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2003年开始,上海市为疏导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度,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开始在上海周边郊区大力推行保障性住房基地建设。到2009年初,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集中力量开展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规划选址工作,依据“聚焦新城、公交优先、突出功能、产城融合、便于启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合理布局,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和中心城旧区改造,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住房总体格局。笔者发现,其中,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六大配套商品房拓展基地之一的宝山区顾村镇,涉及规划总体面积18平方公里(占顾村镇域面积近45%),因其属于最早启动,最早建成的典范之一,对以其为主体所在区域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

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其历史沿革的阐述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在探讨国内外理论研究之前,首先必须要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之一,也就是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笔者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于2009年编制的《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中找到定义,即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从这个具有官方色彩的定义中不难看出,2009年上海的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还仅仅停留在住区功能的层面上。另外,学者刘华钢对大型居住社区的定义描述则是:相当或者超过现行国家规范规定的城市居住区级用地规模或居住人口规模,且没有城市道路穿越的单个完整的居住区。而李鸿新和李钊对大型居住区的界定是:总建筑面积大于50万平方米规模的居住区。对于开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社区,则称为超大型居住区。从上述的各项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大体上是以居住社区的体量规模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不难发现,从城市规划角度方面,国外研究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时代特点的经典理论。从整体概念上讲,大型居住社区应当是属于居住社区的一种。作为体量巨大的一个存在,国外理论界的研究将其归纳于城市地理学研究范畴之中,其核心理念通常是以人为本。这其中主要包括:在1882年由西班牙工程师玛塔提出的带状城市(Linear City)构想,接着在1902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第一次提出了在欧洲大陆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田园城市”理念,其内涵主要包括在兼具城镇的社会基本架构的同时又拥有乡村自然风貌的城市。到了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根据其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居住空间组织方式。而在1928年设计的美国新泽西州新城之际,美国人Radburn创造性地采用了“大街坊(Block)”概念,而在当今社会中,被人广泛接受的Shopping Mall就是配合大街坊应运而生的。

此外,对于居住社区管理模式的理论探究,笔者发现其大多属于社会学研究领域。因众多社会学家所持观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区管理理论。这其中主要包括以美国农村社会学家C.J.加尔平、芝加哥学派的R.E.帕克、古典学派的R.D.麦肯齐等为代表人物提出的社区区位理论,以美国学者I.T.桑德斯、W.萨顿、J.克拉扎,以及社会学者E.O.莫依为代表提出的社会体系理论、还有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J.伯纳德、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W.A.葛木森等一批学者为代表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等。

相比较国外学者在城市规划领域和社会学领域对居住社区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国内理论界对大型居住区的相关探讨更多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类是针对大型居住区的形成原因、存在问题和建设对策的研究。其中主要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中的居住社区为研究对象。叶荣责(2002)通过对广东地区的大型居住区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大型居住区对城市的影响、公建设施建设模式和金融风险等方面的问题。郑新明(2003)对广州番禺北部的大型居住区进行了全面研究,从其形成的背景、发展动机与发展历程,分析了大居存在的问题,对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并对番禺北部大型居住区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刘华钢(2003)对广州城郊大型居住区的形成和影响进行了研究,从多元主体参与的微观层面分析了城郊大型居住社区的形成机制,以区域性视角审视广州城郊大型居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空问结构和形态发展、城市运行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从制度设计和规划控制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此外,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了上海大型居住区的选址布局建议,对大型居住区综合开发(包括规划设计、开发机制和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朱小地(2005)选取了北京市三个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方庄地区、望京新城和回龙观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罗长海、华晨(2005)以杭州市为例分析大规模城郊住区开发中景观资源的私有化问题,从社会、市场和政府行政3个层面研究景观私有化问题的根源,并相应地提出应摆脱小农意识、积极引导市场运作及改善行政方面的对策。

第二类是对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功能定位的分析探讨。陈天等(2005)认为在进行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单从设计层面来进行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区生成与发展的需要,而应找到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开始阶段规划师就应该对设计项目进行策划。陈瑞莲(2005)对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分析。李鸿新和李钊(2006)总结了目前国内大型居住区设计开发的各种理论,提出应把绿色生态设计和新城市主义作为大型居住区设计的理论基础,并在一系列规划项目中对其进行实践。

第三类是部分开发企业与项目策划机构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对大型居住区的设计和开发等方面进行的分析研究。例如夏南(1999)介绍了万科地产在城市近郊开发大型居住区的选址理由,提出近郊大型居住区应选择较低的容积率和有组织的人车共存方式,并以深圳四季花城为例指出围合型规划方式的设计要点并介绍万科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赵路兴(2002)总结了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基本特

点,分析其形成机制,指出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并对如何完善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对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管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为例,我们发现一方面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居住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原有的扩大住宅人均面积,改善居民住宅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内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居住社区的需求。另一方面,搬迁居民和当地原住民的地区文化差异更像是一个放大镜,聚焦并扩大了以大居为主体的区域内部矛盾。第三,随着大量人口的导入对当地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现实而严峻的考验。既有的社会公共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区域发展态势,而新的公共资源因传统制度因素导致难以一次到位,进而形成区域内的对原有社会资源的竞争性掠夺。第四,大居自身的有效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建立。有鉴于以上诸多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地方政府不容忽视,也必须正视。

笔者认为: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佐证,从构建和谐社区、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当更多地主动开展工作,跨前一步,提前介入大型居住社区的前期筹建规划,在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特色、导入人口特点等因素背景下,按照“内挖潜力,外增合力”的原则,一方面要新增、调整、撤销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机构,强化管理程序的科学性,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雁行治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分阶段厘清主次矛盾,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平衡各方利益诉求,避免地区“马太效应”的出现。在大力倡导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努力塑造共美大同的公共文化精神,进而做好城乡和谐一体化这篇文章。

关于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旧住宅小区的长效管理是当前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它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和分析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的主要理论模型、相关方法和实践问题,以期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对策。 一、关于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的理论模型 旧住宅小区的长效管理,主要是指将公共设施和安全环境的更新改造和合理的物业服务与小区的居住环境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以保障旧住宅小区的社会安全和宏观稳定,以及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它基于小区的设施设备积累和资源化利用,综合考虑社会秩序和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小区的整体和谐管理。相关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工程学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以及社会学与法学理论等。 1.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在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方面被认为是一种重要指导理论,它以小区居民为核心,重点关注居民间的相互影响,从文化和认同的角度研究小区社会秩序建立和维护,并关注小区居民之间的不同参与行为和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如何通过居民之间的互动,在小区社会秩序建立和维护方面形成良好的作用。 2.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是研究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的重要学科,它基于市场

均衡理论,从激励机制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关注如何利用经济手段加以管理和运作,以构建良性的社会秩序和可持续小区发展。 3.社会工程学理论 社会工程学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它以小区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变迁为着眼点,研究小区物业服务的内涵、定位和运行模式,以及利用物业服务管理技术实施智能社区管理的道德规范和技术人 性化服务。 4.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可以说是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理论,它从全球性、多元性及有效性等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小区物业服务需求的确定和物业服务实施机制的构建,以实现良性的小区社会秩序。 5.社会学与法学理论 社会学与法学理论结合,可以为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即在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从法律的角度考察小区居民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介入小区内部秩序维护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的实践问题 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的实践问题主要包括社会秩序建立和维护,居民生活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技术安装和设施维护,社会文化活动等。 1.社会秩序建立和维护 旧住宅小区的长效管理,主要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妥善处理居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作者:沈兴辉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5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大量村镇、市郊演化为城市,引起了学界对城市发展尤其社区建设的普遍关注和浓厚的研究兴趣。各类有关城市社区建设的文献材料、学术成果源源不断的涌现,为社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在充分研究各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社区概念、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发展的历史沿革、社区服务以及社区文化等几个方面对社区研究进行了详细分类,在此基础上,笔者就我国社区建设方向提出个人看法,并就社区研究的新领域做出预测。 [关键词]社区概念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234-01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学角度对社区概念进行界定,多强调地域性的概念,通过与社会、国家、城市、社会群体等不同概念的对比中得出社区的含义,“更多的社会学家是从一定地域社会关系结构的角度,或者从社区的功能与地域空间相结合的角度社区下定义”。 一种观点从社区与社会对比的角度诠释社区概念,“在方法论上,社会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它的性质是无法使用实证资料来论证的”,“研究者只能做出范围较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社区研究,从社区研究中取得实证资料来论证社区的性质并进而推出社会的性质”。这种定义方法将社区作为社会的特例,是从哲学角度对社区进行的界定。它比较重视社区、社会的对比,并对这两种经常被人们搞混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基本厘清了社区、社会的含义;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是用对比的方式告诉了人们社区不同于社会,而缺乏从自身出发的论证,没有明确指出社区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因而无从说明社区的本质。 另一种观点是从社区与国家、城市及社会共同体的对比关系中对社区加以解释。该观点认为国家“始终是和主权不可侵犯的要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社区是“早在私有制产生之前人类就有了自己的共同体方式”,社区要表达的是“居住在同一社群、同一地方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因而从本质上或者是产生历史上,社区和国家都是截然不同的。当论述社区和城市的关系时,“城市是人类劳动分工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而社区“既可坐落于农村又可坐落于城市,二者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社会群体的对比关系中,作该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由一定社会交往关系联结起来的人类集体生活共同体”,血缘、地缘、业缘起纽带作用,而社区则是“地域特色鲜明的社会共同体”,其中加入了地域性的要素。

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作者刘晨曦公管Q1441 引言:社区是城市发展的产物,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而来。在现代化建设进行 的如火如荼的当今社会,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因而社区管理也有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尚且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正视并重视这些问题,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现下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发展尤为关键,社区是城市的重要成分, 社区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改善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字:城市;社区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概念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 社区管理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1] 现阶段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是“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 社区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社区党政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政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社区与中介组织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而在这些主体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人认识到自己也应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去。 二、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 (一)社区管理现状 李国旗学者从法制化角度上研究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步伐加快,城市社区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表现在社区管理任务迅速膨胀、难度日益加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是社区管理总的效果还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在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方面显得更为突出;二是政府主导推动作用发挥不够,管理水平低;三是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规范;四是社区管理工作队伍薄弱;五是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低等。[2] 石玉庆学者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不断摸索。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政治行政色彩较浓,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经济功能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缺少人文建设,居民缺乏归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2003年开始,上海市为疏导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度,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开始在上海周边郊区大力推行保障性住房基地建设。到2009年初,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集中力量开展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规划选址工作,依据“聚焦新城、公交优先、突出功能、产城融合、便于启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合理布局,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和中心城旧区改造,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住房总体格局。笔者发现,其中,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六大配套商品房拓展基地之一的宝山区顾村镇,涉及规划总体面积18平方公里(占顾村镇域面积近45%),因其属于最早启动,最早建成的典范之一,对以其为主体所在区域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 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其历史沿革的阐述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在探讨国内外理论研究之前,首先必须要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之一,也就是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笔者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于2009年编制的《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中找到定义,即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从这个具有官方色彩的定义中不难看出,2009年上海的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还仅仅停留在住区功能的层面上。另外,学者刘华钢对大型居住社区的定义描述则是:相当或者超过现行国家规范规定的城市居住区级用地规模或居住人口规模,且没有城市道路穿越的单个完整的居住区。而李鸿新和李钊对大型居住区的界定是:总建筑面积大于50万平方米规模的居住区。对于开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社区,则称为超大型居住区。从上述的各项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大体上是以居住社区的体量规模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不难发现,从城市规划角度方面,国外研究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时代特点的经典理论。从整体概念上讲,大型居住社区应当是属于居住社区的一种。作为体量巨大的一个存在,国外理论界的研究将其归纳于城市地理学研究范畴之中,其核心理念通常是以人为本。这其中主要包括:在1882年由西班牙工程师玛塔提出的带状城市(Linear City)构想,接着在1902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第一次提出了在欧洲大陆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田园城市”理念,其内涵主要包括在兼具城镇的社会基本架构的同时又拥有乡村自然风貌的城市。到了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根据其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居住空间组织方式。而在1928年设计的美国新泽西州新城之际,美国人Radburn创造性地采用了“大街坊(Block)”概念,而在当今社会中,被人广泛接受的Shopping Mall就是配合大街坊应运而生的。

《智慧社区建设与社会组织参与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智慧社区建设与社会组织参与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智慧社区建设与社会组织参与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1.2国内研究现状 (1) 1.2.1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所面临的问题 (2) 1.2.2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2) 1.2.3智慧社区的未来发展 (3) 1.3总体评述 (3) 1国外研究现状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回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理论最早诞生于古希腊,这也是通过在古希腊大量的实践中对意识形态的不断探索从而得出的结论,也正是因为公民参与到了政治生活中,才可以让民主、自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想要获得民主就需要鼓励公民不断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只有确保了公民的积极性,才可以推动民主的发展。目前,国外也有大量的学者在对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 凯特尔(Kettle)认为政府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于公民的,但如果政府利用自身的权利去压榨公民,那么社会则很难获得进步。只有政府将自身的力量与公众的力量相结合,才可以更好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在社会治理中加入科学技术,从而更好的实现公共治理。1 目前国外大多属于的研究都是以社区的基础建设提升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Brendan F.D.Barrett等人认为应当对日本的智慧城市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在遭遇危险时日本智能城市发挥的作用,从而得出智慧城市发展的必要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可以帮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智能化的服务。2Deepti Gupta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运用在社区的建设当中,从而实现社区的共享化。3M.JunaidGul等人认为需要提出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保健业务模式,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帮助提升社区的医疗服务。将社区服务的重点放在居民身上,让居民可以感受到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从而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社区的发展。4 1.2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左右,社会组织参与政治生活的理论在我国开始出现,越来越的人开始 1奥斯特罗姆、帕克特、惠克特. 公共服务的制度构建[M].上海三联书店,2000. 2Brendan F.D. Barrett, Andrew DeWit, Masaru Yarime,Chapter 5-Japanese 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for Society 5.0[J], Hyung Min Kim,Soheil Sabri,Anthony Kent,Smart Cities for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Innovation,Academic Press,2020.73-94 3Deepti Gupta,Smriti Bhatt,Maanak Gupta,Ali Saman Tosun,Future Smart Connected Communities to Fight COVID-19 Outbreak[J],Internet of Things,44(7)2020. 263-266 4Maria-Lluïsa Marsal-Llacuna,The people's smart city dashboard (PSCD):Delivering on community-led governance with blockchai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20(158).328-338

城市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城市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 城市管理作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对城市管理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揭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两者紧密相连但又有着不同的重点和目标。城市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的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而城市管理则更侧重于城市运营、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然而,二者之间的界限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模糊,需要综合考虑。 城市管理的发展历程 城市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早期的城市管理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服务,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城市管理逐渐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化、整体化的治理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城市管理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向 1. 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管理

城市管理需要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可持续性问题,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近年来,许多研究聚焦于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2. 城市治理与社会参与 城市管理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市民、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城市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需要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来实现。城市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促进社会参与,提高城市治理的质量和效果。 3. 城市管理的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中,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城市管理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结论 城市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关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社会参与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管理研究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思路。未来,城市管理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综合治理的实践,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并推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Batty, M. (2013). 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 MIT Press.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思考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献综述 社区是社会结构中较为基本的社会单元,而社区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社区治理改革已取得较大成绩,逐步形成了多元合作治理的新格局。但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仍存在政府与社区互动不足、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本文综合梳理国内外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思考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单建议。 一、国外关于社区治理研究的重要观点 (一)社区支持系统(CSS:Community Support System) 社区支持系统在美国的社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方面贡献突出。目前,较为明确的社区支持系统概念是由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提出的:社区支持系统是一个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帮助,满足其生存发展需求的服务网络,它可以使弱势人群免于在社区内遭遇歧视或排挤。 美国学者Judith Clark Turner、William J. TenHoor(1978)指出了社区支持系统需要包含的几大要素:对目标人群需求状况进行严格评估;协助目标人群获取受助资格;社区支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可以持续满足人们生存、工作的需要,直到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系统内的各个部分严格保护目标人群的权利,包括社区内及社区外,例如社区成员在社区外医院、企业的权利也要得到该支持系统的保护。 (二)社区能力建设(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国外对于社区能力建设的定义较多,角度也各不相同。社区能力建设的代表性观点主要由Labonte R.、Laverack G.等学者提出。Labonte R.及Laverack G.(2011)认为社区能力建设是社区领导组织为了向社区成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在完善社区议事流程、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的Noor Azmi Mohamad及Noraini Bt. Abu Talib(2012)等学者在综合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及中国的社区治理问题后提出具有创新性观点。他们认为目前社区能力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区发展框架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技能培训及能力评估机制,这样便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几位学者还指出,失败的社区治理共有的问题是管理者能力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标题: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社区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而其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一部分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的职能逐步并转交给社区。新时期,社区是居民栖息的港湾,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亿万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改善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社区,社区管理,城市 正文: 一、前言 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社区和社区管理的研究始于国外,现已积累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基础。社区管理在中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了城市社区管理和农村社区管理两大类。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在20世纪的8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社会学者才开始逐步对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进行理论探讨。这是我国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要求,并且还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功能,以及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模式。城市社区基本理论涵盖了城市社区的概述、主体和体制。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许多的管理方法正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之中,所以我们只有立足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做到创新和发展。 因此,本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社区管理的方法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梳理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和措施建议。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分析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 1、城市社区管理概述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最早是在德国社会学家斐迪·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参照西方社会学家的定义,我们将社区定义为: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具体化的区域性社会。在我国,社区内涵具有一定的特性。所谓中国特色社区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构具有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且具有一定认同感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1]此外,学界还有多种解释: 根据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解释,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是指经过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公共管理类 文献综述 范文

公共管理类文献综述范文 摘要: 一、引言 1.背景介绍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1.公共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2.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现状 3.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文献分类与分析 1.政策分析与评估 2.公共部门改革与管理创新 3.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 4.政府管理与治理能力 5.公共安全管理与危机管理 6.公共项目管理 四、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1.研究方法与技术 2.研究视角与领域 3.政策建议与实践应用

五、未来公共管理研究趋势与展望 1.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管理 2.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公共管理 3.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1.文献综述成果总结 2.对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启示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公共管理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公共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1.背景介绍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在我国,公共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公共管理研究在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研究意义 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理论层面,通过对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实践层面,公共管理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

议,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近年来公共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文献来源于国内外权威期刊、专著、政策文件等,时间范围为近五年。 二、文献综述 1.公共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经历了从传统行政管理到现代公共管理的过程。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注重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互动,强调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2.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与评估、公共部门改革与管理创新、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政府管理与治理能力、公共安全管理与危机管理、公共项目管理等方面。 3.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与企业关系等。

《“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 国内外研究回顾 1.1.1 国外研究回顾 “三社联动”的概念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国外对这一概念的直接研究很少。然而,“三社联动”实际上意味着多元行动者在某种监管机制的框架内参与社区治理,因此可以参考国外关于多元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和实践。2000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提出了解决公地悲剧的一个方法,其目的是使社区治理中的参与者多样化,并分析每个参与者的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社区治理理论的不断变革要求科学界对曾经由政府主导的公司治理政策提出质疑[1]。许多人要求政府对不同的主体进行权力下放,以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中。2015年罗伯特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指出,在社区治理的框架内,政府应让不同的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使社区能够走向自治[2]。社区治理过程不仅由政府或人民主导,而且是政府和人们双方参与和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服务,并积极了解人民的需要,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1.2 国内研究回顾 “三社联动”是近年来开始出现的,我们探索创新社区治理实践,让那些不直接参与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区邻里社区这个平台上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以更好的达到社区治理目标。 跟“三社联动”差不多的概念在上海最早出现,2004年之时,相关机构提出了“三社互动”,是指社会群体、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委会彼此必须反映的社区工作中,并随后开启工作思路,利用社区等工作平台,专业社工团队作为支撑和社团组织作为载体的分工与合作[3]。 在此基础上,“三社联动”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研究主题的总结和归纳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对“三社联动”概念的研究。“三社联动”的定义也因研究人员的不同而不同。王思斌(2015)的定义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和社区在社区开展治理工作时进行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并一起行动,相互促进,以达到各自目的的过程,以相同目的和最大共识为前提寻求协作和合作。曹国辉和徐永祥把概念定义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社区居委会共同致力于以社区为中心的治理[4]。在2016年顾东辉在梳理现有的论点,指出“三社”能够工作的三个主要议题或实践的三个要素,从两个角度解构概念,即“主体巧动”

公共治理的有效性与正当性:一个文献综述

公共治理的有效性与正当性:一个文献综述引言 公共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市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共同参与并协调解决公共 事务的过程。公共治理的有效性和正当性是公共管理领域中常被讨论和关注的问题,它们 关系到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度。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和 分析公共治理的有效性与正当性相关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公共治理的有效性 公共治理的有效性是指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是否能 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以及治理过程 中各方的参与和协调程度。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公共治理有效性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展开: 1.1 公共政策的效果评估 对于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评估其在解决公共问题 方面的实际效果。对政府实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评估,不仅需要考虑政策的宏观影响,还需要关注到政策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 1.2 参与者的满意度和合作度 公共治理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合作是决定治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研究关注的 焦点也包括参与者的满意度和合作度。对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调查和访谈,能够为研 究者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以便评估治理参与者的满意度和合作度。 1.3 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公共决策的透明度和合法性是决定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政府和其他治理参与者应当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尊重法律规定,公开透明地履行责任。研究者也关注决策过程中 的合法性和透明度问题,并且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评估该方面的情况。 公共治理的正当性是指政府和其他治理参与者在公共事务处理过程中是否遵守法律规定,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公共治理的正当性与有效性一样,也是公共管理领域的 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关于公共治理正当性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法律合法性的评估 2.2 公众参与和支持度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引语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社区居民参与问题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该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膨胀,城市社区处于剧变,城市民主运动高涨,由此许多专家对社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965年,保罗·达维多夫(Paul"Davidoff)发表了《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Advocacy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一文,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规划没有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公众利益,只有不同的“特别利益”。规划工作者不仅自己要明白,并且应当公开表达究竟其是为哪一方利益作规划,此外还要为受规划所影响的其他人发言。 1966年,社会科学家大卫·希尔斯提出,促使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与的主要因素就是其意识到的“义务”,当社区居民感到有义务投入到某类事务中去时,他们将会自愿参与社区活动。 美国学者凯里(Cary)认为参与须满足三个条件:拥有参与的自由、拥有参与的能力和拥有参与的意愿。因此,只有首先将参与的权利赋予公众,调动公众参与公共事物的意愿,培养公民参与的能力,才能真正培育出一个公民参与的社会1969年,美国学者谢尔·阿斯汀(Sherr"Amstein)发表的《市民参与的梯子》一文中提出了“公民参与阶梯论”。讨论了公民参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八个层次和三个阶段。 最底的是政府操作和宣传教育;梯子中间阶段是象征性参与形式(先是给予信息,再上是政策咨询,最后是组织形成)梯子最上是实权性参与形式(先是合作伙伴关系,再高是授予权力,最高是公民自主控制。 1978年,菲力普·隆(Philips"Long)针对社区公共参与提出六大激励公众主动参与的条件:适当的组织、能获取效益、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义务、丰富的知识和在组织中的舒适感〔。:3]。

关于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文献综述

一、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概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这个背景下,公共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大数据技术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成为了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和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理论探讨 1. 大数据概念的理论解析 大数据是指由传统的数据管理软件和处理技术难以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海量数据。它不仅仅是数据的规模大,更重要的是数据的种类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数据的认识和利用方式,也为公共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2. 大数据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民生状况、把握经济发展态势,还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优化政策制定,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效能。大数据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可以相互促进和支持。 三、国内外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1. 国外公共管理的大数据应用

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早已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中。美国政府通过分析大数据改善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 2. 国内公共管理的大数据应用 我国也在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北京市政府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了城市管理和规划。在教育、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也都有一系列成功的大数据应用案例。 四、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 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再由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应用。 2.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在大数据背景下,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政府在利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 3. 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针对大数据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政府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明确大数据应用的范围和规则,规范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使用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政策、社会、空间——法国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与治理(1850—2010年)

政策、社会、空间——法国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与治理(1850—2010年) 作者:杨辰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7年第4期 摘要:保障性住房是中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政策、社会、空间三个角度 入手,分四个时期,即工人城(1850—1890 年代)、花园城(1890—1930 年代)、大型居住 社区(1945—1973 年)、更新与治理(1973—2010 年),对法国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大型居住 社区的建造过程、问题和对策进行梳理,并提出法国经验对中国保障房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法国经验;城市更新;社区治理 引言 住房涉及民生,是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自1990 年代开始,国务院和建设部 多次提出“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2007 年以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陆续推出了保障房计划。截至2012 年,全国开工 的保障房已达到1 700余万套。保障房的大规模建设在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疏散中 心城区人口和推动新城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空间、社会和城市治理方面也引发了诸 多讨论。现有的保障房社区①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规划的总结与反思”[1-3] 和“住房政策 与社区治理”[4-6] 两方面,在综合性分析和国际比较等方面尚显不足。实际上,自工业革命 至二战后的重建,以法国、德国、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城市郊区曾大规模建造社会住宅。1970 年代以来,随着中产阶级的迁出和外来移民和低收入者聚居郊区,这些大型社区普遍出现了衰败现象,有些甚至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和城市骚乱的敏感地区,这引起了规划师和社会学家 学者长达40 年的研究。本文从政策、社会、空间三个角度入手,分四个时期,即工人城 (C ité Ouvrière,1850—1890 年代)、花园城(Cité Jardin,1890—1930 年代)、大型居 住社区(Grands Ensembles,1945—1973 年)、更新与治理(1973—2010 年),对法国一个 半世纪(1850—2010 年)以来大型居住社区的建造过程、问题和对策进行梳理,最后提出对中国保障房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1 法国语境下的大型居住社区 法国语境下的大型居住社区是个多学科建构的概念,作为专业术语最早出现于1935 年的《今日建筑》(L’Architecture d’Aujourd’hui),作者为规划师霍提瓦(Rotival)[7]。1950 年代的地理学家迪福(Dufaux)等给出定义,认为大型居住社区是一种“大体量的集合住宅”,通常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集约化的建造方式,有助于郊区现代化,阻止低密度房地产 开发造成的城市蔓延……常包含五百至上千户居民,配有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8]。1970 年代随着建设速度放缓,不少社会学家意识到,大型居住社区实际上“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 了一种高密度混居的生活方式,虽然这一尝试并不总是成功的”[9]。在1990 年代的反思中, 历史学家进一步拓展了对大型居住社区的理解,认为“二战后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城市住宅 的快速建造,以及1980 年代以来对敏感街区的治理”也是定义大型居住社区的重要维度[10]。时至今日,我们在学术文献和法律文本中尚未找到一个标准定义,但学者普遍认为法国大型居 住社区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发源于19 世纪中叶的工人城,成形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9—1938 年)的花园城,在战后光辉30 年(1945—1975 年)达到顶峰,1980 年代以后 逐渐式微并成为敏感街区;(2)大型居住社区通常选址在城市边缘地区,是根据现代主义原则大规模建造的、带有福利性质的集合住宅;(3)大型居住社区是低收入群体和外来移民的聚居地,居民的社会构成具有显著特征;(4)在投资、建造、更新、治理等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

上海大型居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

上海大型居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 作者:钱洁赵晔琴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01期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市五个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梳理了上海“大居”现有就业机会、服务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居民需求状况。调查显示,上海“大居”在社区商业设施配套、公共交通设施、文体娱乐活动、物业管理服务以及教育资源等公共服务配套方面仍存在供需失衡问题,尚不能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需求。因而,要通过加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导入,扭转“大居”弱势群体集聚的薄弱态势,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带动市场化资源的注入,培育“大居”社区内生增长动力,将“大居”建成多阶层、多群体共荣共享的高品质社区。 关键词:大型居住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一、既有研究回溯与本研究的问题 1.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居住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并在早期将视角聚焦于有关居住隔离的理论研究层面。恩格斯在其著作《论住宅问题》中首次系统科学地描述了进城贫困工人自发聚居的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居住隔离问题。在他看来,住房的集中以及隔离都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只有无产阶级掌握政权,这一问题才能得到解决[1]。在恩格斯之后,学者们从社会、经济乃至心理学角度都对居住隔离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欧洲学者侧重研究“族群居住聚集”,探讨移民居住模式及其社会影响,强调社会政策和社会融合;美国学者侧重研究“种族居住隔离”,关注以种族为边界的居住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后果[2]。对于居住隔离的研究可以归入几个不同的理论流派中,即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学理论、经济学派的竞租理论、都市人类学视角下的居住隔离研究、强调市场机制的住房过滤理论以及新城市社会学的居住隔离理论。 二战之后,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居民住房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在福利主义的影响下,部分西欧国家政府开始在城市中远郊地区集中为低收入群体建造公共住房[3],如1945~1976年期间,英国平均每年建造14.3万套公租房[4]。但是,由于人口的低端化、缺乏配套等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些公共住房集中的区域普遍出现了住房破旧、商业凋零、就业缺乏、犯罪率高等衰败景象,成为理论研究中的“衰败社区”和城市贫困现象[5]。 在我国,关于“大居”的雏形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对“大居”的研究是近十多年才开始的。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学者多从运筹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出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社区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 第一,居住区规划和建设。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领域,包括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定位、建设方式、规划选址、住房设计研究等等。熊健认为,上海新一轮以“大基地建设”实施保障性住房计划的规划工作应从指导思想上突破传统居住区概念,由“大型居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