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用螺纹设计选型基本要素

压力容器用螺纹设计选型基本要素
压力容器用螺纹设计选型基本要素

汽轮机设备选型原则

汽轮机设备选型原则 一、汽轮机: 1、汽轮机的一般要求 1、1主要设计参数: 汽轮机额定功率12MW 汽轮机最大功率15MW 进汽压力 3.43MPa 进汽温度435°C 额定进汽量/最大进汽量 90/120t/h 抽汽压力0.687MPa 抽汽温度200°C±20°C 额定抽汽量/最大抽汽量 50/80t/h 排汽压力 0.0049MPa(绝压) 冷却水温 20℃~33℃ 1、2机组运行方式:定压方式运行,短时可滑压运行。 1、3负荷性质:带可调整的供热负荷:压力、温度为抽汽口参数,承包商根据现场用汽参数可进行计算调整。 1、4 冷却方式:机力通风冷却塔 1、5汽轮机机组应满足规定的操作条件。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机组应能全负荷、连续、安全地运行。 1、6汽轮机的设计寿命(不包括易损件)不低于30年,在其寿命期内能承受以下工况,总的寿命消耗应不超过75%。 1、7汽轮机及所有附属设备应是成熟的、先进的,并具有制造类似容量机组、运行成功的经验。不得使用试验性的设计和部件。 1、8机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可能意外发生的超速、进冷汽、冷水、着火和突然振动。防止汽机进水的规定按ASME标准执行。 1、9机组配汽方式为喷嘴调节,其运行方式为定压运行,短时可滑压运行。 1、10汽轮机进排汽及抽汽管口上可以承受的外力和外力矩至少应为按NEMA SM23计算出的数值的1.85倍。 1、11所有与买方交接处的接管和螺栓应采用公制螺纹。

1、12轴封应采用可更换的迷宫密封以减少蒸汽泄漏量,优先选用静止式易更换的迷宫密封。 1、13转子的第一临界转速至少应为其最大连续转速120%。 1、14整个机组应进行完整的扭振分析,其共振频率至少应低于操作转速10%或高于脱扣转速10%。 1、15材料:所使用的材料应是新的,所有承压部件均为钢制。所有承压部件不得进行补焊。主要补焊焊缝焊后需热处理。 1、16 低压缸与凝结器联接方式为弹性连接。 2、汽轮机转子及叶片 2、1汽轮机设计允许不揭缸进行转子的动平衡,即具有不揭缸在转子上配置平衡重块的条件,并设有调整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的手孔。 2、2叶片的设计应是成熟高效的,使叶片在允许的频率变化范围内不致产生共振。 2、3低压末级及次末级叶片应具有必要的防水蚀措施。 2、4应使叶根安装尺寸十分准确,具有良好互换性,以便顺利更换备品叶片。 2、5叶片组应有防止围带断裂的措施。 2、6发电机与汽轮机连接的靠背轮螺栓能承受因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振荡或扭振的机械应力而不发生折断或变形。 2、7汽轮机转子应为不带中心孔结构,汽轮机转子应为整锻转子。 3、汽缸 3、1汽缸的设计应能使汽轮机在起动、带负荷、连续稳定运行及冷却过程中,因温度梯度造成的变形最小,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同心度。 3、2汽缸进汽部分及喷嘴室设计能确保运行稳定、振动小。 3、3汽缸上的压力、温度测点必须齐全,位置正确,符合运行、维护、集中控制和试验的要求。 3、4汽缸端部汽封及隔板汽封有适当的弹性和推挡间隙,当转子与汽封偶有少许碰触时,可不致损伤转子或导致大轴弯曲。 3、5汽缸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都不得发生跑偏、变形等现象。 4、轴承及轴承座 4、1主轴承的型式应确保不出现油膜振荡,各轴承的设计失稳转速应避开额定转速2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4、2检修时不需要揭开汽缸和转子,就应能够把各轴承方便地取出和更换。

压力容器标记

压力容器标记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制造压力容器的材料和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的标记管理作 出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容器标记管理,对未列入本制度而工艺文件要求标记的其它零部件,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2.需要标记的零部件种类 指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中的筒体、封头(端盖),换热器管板和换热管、膨胀节、设备法兰、直径大于250mm的接管。 3.标记规定 压力容器用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标记。 .压力容器材料及零部件标记位置、内容、方法、标记者、确认者责任等具体规定。 3.2.1板材 3.2.1.1板材标记在板材长度方向的底靠左首位置,表面刷白漆或者黄漆,规格为300×250mm,漆面用红色或者黑色字体标写材料标记内容。 3.2.1.2标记内容有材料牌号、材料规格、材检号、检查员标记。 3.2.1.3不锈钢板材表面不刷油漆,用不含氯离子的记号笔在条规定位置直接标记条规定内容。 3.2.2管材与棒材 3.2.2.1管材、棒材标记在板材长度方向的端部位置,表面刷白漆或者黄漆,长度以能够写下条内容为准,漆面用红色或者黑色字体标写材料

标记。 3.2.2.2标记内容有材料牌号、材料规格、材检号、检查员标记。 3.2.2.3不锈钢管材、棒材表面不刷油漆,用不含氯离子的记号笔在条规定位置直接标记条规定内容。 3.2.3焊材 3.2.3.1焊材的标记直接在材料标识卡片上填写材料牌号、规格、材检号。3.2.3.2焊材的标记要经过焊接责任人的检查与确认。 3.2.4法兰 3.2. 4.1法兰标记在法兰外圆上,采用打钢印的方法进行标记。 3.2. 4.2标记内容有材料牌号、法兰规格、材检号。 3.2.5其他锻件 3.2.5.1锻件直接在材料表面用油漆书写标记内容。 3.2.5.2标记内容有材料牌号、材料规格、材检号。 3.2.6外购封头 3.2.6.1封头标记在外圆沿圆周方向,表面刷白漆或者黄漆,规格为300×250mm,漆面用红色或者黑色字体标写材料标记内容。 3.2.6.2标记内容有材料牌号、材料规格、材检号、检查员标记。 3.2.6.3不锈钢板材表面不刷油漆,用不含氯离子的记号笔在条规定位置直接标记条规定内容。 3.2.7标记位置、内容、方法见本章节附表所示。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一、基本概念 压力容器的设计,就是根据给定的性能要求、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确定容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合适的材料,计算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尺寸,最后给出容器及其零部件的图纸,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条件。正确完整的设计应达到保证完成工艺生产。正确完整的设计应达到保证完成工艺生产,运行安全可靠,保证使用寿命、制造、检验、安装、操作及维修方便易行,经济合理等要求。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力学问题,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在本节中,主要讨论压力容器设计中的有关强度问题。 所谓强度,就是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会不会因应力过大而发生破裂或由于过度性变形而丧失其功用。具体来讲,就是在外载荷作用下,容器结构内产生的应力不大于材料的许用 应力值,即: ζ≤K〔ζ〕t (1) 这个式子就是强度问题的基本表达式。压力容器的设计计算就是围绕这一关系式而进行 的。 公式(1)中的左端项是结构内的应力,它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求解结构的应力状态,它们的大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解法(如弹性力学法、弹型性分析法等)、试验法(如电阻应变计测量法、光弹法、云纹法等)及数值解法(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应用这些方法可以精确或近似地求出结构的应力,然而,每一种结构的应力都有其特殊性,目前可求解的只是问题的绝大部分,仍有许多复杂结构的应力分析有等人们进一步探讨。求出结构内任一点的应力后,所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处理这些应力。一点的应力状态最多可含有6个应力分量,哪个应力起主要作用,这些应力对失效起什么作用,对它们如何控制才不致发生破坏,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选择相应的强度理论计算当量应力,以便与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许用应力相比较,将应力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 公式(1)中的右端项是强度控制指标,即材料的许用应力。它涉及到材料强度指标(如抗拉强度ζb、屈服强度ζs 等)的确定及安全系数的选用等问题。当采用常规设计法,且只考虑静载问题时,系数K=1.0;如果考虑动载荷,或采用应力分析设计法,K≥1.0,此时 设计计算将更加复杂。 把强度理论(公式(1))具体应用到压力容器专业,就称这为压力容器的强度理论,它又增加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特殊要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容器的设计规定和标准等。 1、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在对结构进行强度分析时,要对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进行强度计算,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因素使材料发生某一类型破坏的。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对材料破坏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认为材料的某一类型破坏现象是由哪些因素所引起的,这种假说通常就称为强度理论。一种类型的破坏是脆性断裂破坏,第Ⅰ、Ⅱ强度理论依据于它;一种类型的破坏是型性流动破坏,第Ⅲ、Ⅳ强度理论以此为依据。 建立强度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一种材料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强度条件,即使是什么样的条件材料不会破坏失效。根据不同的强度理论可以得到复杂应力状况下三个元应力的某种组合,这种组合应力ζxd和轴向拉伸时的单向拉应力在安全程度上是相当的,具有可比性,可以与单向屈服应力相比较而得出强度条件,因此,通常称ζxd为相当应力或当量应力。

螺纹基本尺寸对照表要点

英制管螺纹基本尺寸及公差(牙形角55o)BSPP 英制锥管螺纹基本尺寸及公差(牙形角55o)BSPT

美制管螺纹基本尺寸及公差(牙形角60o)UN(F)

公制螺纹基本尺寸及公差(牙形角60o) M

55°圆锥管螺纹基本尺寸对照表最新下载-汇兴达55°圆锥管螺纹基本尺寸对照表最新下载-汇兴达55°圆锥管螺纹(BSPT)

聊城市鑫茂祥管业有限公司专业经营钢管规格:5mm*1mm—1020mm*200mm合金钢管、外径22mm-127mm 冷轧无缝钢管、外径127mm-600mm,壁厚16mm-100mm,外径精度±0.5%,壁厚精度±5%热轧中厚壁无缝钢管、16Mn外径400—1600mm、壁厚20—60mm的大口径厚壁卷管,可定尺到16米及各种规格的无缝方管、异型无缝钢管等.常备钢管种类有:构造用无缝钢管、流体用无缝钢管、液压无缝钢管、电力用无缝钢管、石油输送用无缝钢管、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煤矿用无缝钢管、不锈钢无缝钢管、化工用无缝钢管、纺织机械用无缝钢管、汽车;水利用无缝钢管,精密无缝钢管、光亮无缝钢管、军工医疗用无缝钢管、管道用无缝钢管、支柱用无缝钢管、合金无缝管、高压无缝管、大口径直缝焊管等。适用于工程、煤矿、纺织、电力、锅炉、机械、军工等各个领域。公司以良好的信用、优质的产品、雄厚的实力、低廉的价钱享誉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外,产品深得用户依赖。 公司常年销售成都钢铁集团、冶钢集团、包头钢厂、宝钢集团、鞍钢集团、天津大无缝、西宁特钢厂、无锡钢厂、衡阳钢厂等各大钢厂生产的各种无缝钢管及合金管。主营材质:20#、35#、45#、20G、20A、40Mn2、45Mn2、27SiMn、

直流屏设计原则及部分设备选型原则

直流屏设计原则及部分设备选型原则 本设计原则的制定是根据:DL/T 5044-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720-201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 通用技术条件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一、充电机的选型原则: 1、1组蓄电池配置1套充电机装置时,应按额定电流选择高频开关电源基本模块。当基本模块数量为6个及以下时,可设置1个备用模块;当基本模块数量为7个及以上时,可设置2个备用模块。 1.1每组蓄电池配置一组高频开关电源时,其模块选择应按下式计算: n =1n +2n 基本模块的数量按下式计算: 1n = me r I I 附加模块的数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n =1(当1n ≤6时) 2n =2(当1n ≥7时) 1.2一组蓄电池配置两组高频开关电源或两组蓄电池配置三组高频开关电源时,其模块选择应按下式计算: n me r I I 式中:n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选择数量,当模块选择数量不为整数时,可取邻近值;

1n —基本模块数量 2n —附件模块数量 r I —充电装置电流(A ) me I —单个模块额定电流(A ) 2、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数量根据充电装置额定电流和单个模块额定电流选择,模块数量控制在3个~8个。 3、充电装置回路断路器额定电流应按充电装置额定输出电流选择,且应按下式计算: n I ≥k K rn I 式中:n I —直流断路器额定电流(A ); k K —可靠系数,取1.2; rn I —充电装置额定输出电流(A ) 表1 充电机装置回路设备选择表

螺纹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螺纹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一)螺纹的基本要素 螺纹的结构和尺寸是由牙型、大径和小径、螺距和导程、线数、旋向等要素确定的。 1、螺纹牙型 在通过螺纹轴线的断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它由牙顶、牙底和两牙侧构成,形成一定的牙型角。常见的螺纹牙型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和矩形等多种,它们的牙型角、牙型符号见表9-1。 2、大径、小径和中径 外螺纹的大径、小径和中径分别用符号d、d1和d2表示;内螺纹的大径、小径和中径分别用符号D、D1和D2表示,如图9-5所示。 图9-5 螺纹的牙型和直径 (1)大径与小径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圆柱直径,称为大径。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直径,称为小径。外螺纹的大径d与内螺纹的小径D l又称顶径。外螺纹的小径d1与内螺纹的大径D又称底径。代表螺纹尺寸的直径称为公称直径,一般指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 (2)中径在大径与小径圆柱之间有一假想圆柱,在其母线上牙型的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此假想圆柱称为中径圆柱,其直径称为中径。它是控制螺纹精度的主要参数之一。 3、线数n 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沿一条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且在轴向等距分布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纹,如图9-6所示。

图9-6 螺纹的线数、导程与螺距 4、导程Ph与螺距P 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以Ph表示。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以P表示。单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距,即P h=P,如图9-6a所示;多线螺纹的导程等于线数乘以螺距,即P h=nP。对于图9-6b的双线螺纹,则P h=2P。 5.旋向 螺纹旋向分右旋和左旋两种,如图9-7所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沿轴向旋人的螺纹是右旋螺纹,其可见螺旋线表现为左低右高的特征,如图9-7b所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沿轴向旋人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其可见螺旋线具有左高右低的特征,如图9-7a所示。工程上以右旋螺纹应用为多。 图9—7 螺纹的旋向 螺纹由牙型、公称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五个要素所确定,通常称为螺纹五要素。只有这五要素都相同的外螺纹和内螺纹才能相互旋合。 (二)螺纹的分类 国家标准对上述五项要素中的牙型、公称直径和螺距做了规定。三要素

设备选型的原则和考虑的主要问题

设备选型的原则和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原则: 所谓设备选型即是从多种可以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型号、规格的设备中,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作出购买决策。合理选择设备,可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①生产上适用―所选购的设备应与本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发新产品等需求相适应。 ②技术上先进―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持先进水平,以利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其技术寿命。 ③经济上合理―一即要求设备价格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维护费用低,并且回收期较短。 设备选型首先应考虑的是生产上适用,只有生产上适用的设备才能发挥其投资效果;其次是技术上先进,技术上先进必须以生产适用为前提,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最后,把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与经济上合理统一起来。一般情况下,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是统一的。因为技术一上先进的设备不仅具有高的生产效率,而且生产的产品也是高质量的。但是,有时两者也是矛盾的。例如,某台设备效率较高,但可能能源消耗量很大,或者设备的零部件磨损很快,所以,根据总的经济效益来衡量就不一定适宜。有些设备技术上很先进,自动化程度很高,适合于大批量连续生产,但在生产批量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往往负荷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而且这类设备通常价格很高,维持费用大,从总的经济效益来看是不合算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二:考虑的主要问题 1.设备的主要参数选择 (l)生产率 设备的生产率一般用设备单位时间(分、时、班、年)的产品产量来表示。例如,锅炉以每小时蒸发蒸汽吨数;空压机以每小时输出压缩空气的体积;制冷设备以每小时的制冷量;发动机以功率;流水线以生产节拍(先后两产品之间的生产间隔期);水泵以扬程和流量来表示。但有些设备无法直接估计产量,则可用主要参数来衡量,如车床的中心高、主轴转速,压力机的最大压力等。设备生产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针、工厂的规划、生产计划、运输能力、技术力量、劳动力、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等相适应,不能盲目要求生产率越高越好,否则生产不平衡,服务供应工作跟不上,不仅不能发挥全部效果反而造成损失,因为生产率高的设备,一般自动化程度高、投资多、能耗大、维护复杂,如不能达到设计产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会增高。 (2)工艺性 机器设备最基本的一条是要符合产品工艺的技术要求,把设备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能力叫工艺性。例如:金属切削机床应能保证所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需要坐标镗床的场合很难用铣床代替;加热设备要满足产品工艺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要求、温度均匀性和温度控制精度等。除上面基本要求外,设备操作控制的要求也很重要,一般要求设备操作轻便,控制灵活。产量大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应高,进行有害有毒作业的设备则要求能自动控制或远距离监督控制等。 2.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l)设备的可靠性

浅析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措施

引言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方法的进展和评述”中曾介绍和评述了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弹性应力分析方法(又称应力分类法)的最新进展。本文将进一步介绍和评述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包括ASME的极限载荷分析方法、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和欧盟的直接方法等。 压力容器设计是一个创新意识非常活跃的工程领域,它紧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设计方法。随着弹性理论、板壳理论和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成熟,20世纪60年代,压力容器界提出了基于弹性应力分析和塑性失效准则的“弹性应力分析设计方法”。进入21世纪后,由于塑性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日趋成熟,欧盟标准和ASME规范又先后推出了压力容器的塑性分析设计方法。其中涉及许多新的基本概念和新的分析方法,需要我们及时学习领会和消化吸收,以提高我们的分析设计水平,并结合国情进一步修订我国的压力容器设计规范。 ASME和欧盟的新规范都是以失效模式为主线来编排的。ASME考虑了以下4种模式: (1)防止塑性垮塌。对应于欧盟的“总体塑性变形(GPD)”失效模式。 (2)防止局部失效。 (3)防止屈曲(失稳)垮塌。对应于欧盟的“失稳(I)”失效模式。 (4)防止循环加载失效。对应于欧盟的“疲劳(F)”和“渐增塑性变形(PD)”2种失效模式。 欧盟还考虑了“静力平衡(SE)”失效模式,即防止设备发生倾薄。 文中讨论的塑性分析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防止塑性垮塌和防止局部失效2种情况。 1、极限载荷分析法 在一次加载情况下,结构的失效是一个加载历史过程,即随着载荷的增加从纯弹性状态到局部塑性状态再到总体塑性流动的失效状态。对无硬化的理想塑性材料和小变形情况,结构进入总体塑性流动时的状态称为极限状态,相应的载荷称为极限载荷。此时,结构变成几何可变的垮塌机构,将发生不可限制的塑性变形,因而失去承载能力。 一般的弹塑性分析方法都要考虑上述复杂的加载历史过程,但极限载荷分析法(简称极限分析)则另辟蹊径,跳过加载历史,直接考虑在最终的极限状态下结构的平衡特性,由此求出结构的承载能力(即极限载荷)。它是塑性力学的一个

螺纹的基本要素

螺纹的基本要素:牙型、螺纹的直径、线数、导程和螺距、旋向 (1)牙型 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螺纹牙型。常见的牙型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等。本图所示的是三角形牙型。 (2)螺纹的直径 大径d(D):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直径,是螺纹的最大直径。 小径d1(D1):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直径,是螺纹的最小直径。 中径: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其圆柱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公称直径:代表螺纹规格的直径,一般指螺纹大径尺寸。但管螺纹的公称直径不是指螺纹大径,而是指管子的公称直径。 (3)线数(n) 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在轴向等距分布的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多线螺纹。

(4)导程和螺距 导程(P):沿同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螺距(L):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可见 导程=螺距x线数双线螺纹的导程L=Px 2=2P 普通螺纹的螺距查表可得。 (5)旋向 螺纹有右旋和左旋之分。当螺纹旋进时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右旋螺纹;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左旋螺纹。右旋螺纹由于应用较多,故图纸上不必注明;而左旋螺纹则必须在图纸上注明左旋。

上述五项是螺纹的基本要素,改变其中任何一顶,就会使螺纹规格不同。为了便于设计、制造与选用,国家标准对螺纹的牙型、大径、螺距都作了规定,凡这三项符合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牙型符合标准规定,大径或螺距不符合标准的称特殊螺纹;牙型不符合标准的称非标准螺纹。要使内外螺纹旋合,五要素应分别相同。

校园网设备选型与设计

目录 第一章校园网概述.......................................................................................... - 1 - 第二章校园网设备选型 .................................................................................. - 2 - 2.1校园网设备选型对校园网建设的重要意义.......................................... - 2 - 2.2校园网设备的分类............................................................................... - 2 - 2.3校园网设备选型的原则 ....................................................................... - 2 - 2.4 校园网交换机选择.............................................................................. - 3 - 2.4.1交换机的分类标准 .................................................................... - 3 - 2.4.2交换机的性能参数 .................................................................... - 4 - 2.4.3交换机的网络参数 .................................................................... - 4 - 2.4.4交换机的接口............................................................................ - 4 - 2.4.5其它参数 ................................................................................... - 5 - 2.5校园网路由器选择............................................................................... - 5 - 2.5.1 路由器的分类标准 ................................................................... - 5 - 2.5.2 路由器的性能参数 ................................................................... - 5 - 第三章校园网网络规划与设计 ....................................................................... - 7 - 3.1 大学的背景......................................................................................... - 7 - 3.2 校园网用提供功能.............................................................................. - 7 - 3.3 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 ........................................................... - 7 - 3.4 校园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如下要求............................................. - 7 - 3.5校园网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 8 - 3.6 网络设计 ............................................................................................ - 8 - 3.6.1 目前各主流网络结构概述 ........................................................ - 8 - 3.6.2 千兆以太网技术 ....................................................................... - 8 - 3.7网络总体规划...................................................................................... - 9 - 3.8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 9 - 3.9网络产品定型.................................................................................... - 10 - 3.9.1网络设备中的产品定型 ........................................................... - 10 - 3.9.2校园网络出口设备定型 ........................................................... - 11 - 第四章网络技术介绍 .................................................................................... - 12 - 4.1 VLAN构建........................................................................................ - 12 - 4.1.2 VLAN的介绍.......................................................................... - 12 - 4.1.3 VLAN的作用.......................................................................... - 12 - 4.1.4 VLAN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 ................................................ - 12 -

压力容器设计方法分析对比.docx

压力容器设计方法分析对比 目前我国压力容器设计所采用的标准规范有两大类:一类是常规设计标准,以GB150-2011《压力容器》标准为代表;另一类是分析设计,以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为代表。两类标准是相互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平行的压力容器规范, 绝对不能混用, 只能依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而选其一。 设计准则比较 常规设计主要依据是第一强度理论,认为结构中主要破坏应力为拉应力,限定最大薄膜应力强度不超过规定许用应力值,当结构中某最大应力点一旦进入塑性, 结构就丧失了纯弹性状态即为失效。常规设计是基于弹性失效准则,以壳体的薄膜理论或材料力学方法导出容器及其部件的设计计算公式。一般情况它仅考虑壁厚中均布的薄膜应力,对于边缘应力及峰值应力等局部应力一般不作定量计算,如对弯曲应力。 分析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第三强度理论,认为结构中主要破坏应力为剪切力。采用以极限载荷、安定载荷和疲劳寿命为界限的“塑性失效”与“弹塑性失效”的设计准则,对容器的各种应力进行精确计算和分类。对不同性质的应力, 如:总体薄膜应力、边缘应力、峰值应力等;同时还考虑了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分析, 在设计上更合理。 标准适用范围对比 常规设计标准GB150-2011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且小于35MPa,及真空度高于。对于设计温度,GB150-2011规定为-269℃-900℃,是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设计温度范围, 可高于材料的蠕变温度范围。 " 分析设计标准JB4732-1995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且小于100MPa,及真空度高于。对于设计温度,JB4732-1995 将最高的设计许用温度限制在受钢材蠕变极限约束的温度。 应力评定对比 常规设计标准GB150-2011,采用统一的许用应力,如容器筒体,是采用“中径公式”进行应力校核,最大应力满足许用应力即可。 分析设计标准JB4732-1995的核心是将压力容器中的各种应力加以分类,根据所考虑的失效模式比较详细地计算了容器及受压元件的各种应力。根据各种应力本身的性质及对失效模式所起的不同作用予以分类如下: 一次应力

【精品】螺纹设计基本要素18

精品】螺纹设计基本要素18 螺纹设计基本要素 ——译自SECTION A SCREW THREAD BASIC ELEMENTS OF SCREW THREADS DESIGN from《Inch Fastener Standards 》7th edition IFI 提示: 1948年11月18日,在华盛顿签署的统一螺纹协定奠定了被全球接受的螺纹标准基础。从此,统一螺纹是所有机加工紧固件英制螺纹的标准,并且在全球通用。 本部分介绍了美国乃至全球都认可的统一英制螺纹ASMES准。对各标准做了 适当节选,以适合本书中的所有紧固件。 本部分技术内容精确,很少有原理解释和背景介绍。因此,IFI 认为将本章内容介绍给螺纹基础知识了解较少的“外行”会十分有益。其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螺纹设计的更多特性,帮助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螺纹的正确使用。 螺纹的基本特点 螺纹的作用是给予紧固件支撑和传递载荷的能力。 在设计和制作螺纹时,要考虑的几何特性和尺寸特性有超过125 项之多。但是,工程师们只要熟悉其中的30 种左右,就能通晓各种螺纹并了解其性能。参见图1、图2和图3(A,1,A,2和A,3页)。另外,A,40和A,41页中图也有助于对本文的理解。 螺纹是在圆柱体外表面或内表面上以螺旋线形式出现的等截面的牙面。在圆柱体上的螺纹称作直螺纹或圆柱螺纹。在圆锥体或圆锥截体上的螺纹称作圆锥螺纹。外螺纹指螺栓、螺丝和螺柱的螺纹,内螺纹主要指螺母和自攻孔内的螺纹。 轴向截面内的螺纹结构称作螺纹牙型(轮廓),它由牙顶、牙底和牙侧三部分组成。螺纹牙顶在牙的顶部,牙底在底部,牙侧连接牙顶和牙底。原始三角形是指螺

饲料机械设备的选型原则

混合后的粉状饲料经制粒,可使饲料的营养及食用品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制粒不仅适用于畜禽饲料,更适合于水产及特种饲料。由于饲料原料的品种、组分不同,成品规模不同,对制粒设备的性能、结构参数等亦有不同的要求。制粒工序中一般都配有制粒、冷却、碎粒及分级等设备,有的还配有油脂喷漆系统。上述几种设备的选型原则如下: 1、制粒机饲料厂使用的制粒机有环模和平模两种。平模更适合于粗饲料的制粒,因此仅对环模制粒机作以说明。由于环模制粒机的工作原理大体相同,选型时对其性能的评定主要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操作方便程度、结构参数的选择、加工手段、制造水平、零部件选材、进货渠道及控制功能等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2、冷却器冷却是为了制粒后产品能保持较好的贮藏性能,是制粒后不可缺少的程序。长期以来,制粒以后冷却采用错流式冷却,虽然能满足使用要求,冷却颗粒温度小于7oC但在操作时如不慎就容易达不到标准。因此,近期出现的逆流式冷却器是冷却原理较为合理的机型,因对流式热交换系统最为完善和合理。 3、碎粒机碎粒可节约动力消耗,提高畜禽的消化吸收率。目前碎粒机几乎全部采用辊式碎粒,其性能主要通过对机器的结构合理性、结构参数、工艺参数、加工水平来评定。辊径大压力大,容易击碎。压辊齿形有两类,一类是交叉的斜齿,而且以锋对锋为宜,齿数不宜过多,这就减少出粉率;第二类是直齿与斜齿组合,这种组合处分率亦较少,但这两类齿形排列都能满足使用要求,出粉率应控制在3%以内。但从实际使用出发,调节两辊的距离十分重要,否则在两辊距离不等情况下工作,产品不均匀,可以在调节手轮处设有表尺以便于操作。另外选型时必须注意碎粒机的进口尺寸,要与冷却器出口完全吻合,否则将增加出粉率。 4、分级筛碎粒后物料经分级后除去其粉料部分,以保证物料具有纯粹的小颗粒,使喂养效果达到最佳。现有分级筛主要有振动分级筛、回转振动筛,两者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振动分级筛应根据物料的性质、流量来调整筛体的振幅,以达到最佳效果。回转振动筛由于筛面距离较长,所以分级效果较好,亦是常用设备之一。总之,这两类机型均能达到使用要求,分级效率可达到98%~99%以上。 5、熟化熟化是为了提高饲料的糊化度,改善颗粒饲料的耐水性所设置的工序,同时亦可改善制粒性能及食用品质。熟化工艺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后熟化工艺所选用带蒸汽添加系统及夹套保温装置的熟化稳定器,使料温保持在80oC~90oC颗粒在机内可保持20~40min(可调),使颗粒中的淀粉糊化或能成网状结构,这就能满足耐水性达6min以上的要求。 6、挤压(膨胀)器、膨化机挤压膨胀器与膨化机工作原理极为相似,主要是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相差较大,如螺杆压缩比,1.05~1.2:1挤压室内稳定为120oC~130oC挤压腔内工作压力为9.8×10-5~4.9×10-6Pa.有害因子的破坏率在80%~90%以上,淀粉部分的糊化度为85%~90%. 另外螺杆合螺套的材料是否合金钢,加工手段是否合理、先进,热处理后性能如何,这些参数与使用效果有着直接关系,不可忽视,必须了解。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8783705.html,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作者:王艳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5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指出分析设计方法虽然相对复杂,但较常规设计方法更安全更经济,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方法的应用及各种功能软件的使用它将 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pressure vessel design methods and points that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more economical,but saf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关键词:压力容器;常规设计;分析设计 Key words: pressure vessel;conventional design;analysis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H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66-01 压力容器是化工、冶金、轻工、纺织、机械以及航空航天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承压设备。尽管各类压力容器设备功能各异、结构复杂程度不一,但一般可将其分解为筒体、封头、法兰、 开孔、接管、支座等部件。 压力容器及其部件的两种设计方法分别是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常规设计是以弹性设计准则为基础,以壳体的薄膜理论或材料力学方法导出容器及其部件 的设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均以显式表达,给出了压力、许用应力、容器主要尺寸之间的关系。它包含了设计三要素:设计方法、设计载荷及许用应力,但这些并不是建立在对容器及其部件进行详尽的应力分析基础之上。如容器筒体,是采用“中径公式”(根据内压与筒壁上均匀分布的薄膜应力整体平衡推导而得),一般情况它仅考虑壁厚中均布的薄膜应力,不考虑其它类型的应力,如对弯曲应力,只有当它特别显著、起主导作用时才予以考虑。实际上,当容器承载以后器壁上会出现多种应力,其中包括由于结构不连续所产生的局部高应力,常规设计对此只是结合经典力学理论和经验公式对压力容器部件设计做一些规定,在结构、选材、制造等方面提出要求,把局部应力粗略地控制在一个安全水平上,在考虑许用应力时选取相对高的安全系数,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因此,常规设计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 工程实际中我们用常规设计的观点和方法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无法解释,因为常规设计只考虑弹性失效,没有去深究隐含在许用应力值后面的多种失效模式。

2020年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大纲

(情绪管理)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大纲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核大纲 (2012) SummaryofCheckingContentforDesignerandApproverofPressu reVesselDesign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2年02月20日 目录 第壹章总则 (1) 第二章常规设计审批人员考试内容 (1) 第三章分析设计人员考试内容 (4) 第四章附则 (5)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则 第壹条为规范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资格考试工作,依据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颁布的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规则》(2012),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A、C、D类压力容器设计(以下称常规设计)审批(含审核、审定人)人员及SAD类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以下称分析设计)设计人、审批人的考核工作。

第二章常规设计审批人员考试内容 第三条A、D类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考试内容: (壹)理论考试要求: 1.应熟悉压力容器设计关联的基本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结构、力学基础、设计计算方法、热处理、腐蚀、焊接、无损检测等; 2.应熟练掌握压力容器设计关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文件;3.能够正确解决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常见的实际工程问题; 4.熟悉且及时掌握压力容器行业关联的标准信息 (二)关联的安全技术规范文件: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等 (三)关联的标准规范: GB150.1~GB150.4《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 GB50009《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JB/T4710《钢制塔式容器》

螺纹的基本要素

. 螺纹的基本要素:牙型、螺纹的直径、线数、导程和螺距、旋向 (1)牙型 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螺纹牙型。常见的牙型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等。本图所示的是三角形牙型。 (2)螺纹的直径 大径d(D):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直径,是螺纹的最大直径。 小径d(D1):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直径,是螺纹的1最小直径。 中径: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其圆柱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公称直径:代表螺纹规格的直径,一般指螺纹大径尺寸。但管螺纹的公称直径 不是指螺纹大径,而是指管子的公称直径。 (3)线数(n) 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在轴向等距分布的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多线螺纹。 ;. .

(4)导程和螺距 导程(P):沿同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螺距(L):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可见导程=螺距x线数双线螺纹的导程L=Px2=2P 普通螺纹的螺距查表可得。 (5)旋向 螺纹有右旋和左旋之分。当螺纹旋进时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右旋右旋螺纹由于应用较多,故图纸。左旋螺纹;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螺纹上不必注明;而左旋螺纹则必须在图纸上注明左旋。 ;. . 上述五项是螺纹的基本要素,改变其中任何一顶,就会使螺纹规格不同。

国家标准对螺纹的牙型、大径、螺距都作了为了便于设计、制造与选用,规定,凡这三项符合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牙型符合标准规定,大径或要使内外螺螺距不符合标准的称特殊螺纹;牙型不符合标准的称非标准螺纹。纹旋合,五要素应分别相同。 ;.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一、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可归纳如下: (1)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要求进行设计。 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产量往往有一定范围,设计产量在该范围之内或略超出该范围,都应认为是合适的;但如限于设备选型,设计达到的产量略低干该范围,则应提出报告,说明原因,取得上级同意后,按此继续设计。 对于产品品种,如果设计考虑认为计划任务书的规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不适当之处,也应提出报告,阐明理由,建议调整,并取得上级的同意。例如,某大型水泥厂计划任务书要求生产少量特种水泥,设计单位经过论证,认为大型窑改变生产品种,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不合理,建议将少量特种水泥安排给某中小型水泥厂生产,经上级批准后,改变了要求的品种。 窑、磨等主机的产量,除了参考设备说明和经验公式计算以外,还应根据国内同类型主机的生产数据并参考国内外近似规格的主机产量进行标定。在工厂建成后的较短时期内,主机应能达到标定的产量;同时,标定的主机产量应符合优质、高产、低消耗和设备长期安全运转的要求,既要发挥设备能力,但又不能过分追求强化操作。 (2)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工厂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确定以后,整个工厂设计可谓大局已定。工厂建成后,再想改变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将是十分困难的。例如,要把湿法厂改为干法厂,固然困难;要把旧干法厂改为新型干法厂,也非易事。例如,为了利用窑尾废气余热来烘干原料,生料磨系统也得迁移,输送设备等也得重新建设,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某些条件下就不一定可行。 在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时,应尽量考虑节省能源,采用国内较成熟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