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信赖性实验常识

汽车可靠性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汽车可靠性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最低可接受的可靠性要求。新设计的、有重大改进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满足可靠性要求的那些汽车产品,都应该进行可靠性试验。本文主要介绍汽车可靠性的各种试验方法及其应用,以便进一步理解汽车可靠性。 The reliability test is to test whether 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 has reached the required minimum acceptable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Reliability tes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newly designed, greatly improved automobile products that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liabilit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various test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automobile reliability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iability of automobile. 汽车可靠性是评价汽车设计和制造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汽车的可靠性是指人车系统、总成或零部件的性能在一定时间里的稳定程度。汽车的可靠性与使用周期有关,也就是说与汽车行驶里程有关。 汽车可靠性试验方法可分为:快速可靠性试验、常规可靠性试验、环境可靠性试验。1.快速可靠性试验 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很长,用常规试验方法进行可靠性试验要消耗很多钱和时间,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与质检带来困难,因此,在汽车可靠性试验中大量使用了快速试验方法[2]。 1.1浓缩应力法快速可靠性试验 图1浓缩应力示意图 浓缩应力法见图1.将实际应力时间过程进行处理,将应力低于疲劳极限的过程去掉,得到快速系数的应力时间过程,再次显现应力时间过程,进行可靠性试验,就能实现快速试验[1]。这是一种贴近实际的随机模拟,可在试验场、道路模拟机以及随机控制的试验台上进行。1.2增加样品数量法可靠性试验 进行零部件试验,需要一定的故障个数r,便于绘制分布曲线,根据故障数随机分布的规律,用n个零部件进行测验,出现r个失效的时间[3]。若同时进行试验的台架数充足,可用这种方法浓缩试验时间,也能用失效后替换零部件的方法继续进行试验。 若零件的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则可推导出失效时间t与累计失效概率分布函数F(t)之间的关系,即 t={?t0ln1?F t}1/m (1?1) 若用t(t/r)和t(r/r)分别表示n个试样r个失效时间和r个试样r个失效时间,用F(r/n)和F(r/r)分别表示n个试样r个失效时的累积失效概率和r个试样r个失效时的累积失效概率,则快速系数为 k=t r r t r n ={ ln1?F r r ln1?F r n }1/m (1?2) 1.3分组最小值法可靠性试验 为了节省时间,可使用分组最小值法,即每组只试到第一个失效发生即停止的方法[4]。 2.1试验准备

纸箱的检测及信赖性试验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箱的检测及信赖性试验方法 一、外观质量:1、印刷质量:图案、字迹印刷清晰,色度一致,光亮鲜艳;印刷位置误差大箱不超过7mm,小箱不超过4mm;2、封闭质量:箱体四周无漏洞,各箱盖合拢后无参差和离缝;3、尺寸公差:箱体内径与 设计尺寸公差应保持在大箱±5mm,小箱±3mm,外形尺寸基本一致;4、盖折叠次数:瓦楞纸箱摇盖经开、合180度往复折叠5次以上,一、二类箱的面层和里层、三类箱里层裂缝长度总和不大于70mm;此外,要求接合规范,边缘整齐,不叠角,箱面不允许有明显损坏或污迹等.二、 纸箱耐压强度及影响因素纸箱耐压强度是许多商品包装要求的最重要的质 量指标,测试时将瓦楞纸箱放在两压板之间,加压至纸箱压溃时的压力, 即为纸箱耐压强度,用KN表示。1、预定纸箱耐压强度纸箱要求有一定的 耐压强度,是因为包装商品后在贮运过程中堆码在最低层的纸箱受到上部 纸箱的压力,为了不至于压塌,必须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纸箱的耐压强 度用下列公式计算:P=KW(n-1)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NW----纸箱装货 后重量,Nn----堆码层数K----堆码安全系数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 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贮存期小于30d取K=1.6贮存期30d-100d取K=1.65贮存期大于100d取K=2.02、据原料计算出纸箱抗压强度预定了纸箱抗压强度以后,应选择合适的纸箱板、瓦楞原纸来生产瓦楞纸箱,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浪费;根据原纸的环压强度计算出纸箱的抗压强度有许多公式,但较为简练 实用的是kellicutt公式,它适合于用来估算0201型纸箱抗压强度。3、 确定纸箱抗压强度的方法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用原料 生产的纸箱抗压强度不一定与估算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最终精确确定瓦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产品可靠性试验标准

内部机密 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版本:V1.0 江苏中讯数码电子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文档编号 撰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创建时间 2010.01.01发布 2010.01.01 实施

文件修改履历

目录 一.目的 (4) 二.编制依据 (4) 三.适用范围 (4) 四.定义 (4) 五.主要职责 (4) 六.试验场所 (5) 七.可靠性测试内容 (5) 1.加速寿命测试 (5) 1.1跌落试验 (5) 1.2振动试验 (5) 1.3湿热试验 (6) 1.4静电试验 (6) 2.气候试应性测试 (7) 2.1低温试验 (7) 2.2高温试验 (7) 2.3盐雾试验 (7) 3.结构耐久测试 (8) 3.1按键/叉簧测试 (8) 3.2跌落测试 (8) 4.表面装饰测试 (8) 4.1丝印、喷油测试 (8) 5.特殊条件测试 (9) 5.1低温加电试验 (9) 5.1恒温湿热加电试验 (9) 八.最终检验 (9) 九.判断标准 (9) 十.试验程序 (10)

一 .目的 1.对产品硬件设计、制造进行验证确认符合相应国家标准; 2.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4.统一并规范企业内产品硬件测试检验方法。 二.编制依据 1.GB/T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 2.GB/T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3.GB/T4796-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4.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5.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6.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7.GB/T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8.GB/T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9.GB/T2423.17-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10.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三.适用范围 1.本文件使用于中讯数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 2.根据技术中心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提供相应的测试环境对一些部件进行可靠性测试四.定义 为了了解、考核、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五.主要职责 1.技术中心 1.1定义项目/产品可靠性测试计划 1.2完成、跟踪项目/产品可靠性测试结果 1.3参与产品可靠性测试问题的分析及改进 1.4提供制定/修改可靠性测试程序及标准建议 1.5参与测试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维护 1.6参与可靠性测试设备/仪器的开发 2.质管部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库

质量知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 ) 2.散布图的简单象限法中,对角象限区域内点数N Ⅰ+N Ⅲ

可靠性试验方法与标准

可靠性试验方法与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目录 1.目的 2.范围 3.样品要求 4.试验项目和方法 1)高温动作 2)低温动作 3)高温贮藏 4)低温贮藏 5)常温(3- 5 PCS)老化 6)高温高湿试验 7)高低温循环冲击试验 8)跌落试验 9)振动试验 10)高压测试 11)静电测试 12)过压、欠压测试 13)内部检查 14)机械操作试验 15)涂膜试验 16)CD门、卡门耐强度试验 17)按钮、CD门、面壳压力试验 18)移行试验 19)撞击试验 20)盐雾试验 21)电池寿命试验 22)温升试验 23)手挽强度试验 1. 目的 为了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质量,规范可靠性试验的方法和标准。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产品,若客户有指定规格,将以指定规格为根据。 3. 样品要求 产品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 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 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指示正确,各种功能应 正常工作,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表符号标准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 样品应检查OK后才可以进行可靠性试验。如果存在不良,在该不良对所做试验无影响 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关试验,但试验前必须详细地记录不良现象。

4. 试验项目和方法 高温动作(3-5 PCS) a.试验方法: 样品应在不包装,将处于温度40℃或45℃湿度60%的恒温槽中工作8H以后,在 当时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检查,所设置的动作状态是指 CD+REC/MP3+REC/TAPE+REC/RADIO+REC状态,VR开到最大,电压设定为规格加 10% 。 b.产品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45℃/4小时/湿度60%/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OEM产品: 40℃/8小时/湿度60%/音量开70%/电压提高10% 内销产品: 40℃/4小时/湿度60%/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c.标准 样品在温度为40℃±2℃湿度60% RH(手板机和PP机为45℃±2℃)湿度60% RH时应能持续工作8H,并符合“3”的规定。 低温动作(3-5 PCS) a.试验方法: 样品在不包装,试验机将处于温度-10℃的恒温箱槽内工作8小时以后,在当 时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检验,所设置的动作状态要求同相同。 b. 产品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0℃/4小时/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OEM/内销产品: -5℃/4小时/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c. 标准: 样品在温度为-10℃±2℃(带有CD功能为0℃±2℃)时持续工作8H,样品应符合“3” 的规定。 [注:低温情况下无须湿度否则会结冰 OEM定义: 代工,帮代其他厂商做的产品]高温贮藏(G/BOX 3-5 PCS)(M/CARTON 1-3箱) a.试验方法 样品按出货要求包装好,放入恒温箱内。 b.标准 样品必须有包装: OEM/出口产品: 65℃/24小时/湿度60% 内销产品: 50℃/16小时/湿度60% 然后在常温下恢复4H后,应符合“3”的规定。 低温贮藏(G/BOX 3-5 PCS)(M/CARTON 1-3箱) a.试验方法: 样品按出货要求包装好放入-20℃的恒温箱内。 b.标准 样品(必须有包装)在温度为-20℃±2℃时搁置24H,然后在常温下恢复4H后, 样品应符合“3”的规定。 常温(3-5℃)老化(开发样机2-3 PCS,PP/MP样机3-5 PCS) a.试验方法: 样品在下表的条件下持续工作,中途功能确认1日3次(例AM 9时,PM14时,PM18 时/DAY进行)。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含表格)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规范可靠性试验作业流程,保证出货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制定本检查指引。 2.0适用范围: 适用制造中心生产的所有机顶盒试验及其他客户所要求试验的产品。 3.0名词定义: 无 4.0职责: 品保课负责落实本指引规定相关事宜,各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5.0作业内容: 5.1 试验要求与标准不同客户的产品要求与标准都有差别,具体选择参照不同客户的要求与标准执行。 5.2 试验项目: 5.2.1高温老化试验: 试验员对量产的机顶盒进行高温老化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结果记录与【高温老化报表】中。如在老化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2 高低压开关冲击试验:

1)试验前,将接触调压器电源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电压调整; 2)每个产品根据机型电压范围,在90V、135V、260V各电压段每4分钟切换一次电压,通电3分钟,再断电1分钟,冲击时间至少1小时。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报表】中。如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3)每天对高低压冲击仪器的输出高、中、低电压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点检,并将点检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冲击电压点检表】。 5.2.3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 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天订单量的2%进行振动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模拟运输振动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模拟运输振动测试报表】中。如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4 恒温恒湿试验: 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个订单量抽取5台进行高、低温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恒温恒湿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恒温恒湿测试报表】中。如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5 跌落试验: 将QA抽检报的产品均需做一角三梭六面跌落试验,跌落试验的数量至少为1箱,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跌落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跌落测试报告】中。如在测试后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习题1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自测题 一、判断题(对下面的句子,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广义的质量,除了包括产品质量外,还应包括工作质量。(√)2.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性能。(×)3.产品质量就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4.产品质量特性不包括安全性和经济性。(×)5.只要产品的可靠性好,寿命也一定很长。(×)6.质量管理就是达到或实现质量的所有职能和活动的管理。(√)7.全质量管理就是对产品质量加强管理。(×)8.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之一是预防为主。(√)9.如果不采用统计方法就不能进行全面质量管理。(×)10.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选择题 1.我们对“质量”的定义是(C )。 A.多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范围B.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范围 C.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D.多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属于产品的内在特性是( D )。 A.形状B.成本 C.保修期D.性能 3.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是(C )。 A.酒店财务的差错率B.报警器的正常工作率 C.服务用语的文明程度D.某商场的送货上门率 4.供货时间及运输方式对硬件产品而言,属于(B )。 A.固有特性B.赋予特性 C.流动特性D.社会特性 5.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指(C )。 A.过程和性能的质量B.成本和性能的质量 C.过程和体系的质量D.性能和体系的质量 6.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其通常依据(A )制定。 A.组织的质量方针B.质量策划 C.组织的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 7.属固有特性的有(B )。 A.产品的价格B.机器的生产率 C.硬件产品的交货时间D.售后服务 8.(B)叫做质量管理。 A.在质量方面策划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B.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C.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活动 D.在质量方面策划和控制组织的活动 9.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B )。 A.组织质量方针目标的体现B.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

汽车产品定型可靠性行驶试验规范(汽车试验场)

XX汽车试验场 汽车产品定型可靠性试验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产品在海南汽车试验场进行定型可靠性行驶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程序、行驶规范、检验项目和可靠性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轴荷孙超过13t的各类汽车。 2引用标准 GB/T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3术语 3.1 客车A类 车辆全长大于 3.5m,主要总成专门设计或选用已定型的总成设计的客车或未定型的客车底盘。 3.2 客车B类 车辆全长大于3.5m,选用已定型的底盘设计的客车. 3.3 轿车C类 发动机排量大于1L的轿车。 3.4 轿车D类 发动机排量小于或等于1L的轿车。 3.5 微客 车辆全长小于或等于3.5m的客车。 3.6 微货 最大总质量小于或等于1.8t的载货汽车。 3.7 微型汽车 微客和微货的总称。 3.8 全轮驱动汽车 指为民用目的设计的全轮驱动汽车。 3.9轻型货车I 最大总质量大于2.5t的轻型载货汽车。 3.10 轻型货车II 最大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5t的轻型载货汽车。 4试验条件 4.1 试验道路设施和环境 试验道路设施和环境详见附录A《海南汽车试验场汽车试验道路设施和环境》。 4.2 试验样车 试验样车数量及其试验实施条件应符合相应车型定型试验规程的规定,并按GB/T 12534的规定进行试验车辆的准备。

4.3 试验人员 试验人员应由试验负责人、技术人员、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组成。试验人员应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规程,按规定进行试验操作。 4.4 试验主要仪器 行驶记录仪、发动机转速表、前轮定位仪、地中衡、点温计、综合气象仪、秒表、计算机等。 5试验里程及里程分配 5.1 基本型汽车的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不包括磨合里程)及里程分配见表1。 2、全轮驱动车参照相应车型规定,总里程中应包含一定的全轮驱动里程。 5.2 变型车(含底盘) 5.2.1 变型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不包括磨合里程)及里程分配见表2。变型车在各种路面上的行驶里程不超过基本型车相应路面的里程。 5.2.2 总质量或轴载质量比已定型的基本型增加大于5%、但不超过10%(含10%)的按变型车处理,大于10%的按基本型处理。 表2中未列的改变项目可参照执行。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验报告

实验1 工序能力调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的抽样方法以及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熟练操作Minitab软件,掌握统计分析图形的绘制,理解工序不合格品率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 装有Minitab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 收集待分析质量数据50组,用Minitab软件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绘制相关分析图形,并根据分析结果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实验步骤: 在4M1E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收集待分析质量数据50组。 1.用Minitab软件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正态性检验); 2.用软件绘制相关分析图形并根据分析结果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四、实验结果 1.绘制直方图;

2.分布形状拟合; 如上图所示,成份C的数据分布曲线是近似正态分布。 3.成份C的数据变化趋势分析 4.工序能力

5.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 p=2-Ф[3C p(1+k]-Ф[3C p(1-k]=2-0.934389-0.855587=0.210024 实验2 工序质量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及绘制方法,掌握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学会根据控制图对工序状态进行判断。 二、实验仪器 装有Minitab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一收集数据,对其进行分组数据分组,应用Minitab的Control Chart模块,绘制工序控制图(xbar-s)并根据控制图对工序状态进行判断。 该钢铁公司内部采取以下判异准则来检验异常原因: 检验1:有1 个点离开中心线的距离超过3 倍标准差 检验2:连续7 个点在中心线的同一侧 检验3:连续7 个点有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 实验步骤: 1.收集50组车轴钢成份(C、Si、Mn、P、S、Al)化验数据

可靠性测试标准

Q/GSXH.Q.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1004.03-2001 可靠性试验规范

拟制:审核:批准: 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 可靠性试验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 2.1 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 目(见后目录〕。 2.2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 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2.3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 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2.4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 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2.5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 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环境条件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2)判定状态 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25±3℃ 相对湿度: 45~75% 4.试验项目。 目录 4.1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 第4页4.2 压力蒸煮试验------------------------------------ 第6页4.3 正向工作寿命试验------------------------------------ 第7页4.4 高温储存试验------------------------------------ 第8页4.5 低温储存试验------------------------------------ 第9页4.6 温度循环试验------------------------------------ 第10页4.7 温度冲击试验------------------------------------ 第11页4.8 耐焊接热试验------------------------------------ 第12页4.9 可焊性度试验------------------------------------ 第13页4.10 拉力试验------------------------------------ 第14页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_习题集(含答案)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针对某种具体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称为() A.质量文件B.质量手册C.程序文件D.质量计划 2.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 A.耐久性B.环境适应性C.安全性D.可靠性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做出明确、详细规定的基础性文件是()。 A.质量文件B.质量手册C.程序文件D.质量计划 4.在可靠性研究方面,主要用于疲劳失效、轴承失效等寿命分布函数是() A.指数分布B.正态分布C.威布尔分布D.概率分布 5.质量成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相关的全部费用() A.部分包括B.全部包括C.不包括D.都不正确 6. L8(27)这张正交实验表安排的试验次数是次。() A.2 B.7 C.8 D.10 7.不属于成本正式开支费用范围,不直接计人成本的称为() A.阶段成本B.故障成本C.显见成本D.隐含成本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 9.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我国( )采用。 A.参照 B.等同 C.部分 D.没有 10.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 A.5% B.5%~10% C.10%~15% D.15% 11.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就是把( )的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 A.顾客 D.供应商 C.经销商 D.生产企业 12. 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13.从一批数量为1000件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0件产品,并对它的直径进行检测,则这20件产品组成一个( ) A.总体B.个体C.样本D.样品 14.戴明指出,在出现的产品或服务问题中,由管理体系本身所致的比例约为( ) A.15% B.30% C.70% D.85% 15.古典的符合性质量的经济模型认为( ) A.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高B.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低

可靠性试验方法与标准

目录 1.目的 2.范围 3.样品要求 4.试验项目和方法 1)高温动作 2)低温动作 3)高温贮藏 4)低温贮藏 5)常温(3- 5 PCS)老化 6)高温高湿试验 7)高低温循环冲击试验 8)跌落试验 9)振动试验 10)高压测试 11)静电测试 12)过压、欠压测试 13)内部检查 14)机械操作试验 15)涂膜试验 16)CD门、卡门耐强度试验 17)按钮、CD门、面壳压力试验 18)移行试验 19)撞击试验 20)盐雾试验 21)电池寿命试验 22)温升试验 23)手挽强度试验

1. 目的 为了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质量,规范可靠性试验的方法和标准。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产品,若客户有指定规格,将以指定规格为根据。 3. 样品要求 3.1 产品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 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 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指示正确,各种功能应 正常工作,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表符号标准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 3.2 样品应检查OK后才可以进行可靠性试验。如果存在不良,在该不良对所做试验无影响 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关试验,但试验前必须详细地记录不良现象。 4. 试验项目和方法 4.1 高温动作(3-5 PCS) a.试验方法: 样品应在不包装,将处于温度40℃或45℃湿度60%的恒温槽中工作8H以后,在当时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检查,所设置的动作状态是指CD+REC/MP3+REC/TAPE+REC/RADIO+REC状态,VR开到最大,电压设定为规格加10% 。 b.产品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45℃/4小时/湿度60%/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OEM产品: 40℃/8小时/湿度60%/音量开70%/电压提高10% 内销产品: 40℃/4小时/湿度60%/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c.标准 样品在温度为40℃±2℃湿度60% RH(手板机和PP机为45℃±2℃)湿度60% RH时应能持续工作8H,并符合“3”的规定。 4.2 低温动作(3-5 PCS) a.试验方法: 样品在不包装,试验机将处于温度-10℃的恒温箱槽内工作8小时以后,在当时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检验,所设置的动作状态要求同4.1相同。 b. 产品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0℃/4小时/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OEM/内销产品: -5℃/4小时/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c. 标准: 样品在温度为-10℃±2℃(带有CD功能为0℃±2℃)时持续工作8H,样品应符合“3” 的规定。 [注:低温情况下无须湿度否则会结冰 OEM定义: 代工,帮代其他厂商做的产品]

信赖性试验程序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目的: 1.1. 为建立合理的检测中心管理规范,对所有的物料、产品进行信赖性试验程序化、标准化管控。 1.2. 确保所有的物料及产品所必须符合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提高产品的信赖性。 2. 范围: 2.1. 适用于浙江祥晖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之管理。 2.2. 适用于所有进料/成品从产品的开发到量产过程及质量保证试验中的物理、化学性能等各项信赖 性试验;产品所需特别加以验证及特殊性能均适用。 3. 权责: 3.1. 各个客户的各项信赖性试验标准的提供:开发部 3.2. 所有进料/成品的信赖性试验标准的建立、汇总整理:品质部QE 3.3. 所有信赖性试验表单的建立:品质部QE 3.4. 所有信赖性试验试验表单的提供:试验需求人员 3.5. 信赖性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日常保养与维护及信赖性试验的执行:信赖性试验员 3.6. 信赖性试验表单的审核:QE( 如有异常呈品质主管、经理核准) 3.7. 信赖性试验结果的通报、报告原件的保存归档:信赖性试验员 4. 名词解释: 4.1开发阶段信赖性试验 是指在量产前的生产准备、设计初期阶段实施的信赖性试验。 4.2量产质量保证试验 为持续保证量产中的产品的质量性能所实施的信赖性试验。 4.3 信赖性:通过模拟产品在客户端和真实工作条件下的应用性来进行的相关功能性的验证,从而确 保产品满足客户最终要求. 5. 相关文件: 5.1. 《信赖性试验流程图》(附件一) 5.2. 《信赖性试验基准》(附件二) 5.3. 《信赖性试验计划》 5.4. 《信赖性试验报告》 6.参考文件: 6.1 《成品规格书》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1.对于有重复事件的故障树,为了应用模块分解法对其进行简化,可应用()达到目的。 A.递推化法 B.直接化法 C.逻辑简化法 D.“割顶点法” 答案:D 2.某系统包含3个单元,其最小割集为{1,2}、{1,3}和{2,3},则该系统为()模型。 A.串联 B.表决 C.旁联 D.桥联 答案:B 3.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三中取二”系统,其单元故障率均为λ,则其系统的MTBCF为()。 A.5/6λ B.6/5λ C.6/(5λ) D.5/(6λ) 答案:D 4.对于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来说,()。 A.应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实施 B.应由可靠性专业人员实施 C.应贯彻“谁设计、谁分析”的原则 D.应由领导指派专人负责实施 答案:C 5.在故障树的模块化过程中,把原树中把分割出的模块用一个()代替,其概率即为此模块的概 A.中间事件 B.未展开事件 C.底事件 D.“准底事件” 答案:D 6.进行FMEA时,严酷度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四级,通常规定其中Ⅱ类是()。 A.轻度的 B.中等的 C.致命的 D.灾难的 答案:C 7.什么既是FMECA的基础,同时也是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的基础?() A.故障判据

B.故障模式 C.潜在故障 D.严酷度 答案:B 8.FMEC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即()。 A.从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角度发现各种缺陷与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 B.准确估计出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C.为可靠性建模提供可信的依据 D.为故障树分析奠定基础 答案:A 9.FMECA包括()两个步骤。 A.故障模式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B.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C.故障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D.故障原因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答案:B 10.FTA的基础及关键是()。 A.收集资料 B.建树 C.定性分析 D.定量计算 答案:B 11.故障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则形状参数为()于1时故障率曲线呈水平直线。 A.小 B.等 C.大 D.接近 答案:B 12.某喷气式飞机有三台发动机,至少需要两台发动机正常才能安全起落和飞行,假定飞机故障仅 A.0.99993 B.0.99995 C.0.99998 D.0.99999 答案:A 13.可靠性框图“n中取r”表决模型在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当表决数r =()时等价 A.0 B.1 C.r

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标准

环境试验规范 修改记录

1. 温度试验 1.1高温贮存试验 试验描述:将试验样品放置在高温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试验样品不进行工作。 试验目的:确定产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贮存是否对其外观,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实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防冷凝装置。 试验条件:60℃(每种产品按该产品的检验规范的指标设定。客户另有要求按客户要求设置)。 试验程序: 1. 预处理:试验前应该消除可能会对试验造成影响的因素。 2. 初始检测:按要求对用于试验的样品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测试,并做好记录。 3. 将恒温恒湿试验箱设定为试验所需温度和湿度,使试验箱温度稳定至设置温度。 4. 将处于室温的试验样品按正常状态放入准备好的试验箱内。 5. 和某种特定的安装架一起使用时,应使用这些装置一起试验。 6. 高温贮存试验时间为48H,有特殊要求则按特殊要求进行设定。 7. 试验48H后,将试验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个小时。 8. 试验后检测:按相关要求对试验样品的外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并做好记 录。 9. 将试验前后的测试进行对比,判断该试验是否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1.2高温工作试验 试验描述:将试验样品放置于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并使试验样品处于运行状态,若有要求加上负载,则加上负载进行试验。 试验目的:高温环境下工作是否对其外观,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防冷凝装置。 试验条件:温度40℃,(每种产品按该产品的检验规范的指标设定。客户另有要求按客户要求设置)。 试验程序: 1. 预处理:试验前应该消除可能会对试验造成影响的因素。 2. 初始检测:按要求对用于试验的样品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测试,并做好记录。 3. 确定试验箱保持室温,使试验样品处于准备工作状态。 4. 把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中,按要求设置试验温度和湿度,关闭试验箱。 5. 待温度上升到试验温度,立即让试验样品进入运行状态。 6. 试验样品在试验箱中运行的时间为2H。 7. 试验后测试:按要求测试试验样品的电气、机械性能,检查外观有无被腐蚀,变型, 变色等。 1.3低温贮存试验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 2.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 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3.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判者是()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公司领导 C.产品设计人员 D.顾客 4.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 A.识别和细分顾客 B.产品的开发设计 C.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销售产品 5.将顾客的需要描述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朱兰 C.石川馨 D.狩野纪昭 6.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 7.一般来讲,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 B.20%-40% C.10%-50% D.0.5%-5% 8.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 9.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C.产品设计人员D.顾客 10.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 A.99.73% B.95.45% C.68.27% D.80.25% 11. 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 A.质量文件 B.质量目标 C.质量体系 D.最高管理者 12.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 A. P阶段 B. D阶段 C.A阶段 D. C阶段 13. 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相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

可靠性试验管理办法

目录索引: 1.目的------------------ 2 2.范围------------------ 2 3.定义------------------ 2 4.权责------------------ 2 5.管理办法-------------- 2-5 6.相关文件-------------- 5 7.相关记录-------------- 5 1.0 目的: 为了规范物料及产品的性能测试,有效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程度,特制定本办法2.0 范围:

使用于物料及产品的可靠性试验 3.0 定义: 可靠性试验:产品在规定的案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其中环境试验包括高低温,盐雾试验等,力学试验包括拉力、扭力、硬度、附着力试验等 4.0 权责: 采购部:物料送验申请 项目工程师:物料或成品的送验申请 品质工程师:A.实验室管理 B.实验可靠性试验 C.出具实验报告 品管员:片材、半成品、成品的拉力、扭力、硬度与附着力的日常试验 5.0 管理办法:

5.2 在线测试流程: 来料、制程、出货过程中需要进行片材或半成品的日常例行测试的参照5.4条款,由相应的工序品管人员按要求或规定的周期执行,并将结果记录在相应的检验报告上,交品质主管审核处理。 5.3 实验室管理规范: 5.3.1 实验室由品质工程师统一管理,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准进入实验室或动用实验设备。 5.3.2 进入实验室前须换鞋套,室内保持整齐、清洁、安静,物品轻拿轻放。 5.3.3 实验设备每天要做好点检,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并做好安全防护。 5.3.4 实验工作人员上岗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静电衣、帽,并戴上手指套。 5.3.5 实验室需要恒温20-25℃、恒湿(相对湿度65-85%)、无尘、无振动、通风良好。 5.3.6 实验设备每天要做好点检,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并做好安全防护。 5.3.7 仪器、设备资料和软件一律不准外借,由责任人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将追究相应责任。 5.3.8 文件资料和检测记录按照《文件记录控制程序》,必要时对实验样品按要求标识并保存。 5.3.9 试验和检测设备按照《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 5.3.10实验室通道,门口不能堆放任何杂物。 5.3.11实验室应配有灭火器,按安全要求定期检查,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 5.3.12 工作结束后,废物要放入纸篓或垃圾箱内,保持工作台清洁。 5.3.13下班前,实验室人员必须检查好设备仪器、门、窗、水电、气路,并确保关好。 5.4 可靠性实验测试规范:

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 试验方法 南京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

GB/T 19055-2003 前言 本标准与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属于同一系列标准,系汽车发动机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 525—199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达淳、吴新潮、饶如麟、鲍东辉、周明彪。 引言 本标准系在JBn 3744—84即QC/T 525—1999《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长期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对QC/T 525—1999的重大技术修改如下: ——拓展了标准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燃用汽、柴油的发动机,还适用于燃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醇类等燃料的发动机; ——修改了可靠性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小于3.5t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更接近使用工况的交变负荷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在3.5t~12t之间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混合负荷试验规范,以改进润滑状态;冷热冲击试验过去仅在压燃机上进行,现扩展到点燃机,并增加了“停车”工况,使零部件承受的温度变化率加大; ——修改了全负荷时最大活塞漏气量的限值,首次推出适用于不同转速范围的非增压机、增压机、增压中冷机的限值计算公式,使评定更为合理; ——为使汽车发动机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对颗粒排放物限值的要求,修改了额定转速全负荷时机油/燃料消耗比的限值(由原来1.8%改为0.3%); ——增加“试验结果的整理”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事,要求对整机性能稳定性、零部件损坏和磨损等进行更为规范和详尽的评定; ——增加“试验报告”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章,明确试验报告主要内容,使试验报告更为规范。 ——增加了附录A《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评定方法》,使评定更为准确和全面, ——鉴于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必须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认证时按排放标准进行专项考核,故本标准不再涉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