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制剂药理临床应用论文

银杏叶制剂药理临床应用论文
银杏叶制剂药理临床应用论文

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05-01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银杏叶制剂用于疾病防治的记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科学研究的深入,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治疗范围进一步的扩大,使临床上银杏叶制剂需求量不断加大,我们应该抓住搞好银杏叶制剂研究与开发的黄金时期,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关键字】银杏叶;药理;临床应用。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属裸子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被称为“孑遗植物”。近年来对银杏叶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都有进一步扩大、加深。现报告如下:

1 药理作用

1.1 对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经预先腹腔注射fg7d后的小鼠,明显降低经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微核形成率,且抑核率达48.23%,表明fg能够减少致畸作用。同时还发现,体外培养的小鼠淋巴细胞(yac一1)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作用随f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在2500ug/ml时,增殖基本停滞。荷瘤小鼠在接受原位注射fg后,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为56.99%。经槲皮素处理后的卵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22T15:08:04.2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徐宙雄 [导读] 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湖南省岳阳市梅溪乡卫生院湖南岳阳 414001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18%;观察组VTP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VTP情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关键词】银杏叶制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多元醇代谢旁路、高血糖及非酶糖化等因素是诱发该病症的主要原因[1-2]。此外,周围神经病变可遍布于患者机体的各项主要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案,本文选取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对照样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平均分成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临床治疗。观察组中,23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3.17±4.36)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5.01±0.39)年。对照组中2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3.43±4.07)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4.88±0.61)年。将上述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两组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甘舒霖(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进行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的血糖,监测时间分别为三餐前后2h(6次)、睡前与清晨(2次),共8次。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调整甘舒霖的使用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四川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10035)与250ml生理盐水的混合药剂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5天。 1.3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腱反射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为显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腱反射情况好转,为有效;患者的自觉症状与腱反射均无改善,为无效[3]。(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此外,对患者的周围神经进行检查时采用以色列定量感觉仪,检查的内容主要为VPT(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即R-VPT(右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与L-VPT(左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 1.4统计处理方法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44例患者中,12例显效,20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44例患者中,28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18%,两组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1,P<0.05)。 2.2两组患者的VPT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PT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T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3.讨论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存在微循环障碍,我国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等[4]。因此,临床治疗时,患者在采用降血糖药物的同时应用具有活血化瘀效用的传统中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内微循环作用,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银杏叶制剂是通过配制银杏叶提取物而成,其主要成分为银杏苦内酯和银杏黄酮苷[5]。其中,银杏苦内酯可作为体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药剂,通过抑制血栓的形成而降低患者血脂以及胆固醇,从而进一步改善血液粘稠度,促进体内微循环作用。银杏黄酮苷不仅能扩张血管,也能修复、保护脆弱变形的血管,从根本上断绝了血管壁增生的现象发生。总而言之,银杏叶制剂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

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

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分离方法及药理作用 的研究 摘要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内酯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与自由基能力,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随着对银杏叶成分、药理作用、制剂、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加深,银杏叶在传统治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脂血症以及感染、损伤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主要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和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出其药理作用。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分离药理作用 前言 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的循环系统、脑功能有改善作用,从此展开了对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广泛研究。现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肝脏保护作用、抗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辐射作用、肾脏保护等作用以及抗氧化、促智作用、抗焦虑及镇静作用、调节血脂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等,其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尤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银杏叶提取物能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药理机制有:①增加人血浆抗氧化能力;②减少血检的形成;③降低血清TG;④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缺血组织代谢;⑤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清除氧自由基。 正文 1银杏叶的主要成分简述 银杏叶中的成分比较复杂,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苷类(flavonoidglycosides)、萜内酯类(terpenes)、聚异戊烯醇类(polyprenols)、6-羟基犬尿喹啉酸(6-hydroxykynurenic acid ,6HKA)、有机酸、银杏酚酸类(phenolic acids)及烷基酚、烷基酚酸、又称银杏酸(ginkgolic acids)、4’-甲氧基吡哆醇(4’-O-methypyridoxine)等。

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资料

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 目前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在两种有效成分(黄酮和内酯)和一种毒性成分(银杏酸)上。中国药典对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如下:总黄酮含量≥24%,内酯含量≥6%,银杏酸含量<10ppm。这是提取物在每次临床试验中提取物显示实质功效的等级。 二、银杏叶提取物市场需求分析 2013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达到348.6吨,下图为2009-2014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统计。 国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总销售额估计达20亿~25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出口银杏叶粗提取物金额在2000万美元左右。2012年,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表现出供应稳定的态势,辽宁产含量为100%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出口报价为46美元/公斤。 三、银杏在全国的分布量 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60多个县市,另外台湾也有少量分布。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详见下表。 省份市(县) 江苏泰兴、邳州、吴县、泰县、泰州 山东郯城、海阳、文登 广西灵川、兴安、临贵、桂林 湖北随州、安陆、南潭、孝感、京山 河南新县、光山、信阳、峡县、嵩县 浙江长兴、诸暨、临安、富阳、安吉 贵州盘县、正安、务川、道真 安徽金寨、霍山、舒城、歙县、宁国、广德

湖南祁阳、宁远、道县、资兴、新化、洞口、桑植 四川安县、北川、彭州、都江堰 广东南雄 福建浦城、崇安、龙溪、建阳、上杭 江西婺源、德兴、上饶、分宜 河北遵化、易县 辽宁丹东 我国五大银杏基地: 1、邳州是全国五大银杏基地最大种植基地。现有银杏树成片园21万亩,银杏果年产量900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银杏士青叶产量1.2万吨,约占全国部产量的60%。银杏酮生产能力250吨,占全国总量的80%。 2、“天下银杏第一乡”的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 3、宋店银杏基地为全国五大银杏基地之一。曾被林业部、国家科委誉以“银杏第一园”,“优质高产银杏示范基地”、等各种称号。 4、泰兴,古银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美誉。目前泰兴银杏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5、中国银杏之乡:广东韶关南雄市。 四、银杏叶提取物的功效 1、促进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能同时促进大脑和身体肢体的循环。除了抑制血小板粘着外,银杏提取物调节血管张力和弹力,可令血管循环更加有效率。 2、抗氧化 银杏叶提取物可能在大脑、眼球视网膜和心血管系统中可发挥抗氧化特性。其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因年龄导致的大脑功能衰落。 3、抗衰老 银杏叶提取物提升大脑血流量并对神经系统有极好的滋补作用。银杏对许多衰老的可能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焦虑和忧郁、记忆损伤、难以集中注意力、机敏度下降、智力下降、眩晕、头痛耳鸣、视网膜黄斑部退化(成人失明的最普遍原因)、内耳骚动(其会导致部分失聪)、末端循环不良、阴茎血流不良导致的阳痿。 4、抵抗痴呆、阿兹海默症和记忆力提升 银杏在提升记忆力和感知功能方面较安慰剂明显更加有效。银杏在欧洲被广泛用于治疗痴呆。银杏被认为可有助于防止或治疗这些脑部紊乱的原因是其可增加脑部血流量及其抗氧化功能。 5、调解经前不快 银杏明显地减轻月经前不快症状的主要征候,特别是乳房疼痛和情绪不稳。 6、改善性功能 尽管目前没有关于此功能的双盲试验根据,但病例报告和开放研究提出银杏能使因扑洛扎克类药物及其它抗抑郁药物而来的性功能不良好转。 7、眼部问题

银杏叶提取物可行性分析报告

银杏叶提取物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1 银杏叶研究概况 1.1功效成分简述 1.2 银杏叶主要成分研究情况 1.1.1 黄酮类化合物 1.1.2 银杏萜内酯 1.1.3 聚异戊烯醇 1.1.4 有机酸类 1.1.5 酚酸、烷基酚及烷基酚酸类 2 银杏产品开发情况 2.1国内情况 2.2.1 药品 2.2.2 保健品 2.2.3 化妆品 2.2 国外情况 3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1 银杏叶研究概况 1.1功效成分简述 银杏树是目前发现的当今世界上最奇特、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植物,特别是银杏叶具有五大成分五大功效,银杏叶将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中药材,能够治疗世界上很多的疑难杂症: (1)黄酮苷类: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显著的疗效,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该类疾病最显著的药物。 (2)银杏内酯A、B、C、M类: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是银杏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效药物。 (3)白果内酯类:白果内酯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为神经精神病药物,对因年老的呆傻症有奇异的疗效,它能抗神经末梢的衰老,被誉为真正抗衰老化学物质。 (4)银杏酚酸类:可促进胃液和胆汗的分泌;具有抗细菌和消炎的作用;制成无残留农药;含有抗真菌物质,能够真正刺激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 (5)聚异戊烯醇类: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肝脏机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对各种肝病、糖尿病具有最显著的疗效,是治疗这类疾病最具有开发前景的药物。 1.2 银杏叶主要成分研究情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药理实验和临床验证,发现银杏叶的多方面生物活性与其所含特定化学成分有关。德国Willamar Schwabe首次注册了银杏叶的一种简单提取物,并于1972年申请了专利(W Schwabe DE 176708和DE 2117429),定名为EGb761,将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内酯类化合物(ginkgolides)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增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的作用。将银杏制剂列为治疗药物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均只将其用为保健食品或非处方用药。美国开发出的银杏保健食品已经获得FDA的批准,使人们对银杏叶的保健药用价值更加重视,对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最近不断从银杏叶中发现一些

白果内酯——银杏叶制剂有效成分研究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5894265.html, 白果内酯——银杏叶制剂有效成分研究现状作者:邹凯华 来源:《上海医药》2008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8-0365- 白果内酯是从银杏叶中提取而得的萜类内酯的有效部位,是传统的银杏叶提取物的重要活性成分,对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较弱,但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1]。近年研究表明,白果内酯在促进神经生长,防止脑、脊髓神经脱髓鞘以及营养神经、保护神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WS-096(Z-016)-2004(Z)中,仅对银杏叶制剂中萜类内酯的总量有限制,而对白果内酯的含量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市场所售银杏叶制剂中白果内酯含量参差不齐。而国际上一般将银杏叶提取物产品的生产历程划分为4个时代[3],对第4代明确要求严格标示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的含量。 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内酯类成分的主要因素有产地、采叶时间、加工方式等[4]。因此,通过控制银杏叶产地、采摘时间及加工方式等可提高银杏叶制剂中白果内酯含量。本文就 白果内酯的作用机制、质量控制标准及含量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1 白果内酯神经保护机制 1.1 白果内酯保护线粒体功能 Janssens等[5]认为,白果内酯可抑制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中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oe,ATP)含量的降低,这一作用可能与细胞呼吸功能增强有关,体外试验发现,大鼠口服白果内酯增加了从肝分离出来的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g control ratio,RCR)。 由此可推断,由于局部缺血可发生氧化磷酸化(0XPH0S)的解偶联作用,白果内酯能抵抗缺氧 引起的ATP降低,只要存在氧气,就能保存线粒体,重新生成ATP。从采用白果内酯处理大鼠体内分离出来的线粒体,可以进一步观察到,这一类萜可保护线粒体免于安米妥引起的 (OXPHOS的)复合物I的抑制,以及抗霉素A或粘噻唑引起的复合物III的抑制。 1.2 白果内酯与细胞存活

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银杏(学名:Ginkgo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属裸子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被称为“孑遗植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是地球上仅存为数不多的孑遗植物之一,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对探讨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以及研究其在临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随着对银杏叶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加深,临床对银杏叶的作用越来越关注。其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脂血症以及感染、损伤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银杏叶制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目录 一、引言 (2) 二、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分析 (2) (一)调节血管活性、增加血流量作用 (2) (二)神经保护作用 (2) (三)对脑循环系统的作用 (3) (四)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 (3) (五)抗PAE作用 (4) (六)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4) (七)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5) 三、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 (5) (一)银杏叶提取物在眼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5) (二)银杏叶提取物对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疗效 (6) (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7) (四)治疗高血压 (7) (五)治疗痴呆 (7) (六)治疗糖尿病肾病 (7) (七)治疗哮喘 (8) (八)其它疾病的治疗 (8) 四、结语 (8) 参考文献: (9)

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一、引言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树叶,主要含有黄酮苷和特有的萜烯。黄酮苷主要是山柰酚及槲皮素的葡萄鼠李糖苷。萜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即苦味素,分别有银杏内酯A,B,C,M,J和银杏新内酯共6种。此外,银杏叶中还含有酚类,生物碱类,以及钙、镁、钾、磷、锶、铁等多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银杏叶作为传统植物药具有润肺,平喘,止咳之功效,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银杏叶的中药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大脑退化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症确切疗效,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各种研究成果常见于诸报刊,现就国内外关于中药银杏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综合性论述。 二、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分析 (一)调节血管活性、增加血流量作用 动物及人体实验均证实,银杏叶制剂具有较强的血管活性,增加血流量的作用。银杏叶制剂可以引起兔海绵体及人阴茎海绵体舒张。银杏叶制剂金纳多也可扩张脑部血管,并能使缺血性脑组织脑血流恢复。李旭光等实验证实GBE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使血管紧张素生成减少,醛固酮及儿茶酚胺分泌减少,故有扩张心脑血管、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GBE对血管的作用还表现在能调节血管一氧化氮内皮素(NO/ET)的比值。孙保亮等[12]观察了脑血管痉挛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变化,发现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NS)时NO/ET比值降低,给予GBE后症状改善,NO/ET的比值升高,提示GBE对血管痉挛(CVS)所致脑缺血有防治作用1。 (二)神经保护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与银杏的成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银杏内酯A、B对大鼠脑缺血和半球脑缺血有保护作用,而银杏内酯C和J则没有。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细胞Ca2+超载是细胞死亡的最后通路,细胞内Ca2+超载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功能障碍。GBE及其内酯B还能保护小鼠神经元对抗谷氨酸的损伤,阻止谷氨酸诱发的Ca2+内流的升高,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最近研究报道,GBE能够增强神经细胞活力,减少LDH释放,减轻细胞核形态的改变及DNA的断裂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进一步为GBE对损伤神经系统 1崔艳英:《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中草药,2012年1月,第12卷第8期;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银杏是最古老的中生代植物,我国自古以来就将其用作中药,银杏叶提取物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本文对银杏叶提取物防治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肝脏、肿瘤等疾病研究资料进行了分类概述。从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进行综述,为银杏叶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 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公孙树、鸭脚子、鸭掌树,为落叶高大乔木,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第四纪大陆冰川之后成为中国的特有树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原产于中国,于1710年左右引入欧洲,素有“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之称[1]。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很复杂,迄今已发现170多种化合物,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GBE)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萜类内酯[2-3],这使得银杏叶兼具有黄酮类与萜类内酯的药理作用,所以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极为广泛,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除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外,还具有抗脑缺血、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及增强神经系统活性等作用,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功能减退、老年性痴呆、记忆减退、衰老等与心脑血管循环有关的疾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中医中,银杏叶常用于治疗记忆丢失,胃部疼痛,痢疾,高血压、精神紧张和呼吸道问题如哮喘,支气管炎和循环不良及其引起的焦虑[4]。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被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用GBE 治疗于动物及人体的研究中,均显示出较好的心功能改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有保护心脏,扩张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缺血和感染性休克等均有显著的疗效[5]。 1.1对心脏保护作用熊年,韦晟等[6]实验发现,在缺血再灌注前连续给药银杏内酯B(GB)能缩小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和抗凋亡信号通路综合作用实现的。宋贵栎等[7]的研究表明GBE可显著抑制血浆及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持机体总SODCuZnSOD的水平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组织中的t-PA

银杏叶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摘要:随着国内外医学研究者对银杏叶制剂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银杏叶制剂中的有效成分黄铜及银杏内脂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栓形成、缓解脑缺血脑缺氧脑水肿、改善人的记忆力、影响神经介质等作用。本文就银杏叶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继而得出银杏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国内医学界研究人员对银杏叶制剂在临床运用上做出更大的研究。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银杏叶制剂;治疗 据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改善微循环、抗自由基活性、增加血流想、降低血液粘度等多种作用。从银杏叶中提取的药用有效成份主要为黄铜及银杏内脂等。国外临床上大量使用银杏叶制剂改善脑循环及周围血管循环障碍,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性脑循环不良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国内用银杏叶黄酮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症,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银杏叶制剂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进行阐述。 1 银杏叶的中医作用 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等功效。《中药志》记载它能“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银杏叶制剂一般副作用轻,偶尔头昏、头痛、乏力、口干、舌燥、胸闷、胃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腹泻等,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有记载,银杏叶能够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防止动脉硬化。能够增加血管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能够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化,降低血液粘稠度,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有一定的疗效。银杏叶还能治疗糖尿病,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通便、排毒、减少雀斑、美丽养颜的功效,且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 药理作用 2.1 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有学者将银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抗肾上腺素所指的兔耳血管收缩,将提取物注入离体的兔耳血管中,兔耳立即出现血管扩张,并持续30min以上,血流显著增加。银杏叶注射液还可以使猫和狗的脑血流量增加,降低脑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量。 2.2 降血脂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产生拮抗作用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有研究者给小白鼠腹腔内注射银杏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40d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且人工合成的各种降血脂药物均会产生肝肿大等不良反应,天然黄酮类物质降血脂无以上副作用。因此银杏叶的黄酮提取物降血脂具有较好的临床用用价值。 2.3 改善记忆功能银杏叶提取物中能治疗老年性脑功能障碍,改善病人的记忆功能。有研究发现用银杏叶提取物对小白鼠做实验,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记忆受损小鼠的停留潜伏期,促进正常小鼠记忆能力的提高。因此银杏叶提取物的抗缺氧作用还可能语气增加脑血管流量和改善缺氧时的脑能量代谢有关。 2.4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促进人体早衰的原因之一,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银杏叶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使类脂过氧化受抑。因此临床上可将其应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各种疾病,如外周血管功能不全、衰老、行为失常等。 3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3.1 单独用药疗效何群等[1]将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中的有效率为92.00%;另外有学者将93例脑梗死分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结果发现,对照组显效17例子,好转14例子,无效11例,综合有效率为6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魏广兴[2]将73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即分

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银杏叶性甘,味苦、涩、平,归心、肺经,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之功效。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主要含有黄酮苷和萜烯酯,黄酮苷主要是山奈酚及槲皮素的葡萄糖苷,萜烯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1],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即对GBE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GBE中的黄酮苷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血管流量,清除自由基等作用;银杏内酯则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能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动特性[2]。GBE 在抗脑缺血的作用中,能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和对抗酸中毒,拮抗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和自由基损伤,阻止缺血后炎症反应发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还能明显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3]。 1.1 眩晕症戴春富等[4]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用甲磺酸倍他司汀为对照药,疗程12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2周末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眩晕症状总体评分经Wilcoxon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经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为44.8%,对照组为1 2.9%。 1.2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D)是一种黑质致密层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所致的慢性进行性老年变性疾病,临床以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在对银杏叶的基础研究中发现,GBE除了具有扩血管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抗自由基作用、抗焦虑及镇静作用外,还有抗帕金森病的作用。刘学文等[5]将帕金森病患者68例分为GBE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 GBE20ml/d静滴,连续2周;2组均给予美多巴125~250mg,2~3次/d,每5~7d调整剂量。2周后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E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GBE 治疗帕金森病有良好疗效,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 脑梗死丁国祥等[6]将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舒血宁20ml,脑蛋白注射液60mg,l次/d,静滴,连用14d;对照组单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14d 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疗效及血流变指标,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 2.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 老年痴呆症盛树力[7]使用GBE(120mg/d)和麦角生物碱类(5.9mg/d)及安慰剂对60例轻、中度老年性痴呆进行治疗,每组20例。结果显示GBE和麦角生物碱类都有一定疗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安慰剂组无变化。采用随机双盲方法观察GBE(80mg/d,共3个月)对另一组40例老年性痴呆的疗效,经SKT等量表评定发现,治疗组服药1个月后记忆力、注意力比空白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其他多项测验也有改善。 2 心血管系统疾病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苷通过抑制缩血管物质内皮素(ET) 发挥体内扩血管作用[8],银杏苦内酯则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从而缓解心绞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控制心律不齐和缩减梗死范围来提供对心肌的保护[9]。 武宇洲等[10]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GBE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各30例。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GBE能明显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P<0.01);而对照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

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药理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药理作用 作者:wangyu 科研信息来源:文献资料点击数:995 更新时间:2009-7-14 [关键词]:银杏叶,中药,心脑血管,银杏叶提取物 健康网讯: 银杏叶是传统中药, 具有益气敛肺, 化湿活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 其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和改善心脑循环等作用。近年欧美国家已将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作用, 具有降血脂、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抗炎、抗过敏作用。随着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深入研究, 其各种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机理, 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报道, 现就其临床药理作用概述如下。 1 对脑循环系统的作用 1.1 对脑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注射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 显著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脑血管阻力; 降低纤维蛋白原(PFC)含量, 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改善血流动力学, 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 (BPC)聚集, 降低血黏度, 改善微循环, 从而增加组织的血液灌注, 改善大脑功能。 1.2 对自由基生成和清除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 银杏叶提取物对多种实验性病理模型均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1.3 抗脑缺血作用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和对抗酸中毒; 拮抗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和自由基损伤; 阻止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发生; 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改善血流动力学。 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1 对自由基生成和清除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 银杏叶提取物对多种实验性病理模型均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2.2 改善学习记忆海马CA3区神经纤维投射量的增加可能与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减退的老年性动物学习记忆功能有关。口服银杏叶提取物4 周或8周均能促进小鼠学习记忆过程, 提高记忆再现力。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均能明显改善由N aNO2及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损害。 2.3 对衰老、痴呆、脑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银杏叶中黄酮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促进微循环、稀释血液、阻滞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因而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延缓痴呆的发展。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及食用价值 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药效学的研究成果、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作一综述,以进一步了解银杏的综合价值。 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公孙树、鸭掌树,系最古老的中生代孑遗稀有植物之一,仅存一科一属一种,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银杏为我国特产,主产于河南、湖北等地。银杏的种子、根、叶均可药用。《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有益肺气、定痰喘、止带浊、缩小便、通经、杀虫等功效。20世纪60年代,德国对银杏叶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循环系统、改善脑功能有良好的作用,从此开始了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现代研究。1990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举行的两次大脑老化新趋势和治疗脑缺血的学术会议上,法国和德国科学家介绍了银杏叶提取物有延缓细胞老化、抗衰老、防治中老年脑功能不足的保健功效。目前,世界各地相继开展了药理、保健、临床、食品等理论及技术研究,我国已有大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药品、食品出口和上市,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药品。1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及测定方法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苷类和萜类物质。黄酮苷占24%,以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为主;萜类占6%,以银杏内酯、白果内酯为主;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

目前,国际上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要求是:黄酮苷>24%,银杏内酯>6%,银杏叶酸<5mg/kg[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D规定的HPLC法测定银杏叶提 取物中的总黄酮。2银杏叶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2.1改善心脑血循环药理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有通过降低血液黏性改善微循环系统的功能[2]。银杏酮可抑制血管紧张素酶(ACE)[3]。ACE的作用是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而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外周小动脉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ACE被抑制后,不但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和醛固酮及儿茶酚胺的分泌,且延缓了舒缓激肽的降解灭活,从而扩张脑血管、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银杏酮用于豚鼠离体心脏灌流,可引起冠状血管扩张,注射于豚鼠后肢动脉,可扩张后肢血管。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小鼠的长期记忆功能,并对大鼠的帕金森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4]。目前,临床应用银杏叶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症,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2抗病毒 银杏叶甲醇提取物十七碳烯水杨酸、氯仿提取物白果黄素有抑制EB病毒活性、TPA致癌启动因子的作用,且活性很强[其效果超过了维生素A酸。2.3抗菌消炎银杏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6]。银杏叶中双黄酮物质参与了炎症反应,从中分离出的几种抗炎成分,其效果为: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银杏双黄酮(ginkgentin)>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2.4解

银杏叶的药理

研究发现银杏叶可治“经济舱综合症”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药用植特研究中心的化学病理博士戴维-曼特勒近日表示,中国的一种传统药用植物银杏树叶可以有助于减少被称为“经济舱综合症”的致命性血栓疾病的发病率,这种疾病经常侵扰长时间乘飞机出行的旅客,尤其是旅客长时间坐在拥挤的经济舱的情况下,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这位资深研究人员称,银杏树叶中含有的一种成份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长时间乘飞机出行的旅客患上“经济舱综合症”、又名深度静脉血栓(DVT)这一疾病。就在上个月,一名28岁的英国女乘客在刚刚坐了20个小时飞机后走出机场不久就瘫软在地,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病因就是DVT。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疾病与身体长时间不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再坐在拥挤的经济舱里就会加重病情。由于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的血液粘稠症状有可能使静脉血管内出现血栓,这种情况最容易在大腿部位出现。血栓会继续扩大至心脏或肺部,从而引发突然死亡。此前有医生指出,如果病人能够及时服用阿斯匹林药片可以减缓病情,因为这种药剂能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但是,曼特勒博士表示,阿斯匹林也会产生副作用,包括容易引起流产、胃部出血以及胃溃疡等。此外,12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服用阿斯匹林,因为其容易引发脑和肝疾病。 曼特勒博士指出,银杏树叶却是一种“极具创意的”治疗药物,与阿斯匹林一样,它有助于血液的稀释,而且其近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药物成份,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主要医药用途就是治疗血栓、血管曲张以及血液循环不畅等疾病。因此,将银杏树叶应用于治疗DVT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515894265.html, 2000/11/06 银杏叶黄酮(Ginkgo Leaf Flavonoid,GF),其分子中含有还原性羟基(-OH)功能基团、可直接发 挥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可直接捕捉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通过对其 起一种氢原子供体的作用而阻断和终止自由基连锁反应链,而阻止和抑制氧自由基反应和脂 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抑制LPO及其代谢产物MDA和共轭二烯等毒副物质的生成。 同时,黄酮类还参与调节和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 实验结果提示,GF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有益于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小鼠肝细胞接受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 的损伤,而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这种损伤主要表现在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大以 及由此导致的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力的降低。从银 杏叶中提取的槲皮素黄酮苷类可以显著抑制线粒体的这种变化,从而保护紫外线 引起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银杏叶片的功效及毒副作用

银杏叶片的功效及毒副作用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又名白果叶。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本世纪60年代,西德即开始了银杏叶的研究。他们发现,银杏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份,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质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奇特功效。 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银杏中不但含有黄酮类物质,而且还有萜内酯类、酚类等化合物,它们卓越的药理作用已被人们逐渐认识。 银杏叶的功效 : 1、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显著改善作用。 2、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 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份,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4、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西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 5、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6、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7、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8、预防冠心病心绞痛 银杏叶提取物对预防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作用,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务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对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9、预防高脂血症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降低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 10、预防脑血管疾病 通过对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发现它能够改善细胞血液循环、活化细胞代谢,因而对老年痴呆症、脑损伤后遗症、脑血栓等疾病的疗效显著。 11、抗癌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还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7卷第6期 总第74期 二〇〇九年六月?己丑年 75 人参不良反应主要有两方面,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在不同的系统表现症状不同。在神经系统主要出现头痛、头晕、发热、烦躁不安、易醒、失眠、多汗、欣快感、甚至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在心血管系统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悸、心率减慢、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在内分泌与代谢系统主要出现低血钾。在消化系统出现腹胀痛、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等。在呼吸系统主要出现呼吸急促、哮喘。在血液系统主要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鼻出血。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色丘疹或皮肤发红、全身浮肿、发绀等。 滥用人参引起的副作用,称为人参滥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兴奋效应,如易醒、失眠、神经衰弱、震颤、高血压、欣快感等中枢神经兴奋和激动症状,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低血压、晨间腹泻、水肿、性情抑郁,个别患者发生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一般下列10种人应禁用人参: 1、怀孕妇女。孕妇服用人参,其成分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易增“胎火”导致难产。 2、婴幼儿童。14岁以下的孩子,为纯阳之体,不宜用人参大补元气,否则易引起性早熟。 3、感冒患者。若服用人参犹如火上浇油,反而会使风邪蕴于体内不得外泄。 4、遗精早泄者。遗精、早泄多因心火亢盛、湿热、肾虚所致。若服用人参会加重病情。 5、急性胃肠炎患者。若服用人参则邪不得解,胃无以和,肠无以清,反而使病情加重。 6、肝胆疾病患者。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肝炎等,若服用人参反而助湿生热,使病情加重。 7、胃肠溃疡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急性发作期、出血期,服用人参出血更多。 8、 高血压患者。服人参易加重“肝阳肝火”症状,使眩晕难平,血压难降。 9、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红斑狼疮、类风湿、硬皮病等,“阴虚火旺”者居多,服人参影响治疗和康复。 10、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属肺阴亏损,虚火旺盛,服人参会使肺阴更虚,虚火愈旺,使咯血加剧。 综上所述,使用人参需明辨虚实,辨证论治,合理进补,切不可滥用,误受其害。 (编辑:史金花 收稿日期:2009-03-11) 关键词:银杏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09.06.063 文章编号:1672-2779(2009)-06-0075-02 银杏是落叶乔木,常见于名山古刹中,其叶子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和二萜内酯两类。银杏叶黄酮类主要有槲皮素苷、山奈酚苷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分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酮。到目前为止,从银杏叶中共提得6个萜类化合物:银杏萜内酯A 、B 、C 、M 、G 和银杏新内酯,它们都有二萜或半萜结构,银杏内酯分子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6个5圆环,包括一个螺(44)壬环,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三个内酯环。它的抗PAF (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选择性和活动性最强。 1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 1.1 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离体和在体实验证明其能完全阻止PAF 引起的兔、鼠、猪等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但不能干扰肾上腺素引起的聚集。 1.2 对心肌功能及心肌梗死的作用 能阻止静注丁卡因引起的雄鼠心肌衰退,抑制缺氧引起的人和猪冠状动脉收缩及消除PAF 引起的犬心脏心律失常。实验证明麻醉兔经冠状动脉闭塞90min 和再充血180min 后导致心肌组织严重损伤,给予银杏叶后能明显抑制纤维化作用和复活梗死程度。 1.3 对血管的作用 豚鼠动脉内注射银杏叶提取的黄酮叮能舒张后肢血管,对局部注射作用更强。后经实验 证明槲皮素、山奈酚及异鼠李素三个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和解除痉挛作用。此外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 1.4 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法国学者报道银杏标准提取物对三乙基锡中毒的大鼠有恢复大脑清醒的作用。它也能促进成年雄性大鼠穿透性大脑损伤的恢复。也有报道银杏提取物对大脑及血-脑脊液屏障有保护作用,并对脑代谢和神经递质有一定影响。 1.5 对耳、眼的作用 银杏内酯能阻止PAF 引起的内耳电位(尤其内淋巴位)的变化,抑制速尿灵导致的耳蜗变化。PAF 能引起兔眼内压的增加,而银杏内酯能消除其过高压力,同时也降低眼房水中因激光照射虹膜而增加的PGE 2和蛋白含量。 1.6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银杏内酯可以显著改变PAF 和内毒素所致鼠胃肠溃疡,对局部肠缺血引起的黏膜损伤也有改善。有人报道,银杏内酯对肝硬化有潜在疗效,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可能有用。 2 银杏叶的临床应用 2.1 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笔者采用银杏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3例,实验结果表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从静息心电图缺血变化改善依次为94%及64%,全血比黏度高切变值改善为84%,提示细胞变形能力不同程度改善。该药对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无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The 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inkgo biloba leaf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药学072 梁鹏举指导老师邢旺兴 摘要: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1]。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国内开始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并相继研制成制剂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银由于银杏叶独特的药理和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下,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渴求更加强烈,因而使其成为全球研究药物的热点。 关键词:银杏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银杏(Ginkgo biloba)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是叶和果。近年来,美国将银杏叶用作保健食品,欧洲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植物药,广泛用于防治记忆力下降、痴呆和心脑血管疾病。现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银杏叶的化学成分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在银杏叶中发现的化合物已达160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此外,还有有机酸类、酚类、聚戊烯醇类、原花青素类和营养成分等。 1.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都含有C15核,在银杏叶提取物中的含量约占5.9l%,目前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已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有40种[2-4];根据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 1.1,l单黄酮银杏叶中的单黄酮有7种;山萘素、槲皮素、异鼠李素、洋芹素、木樨草素、三粒麦黄酮、杨梅树皮素,它们的结构中含有5,7,4〃—三羟基,3-0H连接糖基,糖基以是单糖、双糖、三糖,大多数为葡萄糖和鼠李糖;前3种是其主要成分,被作为银杏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有效成分。 1.1.2双黄酮双黄酮即二聚体黄酮,通常是裸子植物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在银杏叶中已发现的双黄酮有6种;阿曼托黄素、白果黄素、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穗花杉双黄酮、5,-甲氧基白果黄素。分子结构皆以芹菜素3’、8〃位碳链相连接而成的二聚体,含有1~3个甲氧基。有研究表明双黄酮具有抗炎、抗组织胺的作用,其活性随甲氧基的增加而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