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思考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献综述

社区是社会结构中较为基本的社会单元,而社区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社区治理改革已取得较大成绩,逐步形成了多元合作治理的新格局。但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仍存在政府与社区互动不足、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本文综合梳理国内外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思考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单建议。

一、国外关于社区治理研究的重要观点

(一)社区支持系统(CSS:Community Support System)

社区支持系统在美国的社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方面贡献突出。目前,较为明确的社区支持系统概念是由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提出的:社区支持系统是一个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帮助,满足其生存发展需求的服务网络,它可以使弱势人群免于在社区内遭遇歧视或排挤。

美国学者Judith Clark Turner、William J. TenHoor(1978)指出了社区支持系统需要包含的几大要素:对目标人群需求状况进行严格评估;协助目标人群获取受助资格;社区支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可以持续满足人们生存、工作的需要,直到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系统内的各个部分严格保护目标人群的权利,包括社区内及社区外,例如社区成员在社区外医院、企业的权利也要得到该支持系统的保护。

(二)社区能力建设(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国外对于社区能力建设的定义较多,角度也各不相同。社区能力建设的代表性观点主要由Labonte R.、Laverack G.等学者提出。Labonte R.及Laverack G.(2011)认为社区能力建设是社区领导组织为了向社区成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在完善社区议事流程、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的Noor Azmi Mohamad及Noraini Bt. Abu Talib(2012)等学者在综合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及中国的社区治理问题后提出具有创新性观点。他们认为目前社区能力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区发展框架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技能培训及能力评估机制,这样便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几位学者还指出,失败的社区治理共有的问题是管理者能力

不足以及资源浪费。

(三)社区自治(Community Autonomy)

瑞士圣加仑大学学者Kuno Schedler(2003)对瑞士二战结束以来的地方自治制度演变进行了分析,其中阐述了他对社区自治的看法:瑞士的社区自治的构成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了对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自来水与电力供给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这种自治与联邦的政治制度紧密结合,大部分地方公务员由社区选举产生,而非由议会选出。Schedler还指出了20世纪瑞士社区自治的失败之处在于二战后建立的“任务代理处”。这种机构统一对区域内的社区工作进行安排,导致缺乏竞争力的小型社区失去话语权,其发展资源被大型社区侵吞。

二、国内关于社区治理研究的重要观点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行政化”倾向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有的部分政府权力下放至街道,街道办事处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落脚点。鲍宗豪(2010)、史云贵(2013)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学者对于“行政化”倾向的意见。他们认为:街道办事处行使了大量的政府职能,导致社区身份定位不清;将社区定位于街道的管理形成了习惯性的行政管理手段,无法顾及社区需求,导致街道的工作方向与居民需求错位;社区治理的合法性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缺乏独立性,成为街居党政组织的附庸。

(二)对社区治理模式的研究

社区治理模式是开展社区管理活动的基本平台,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可以起到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社区稳定与发展的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的郭强、郭耀煌、向必灯(2006)综合各方观点对社区治理模式做出了适应性分析,提出了我国社区的治理应遵循的发展方向。他们认为我国在明确划分部门职能的基础上,由于很多社区事务政府没有精力管理,社区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社区自治。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需要从经济能力、管理能力、认知能力和个人素养三方面考虑。

三、对我国社区治理的简单思考与建议

我国的社区治理较为落后,且由于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无法直接移植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社区治理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的社区治理需要警惕两个问题:过度的行政化倾向;社区能力不足。解决行政化倾向可借鉴瑞士社区自治的发展经验,适当减少对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的依赖,确立社区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提升社区能力则要在社区内建立人才遴选与培训体系,为社区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鲍宗豪.对当前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6).

[2]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2).

[3] Noor Azmi Mohamad,Noraini Bt. Abu Talib et al. Role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Construct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2012,(1).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作者:沈兴辉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5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大量村镇、市郊演化为城市,引起了学界对城市发展尤其社区建设的普遍关注和浓厚的研究兴趣。各类有关城市社区建设的文献材料、学术成果源源不断的涌现,为社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在充分研究各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社区概念、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发展的历史沿革、社区服务以及社区文化等几个方面对社区研究进行了详细分类,在此基础上,笔者就我国社区建设方向提出个人看法,并就社区研究的新领域做出预测。 [关键词]社区概念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234-01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学角度对社区概念进行界定,多强调地域性的概念,通过与社会、国家、城市、社会群体等不同概念的对比中得出社区的含义,“更多的社会学家是从一定地域社会关系结构的角度,或者从社区的功能与地域空间相结合的角度社区下定义”。 一种观点从社区与社会对比的角度诠释社区概念,“在方法论上,社会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它的性质是无法使用实证资料来论证的”,“研究者只能做出范围较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社区研究,从社区研究中取得实证资料来论证社区的性质并进而推出社会的性质”。这种定义方法将社区作为社会的特例,是从哲学角度对社区进行的界定。它比较重视社区、社会的对比,并对这两种经常被人们搞混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基本厘清了社区、社会的含义;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是用对比的方式告诉了人们社区不同于社会,而缺乏从自身出发的论证,没有明确指出社区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因而无从说明社区的本质。 另一种观点是从社区与国家、城市及社会共同体的对比关系中对社区加以解释。该观点认为国家“始终是和主权不可侵犯的要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社区是“早在私有制产生之前人类就有了自己的共同体方式”,社区要表达的是“居住在同一社群、同一地方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因而从本质上或者是产生历史上,社区和国家都是截然不同的。当论述社区和城市的关系时,“城市是人类劳动分工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而社区“既可坐落于农村又可坐落于城市,二者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社会群体的对比关系中,作该观点认为社会群体是“由一定社会交往关系联结起来的人类集体生活共同体”,血缘、地缘、业缘起纽带作用,而社区则是“地域特色鲜明的社会共同体”,其中加入了地域性的要素。

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719059420.html, 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综述 作者:王辉 来源:《大观》2014年第11期 摘要: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实践创新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领域。西方学界多集中于抽象性的社区理论研究。而国内学界多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改革进程、社区理论、实证分析、社区治理形态等视角对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展开研究。 关键词:社区建设;综述;述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以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已然清晰。在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基础环节的现代化进程势在必行,这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研究这一课题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作出研究评述。 一、国外关于社区理论的研究 (一)区位理论。该理论是美国城市社会学所从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芝加哥学派是其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它的研究特点主要是把社区致力于一种空间现象与地域单位来研究,创新性的以竞争、共生、进化和支配等以往在生物学中常常用来阐释动植物间相互关系的字眼及其理论来化解都市结构和发展的动力之谜。 (二)社会体系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将社区融入社会这一整体进行考察,在考察社会体系这一巨大机制的基础上,分析组成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在获取整个社会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社区这一社会体系重要构成要素上,将社区致于整个社会体系大网中。社区日常生活就是通过这些网络相互交织进行的,并逐步转化为各类社会组织及制度,使社区的各类要素逐渐丰满起来。 (三)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学界诸多研究者将群体居民的互动行为及其与经济发展、政治进程、思想文化、家庭关系、宗教信仰、教育制度等的关系作为研究重心。上世纪中期,美国学界著名社会学专家J·伯纳德对社区中所存在的竞争、合作、冲突、解体等社会互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四)社区冲突理论。上世纪中期,美国学者J.S.科尔曼在《社区冲突》中将社区冲突致于地方社区范围中加以研究开。在科尔曼的理论体系中,社区冲突主要根源于经济争端,政治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2003年开始,上海市为疏导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度,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开始在上海周边郊区大力推行保障性住房基地建设。到2009年初,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集中力量开展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规划选址工作,依据“聚焦新城、公交优先、突出功能、产城融合、便于启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合理布局,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和中心城旧区改造,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住房总体格局。笔者发现,其中,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六大配套商品房拓展基地之一的宝山区顾村镇,涉及规划总体面积18平方公里(占顾村镇域面积近45%),因其属于最早启动,最早建成的典范之一,对以其为主体所在区域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 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其历史沿革的阐述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在探讨国内外理论研究之前,首先必须要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之一,也就是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笔者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于2009年编制的《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中找到定义,即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从这个具有官方色彩的定义中不难看出,2009年上海的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还仅仅停留在住区功能的层面上。另外,学者刘华钢对大型居住社区的定义描述则是:相当或者超过现行国家规范规定的城市居住区级用地规模或居住人口规模,且没有城市道路穿越的单个完整的居住区。而李鸿新和李钊对大型居住区的界定是:总建筑面积大于50万平方米规模的居住区。对于开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社区,则称为超大型居住区。从上述的各项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大体上是以居住社区的体量规模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不难发现,从城市规划角度方面,国外研究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时代特点的经典理论。从整体概念上讲,大型居住社区应当是属于居住社区的一种。作为体量巨大的一个存在,国外理论界的研究将其归纳于城市地理学研究范畴之中,其核心理念通常是以人为本。这其中主要包括:在1882年由西班牙工程师玛塔提出的带状城市(Linear City)构想,接着在1902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第一次提出了在欧洲大陆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田园城市”理念,其内涵主要包括在兼具城镇的社会基本架构的同时又拥有乡村自然风貌的城市。到了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根据其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居住空间组织方式。而在1928年设计的美国新泽西州新城之际,美国人Radburn创造性地采用了“大街坊(Block)”概念,而在当今社会中,被人广泛接受的Shopping Mall就是配合大街坊应运而生的。

城市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城市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 城市管理作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对城市管理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揭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两者紧密相连但又有着不同的重点和目标。城市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的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而城市管理则更侧重于城市运营、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然而,二者之间的界限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模糊,需要综合考虑。 城市管理的发展历程 城市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早期的城市管理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服务,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城市管理逐渐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化、整体化的治理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城市管理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向 1. 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管理

城市管理需要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可持续性问题,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近年来,许多研究聚焦于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2. 城市治理与社会参与 城市管理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市民、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城市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需要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来实现。城市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促进社会参与,提高城市治理的质量和效果。 3. 城市管理的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中,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城市管理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结论 城市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关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社会参与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管理研究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思路。未来,城市管理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综合治理的实践,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并推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Batty, M. (2013). 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 MIT Press.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思考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献综述 社区是社会结构中较为基本的社会单元,而社区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社区治理改革已取得较大成绩,逐步形成了多元合作治理的新格局。但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仍存在政府与社区互动不足、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本文综合梳理国内外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思考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单建议。 一、国外关于社区治理研究的重要观点 (一)社区支持系统(CSS:Community Support System) 社区支持系统在美国的社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方面贡献突出。目前,较为明确的社区支持系统概念是由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提出的:社区支持系统是一个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帮助,满足其生存发展需求的服务网络,它可以使弱势人群免于在社区内遭遇歧视或排挤。 美国学者Judith Clark Turner、William J. TenHoor(1978)指出了社区支持系统需要包含的几大要素:对目标人群需求状况进行严格评估;协助目标人群获取受助资格;社区支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可以持续满足人们生存、工作的需要,直到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系统内的各个部分严格保护目标人群的权利,包括社区内及社区外,例如社区成员在社区外医院、企业的权利也要得到该支持系统的保护。 (二)社区能力建设(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国外对于社区能力建设的定义较多,角度也各不相同。社区能力建设的代表性观点主要由Labonte R.、Laverack G.等学者提出。Labonte R.及Laverack G.(2011)认为社区能力建设是社区领导组织为了向社区成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在完善社区议事流程、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的Noor Azmi Mohamad及Noraini Bt. Abu Talib(2012)等学者在综合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及中国的社区治理问题后提出具有创新性观点。他们认为目前社区能力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区发展框架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技能培训及能力评估机制,这样便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几位学者还指出,失败的社区治理共有的问题是管理者能力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标题: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社区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而其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一部分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的职能逐步并转交给社区。新时期,社区是居民栖息的港湾,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亿万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改善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社区,社区管理,城市 正文: 一、前言 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的形成而存在。社区和社区管理的研究始于国外,现已积累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基础。社区管理在中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了城市社区管理和农村社区管理两大类。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在20世纪的8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社会学者才开始逐步对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进行理论探讨。这是我国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要求,并且还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功能,以及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模式。城市社区基本理论涵盖了城市社区的概述、主体和体制。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许多的管理方法正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之中,所以我们只有立足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做到创新和发展。 因此,本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社区管理的方法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梳理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和措施建议。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分析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 1、城市社区管理概述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最早是在德国社会学家斐迪·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参照西方社会学家的定义,我们将社区定义为: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具体化的区域性社会。在我国,社区内涵具有一定的特性。所谓中国特色社区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构具有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且具有一定认同感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1]此外,学界还有多种解释: 根据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解释,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是指经过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引语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社区居民参与问题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该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膨胀,城市社区处于剧变,城市民主运动高涨,由此许多专家对社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965年,保罗·达维多夫(Paul"Davidoff)发表了《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Advocacy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一文,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规划没有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公众利益,只有不同的“特别利益”。规划工作者不仅自己要明白,并且应当公开表达究竟其是为哪一方利益作规划,此外还要为受规划所影响的其他人发言。 1966年,社会科学家大卫·希尔斯提出,促使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与的主要因素就是其意识到的“义务”,当社区居民感到有义务投入到某类事务中去时,他们将会自愿参与社区活动。 美国学者凯里(Cary)认为参与须满足三个条件:拥有参与的自由、拥有参与的能力和拥有参与的意愿。因此,只有首先将参与的权利赋予公众,调动公众参与公共事物的意愿,培养公民参与的能力,才能真正培育出一个公民参与的社会1969年,美国学者谢尔·阿斯汀(Sherr"Amstein)发表的《市民参与的梯子》一文中提出了“公民参与阶梯论”。讨论了公民参与发展可能会出现的八个层次和三个阶段。 最底的是政府操作和宣传教育;梯子中间阶段是象征性参与形式(先是给予信息,再上是政策咨询,最后是组织形成)梯子最上是实权性参与形式(先是合作伙伴关系,再高是授予权力,最高是公民自主控制。 1978年,菲力普·隆(Philips"Long)针对社区公共参与提出六大激励公众主动参与的条件:适当的组织、能获取效益、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义务、丰富的知识和在组织中的舒适感〔。:3]。

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共3篇

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共3篇 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1 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多民族社区不可避免地被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我国,民族多元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在城市社区中,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处和合作是城市多民族社区共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法、公正、公平的治理体系来维持城市多民族社区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的研究。 一、城市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城市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城市中聚居的多个民族,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的多样性和文化价值的丰富性。它涉及到人口、文化、社区等多个方面,其中社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社区是指在城市中的一个较小的区域,由居民自愿组成,通过共同努力维护社区内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城市多民族社区中,社区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二、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意义 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合法、公正、公平的治理体系,推动城市的多民族和谐。首先,城市多民族社区治

理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通过建立多民族社区治理机制,建立社区与市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维护社区内部的秩序与安全;其次,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通过建立多文化交流、共生机制,各民族之间更好的交流与交流思想,促进民族进步、和谐、互相尊重和共存;最后,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社区的治理水平,提高社区内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增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等的投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社区环境。 三、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的体系构建 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的体系构建要素是:自治、治理、民主、法治。 自治是指社区居民自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是其他要素的基础。自治是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的核心原则之一,其目的是使居民能够自主参与社区生活与管理工作,发挥居民的主人翁作用。 治理是指在自治基础上实现统一管理和共同发展的性质。达到有效治理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其中重要的管理机制是社区委员会和社区治理委员会。 民主是指社区居民平等自主地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以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则来选举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定期换届,同时,居民会议、居民议事会等民主机构也应健全并发挥作用。

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 述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引言: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而来。在现代化建设 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当今社会,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因而社区管理也有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尚且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正视并重视这些问题,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我国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社区开始承接政府下放和剥离出来的社会 职能,成为城市社会体系的最基层单元,故社区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善城市社区工作,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字:城市;社区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概念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 社区管理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其中社区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属性,包括社区组织机构、社区工作人员等方面。而社区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则是社区管理的客体,其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社会权益的保护与实现。[1] 现阶段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是“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 社区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社区党政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政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社区与中介组织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而在这些主体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人认识到自己也应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去。 二、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 (一)社区管理现状 石玉庆学者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不断摸索。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政治行政色彩较浓,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经济功能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缺少人文建设,居民缺乏归属感等等。[2]

《“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 国内外研究回顾 1.1.1 国外研究回顾 “三社联动”的概念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国外对这一概念的直接研究很少。然而,“三社联动”实际上意味着多元行动者在某种监管机制的框架内参与社区治理,因此可以参考国外关于多元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和实践。2000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提出了解决公地悲剧的一个方法,其目的是使社区治理中的参与者多样化,并分析每个参与者的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社区治理理论的不断变革要求科学界对曾经由政府主导的公司治理政策提出质疑[1]。许多人要求政府对不同的主体进行权力下放,以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中。2015年罗伯特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指出,在社区治理的框架内,政府应让不同的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使社区能够走向自治[2]。社区治理过程不仅由政府或人民主导,而且是政府和人们双方参与和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服务,并积极了解人民的需要,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1.2 国内研究回顾 “三社联动”是近年来开始出现的,我们探索创新社区治理实践,让那些不直接参与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区邻里社区这个平台上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以更好的达到社区治理目标。 跟“三社联动”差不多的概念在上海最早出现,2004年之时,相关机构提出了“三社互动”,是指社会群体、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委会彼此必须反映的社区工作中,并随后开启工作思路,利用社区等工作平台,专业社工团队作为支撑和社团组织作为载体的分工与合作[3]。 在此基础上,“三社联动”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研究主题的总结和归纳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对“三社联动”概念的研究。“三社联动”的定义也因研究人员的不同而不同。王思斌(2015)的定义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和社区在社区开展治理工作时进行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并一起行动,相互促进,以达到各自目的的过程,以相同目的和最大共识为前提寻求协作和合作。曹国辉和徐永祥把概念定义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社区居委会共同致力于以社区为中心的治理[4]。在2016年顾东辉在梳理现有的论点,指出“三社”能够工作的三个主要议题或实践的三个要素,从两个角度解构概念,即“主体巧动”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枫桥经验综述》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枫桥经验综述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1) 2“枫桥经验”与社区网格化治理相关概述 (2) 2.1“枫桥经验”的内涵 (2) 2.2社区网格化治理内涵概述 (2) 2.3“枫桥经验”与网格化治理的内在关系 (3) 3社区网格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3) 3.1社区居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3) 3.2立法体系建设缺乏民主协商 (4) 3.3社会监督机制亟待完善 (4) 4完善社区网格化治理问题的对策 (4) 4.1加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 (4) 4.2实现科学民主立法 (5) 4.3完善健全监督考核制度 (5) 结语 (6)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社会保障综合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在社会保障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可以从一个侧面更深刻地体现社会保障治理。19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自指示“在各地模仿,通过实验和推广来做到”。因此,“枫桥经验”成为在国家政治和法律方面流行的典范。从那时起,“枫桥经验”得到了不断发展,并已成为新时期将特殊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和完善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信息的零阻抗传递,不断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和有效性。但是,社区网格治理发展中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社会治理研究现状。社会治理是西方学者进行治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社会治理模式研究是国外社会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行政科学家彼得斯(B.GuyPeters)在其代表作《政府未来治理模式》中提出了四种未来社会治理模式,即:参与性政府、市场政府、弹性政府、解决方案型政府,这些主要模式至今仍为人们所认可和使用。英国学者伊万·费利(Ewan Felie)在其代表作《新公共管理在行动》中提出了几种社会治理模式:“效率至上模式,精简与权力下放模式,追求卓越模式和公共服务导向模式”。国外关于土地冲突原因和土地管理方法的文献比较丰富。Paterson(2002)认为传统的土地管理和利用足以引起冲突和纠纷。通过分析与传统土地管理和利用有关的主要纠纷,揭示了七个纠纷来源。Deininger和Castagnini(2005)认为,妇女支持的家庭和寡妇最容易受到土地冲突的影响,这对降低生产率具有重大影响。 1.2.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对“枫桥经验”对社会治理影响的理解不同,专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同。但是,也有人认为“枫桥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浦雪章,董思毓(2018)认为,检察机关应当结合

我国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我国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作者:雷晶晶韩帆 来源:《金田》2014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满意度的关注从物质慢慢的转移到精神层次。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已经成为大多数市民的意愿。市民社会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的存在都只是为了保证它的每个成员人身、权力和财产不受侵犯”。因此可以得知,治安问题是社会公共安全的基础,也是市民社会最基本的需求。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治安是社会治安的基础环节,对社会治安稳定起着至关的重要作用。我国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治安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社区警务的概念,使我国在城市社区治安工作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治安工作中随着社区的治安职能分工不明确、群众参与力度不够、治安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治安问题依然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工作水平仍亟待改善和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建设脚步也日益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加,社区人口的管理复杂化;商品房淡化了邻里间的关系,人性冷漠化;利益矛盾激发等原因导致了犯罪分子不断增加,刑事案发率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城市社区的安全问题及治安管理水平不仅制约了社区的安全稳定发展,阻碍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也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社区治安的研究及具体实践要早于国内的研究,西方国家对社区治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治安理论和警务改革的研究。 1.治安理论:①以色列裔美国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特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来研究现代化,指出现代化进程将会对社会结构造成巨大的影响,对已有的社会秩序形成冲击,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混乱、层出不穷的犯罪。理论指出社会结构性的变更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演变,增加了犯罪的概率,影响了社会治安的稳定。②1982年,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林在《太平洋月刊》上发表了《警察与社区安全:破窗》一文,首次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任由一些微小的犯罪现象出现而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任其发展,将导致更严重的犯罪。他们主张对于社区犯罪必须采取防微杜渐的态度,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从小抓起,杜绝隐患。③澳大利亚的“邻里守望”政策,1990年,澳大利亚实施了所谓的“邻里守望”政策,通过一些措施加强邻居间的合作联系,强调了群防群治的核心理念,起到了减少犯罪的良好反映。

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提升社区活力的策略研究

区治理与居民参与:提升社区活力的策略研 究 研究主题: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提升社区活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对社区活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我们得出结论:社区治理的质量和居民参与的程度对于社区的活力具有重要影响,而社区活力的提升需要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加强居民意识和能力培养,并注重社区治理的协调性和创新性。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和社会化的场所,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社会变革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社区面临着治理问题和活力不足的困境。因此,研究如何提升社区的活力,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二、研究方案方法 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对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反馈,分析社区活力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的潜在关联性。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访谈数据以质性分析的方式进行,通过对访谈材料的整理和归纳,进行主题编码和内容分析,挖掘出居民的参与意愿和能力等关键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社区治理的质量和居民参与的程度与社区活力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社区治理的质量提高,可以带动居民的

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居民的参与程度越高,社区的活力就越强,社区发展也更加可持续。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论是,要提升社区的活力,需要加强社区治理的质量和居 民参与的程度。具体来说,社区管理者应建立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 通过民主决策和透明化的管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还应加强居民意识和能力培养,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和素养,进一步激发社区的活力。 此外,社区治理的协调性和创新性也是提升社区活力的关键。社 区管理者应注重不同利益方的协调与平衡,充分发挥社区的集体智慧 和创新能力,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改善。 总之,本研究探讨了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对社区活力的影响,并 提出了相关的策略。这对于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 为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未来 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社区的特点和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的 关系,以及社区活力对于居民生活和社会福祉的影响。

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路径国外研究参考文献

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路径国外研究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的国外研究参考文献: 1. Andrews, R., Boyne, G., & Walker, R. (2006). Dimensions of quality in public services: A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Public Administration, 84(1), 67-88. 2. Bertelli, A. M., & Lynn, L. E. (2013).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3(3), 567-596. 3. Bryson, J. M., Crosby, B. C., & Stone, M. M. (2015).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 Needed and challeng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5(5), 647-663. 4. Considine, M. (2005). The end of the line? Accountable governance in the age of networks, partnerships, and joined-up services. Governance, 18(3), 321-338. 5. Klijn, E. H., & Koppenjan, J. F. (2016). Governance network management: A governance perspec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94(2), 245-261. 6. O'Toole, L. J., & Meier, K. J. (2016).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and service performan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6(2), 185-203. 7. Osborne, S. P., & McLaughlin, K. (Eds.). (2010). The New Public Governance?: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Governance. Routledge. 8. Pierre, J. (2000).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Rhodes, R. A. (201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Routledge. 10. S?rensen, E., & Torfing, J. (Eds.). (2017). Theories of democratic network governance. Springer.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研究综述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研究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社区治理模式变迁 论文摘要:目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梳理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历程,以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提供借鉴,探索性的提出多治理主体和谐参与、分类治理模式构想。 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中较为活跃的主题话语。近几年来,有关社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民政部在全国确定了26个社区建设实验区并进而评选出一些示范区,对全国推进社区建设起到带头作用。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更在全国各城市掀起了社区建设的热潮。而由地缘群体、区域社会形成的社区,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区治理的效绩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城市社区治理是实现和谐社区的基本途径,如何搞好社

区治理,也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其最终目标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单位制的解体和社区功能的放大以及市民社会的兴起等。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的转型,我国城市社会发展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首先,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转化,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其次,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方位转变,“单位体制”逐步瓦解,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开始改变,单位行为的非专业性目标不断弱化,大量的社会职能向社区回归和转移,人们由过去隶属单位、依赖单位变成走进社区、依托社区,社区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和实现社会整合功能的基础单位,不仅社区管理职能增多,社区管理的人口也不断增多。最后,随着改革深入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住宅区的功能要求呈现多样性、复杂性趋势。所有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