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大绳滑绳、割绳作业和大绳的正确使用

钻井大绳滑绳、割绳作业和大绳的正确使用
钻井大绳滑绳、割绳作业和大绳的正确使用

钻井大绳滑绳、割绳作业和大绳的正确使用

一.滑大绳与割大绳的目的

钻机的提升能力决定了钻井大绳的配套标准,各类钻机提升载荷不同,配套大绳的类型以及抗拉强度也不同。大绳的使用寿命与其配套时设计安全系数以及使用方法有关,各类钢丝绳最小安全系数API标准见表一,钻井现场常用大绳抗拉强度数据见表二。在大绳类型选定之后,其使用寿命完全取决于现场的正确操作。

备注:本抗拉强度数据表只针对金属芯、6*19、强化犁钢材质的钻井大绳,现场使用时以厂家提供的数据为准。

大绳在使用过程其磨损主要分为两种:

1.贯穿整条大绳的磨损。

2.关键磨损点的磨损。

关键磨损点主要分为两种:

1.钢丝绳与滑轮之间的接触点(取决于井架高度与提升点)。

2.特殊拐点,即滚筒上两圈之间的转换点(取决于滚筒直径与宽度)。

为延长大绳的使用寿命,只有定期改变关键磨损点的位置。滑绳与割绳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分散关键磨损点,尽可能使整条大绳的磨损达到均匀,以避免关键磨损点长期作用于同一位置而造成大绳局部损伤,从而影响整条大绳的寿命。二.大绳功的计算

为了分散关键磨损点,现场以大绳所做的功为参考依据。在转盘钻井各种工况条件下,包括钻进、取芯、打捞、起下钻、下套管等,根据API标准,其计算公式如下:

1.在井深为H时起下一趟钻大绳所做的功

T m=〔PH(H+L)+4H(W +d /2)〕*10-6

其中:T m=大绳功(ton·km);

H=起下钻时的井深(m);

L=一根钻杆立柱的长度(m);

P=钻杆在泥浆中的单位长度的重量,(包括工具接头,kg/m);

W=游动系统总重量,包括游车、大钩、吊卡等,(kg);

d=有效钻铤重量,即钻铤浮重减去与钻铤等长的钻杆的浮重,(kg)。

2.从井深H1钻至井深H2时大绳所做的功(ton·km)

T d=2*(T2–T1),钻进过程无划眼;

T d=3*(T2–T1),钻进过程每个单根打完划眼一遍;

T d=4*(T2–T1),钻进过程每个单根打完划眼二遍。

3.从井深H1取芯钻进至井深H2时大绳所做的功(ton·km)

T d=2*(T2–T1)。

4.下套管时大绳所做的功

T m=1/2*〔PH(H+L)+4HW〕*10-6;

其中:T m=大绳功(ton·km);

P=单位长度的套管浮重(kg/m);

H=套管下深(m);

L=套管单根的平均长度(m);

W=游动系统总重量,包括游车、大钩、吊卡等,(kg)。

考虑到钻井作业的复杂性,上述公式并不能完全、真正反映大绳在各种工况下所做的功,譬如震动应力、摩擦应力、加速度等,但作为正确使用大绳的一种参考,已经完全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

那么,大绳在什么时候应该进行滑大绳、割大绳作业?大绳累计做功达到多少时才应该进行割大绳作业?滑绳与割绳长度又该如何确定呢?

三.钻井大绳割绳前累计功API标准数据的应用

滑大绳的目的是尽可能均匀分散钢丝绳系统中的摩擦,使绳系中各关键摩擦点不断改变位置。但滑绳不会影响滚筒上的特殊拐点,为了避免大绳上的某一点一直作用在拐点位置,就需要进行割大绳作业。割绳作业的依据是使在滚筒顶端割掉的钢丝绳恰好达到或尽可能接近其使用寿命。表三为常用钻井大绳割绳时大绳累计功API参考数据。

滑大绳、割大绳使用及计算方法

钻井大绳滑绳、割绳作业和大绳的正确使用 一.滑大绳与割大绳的目的 钻机的提升能力决定了钻井大绳的配套标准,各类钻机提升载荷不同,配套大绳的类型以及抗拉强度也不同。大绳的使用寿命与其配套时设计安全系数以及使用方法有关,各类钢丝绳最小安全系数API标准见表一,钻井现场常用大绳抗拉强度数据见表二。在大绳类型选定之后,其使用寿命完全取决于现场的正确操作。 备注:本抗拉强度数据表只针对金属芯、6*19、强化犁钢材质的钻井大绳,现场使用时以厂家提供的数据为准。 大绳在使用过程其磨损主要分为两种: 1.贯穿整条大绳的磨损。 2.关键磨损点的磨损。 关键磨损点主要分为两种: 1.钢丝绳与滑轮之间的接触点(取决于井架高度与提升点)。 2.特殊拐点,即滚筒上两圈之间的转换点(取决于滚筒直径与宽度)。 为延长大绳的使用寿命,只有定期改变关键磨损点的位置。滑绳与割绳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分散关键磨损点,尽可能使整条大绳的磨损达到均匀,以避免关键磨损点长期作用于同一位置而造成大绳局部损伤,从而影响整条大绳的寿命。二.大绳功的计算 为了分散关键磨损点,现场以大绳所做的功为参考依据。在转盘钻井各种工况条件下,包括钻进、取芯、打捞、起下钻、下套管等,根据API标准,其计算公式如下: 1.在井深为H时起下一趟钻大绳所做的功

T m=〔PH(H+L)+4H(W +d /2)〕*10-6 其中:T m=大绳功(ton·km); H=起下钻时的井深(m); L=一根钻杆立柱的长度(m); P=钻杆在泥浆中的单位长度的重量,(包括工具接头,kg/m); W=游动系统总重量,包括游车、大钩、吊卡等,(kg); d=有效钻铤重量,即钻铤浮重减去与钻铤等长的钻杆的浮重,(kg)。 2.从井深H1钻至井深H2时大绳所做的功(ton·km) T d=2*(T2–T1),钻进过程无划眼; T d=3*(T2–T1),钻进过程每个单根打完划眼一遍; T d=4*(T2–T1),钻进过程每个单根打完划眼二遍。 3.从井深H1取芯钻进至井深H2时大绳所做的功(ton·km) T d=2*(T2–T1)。 4.下套管时大绳所做的功 T m=1/2*〔PH(H+L)+4HW〕*10-6; 其中:T m=大绳功(ton·km); P=单位长度的套管浮重(kg/m); H=套管下深(m); L=套管单根的平均长度(m); W=游动系统总重量,包括游车、大钩、吊卡等,(kg)。 考虑到钻井作业的复杂性,上述公式并不能完全、真正反映大绳在各种工况下所做的功,譬如震动应力、摩擦应力、加速度等,但作为正确使用大绳的一种参考,已经完全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 那么,大绳在什么时候应该进行滑大绳、割大绳作业?大绳累计做功达到多少时才应该进行割大绳作业?滑绳与割绳长度又该如何确定呢? 三.钻井大绳割绳前累计功API标准数据的应用 滑大绳的目的是尽可能均匀分散钢丝绳系统中的摩擦,使绳系中各关键摩擦点不断改变位置。但滑绳不会影响滚筒上的特殊拐点,为了避免大绳上的某一点一直作用在拐点位置,就需要进行割大绳作业。割绳作业的依据是使在滚筒顶端割掉的钢丝绳恰好达到或尽可能接近其使用寿命。表三为常用钻井大绳割绳时大绳累计功API参考数据。

井控考试试题及答案

井控考试试题集 钻井部分 初级(1) 一、以下各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5分) 1、钻井作业中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地层压力,保持井内压力平衡,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称为C。 A固控B气控C井控D液控 2在钻井中靠适当的钻井液柱的压力平衡地层压力的方法是A。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 3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C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A人身伤亡B油气井报废C井喷失控D机械设备 4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规定:D技术是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 A固井技术B钻井技术C井控设备维修保养技术D井控技术 5井控的基本原理是指C。 A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小于地层力 B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地层压力 C作用于地层压力之和等于或略大于地层压力 6压力的概念是指B。 A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B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力 C单位深度压力的变化量D地层隙内流体的压力 7地层压力是指B。 A基体岩石的重力B作用于地层流体上的压力 C上覆岩层压力D井底压力 8地层破裂压力是指A。 A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裂时所承受的压力 B某一深度地层流体压力 C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D某一深度地层所承受的液柱压力 9压差是指B。 A某一深度地层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B作用于某一深度的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差值 C关井立、套压差值 D井底流动压力与液柱压力差值 10井内正压差越大,对油气层C。 A无损害B损害越小C损害越大 11钻井作业中,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停稳泵后井内流体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为C。 A井侵B井涌C溢流D井喷 12溢流发生后,说明了液柱压力C地层孔隙压力。 A等于B大于C小于 13、发生溢流的最基本条件是井内B。

钻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钻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1 交接班规程 1.1.1 钻进交接班 1)接方上钻台,交方停转,提起钻具,方钻杆出转盘,取出方补心,刹车。双方核对悬重、钻压、泵压和井下钻具结构。 2)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活动高速、低速、转盘气开关试气,耳听离合器进放气情况,试刹车,无问题后进行交接。 3)接班后分别合高速、低速、转盘离合器,下放钻具,配合钻工检查离合器、链条和保养整改情况。 1.1.2 起下钻交接班 1)起下钻时,钻具必须提起来,转盘上面不少于一个单根,双方核对悬重和下井工具,钻具规格、数量。 2)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试气和试刹车后进行交接。 3)接班后进行检查。 1.2 操作前准备 1)接班前检查,召开班前会,根据生产任务搞好工作安排,使全班每个人都能明确本班任务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确保生产有条不紊,安全无事故。 2)检查刹车系统是否工作良好。 3)检查大绳的死、活绳头固定情况及大绳有无断丝。 4)绞车、转盘传动装置各部位链条、万向轴、牙嵌离合器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5)气路系统不漏气、性能好,各种仪表灵敏可靠。 6)检查提升系统及水龙头运转是否正常。 7)检查防碰天车装置是否灵敏。 8)要求岗位人员把井口附近清理干净、利索,便于操作。

1.3 下钻头、工具、钻具检查规程 1.3.1 钻头 1)钻头型号、尺寸符合设计,无操作,否则不能下井。 2)丝扣、焊缝、台阶完好,储油系统压力平衡畅通,牙轮互不咬合、转动灵活、喷嘴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 3)钻头丝扣清洗干净试上。先用手把钻头丝扣旋上到转不动为止,此时两台肩间隙0.35~0.75mm为宜(可用厚簿规插入法测量)。若小于此要求,说明钻头丝扣偏小;若大于此要求,说明钻头丝扣偏大,都不符合钻头与钻具的连接要求。 4)用手将符合间隙规定的钻头卸下,将钻头丝扣均匀地涂上丝扣油,然后再用手上完扣,关闭转盘销子,再用大钳紧扣。5道猫头绳拉紧。紧扣时不能猛拉猛推,以免损伤牙轮钻头和丝扣。 5)钻头上紧后,上提钻具再检查牙轮,喷嘴巴掌各个部位,符合要求者方允许下井。 6)刮刀钻头检查丝扣、焊缝、台阶、喷嘴、刀片无碰伤,外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接到钻具上紧后再检查上述内容。无问题下井。 7)PDC钻头按有关规定操作。 1.3.2 动力钻具 1)动力钻具上钻台必须用大钩和绷绳抬(绷绳套不允许在钻头短节上)。 2)螺杆井口试运转,合格后才能下井。 3)涡轮井口试运转,不转时可适当加大排量,再不转时,可用转盘带着转动几分钟,再不转不准下井。 4)扣上吊卡,大钩和绷绳抬上钻台,不能碰撞。 1.3.3 接钻铤 1)丝扣刷净,入井钻铤符合规定标准(弯曲度及磨损情况等),下井前应用双钳紧扣,丝扣油符合要求。 2)钻铤下井必须使用安全卡瓦,安全卡瓦不能卡反,安全卡瓦节数符合规定,使用时卡平、卡紧。所卡部位至钻铤卡瓦距离一般在5cm左右。 3)公扣戴护丝,母扣上提升护丝,气动绞车拉到大门坡道上摆正。

现代钻井技术大作业及答案

《现代钻井技术》大作业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08秋及以后重修学员要通过网络在线提交的方式上 交大作业,不接收和批阅书面材料; 2、08春及以前重修学员要以书面(纸张大小为A4纸)形式上交大作业; 3、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越性?为什么? 优点:在钻井过程中, 实现对油气层的充分暴露和保护, 有利于发现油气层和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风险,节约钻井成本。原因:1、由于井筒内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可以减轻或消除钻井液对地层的损害;2、欠平衡钻井条件下, 钻井过程中地层流体可以进入井眼, 在井口监测返出液就可以适时提供良好的产层信息, 从而有利于达到勘探目的。3、欠平衡钻井过程是在关井导流状态下进行的, 从而降低井喷失控的风险。4、采用负压钻进使井底岩石三相应力状态发生了改变, 有利于钻头对岩石的破碎,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钻头的机 械钻速, 缩短钻井周期, 降低综合钻井成本。5、降低井漏风险,节约成本。 2、欠平衡压力钻井确定负压差的依据? 1)、地层空隙压力2)井壁稳定性3)地层流体流动性4)对地层流体的地面处理及控制能力 3、钻井过程中地层伤害的主要形式? (1)固相颗粒及泥饼堵塞油气通道;

(2)滤失液使地层中粘土膨胀而堵塞地层孔隙; (3)钻井液滤液中离子与地层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堵塞通道; (4)产生水锁效应,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4、大位移井的特点及关键技术? 特点:1)、水平位移大,可以大范围控制含油面积,减少陆地海上钻井平台数量;2)、穿油层段长,可以增大泄油面积,大幅度提高产量关键技术:1)、管柱的摩阻和扭矩2)、管柱设计3)、轨道设计4)、井壁稳定5)、井眼清洗6)固井完井7)、轨迹控制 5、试述特殊工艺井在油气开发中的作用。 作用:1)、尽可能挖掘各种油气藏潜能,提高采收率2)、减少布井数量,减少开发投资3)、避免或减少井下复杂情况4)、少占用土地,减小环保压力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科学化钻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 总体目标:平衡钻井,不喷不漏,还可以采用负压钻井,达到保护油气层的目的。 办法:采用精确地井内压力检测控制技术,井内压力与底层压力相等或略小于,维持井壁稳定,保证钻井井安全顺利进行。 2、结合本油田油气藏的特点,谈谈如何用钻井的手段提高采收率。

《现代钻井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现代钻井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井底压差 2、欠平衡压力钻井 3、特殊工艺井 4、大位移井 5、质导向钻井 二、简答题 1、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越性?为什么? 2、钻井过程中地层伤害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大位移井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是什么? 4、发展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 1、结合本油田油气藏的特点,谈谈如何用钻井的手段提高采收率。 2、科学化钻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 3、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展望我国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

《现代钻井技术》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井底压差 指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2、欠平衡压力钻井 欠平衡钻井又叫负压钻井,是指在钻井时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底的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且循环到地面上的钻井技术 3、特殊工艺井 除用常规钻井技术钻的直井之外的井统称为特殊工艺井 4、大位移井 一般是指井的水平位移与井的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2的定向井,也有指测深与垂深之比的井。 5、质导向钻井 它是可在钻井作业的同时,能实时测量地层参数和井眼轨迹,并能绘制各种测井曲线的一种钻井技术。 二、简答题 1、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越性?为什么? 在钻井中,欠平衡压力钻井能实现对油气层的充分暴露和保护,有利于发现油气层和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机械钻速。 原因: (1)井筒内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可以减轻或消除对地层的伤害。 (2)地层流体可以进入井眼,在井口监测返出液就可以提供良好的产层信息,有利于勘探。

(3)能减低井喷失控的风险。 (4)降低井漏的风险节约成本。 (5)有利于钻头对岩石的破碎,提高钻速。 2、钻井过程中地层伤害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主要形式有: A固相颗粒及泥饼堵塞油气通道; B滤失液使地层中黏土膨胀而堵塞地层空隙; C钻井液滤液中离子与地层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堵塞通道; D产生水锁效应,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3、大位移井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是什么? 特点:水平位移大,可以大范围控制含油面积,减少陆地海上钻井平台数量; 穿油层段长,可以增大泄油面积,大幅度提高产量 技术:管柱的摩阻和扭矩;管柱设计;轨道设计;井壁稳定;井眼清洗;固井完井;轨迹控制。 4、发展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 (1)尽可能挖掘各种油气藏潜能,提高采收率 (2)少布井数量,减少开发投资 (3)避免或减少井下复杂情况

DOP3-12倒大绳或割大绳.

发行版本:A 倒大绳或割大绳 文件编码: GWDC/HSEDOP3-012 1 技术数据 1、两次倒大绳和割大绳之间的吨英里数:1″钻井大绳< 4000 2、附录B 适用于不同规格钻井大绳切割程序 3、切割长度:108英尺(11.5圈),参照钻井大绳切割程序 4、新滚筒上大绳长度:7500英尺(1200米) 5、大绳直径:1″ 6、游车滑轮直径:60 7、天车滑轮直径:60 吨英里计算 为了准确记录大绳所做的功,必须计算大绳的提升重量及提升或下放的行程。在工程术语中,功是用尺磅计量的。在钻井中由于载荷和行程数值太大,所以人们用吨英里来计量。一吨英里等于10560000尺磅,相当于提升2000磅的重物移动5280英尺。 计算大绳所做的功是为决定在何时并滑掉多少大绳提供依据。由于大绳的磨损沿使用的大绳均布,这样通过计算大绳的累积吨英里数,就可以确定割掉多长大绳,使得割掉的每英尺大绳的吨英里数相同。 计算规则 各种钻井作业中(钻进、取心、打捞、下套管等)大绳所做的功都可以估算出来。尽管有诸多影响因素,如:加速和减速引起的应力变化、垂直应力、与滚筒和滑轮表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大绳磨损后产生的影响,计算时可以不考虑,但是大绳在起下钻、钻进、取心、下套管和短起下钻时提升和下放载荷的过程中,被估算出来的预期磨损量的参考值,应予以考虑在大绳所做的功中。 日常大绳所做的功是通过kdaN-km或吨英里数来计算的,并记录在钻井日报表上,这样可以监测滑大绳和割掉大绳的长度。为了确保准确提供滑大绳和割大绳的长度,司钻和钻井监督必须定期检查钻井大绳。

使用国际单位制时,功应该用焦耳(N-M)表示,尽管在钻井技术手册上功的单位用kdaN-km表示(大约相当于1吨公里)。 换算关系是:1kdaN-km=10MJ 由吨英里换算成kdaN-km 和MJ: a)1 ton-mile = 1.43 kdaN-km;1 kdaN-km = 0.70 ton-mile b)1 ton-mile = 14.3 MJ;1 MJ = 0.07 ton-mile 1、国际单位制换算公式 ⑴起下钻 其中: T r = 所作的功(kdaN-km) D = 井深或起下钻井深(m) L st = 钻柱长度(m) W m = 泥浆中每米钻杆的重量(kgf/m) M = 游车、大钩、卡瓦、顶驱装备的重量(kgf) C = 实际钻铤重量(泥浆中钻铤总重量-泥浆中同等长度钻杆重量- kgf) 注意:质量为1kg的物质重量为9.8N ⑵钻进/取心 其中: T d=钻进时做的功(kdaN-km) T r1=T r在井深1时 T r2=T r在井深2时 ⑶下套管

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施工工艺

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施工工艺 伴随着水平井与定向井等诸多先进钻井技术的兴起,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应运而生,其是集水平钻井技术、定向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以及超深井钻井技术的一种综合体现,从技术涵盖内容的角度来讲,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当前钻井技术中最为全面的一项技术。目前阶段,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与普通水平井钻井技术之间的位垂比为1∶1,为了能够达到使井下磨阻扭矩降低的目的,并在此技术上有效优化相关井眼轨道钻井工艺设计、施工的具体方案以及钻井参数等关键技术,就一定要实现对井眼轨迹进行有效控制的目标。 标签:大位移井;水平井;钻井技术;轨迹控制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项领域中相继进行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其中,在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上的研发就成为液体资源开采领域中的重中之重。而鉆井液技术的优化,对于泥浆性能的结构保持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基于此,针对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施工工艺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相当有必要。 1 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技术难点 一般情况下,在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期间,井眼的定向造斜问题极其容易造成地层疏松,进而导致坍塌事故发生。大位移水平井水平距离的长度都比较大,此时开展导向钻井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井眼轨迹的精度控制,避免因地层摩擦阻力过大为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阻碍。通常情况下,靶心位置深度数据值并不大,钻具本身的重量也比较小,此种情况就导致上部产生的地层磨阻参数值比较大[1]。由于在钻井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频繁的进行操作起下钻程序,所以很容易在水平段中出现不规则的井眼情况,使井眼施工更具复杂性。另外,岩屑床问题的出现,也比较容易产生降低机械钻速的负面影响,加大钻具之间的扭矩,为钻井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更甚者会导致井下安全事故发生。 2 大位移水平钻井井眼轨迹施工控制现场的施工工艺 针对前文中提到的几点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技术难点,必须从井眼轨迹的控制方法入手,为钻井工程的顺利完成大位移水平井的工程项目提供施工条件,采用相关的有效措施以及控制手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提升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水平。鉴于此,笔者将会在下文中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2.1 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钻进工作開展前的技术难点解决措施 在大位移水平井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垂深浅,而且上部的地层也比较松软,进而致使整个地层的实际造斜能力降低,再加上造斜点在垂深空间内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应该最大程度的控制井眼轨道避开增斜过快问题的出现,降低井眼轨迹跨度数值过高,从而为实际施工带来方便[2]。当钻进A靶之后,伴随着被钻

钻井技术总结

钻井技术总结 百度《钻井技术总结》,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二月份钻井技术总结五月份钻井技术总结月份,广大技术人员坚持一切服务于前线的宗旨,紧紧围绕钻井提速和创指标活动开展工作,按照三创一建活动的要求,针对生产实际,为基层可靠的技术保障,下面将月份的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量完成情况年月,中原塔里木钻井公司共开钻口井(均为开发井),完钻口井,总进尺,动用钻机台月,平均钻机月速/台月,平均机械钻速/。 取芯进尺,岩芯长度,平均取芯收获率%。 月份指标统计月份与月月份指标对比情况二、五月份取得的高指标、钻井队施工的井,完钻井深,钻井周期,比设计节约,平均机械钻速:/,台月效率:/台月,创出了塔河油田区块三级结构井钻井速度的高指标。 、队施工的井,范文写作完钻井深,钻井周期,比设计节约,创造了塔河油田区块三级结构井钻井速度的最快记录,受到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高度赞扬。 三、五月开展的主要工作、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技术部门认真做好甲方和公司文件的上传下达,落实文件精神,利用公司网站、项目组周会、技术部人员跑井等各种手段及时下发基层,做到信息畅通,目标一致,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强化井控,保证安全,五月份,我们继续以井控工作为首,有

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切实做好一、二级井控。 坚持开好井控例会,加强开钻和日常井控检查,重点井、复杂井(井漏、溢流)项目组、技术部上人盯井,确保了月份的井控安全工作。 、严格管理,总结经验公司技术部门定期召开项目组工作会议,坚持做好日报、周报、月报,紧紧围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难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月日公司技术发展部、项目组、中原固井工程处在轮台召开了固井复杂、事故分析会,收集了近三年的完井、固井案例,对固井复杂、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以后施工固井前期准备、固井期间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提高和保障固井质量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为提高固井质量,加快中完进度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推广成熟技术,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实现钻井提速月份在施工井二开、三开钻井过程中大力推广小度数弯螺杆+钻头双驱钻井技术,认真做好临井资料调研,优选钻头和钻具组合,在保证井身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钻井速度,钻井队施工的井,完钻井深,钻井周期,比设计节约,队施工的井,完钻井深,钻井周期,比设计节约,两队均创出了所在区块同类井身结构钻井速度的高指标。 、抓住重点,强调安全高度关注征-、征-、、井、顺、顺等新区块重点井的钻井施工,针对征-、征-两口井,一开井眼尺寸大、段长(),下套管难度大,技术部和克拉玛依项目组配合,细化一开中完通井、

钻井工程技术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钻井技术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1.当地层软硬交错或地层倾角较大时易发生( B )。 (A)井喷(B)井斜(C)井漏(D)井径缩小 2.“钻时”通常用( C )来表示。 (A)m/min (B)s/m (C)min/m (D)h/m 3.钻井液密度的作用是对井底和井壁产生( A )。 (A)压力(B)摩擦力(C)润滑作用(D)润湿作用 4.井壁形成滤饼能( C )和阻止进一步滤失。 (A)保护钻具(B)提高钻速(C)巩固井壁(D)保护钻头 5.氢氧化钠是强碱,主要用来调节钻井液的( A )。 (A)pH值(B)密度(C)粘度(D)失水 6.钻井中要求钻井液含砂量( A )。 (A)越小越好(B)越大越好(C)适当高些(D)适当低点 7.钻井液密度升高,钻速将( B )。 (A)升高(B)下降(C)不变(D)加快 8.钻井液粘度的大小对钻井液携带岩屑的能力( A )。 (A)影响很大(B)影响很小(C)无影响(D)略有影响 9.通常在保证携带岩屑的前提下,粘度应尽量( B )。 (A)高(B)低(C)保持不变(D)提高 10.表示岩石渗透性大小的量,称为岩石的( C )。 (A)硬度(B)渗透量(C)渗透率(D)刚度 11.为降低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浸泡时间( B )越好。 (A)越长(B)越短(C)越来(D)越大 12. 井身轴线的切线与( C )之间的夹角叫井斜角。 (A)井身轴线(B)正北(C)铅垂线(D)正南 13.填井打水泥塞的长度一般为( B )m。 (A)20~50 (B)100~150 (C)300~350 (D)200~300 14.填井打水泥塞,在打完水泥顶替水泥浆时,钻杆内水泥浆液面必须( C )钻杆外水泥浆液面。 (A)略低于(B)远低于(C)略高于(D)等于 15.钟摆段钻铤单位长度越重及井斜角越大,钟摆力( A )。 (A)越大(B)越小(C)越稳定(D)越不稳定 16.影响岩心收获率的因素一般有:①操作技术和取心工具:②长筒取心时外筒的稳定性;③( C );④井下复杂情况。 (A)岩心爪(B)钻具(C)地层(D)井眼 17.取心钻进中,( A )不均匀,使岩心柱忽粗忽细,过细处断开,横卡内筒,造成“磨心”“卡心”。. (A)送钻(B)井径(C)井深(D)含砂 18.评价钻头的选型是否合理,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 C )。 (A)钻进效果(B)进尺(C)钻井成本(D)磨损情况 19.键槽遇卡的主要现象是:能下放而不能上提;能循环而泵压( B )。 (A)升高或憋泵(B)正常(C)略有下降(D)略有升高 20.浴井解卡法是把( B )泵入井内,使其返到卡点部位浸泡,减小滤饼摩阻系数,边泡边活动钻具而解卡的一种方法。 (A)重钻井液(B)解卡剂(C)稠钻井液(D)隔离液

钻井滑大绳操作-中英文对照

滑大绳与倒大绳的操作 Slipping and cutting drilling line 目录 一、Operational requirement 操作要求 (1) 二、Procedure of slipping the drilling line 滑大绳程序 (2) 三、Procedures of cutting the drilling line 倒大绳程序 (5)

一、Operational requirement操作要求 1. A Toolbox Talk must be held before starting the task and ensure that the work force is fully instructed on the correct procedures to be followed and the safety precautions to be observed. 开始作业之前,必须召开一个协作会,要让每个作业人员都得到正确的指导,并遵守安全作业规程。 2. Never slip and cut the drilling line with the drill string in the open hole or with the drill string out of the hole. 钻具在裸眼井段,或井内无钻具时,绝不能滑大绳或倒大绳。 3.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visual inspection of the drilling line must take precedence over the predetermined slip and cut procedure. 在任何情况下,在预定滑大绳或倒大绳之前,都要先对大绳进行直观检查。4. After completion of cutting the drilling line, ensure that a minimum of 9 full wraps of drilling line remain on the drawworks drum, with the elevators at the rotary table. 倒完大绳之后,当吊卡处在转盘面上时,辊筒上至少要缠满9圈大绳。 5. Prior to lowering the top drive system or rigging down, ensure that sufficient wraps of drilling line remain on the drum. 在下放或拆卸顶驱系统之前,要保证辊筒上留有足够的大绳圈数。 6. Safety harness must be worn by all personnel working on the traveling block or the top drive. 在顶驱或游车上作业的人,必须带保险带。 7. The drill floor must be cleaned of all personnel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task. 与作业无关的人必须离开钻台。

滑大绳,割大绳及计算方法

滑大绳、割大绳及计算方法 一. 滑大绳与割大绳的目的 钻机的提升能力决定了钻井大绳的配套标准,各类钻机提升载荷不同,配套大绳的类型以及抗拉强度也不同。大绳的使用寿命与其配套时设计安全系数以及使用方法有关,各类钢丝绳最小安全系数API标准见表一,钻井现场常用大绳抗拉强度数据见表二。在大绳类型选定之后,其使用寿命完全取决于现场的正确操作。 △表一.常用钢丝绳最小安全系数API标准 △表二.钻井现场常用大绳抗拉强度数据备注:本抗拉强度数据表只针对金属芯、6*19、强化犁钢材质的钻井大绳,现场使用时以厂家提供的数据为准。 大绳在使用过程其磨损主要分为两种: 1.贯穿整条大绳的磨损。 2.关键磨损点的磨损。 关键磨损点主要分为两种: 1.钢丝绳与滑轮之间的接触点(取决于井架高度与提升点)。 2.特殊拐点,即滚筒上两圈之间的转换点(取决于滚筒直径与宽度)。 为延长大绳的使用寿命,只有定期改变关键磨损点的位置。滑绳与割绳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分散关键磨损点,尽可能使整条大绳的磨损达到均匀,以避免关键磨损点长期作用于同一位置而造成大绳局部损伤,从而影响整条大绳的寿命。 二、大绳功的计算 为了分散关键磨损点,现场以大绳所做的功为参考依据。在转盘钻井各种工况条件下,包括钻进、取芯、打捞、起下钻、下套管等,根据API标准,其计算公式如下: 1.在井深为H时起下一趟钻大绳所做的功 Tm=〔PH(H+L)+4H(W +d/2)〕*10-6 其中:Tm=大绳功(ton·km); H=起下钻时的井深(m); L=一根钻杆立柱的长度(m);

P=钻杆在泥浆中的单位长度的重量,(包括工具接头,kg/m); W=游动系统总重量,包括游车、大钩、吊卡等,(kg); d=有效钻铤重量,即钻铤浮重减去与钻铤等长的钻杆的浮重,(kg)。 2.从井深H1钻至井深H2时大绳所做的功(ton·km) Td=2*(T2 –T1),钻进过程无划眼; Td=3*(T2 –T1),钻进过程每个单根打完划眼一遍; Td=4*(T2 –T1),钻进过程每个单根打完划眼二遍。 3.从井深H1取芯钻进至井深H2时大绳所做的功(ton·km) Td=2*(T2–T1)。 4.下套管时大绳所做的功 Tm=1/2*〔PH(H+L)+4HW〕*10-6; 其中:Tm=大绳功(ton·km); P=单位长度的套管浮重(kg/m); H=套管下深(m); L=套管单根的平均长度(m); W=游动系统总重量,包括游车、大钩、吊卡等,(kg)。 考虑到钻井作业的复杂性,上述公式并不能完全、真正反映大绳在各种工况下所做的功,譬如震动应力、摩擦应力、加速度等,但作为正确使用大绳的一种参考,已经完全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 三. 钻井大绳割绳前累计功API标准数据的应用 滑大绳的目的是尽可能均匀分散钢丝绳系统中的摩擦,使绳系中各关键摩擦点不断改变位置。但滑绳不会影响滚筒上的特殊拐点,为了避免大绳上的某一点一直作用在拐点位置,就需要进行割大绳作业。割绳作业的依据是使在滚筒顶端割掉的钢丝绳恰好达到或尽可能接近其使用寿命。表三为常用钻井大绳割绳时大绳累计功API参考数据。 △表三.常用钻井大绳割绳时大绳累计功API参考数据(由英制单位换算而来)表三所列出的是金属芯、6*19、强化犁钢材质的钻井大绳在安全系数为5的情况下割绳前大绳所做的累计功的参考数据。在选用该数据时,参照标准为钢丝绳公称直径与作业难度,井架高度只是说明井架和钢丝绳的一般配合规范,不影响数据的使用。另外,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因为受井深、钻具结构、作业工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绳的安全系数是一个变量,是随工况变化而随时变化的。为了保证大

深部钻井技术及处理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 一深部钻井存在的问题 (4) 二对深井钻井的几点建议 (5) 2.1设备的落后 (5) 2.2提高深井大直径井段的钻井速度 (5) 2.3提高深部井段钻井速度 (6) 2.4提高深井下部小直径井眼机械钻速 (6) 2.5防斜打直技术 (6) 2.6减小技术套管的磨损技术 (7) 2.7深井固井质量问题 (8) 2.8对深井复杂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8) 2.9深井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 (9) 2.10、钻井液相关问题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由于深井超深井地质情况不明,地质预告不准等原因,钻井过程中遇到许多复杂情况,使钻井速度大大下降。为此,分析了影响深井超深井钻速的主要原因,认为:1、由于地质因素和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复杂情况影响钻速;2、国产尺寸钻头结构单一,型号少,不能满足深井段地层岩性变化的需要;3、破岩机械能量不足;4、水力能量不足,井底岩屑清除不净;5、在易斜地区,为了控制井斜被迫用小钻压吊打;6、钻井液性能及井眼净化不好,造成井下复杂情况;7、深部致密硬塑性泥页岩地层难钻,造成钻速低;8、小井眼钻井装备不配套,影响深部小井眼钻速。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机械钻速、钻头、钻具、原因、分析、对策

前言 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 m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m以上的井。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进入21世纪,我国西部及东部深层钻探工作将进一步加强,需要完成的深井、超深井数将进一步增加。我国深井、超深井比较集中的地区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及柴达木盆地等。实践证明,由于深井、超深井地质情况复杂(诸如山前构造、高陡构造、难钻地层、多压力系统及不稳定岩层等,有些地层也存在高压高温效应),我国在这些地区(或其他类似地区)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尚未过关,表现为井下复杂与事故频繁,建井周期长,工程费用高,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勘探开发的步伐,增加了勘探开发的直接成本。我国在深井、超深井(主要是深探井)钻井方面的装备和技术水平现状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平均建井周期与钻头使用量约为美国的两倍。 据我国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资料可以了解到,西部地区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38%,其中有73%的石油资源量埋藏在深部地层;东部地区是我国石油的主力产区,浅层、中深层的储量基本都已探明和正在开采,深部地层尚有53亿吨的石油储量可供勘探开发;中部地区是天然气的集中区,有52%的天然气资源量在深部地层,因此,深井钻井在我国的工作量非常大,深井钻井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大位移定向井钻井液技术

大位移定向井钻井液技术 摘要D1-4-161井完钻垂深2943.28m,斜深3493m,最大井斜为41.06°,井底水平位移1697.84m。井斜大、位移长是其主要特点。且37.45°~41.06°稳斜段(927.73~3493)长达2565.27m,这给携岩、砂床控制、防卡提出了较高要求。二开采用”双保”天然高分子钻井液体系,该井使用合理的流变性能和多种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解决了携岩和砂床的控制问题,用NFA25、PGCS-1、润滑剂等处理剂解决了护壁、润滑、防卡问题。 关键词大位移井眼净化润滑 鄂尔多斯东北部是中国石化具有战略意义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区域,大规模开发已经展开。由于受地面条件限制,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井多为定向井,而且位移在1500m以上的井越来越多。D1-4-161井就是这样一口井。 1地质工程概况 1.1 地质简况 D1-4-161井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乡耳林村一小队,D1-4-121井253.53o方向127.08m处。钻探目的以山1段气层为主要目的层,兼顾太2气层,新建产能。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可能有缝洞存在,马家沟组也可能有裂缝及溶洞,本井进入下古生界23米,有可能发生漏失,井漏可能引起上部地层垮塌而造成严重的复杂情况。 1.2 工程简况 该井从600m开始定向,造斜率为3.1°/30m,造斜终点为

927.73m,完钻垂深2943.28m,最大井斜为41.06°,井底水平位移1697.84m。钻井周期为36.07天,全井平均机械钻速为6.37m/h。井身结构为:一开Φ311.1mm×261.50m+Φ244.5×260.60mm;二开Φ215.9mm×3493m+Φ139.7mm×3491.39m。图1为D1-4-161井设计与实钻垂直剖面图。 2技术难点 2.1 井眼清洁 通常井斜在35°~65°之间的井段是钻井液携砂最困难、易形成岩屑床的井段,岩屑在大斜度井段的大量沉积,轻者会增大扭矩和拉力,重者岩屑床整体下滑堆积造成卡钻,D1-4-161井37.45°~41.06°稳斜段(927.73~3493)长达2565.27m,为避免和破坏岩屑床的形成,保持井眼清洁是施工的关键。

现代钻井技术

《现代钻井技术》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综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结合本油田油气藏的特点,谈谈如何用钻井的手段提高采收率。 答:第一、减少钻井过程中泥浆对地层的污染和破坏。 采用欠平衡等先进的钻井技术,既可以减少泥浆过多进入地层从而破坏储层又可以减少钻井事故,使用新型钻井液,与地层配伍良好,提高油气产能。 第二、采用特殊工艺井,如大位移水平井、分支井等,其突出特点是井眼穿过油层的长度长,有效连接地下各个不同油藏或不同流体单元,最大限度增大了油井和油藏的接触程度,以及增大油藏直接连通能力的通道。先进的钻井技术能有效增大井底牙差、减少油气流动阻力、增大井眼与油层接触面积、保护油气层,有效保护和改善油气层渗透率,从而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2、科学化钻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 总体目标: (1)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向多学科紧密结合、提高油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方向发展 (3)向有效开采特殊油气藏方向发展 如何达到: (1)能引进的采取引进一消化一创新的技术路线来跟踪前沿,不能引进的国内自主开发; (2)在水平井钻井技术、多分支钻井技术和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三大新钻井技术方面,我国目前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建议有计划地组织攻关;(3)钻井科研工作者在观念上应有新的转变。目前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

钻井工程不仅要建油流通道,而且要担负提高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部分任务以及开发开采特殊油气藏的任务,因此钻井科技人员应熟悉和了解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有关理论和技术。 3、评价本单位钻井技术现状,谈谈自己对本单位钻井技术发展的意见。本单位钻井技术现状: 随着油田的深入开发,钻进技术有了质的发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破岩机理研究、固控技术研究、钻井仪表技术研究、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以及三次采油钻井技术等都取得了科研成果,施工技术逐渐多样化,目前已在水平井、径向水平井、欠平衡压力钻井等方面获得了突破。 钻井技术发展的意见: 面对复杂的地面、地下条件,面对严峻的产量压力和成本压力,钻井必须克服日益复杂地质条件的挑战,必须克服成本压力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钻井技术的应用,攻克制约勘探开发的钻井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发现和保护油气的层的水平,充分发挥钻井技术在提高产能、提高采收率上的作用,提高钻井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钻井以解决勘探开发难点为目标,紧跟国外新技术发展,为勘探开发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4、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展望我国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目前处于主要开发阶段的东部开发区已进入了二、三次开发阶段,出现逐步老化、开发难度逐步加大、地况复杂等各种问题,老油区的开发程度已经很高,进一步开发难度过大,相反,西部则出现开发区域广阔,为此,勘探开发的中心正逐步向西部迁移,但西部存在地质条件变化无常,油藏深度深达千米,钻井条件较差等问题。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开发区域正逐渐缩小,勘探量在逐年递减,而钻井技术地大幅度提高、改善,是许多钻井工程队伍存在大量过剩问题。在客观上要求,我国钻井工程技术要紧跟时代、国际的发展步伐,通过采用先进高效钻井技术,降低成本,来追求工程单位的高效益、高效率、高收益。

井队技术员考试题(答案)

2011年6月钻井队技术员考试题 井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河南油田钻井井控技术实施细则》中规定井控证有效期为(两年),钻井队应持井控证人员包括钻井监督、正副队长、(指导员或党支部书记)、钻井工程师或技术员、安全员、钻井技师、(泥浆工程师)、司机长、大班司钻、正副司钻、井架工和(泥浆工)。 2、常规压井方法有(工程师法)、(司钻法)和(边循环边加重法)。 3、区域预探井、异常高压井、气井、欠平衡井等钻开油气层前现场储备高于钻进时最高密度(0.2)g/cm3以上的高密度钻井液和加重材料,高密度钻井液储备容量应是井筒容积的(1~2)倍。 4、正常情况下,起下钻作业中的(下入钻具体积量)应等于(其排出的钻井液量)。 5、集团公司井控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实行井控设备定期报废制度,防喷器报废年限为(13)年,控制装置报废年限为(15)年,管汇及阀组报废年限为(13)年。 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7、《河南油田钻井井控技术实施细则》规定选择井口防喷装置的基本原则,其中规定稀油开发调整井、资料井、评价井、含气层的稠油浅井、已知正常压力区块预探井采用(第二类)井口防喷装置,高压天然气井(地层压力大于或等于45MPa)、区域探井、含硫天然气井(井内硫化氢含量大于或等于75mg/m3),应安装(剪切闸板)防喷器。 8、远程控制台未打压储能之前,油箱油面距油箱顶部(200±10mm)比较合适。 9、井口装置在钻井现场安装好后,试高压前应作(1.4MPa~2.1MPa)的低压试验。 10、启动远程控制台的电动泵和气动泵,在(15min)内应使储能器的液压从7MPa ±0.7MPa升至21MPa。 11、井控细则要求泥浆液面增量( 1 )方报警,增量( 2 )方关井。 S)特12、集团公司井控管理规定的“三高”井是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H 2 征的井。

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章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节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1.定向井丛式井发展简史 定向井钻井被(英)T .A.英格利期定义为:“使井筒按特定方向偏斜,钻遇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我国学者则定义为,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一定斜度但它仍然是直井。 定向井首先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在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的旋转钻井代替了顿钻钻井。当时没有考虑控制井身轨迹的问题,认为钻出来的井必定是铅垂的,但通过后来的井筒测试发现,那些垂直井远非是垂直的。并由于井斜原因造成了侵犯别人租界而造成被起诉的案例。最早采用定向井钻井技术是在井下落物无法处理后的侧钻。早在1895年美国就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和技术达到了这一目的。有记录定向井实例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享廷滩油田钻成的。 第一口救援井是1934年在东德克萨斯康罗油田钻成的。救援井是指定向井与失控井具有一定距离,在设计和实际钻进让救援井和失控井井眼相交,然后自救援井内注入重泥浆压死失控井。 目前最深的定向井由BP勘探公司钻成,井深达10,654米; 水平位移最大的定向井是BP勘探公司于己于1997年在英国北海的Rytch Farm 油田钻成的M11井,水平位移高达1,0114米。 垂深水平位移比最高的是Statoil 公司钻成的的33/9—C2达到了1:3.14; 丛式井口数最多,海上平台:96口;人工岛:170口;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发展情况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开始起步,首先在玉门和四川油田钻成定向井及水平井:玉门油田的C2—15井和磨三井,其中磨三井总井深1685米,垂直井深表遗憾350米,水平位移444.2米,最大井斜92°,水平段长160米;70年代扩大实验,推广定向井钻井技术;80年代通过进行集团化联合技术攻关,使得我国从定向井软件到定向井硬件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我国目前最深的水平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JF128井,井深达到7000米,垂深位移比最大的大位移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郭斜井,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是大港定向井公司完成的井,水平位移达到2666米,最大的丛式井组是胜利石油管理局的河50丛式井组,该丛式井组长384米,宽115米,该丛式井平台共有钻定向井42口。 2.定向井的分类 按定向井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定向井 多目标定向井 定向井丛式定向井 救援定向井 水平井 多分枝井(多底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