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晚期的诗歌创作对唐诗的影响

庾信晚期的诗歌创作对唐诗的影响
庾信晚期的诗歌创作对唐诗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业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综合练习(三) (十一至十七章) 一.填空题 1.《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南朝梁昭明太子__萧统____负责组织编纂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___诗文选集__。 2. 从唐初至现代,《隋书》所著录的总集至今保存完整的仅有三部《___文选___》、《__文心雕龙___》、《__玉台新咏》,而《_文选__》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3.《文选》所录的作品,上自先秦,下迄_齐梁_____,除无名氏外,共有123__家,__700____篇。 4.《玉台新咏》是南朝梁、陈间的著名诗人_徐陵_____编的一部诗歌选集。它是继《诗经》《楚辞__》后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收录了__汉代____至__梁代____的___690___首诗歌。 5.明代《玉台新咏》的刻本,都是根据南宋永嘉_陈玉父__刻本刻印的,但这个版本比___陈玉父______本多了_179_首诗。 6. 在重视华美辞采的南北朝时代,陶渊明的诗风被目为“__质直____”,并不被人们特别看重。钟嵘的《诗品》仅仅将他列为___中品__,而将写山水诗的谢灵运列入__上品____。直到__唐代____,陶渊明的地位才大大提高。 7.庾信的作品,前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风格绮艳流丽,后期____劲健苍凉_;作品的主要内容前期多是奉和应制、吟花弄月、美人艳情,后期多写___身世之感_________、亡国之痛、_乡关之思_。 8.清代有两个人为庾信集作注:一是吴江人___吴兆宜_____作《庾开府全集笺注》十卷;一是钱塘人_倪璠_____作《庾子山集注》。 9.倪璠的《庾子山集注》初刊于康熙二十六年,钱塘_崇山曲堂__刻本。后来又有道光十九年___同文堂_____刻本和光绪二十年的_儒雅堂__刻本。 10.____李白__是屈原以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选择题 (D )1.《玉台新咏》八百六十九首诗的版本系统中,最好的是版本是 A.五云馆活字本 B.兰雪堂活字本 C.华亭杨元鑰刻本 D.赵氏寒山堂刻本 ( C )2.《曹集诠评》的“曹集”指的是 A.曹操的诗集 B.曹丕的诗文集 C.曹植的诗集 D.曹植的诗文集 (B )3.“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里的“曹子建”和“我”分别是指 A.曹植钟嵘 B.曹操谢灵运 C.曹植谢灵运 D.曹操钟嵘 (B )4. 教材认为,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学家是 A.曹操 B.曹植 C.班固 D.李陵 (C )5.诗歌风格被苏轼评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人是 A.曹操 B.曹植 C.陶渊明 D.杜甫 (A )6.最早给陶渊明诗编集的人是 A.萧统 B.阳休之 C.宋庠 D.思悦 (B )7.称赞庾信文章“庾信文章更老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人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中我们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吗? 这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但是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其实还有后半段吗?“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意思是安史之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居然要卖到万贯钱。大家想知道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使唐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1.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唐玄宗像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史料解读。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3.教师结合材料和课本讲述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平定了叛乱。) 4.读教材,学生回答: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提示:(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2)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2.教师讲述: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史料解读。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政权分立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根据课本知识和材料,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答案提示:唐末藩镇割据。 3.结合教材,概括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三、课堂总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一百多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识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使其领悟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夙愿。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 (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 一、古文篇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曾任齐宣王客卿。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父:黄尊素。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 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代表作《潜书》。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的平民色彩 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庾信诗歌对南北文风融合的意义

庾信诗歌对南北文风融合的意义 摘要:晋室南迁以来,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远远逊色于南方,北朝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北朝人更加注重于务实方面,长期的民族杂居与战争使北朝人性格中有粗犷、豪放的特点。这使得北朝诗歌形成了豪放粗犷、朴实雄健的特点。相反,南方文人在写作技巧方面工于词藻,擅用典故,南方诗歌逐渐形成了华丽纤巧、细腻秀丽的特点。至西魏灭梁之后,一些诸如庾信的南方著名文士来到北方,对南北文学走向融合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庾信在入北周之后,合南北文风之长,将宫体诗的精美与北朝朴质的文风相结合,加上乡关之思、故国之恋,他的诗歌集南北之大成,写的既清新又浑厚,形成了悲凉慷慨的艺术风格。在字法、句法、修辞法、以及表达方式讲求方面,庾信也有相当大的成就。 关键词:用典、合南北之长、思想感情 引文:庾信诗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他的诗歌以华丽纤巧为美,创作了大量宫体诗,运用大量精巧的语言来表现“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欢快情调。侯景之乱以后,庾信等大批南方文人流亡北方,庾信开始了文风上的大转折。他擅于运用南朝的美文因素创造出内涵深厚、富于力度的诗文,这给北朝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文风的融合。 南朝与北朝长期处于分裂、割据、对峙状态之中,又因地理、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南北文风的差异逐渐明显:南朝多俏丽华美之诗赋,北朝多经世致用之散文。北朝诗风朴实,较为重“质”。北朝文人在

写作技巧方面不如南朝文人工于词藻,擅用典故,在诗歌数量上也远不如南朝诗歌“多产”。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今属河南)人,曾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因为风格绮丽,被称为“徐庾体”。后来在出使西魏时,梁被西魏所灭,于是他被羁留在北方。他前期在梁时,所作诗歌均为宫廷唱和之作,具有“宫体”意味。他前期的作品内容空虚、轻浮、绮艳。庾信后期由宫廷走向了现实,诗歌主要是抒写国破家亡之感与孤独寂寞的羁旅飘泊之情,《拟咏怀》27首代表性地体现了他后期的思想感情,“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体现了人生苦闷的忧思之情,感情深厚而真挚。后期他的作品慷慨凄凉,气魄宏伟瑰丽。 庾信诗歌对南北文风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集南北之长,学会将细巧精美的宫体诗与真情实感相结合。 大致自西晋以来,文人诗歌就开始有规避政治的趋向,但那是的文人的人生际遇大都与政治的关系相当密切,回避这方面的内容,就回避了人生中在最主要的矛盾和面临的困境,从而使诗歌失去了应有的厚重感。庾信在北地尽管深受统治者优渥礼待,并且官位通显,但“魂兮归来哀江南”的乡关之思、羁旅之愁成为他这个时期创作的主要基调。人生际遇的改变成为他改变创作风格的决定性因素。他在这时,精神和灵魂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贪恋荣华而又良心未泯使得他的内心日夜煎熬,这就改变并重塑了他的文化心理结构,接受了北方文学的影响,从而构成了新的诗文风貌。他创作的《拟永怀》中对自我失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分析? 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玄宗幸蜀图》图)讲述杨贵妃 的死: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 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 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 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 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 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 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 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 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 宗入蜀。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 划的兵变“。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 从中汲取教训。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的画像)学生探讨:安史之乱 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矛盾 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 重内轻。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 张势力。 (二)过程 (多媒体展示以下列材料)史料解读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 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

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安史之乱的基本过程)教师讲述: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 2.(多媒体出示问题:安史之乱的影响)读教材,学生回答: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提示: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2.(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答案提示:唐朝藩镇割据。 2.(多媒体出示五代十国的地图,提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三、课堂总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记诵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在就是认识到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五课,前面2—4课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介绍了唐朝的繁盛。本课介绍唐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巢起义给了唐朝致命一击,五代十国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也暗藏着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三、考情分析 (宜宾2017春期末)5.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 四、重点、难点突破 1.本课的重点是: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利用三则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根据唐朝藩镇割据地图和五代十国地图,探究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读图能力。 2.本课的难点是: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利用三则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利用杜甫的两首诗歌,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 1.导入: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安史之乱——盛转衰 材料一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3. 黄巢起义——致命击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习与探究 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4.五代十国——相延续 (1)出示唐朝藩镇割据地图和五代十国地图。

试论庾信诗风转变的原因与价值文献综述

试论庾信诗风转变的原因与价值文献综述 引言 庾信是中国文学发展到南北朝处于转变时期的一位集大成的作家,庾信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为唐代诗歌繁荣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他的后期创作,把深刻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将精湛工丽的艺术形式结合,他的创作最终成为了中古文学向唐朝文学过渡的重要桥梁,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后世对庾信的批评往往就其为人与为文的悖谬展开,论争的焦点总是集中在诗风的转变上,由于论者所持的标准不一,得出的结论差别也就很大,有时甚至偏离了历史的真相,这些混淆与谬误的地方,都有澄清与纠正的必要。因此,本论文选择庾信诗风转变作为论题,在深入地比较庾信前后期作品的基础上,对庾信诗文进行了一番有效的廓清与阐发,详细论述了风格转变的缘起及与庾信入北后心态变化的关系,挖掘出庾信诗文风格演变的大致规律与价值。论文试图通过多视角的研究,对庾信诗文风格之变的诸多要义—如庚信诗文风格究竟变了吗?变在何处?为何会变?研究庚信诗文风格之变具有多大的价值?——作出较为辨证客观而又合乎情理的解释。全文分三章对上述问题展开论述:庾信前期的诗风的形成,庾信诗风转变的原因,庾信后期诗歌创作及其价值。 主题 一庾信前期诗风的形成 前期,是庾信的诗艺养成的时期,其诗风是以绮艳而清新著称,这一时期的诗风形成为他后来入北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的,但在查阅文献时,很少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因此资料有限,只能在少许期刊论文中找到一两段的阐释,主要的也见于徐宝余先生的研究。陈丽钦的《试论庾信前后期诗歌内容和风格的变化》,就是比较详细从庾信的生活、社会环境即庾信的出身、经历、教养、学识、气质、情趣和当时生活在宫体诗大盛的时代环境、社会地位出发分析其前期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了解庾信前期诗风形成的材料。而徐宝余先生在《庾信研究》中也有一个章节是“入北前后诗风的变化”,考证了十二篇庾信在前期创作的诗歌,给学年论文提供了直接的资料,论文就这十二篇作品分析得到了庾信前期诗歌的主要特点。就这样,根据有限的资料探讨了庾信的前期诗风形

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翻译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翻译 赏析 《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前言】 《戏为六绝句》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包括六首七言绝句,前三首是对诗人的评价,后三首是论诗的宗旨。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但同时这六首诗的精神前后贯通,互相联系,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组诗实质上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诗论的总纲;它所涉及的是关系到唐诗发展中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 【注释】 ⑴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章:泛言文学。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⑵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意纵横: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⑶嗤点:讥笑、指责。 ⑷前贤:指庾信。畏后生:即孔子说的“后生可畏”。后生,指“嗤点”庾信的人。但这里是讽刺话,意思是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生可畏”了。 【翻译】 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其笔力高超雄健,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当今的人讥笑、指责他留下的文章,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你们这些后生可畏了。 【赏析】 《戏为六绝句》(以下简称《六绝句》)就是杜甫这类绝句诗标本之一。以诗论诗,最常见的形式是论诗绝句。它,每首可谈一个问题;把许多首连缀成组诗,又可表现出完整的艺术见解。在中国诗歌理论遗产中,有不少著名的论诗绝句,而最早出现、最有影响的则是杜甫的《六绝句》。《六绝句》前三首评论作家,后三首揭示论诗宗旨。其精神前后贯通,互相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戏为六绝句》第一首论庾信。杜甫在《春日忆李白》里曾说,“清新庾开府”。此诗中指出庾信后期文章(兼指诗、赋),风格更加成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健笔凌云,纵横开阖,不仅以“清新”见长。唐代的“今人”,指手划脚,嘲笑、指点庾信,足以说明他们的无知。因而“前贤畏后生”,也只是讽刺的反话罢了。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学案(含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 【学习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学习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开元末年以后,_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社会尖锐,边境形势日益紧张。 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3.755年,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唐玄宗逃往四川,太 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年被平定。 4.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唐朝的衰微,安史 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5.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 6.人民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在________的率领下,起义军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7.______年,朱温建立了政权,唐朝灭亡。 8.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 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___”。 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______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合作探究 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三、练习巩固 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A.贞观初年 B.贞观末年 C.开元初年 D.开元末年 2.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 A.高力士 B.李林甫 C.杨国忠 D.魏征 3.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4.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 A.黄巢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 C.钟相、杨幺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 5.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的发生 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7.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什么?简述这一事件的经过及造成的影响。 四、课后反思

安史之乱对杜甫文学创作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杜甫文学创作的影响 爆发于唐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场持续了八年方得以平息的战乱,深刻地影响了杜甫的生活和创作。以安史之乱现实背景为题材,杜甫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战争和因战争而带来的残酷社会现实的作品,构成了杜甫诗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杜甫以其亲身经历的战乱为题材,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画卷和人民的苦难,从而完成了自己诗歌艺术上的转变、发展、成熟并臻于绝顶的历程。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从**起兵,11月上旬某天,午夜时分。上月刚任微末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杜甫,怀着某种不祥之兆,从长安出发,前往奉先县(今****)探望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的家人。杜甫老家在河南巩县,而河南正是安禄山起兵后攻打的对象之一,因此在老家的妻儿只能暂时寄居在**奉先。而杜甫由于谋职不顺利,一直没有把**奉先的妻儿都接到长安来。 北风呼啸,天寒地冻。黎明时分,杜甫途经骊山(今**临潼)脚下,隔墙就是华清宫。但见里面灯火通明,又隐约听见欢声笑语、琴瑟和鸣甚至还能听见羽林军兵器相碰的声音那首霓裳羽衣曲尚未奏完,唐玄宗和杨贵妃正跟一班官僚通宵宴乐。一阵温泉的热气从墙内弥漫出来,杜甫被愤慨击中。到了奉先家里,不料进门就听见家人号啕大哭,原来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真是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多少也是个小官员,他既不能养活儿子,那么平头百姓的生活又有多么艰难?他再次被忧伤命中,马上写下了百行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首诗是由救世济民的信念和沉痛的政治危机感凝成的一声离骚式的浩叹。在杜甫介入的诗篇中,《兵车行》具有风向标的意义,这首诗则充分体现了介入的思想深度,而艺术风格上也特别吻合杜甫自称的沉郁顿挫。安禄山起兵后,杜甫担心妻儿,因此从长安赶回奉先去,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通过他返乡路上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幅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悲惨画卷。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又一大特点,就是他不避讳描写丑拙的事情,他可以借助直白、深刻地描写丑拙将悲悯人民、忧患国家的力量充分感发出来,形成一种写实的诗歌之美。而传统中,诗人多是因为看见或感受了青山绿水、风花雪月之后才会诗兴大发。这是杜甫的一大特色。 就在安禄山起兵的天宝十四载,晚年的唐玄宗还是携杨贵妃到骊山华清宫的温泉去避寒。而天宝十三载由于持续阴雨,天下粮食颗粒无收,用一斗米就可以换一个女人做老婆。即便这样,杜甫还是认为玄宗是尧舜君,他只是说我看到过玄宗的开元之治的辉煌,但为什么现在却败坏成这个样子?这首诗真实体现了他看到国家败亡时官宦们还歌舞升平时激烈的思想感怀。 此外,杜甫以安史之乱为题材所作的三吏、三别,也成为汉、魏、六朝以来乐府诗的重大发展,其不仅在思想上超越了前人,在艺术上也是一个开创。杨伦注引王嗣奭说:目击成诗,遂下千年之泪。一一刻画宛至,同工异曲,随物赋形,真造化手也。黄鹤注曰:自新安吏以下,述当时征戍之苦,天下丁壮老弱,几无一人得免。其源出于边风变雅,而植体于苏、李、曹、刘之间,故当与盛唐诸公共推之(《杜诗便览》卷三)。在《北征》诗中,诗人把战乱岁月中家庭的窘境,妻子儿女的衣着、形态、动作和心理都描写得十分具体细致,生动逼真。在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这些诗句中,可见一斑。 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杜甫安史之乱题材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成就可以概括为:第一、叙事抒情、写景状物真实而细腻。如《月夜》、《**二首》、《北征》等。第二、反映现实客观而概括。如其在《石壕吏》中,以一家人之遭遇而概说千万家人的状况,并且,他把自己的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李约) 【诗词原文】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清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4、【题目】琴诗(宋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5、【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唐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题目】八阵图(唐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

16 第十六讲 庾信与北朝文学

第十七讲庾信与南北朝文学 教材第122页: 中国幅员辽阔,本来就易于出现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政权的分立,民族因素的介入,更进一步导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自东晋以后,南北政权持续对峙。表现在文学上,一方面是南方清绮的文风极盛,并对滞后的北方文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北方文学质朴的气质在南北接触的过程中,也显示了某种优势。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倪璠《注释庾集题辞》)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一、北朝文学的特点 《魏书·文苑传序》概括为:“永嘉之后,天下分崩,夷狄交驰,文章殄灭。”北朝文学的复苏与兴盛,与少数民族政权接受汉族文化的进程是同步的。第122页。

《魏书·文苑传序》指出:“逮高祖驭天,锐情文学,盖以颉颃汉彻、掩踔曹丕,气韵高艳,才藻独构。衣冠仰止,咸慕新风。肃宗历位,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这里对孝文帝虽不无溢美,却透露了当时文风崇尚汉魏的基本倾向。第122页 《北史·文苑传》概括地指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第126页。 二、南北文风的交融 1 使臣的正常外交往来 教材第127页: 《北史·李谐传》记载东魏与萧梁之间“既南北通好,务以俊乂相矜,衔命接客,必尽一时之选,无才地者不得与焉”。 2南方才士的入北

教材第127页。 三、北朝时期的主要作家 1“北地三才”及苏绰 温、邢、魏。偷窃,学习南方文学。见教材第123—124页。 苏绰的复古:见教材第124—125页。 2南方入北之文士 (1)入东北者: 东魏北齐(邺都,黄河中下游地区)—颜之推、萧悫 萧悫的代表作是《秋思》: 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见教材第123页。 颜之推《从周入齐夜渡砥柱》: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优秀教案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原因、影响;了解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安史之乱的影响。通过黄巢起义了解农民起义。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杨贵妃图片导入新课。 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政治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师提问:安史之乱开始、结束的时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师生共同探讨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影响? 材料一:(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材料二: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致使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天宝年间,边缜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探究点二:黄巢起义 师生共同探讨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了解黄巢起义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师简要讲述唐朝灭亡的背景、时间。 探究点三:五代十国 师生共同探讨: 观察教材五代十国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五代十国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这种割据对峙以及频繁改朝换代导致的混乱、动荡,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四)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本课重难点进行总结。

雨霖铃柳永风格赏析

雨霖铃柳永风格赏析 导语: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 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雨霖 铃柳永风格赏析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雨霖铃 北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柳永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 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 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 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 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 这离愁 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 面对凄厉的晨风 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 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简析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 也是柳词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 作者将他离开京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依依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 凄 婉动人。 一、《雨霖铃》的创作背景 柳永(约 980-约 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少年 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曾放言“我不求人富贵,人 须求我文章。”仁宗皇帝闻其言,说:“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你白 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遂落第。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 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南、北方社会的影响 ——主要从经济和人口分析 安史之乱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终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长达八年之久,席卷了唐朝北部区域,“东穷海,南淮、汉,西抵函、秦,北徹幽都”,对于我国南、北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安史之乱主要受灾地区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3镇节度使之职的安禄山,联合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发动叛乱。安、史率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攻唐。叛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河北南部地区被占领。为抵抗叛军,郭子仪出兵河东,收复失地;封常清守卫洛阳,阻止叛军西进;高仙芝东进,进驻陕州。 安史叛军渡过黄河,进入河南,夺去了滑州、汴州和郑州,直逼洛阳。此时唐玄宗急调西北边军抵抗,然而封常清战败,叛军杀进洛阳。为避敌锋芒,高仙芝退守潼关,退守潼关,叛军则占领陕州。与此同时,汝州、虢州、曹州、濮州和云州相继陷落。封常清、高仙芝战败被唐玄宗杀,改任哥舒翰为统帅,叛军又由汴州和宋州向东侵略,而所在州县官吏多望风而逃,惟有郓州和齐州的官员在领兵抗敌。 河北道南部被占后,颜真卿在德州、颜杲卿在恒州举兵反击叛军,河北诸州群起响应,切断了叛军的后援线,使叛军西进潼关受阻,河北形势突变使得安禄山不得不调兵平定河北地区。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唐王朝和安禄山在河东、河北和河南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再度反叛。唐朝以鱼朝恩为观军使,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军讨伐安庆绪,史思明夺取魏州,救援相州,乾元二年(759年),九节度使兵败相州。此后,叛军再次发生内讧,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兵分四路,南下河南,攻占滑州、汴州、郑州进入洛阳。李光弼坚守河阳,牵制叛军西进。上元元年(760年),李光弼夺取怀州,史思明进攻淮西、陈州、曹州、兖州和郓州。上元二年(761年),肃宗命令李光弼收复洛阳,唐军战败,河阳、怀州失守。当叛军进攻陕州失利时,内部矛盾又激化,史朝义又杀死史思明。代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教学设计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到三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由盛世太平的局面走向衰败分裂的局面。其原理是藩镇得到加强,开始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简述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 2、知道相继存在于黄河流域的五代政权和十国政权的大致区域; 3、探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局面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史料的方法学习历史; 2、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揭露地主阶级腐朽反动的本性,并说明这一切正是唐朝国势衰落的原因; 2、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也认识到当今反腐的必要性。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和唐末农民战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影响。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唐朝末年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忆昔》和《垂老别》,尽管《忆昔》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垂老别》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则描述了唐朝后期的战乱、萧条。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安史之乱 1、据多媒体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 材料一“安史之乱”前节度使的分布情况 材料二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总结得出:(1)天宝年间,唐玄宗逐渐荒于政事,任人唯亲,政治日益黑暗。 (2)节度使权力逐渐扩大,掌握了军权,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势力极度膨胀,最终造成唐王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2、安史之乱的概况:让学生看《安史之乱》示意图。 让学生说出安史之乱的时间、叛军将领。 简单概括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 虚。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 3、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 出示材料材料一:“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后晋)刘昫等撰: 《旧唐·郭子仪列传》 材料二: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效战国……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北宋)欧阳修、宋祁撰: 《新唐书·藩镇魏博列传》 材料三图片:比较安史之乱前、后期藩镇割剧势力的发展 分析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