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

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
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

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

汪少华,郑守疆

(复旦大学外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由于隐喻现象中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合成空间理论也可用来阐释隐喻现象,特别是对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的分析。这一理论为隐喻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合成空间理论;意义建构;源域;目标域;映射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0)0620007205

From Blended Space Theory to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Metaphors

WAN G Shao 2hua ,ZHEN G Shou 2jia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blended space theory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s taken as a pervasive cognitive process in the mean 2ing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language.Metaphors can also be interpre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lended space theory.From the new perspective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use this theory to seek a detailed analysis of metaphors with the focus on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reasoning mechanism of on 2line metaphorical processing.

K ey w ords :blended space theory ;meaning construction ;source domain ;target domain ;mapping

1.引言

纵观隐喻研究史,有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试

图对隐喻现象作出种种阐释。最早要追溯到亚里斯多德。他提出了“对比论”,即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二者为对比关系。公元1世纪昆提良(Quintilian )提出了“替代论”。他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1965年,里查兹(Richards )在《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 hetoric )中提出了隐喻互动(interaction )理论。后来布莱克(Black )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70年代以来,一些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如塞尔(Searle )、约翰逊(Johnson )和莱考夫(Lakoff )等也纷纷对隐喻作出各种阐释。影响最大的要首推莱考夫与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 2tual metaphor theory )。莱考夫与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也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看似比较简单,但其认知过程中的意义建构(meaning con 2struction )和阐释过程中的推理机制(reasoning mechanism )却一直是困扰着语言学家和心理学

家们的重大难题。

上述理论都各有特色,但对隐喻认知过程中

的意义建构涉及甚少。近年来语言学家对隐喻的阐释大多采用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模式,即用源域

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mapping )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 )来阐释这一现象。90年代以来,著名认知语言学家弗科尼亚(Fauconnier )与特纳

收稿日期:2000-03-27

作者简介:汪少华(1968-),男,安徽宿松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讲师,现为复旦大学外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研究;郑守疆(1971-),男,山东文登人,复旦大学外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认知语义学篇章语义学研究。

第23卷 第6期 2000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23 No.6 Nov.2000

(Turner )创建了合成空间理论(blended space theory )。在国外,有的学者开始运用这一理论来

阐释隐喻现象。但目前在我国尚未有人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笔者试图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隐喻的意义建构,并对这一理论本身及其对隐喻现象的阐释作出评析。

2.合成空间理论框架

合成空间理论是在心理空间(mental space )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我们有必要首先谈谈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理论同莱考夫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 )、朗加克(Langacker )

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 )一样,都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标志是弗科尼亚于1985年出版的专著《心理空间》(1994年再版)。莱考夫对该书评价非常高。“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 )。”(Fauconnier &Turner ,1996:113)心理空间可建立起

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counterfactual )、位置、现实等。我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心理空间的建立要受到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制约。例如:

(1)Tom has lived abroad.

(2)If Jack were older ,his gray hair would in 2spire confidence.

(3)Maybe the tortoise is really a hare.

以上3个句子分别建立了3个心理空间:例(1)建立了一个过去事件空间,例(2)建立了一个虚拟空间,例(3)建立了一个可能性空间。 弗科尼亚还运用心理空间理论来探讨歧义、预设(presupposition )和投射问题(projection problem ),在此不一一赘述。这一理论为探究人们如何阐释意义与建构意义开辟了新视野。

后来,弗科尼亚(1994),弗科尼亚与特纳(1998),库尔森(Coulson ,1996),弗科尼亚(1997,

1998)等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之上探讨了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概念合成(conceptual blend 2ing )。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

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水中芭蕾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就是整合了芭蕾舞中的有关动作和游泳中的有关动作。电脑桌面是在电脑命令和带有桌子、文件以及文件夹的办公室这两个概念

的基础上合成的。弗科尼亚(1997)认为,合成过程是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运演产生的第三个空间,即合成空间。它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partial structure ),并形成层创结构①(emergent structure )。

他指出,两个输入空间I 1和I 2合成必须满足下列条件。现以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 )为例分别说明这些条件。

211 跨空间映射(cross 2space mapping ):如图(1)所示,图中的圆圈代表心理空间,圆圈

内的点代表各元素,元素之间的联系用线来表

示。在输入空间I 1和I 2中的对应元素之间存在部分映射关系。这两个输入空间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用实线来表示。在输入空间I 1和I 2中的对应成分存在部分映射关系。我们首先谈谈映射(mapping )。映射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它可分为投射映射(projection mappings )、语用

函数映射(pragmatic function mappings )和图式映射(schema mappings )等。投射映射是指我们在谈论和思考某一目标域时,我们会用另一域(源域)中的部分结构和相应词汇。例如:“Sum 2mer is around the corner.”这句话就是用空间概

念中的结构来谈论时间。语用函数映射是指两个相关域之间依据语用函数相互映射。借代就属于这一类。例如:“最近我在读鲁迅。”其中以人(鲁迅)代书(鲁迅的著作)。“人”与“书”这

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语用函数映射关系。图式映射是指我们运用普遍的图式、框架(frame )或模

式(model )建构语境中的某一情境。例如:

Jack buys gold from Jill.”其中的Jack 、Jill 和gold 分别与“买卖框架”中的买者、卖者和商品存在一一映射关系。在“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

形成之前,首先存在两个输入空间:源域(生物学与医学)空间和目标域(计算机与程序)空

间。两空间之间的对应成分存在部分映射关系:源域(生物学)中的病毒有不易觉察、传染快、损害机体健康、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等特点;目标域(计算机)中的破坏性程序有隐蔽性强、可自我复制、可删除文件或占据磁盘、需要采取对策等特点。

212 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 ):如图(1)所示,类属空间对每一输入空间进行映射。它反映输入空间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与组织,并决

?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

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两输入空间(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相似的结构与组织:生物学上的病毒与计算机中的破坏性程序都有难以觉察、蔓延速度快、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等特点。从微观上来看,两空间包含着共同的意象图式。两空间都有容器(container )图式和作用力(force )图式。人的机体和计算机都可视为一个容器,病毒与破坏性程序都是从外面侵入的,而不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这是一个容器图式。病毒与破坏性程序企图侵入有机体或计算机系统,人的机体组织与计算机的使用者则会阻止它们的入侵。这是一种反作用力(coun 2terforce )图式。

213 合成空间(blend ):如图(1)所示,输入空间I 1和I 2部分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即合成空间。源域中的生物病毒的相关特性如不易觉察、传播快、损坏机体,与目标域中的相关特性如难以发现、可自我复制、删除文件等一起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

214 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合成

空间的层创结构并不直接来自输入空间,其中包含着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弗科尼亚(1997)指出,它是通过以下3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来产生的:

组合(composition ):将两输入空间的投射组合起来,这种组合后的投射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

完善(completion ):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这一组合结构可视为合成空间中一个更大的完整结构中的构成部分。合成空间中由提取结

构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 )不断完善并形成

一个更大的层创结构。

扩展(elaboration ):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扩展。这就是所谓的“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 the blend ),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emergent logic )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上图显示了一个完整的四空间合成过程。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与类属空间、合成空间中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用虚线来表示。其中正方形表示合成空间的层创结构。图中表明空间中相应成分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之中后,可能会合为一个成分,也可能被投射为独立的成分。在上例中,我们将生物学域与计算机域中的相关投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它既提取了生物病毒的某些特性,又有本身的一些特性。例如它的危害是删除文件或占据磁盘,对付它要用杀毒软件,而不能用药物。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认知文化模式将这一组合结构逐步完善成层创结构。在这一结构内,我们不只是认为这种有害而诡秘的程序像病毒,而且就直接称之为病毒。生物学和健康方面的词汇如infection 、contaminate 、immune 、disinfectant 等都可用来描述计算机病毒及其相关内容。如果计算机系统内有某种破坏性程序,我们可以说该机已被“传染”上病毒;然后机内文件会被已“传染”上病毒的字节“感染”;接着我们可以请来“电脑医生”检测病毒并用“消毒工具”(查毒和杀毒程序)来消除病毒。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病毒“免疫”程序来保护计算机。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合成空间的层创逻辑来对这一概念进行拓展。我

们可以把具有类似结构的某种事物,如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的毁灭性观念称之为“社会病毒或心理病毒”。因而“病毒”这一概念也获得了比在源域(生物学)内更丰富的含义。

简而言之,合成就是将两个空间中的部分结构整合为第三个空间中带有层创特性的一个结构。这一理论对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描写和阐释,不论是对语言学还是对认知科学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3.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意义建构过程的阐释合成空间理论认为,隐喻是连结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而又突出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

?

9? 第6期汪少华,郑守疆 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

合成空间在隐喻性映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auconnier ,1997:168)上文我们运用这一理论对“计算机病毒”这一隐喻的意义建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样,这一理论也可阐释汉语中有关隐喻。不妨以“投资”一词为例。该词原本是用来描述经济行为的。后来人们运用经济域中的这一概念来描述健康域、智力域、甚至于情感域中的相关现象。这反映了两概念的整合过程。它也是新词语产生的基本途径之一。现在具体分析一下上面的“健康投资”一词产生的过程。首先在经济域空间与健康域空间之间形成跨空间映射。然后人

们抽象出两域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即二者都。接着两域空间中的元素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并形成层创结构。在这一概念形成之后,人们又根据它的层创逻辑创造出“感情投资”之类的词。当然从宏观上来说,这类新词的产生与当前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自然而然地运用经济域中的概念去建构其它域中的一些概念。此类概念大多是通过合成空间来建构的,例如文化消费、礼仪消费、心理价位、形象价位、人才支票等。

合成空间理论可以用来深入细致地分析隐喻,特别是实时隐喻过程(on 2line metaphorical processing )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这是弗科尼亚的伟大理论贡献之一。合成空间的核心是层创结构。由于层创结构中含有虚拟的性质,其中的层创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逻辑有时不完全一致。按照这种层创逻辑进行推理可帮助我们解读隐喻,建构新概念和范畴等。极具实践意义的是,合成空间理论为我们分析隐喻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程序。下面以“to dig one πs own grave (自掘坟墓)”(Fauconnier ,1997:168)为例来说明。这一隐喻中源域为坟墓、尸体、埋葬,目标域为陷入困境、无意犯错会导致失败。乍一看

来,失败与死亡、埋葬相对应;错误的行动在前、失败在后与掘墓在前、埋葬在后也相对应。但仔细分析两域并不完全吻合,主要表现为因果关系不一致。愚蠢行为固然可导致失败,但掘墓并不必然引起死亡。根据人们的常识,一般是某病人死后,丧葬人员才会掘墓并埋葬他。目标域

中某人在困境中麻烦越多,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据合成空间理论,“麻烦的多少”这一成分也会映射到“坟墓的深度”这一相应成分之上。但问题是源域中坟墓的深度与死亡的可能性

并不相关。这一矛盾用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则可迎刃而解。合成空间从源域输入空间中提取具体的结构,如坟墓、掘墓等,又从目标输入空间中提取因果关系结构、意图结构和内部事件结构等,并由此产生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坟墓越深,掘墓者死去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在合成空间(而不是在源域空间)中可以得出推论:掘墓

会招致死亡。如果一个人对此都不了解,那么他

是极度愚蠢的。然后这一推论会投射到目标域并得出相应的推论:某人对所犯之错一无所知确属愚蠢之极。在这一隐喻的意义建构和阐释过程中,层创结构起了关键性作用。它将合成空间中的推论转到目标域中,从而最终得出推论。4.关于合成空间理论本身及其对隐喻阐释的思考

合成空间理论揭示了概念整合这一十分普遍的认知过程。它汲取了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认知语义学理论,如“意象图式”理论。这一理论分析的是抽象的意义建构过程。跨空间映射是两输入空间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而不是某种具体的对应关系。类属空间反应的也是两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与组织。层创结构的形成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它启发我们以语义、概念为出发点,透过语言形式挖掘语义结构。尽管合成空间理论十分抽象,但它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对认知过程的分析井井有条,细致入微,为我们分析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案。

正因为合成空间理论揭示的是抽象的认知过程,所以我们在分析概念的形成过程时要把握它的弹性。这些抽象结构与组织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出来。依据语境和

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我们有时要将层创结构投射到目标域,有时则需将层创结构投射到源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动性。我们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帮助我们分析意义的建构与阐释。我们应强调智力的参与。下面以一则因特网上笑话《蒙纳德茨兄弟病毒》(Menendez Brothers Virus ,简称MBV )为例来加以说明,其主要内容为:

?0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

M EN ENDEZ BRO THERS V IRUS:

Eliminates your files,takes the disk space they

previously occupied,and then claims that it

was a victim of physical and sexual abuse on

the part of the files it erased.(Coulson,1996:67

-68)

为了阐释这一隐喻,首先应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两位少年Erik与Lyle Menendez兄弟杀害了父母。他们在法庭上的辩词是:自小受到父母对他们在身体上和性方面的虐待。他们杀害父母是出于自卫。根据合成空间理论,源域(蒙氏兄弟)与目标域(蒙氏兄弟病毒)之间形成映射: MBV删除文件,蒙氏兄弟杀害父母;MBV占据所删文件的磁盘空间,蒙氏兄弟获取了父母价值百万美元的住宅;MBV病毒借口文件给他们带来身体上与性方面的虐待而删除文件,蒙氏兄弟声称因长期受到父母在身体上和性方面的虐待而杀害父母。这样形成蒙氏兄弟病毒合成空间。在其层创结构中这种计算机病毒干了错事还有进行自我辩护的能力。这点固然可笑,但这还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应从合成空间再返回源域并推论出:蒙氏兄弟在法庭上的辩护也是同样的荒谬可笑。

5.结束语

上文探讨了合成空间理论及其对隐喻意义建构的分析。这一理论与以前的隐喻阐释理论相比,确有其独创之处。它能指导我们更加详细地分析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极大地启发我们的思维,同时也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应从具体的语境出发,根据语言所提供的有限线索,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和阐释隐喻的意义建构。

注释:

①emergent为哲学和生物学术语,意思是层创进化的,

倏忽进化的。emergent structure本文译为“层创结构”。

参考文献:

[1]Coulson,S.Menendez Brothers Virus:Blended s paces

and Internet humor[A].In Conceptual S t ructure,

Discourse and L anguage[C].ed.Adele G oldberg.

Stanford:CSL I Publications,1996.67-81.

[2]Fauconnier,G.Mental S paces[M].New Y ork:Cam2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Fauconnier,G.M appings in Thought and L angu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Fauconnier,G.Mental spaces,language modalities,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A].In The New Psychology

of L anguage[C].ed.Michael Tomasello.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8.251-

279.

[5]Fauconnier,G.&M.Turner.Principles of conceptu2

al integration[A].In Discourse and Cognition[C].

ed.Jean Pierre K oening.Stanford:CSL I Publications, 1998.269-283.

[6]G ibbs,R.W.The Poetics of Mind[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 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8]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C].Cam2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9]Richards,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 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责任编辑 李绍山)

?

1

1

?

第6期汪少华,郑守疆 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蓝 纯 一、引 言 本文从认知角度研究汉语的空间隐喻现象。“空间隐喻”指的是将空间方位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的隐喻。本文重点研究“上”和“下”这两个空间概念,对取自语料库的真实语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达到下述目标: ○揭示汉语的“上”、“下”两个概念是沿着怎样的隐喻路径拓展,从中发现汉民族怎样通过空间隐喻来构造其他非空间概念; ○揭示所发现的隐喻拓展(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犻犮犪犾犲狓狋犲狀狊犻狅狀)的经验基础(犲狓狆犲狉犻犲狀狋犻犪犾犵狉狅狌狀犱犻狀犵)和实现方式(狉犲犪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狊); ○为今后进行不同语言的认知隐喻研究提供语料分析的可操作模式。 二、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从性质上说,隐喻不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属于认知的范畴,我们在日常语言中见到的隐喻表达法不过是隐喻概念系统的浅层表现。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从结构上说,隐喻是将始原域(狊狅狌狉犮犲犱狅犿犪犻狀)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狋犪狉犵犲狋犱狅犿犪犻狀)之上,这种投射是单向的,不存在从目标域到始原域的投射。这种投射又是部分的,因为始原域的框架只有部分会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这种投射不是随意的,它遵循犔犪犽狅犳犳(1993)提出的狋犺犲 ·332·

犐狀狏犪狉犻犪狀犮犲犘狉犻狀犮犻狆犾犲,即所投射的结构应与目标域的原有内部结构相一致。 认知语言学赋予隐喻下述重要特征:第一,隐喻概念系统的运行是自动的、无知无觉的、经常的,不易被人们察觉;第二,大部分的新鲜隐喻(狀犲狑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狊)都是约定俗成隐喻(犮狅狀狏犲狀狋犻狅狀犪犾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狊)的延展,因此具有与后者一样的特性,受同样的原则约束;第三,有些隐喻概念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例如“时间即空间”隐喻,另外一些隐喻则表现出更多的文化特征。 语言所体现的概念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的认知隐喻。问题是:这些隐喻的产生是随意的、偶然的还是有据可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经验现实主义(犲狓狆犲狉犻犲狀狋犻犪犾狉犲犪犾犻狊犿)提供的答案是:人类的认知离不开他们的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认知隐喻的产生同样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一个认知隐喻一旦广为大众接受,就会反过来将它自身的结构强加于现实生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它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有温度计和股价走势图,二者均直观地表现了“多”与“上”之间的联系。又如卡通画中常以卡通人物耳朵眼里冒烟来表现愤怒,这正是犃犖犌犈犚犐犛犎犗犜犉犔犝犐犇犐犖犃犆犗犖犜犃犐犖犈犚这一隐喻的形象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隐喻的经验基础和实现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别仅在于一个先于隐喻存在,一个后于隐喻出现。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上一代人眼里属于隐喻实现的现象,在下一代人看来很可能已变为该隐喻的经验基础而被想当然地接受。 认知隐喻研究现在主要面临两大课题。首先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或相对性。一方面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体验,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却是相同的,因此有理由假设普遍性的隐喻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我们也有理由推论在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中应该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隐喻概念系统的同和异,却是亟待扎扎实实的对比研究来回答的问题(犢狌,1996)。 ·432·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4644468.html,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作者:时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 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9-01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可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证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NFLATION IS AN ENEMY.(通货膨胀是敌人。)这里的INFLATION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AN ENEMY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ontological correspondences),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我们以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为例:“经济是旅行”映射“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共同目的”和“经济危机对应旅行中的障碍”。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infer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s),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

谜语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谜语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谜语的构建与解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王文斌(2007)的“主体自洽原则”为视角,探解谜语中隐喻的建构与解读。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三个认知运作机制:连接、冲洗和合流。在解读谜语中的隐喻时,谜语中的隐喻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才能合流,即在冲洗过程中,谜面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在谜底所包含的输入空间中找到相对应的点。 标签:谜语隐喻主体自洽原则 一、引言 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通过谜语,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推理的乐趣,还可以感受到各民族的语言魅力。国内外对于谜语的研究都有相当长的历史,众多学者从民俗学、修辞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过考察。近几年,有个别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析中外谜语,如孙兴锐(2009)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解析汉语中的谜语,黎畅、王蕙(2010)以概念合成理论为依据对英语智力谜语进行研究,在学术视角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然而,传统理论多集中于对谜语形式及内容的静态描写,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尚未深刻地剖析谜语中隐喻的构建及解读。本文以王文斌提出的主体自洽原则及其认知流程模型为视角,探究谜语中隐喻的建构与解读,希望能为谜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谜语的定义及构成 考虑到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并非我国独有,所以此处宜采用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谜语主要是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这个定义之所以加上“主要”二字,是因为“图画谜”“实物谜”等谜语的存在,这些谜语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暂时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谜语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其中,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谜语的已知部分,提供解谜所需的线索;谜目为猜谜者提供了谜底所属的范围;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无论什么种类的谜语,谜面都必须隐匿谜底,这是对谜面的内在规定。这个规定一旦违反,将直接导致谜语的死亡。因此,谜面必须隐匿谜底,是对谜面的最低要求。隐喻为藏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三、隐喻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只是被当作一种修辞格来看待,而在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一种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帮助我们“以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Kövecses,2010:4)。在隐喻中,这两个概念域被称为:始源域与目标域。隐喻是从一个始源域向一个目标域的结构映射。此外,隐喻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经验(Lakoff&Johnson,2003:20~21)。所以,

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

第一部分:心理空间理论 一、概述 “心理空间”是认知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在他的第一部专著——《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Fauconnier,1985)中提出来的。这部著作也是心理空间理论产生的标志。心理空间理论是关于语篇生成和阐释的认知语言学理论, 它旨在用虚拟的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 根据Fauconnier(1985),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合(conceptual package) , 它不是语言形式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 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 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 心理空间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语篇的加工与处理过程是一个包含若干相互关联的心理空间构建网络的过程。在该过程中, 语言使用者利用多种空间构造语(space builder)构建出与现实空间(reality space)相对的一系列心理空间, 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空间位置等。空间内有各自的语义结构元素, 相同的语义结构元素之间可以通过跨空间映射(包括投射映射、语用函数映射或图式映射)建立对应关系。跨空间映射的基本原则是身份认同原则(ID: Identificat ion Principle), 又称可及性原则(Access Principle)。 二、理论术语及实例分析 2.1 空间构造语(space—builders) 根据心理空间理论,我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也在建构心理空间,而心理空间是通过空间构造语(space—builders)构建起来的。空间构造语是这样的语言单位:它要么有助于构建新的心理空间,要么有助于在先前已经建构好的心理空间之间来回更换注意视点。空间构造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介词短语如:in 1966, at the shop, from their point of view。 2)副词如:really, probably, possibly, theoretically。 3)连接词(connectives)如:if . . . then . . .,either . . . or . . .。 4)带从句的主谓搭配如:Fred believes [Mary likes bananas], Mary hopes . . ., Susan states . . .。 2.2 元素(elements)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 摘要: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at-on-in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它们的原型义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介词;空间隐喻;认知理据;意象图式 Abstract:Asacognitiveactivityinwhichhumanbeingsusetheexperienceofadomaintoexplainorunderstandthat ofanotherdomain,metaphoristhemappingofconceptsbetweenthetwocognitivedomains.Byanalyzin gthecognitivemotivationofprepositionalspatialmetaphor,wecansafelyconcludethatprepositionsha veproducednumerousdifferentmeaningsanddevelopedcolorfulmetaphoricalconnotations,andthe polysemanticnetworkisthusformed.Illustratedbyat-on-in,theirprototypalmeaningsareexplainedan dextendedtotime,actionsandabstractconcepts.Finally,thepaperpointsouttherealisticsignificanceof usingspatialmetaphortoexpoundprepositionalphrasesinEnglishteaching,particularlyinvocabularyt eaching. Keywords:preposition;spatialmetaphor;cognitivemotivation;imageschemata 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自1980年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https://www.360docs.net/doc/a24644468.html,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而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来自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一、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 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 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 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 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 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 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 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 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 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 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0608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3 谌莉文 (宁波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隐喻,其内在意义的构建和根本动因无法用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来解释。本研究认为,Lakoff 与Johnson 创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可以为探讨委婉语隐喻的认知理据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委婉语隐喻的认知基础是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联想。其认知理据表现为源域中的概念与目标域相应概念的语义相似性减弱,通过突显源域概念扬升语义,由心理可及性较强的源域概念映射到心理可及性较弱的目标域概念,实则突显后者。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理据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委婉语隐喻的意义构建,把语言研究从封闭的语言结构引向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概念隐喻;委婉语;认知理据 Abstract :As conceptualized metaphors ,euphemisms demand cognitive explanation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semantics theory ,in terms of their inter 2nal semantic construction or their fundamental https://www.360docs.net/doc/a24644468.html,koff and Johnson ’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euphemism motivation.The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source domain and the target domain in the conceptual system serves the ground of this cognitive procedure.When this resemblance is weak ,the semantic concept in the salient source domain gets heightened ,then it is mapped from psychologically highly accessible source domain to lowly accessible target domain ,thus activates the target domain and makes its concept salient.This study can help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mantic construction of euphemisms and may steer relevant study to a dynamic and open field. K 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euphemism ;cognitive motivation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6)08-0017-04 1.引言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各个民族、不同时代都采用的表达手段。尽管各自所使用的形式不同,但在表达方式上都趋于类似的原则,如礼貌、合作和自我保护原则(束定芳,1995),意在达到一种避讳、掩盖、动听的效果。以往大多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修辞结构(陈原,1983;陈望道,1936/2001)和传统语义学研究(亚伦,1984;江希,1983;李国南,1989)和语用学探讨(束定芳,1989等),虽然许多研究者试图从心理知觉的角度解释委婉语的构造机制,但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做依托,对委婉语机制的解释进展不大。(邵军航樊葳葳,2004) 自从Lakoff 与Johnson 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以下简称CMT )以来,不少学者重新对日常语言的种种表象进行反思,探究隐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认知与思维过程。委婉语是一种充分利用人类的联想功能,在日常语言中突出显性语言从而掩盖隐性语言的思维过程,概念隐喻理论的阐述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传统化隐喻,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由于结构隐喻指的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部分映射,因此我们“在通过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时,必然会突出某个方面,而掩盖另外的方面” (文旭叶狂,2003)。我们认为,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也可以看作概念化隐喻,委婉语中同样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 程,可以用Lakoff 和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考察委婉语这一古老而颇具神秘魅力的语言现象。本文欲以CMT 为理论框架,通过介绍该理论的主要内容,逐步分析委婉语的意义构建,从而揭示语言符号背后的内在动因,即认知理据(cognitive motivation )。 2.概念隐喻与委婉语 委婉语因其极尽美化之能事使得它常常被用来装点日常语言,往往有调节气氛、减少摩擦、缓解冲突之功效。李国南(2001)曾利用符号、思维和所指构成两个三角形,说明符号与所指之间的曲折形成达到委婉的目的。问题是:构成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的动因是什么?如何把握委婉语隐喻中的意义构建?所谓“曲折”是如何在话语中体现功能的?不同符号之间是如何真正实现关联的?它的构建规则与构建动因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委婉语是人类的精妙思维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无法用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来对之进行分析和解释。Lakoff 与Johnson 在Metaphors We L ive By (1980)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是把自然语言看作是人类思维的现实,它涉及的是人类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这似乎为委婉语的内在构建和产生动因从认知的角度找到了突破口。 概念隐喻观是与传统的隐喻观迥然有别的一种隐喻认知观,该理论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mapping )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 )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 3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05年度科研计划项目:英汉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对比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谌莉文(1969-),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收稿日期:2006-03-20(修改稿)   2006年第8期总第209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6,№8 Serial №209

从概念隐喻理论看日语复合动词语义

从概念隐喻理论看日语复合动词语义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探索周围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已经渗透在人们的语言、思维以及日常活动当中。复合动词是日语动词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语义大多受概念隐喻影响,由其本意扩展为其他含义。本论文以出现频率最高的后项动词为“~こむ”、“~出す”两个日语复合动词为例,把“~こむ”、“ ~出す”理解为方位隐喻,分析概念隐喻在日语复合动词语义形成中的作用。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发源于亚里斯多德学派,一开始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修辞现象和手段为人们所熟悉。 然而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隐喻已经不仅仅限于语言范畴的修辞手段,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手段。通过隐喻,人们可以用一种食物去认识和理解由此产生的全新意义。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探索周围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已经渗透在人们的语言、思维以及日 常活动当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即概念隐喻。也就是说,概念隐喻理论是将隐喻看作是人们组织思维、认识世界等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人们御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思维和理解新事物时,无形当中对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始发域、目标域以及影射域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始发域以不变原则、基本隐喻、语义中心等原则映射到目标域,同时目标域在一定程度上对始发域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其主要认为三种类型,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去解释与其结构互通的另一种概念。实体隐喻,则是人们用有形的、具体的实体去解释认知无形的抽象的思想、感觉等概念。方位隐喻则是指参照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概念去认知另外一个概念。复合动词是日语动词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语义大多受概念隐喻影响,由其本意扩展为其他含义。本论文以出现频率最高的后项动词为“~こむ”、“~出す”两个日语复合动词为例,把“~こむ”、“ ~出す”理解为方位隐喻,分析概念隐喻在日语复合动词语义形成中的作用。 二、日语复合动词的概念隐喻 (一)~こむ 参照《复合动词用法一考——「~こむ」》(张北林),常见的“~こむ”复合动词有:取りこむ、組みこむ、追いこむ、持ちこむ、読みこむ、振りこむ、書きこむ、突っこむ、送りこむ、入りこむ、踏みこむ、飲みこむ、乗りこむ、包みこむ、吹きこむ、差しこむ、煮こむ、考えこむ、申しこむ、盛りこむ、絞りこむ、落ちこむ、巻きこむ、思いこむ、飛びこむ、吸いこむ、呼びこむ、打ち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 1.概念整合理论是心智空间理论的发展,心智理论是两个或多个空间合并而产生的层创(novel)推理。映射(mapping)被用来建立和开发概念整合的处理过程,对背景知识的激活。概念整合过程可以把真实的东西、虚构的东西、意像中的东西概念化;概念整合模型中生成的推理常常可以引导概念化者的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产生变化。 概念整合理论是建构混合认知模型的理论。(前言) 2.概念的体验性: 人类生存在客观世界中,当人们把客观世界的对象范畴化、概念化时才形成了概念,概念藏匿于人的思维中,通过认知过程概念可以被符号而形成语言系统。 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对事物本质的反应,是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赵艳芳2001:81)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句,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情采)“故形立则章成矣,发声则文生矣。”(原道)“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诠赋)“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体性) 这段文字说明客观世界作用于心,心生言、言生文。 概念是体验的,是经过心智加工的,体验越深,概念的印象也就越深。(例如:911)

概念来源于知识。不同的知识范畴可归结为不同的概念。人的心智会将具体的、体验的知识上升为概括的、抽象的概念。 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的、凝练的表达,心智的体验加工是心智的体验加工是概念的终端产品,概念被视为认识科学的中心。(Robert.A. Wilson, Frank.C. Keil, 2000:177) 概念是通过经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Lakoff& Johnson 1999:497) 海德格尔坚持认为:“人类离不开概念,概念是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的经验都是概念性的,是已经验的概念。”([法]马克.弗罗芒.默里斯,2004:68)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人们在头脑里生成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内部联系了”(毛泽东实践论) 2.概念的范畴: 概念的形成以认知范畴为基础,概念是人的思维单位。 概念是由具有该范畴全部通常属性的原型所表征的。(Rosch and Mervis, 1995:7 :537-675)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间隐喻为例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 间隐喻为例-汉语言文学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间隐喻为例□陈妮妮杨廷君 摘要:身体是人类接触和认识世界的最初凭借,人们往往通过身体经验来概念化整个世界。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身体空间隐喻,这是由具身的认知方式决定的。本文将在具身认知理论和现代隐喻理论的指引下,探讨身体空间隐喻(以上-下为例)的产生理据和实现方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身体对于空间隐喻的意义。 关键词:身体具身认知空间隐喻源域目标域 一、引言 隐喻体现在语言中的方方面面。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仅仅作为使语言表达更丰富的修辞手段。后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让人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隐喻,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认识和描述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 Lakoff Johnson(1980)对隐喻的本质作了精确界定:隐喻是通过其他事物来解读和分析正在经历的这一类事物。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根本属性和基本方式。Lakoff Johnson(1980)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赵艳芳(2001)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空间概念。这可能因为人的最初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空间概念用于其他概念,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人自身的经验。王寅(2005:55~59)通过分析语言的成因来证明语言有一定的身体经验基础。赫尔德(1999:65)也曾从语言的起源来说明语言不是超验的,而是源于认知活动。

具身哲学发展于20世纪末,梅洛·庞蒂的“身体是认知主体”的思想是具身哲学的典型代表。Lakoff Johnson(1999)提出的体验哲学也是具身哲学的一种。Lakoff Johnson(1999)的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是具身性的,依赖人的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经验来自具有特殊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与人的直觉、思维和情感活动有关。 二、具身认知 (一)具身认知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在西方哲学史上,身心二元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通向知识、智慧、真理的障碍(转引自赵维森,2007)。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表征-计算研究盛行;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联接主义。但这都属于第一代认知科学,主要特点是将认知过程与认知的物质载体相分离,即将认知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相分离。第一代认知科学(也被称为无身认知)的研究方法与实际认知存在许多出入,研究出现种种困境,认知学家不得不思考从新的角度研究认知。随着梅洛·庞蒂对非具身认知的批判,第二代认知科学也经历着从非具身到具身的认知转变。梅洛·庞蒂在他的《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提出,基于身体的认知活动往往是非表征的,通常发生并形成于一个具身化的主体与世界进行动态的、持续的、有目的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之下,世界的意义就在身体感知中不断地拓展、延伸。Lakoff Johnson(1999)认为意义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客观连接产生的。 总之,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有机体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发展出一种基于感知的对世界的基本理解,这种理解为走向更复杂的认知过程奠定了基础,导致思想和语言的产生。具身认知理论成为研究人类认知与客观世界的桥梁。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隐喻是人们通过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过程,人们很难直观地理解和表达道德的含义,因此人们通常借助不同属性的具体概念来表达道德的概念。随着认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开展行为学层面的调查以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空间嵌入型的道德行为,通过更有现实意义实证研究以探讨物理空间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等复杂、高级心理过程的影响。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验证空间维度和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关系,实验分为两个实验,实验1探讨道德概念垂直空间的隐喻表征关系,在屏幕中央将展现一个具有道德概念或不道德概念的词,并且在其上下两个方位呈现两个希腊词语;实验2探讨道德概念水平空间的隐喻表征关系,会在水平位置中间出现中文道德概念词或不道德概念词和两个希腊词,被试同样需要根据中文词选择对应的希腊词,结果发现被试倾向于选择右侧的希腊词作为道德词所对应的含义,倾向于选择左侧的希腊词作为道德词所对应的含义。这说明说明空间位置和道德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表征,被试通常认为道德在上方和右侧,不道德在下方和左侧。 第二部分验证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分为两个实验,采用Stroop范式,要求被试对呈现在不同位置的道德两难故事和不道德故事进行道德判断并给予道德效价评分,实验3是在垂直方位的上方或者下方呈现故事,实验4是在水平方位的右侧或左侧呈现故事。结果表明被试对呈现在上方的道德两难故事评价更为道德,对呈现在下方的道德两难故事评价更为不道德;被试对呈现在左右两侧故事中的行为的态度不存在差异,说明垂直空间能够影响被试持有的道德态度,而水平空间不会影响其道德态度。 综上所述,得到以下结论:(1)被试更倾向于将上方的希腊词和道德概念相联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