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1

《七步诗》教学设计

宣汉县凤林乡中心校六年级执教老师:王婷

教学内容:《七步诗》曹植

教材分析:

《七步诗》这首诗出自于小学语文人教版十二册古诗词背诵的首篇,讲述的三国期间魏国曹操之子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嫉妒弟弟的才学,命令曹植在走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面对哥哥曹丕的紧紧相逼,曹植心里感受到哥哥的冷酷无情、想致自己于死地。为了能让哥哥顾及大家的兄弟之情,以“豆、萁”同根创作了此诗。名为吟物,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诗。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又带有有提醒和规劝。这不仅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而且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此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阶段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能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本古诗通过注解学生能大概知晓诗意,老师只要稍稍加以点播就能让学生自己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这也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更能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周边典型事例知道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并能学以致用,用本诗中的名句来规劝他人。

教法:

我将采用朗读能诵的方法,结合《三国演义》片段视频,《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背景音乐让学生更加深有体会的知道本文写的是兄弟之情,配合PPT并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学习本课。让学生在看中领悟曹植的才华横溢、曹丕的凶狠残暴,并告知他们正确的处世态度,兄弟之间应该互帮互助、而不是互相倾轧、互相排挤。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生字词。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所包含的诗情。

4、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5、掌握“豆、萁、根”的象征意义,理解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品读“泣、煎”,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七步诗》的PPT课件、豆萁的简笔画、《三国演义》视频、《相亲相爱一家人》背景音乐等

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培养方向:

1、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及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2、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首先以谁知道有关兄弟的成语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确“兄弟”一词的真正含义,紧接着介绍三国演义魏国曹操、曹丕、曹植三者之间的关系,介绍当时的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当时形式的严峻性;紧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诗歌,并播放《三国演义》第61回的小片段,加深学生们对曹植被哥哥紧紧相逼的紧张氛围后再读诗歌。师生一起学习本课生字后,联系注解试着翻译全文,并知晓“豆、萁”的象征意义,能运用古诗中的名句,教导同学们要相亲相爱,从而达到洗涤心灵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问题,考考大家的智力。问题是:有个词语是形容兄弟之间情谊深厚的,就好比人的手和脚,大家猜一猜是什么?(亲如手足、情同手足、手足兄弟);如果兄弟之间产生不和,互相残害对方,该怎样用词语表达?(手足相残、同室操戈、兄弟反目)嗯,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新词:煮豆燃萁。要了解这个词语的来历,我们先从今天要学习的新课讲起。

(板书课题)这首《七步诗》就是兄长曹丕阴谋残害弟弟曹植的见证!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叫七步诗呢?这首古诗隐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检查课前预习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课前搜集到的曹植的资料和写诗的背景。老师把曹植的简介和作诗

的背景总结一下。

2、抽生看生字说说每一个字的字音、字形、结构和它的字义。

三、学习古诗

1、师配乐范读,注意听语气和朗读节奏。

2、指名读、齐读。

3、播放视频《三国演义》第61回。

4、读一二句:结合课后注释,提示“持、羹、漉”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煮豆子是用来做美味的食物,滤去豆渣留下豆汁作羹。)

4、学习三四句:读这两句应注意读出伤感、痛苦的语气。“然”是通假字,同“燃烧”的“燃”。一个“泣”字说明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我与你豆萁本是同根生出来的植物,你又何必苦苦地煎熬我呢?)

6、学习五六句。这两句诗应读出质问和谴责的语气来。

(你我本来同根相生,你又何必苦苦地煎熬我呢?)从“煎”字你看出了什么?曹丕对曹植步步紧逼。看出曹植内心无比悲伤、痛心、气愤。

四、分析这首诗的写法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豆比作弟-----曹植,将萁比作兄-----曹丕。还用了拟人的手法,用萁的燃烧拟兄的残酷迫害,即七步不成诗就杀弟;用豆的泣拟弟的备受煎熬,即作不出诗就被杀头。诗中的“本自同根生”暗拟兄弟本都是同父所生。“相煎何太急”暗拟何必这么残酷的迫害或折磨。(板书:豆、萁、曹植、曹丕、同根生)

五、拓展练习

1、大家想想,曹植当时能不能也像大家那样大声痛骂或指责曹丕呢?指名答。(由于曹丕身为皇帝,若直接质问和谴责,就会以欺君之罪被斩首示众。而曹植这样巧妙设喻比拟,既点醒了曹丕仅存的一点良知,又虎口脱险。曹植真机智,真有才华!)

2、学古诗,我们更要会运用古诗里的名句:

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老人财产而大打出手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们还想对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说一声:(语气加强)

我们更想对那些企图分裂中国的西藏喇嘛们,说一声(声调高亢)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诗中的“豆”“萁”分别指谁?

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七步诗

豆曹植

同根生

萁曹丕

1七步诗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9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六年级语文书上就有 学生背诵古诗词70首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步诗1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译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鸟鸣涧【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译】 春天的晚上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一) 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二)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体裁】:七言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一: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译文二: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竹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 押韵译文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

曹植七步诗的译文

曹植七步诗的译文 曹植七步诗的译文 曹植七步诗的译文大家整理好了吗?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曹植七步诗的译文,欢迎各位阅读哦! 曹植七步诗的译文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写成的诗。 唐朝史青曾经上表唐玄宗,表中说曹植七步成诗,不足为奇,而且让人觉得迟涩,他说自己五步即可成诗。 唐玄宗阅罢,十分惊奇,便招他进宫,当面试问,命以“除夕”为题作诗。 结果,史青未出五步,已成五律八句:“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唐玄宗对他大加赞赏,授他以左监门将军之职。 还有作诗更快的,当是宋朝的寇准。他七岁时曾三步成诗。 那是在一次酒宴上,宾客让寇准以“华山”为题赋诗,寇准三步内就赋成了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此诗以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华山的雄伟峭拔、气象阔大之势。

[曹植七步诗原文]七步诗原文

[曹植七步诗原文]七步诗原文 七步诗原文一:曹植七步诗的原文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赏析 这首诗运用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

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个日常生活现象,抒发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七步诗原文二:七步诗原文与翻译 七步诗 作者: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七步诗曹植的兄弟

七步诗曹植的兄弟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与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下面是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与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与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说的’是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 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 武帝曹操次子,与继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 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 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 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与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 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 曹操与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 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步诗 全文及注释

七步诗全文及注释 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流传较广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既简洁优雅,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下面是七步诗及其注释的全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注释:葵:指向日葵,象征着向 阳而生。晞:即日光刚刚露出,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注释:阳春:春天的阳光明媚; 德泽:德行如春阳般普照人间。)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注释:秋节:指秋天,象征着岁 月的流逝;焜黄:即黄色金灿灿的颜色;华叶:指花叶,也即美 好的事物。)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注释:百川:即百川纳海,流向 大海;东到海:指东流,西归:指水往高处流的情景。)少壮不努力,长大徒伤悲。(注释:少壮:指年轻力壮的时候;努力:即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青青园中葵,花木成畦谷。 (注释:花木:即植物;畦谷:指 田地。)

绿竹临池渚,侧影滟波纹。(注释:绿竹:绿色的竹子;池渚:湖泊边的湖面;滟波纹:水面的波纹。) 这首七步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 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努力奋斗的呼唤。通过描绘花草的生长、水 流的流动,诗人将人生和自然景物相比较,抒发出对时光流逝的 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诗中以“青青园中葵”作为开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明丽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阳光、春天与万物生辉的 美好景象。在这样的映衬下,诗人不禁开始担忧时光匆匆,万物 衰老的不可抗拒,纵使美好的花叶华黄,也会面临衰落的命运。 诗人进一步通过默想着百川流入大海的景象,借喻人生的追求 与奋斗。他慨叹时光的迅速流逝,呼唤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努力 奋斗,充实自己的生活,不负年华,不负自己。 最后,诗人再次以“青青园中葵”作终结,回到故土,表达对家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盼。通过描写绿竹临池渚和水面的波纹,使诗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给人以希望与温馨的感觉。

七步诗全文的意思简短

七步诗全文的意思简短 七步诗 作者: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翻译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七步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语言浅显易懂,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 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通过燃萁煮豆这种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郭沫若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 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也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解释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曹植七步诗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故事 才高八斗为兄所忌 东汉以洛阳为都城。丞相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是东汉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称为“八斗之才”。曹植自幼聪慧,10多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与此同时,他的同母哥哥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立为世子。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吊。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曹丕的挟嫌猜忌下,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了处处

受限制和被打击的对象。 七步成诗逃过一劫 一次,曹植被人告发经常喝酒骂人,他还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但他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也没有招兵买马,要以阴谋反叛的罪名处罚他不能服众,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来治他的罪。 曹丕把曹植从封地召到洛阳,指着大殿上一幅“两牛相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死”的水墨画,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如作不成就要从重处罚他。 曹植答应后,未走完七步就作成一首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相遇块山下,欻(某ū,忽然)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和群臣都感到吃惊。 曹丕又说:“七步成诗还慢,要你应声而作。”曹植说:“请命题。”曹丕说:“你我是兄弟,以此为题,不许犯‘兄弟’字样。”曹丕心想,成则罢了,不成便痛下杀手。 没想到曹植不假思索,应声赋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以“煮豆燃萁”为比喻,指责曹丕手足相残。曹丕听后动了骨肉之情,深有惭色,也可能是怕世人耻笑,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只把曹植贬为安平侯作罢。曹植以其超群的文才,逃过一劫。 人虽失意名传千古 《七步诗》虽救了曹植一命,但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最终在郁郁寡欢中死去,终年只有40岁。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得到了千载同情,而曹丕也就承受了千载痛斥。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七步成诗的能力,所以就命他七步作诗。 曹植的《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世说新语》中所记录的《七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