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蒋胜波马克勇刘旭东吴健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49膝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结果:对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优良率84.8%。结论: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是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Methods:46 patients(49 knees)with osteoarthritis of knee were treated by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sodium hyaluronate after the operation.Results: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6~24 month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4.8%. Conclusion: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early and medial stages of the knee osteoarthritis.

【Key words】Arthroscope;Debridement;Kneejoint;Osteoarthritis

膝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的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多采用药物、理疗、封闭等方法治疗,但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膝关节镜应用的普及,使该病的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2002~2006年间应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6例(49膝),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6例49膝,男19例,女27例,年龄46~70岁。左膝18例,右膝25例,双膝3例。所有病例均有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37例,行走困难7例。根据X线检查,早期21例,表现为骨硬化或骨赘,关节间隙无狭窄;中期23例,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晚期2例,表现为关节间隙消失。本组病例中,术中证实合并半月板退变破裂者34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大腿上充气止血带,作标准的髌下内外侧切口,置入关节镜、灌注吸引系统等操作器械,顺序观察髌上囊、髌骨滑车、股骨外侧髁室、外侧股胫关节、髁间窝、内侧股胫关节、股骨内侧髁室。根据病变情况行增生滑膜切除、软骨刨削成形、清理软骨碎屑、去除不稳定骨赘、摘除游离体、修整、切

除病变的半月板等。清理后予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并在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4ml。术后患肢加压包扎,不置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术后第一天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72小时后解除加压包扎,行膝关节主动伸屈锻炼。术后1周左右根据患者情况可下床站立及行走。分别于术后第一、二、三、四周行患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2 结果

术后本组所有病例均得以随访6个月~3年。根据shahariarre评分标准[1]:优:疼痛完全消失,肿胀消退,关节功能正常。良: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无压痛,关节功能基本正常。差:疼痛、肿胀及关节功能无改善或更差。本组病例中,优21例,良18例,差7例,优良率84.8%。

3 讨论

3.1 膝骨性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表面、边缘形成新骨为其特征的非炎症性病变,其病理基础是软骨的退行性改变[2]。关节软骨的退变和损伤导致软骨抗原暴露,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滑膜增生、骨赘形成、半月板退变及损伤等一系列继发病理改变。关节镜下清理术是通过关节镜清理关节内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一)诊断规范 临床症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有无局部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与遗传和体质有关,多见于肥胖的老年人。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局部其他原因基础上继发,包括:(1)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2)长期机械性刺激,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3)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4)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5)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的损害。 临床表现: 1、继发于某些疾病:①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②长期机械性刺激,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③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④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⑤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 2、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上、下楼或从坐位站立时明显。 3、可有“晨僵”或“静息痛”,如有游离体则有关节交锁。 体征: 1、髌骨及关节周围有压痛。 2、有时可触及关节摩擦感。 3、急性发作时,可有膝关节肿胀,股四头肌痉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沉正常,胶乳试验(一),关节滑液为非炎性,淡黄清亮,粘度高,粘蛋白凝块试验好,白细胞一般不超过1000个,以单核细胞为主。 2、骨关节X射线分级: 0 级:正常。 Ⅰ级:轻微,关节间隙狭窄。 Ⅱ级:轻微~~中等,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

Ⅲ级:中等,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 Ⅳ级:中等~~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轻到中度侵蚀和/ 或囊变,偏位。 Ⅴ级: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中到重度侵蚀和/ 或囊变,半脱位。 (二)治疗规范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首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其次是阻止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药物作用方式,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包括镇痛剂,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和软骨保护剂等局部用药包括关节表面外用及关节腔内注射用药,前者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乳胶,消炎痛药膏等,后者主要包括关节腔内的注射糖皮质激素及透明质酸盐,常用于关节剧痛或传统止痛药无效时。每周一次,五周为一个疗程。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血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疗法有超短波疗法,低中频电刺激疗法,超声波疗法,脉冲磁疗法及光疗等。 3、运动疗法一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无需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则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病变关节局部需短期固定,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4、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行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术后可根据病情积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延缓病情发展。 5、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晚期患者,保守及关节镜手术无效,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可以积极人工关节置换。术前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手术前半小时继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开始下肢正规康复训练,12~24小时皮下注射0.4ML 低分子肝素钙,用7-10天。抗生素应用3~5天,术后14天拆线。 (三)入院医嘱 1 常规医嘱: ①骨科护理常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地诊断与治疗试题

WORD 格式可以任意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 )的诊断及治疗考试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多选题,每题 3分 30 分) 1、引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学病因有( )。 A :年龄 B :性别 C :遗传 D :骨密度 2、引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力学病因有 ( ) A 、肥胖 B 、外伤及手术 C 、肌无力 D 、关节畸形 E :关节劳损 3、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主要是由于( )病变所引起。 A :关节滑膜 B :骨性关节 C :关节软骨 D :关节周围肌肉 4、膝关节X 线片III 级改变的主要表现是:( ) A 、有轻微的骨赘形成 B 、膝关节间隙中度变窄膝关节间隙明显变窄 (≤2mm),伴软骨 下骨硬化 C 、有较多的骨赘形成 D 、有明显的骨赘形成,但没有累及到膝关节间隙 5、能够清晰显示关节软骨破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是( ) AX 线平片 B.CT. C.MRI. D. 关节内造影检查。 6、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微创手术是指:( ) A 关节镜微创技术 B 截骨技术 C 关节置换手术 D 局部穿刺技术。 7、伴有膝关节畸形、屈伸活动明显受限的的骨性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案是: ( ) A 关节镜微创技术 B 局部封闭止痛 C 关节置换手术 D 保守治疗 8、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最佳治疗方案:( ) A.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 B. 石膏托外固定 C. 膝关节开放手术 D. 局部封闭治疗 9、以下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 A.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 B.建议使用针灸疗法 C.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5,建议减肥 D.建议使用外侧楔形 鞋垫。E 建议使用注射器灌洗治疗。 10、以下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 A.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使用物理疗法 B.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按摩治疗。 C.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外翻应力支具 D. 建议使用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 二、判断题(每题 3分30分): 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需要使用抗生素( )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加都会患病切无法治愈( ) 3、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建议使用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 )。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需要长期服药( ) 5、骨性关节炎的主要体征是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 ) 6、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不明,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 7、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推荐口服或局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曲马多( 8、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在 20~50岁、急性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 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 9、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特点膝关节开始活动时疼痛明显,稍活动后疼痛减轻,然而负 节活动过多时,疼痛又会加重( ) 10、关节结构异常、膝关节内翻与外翻畸形、大骨节病能继发骨性关节炎( 问答题:(每题10分40分) 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定义是什么?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什么? 4、合理使用膝关节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 潘飞旭李棋唐新薛镜李箭 【摘 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0年8月-2009年11月,收治41例46膝痛风性膝关节炎男性患者。年龄21~71岁,平均42岁。单侧36例,其中左侧22例,右侧14例;双侧5例。首次发作8例,反复发作33例。病程2个月~20年,中位病程6年2个月。术前膝关节伸直(4.88 ± 6.22)°,屈曲(93.95 ± 35.33)°,膝关节活动度为(87.79 ± 35.19)°;Lysholm评分为(63.2 ± 11.7)分。32例血尿酸增高。术前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27例,14例诊断为其他疾病。11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30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加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后均接受正规内科抗痛风治疗及饮食控制。 结果结合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患者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术后1例1膝发生关节腔内出血,行关节镜下血肿清除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126个月,平均50个月。术后15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6.8 ± 5.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3.844,P=0.000)。膝关节伸直(1.16 ± 3.91)°,屈曲(125.93 ± 18.65)°,膝关节活动度为(126.86 ± 16.33)°,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随访期间13例14膝复发,总复发率为30.4%(14/46);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病时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改善。 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彻底清理尿酸盐结晶体,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配合内科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可有效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复发,延缓疾病进展。 【关键词】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清理术关节镜 METHOD AND EFFECTIVENESS OF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PAN Feixu, LI Qi, TANG Xin, XUE Jing, LI Ji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ian, E-mail: hxlijian.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098362.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bination of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joint irrigation postoperatively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 Methods Between August 2000 and November 2009, 41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 were treated by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ll patients were 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2 years (range, 21-71 years), including 8 incipient cases and 33 relapsed cases. The unilaterial knees were involved in 36 cases, including 22 left knees and 14 right knees, and both in 5 cases. The disease duration ranged from 2 months to 20 years (median, 6 years and 2 months). The extention, fl exion, and range of motion (ROM) of the knee joint were (4.88 ± 6.22), (93.95 ± 35.33), and (87.79 ± 35.19)°, respectively, and Lysholm score was 63.2 ± 11.7 preoperatively. The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value in 32 cases. Twenty-seven cases were defi nitely diagnosed as gouty arthritis before operation.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as performed in 11 cases, and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ith joint irrigation postoperatively in 30 cases. After operation, the anti-gout agents and diet control were given. Results Arthroscope and pathologic examinations confirmed diagnosis of gouty arthritis in 41 patients. Intra-articular hemorrhage occurred in 1 case and was cured after arthroscopic evacuation of hematoma. The other patients achieved healing of incision by fi rst intention. All 41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5-126 months (mean, 50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Lysholm score was 96.8 ± 5.8 at 15 months after operation, showing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value (t=—13.844, P=0.000). The postoperative extention (1.16 ± 3.91)°, flexion (125.93 ± 18.65)°, and ROM (126.86 ± 16.33)° of the knee joi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ones (P < 0.05). Thirteen cases (14 knees) recurred postoperatively; but 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the duration were decreased and the symptoms of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wer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is eff ective in cleaning up uric acid crystals thoroughly, reducing wounds, and speeding up recovery. If anti-gout agents and diet control can be used postoperatively, the recurrence of gouty arthritis can be prevented eff ectively, and the progression can be delayed. 【Key words】 Knee joint Gouty arthritis Joint debridement Arthroscope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李箭,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骨科关节镜、运动医学、膝关节外科,E-mail: hxlijian.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09836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1-7-8 9:34:43;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098362.html,ki. net/kcms/detail/51.1372.R.20110708.0934.201108.37_009.html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内外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性疾病[1]。主要临床症状是关节红肿、皮温高、疼痛剧烈似噬咬状,一般夜间发病。多发于第1跖趾关节,其次是足背、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和高效的手术,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立竿见影。关节镜手术也并非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手术。不同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有不同的反应,有些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得到缓解,有些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预测关节镜手术的效果,顺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关节镜手术后病情的演变一般分三个阶段:反应性滑膜炎期,关节周无菌性炎症消退期,功能康复期。不同阶段有相应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反应性滑膜炎期 关节镜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膝关节滑膜对该手术的反应仍有可能较为剧烈。正常的膝关节腔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关节镜手术时为了扩张关节囊必须使用100-150mm水柱、甚至更高的灌注压进行灌注。关节内压力的巨大变化,会造成滑膜交感神经反应紊乱,当正压状态结束后常会反应性引起滑膜充血水肿,亦即反应性滑膜炎。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不缓解或者加重,膝关节积液,伸屈活动受限。反应性滑膜炎严重程度与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一个创伤极小的关节镜下冲洗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反应。反应性滑膜炎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男性患者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于术后两周消失,部分患者甚至无滑膜反应;女性患者则反应时间比较长。年轻的女性(<35岁)和年老的女性(>55岁),一般有六周的反应期;而45-55岁年龄段女性反应期最长,常需要三个月滑膜反应才能完全消退,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正在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滑膜反应甚至要持续到更年期结束后才能消退。 要避免或者减少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首先要注重病例的选择。对于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要通过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明确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对于有明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周谋望李建华岳寿伟何成奇张长杰马诚王玉王惠芳宋林牟翔朱珊珊张芳郑光新杨卫新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髋、踝、手、脊柱等关节,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与评定 一、病史 应详细采集病史,了解发病时间、病情演变经过、治疗过程及转归。 二、症状与体征 1.关节疼痛及压痛:是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僵硬: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有发紧感,常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3.关节肿胀:当骨关节炎合并有急性滑膜炎发作会出现关节肿胀。 4.关节畸形:见于病程较长、关节损害、骨赘增生较严重的患者。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5.骨摩擦音(感)及关节弹响: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 6.关节活动障碍、肌肉萎缩:行走时软腿或关节绞锁,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及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 三、实验室检查 合并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 rate,ESR)的轻度升高;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四、影像学检查 应常规行x线检查,观察有无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五、康复评定 1.疼痛评定:可选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2.关节肿胀评定:可选用关节围度测量。 3.肌肉力量评定:可选用徒手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等。 4.关节活动范围评定:ROM。 5.关节功能评定: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不同选择相应部位的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关节功能评定。 6.ADL评定及生活质量评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程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 2010年7月23日 15:00 病例特点: 1、邹桂英,女,74岁,居民。 2、主诉:右膝痛伴活动困难半月。 3、现病史:患者自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下蹲站起困难,上下楼梯活 动不利,行走活动及阴雨天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减轻。病程中无发热,无关节红肿及 下肢麻木等症。间断于院外行针刺治疗,症状无缓解。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膝骨 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后精神、睡眠欠佳,饮食、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改变。 4、既往史:既往有“双膝痛反复发作”病史多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多 于遇寒遇冷而发,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献血史,药物过敏 史不详。 5、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40/90mmHg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形体偏胖,扶入病房,慢性病面容,查体合作。舌淡红苔薄 白脉沉细。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腹未查见异常。脊柱无畸形压痛,右膝关节无畸形红 肿,肤色、肤温正常,右膝周广泛压痛,以内膝眼为甚,磨髌试验(+),过伸过屈试验 (+),可闻及骨摩擦音,浮髌试验(-),半月板挤压试验(-)。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 理反射未引出。 6、辅助资料:于市汉江医院行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示:右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密度测 定示:重度骨量减少。 拟诊讨论: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右膝痛伴活动困难”为主症入院,属中医“膝痹病”范 畴。老年女患,久病体虚,肝肾精血亏损,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劳 则气耗伤精,故遇劳更甚。结合舌苔脉象,与“肝肾亏虚”相符。治宜补肝肾,强筋骨。 2、中医鉴别诊断:风湿热痹: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 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 数。与本患者病证不符,可暂不考虑。

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转载) 发表者:吴恒莲482人已访问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是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的发生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OA在中年以后多发,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在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该病有一定的致残率。 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OA,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多见于中老年人;后者是指继发于关节外伤、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炎性关节病、地方性关节病、其他骨关节病等。有时很难鉴别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问诊和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继发性OA的诊断。本病按照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OA和放射学OA。前者伴有明显的OA临床症状,而后者无临床症状只有X线表现。 1 临床表现 1.1常见症状和体征 本病好发于膝、髋、手(远端指间关节、第一腕掌关节)、足(第一跖趾关节、足跟)、脊柱(颈椎及腰椎)等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 1.1.1 关节疼痛及压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

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疼痛在阴冷、潮湿和雨天会加重。 1.1.2 关节肿大: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部位触及骨赘。 1.1.3 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或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0.5h。 1.1.4 关节磨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磨擦音(感)。 1.1.5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肿痛,活动减少,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引起关节无力,活动受限。缓慢发生,早期表现关节活动不灵,以后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还可因关节内的游离体或软骨碎片出现活动时的“绞锁”现象。 1.2 不同部分OA的表现特点 1.2.1 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两侧骨性膨大,称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者则称为布夏尔(Bouchard)结节。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第一腕掌关节受累后,其基底部的骨质增生可出现方形手畸形,而手指关节增生及侧向半脱位可致蛇样畸形。 1.2.2 膝: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危险因素有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下楼梯更明显,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关节局部肿胀、压痛、屈伸运动受限,多数有骨磨擦音。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推荐1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包括力量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神经肌肉训练和参与与国家指南一致的体力活动。推荐等级: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2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5,建议减肥。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3a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针灸疗法。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推荐3b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3c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按摩治疗。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4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外翻应力支具(使膝内侧间室不负重)。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5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不建议使用外侧楔形鞋垫。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 6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综述

?综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综述 王光辉1,金鸿宾2 【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由多种因素引起膝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其治疗多以延缓病程发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目的。治疗手段多元化,采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手术以及综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06-8106(2010)01-0007-04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多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是骨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膝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多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手术治疗为原则。本文收集近三年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报道综述如下。 1中医治疗 1.1中药治疗 1.1.1 中医辨证施治内服杨炳等[1]治疗立足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药用:当归15g,红花6g,丹参20g,川芎10g,熟地12g,枸杞子10g,牛膝10g,桑寄生10g,山萸肉15g。日1剂,煎取200ml,分两次餐后服,连服6天,休息1天。李西海等[2]治以化痰软坚散结为主,辅以活血化瘀,补益通络。中药处方:制半夏12g,制胆南星12g,川芎9g,当归9g,巴戟天12g,杭白芍9g,苍术6g,羌活6g,独活6g,延胡索6g,黄芪6g,怀牛膝9g,水煎服,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齐立卿等[3]治疗本病考虑筋骨并重,肝肾同治:治肾应以培元固本、生津荣骨为法;治肝应以养血柔肝为法。内服养元柔肝汤:黄芪30g,熟地20g,补骨脂、人参各15g,何首乌、当归各12g,肉苁蓉、骨碎补各10g,柴胡10g,白芍30g,石斛30g,木瓜10g,牛膝 作者单位:1301700天津,天津武清中医院 2天津,天津医院10g,甘草10g。每日1剂,加水煎至300ml,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1.2中药熏洗外敷张文信等[4]采用中药熏洗、热敷以舒筋活络,疏导腠理,温经祛寒,行气活血止痛,且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作用。舒筋活络洗剂主要成分:川乌、草乌、桂枝、桑枝、艾叶、红花、花椒等1剂药倒入3000ml水中加热煮开后,将患膝置于药盆上方熏蒸,待药液(带药渣)冷却到40℃左右时将患部用浸泡入药液的毛巾趁热湿敷30min,2次/天,2周为1疗程。徐俊等[5]将本病按中医辨证分为三型,分别确立了寒湿痹配方(乳香、没药、川乌、独活、秦艽、威灵仙、桂枝、当归、黄芪、防风、土茯苓、食醋,每袋300g)、气血凝滞方(鸡血藤、黄芪、白芍、赤芍、当归、桂枝、苍术、红花、功劳叶、食醋,每袋240g)、痰瘀痹痛方(白芥子、胆南星、半夏、桑技、苏木、川断、丹参、地龙、青皮、当归、甘草、食醋,每袋240g)三方进行中药汽疗辨证施治。将药物放置于中药汽疗药物雾化器中,按预定操作进行,患者进入雾化舱,头部暴露于治疗舱外,关闭舱门,一般控制在39℃~42℃之间,每日1次,每次15~25min,连续治疗5次,休息2天,21天为1个疗程。 1.1.3 中药内服外洗(敷)曹绍雄等[6]认为本病以补益肝肾为本,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为标的治疗法则。内服方药组成:骨碎补15g,杜仲20g,川断20g,牛膝20g,川芎15g,赤芍15g,制马钱子3g,防风10g,细辛10g,白芥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熏洗方药组成:川芎20g,红花20g,赤芍30g,丹参30g,透骨草20g,白芷15g,制川乌15g,制草乌15g,桂枝20g,桑枝30g,加水煎煮外洗,每日熏洗2~3次。均15天为1个疗程。

肘关节镜手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肘关节镜手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肘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原因不明的肘关节疼痛,经其他诊断手段不能确诊者、肘关节内游离体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软骨碎片摘除及关节软骨修整、类风湿或结核急慢性滑膜炎行关节清理和滑膜部分切除、尺骨鹰嘴或鹰嘴窝内骨赘关节镜下磨削、肘关节骨折镜下闭合复位固定、肘关节粘连镜下松解术、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清理及尺骨鹰嘴滑囊炎、肘管综合征和网球肘等疾病的治疗。肘关节属复合小关节,结构复杂,关节内空间狭小,且关节周围结构复杂,因此肘关节镜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也相对较多见。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 斜角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 2.术前准备 手术前选用合适的关节镜。备用刨削器和等离子刀以及手动关节镜器械,带有橡胶隔膜的套管。三适应证原因不明的肘关节疼痛,经其他诊断手段不能确诊者、肘关节内游离体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软骨碎片摘除及关节软骨修整、类风湿或结核急慢性滑膜炎行关节清理和滑膜部分切除、尺骨鹰嘴或鹰嘴窝内骨赘关节镜下磨削、肘关节骨折镜下闭合复位固定、肘关节粘连镜下松解术、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清理以及尺骨鹰嘴滑囊炎、肘管综合征和网球肘等疾病的治疗。 四禁忌证肩部软组织有化脓性炎症者;有全身麻醉禁忌证者。 五手术步骤手术大体步骤:①划出肘部骨性标志,并划出前外、前内和后外入路的入路点。②肘关节入路前外侧入路位于肱骨外髁前缘及桡骨头前缘稍上方,前内侧入路位于肱骨内上髁前方稍上;后外侧入路位于肱骨外髁及尺骨鹰嘴外缘隆起处,当肘关节囊充水膨起时,由此进入。③在前外侧入路:注入关节囊等渗盐水。切开皮肤,穿刺关节囊,由桡骨头外上方进入关节,换用钝针芯探入关节。用30°关节镜进行观察,使关节囊膨大,屈曲肘关节后使前关节囊膨起。可看到尺骨喙突及肱骨滑囊,游离体可在其前关节囊处。④前内侧入路:在前外侧入路关节镜的观察下,由前内侧入路进针,使针尖触及手术点,然后按针管方向刺入锐性套筒,通过套筒进入器械或关节镜,可看见肱骨小头及桡骨头。⑤后外侧入路:在后关节囊隆起处,切开皮肤,套管针穿刺,用细关节镜探入,可看到鹰嘴窝等组织。 六术后并发症桡神经浅支损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防治知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防治知识 发表者:李军244人已读 一、什么是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退行性病变,就是人们常说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长骨刺等。主要发生在膝、踝、髖等负重关节,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体胖者。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发生在关节软骨,包括磨损、变性、破坏、骨质增生等、 该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正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膝关节关节炎能造成哪些危害? 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疼痛,尤其在活动时更明显,尤其在活动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造成膝关节骨关节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膝关节骨关节炎治致病的因素有多种,常见的原因如下: 1. 年龄因素随年龄增大,关节多年积累劳损,导致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关节软骨缺乏弹性,关节软骨边缘有骨质增生,即老年人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2. 肥胖因素本病与体重超负荷有关,更年期妇女体重增加可促使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3. 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发病率高。 4. 创伤及炎症有关节内骨折、脱位,半月板、韧带损伤及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易继发骨性关节炎。 5. 关节结构异常膝关节内翻与外翻畸形、大骨节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等皆能继发本病。

6. 职业长期的重体力劳动的矿工容易发生膝关节或髖关节骨关节炎,芭蕾舞演员易发生踝关节炎。 四、怎样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平时要注意平衡合理的饮食结构,多食富含钙和胶质的食品,避免超重。日常生活中应多晒太阳、适量运动,随时注意保护关节,避免久坐久站,少穿高跟鞋,少做频繁登高运动,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等。 五、如何早期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 最早期的表现就是膝关节的疼痛或者僵硬感,早晨、受凉或上下楼时明显,关节还可能有肿胀,甚至积液。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而且阴天、受凉、过度劳累后加重,上下楼困难,双腿发软,应该尽早就诊 X线检查就是拍片子有助于诊断。X片常出现有关节面硬化、骨刺形成、关节间隙狭窄等变化。 六、膝关节骨关节炎该怎样治疗呢? 一旦得了膝关节炎骨关节炎,应尽早治疗,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治疗上一是要缓解症状,二是要保护关节的功能。 1、休息:当关节出现疼痛和积液时,应减少运动,适当休息,避免过度负重、受凉受潮,避免久坐。对于体重超重者,要减轻体重。 2、功能锻炼以不负重活动为主,可在床上进行下肢屈伸关节和收缩肌肉的锻炼。 3、理疗可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常用的理疗方法有湿热敷、热气浴、温泉浴、超激光、超短波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4、应用消炎止痛药,此类药物通过消除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来达到止痛目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常用的口服药有芬迪宁、洛索洛芬、西乐葆等,外用药有扶他软林软膏、骨痛贴膏等 5、中药治疗具有舒筋活血作用的内服或外用的中成药或中草药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6、注射治疗分痛点注射和关节腔内注射两种。若关节周围疼痛明显,可做关节周围肌肉、韧带附着点注射治疗,可明显减轻疼痛;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对早、中期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近些年,疼痛科采用关节腔臭氧冲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臭氧(ozone.oxygen,O3)因其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修复软骨的作用,既是强氧化剂,又是药物,在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上表现出很好的疗效和很大的潜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减轻症状、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 度。 7、针刀治疗对于病史比较长、局部存在粘连且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针刀疗法常常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02T16:06:34.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莹孙小虹 [导读] 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张莹孙小虹(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92-02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4例膝关节镜下需行关节清理术的病例、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身体状况的充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14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术前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保证了关节镜手术效果,使患者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关键词】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护理功能锻炼 膝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因其具有以下特点: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观察清楚,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内的各种结构。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以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清除炎性关节液软骨碎屑及致病因子、可修整磨损的半月板及退变的关节软骨、处理增生骨赘、取出游离体,去除了使关节退行性变加快发展的因素。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术后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术后积极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点。潍坊市中医院骨伤康复科付海燕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09月以来共收治需行关节清理术患者14例,本组14例中,男性2例,女性12例,17—61岁,平均48岁;均无下肢静脉曲张;其中增生的滑膜皱襞切除4例,取出游离体2例,对磨损关节软骨面修整成形3例,裸露软骨下骨部位钻孔2例,滑膜囊肿切除1例;半月板修切5例,膝外侧支持带松解1例,胫骨平台骨赘切除术2例;术后行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住院时间5-10天,无关节腔内感染发生,2例术后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存在。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有紧张、焦虑等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妥善安置患者,并向病人讲解关节镜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无疤痕、恢复快、出血少等特点,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2.1.2 术前准备作好术前的各种检查,如胸片、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等。手术野皮肤准备,患侧膝的上、下20cm处。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利于关节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末梢循环、局部渗血情况,有条件行每2h冷敷30min,以减轻局部充血。评估疼痛情况,教会患者运用自我松弛法或分散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2.2.2 功能锻炼 主动锻炼: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如:踝关节及足趾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应在麻醉清醒后即进行,每次锻炼以达最长时间为佳、缓慢进行、以不疲劳为限,每日2-3次。及直腿抬高练习、主动屈膝、髌骨内推等;应在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再后行下床行走等,先在床边练习坐位,然后再扶拐下地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2.3 加强术后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1 关节腔内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应密切观察和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者膝关节肿胀,明显的肿痛,浮髌试验呈阳性,手术操作孔渗血性液体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暂不行屈膝锻炼。 2.3.2 关节腔内感染,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表现。根据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发生感染后,应及早切开引流,也可在关节镜下行感染关节清理术。 2.3.3 关节镜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节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多在术后能自行吸收,一般不必作特殊处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若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张力较大影响关节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行相应治疗。 2.4 健康教育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下肢。告知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的目的:锻炼肌力、恢复关节的活动和正常步态。定期复诊。 3 讨论 膝关节镜监视下行关节清理术是诊断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而系统的护理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经常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程序,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防止术后并发症。早期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纤维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应鼓励病人尽早地进行被动锻炼并进一步行主动锻炼,可较快地改善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循序渐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