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转铁蛋白试验(长征医院)

便隐血转铁蛋白临床实验应用体会 宓庆梅上海市长征医院 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方法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判断消化道是否出血和出血的程度。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邻甲联苯胺法)和血红蛋白法(单克隆免疫法)。化学检测法中,易产生假阳性,并且敏感性偏底,对于消化道内的微量出血不易测出;血红蛋白法中,敏感性强,可以检测出很微量的出血情况,但是,消化道内大量出血反而会导致假阴性的结果。便隐血检测是美国最常使用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普查初筛试验,也是目前唯一通过随机临床试验证实的,可以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所致死亡的检查,实施每年粪便隐血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可以降低30%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对化学法、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三种便潜血检测方法抗体法进行了比对试验。用单克隆胶体金显色技术,以试纸条一步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法试纸是由底板、吸水板、硝酸纤维素膜、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组成,底板中部为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上有一条转铁蛋白单抗反应线和一条羊抗鼠多克隆抗体控制线,在底板一端端头为吸水板,另一端端头为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硝酸纤维素膜两端分别与吸水板和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相互交叠连接,在抗转铁蛋白单抗金标垫上压有玻璃纤维样品吸液层。当人尿液、粪便中带有转铁蛋白抗原时,样品中转铁蛋白抗原可与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金标探针发生特异结合而被抗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即发生双抗夹心特异结合,因而可测定尿液、粪便中的转铁蛋白含量。 1.材料和方法 1.1试剂: 1.1.1邻甲联苯胺试剂:邻甲联苯胺1g,溶于50ml冰醋酸和50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置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3%过氧化氢液。 1.1.2粪便血红蛋白胶体金试剂盒(简称WH试纸条):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万华牌“消康保”试纸条。 1.1.3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法试剂盒: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万华牌“消康保”试纸条。 1.2标本来源:本院2008年1月至3月的住院患者随机132例粪便,男81例,女51例,年龄为27岁至71岁。 1.3方法: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试剂盒(微板法)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试剂盒(微板法) 简介: 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查可通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抗坏血酸、Heinz 小体等检测,Leagene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试剂盒采用Schumm 法,其检测原理是在有足够的NADPH 存在下,高铁血红蛋白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当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含量正常时,由磷酸戊糖代谢途径生成的NADPH 的数量足以完成上述还原反应当红细胞内G6PD 含量不足或缺乏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速度减慢,甚至不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呈褐色,用分光光度计在635nm 波长处检测。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离心管或试管 2、 水浴锅或恒温箱 3、 96孔板 4、 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取新鲜静脉血,加入Hb 抗凝剂,充分混匀。 2、 低速离心,取出,调整血细胞与血浆比例后再混匀。 3、 取上述抗凝血200μl ,加入Hb Assay buffer 和Hb 显色液l ,颠倒混匀,使与氧气充 分接触,加塞或密封后放置于37℃水浴锅或恒温箱中孵育。混匀,取上述血液4μl 加入G6PD buffer200μl 。上述操作,可见下表: 加入物(μl) 空白管 测定管 编号 名称 TC0213 100T Storage 试剂(A): Hb 抗凝剂 10ml 4℃ 试剂(B): Hb Assay buffer 1.0ml -20℃ 试剂(C): Hb 显色液 1.0ml 4℃ 避光 试剂(D): G6PD buffer 2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抗凝血200 200 Hb Assay buffer -10 Hb显色液10 10 混匀,放置于37℃水浴锅或恒温箱中孵育3h。 取上述反应液 4 4 G6PD buffer 200 200 4、混匀,室温放置,用酶标仪测定空白管和测定管吸光度,分别命名为S A和B。 5、向空白管加入Hb Assay buffer 10μl,混匀,室温放置5min,用分光光度计处再次测 定空白管吸光度命名为S T。 计算: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1-(S A-B)/(S T-B)}×100% 参考区间:一般应超过75% 注意事项: 1、红细胞比容低于30%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显著下降,需调整红细胞与血浆的比例。 2、样本不应有凝血或溶血,以免影响测定。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CC0007 磷酸缓冲盐溶液(10×PBS,无钙镁) CS0001 ACK红细胞裂解液(ACK Lysis Buffer)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F0135 多聚甲醛溶液(4% PFA) NR0001 DEPC处理水(0.1%) PS0013 RIPA裂解液(强)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比色法)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红细胞均含有一 定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血红蛋白除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外,尚能与某些物质作用形成多 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它们具有特定的色泽和吸光谱,在临床上,可用以诊 断某些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仪器型号:Sysmex KX-21型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器 Sysmex XE-2100型多项目自动血球分析装置 ●检测原理: 一、Sysmex KX-21 在自动检测法中的血红蛋白测量以氰化正铁血红蛋白法或氧合血红 蛋白法为主流。但这种方法血红蛋白转化速度慢,其处理液应进行妥善处 理,以及环境方面的考虑,并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测量法。无氰HGB测量 法与氧合血红蛋白法相同,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成氧合血红蛋白,且 不含剧毒物。另外,由于可以测量正铁血红蛋白,如质控血那样的含有正 铁血红蛋白的血液也可正确进行测量。 二、Sysmex XE-2100 集中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和氧化血红蛋白测定法的优点,不使 用毒性物质,使该方法成为自动检测的一个合适的方法。同时,由于该方

法可以用测量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所以该方法也可以准确的测量含有高铁 血红蛋白的血液。

●试剂: 一、Sysmex KX-21 ⑴稀释液 ⑵WBC/HGB用溶血剂 ⑶2%EDTA二钾溶液 二、Sysmex XE-2100 ⑴CELLPACK(EPK) ⑵SULFOLYSER(SLS) ●标本吸入量: 一、Sysmex KX-21: 全血模式50lμ 二、Sysmex XE-2100:⑴手工模式130lμ ⑵自动进样器模式200lμ ●静脉血采血方法: 抽取病人静脉血2ml,于EDTA三钾抗凝的真空采血管中(1.5mgEDTA-K3 /ML)24小时室温保存。 ●操作步骤: 一、Sysmex KX-21 ⑴仪器在全血模式(WB)下 ⑵要在允许空白值内: WBC RBC HGB PLT 0.3?109/L 0.02?1012/L 1g/L 10?109/L

下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浙医二院护理人员读书报告书写记录 题目: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内容: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小肠出血并不多见,可为无痛性,定位有一定困难。其中主要来自于大肠。多数下消化道出血相对缓慢,或呈间歇性,约80%的出血能自行停止。 二评估 1.病因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其中以肠道肿瘤、息肉及肠道炎症性病变最为常见。各种病因引起的便血有各自特点,但同一种疾病,其便血的方式及程度不一定相同。 2.症状 (1)排便异常: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 可以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慢性少量出血、间歇出血或隐性出血等。如短期内出血量多,则可出现贫血及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为急性大量出血;若出血量不多则全身症状不显著,为慢性少量出血;微量的消化道出血(<5 ml),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为隐性出血。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以及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出血,如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稀便或暗红色血块。近端结肠出血时,血与粪便常混合;盲肠、肛门或胆管疾病出血如直肠息肉、直肠癌、痔或肛裂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血;阿米巴性痢疾的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而黏液脓性血便则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排出洗肉水样粪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故对血性粪便的颜色、性状及气味的仔细观察,有助于寻找病因确定诊断。 (2)伴随症状 ①腹痛 便血伴有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现象者,应注意肠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便血伴上腹绞痛或黄疸者,应考虑肝、胆道出血;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便后腹痛减轻,见于细菌性或阿米巴性痢疾,亦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排血便后腹痛不减轻,常为小肠疾病。 ②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为肛门的坠胀感,似为排便未净,便意频繁,但每次便血量不多,且排后未见轻松,常提示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直肠炎或直肠癌。 ③发热 下消化道出血伴发热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恶性肿瘤,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结肠癌、恶性淋巴瘤等,亦可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④腹部肿块 消化道出血伴有腹部肿块者,应考虑小肠恶性淋巴瘤、结肠癌、肠结核、肠套叠及克隆(Crohn)病等。 ⑤全身出血倾向及皮肤黏膜改变 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等)、急性传染性疾病、重症肝脏疾病、尿毒症、维生素C或维生素K缺乏症等,皮肤黏膜出现成簇的、细小的鲜红色或深红色毛细血管扩张,提示便血可能由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下降,常出现在失血2~3小时后,并可估计出血量的大小。肠内血液蛋白消化、吸收以及肾血流量减少可引起血尿素氮增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血常规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检查有SGPT升高、血清胆红质增高、白蛋白和/球蛋白倒置。 (2)特殊检查 ①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重要而必需的,70%~80%的直肠癌可在指检时被触及,还可以发现痔、肛裂及肛瘘引发的出血。 ②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到消化道末端30 cm范围的病变,同时可取活检或直接处理出

肿瘤标志物铁蛋白指标解读

一、铁蛋白简介 铁蛋白是一种结合铁的高分子蛋白,其具有一个含45000个铁原子的内核,因而具有重要的储铁和调节铁吸收的生理功能。铁胆边在人体肝脏、脾脏及骨髓等组织中广泛存在,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分布。铁蛋白能反映肌体的营养状态,因而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正常状态下,人体血清中具有稳定微量的铁蛋白。进来研究显示,某些恶性肿瘤细胞能合成并分泌铁蛋白,因而血清铁蛋白浓度相应升高。 二、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肝癌 血清铁蛋白指标异常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以及肝硬化等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肝癌中,SF水平显著升高,故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引起SF水平升高的机制大致为:一、肝细胞的损伤降低了铁存储量和铁的转移能力;二、癌细胞自身合成的肿瘤特异性的酸性铁蛋白,加速分泌释放。大量文献报道了SF作为HCC肿瘤标志物的有效应用。如Kew 等在58例的原发性肝癌中检出76.3%的SF阳性。张景等的研究中,肝癌的SF阳性率也达到了66.6%。 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血清铁蛋白是对AFP很好的补充。原因在于:虽然AFP是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最常被使用的指标,然而AFP对HCC检出的灵敏度为50%-95%不等,因此存在着一部分AFP阴性的HCC患者。梁仁等对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F进行了测定,结果阳性率为76%(cutoff值为100 ng/ml)。张满达等的研究显示,肝癌组中铁蛋白和AFP均阳性占47.5%,均阴性为9.9%,单一阳性为42.6%,故铁蛋白和AFP阳性率分离,呈交叉覆盖现象,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0%以上。可见SF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尤其是AFP 阴性的疑似病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漏诊率效果显著。 在孟宪镛等的研究中,其他活动性肝病中也有半数SF水平超出正常,但与HCC具有显著性差异。Chapman等的研究中,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SF阳性分别为63%和33%。通过联合转氨酶的检测可进一步提高SF对肝癌的检出特异性。在活动性肝炎中,SF和转氨酶水平的增长具有同步性,而在HCC中则无明显相关,因而通过测定转氨酶和SF比值可提高SF的诊断价值。 三、血清铁蛋白的其他应用 血清铁蛋白指标异常还与其他疾病相关,临床上也常见被应用于以下几类疾病的诊断: 1.缺铁性贫血 SF浓度也是临床上诊断缺铁性贫血常用的手段之一。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贫血,缺铁是这类贫血的主要原因。在早期并未表现出血红蛋白减少,因而此阶段为隐性缺铁性贫血。此时主要表现为铁缺乏,因此SF水平低于正常值。欧阳富维的研究中,SF对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80.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为71.2%和 90.4%。在王彦华等的研究中,S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达到84.6%和96%。 2.白血病

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

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 1、酸碱度(pH) 参考值~。<为酸血症,>属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 参考值~(35~45mmHg)乘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 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 参考值~(80~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5、动脉血氧含量O2ct 参考值18~21ml/dl,平均19ml/dl。是指每100ml血液中实际带氧量的毫升数,包括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和以化学结合形式存在的氧。O2ct能真实地反映动脉血液中氧的含量,是较可靠的诊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 6、氧饱和度(SatO2) 参考值。95℅~98℅是指动脉血液中Hb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氧结合的百分比,即氧合H b占Hb的百分比O2sat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结合的比例,虽然多数情况下也作为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但与PO2不同的是它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缺氧的情况,尤其当合并贫血或Hb减低时,此时虽然O2sat正常,但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氧。 7、实际碳酸氢根(AB) 参考值~L,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

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AB>SB AB

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区别

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区别 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都是人体中的蛋白质,两者在名字上虽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区别 却是非常大的,因此并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有什么区别,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两种蛋白,本文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两者的区别。 铁蛋白与转铁蛋白的区别介绍 铁蛋白与转铁蛋白的区别分析 一般人体内既含有铁蛋白,又含有转铁蛋白,但两者并不冲突,都属于肝功能检查中 的指标,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正常与否能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对人体都十分重要,但两者也存有区别,具体如下: 1、作用区别 铁蛋白是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内的铁元素平衡,同时 也能将铁运输给红细胞来合成血红蛋白;而转铁蛋白又被称为运铁蛋白,其作用是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 转铁蛋白是转运体的蛋白成分,铁蛋白是和铁结合的存储写的蛋白成分,两者作用发挥不同,所以从铁蛋白与转铁蛋白的作用上来看,他们是不一样的。 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作用不同 2、临床意义 铁蛋白铁蛋白的临床意义是反映人体的铁贮备情况及机体营养状态,并判断人体是否 存在缺铁性贫血以及肝脏功能的状况;而转铁蛋白检查则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以及是否存在某些疾病。 在两者的临床意义上,铁蛋白检查是用于判断人体是否存在肝脏方面的疾病,比如肝癌、肾炎以及胰腺瘤等;转铁蛋白检查则是为了判断人体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细胞坏死、感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溶血性贫血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铁蛋白与转铁蛋白在临床意义上有区别值得一提的是,人体中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都可能出现异常的情况,比如偏高或偏低,就拿转铁蛋白为例,偏高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急性病毒性肝炎以及干细胞坏死。 不管是转铁蛋白偏高的危害,还是转铁蛋白偏低的危害,都不能被忽视,一旦大家遇到自身转铁蛋白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诊治。 Tips: 无论是转铁蛋白异常还是铁蛋白异常,导致的病因并不少,在没有完全确诊的情况下不能盲目治疗,需在医院进行详查后,再经过医生的指导进行正确的治疗。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血红蛋白 英文名称: hemoglobin;haemoglobin;Hb 定义1: 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人血红蛋白由2对珠蛋白组成四聚体,每个珠蛋白(亚基)结合1个血红素,其亚铁离子可逆地结合1个氧分子。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呈S形,提示亚基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 所属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 定义2: 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的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具有4个亚基。 所属学科: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可以用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测出浓度。血红蛋白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它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 目录[隐藏] 基本简介 构成 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 生理意义 正常参值

异常结果 基本简介 构成 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 生理意义 正常参值 异常结果 [编辑本段] 基本简介 血红蛋白(haemoglobin;hemoglobin;ferrohemoglobin;Hb;HHb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 α和β都类似于肌红蛋白,只是肽链稍短:α亚基为141aa;β亚基为146aa。α和β亚基隔着一个空腔彼此相向。 [编辑本段] 构成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编辑本段] 组成结构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时间:2009年11月11日主讲人: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0岁,因解黑便3天,呕血性液体半天入院,入院 T36.2℃,P20次/分,BP90/60mmHg,神清,贫血貌。诉头晕。入院后按医嘱止血、护胃、抑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相关处理并制定护理计划。 2、 诊断: 1、 上消化道出血; 2、消化性溃疡。 3、 护理问题及措施 (1) 体液不足:与消化道出血有关 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2、 调节输液速度,开始扩容阶段输液速度应稍快,以恢复有效循 环血量,尤其已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应快速滴入。 3、 密切观察及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出血或休克及时通知医生 并配合抢救,大出血期间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并记录。 4、 观察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量、次数,准确记录出入 量,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警惕再次 出血。 5、 遵医嘱给予血液制品、止血、抗酸、升压等药物治疗。 6、 备好抢救器材、药品等。 (2) 焦虑:与呕血、解黑便有关 1、 安慰病人,说明休息和安静有利于止血,保持心情愉快,减轻 心理上的不安。 2、 当病人出现焦虑行为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分散病人的注意 力,减轻焦虑感。 (3) 活动无耐力:与出血有关 1、 嘱病人卧床休息,出血量大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2、 恢复期要注意劳逸结合,根据病情决定病人的活动量,切记突 然运动,保持足够睡眠。 (4) 潜在并发症:低血容量性休克 1、 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量、次数及血压、脉 搏、呼吸、面色、尿量、四肢湿度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出 血,做好交叉配血试验。 2、 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抢救药品,监 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果断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者胃降 温(冰盐水洗胃)等措施。

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北京医院)

便隐血联合免疫法在检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王大光,杨晓枫,张进华(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楼化验室,100730) 【摘要】目的: 评价血红蛋白免疫法与转铁蛋白免疫法在检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血红蛋白免疫法与转铁蛋白免疫法对40例健康人及81例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进行检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2例,胃癌6例,下消化道溃疡34例及直、结肿瘤9例。结果血红蛋白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9%、66.7%、32.3%、77.8%;转铁蛋白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71.9%、83.3%、47.1%、88.9%;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即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7.5%、100%、55.9%、100%。结论: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同时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进而提高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的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 便隐血试验是用来检查粪便中隐匿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一项实验,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指标。便隐血试验是美国最常使用的结直肠癌筛查试验,也是目前唯一通过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所致死亡危险的检查,危险下降可达15%-33%。欧洲国家研究显示,实施每年粪便隐血检查可以降低30%的死亡率。近年来,便隐血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所周知,化学法(匹拉米洞法)检测便潜血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且受饮食影响;血红蛋白单克隆免疫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不受饮食影响被广泛采用(1)。但血红蛋白由于受到肠内细菌作用及大肠黏液成分影响而容易变性,出现假阴性结果。转铁蛋白在肠道内抗菌能力强、性质稳定,且其活性持续时间较长。同时测定粪便标本中的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可显著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检出率(2)。为探讨转铁蛋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作者随机选择本院81例经内窥镜检查诊断有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及40例健康人进行粪便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检测。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受检对象:我院81例经内窥镜检查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2例,胃部肿瘤6例,下消化道溃疡及肿瘤43例,健康人40例。 1.2 试剂与方法①单克隆血红蛋白检测法:“消康保”便隐血检测试纸(胶体金法),批号20070805,万华普曼公司制造。②单克隆转铁蛋白检测法:“消康保”转铁蛋白诊断试纸(胶体金法),批号20070912,万华普曼公司制造。 2.结果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英文名称: hemoglobin;haemoglobin; 定义1: 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 科植物根瘤中。人血红蛋白由2对珠蛋白组成四聚体,每个珠蛋白(亚基)结合1个血红素,其亚铁离子可逆地结合1个氧分子。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呈S形,提示亚基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 定义2: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的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具有4个亚基。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血红蛋白(haemoglobin;hemoglobin;ferrohemoglobin;Hb;HHb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 α和β都类似于肌红蛋白,只是肽链稍短:α亚基为141aa;β亚基为146aa。α和β亚基隔着一个空腔彼此相向。 构成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2016年九月业务学习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时间:2016、09、00 地点:护士站主讲人:孙丽丽上消化道出血 就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病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胃癌。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等。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 (1)各种肝硬化失代偿期。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她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她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她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临床表现 1、呕血与(或)黑便 就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与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就是出血量少而速

铁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铁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铁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内和体液中。是一种贮铁蛋白质。1972年Addison等人建立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后,相继对外周血细胞及体液中铁蛋白也能测定。其定义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 130ug/L(80-130ng/ml)女性约35-55ug/L (35-55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 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一、铁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铁蛋白分子量为450000,由24个多肽亚单位组成一个中间空心的球形蛋白质。其外壳即为去铁铁蛋白。中空核心部分是贮存铁胶体分子团(羟基磷酸化高铁)的地,核心中铁原子含量不等。平均2000个,最多可达4500个。去铁铁蛋白可摄取Fe++,经其6个通道进入核心,氧化成Fe+++沉积下来,铁原子释放时要经还原剂的作用。铁本身又可刺激去铁铁蛋白的合成。 铁蛋白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和细胞,特别在肝、脾、骨髓中含量高,脑组织中也含有,外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含有铁蛋白。不同组织来源的铁蛋白有明显的异质性。人体的铁蛋白达20种以上。总称为异铁蛋白(isoferritin).它由两种不同的亚单位(L和H).按不同比例构成,L和H亚单位的分子量和所带电荷量不同,前者分子量为19000.后者为21000,心型铁蛋白为酸性铁蛋白,主要由H亚单位组成,等电点4.8~5.2.与心肌铁蛋白抗体结合力强;脾型铁蛋白为碱性铁蛋白,主要由L亚单位组成。等电点5.3~5.8, 与睥铁蛋白抗体结合力强:肾铁蛋白介于两者之闻。碱性铁蛋白存在于正常成人肝细胞厦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细胞中。酸性铁蛋白见于正常成人心肌,肾,胰及胎肝中。血清铁蛋白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释放出来。由碱性铁蛋白和微量酸性铁蛋白所组成。在血循环中半寿期为27~30小时。为肝实质细胞所清除。正常人外周血细饱内铁蛋白含量甚微,红细咆内铁蛋白台量碱性铁蛋白为0.025fg/细胞。酸性铁蛋白比前者高10倍;白细胞碱性铁蛋白;多形核粒 细胞6.6fg/细胞,淋巴细胞为8.0fg/细胞单核细胞含量最高为54.6fg/细胞。血小板中含量甚微。 铁蛋白的生理功能:(1)作为铁的贮存库用于血红蛋白合成:(2)将铁保存在中空的球形蛋白内,防止细胞内游离铁过多而产生有害作用。成熟红细胞内铁蛋白是幼红细胞铁蛋白残留下来的。其碱性铁蛋白和持存有关,酸性铁蛋白则起铁转运作用。 二、血清铁蛋白测定 (一)血清铁蛋白(SF)测定方法有多种,如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放射免疫标记抗体法,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酶标记抗体酶联免疫法及直接乳胶凝集法。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比色法作业指导书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比色法作业指导书 1.实验原理 有足量的NADPH存在下,反应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即细胞色素b5,亦称黄酶素)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在体外,这一还原过程还需要递氢体亚甲基蓝的参与。 当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含量正常时,由磷酸戊糖代谢途径生成的NADPH的数量足以完成上述还原反应。 当红细胞内G6PD含量不足或缺乏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速度减慢,甚至不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呈褐色,在波长635nm处有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加以测定。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无特殊。 2.2 类型:枸櫞酸钠抗凝血(葡萄糖20mg)。

2.3 标本采集:在试管中加入葡萄糖20mg,109mmol/L 枸橼酸钠溶液0.2ml,静脉血1.8ml,混匀。 3. 标本存放标本不宜存放。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抗凝剂不符合的、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0.18mol/L亚硝酸钠和0.28mol/L葡萄糖混合溶液 亚硝酸钠1.25g+葡萄糖5.0g+蒸馏水加至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放4℃冰箱,可保存1个月。 6.2 0.4mmol/L亚甲基蓝溶液 亚甲基蓝(含3个结晶水)0.15g+蒸馏水加至100ml;先将亚甲基蓝放入乳钵中,加蒸馏水少量研磨,待溶解后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至100ml 混匀过滤,此液可贮存3个月。 6.1.3 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

磷酸氢二钠229.5mg+磷酸二氢钾52.2mg+蒸馏水加至100ml(或用0.0667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稀释3倍。 6.1.4 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32g/L). 7. 仪器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见其操作与维护规程.SOP文件。 8 操作步骤 8.1 将标本离心15min取出,调整血细胞与血浆比例为1:1后再混匀。 8.2 取上述抗凝血1ml,加亚硝酸钠葡萄糖混合溶液和亚甲基蓝溶液各0.05ml,颠倒混合15次,使与氧气充分接触,加塞后放37℃水浴或孵箱中3h。 8.3 孵育后混匀,取血0.1ml,加pH7.4磷酸盐缓冲液10ml,混匀,2min后在波长635nm处测定吸光度(设为SA)。 8.4 空白对照,用未加亚硝酸钠葡萄糖的血液,同样孵育后取0.1ml,加pH7.4磷酸缓冲液10ml,2min后

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演示教学

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

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 1、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属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 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 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 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5、动脉血氧含量O2ct 参考值18~21ml/dl,平均19ml/dl。是指每100ml血液中实际带氧量的毫升数,包括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和以化学结合形式存在的氧。O2ct能真实地反映动脉血液中氧的含量,是较可靠的诊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 6、氧饱和度(SatO2)

参考值3.5kPa(26.6mmHg)。95℅~98℅是指动脉血液中Hb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氧结合的百分比,即氧合Hb占Hb的百分比O2sat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 结合的比例,虽然多数情况下也作为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但与PO2不同的是它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缺氧的情况,尤其当合并贫血或Hb 减低时,此时虽然O2sat正常,但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氧。 7、实际碳酸氢根(AB) 参考值21.4~27.3mmol/L,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 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AB>SB AB

铁蛋白与肿瘤

铁蛋白与肿瘤 【摘要】铁蛋白,作为重要的铁贮存蛋白,对于铁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并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过量的铁负荷可以破坏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多种实体恶性肿瘤的细胞可以合成或分泌铁蛋白,所以铁蛋白不仅是贮铁指标,而且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铁蛋白和铁蛋白受体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含量较高。血清铁近来被认为是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预后的标志物。过多的铁负荷将降低移植的存活率。过多的铁负荷似乎可以增加治疗相关的死亡率,而不是增加疾病的侵袭性和复发率。 【关键词】铁蛋白;铁;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5-0019(2014)03-0501-01 铁是人体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它广泛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代谢过程,例如在氧的运送、电子的传递、DNA的合成等过程中均有铁的参与。另外,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和辅酶中有半数均需要铁的存在。铁含量的增加,即铁的超负荷也是肿瘤形成的危险因素。 1 铁 几乎所有细胞都需要铁作为基本生化活动的辅助因子,然而,铁也有潜在的毒性,它能够催化ROS (活性氧簇)并产生高反应基团。铁的摄入、利用和解毒对细胞和组织非常重要。 人体铁的大部分分布于血红蛋白和红系细胞并作为氧的载体,哺乳动物通过出血等丢失铁,但是没有任何释放铁的调解机制。因此平衡的维持需要十二指

肠对于铁吸收的严密控制。营养铁的摄取包括小肠通过还原酶对于三价铁的还原,以及随之在肠上皮细胞的顶膜通过二价金属载体进行的二价铁的转运。 2 铁蛋白(Ferritin) 2.1 铁蛋白的结构:铁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脾脏中。铁蛋白的外径约12~14nm,其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有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结合4500个铁原子。其分子量比较大,约为450kd。结合铁的铁蛋白是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的铁量成正比。 2.2 铁蛋白的生理作用: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性的组织蛋白,正常人群血清中含有少量的铁蛋白,在正常条件下,其含量稳定。它的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储存铁元素,同时在机体合成含铁的物质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试剂盒(比色法)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试剂盒(比色法) 简介: 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查可通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抗坏血酸、Heinz 小体等检测,Leagene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试剂盒采用Schumm 法,其检测原理是在有足够的NADPH 存在下,高铁血红蛋白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当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含量正常时,由磷酸戊糖代谢途径生成的NADPH 的数量足以完成上述还原反应当红细胞内G6PD 含量不足或缺乏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速度减慢,甚至不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呈褐色,用分光光度计在635nm 波长处检测。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取新鲜静脉血0.9ml ,加入抗凝剂0.1ml ,充分混匀。 2、 低速离心15min ,取出,调整血细胞与血浆比例为1:1后再混匀。 3、 取上述抗凝血0.5ml ,加入Hb Assay buffer 和Hb 显色液,颠倒混匀15次,使与氧 气充分接触,加塞或密封后放置于37℃水浴锅或恒温箱中孵育3h 。混匀,取上述血液0.02ml 加入G6PD 。上述操作,可见下表: 加入物(ml) 空白管 测定管 抗凝血 0.5 0.5 Hb Assay buffer - 0.025 Hb 显色液 0.025 0.025 混匀,放置于37℃水浴锅或恒温箱中孵育3h 。 取上述反应液 0.02 0.02 G6PD buffer 2.0 2.0 编号 名称 TC0214 50T Storage 试剂(A): 抗凝剂 5ml 4℃ 试剂(B): Hb Assay buffer 1.5ml 4℃ 试剂(C): Hb 显色液 1.5ml 4℃ 避光 试剂(D): G6PD buffer 10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

铁蛋白是临床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一个项目,常用于肿瘤普查。如果检测发现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影响铁蛋白的因素比较多,并没有特异性,铁蛋白检测数值并不能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也不能完全预测恶性肿瘤的复发。 什么是铁蛋白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含铁最丰富的一种蛋白复合物,分子量约450 000,其中含铁17%~23%。铁蛋白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和细胞中,特别在肝、脾、骨髓中含量高,脑组织中也有,外周血细胞中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也都含有铁蛋白。 铁蛋白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作为铁的“贮存库”用于血红蛋白合成;将铁保存在中空的球形蛋白内,防止细胞内游离铁过多而产生有害作用。 铁蛋白为什么升高 铁蛋白升高,无非有两个因素,一是来源增加,二是存在清除障碍。 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病、肝硬化、脂肪肝等,都是造成铁蛋白升高的原因。患肝病时肝细胞受损,功能下降,导致铁蛋白的摄取及清除受到影响,使铁蛋白升高。 铁负荷过多如原发性血色病、反复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等,也是铁蛋白升高的原因。 血液系统疾病如铁粒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这些都是引起铁蛋白升高的原因。 铁蛋白水平和霍奇金病的病程密切相关;急性白血病铁蛋白可升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最明显,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次之,慢性白血病增高不明显。 恶性肿瘤因肿瘤浸润、坏死使铁蛋白释放增加,同时肝清除铁蛋白能力降低,以及肿瘤细胞合成铁蛋白增多,均可导致铁蛋白升高。特别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肝癌、胰腺癌和肺癌均可使铁蛋白升高,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以及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不会影响铁蛋白。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恶化和再发者升高,持续增高则预后不良。故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甲胎蛋白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 炎症或感染急性感染和炎症性疾病可促进去铁铁蛋白(天然的铁储存蛋白)合成,使铁蛋白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引起铁蛋白升高。 简单地总结一下,单纯铁蛋白升高并不能说明体内存在肿瘤,有时在溶血、慢性疾病、感染等情况下都可以增高。所以,发现铁蛋白升高,没有必要恐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临床症状找出可能存在的病因,对症治疗才是上策。 温馨提醒: 血清铁蛋白检查因试剂及检查方法有异,各家医院实验室的参考值会有一些差异。 被检测者应空腹12小时以上再抽血化验。如果忽视这一点,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