教育领域贯彻的要求;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与教育人道主义 等原则的重要内容与贯彻保证;就是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长,特别就是教师与学生等各 方面社会关系的要求;依法从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求:尊规守法;宣传法治思想,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基本内容: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教育人道主义确立的客观依据:教育人道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就是处理 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不关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作斗争; 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矛盾冲突的原因(已考) 师生关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对待的态度 等。 师生关系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伦理关系;教育管理关系就是核心;心理关系就是重点,法律关系就是条件,人 际关系就是基础。 1、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层次上的差异性 情感,角色期待上的互动性 评价标准上的冲突性 2、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 教育教学方式云涌不当 缺少必要的沟通 “代沟”与“心理差距”的存在 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 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第三节师生关系的道德调节要求 一、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就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承受者,也就是学校管理活动 的主要对象、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1,尊重学生就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友好、平等、信任、自制就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3,对学生 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另 一重要方面。它包括:一就是尊重学生个性,二就是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 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1,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就是 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2,教师应当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严格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爱护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就是一门学问。严格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而有理。(2), 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教师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分析 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劳动的集体性决定了成员的依赖性;教师集体中的个体具有独立性;教师集 体中的个体具有价值目标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2、教师集体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 (1)由于教育劳动的分工所导致的矛盾;(2)教师之间由于存在着的个体差异,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3) 教师集体中的成员作为不同冲突的利益主体所导致的矛盾;(4)历史传统与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教师 集体中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教师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一、关心集体 (一)关心集体的重要意义(1)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与谐的集体对教师个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2)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二)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 的具体实现路径(1)一个关心集体的教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2)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 对待集体的矛盾(3)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三)关心教师集 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1)教师所关心的集体就是一种真实的集体(2)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 益的实现a,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b,要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c,为教 师创造良好的学习进修条件,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二、尊重同事 (一)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1)尊重同事就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2)尊重同事 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二)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2)尊重不同学科的 教师(3)尊重优秀的与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4)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与教育思想的同事(就是办好大学的必 然要求;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式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5)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6)领导与教师 的相互尊重a,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b,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难c,维护领导的威信 领导尊重教师: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事业心、教师的民主权利 三、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的意义: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事从学校与育人的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 极性、创造性与个性风格,又能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促进、 互相激励的教育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团结协作的内涵: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行动,学校院系与教研室的团结协作传统,学 校中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氛围等。具体地说,要形成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氛围,又应该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就是处理好教授同一年级以及同一班级的教师之间的关系;二就是处理好从事同一学科与不同学科教学研究 教师之间的关系;三就是处理好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关系;四就是处理好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五就 是处理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的教师之间的关系。 1,高校教师的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与发展性团结协作 (1)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就是以保持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与气为目标与出发点。 (2)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就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与出发嗲吧,表现为教师同齐之间为 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与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出当前,“言者无罪,闻者足 戒”,寻求与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在价值取向 上,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肯定与追求第二种意义上的团结协作 四、有益竞争 (一)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1,就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2,就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 要3,就是促进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二)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 符合道德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与协作的关系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节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之实现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依据:1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2形成教师对 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3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社会规范与激励机制: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这种激励机制大体分两个方面内容:一就是主体的自我激 励二就是客观的外在激励 就内在依据而言,将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设定为规范与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就是由道德本然意义上所 具有的抑恶与扬善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所要求,所决定的。换言之,就外在保证而言,教师集体道德的实现,既需要 规范机制防范道德之恶,又要求激励机制褒扬道德之恶。 第七章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1、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2、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造就有用的人才。教师对待教学 的态度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教师严谨治学,善于钻研,勤于进取,学识渊博, 热忱教学,精心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1)教师的业务素质跟不上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2)积极的教学 效果需要教师高度的自律精神支持(3)“浮躁”之风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3、做好教学工作就是展现教师的良好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没有工作本领就不能做好工作,没有特定的专业素质就不可能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由教师的业务素质所决定。离开了具 体业务,教师道德就失去了载体,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学就会落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第二节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摘要:本文从哲学、生活、个人等方面对道德的本质提出问题,并尝试研究与解答。作者尝试解释道德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道德的本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个人与道德关系。并在这些论述中提炼出道德本质的四层含义:有益性、利益性、社会性、个别性。 关键词:道德,本质,生活,个人,利益 一、什么是道德的本质 道德一词近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的繁复决定了统治阶级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法律、武力来强制社会功能在一定的秩序下稳定运行。而这时就出现了“道德”。道德正是为了弥补武力的空缺,以柔的方式来约束人类的行为,并保持社会能够在一定的秩序环境下运行。 什么样的才算是道德呢道德的本质又是什么这里就需要我们研究“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别。从我们的第一印象里可以想到的是道德等同于利他,非道德等同于利己。实则不然。在我看来,“道德”是一种互利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能够同时得到利益,或经济上的、或心理上的。而相对的“非道德”则是一种互损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同时损失了一些,或经济上、或心理上。正如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所认为的,“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1]而道德能够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说明它能够给人类带来利益、带来快乐。即道德的有益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它作为思想关系,就其一般本质而言,是对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特殊本质和规定性,从而使道德成为凭借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认为道德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2] 不同我国古代的道德本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的、有基础的道德本质,即道德是建立在经济之上的。我国古代道德观更强调一种精神上的层面,是一种虚拟的道德。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道德观。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有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从哲学角度上来说,我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即道德拥有利益性。 综上,我归纳出哲学范畴内道德的本质所具有的两层内涵,一是有益性,即能够对人类产生相互的、公众的利益;二是利益性,即人类的道德行为都是由某种追求利益的目的而出发的。 二、社会中的道德本质 道德既然是用来约束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就必须不能脱离与社会生活而存在。在社会中并不是北大的学生一定比河大的学生有道德,并不是奥迪车主一定比奥拓车主有道德。社会中的道德已经不需要像哲学理论中那样的看不见、摸不着了,它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实像的转化。比如: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都是有道德的体现。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道德的本质是否可以大范围的适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 我们用到的是反证法。简单的以“拾金不昧”为例。“拾金不昧”是大众所能公认的,没有任何异议的道德行为。对于拾金者,虽然他将得到的金钱失去了,但是他所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即自尊心、自豪感的极大提升。而失主找回了自己的经济损失,所以说他们之间成功达到的“互利”

伦理

伦理学Ethics 导论 第一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作用第二章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第三章道德原则第四章道德范畴第五章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第六章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 第七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八章应用伦理学 导论 1.了解道德与伦理及其区别。 2.掌握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3.认识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类型。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伦理学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三、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类型四、中西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学科二、关于伦理学对象的科学规定 三、关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四、学习伦理学的方法 一、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学科 (一)伦理 1、从伦理的词源来看 “伦理”最早见于《礼记·乐记》。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伦,从人,辈也, 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说文解字》) 伦理: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原则。 清代末年伦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西方最早的伦理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 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 (二)道德 1.道德一词的历史发展 “德”字的发展 殷商:甲骨文的“德”字;“得”“德”相通。 西周:提出“敬德保民”。“德”字获得完全的道德意义。 春秋:“德”的内容又有发展,并区分“吉德”与“凶德”。 “道”从首从足,原义为道路,后引申为法则、规范、规律等。 “至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事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德经》 “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刘熙)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许慎) (以善德施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 “道德”一词的最早出现: 故学至于礼而后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道”指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即人之为人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等外在要求,包含着某种客观性;“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指人们坚持行为准则的道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偏重于主观的方面。。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一)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一般本质)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反映着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都是受经济关系制约的,具有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又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从而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现象不同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特殊本质)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查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深层本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 由于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彻于人类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能动作用:使人们从伦理关系上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伦理观念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以巨大影响,调节和引导着这些活动,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生活秩序。 1、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1)从“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原本是休谟提出的著名难题,即所谓的“休谟法则”。“实然”、“是”、“事实如人类增强了走向理想未来的信心,并充分展示出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理想世界的主体性。 (2)从“规范性”与“导向性”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实然的存在,那么,作为人类行为的善恶准则,就必定表现出对人的行为的相应的约束性,即把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一定限度内,以此来维持一定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应然的东西,那么,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就不能是“消极防范”,而是应该在这种规范性中体现出一种“导向性”,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导向,把人们引向德性。道德的规范性与导向性的这种统一关系,充分展示出道德作用于世界的特殊性。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n一、道德的本质n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n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n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受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的制约。因此研究公民道德修养首先应当对道德进行概略地了解和把握。 一、道德的本质n一道德的含义n一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 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n二是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n三是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 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的调节机制。二道德 的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道德是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 识形态这就是道德的社会本质。 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n一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n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体系等。n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被经济关系所决定、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n道德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二道德的结构n 道德体系是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以及某些特殊领域内的道德要求等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n一道德的特点n首先道德的相对独立性。n 其次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二道德的作用n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n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n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n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 二道德的作用n一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n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n三是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n四是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一、科学地认识世界n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也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它决 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面对 社会。 一科学的实践观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n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原则n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思想体系n四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地认识世界 二、积极地对待人生n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

2010级伦理学复习要点

导论 1.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或道德科学。 2.一般说来,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伦理学是对道德现象的系统认识,体现的是对道德的思考。 3.道德现象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4.道德活动现象是人类生活中围绕善恶而进行的、可以用善恶观念评价的群体活动和个体行为。 5.道德意识现象是在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6.道德规范现象的一定社会条件下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7.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两个方面) 8.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们都强调,“为学”主要是学习有关伦理道德的知识。 9.在西方,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把ethos的意义加以扩大和改造,构建了伦理学这门新的学科。 以上全部为“识记”。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本质,即道德现象存在的根据,它决定着道德现象的存在和发展。 2、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3、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等非强制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关系的。 4、道德规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是制度化的规范,是经国家、政治团体或阶级以宪法、章程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意志,是特殊的社会制度。而道德规范则不同,它并没有被制度化,不是被颁布、制定或规定出来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第二、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法律规范既然是一种阶级意志的特性,就必然要以强制手段强迫人们执行。道德规范的实施则不同,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实现的。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现。政治、法律规范无须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可和内化,是否守法、是否需要制裁都要看结果。 5、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为什么被称为实践精神的方式? 道德是社会意识,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思想关系,因此它是一种精神。但道德作为精神又不

伦理学导论 第1章

第一章导论 伦理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哲学社会科学。 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1.伦理学的由来 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最早创设于公元前4世纪的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命名了“伦理学”这个学科,并在雅典的学园里系统讲授伦理学,留下了《尼各马科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和《大伦理学》三部著作。不过,西方关于伦理学内容的研究,则在比亚里士多德更早的时期就已见端倪。 中国的伦理学研究,早在先秦诸子百家时就已展开。若以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语录的《论语》为标志,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只是那时的研究并不是以伦理学学科的名义展开的。 《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伦理学专著。 ●思考:中西伦理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直至今日。 自己想过一切的人最好, 那些肯听良言的也还算好, 只有那些自己什么也不想, 对他人什么也不听的人最糟糕。——尼各马科伦理学 最公正的最为美好, 适意莫过健康常在, 让快乐永远充满胸怀。——尼各马科伦理学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用政治手段来治理,用刑罚来整顿,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道德经 ——有智慧的人善于运用契合方式,无智慧的人最易与人分道扬镳。自然界的法则不分亲疏,它总是与有能力的人一道。 西方先有,日本译来,中国最早。 Ethics moral principles 2.何为伦理学——对象 (1)伦理求证 ①事物的条理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的内心。乐与事物的伦理相同。所以,只懂得声音不懂得音乐的,是禽兽。只懂得音乐而不懂得乐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理。 乐音。《载敬堂集·艺文》:“音者,声之协出也。春秋卜商曰:‘声成文谓之音。’(《诗序》)汉朝郑玄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 ②人伦道德之理 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天伦:天地君亲师 人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人伦规则:忠、孝、悌、忍、信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图:凤凰、仙鹤、鸳鸯、鶺鸽、黄莺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四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四德: 儒家四德:孝、悌、忠、信 孟子四德:仁、义、礼、智 女子四德:德、容、言、工 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是六纪也。” 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 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 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社会行为规范。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