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受体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雄激素受体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雄激素受体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摘要] 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晚期前列腺癌首选内分泌治疗,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内分泌治疗18到24个月后出现病情进展,成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RPC)。本文综合文献,介绍HRPC 的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特点、预测指标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HRPC的研究方向。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宋海珠 [关键词]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一般采用手术或局部放疗,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是多年来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内分泌治疗开始阶段,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肿瘤缩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下降,骨痛减轻,尿路梗阻和出血症状缓解,体力状况改善。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内分泌治疗2到5年后出现病情进展,前列腺癌从对激素依赖逐渐变为对激素不敏感,成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HRPC一旦出现,治疗就比较困难,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HRPC的病因和治疗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1 HRPC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大部分是通过阻断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的结合,达到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因此AR表达的异常是HRPC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多个HRPC 试验模型中,均发现AR基因是唯一持续上调的基因[1],主要表现为AR的表达增加或突变,参与AR 激活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共刺激因子异常等。另外还包括前列腺癌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抑癌基因PTEN(for pho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的失活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过表达等[2]。 2 HRPC的诊断 前列腺癌在内分泌治疗后,由激素依赖转为激素抵抗,如何正确判断其转折点,欧洲癌症研究治疗中心(EORTC),美国国家前列腺癌研究计划(NPCP)及美国东部癌症协作研究组(ECOG)等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前列腺体积增大,骨扫描出现新转移灶,出现新的淋巴结转移灶,主观症状加重等,也有的将雄激素阻断治疗取得一段时间效果后,血清PSA再次升高作为判断前列腺癌发生激素抵抗的重要信号。公认且较为简便的判断HRPC的标准为:1、连续3次(间歇期至少2周)测得的血PSA大于参考值(0.2ng/dl);2、血睾酮浓度为去势水平;3、停止抗雄激素治疗及二线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后,血PSA值仍不下降甚至反而升高。根据上述指标,可以初步估计前列腺癌患者由激素依赖转为激素抵抗[3]。 3 HRPC的预测指标 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的HRPC均由初始的激素依赖型转为激素抵抗型,约有15%的前列腺癌细胞一开始就不依赖激素生长,从而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4]。因而在疾病早期若能检测出HRPC,就可以尽早开始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Hasumi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前列腺癌样本中神经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Neuroserpin的表达水平, 并在5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分析了其表达水平与临床背景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02例前列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Neuroserpin,其中包括4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前列腺癌组织比正常前列腺组织表达水平高,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与总体生存率及疾病进展时期呈负相关,并且发现Neuroserpin 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中表达水平最高[5]。 前列腺癌干细胞主要沿两个途径分化:外分泌途径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在HRPC中,神经内分泌途径为主要途径。嗜铬粒蛋白A(CgA)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特异蛋白,因此可作为前列腺癌的检测指标。Berruti等研究了108名新诊断的HRPC患者,联合检测血浆中的CgA和其他生化指标,如血清

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对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第49卷第2期新疆医学Vol.49No.2 2019年2月XINJIANG MEDICAL JOURNAL February.2019 ?文献综述? 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对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耐 药机制研究进展 孟祥龙',张立东*王玉杰打邓小虎2,安恒庆1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屈医院泌尿中心.乌鲁木齐830054;2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新船克拉玛依834000;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乌魯木齐830054) 中图分类号:R737.25文献标识码:A 前列腺癌是发达国家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常见的肿瘤W在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居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首位,并且绝大多数初诊断前列腺癌患者即已为晚期。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但几乎所有前列腺癌患者在(1~2)年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O CRPC患者预后差,治疗棘手,易发生转移,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with castration resistance,mCRP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少于两年ll,o临床证据表明,绝大多数CRPC发生机制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再激活有关叫两种AR靶向治疗药物(阿比特龙和恩杂鲁胺啲应用,有效延长CRPC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对上述两种药物产生耐药。本文将对“~山j患者产生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耐药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雄激素受体及其靶向药物作用机制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基因位于XqH—12,开放阅读框为2757bp叫AR作为一种类固醇激素受体(steroid hormone receptor,sHR),在未激活状态时,与热休克蛋白文章编号:1001—5183(2019)02—183—05 (heat shock protein,HSP)如HSP90.HSP70等结合,形成无法与DNA结合的复合体;当AR配体结合域与雄激素结合后,其与HSP分离,经过蛋白激酶A的作用及磷酸化过程,形成同源二聚体并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雄激素反应元件(androgenre-sponse element ARE)结合,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进而调控前列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叫阿比特龙是CYP17的17d-径化酶和C17, 20-裂解酶选择性抑制剂冏。CYP17对能够产生睾酮的前体物质脱氢表雄酮及雄烯二酮的顺序反应起到催化作用。因此,阿比特龙对CYP17的抑制作用会降低循环和肿瘤内雄激素水平叫由于阿比特龙所具有的类固醇结构,其还能抑制另一种合成雄性激素所需酶一3B-径基类固醇脱氢酶叫恩杂鲁胺是一种强效AR信号抑制剂,其通过配体结合域直接与AR相结合,抑制AR核转运的同时,还会抑制AR-DNA结合以及AR调控基因的转录过程嗣。在一项三期实验中,无论患者前期是否接受了化疗干预,阿比特龙以及恩杂鲁胺都有效的提高mCRPC患者的临床获益叫了解AR靶向治疗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对正确使用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治疗前列腺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雄激素受体靶向药的耐药机制 尽管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能够有效提高 基金项目:新噩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D01C167);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K2016.7)。作者简介:孟祥龙,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前列腺恶性肿瘤。 通信作者:安恒庆,男,博士,刚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前列腺恶性肿瘤,E-mail:9269735@https://www.360docs.net/doc/a13699337.html, 。

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一)

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一) 〔摘要〕激素抵抗型哮喘是对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很差的哮喘。综述了近5a来国内外对激素抵抗型哮喘分类,重点从细胞功能、细胞因子、转录调节、热休克蛋白基因调节、自身调节的角度探讨了继发性激素抵抗型哮喘的发病机制。 随着对哮喘本质认识的深入,治疗的重点转变为预防和控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AHR)〔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强有力的抗炎药物〔2〕。如何充分发挥激素的治疗效应,减少激素的副作用,是临床医生十分重视的问题。激素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有一部分哮喘病人对激素治疗产生抵抗,使其治疗比较困难或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激素抵抗型(steriod-resistant,SR)哮喘,是指那些用大剂量激素(一般为口服泼尼松40mg·d-1)治疗1wk(一般为7~14d)后,其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改善率(实测值/预计值)不超过15%的哮喘。如FEV1改善率超过25%则为激素敏感型(steriod-sensitive,SS)哮喘。其余为激素依赖性哮喘。与SS哮喘相比较,SR哮喘具有年龄较大、哮喘史长、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及夜间发作等特点。研究表明,激素抵抗只限于激素抗炎和免疫调节方面,而与其药物动力学无关,故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异常有关。现一般从发病机制上将SR哮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 原发性SR哮喘原发性SR哮喘是由原发性GR亲和力异常造成的,为激素受体病,因GR缺陷常造成胎儿流产、死亡,故较少见,常有家族史。Diana等〔3〕对1例6a男病儿的单核淋巴细胞激素受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研究表明,其染色体2317位点第729个氨基酸上A突变为D,氨基酸代码ATT变为DTT。在分别转染野生型人GR与人GR-I1e729的COS-1细胞株上,其GR解离平衡常数(Kd)各是(0.799±0.068)nmol·L-1和(1.54±0.06)nmol·L-1(P<0.01)。说明GR激素结合区的突变可能是原发性SR哮喘的发病原因之一。 继发性SR哮喘继发性SR哮喘是由于继发性GR缺陷,使GR与激素或(和)特异性DNA结合部位的亲和力下降等异常所致。其病人易出现柯兴氏综合征的迹象和症状,其清晨血浆皮质醇浓度下降。其发病机制可能为: 1细胞功能异常通过在SR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作用的细胞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起关键作用。Sher等〔4〕研究发现,哮喘病人不论是SR哮喘还是SS哮喘,都有T淋巴细胞GR缺陷,只是SR哮喘下降的程度比SS哮喘明显。大多数SR哮喘的GR缺陷局限于T淋巴细胞,仅极少数不只限于T淋巴细胞。Joseph等〔5〕通过几种激素不同浓度时对SR哮喘和SS哮喘中T淋巴细胞的作用发现,SR哮喘中半抑制浓度(IC50)大约是SS哮喘的100倍,且在氢化可的松和布地奈德的治疗中有统计学意义。生理浓度的氢化可的松不能抑制SR哮喘中植物凝集素(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分化,但对SS哮喘的T淋巴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内源性氢化可的松可能对抑制SR哮喘病人气道炎症无效。也说明,激素抵抗是T淋巴细胞在基础水平上仍处于活化状态,使得激素的作用不敏感。孙永昌等〔6〕发现泼尼松治疗前SR哮喘和SS哮喘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说明哮喘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处于活化状态。泼尼松治疗后SS哮喘中sIL-2R水平显著下降,但SR哮喘的sIL-2R无明显变化。泼尼松对SR哮喘中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SS哮喘。但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和胸腺免疫抑制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T淋巴细胞对激素的反应性降低及由此引起的T淋巴细胞持续活化是SR哮喘的免疫特点。 2细胞因子调节异常Jeffey等〔7〕通过在体外培养发现,与正常组相比,SR哮喘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单独培养24h后,其PBMC中GR亲和力明显下降,且培养48h 后可恢复正常。但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后其GR亲和力的下降却无明显改善,且此IL-2和IL-4的作用可被γ-干扰素(IFN-γ)阻止。IL-2和IL-4协同作用使T淋巴细胞的GR亲和力和T淋巴细胞对激素的反应性下降。这说明在哮喘持续炎症过

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比较

56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4年4月第4卷第7期 ·短篇论著· 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 晚期前列腺癌疗效比较 吴?松 赖海标 钟?亮 黄智峰 曾?晔 李?森 赖伟业 郑东祥 刘毅豪 唐荣志 黄新凯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外一科,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目的?比较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以及治疗产生的副作用。 方法?选 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8例)。 观察组38例行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即药物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对照组38例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 即手术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38例患 者发生潮热症状者13例(34.21%)、乳房胀痛者12例(31.58%)。对照组23例患者发生潮热症状者26例(68.42%)、乳房胀痛者25例(65.79%)。比较两组潮热症状及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肠道症状、性功能、尿路症状、骨痛、治疗相关症状方面都较对 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间歇性联合雄激素 阻断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治疗的副作用并且增加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雄激素阻断 治疗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前列腺癌;问歇性雄激素阻断;持续性雄激素阻断?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4)07-56-03 Efficacy comparison of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ies for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WU?Song LAI?Haibiao ZHONG?Liang HUANG?Zhifeng ZENG?Ye LI?Sen? LAI?Weiye ZHENG?Dongxiang LIU?Yihao TANG?Rongzhi HUANG?Xinkai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 Zhong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shan 52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38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38 pati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rmittent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namely medical castration plus anti-androgen drug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namely surgical castration plus anti-androgen drugs. The incidences of side effects and the post- treatment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3 patients (34.21%) had hot flash symptom and 12 patients (31.58%) had breast distending pain. In the control group, 23 patients (68.42%) had hot flash symptom and 25 patients (65.79%) had breast distending pa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hot flash symptom and the breast distending pain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intestinal symptoms, sexual function, urinary symptoms, bone pain and treatment-related sympto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larg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1). Conclusion Intermittent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side effects and increase post-treatment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the first choic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receiving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Key words] Prostate cancer; Intermittent androgen deprivation; Continuous androgen deprivation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恶性肿瘤中致死率十分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现在也是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美国,其年新发病例数约为男性癌症每年新发病例的29%,居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男性恶性肿瘤致死原因中其占相关死亡总数的9%,居第2位[1-2]。虽然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欧美国家要低,但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和辅助检查水平的不断提升,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也是在不断上升。但是由于我们对于前列腺癌筛查工作开展比较晚,所以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为

雄激素依赖型与非依赖型前列腺癌基因芯片数据分析

雄激素依赖型与非依赖型前列腺癌基因 芯片数据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罗烈伟,马文丽,郑文岭 【摘要】目的根据高通量基因表达谱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前列腺癌相关的特征基因与功能,探讨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GeneSifter在线分析软件对6个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ADPC)和6个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AIPC)基因芯片数据分成两组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得到348个差异表达基因,并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的一些相关基因。结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的形成可能与GREB1 protein基因表达下调有关,并在细胞通讯和细胞黏附等过程和通路方面与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ADPC;AIPC;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using microarray data.Methods Microarray data from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molecular changes between androgen-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rimary prostate tumors. This dataset was analyzed with GeneSifter microarray analysis software (VizX Labs,Seattle,WA).Results After filtering the data,348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identified. Gene Ontology and KEG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enes are correlated with RNA metabolism,cell

激素抵抗

泰素帝+雌氮芥(D+E)的方案曾经被寄予厚望,一个是针对Bcl-2的新型化疗药,一个是FD A批准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药物。但是2004年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并不优于泰素帝+强的松(D+P),而且E导致的血栓副作用报道很多,因此目前我们采用D+P的方案较多,感觉这个方案的耐受和效果不错,近期的PSA反应率较好,当然总体的生存率还没有统计。 米托蒽醌+泼尼松作为改善疼痛的治疗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作为替代治疗仍有应用。对于PS A的降低维持时间好像比较短。 由于前列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好,化疗通常能够完成。 总体来说,前列腺癌的化疗仍需要改善,治疗的效果不让人满意,有些时候化疗治疗的是患者的PSA焦虑,PSA升高离临床进展有半年的时间。 对于雄激素抵抗前列腺癌化疗的临床研究,我的建议就是入选的病人一定要满足雄激素抵抗的定义:睾酮在去势水平,病变仍持续进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去势水平:50ng/ml,其次一般是指所有的抗雄药物均无法控制PSA(虽然睾酮达到去势水平,但应用抗雄药物仍有一部分患者有PSA的降低,但是通常我们不把这种患者称为雄激素非依赖,因为肿瘤细胞对阻断雄激素作用的药物仍有效)。 其次在评价化疗的效果时,注意评价PSA+可评价病灶+生活质量(PSA和病灶发展的相关性在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中不好)。当然化疗的副作用也要评价。 最好能做出生存率的指标, 选题为临床急需解决问题,有意义;在读期间便可完成包括生存期在内的所有观测项目,可行性强。顶!!! 1、HRPC的判断很重要,时间应准确,因为它关系到生存时间计算的准确性。但有时却不是很容易,尤其是PHRPC的判断。一些研究资料显示具有下列因素的前列腺癌患者,初始抗雄激素治疗效果就不佳,可供参考:①治疗前血睾酮水平≤10.4nmol/L;②病理显示癌细胞分化差(Gl esson分级>7分);③治疗前癌细胞核AR与雄激素结合活性≤26fmol/mg或总受体结合活性≤51fmol/mg;④治疗前骨转移灶数目≥6。 2、至于SHRPC,我们不可能试遍所有的抗雄药物均无法控制PSA后才下诊断,误事。公认且较为简便的判断标准为:①PSA连续3次(间隔至少1周)大于正常值;②血睾酮浓度处于去势水平; ③排除“撤药综合征”。 3、在未确定排除“撤药综合征”时不能仓促诊断为HRPC而上化疗,因为这有可能让部分患者失去发生“撤药综合征”后半年缓解的生存期;而且,一般来说有“撤药综合征”的出现,说明患者还只是雄激素非依赖、内分泌敏感性前列腺癌,而不是内分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它还有二线内分泌治疗有效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前列腺癌患者血循环雄激素状态,将前列腺癌分成雄激素依赖型和雄激素非依赖型。雄激素依赖型又分成内分泌天然性前列腺癌和内分泌敏感性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型又分为雄激素非依赖、内分泌敏感性前列腺癌和内分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3、雄激素非依赖、内分泌不敏感性前列腺癌又称为内分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此类前列腺癌的化疗方案以二联疗法效果稍好。如楼上所言,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肾上腺皮质激素为目前经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的方案。多西紫杉醇(泰索

前列腺癌

丁香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国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就前列腺癌来说,目前这一疾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怎么样? 谢教授: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六,但在美国男性中位居第一,超过了胃癌。在中国,前列腺癌以往的发病率是很低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增长非常快。以我们科室为例,1993年我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大概只有12例前列腺癌。但是到2013年,我们一个科室全年确诊的病人就有430例。全国范围内,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发病率数据,单就上海来讲,其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已占上海市男性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第一位。 丁香园:那浙江省在这方面有无统计数据? 谢教授:浙江省的数据还在统计中。 丁香园:相对于其他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有哪些特点? 谢教授:通俗一些来说,前列腺癌是一种难以捉摸的肿瘤,具有许多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异质性。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把一名病人的前列腺癌取出,把肿瘤块里面不同的肿块分离出来,然后接种到老鼠身上,结果长出了三种肿瘤。第一种在小鼠身上不生长,第二种生长但不转移,第三种是不但生长还转移。所以,即便是同一个病人,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也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前列腺癌非常复杂。当然现在临床上有一些方法,希望能把握前列腺癌病人的不同恶性程度,比如可以通过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不同的Gleason 评分(6分/7分/8~10分)、还有它的临床分期(T1期/T2期/ T3期/T4期),以及淋巴有无转移或有无远处转移,最终根据这几个评价指标,我们把前列腺癌分成低危、中危、高危,也有分成极低危、低危、高危、极高危的。通过这样的指标来预测病人预后会如何。但是我们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比较远,未来的趋势可能是能够做出很多分子分型,将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不同的亚型来判断预后,同时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第二个特点和年龄有关。前列腺癌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年轻人较少,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曾经我们在临床试验中就碰到过35岁的前列腺癌患者,也碰到过40岁的,50岁的也有,但是都比较少,高峰年龄一般出现在六十五岁。 丁香园:近年来,经常提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和既往的概念(HRPC、AIPC)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提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这一概念? 谢教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前列腺癌是一个依赖雄激素生长的肿瘤,身体中雄激素的主要来源是睾丸,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几乎占了百分之九十五,其次来源于肾上腺,肾上腺也能合成雄激素,占百分之五左右。第三,现在发现,当前列腺癌细胞发展以后,其细胞内的雄激素合成也会增加,所以前列腺癌本身也会合成一部分雄激素。 我们以往的概念,就是把前列腺癌分成雄激素依赖-雄激素非依赖-雄激素抵抗,所谓雄激素非依赖就叫AIPC,雄激素抵抗就叫HRPC,但实际上临床会出现矛盾,当病人进行一线雄

单纯去势和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对比

文章编号:1005-619X(2014)10-0923-02 DOI 编码:10.13517/https://www.360docs.net/doc/a13699337.html,m.2014.10.038 浓度在0.5h后达到高峰值。若治疗效果不佳,可在注射15min后再次进行注射,注射所使用最大剂量应小于2mg。采用我院自制的宫腔填塞纱条,纱条大小为8cm×2m,共为4层。在使用前先将其放入碘酒中进行浸泡,之后挤干碘酒,术中针对带胎盘剥离后术者可一手放于腹部固定宫底,一手握卵圆钳按照顺序将纱条填塞入宫腔,并按照从上到下一次填塞纱条,且保证不留出空隙,避免因填塞不均匀后受力不均匀情况,有利于宫腔出血顺利从宫颈流出。术后进行缝合时,注意不能将纱条缝合到子宫。术后24h将纱条取出,并采用统计方法统计具体出血量情况,取出前先给予患者静滴缩宫素,促进宫缩,便于顺利取出纱条。实施消毒后,采用卵圆钳将纱条缓慢从宫口牵出,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情况发生,以及取出纱条的完整性。术后常规给予患者静滴抗生素3d进行治疗,防止发生感染。统计2h以及24h的平均出血量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 10.5统计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治疗效果甲组止血有效率为8 3.3%(25/30),其余患者采用子宫以及髂内动脉切除、结扎子宫动脉等方法止血治疗;乙组止血治疗有效率为97.5%(39/40),仅1例患者出血量高于2000mL,采用子宫切除术将子宫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乙组止血有效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止血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2h、24h平均出血量情况(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乙组患者的2h、24h平均出血量 均明显少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讨论 随着当前剖宫产实施率不断增加,各种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不断增加,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健康,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产后出血。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分别为胎儿 原因、母体原因以及胎盘原因[1]。其中胎盘早剥、 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发生。临床传统采用产后出血治疗方法为缩宫素、子宫按摩、结扎子宫 动脉,若治疗均无效时,可实施子宫切除治疗[2] 。而采用子宫切除对患者正常生理以及心理造成较大的创伤,影响女性正常的生育功能。欣母沛为一种长效缩宫素,可用于常规缩宫素治疗无效,因宫缩乏力而出现失血情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甲基取代15-羟基,可对15-羟基氢酶起到较好的灭活效果,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强其生物作用效果,可有效刺激子宫肌瘤发生收缩,其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子宫出血,效果显著[3]。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是利用压迫作用效果,为一种传统的控制产后出血方法,但若填塞不当,可能会导致感染情况发生。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抗生素药物的不断更新换代,新的抗生素 抗菌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感染情况发生[4] 。宫腔填塞纱条后,可对宫腔产生压迫,扩张宫腔,导致子宫出现发射性收缩止血,且在机体凝血机制作用下,大量释放以及激 活凝血因子,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5]。本次研究中, 乙组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欣母沛后,止血治疗有效率为97.5%,2h、24h出血与甲组相比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欣母沛治疗,可有效提高止血治疗效果,应用效果良好。参考文献: [1]李义霞.宫腔填塞纱条加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80例疗 效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60-61.[2]刘利军.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 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137. [3]林东红.子宫肌注射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01-102. [4]周世平.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 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5B ):39-40.[5]李萍,常林利,罗晓勘.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 产后出血121例疗效观察[J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5):377-379. (收稿日期:2014-04-22) 表1两组患者的2h、24h平均出血量对比(x ±s ) 组别2h平均出血量(mL) 24h平均出血量(mL) 甲组734±531031±68乙组 324±52 719±67 单纯去势和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对比 栾志德 (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热闹卫生院,134214)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去势及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 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44例研究对象采用单纯去势治疗,观察组44例研究对象则采用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存状况。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总体平均疾病 特异性生存时间(DSS)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于有或无转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单纯去势及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后其DSS及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行完全雄性激素阻断治疗的有转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比卡鲁胺与氟他胺治疗患者,其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单纯去势及 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无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以单纯去势治疗为主,而对于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 者则应以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为主。 【关键词】单纯去势;完全雄激素阻断;晚期前列腺癌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治疗药物进展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治疗药物进展 来源:药智网作者:中华小吃

图五:阿比特龙国内申请类型及百分比 图六:恩杂鲁胺国内申报进度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5.一些在研的CRPC候选药物 目前,在研的用于CRPC的药物已有多个进入临床,而相对较为“火”的两个研发方向,自然是CYP17A1抑制剂和AR抑制剂(也许与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的高销售额有关吧)。 如AR抑制剂,Tokai Pharmaceuticals的galeterone(TOK-001)处于III期(终止),国内苏州开拓药业的Proxalutamid (GT-0918)已进入临床II期,强生公司的ARN-509已进入II期临床等;而CYP17A1抑制剂,Viamet Pharmaceuticals Innocrin 开发的Seviteronel(VT-464)已进入FDA快速通道,武田制药的orteronel(TAK-700)已进入三期(终止)等。 图七:一些在研候选药物结构 6.小结与展望 虽然,多西他赛和后续的卡巴他赛作为一线化疗药物成功提高了mCRPC患者的生存率,但就目前,阿比特龙和恩杂鲁胺却越来越受到更多泌尿科医生的关注和青睐,不过,他们均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快速抵抗性并缺乏“持久性受益”。故而,更为高效的用于治疗CRPC的药物亟待开发。与此同时,每种新药的最适患者群是什么?如何确定CRPC患者的最佳给药时间和给药顺序?能否尽快评估和确定新老药物联合使用的最佳组合?如何克服药物的耐药性等等问题,都是我们所应该认真思考的。相信,如同肺癌一样,随着研发人员对前列腺癌的重视,尤其是对CRPC的不断深入研究,更为安全、高效的药物,终究会出现并更好的发展开来!

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9-06-12T17:18:42.6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1期作者:周毅王伟刘杰卢启海姚远杨剑文陈翔[导读] 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在CRPC的诊断中有利于明确有无前列腺癌成分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西柳州 545060)【摘要】目的:探讨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90例转移性前列腺癌并行去势治疗无效后诊断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首次穿刺和二次穿刺时PSA、PSAD、PSATZ 水平,并根据二次穿刺结果分为合并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组(64例)和未合并IDC-P组(26例),比较两组的PSA、PSAD、PSATZ 水平。结果:二次穿刺时PSA、PSAD、PSATZ 水平显著高于首次穿刺(P<0.05);合并IDC-P组的PSA、PSAD、PSATZ 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IDC-P组(P<0.05)。结论: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在CRPC的诊断中有利于明确有无前列腺癌成分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关键词】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前列腺导管内癌;前列腺穿刺活检;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152-02 前列腺癌是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病死率。本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患者待确诊时已出现肿瘤转移,成为转移性前列腺癌。临床对转移性前列腺癌主要采用去势治疗的方法,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可在去势治疗后12~33个月内可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因此,需要进一步确认CRPC的病理学变化,以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二次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能准确分辨前列腺 癌成分变化,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式[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在CRPC中的临床应用意义,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90例转移性前列腺癌并行去势治疗无效后诊断为CRPC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4±5.7)岁,前列腺体积(57.34±7.12)cm3;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转移性前列腺癌,穿刺针数(9.36±1.63)针,行去势治疗,治疗后间隔18~25个月,之后连续三次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血清睾酮<50ng/ml,确诊为CRPC,经会阴超声引导下行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针数(9.61±1.67)针;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合并严重肛肠疾病者;比较两次穿刺活检的方法、穿刺针数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会阴超声引导下二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取膀胱截石位,推开阴囊,对会阴区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中央带进行穿刺,可疑病变部位加穿1~2针,总共穿刺8~14针。病理标本用10%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行4μm连续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处理。免疫组化按SP法对P504S和P63双标记染色,并行Ki67染色。采用高压煮沸的枸橼酸缓冲液(PH6.0,10mmol/L)进行抗原修复。P504S阳性则确诊为前列腺癌,P63阳性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切片前后两次均由相同的2名泌尿病理医生独立完成,病理分级根据1992年Gleason修订的评分及分级标准,诊断依据EPstein标准[2]。 1.3 观察指标 对首次穿刺和二次穿刺后1周均行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移形带密度(PSATZ)检查,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电化学发光法、采用配套试剂检测。二次穿刺后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合并IDC-P组和未合并IDC-P组,再次检测PSA、PSAD及PSATZ水平,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4 判定标准 化疗后症状改善,软组织及骨转移灶变小,PSA水平较化疗前降低,但≤50%[3]。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首次穿刺及二次穿刺的PSA、PSAD及PSATZ水平比较 二次穿刺时PSA、PSAD、PSATZ 水平显著高于首次穿刺(P<0.05),见表1。 注:两组各项指标相比,P<0.05。 2.3 治疗预后

前列腺癌与雄激素受体基因_CAG_n重复多态性的关系

#论著# 前列腺癌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 重复多态性的关系 王钢 陈光椿 王晓慧 夏冰 张金山 卢建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与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n 重复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DNA 双链循环测序方法对34例PC 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2例PC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内的A R 基因(CAG)n 重复数进行测定。 结果 同一PC 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CA G)n 重复数相同;36例患者癌组织A R 基因(CAG)n 呈重复多态性,平均20.06,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CAG)n 重复数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0.05)。 结论 A R 基因(CAG)n 重复数改变的体细胞突变在PC 癌细胞中罕见,该重复数的减少可能与PC 发病相关。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癌; 受体,雄激素; 基因 Study on the polymorphism of (C AG)n repeats within androgen receptor gene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WA N G Gang ,CH EN Guangchun,WA N G X iaohui,et al.Dep ar tment of Pathop hysiology , Second M il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morphic (CAG)n repeats of androgen r eceptor(A R)gene and occurrence o f prostate cancer (P C). Methods (CA G)n repeats of both malig -nant cells and adjacent nonmalignant cells from 34paraffin -embedded PCs,and that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from 2PC patients w ere assessed using dsDN A cycle sequencing. Results T he number of (CAG )n re -peats in malignant cells w as equal to that in adjacent nonmalig nant cells from the same par affin -embedded PC;the mean of (CAG)n r epeats in the 36P C patients was 20.06w hich w as sig 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 hat of normal men (P <0.05),althoug 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 he po lymorphic distributio n of (CA G)n was found among various grades of PC (P >0.05). Conclusions Shortening of (CAG )n re -peats w ithin AR gen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PC. =Key words > Prostate neoplasms; Carcinoma; R eceptor,androg en; G ene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70300)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前列腺癌(PC)为雄激素依赖性肿瘤,雄激素受体(AR)作为介导雄激素生物学效应的关键大分子在P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地位。AR 由位于 X 染色体q 11-12的单拷贝AR 基因编码,后者含有8 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其中第一外显子内含有(CAG)n 三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序列,该重复序列在人群中呈现出多态性[1] 。近年来研究发现,该多态 性重复序列与PC 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2,3] ,但也 有不同结论 [4] 。我们在研究了中国正常男性AR 基 因(CAG)n 多态性的基础上[5],对该重复多态性与 PC 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材料与方法 一、试剂 C -32P -ATP 系北京亚辉医学工程公司产品,DNA 测序试剂盒为美国Epicenter 公司产品。 二、标本 34例PC 病理石蜡切片标本及2例PC 患者外 周血标本,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腺癌。其中高分化8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15例。 三、方法 1.组织细胞DNA 提取:石蜡切片经HE 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划分开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此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