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翻译大家

鸠摩罗什

后秦僧人(344-413),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

大师。梁启超称之“译界第一流宗匠也”。

修正以往译本,删繁就简,灵活处置,以适应汉语表达。

罗什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译经论的质量,不论在语言的精美上,还是在内容的确切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翻译文体上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更加重视译文的文体和意蕴,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同时又避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文质兼顾,开创了全新的佛经体例。

创设许多佛教的专用词汇,从而引入了新的文体和语法,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开设译场。

译经方法:

1.推崇意译

罗什的意译原则,最早实践了“信”、“达”、“雅”三项翻译标准。他译经时紧跟原文的意旨,对原作或增或减,务在达旨。僧肇评他译的《维摩诘经》“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即是“信”;“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即是“达”;在“信”、“达”之外,罗什还要求译文雅正,以便阅读。

他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2.删繁就简

罗什临终向众僧告别时说:“自以暗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300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存其本旨,必无差失。

3.摒弃“格义”

在罗什之前的译者,往往以中国玄学唯心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佛经,因此经常借用玄学名词来译佛学概念,释道安反对这种“格义”的方法,罗什译经则完全摒弃“格义”,付出不少心血去创立佛教专用名词。

罗什在翻译时,通过采用汉字音译等方式,重新定名,改掉了以前译本中直接援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概念术语,从而避免了理解上的歧义,基本上还了佛典的本来面目,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作。

“秦言谬者,定之以字义”——新造词语来表达原典的意义,无法翻译的就用音译。

其翻译的《法华经》被宋僧赞宁誉为具有“天然西域之语趣”。

贡献:

对文体的改革;通俗化,口语化,又富含文学色彩;韵文部分的翻译;韵散结合;音译;提倡译者署名,以负文责;订正“旧译”;

首次将印度佛学经典按照原本直接介绍进中土;

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为佛经四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不但要译出原意,同时力求文字通俗化,兼富优美文学色彩,推翻道安认为应以古朴文体为本的理论;

彦琮

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彦琮一生共译经22部,约达万卷。

他每译一经,必制序,述事于经首。为了给译者制订规范,他以多年实践经验,论定了翻译外藉的楷式,有“十条八备”之说。此外,彦琮还著有《天竺记》、《西域传》、《大隋西国传》等著作。彦琮的著作和译文,繁荣了东西方佛教界,促进了东西方佛教界的交流,尤其是在西南诸国传播了中国的文明和文化,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1、彦琮的翻译思想不是通过译经序言,而主要是通过《辨正论》反映出来的。他在文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即宁可质朴,也要把道理表达清楚,不要因讲求技巧而有悖原义,表明他坚持忠实第一,倾向于直译。

2、《辨正论》在中国古代译论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八备”、“十条”说,使得研究视角从译文转移到译者身上。“八备”、“十条”说从学问和道德修养两大方面对译者提出了全面而严格的要求,可以说为道安的“三不易”续上了一个治本的对策。

所谓“八备”,是指做好佛经翻译工作必须具备的八个最基本条件:

(一)“诚心爱法, 志愿益人, 不惮久时, 其备一也。”即要求译经人诚心诚意接受佛法观点,立志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业, 不怕花费长久的时间。

(二)“将践觉场, 先牢戒足, 不染讥恶, 其备二也。”要求译经人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别人讥 笑厌恶。

(三)“鉴晓三藏, 义贯两乘, 不苦暗滞, 其备三也。”要求译经人对佛教经典有渊博知识, 通达大小乘经论的义旨,不存在含糊疑难的问题。

(四)“旁涉坟史, 工缀典词, 不过鲁拙, 其备四也。”要求译经人通晓中国经史, 具有高深的文学修养,文字表达准确,不疏拙。

(五)“襟抱平恕, 器量虚融, 不好专执, 其备五也。”要求译人心脑宽和, 虚心好学, 不固执己见, 不武断专横。

(六)“耽于道术, 淡于名利, 不欲高炫, 其备六也。”要求译经人刻苦钻研学问, 不贪图名利, 不奢望高贵职衔。

(七)“要识梵言, 乃闲正译, 不坠彼学, 其备七地。”要求译经人精通梵文, 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 不失梵文所载的义理,但又不能拘泥于梵本格式。

(八)“薄阅苍雅, 粗谙篆隶, 不昧此文, 其备八也。”要求译经人对中国文字学具有一定的修养, 熟悉文字的使用, 保证译文通畅典雅, 忠实谁确。

第一、五、六这三条, 特别泣重翻译人员的思想修养, 可谓深探本原。“八备”的核心是要求翻译力求忠实, 而要做到忠实,译者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一定的汉、梵文的修养和造诣。

“十条”即:“字声一,句韵二,答问三,名义四。经纶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九,异本十”这些翻译原则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语言、文字和音韵知识,也涉及了佛家弟子的基本能力和专业修行。

马建忠(1844-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太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四哥马相伯是震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创办人。1877年(光绪三年),他通过了巴黎考试院的文科和理科考试,成为第一个取得法国高中会考毕业证书的中国人。一位“善古文辞,尤精欧文,英、法现行文字以至希腊、拉丁古文,无不兼通”的学贯中西的新式人才。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为连夜赶译俄国发给清政府的一封七千字的长电,他因身体过于疲惫,引发热疾而终。

主要著作:《适可斋记言记行》、《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马氏文通》,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全书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中国翻译的五个时期:

1.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欧洲宗教、哲学、科学等“西学”)

3.鸦片战争至五四前(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

4.五四到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马列主义思想和世界文学的传播)

5.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科学、文学,教育)

马建忠的翻译原则——善译

历史背景:

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冬向清政府上书《拟投翻译书院议》,明确指出翻译对中国反抗外国欺辱并最后战胜外敌的重大意义。中已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

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

第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

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

第三、译文和原文毫无出入。

现代翻译理论的等值原则与善译:

等值原则:指译文与原文之间,在语符、语义、语用三层次上求取最大程度的对等,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一样尽可能感受到相同的效果。

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语符等值(直译)

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语义等值(意译)

译文和原文毫无出入。——语用等值(修辞层)

善译与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等效”论十分相似。

学者对其评价:

1984年,译审兼作家罗新璋先生撰文道:“有文章说,严复是近代第一个探讨翻译理论的人,此说不甚确切。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写于1898年,而早在1894年,马建忠在《拟设翻译书院议》中已提出善译的问题”。

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论中国翻译的定位时说:“从徐光启、马建忠、严复、梁启超、林纾开始,翻译就被视为救民族与危难的文化战略武器”。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1997)“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代表作:《围城》《管锥篇》《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

钱钟书“诱”“讹”“化”的翻译思想:

“诱”:翻译在文化领域所起的作用,即诱导人认识外国文学。所谓“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钱钟书认为,“媒”和“诱”所指的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我们去了解外国的作品,去阅读外国的作品。“讹”:主要指的是翻译作品中的“讹错”。译文和原作之间总是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理解或与原文风格不符。对于“讹”,钱先生总结如下“一部作品读起来很顺畅容易,到翻译就会出现疑难,而这种疑难常常并非翻翻字典所能解决,不能解决而回避,那就是任意删节的”讹“,不肯躲避而强解,那又是胡乱猜测的“讹”。翻译既是“发现之杖”,又是“发现之障”。译文是引领读者进入另一语言文化的助手,然而,也可成为认识另一种语言文化的障碍。

“化”: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化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算得上“化境”。

“化境说”

“化”即是转化(conversion),即将一国文字转化成另一国文字;

“化”即是归化(adaption),将外文用自然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

“化”即是化境。也即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致依然故我”,这与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和以译莎士比亚名闻遐迩、成绩卓著的朱生豪的“保持原作之神韵”有异曲同工之妙。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钱钟书指出:“译事之信,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为饰达。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支,严于此,尚未推究。雅之非润色加藻,识者就多;信之必得意忘言,则解人难索。译文达而不信者有之矣,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

按照钱钟书的理解,“信”、“达”、“雅”是一个系统整体,不可分割,其中“信”处于统摄全局的地位,它包含“达”与“雅”。达是“信”的必要条件,译文没达到“达”就不可能忠于原作;而“雅”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化”的意思。

以诗译诗:

钱钟书提倡以诗译诗,“以韵语译韵语”。

译诗历来被看作是困难的,正如钱钟书指出的,“诗者,艺之取资于文字者也。文字有声,诗得之以侔色揣称者,为象为藻,以写心宣志者,为意为情。及夫调有弦外之遗音,语有言表之余味,则神韵盎然出焉。”

钱钟书在对翻译问题进行讨论与实践操作中,一方面大量吸纳现代西学的成果,通过自己的阐述跻身于中西对话的前沿,另一方面又突破了西方译学研究中语言学派有关论断的桎梏,没有拘泥于西方阐释学理论关于语言即存在、语言即本体之类的玄言思辨,而是深具卓识地将中国传统训诂与阐释学理论相融合,突出了具有中国特征的文艺美学标准。借助翻译,钱钟书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学科、语言等各种界限,打通了整个文学领域,探索了中西文学共同的“诗心”和“文心”,而且为影响研究、阐发研究、科际整合、译介研究等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1747-1814)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后在爱丁堡大学担任历史教授。1770年,他改行当律师,但他一直酷爱文学和翻译。除《论翻译的原则》外,泰特勒还撰写过许多历史书籍,翻译过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作品。当著名的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瓦尔特·司各特仍是爱丁堡的一个青年见习律师时,泰特勒则已是爱丁堡学派的成员了。他多次在爱丁堡皇家学会里宣读有关翻译和作诗的论文,后汇集成册,取名《论翻译的原则》。正式出版之前,书稿就对爱丁堡的青年一代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收集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方面,司各特也无疑受益于泰特勒。

Tytler首先给“优秀的翻译”下了定义,认为在“优秀的翻译”中,”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原作的有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强烈的感受”。泰特勒根据这个定义提出翻译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

Firs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s; Second,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hird,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摘自:《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

首先,泰特勒认为,译者要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就必须精通原作的语言,并十分熟悉所译题材,此二者缺一不可。在原文意义暧昧不明和含有歧义时,译者须运用自己的判断力,选择与上下文连贯或与作者常用的思想方式和写作风格最相符合的意义。仿效原文的隐晦或暧昧是一种错误,对多义词做出多种解释则是错上加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有略加增减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

其次,依据泰特勒的第二原则,译者须具备很快辨认原作风格特色的本领。译者必须明确地判断出原作风格是属于哪一类,是严肃、高雅、活泼、顺畅、华丽、考究和朴素无华之中的哪一类,并在译文中再现原作风格。译者鉴赏能力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译作歪曲原作形象,哪怕他对原作的意思了如指掌。

假使原作是用译语写作,作者会以怎样的风格和手法表现自己呢?“A translator ought always to figure to himself, in what manner the original author would have expressed himself, ha d he writte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of the translation.”

–摘自:《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

译者在模仿原作者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其中最主要之点在于原作语言和译作语言各自的特点,如英语无法照搬拉丁语与法语表意的简洁等。

第三原则是翻译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译者与画家皆在模仿,但各自模仿的程度不尽相同。临摹一幅画,画家可以使用与原作相同的颜色,注意如何模仿原作的笔法和形态。只要模仿得当,临摹本可具有原作的一切特征,真假难辨。然译者的工作完全不同。使用的不是与原作相同的色彩,但得使“画面”具有与“原作”相同的力量和效果。译者不能照搬原作的笔法,而必须用自己的笔法来译出完美的“临摹本”。越是仔细摹拟,越不能表现出原作的流

畅和神采。要使译文兼具忠实和文采,译者就“必须既用原作者的灵魂,又以他自己的发音器官来说话”。但是,译者在把原作的流畅笔触移植到译文中时,还需要有正确的鉴赏力,才不至于流于放纵。

If the order in which I have classed that three general laws of translation is their just and natural arrangement, which I think will hardly be denied, it will follow, that in all cases where a sacrifice is necessary to be made of one of those laws to another, a due regard ought to be paid to their rank and comparative importance.

---Tytler

“要忠实于原作思想,往往需要偏离原作的笔调,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笔调而偏离思想,已不能只顾译作文笔的流畅和优雅而牺牲原作的思想和笔调。”

优秀译者的标准:

译者须具备类似于原作者的才华,最优秀的译者能够使用原作者所用的题材进行创作,但这不等于说,译者非得完全等同于原作者不可。例如,翻译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的作品时,译者不必是一位西塞罗式的大演说家,也无需具有与西塞罗同等的哲学天才。但是,译者必须能够明确判断西塞罗作品的全部价值,细心领悟他的思维、推理,满腔热忱地品味他的作品的全部美感。

Tytler的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和系统。他的某些观点现在虽已过时,有的甚至在当时就遭到了各种反对,但其翻译三原则却一直为不少人奉为圭臬。其理论不仅是英国翻译理论试,也是整个西方翻译理论史上的一座非常重要的丰碑。

Edwin Gentzler 埃德温·根茨勒

1973年,埃德温·根茨勒在俄亥俄州凯尼恩学院获得第一个英语文学学位。1974-1977年,根茨勒在德国的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德国研究。1990年,根茨勒在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范德比尔大学获得比较文学的博士学位。1994年,他开始在麻省阿默斯特大学的比较文学系工作。教学期间,他开展了有关翻译技巧,翻译研究,翻译及后殖民理论,比较文学的通识教育等多方面的讲座。他还建立了翻译中心,把曼弗雷德,阿克塞尔·斯查尔兹,赫尔加·诺瓦克等人作品和思想翻译成为英文。此外,他还是“美国口译和笔译研究协会”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埃德温·根茨勒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根据二战至90年代初期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美国翻译培训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注重文学作品的翻译,其指导思想是翻译是一门艺术,培训班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学、语言和诠释的认识和理解,进而通过翻译经验的交流提高翻译技艺和水平。里查兹、庞德和威尔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

里查兹(I.A. Richards)曾在哈佛大学创办阅读培训班,为翻译培训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翻译培训班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达成正确而统一的反映和体验,并用完美的口、笔译形式再现或阐述这一体验。其理论前提显然是文学作品有一个终极的、统一的意义。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人们就能准确地理解原文。翻译培训班的任务就是制定若干条款和程序,排除一切妨碍正确理解的障碍。

庞德(Ezra Pound)认为文学作品刻意塑造的是形象,而非内容或意义。在翻译中译者应注重的不是所描写的事物,而是描述的过程和语言的形式与能量(energy)。译者如同艺术家、雕刻家和书法家,应精确地再现细节、词语、片段和整个意象。作品真正的灵魂常常蕴藏于

“一瞥或一瞬之间” 。

威尔(Frederic Will)认为文学作品是表现自我、统一而连贯的形式,能赋予我们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语际交际和翻译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的体验和情感有一个共核。在翻译中他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在诗歌翻译中,有天赋的翻译家即使不精通原作的语言也同样可以再现原作的精髓与本质。他认为,所谓精髓和本质就是作品的能量和冲量(thrust),译文不仅是原作的补充和延伸,而且使原作获得新的生命,勃发出新的生机。美国翻译培训派对人类主观无意识的研究、强调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转换(creative transposition)、注重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在译文忠实的标准问题上提出的新颖观点” 等,都对其后的翻译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

翻译科学派(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亦称翻译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学派、交际理论派和俄国语言学派。从历史发展来看,翻译科学派是对施莱尔马赫、洪堡等语言学和翻译观的批判继承,但从更直接的原因看,则是对翻译培训派重实践、强调译作品位与文学价值、注重美学经验而缺少系统化理论的反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布龙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等为翻译科学派提供了理论根据。

卡特福德(J .C.Catford)于一九六五年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首次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来探讨翻译的性质、类型、方法、条件和限度,并运用层次、范畴以及级阶等语言学概念来论述语际转换的根据,提出翻译对等只能是话语对等和功能对等,开辟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

奈达(E.A. Nida)于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先后发表了《翻译科学探索》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两部著名的翻译理论著作,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应用于翻译的理论研究,大胆地提出核心句的概念,并试图建立一种最有效、最科学的三阶段翻译转换模式:1)将原语句子简化为意义最清楚的核心句(原语深层结构);2)翻译核心句(译语深层结构);

3)将译语核心句转换成译语表层句子。此外,奈达将语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信息论、交际理论也引人翻译研究,提出极有影响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标准,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德国的翻译理论家威尔斯(Wilss)以描述语言学和生成语法为基础,批判的继承了施莱尔马郝和洪堡的语言观,提出翻译应该是一门认知性、解释性和联想性科学,其理论模式必须“客观”“程序方法不受价值观念影响。他断言翻译是语际交际过程,并对翻译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界定;详细探讨了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并对语言学、交际学和翻译学三种等值进行了经验性描述。除上述三位翻译理论家以外,德国的卡德、英国的斯坦纳、法国的穆南以及俄国的费道罗夫均从语言学的理论中吸取营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一很明显,翻译科学派虽然承认翻译是技巧,是艺术,但他们始终认为翻译首先应该是科学,可以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描写,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使之公式化。

早期翻译研究派(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发韧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派的理论家认为,无论是语言还是从文学方面着手的传统的翻译研究都已日益显露出固有的局限性,而奈达将乔姆斯基深层结构引入翻译研究结果似乎也不能令人满意。翻译研究派借用了俄国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论成果,以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翻译中文学作品的主题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作品的“文学性” ,而文学性往往是通过作品的表层结构特征体现出来。同时,翻译研究派还认为,翻译研究应从狭隘的原文和译文内部关系扩展到翻译的外部关系—社会历史因素。

利维(Jiri Levy)是捷克翻译理论家。他以布拉格学派雅各布森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将翻译方法论建立在符号学和诠释学原理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作品的文学性可以通过作者的独特的风格形式转换而来,而文学的表层特征或作者的风格都可以分割成独立的成

分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另一种符号系统的风格特征来替代,产生出艺术性、文学性基本一致的译文。利维一反重内容、轻形式的传统翻译观念,使结构形式特征成为翻译中头等重要并必须刻意追求和再现的因素。他认为忠实与创造是统一的,译者有权做适当的调整,其理论促进了翻译研究派雏形的形成。

霍姆斯(J,Holmes)是翻译研究派的创始人,其著作《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1972)是该派的成立宣言。他首先认为翻译理论应产生于对翻译过程的科学描述,再将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诗歌翻译可被视为一种元文学,它既是对原作所进行的评价和阐释,同时自身又是崭新的、独立的文学作品。翻译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译文与原作作为两种文学自足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译文与译入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对等或忠实。

比利时学者列费维尔(A.Lefevere)反对传统翻译研究的文学、语言学两分法,认为这两种翻译模式并不相互排斥。翻译不仅仅是意义跨文学的共时转移,同时也是翻译标准的历时嬗变。他归纳出七种翻译方法,详细论述了各种方法的利弊得失(Gentzler,1993:94)。翻译中完全的等同是不可能的,译者必须做出抉择。

布罗克(R. Van den Broeck )与列费维尔一样,反对传统翻译的对等论,希望在皮尔斯的符号学、史蒂文森的哲学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等值观,并认为对等只能是功能和交流价值的近似。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从女权主义运动的理论出发,将翻译中原作与译作的两极关系视为社会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反对将原作(男性)看做主导性的,将译文(女性)看做从属性的,认为翻译应该是双向的。

多元体系派(Polysystem Theory)翻译理论产生于早期翻译研究派,是翻译研究派合乎逻辑的延伸与发展。多元体系派这一名称由佐哈尔于七十年代首先提出,最终成为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以色列学者翻译理论与思想的旗帜。多元体系派与翻译研究派一样,认为应将翻译的理论概念置于更大的文学、社会和文化的框架之中来考察,必须在截译研究中引进文化符号学。翻译研究派与多元体系派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翻译的一对一的等值关系,而后者则认为接受文化的社会和文学标准决定了译者的美学假设,因而影响着翻译的全过程多元体系派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家,特别是通加诺夫的观点,认为文学与超文学世界可以划分为多层结构系统,文学作品是一个系统,社会环境又是另一个系统,它们相互联系,辩证地相互作用,共同协调某一特定形式因素的功能。

佐哈尔(Itama Even-Zohar)创立的术语“多元体系”是指在一定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主要和次要的文学系统,而高雅文学在其中又居于重要地位。在研究翻译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时,他指出,翻译文学并非在所有国家均处于无足轻重或边缘的地位。翻译文学作品不仅引进新的思想,而且还提供新的形式和模仿的样板。如果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中处于次要地位,译者就常常牺牲原作的形式,竭力使译文与接受文化的现行标准保持一致。

图里(Gideon Toury)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现翻译抉择的文化制约规律。波波维奇认为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的迁移( shift)主要体现在美学原理的差异上,而图里认为文本之间的迁移与美学和语言学关系甚微,大多数作品的选择源于意识形态。许多译文虽只是部分与原作等值,并且不符合现有的翻译理论,但仍被目标文化广泛接受,这是目标文化的文化策略与价值观念所致。

翻译既为目标文化带来新的信息和陌生的形式,又因文化标准的改变使原文结构发生迁移。忠实的标准因此只能是相对的,翻译理论的主要任务不是评定译文,而是阐述译文形成的过程,发现目标文化系统的文学趋向对译文的影响。在图里之后,巴斯奈特、列费维尔和廷莫科等转向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超文学的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列费维尔应用“折射文本” ,即为特定读者而专门处理过的文本,来研究“意识形态的影响” ,并深人研究诸如鼓励、宣扬,或阻止、审查等社会行为对文学转型的作用。

解构主义翻译派(Deconstruction)又称翻译创新派。解构主义派反对传统的翻译观,认为文本的结构与意义既不确定,又难以把握,反对翻译中原文戏革文的两极划分,反对原文是主人、译文是奴仆的观点,认为原文与译文处于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之中。翻译的目的不再是追求等值或同一,而是更注重原文与译文的相互关系以及译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

福科(Michel Foucault)认为,由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差异、不确定和变化性,语言本身并不和谐统一,而是存在着种种差异、矛盾和歧义。人们对作品的理解有赖于作品的历史性----即不同时期对该作品的注释的积累。每个作家的作品“都在修正我们对过去的观念,正如这些作品将修改我们对未来的观念一样” 。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不同的理解不断地、反复地修改和重建原文。译者因此绝对不是,也不应该是被动、消极的模仿者。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认为人类的命名和概念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不能用来完整地再现语言,只能用语言自身的变化来说明语言本身。他认为语言与观念的局限约束了人的思维,必须努力消解这些局限。其次,他否认原文和译文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主张翻译是用其他语言的思维来解释我们自己,翻译中应使用陌生化的手法,使用陌生的词汇和结构,打破读者现有的观念类型,使译文达到原语作品可能产生的效果。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理论基石是他杜撰的术语“分延(differance)” ,即区分(differ)和延搁(defer)的结合。德里达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差异难以弥合。意义在差异中扩张,文本在差异中生存和发展。由于符号的意义总是随着其他符号即文本网络和空间上的区分与实践上的延搁暂时得以确定,因而词、句、段、文本均不可能有终极意义和不变的内核,文本是开放的,是存在多种意义可能性的系统,无论多么权威的译本都无法穷尽原文的意义而将原文封闭起来。原文和译文犹如一只花瓶的碎片,如能将相互吻合的碎片粘合起来就可形成完整的花瓶。这就是本杰明所说的纯语言。翻译不仅产生新的译本,同时也是对原文的修正与补充。它是原文赖以生存的条件,并以纯语言得到发展。“译文的价值取决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或强调程度” (蒋晓华,1995:66)。翻译中出现的不纯、失误以及图式分解过程的明朗化都与分延过程相平行,对翻译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哲学的思考。换言之,德里达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在于翻译或可译性的命题”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深化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扩大了原文的意义域,解放了译者的思维方式,调动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应该看到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带有纯理论的研究倾向,缺少相应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的研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从翻译美学角度对比分析《声声慢》译本

从翻译美学角度 对比分析《声声慢》英文译本 姓名:邢娜 学号:2120111442

从翻译美学角度对比分析《声声慢》英文译本 姓名:邢娜 学号:2120111442 摘要:诗歌是人类文学殿堂的瑰宝,是最为纯粹的文学形式。古诗英译不能仅仅 满足于忠实对等,更要在目的语中再现美感。本文从讨论翻译美学和翻译学“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出发阐述了诗歌翻译美学,并在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基础上,对美国肯尼思.雷克斯罗斯、我国许渊冲和徐忠杰的三种英文译 本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诠释了翻译诗歌美学,并对比总结出“三美原则” 在译作中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声声慢》,翻译美学,“三美”,译本,艺术 第一章李清照与《声声慢》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著名学 者李格非之女,自幼博通诗书。她写的词风格清新,语言明白如话,在艺术上独 有成就,曾被称为“易安体”,被目为婉约派正宗,对词的看法相当保守。其词 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苍凉沉郁,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声声慢》,中国文学史上的“叠音绝唱”,是李清照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 所作的词,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一共用了九次叠音,尤其是开篇七叠连用,音凄情苦,自古以来令人哀伤叹绝。 李清照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此首《声声慢》是她晚年的 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此时正值外敌入侵,她在故乡山东的房子也被敌兵付 之一炬。丈夫已病死,而夫妻二人费尽半生心血所收藏的金石文物也在慌忙避难 过程中丢失殆尽。作者当时已经年近五十,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于是在深秋的某一天,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

翻译

翻译的概念 翻译是一项形式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项意义深刻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当代翻译界对翻译的定义版本多样,但核心内容却不离其宗: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通过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让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相互了解,彼此沟通。 中外翻译家对翻译的理解大同小异。 张培基认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李运兴认为: 翻译是译语篇传达原语语篇的信息,以实现原语语篇及译者的交际目的。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则把翻译定义为“Translating consists of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and second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就是用译入语复制出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 总的说来,翻译是从译入语里找原文信息的对等语。这种寻找对等语的活动除了首先考虑表层结构意思和深层结构意思外,还涉及到寻找对等语的传递风格和文化信息。

翻译过程 翻译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原文的理解与译文的表达。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表达;表达是翻译的关键,是理解的具体化和深刻化。 翻译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一般来说,英译汉时应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词义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行文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否则,就会理解不准确。翻译的过程是不断妥善理解两种不同语言文字互不一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对句子的理解包括对词语的意义、语法结构、逻辑关系、上下文关系等的理解;待到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译好以后,还要通读原文,领略大意,抓住全文的主题思想,细细琢磨原文,明辩语法,弄清关系,辩明词义,才能确切表达原文思想。 理解原文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一个语文辨认、语法分析、逻辑分析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译者在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知识,写出语言规范、语句通顺的译文。不少译者以为译语是自己的母语,使用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而往往忽视翻译中表达的重要性。其实,英语转变成汉语机制应该不同于汉语转换成英语,英汉在表达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人在讲汉语的环境中生活,受汉文化的影响,具备重形象、重直觉、重整体的思维方式;而英语是中国人的外语,是具有重理性、重逻辑、重个体的思维方式的英美等西方人的母语。翻译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者的英汉语言能力。

翻译概述

翻译概述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要求: 1.至少到课(Attendance)12次 2. 作业、发言: 二选一 3. 出席期末考试 翻译课的目的: 翻译技巧、技能:匠人,只能糊自己的口 翻译视野:工程师,小康生活 翻译的人生境界: 顿悟,带来的人生境界的提升, 翻译家、译论家、艺术家 内圣外王 1、沟通漏斗 2、请列举5 - 10名古今中外翻译家及其译作 3、翻译有多少义项?

巴别塔:翻译起源的神话 语言与翻译的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答案:上帝是翻译的本体。 结论:翻译依然神圣。Translation: still holy. 一.翻译的定义(Definitions to translation) 金圣华:翻译就像一座桥,桥两端,气候悬殊,风光迥异。两端之间,原隔险峻山谷,湍急溪流。两旁的人,各忙各的,世代相传,分别发展出一套不同的习俗风尚以及语言文化来。 有一天,这不同的文化习俗的人,忽然想要跟对岸打个招呼。怎么办?要渡过峡谷,不得不起一座桥…… 1.Peter Newmark: Translation is the rendering of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ay that the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 2.Eugene Albert Nida: 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meaning. 3.王宏印: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活动,就是把用一种语言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的再造出来的活动。因此,无论是口译或笔译,翻译都是一种精神产品的再生产过程,是通过翻译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来完成的。因而,翻译是沟通人类的思想感情、传播知识文化、促进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许钧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5.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by which the chain of signifiers that constitutes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is replaced by a chain of signifier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ch the translator provides on the strength of an interpretation. 在现代的话语语境中,本质、结构、同一、真理享有殊荣,是形而上学思维的绚丽之花;后现代时代,个体、差异、语言则成为思想王冠上的明珠,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古今中外翻译大家

鸠摩罗什 后秦僧人(344-413),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 大师。梁启超称之“译界第一流宗匠也”。 修正以往译本,删繁就简,灵活处置,以适应汉语表达。 罗什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译经论的质量,不论在语言的精美上,还是在内容的确切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翻译文体上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更加重视译文的文体和意蕴,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同时又避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文质兼顾,开创了全新的佛经体例。 创设许多佛教的专用词汇,从而引入了新的文体和语法,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开设译场。 译经方法: 1.推崇意译 罗什的意译原则,最早实践了“信”、“达”、“雅”三项翻译标准。他译经时紧跟原文的意旨,对原作或增或减,务在达旨。僧肇评他译的《维摩诘经》“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即是“信”;“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即是“达”;在“信”、“达”之外,罗什还要求译文雅正,以便阅读。 他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2.删繁就简 罗什临终向众僧告别时说:“自以暗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300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存其本旨,必无差失。 3.摒弃“格义” 在罗什之前的译者,往往以中国玄学唯心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佛经,因此经常借用玄学名词来译佛学概念,释道安反对这种“格义”的方法,罗什译经则完全摒弃“格义”,付出不少心血去创立佛教专用名词。 罗什在翻译时,通过采用汉字音译等方式,重新定名,改掉了以前译本中直接援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概念术语,从而避免了理解上的歧义,基本上还了佛典的本来面目,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作。 “秦言谬者,定之以字义”——新造词语来表达原典的意义,无法翻译的就用音译。 其翻译的《法华经》被宋僧赞宁誉为具有“天然西域之语趣”。 贡献: 对文体的改革;通俗化,口语化,又富含文学色彩;韵文部分的翻译;韵散结合;音译;提倡译者署名,以负文责;订正“旧译”; 首次将印度佛学经典按照原本直接介绍进中土; 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为佛经四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不但要译出原意,同时力求文字通俗化,兼富优美文学色彩,推翻道安认为应以古朴文体为本的理论;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一)引言 说起林语堂,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要数他的英文创作了。作为作家,他那“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又深感惭愧”的娴熟的英语,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有的作品还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的确,在国际文坛上,这位“幽默大师”凭他的写作实力占据了一席之地。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居的林语堂主要以英文写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是他的“两脚踏东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起林语堂,人们就会想起他用英文写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诸多作品。多年来,他的英文作品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评价。而他的翻译理论和作品相对来说受到忽视。笔者认为,他的文学翻译作品也很重要,同样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林语堂的文学翻译理论及翻译作品进行分析,从另一方面对他的文学成就进行评估。 (二)林语堂文学翻译理论 林语堂祖籍福建龙溪,1895年出身于一基督教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曾就读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而又留学海外,英文功底深厚,对他以后从事英文写作和翻译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他写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加上在西方社会生活多年,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对中英文的掌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有能力搞文学翻译,然而他却把自己的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中去。这是因为,翻译只是对别人作品的再创造,不能脱离原著,而写作是自己的原创造,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慨。林语堂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愿在别人的字里行间游走。从林语堂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可以感受到他的人生观。 尽管如此,同许多当时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文化巨子一样,林语堂还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翻译领域,有若干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作品问世。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有《论翻译》、《论译诗》等。其中《论翻译》对翻译理论阐述得更系统、更具体。在这篇文章中,他开门见山地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翻译者,首先应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是译者的母语也要有相当的水平,再次是要有翻译实践。他本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上的都是教会学校,英文功底自不必说,可以说到了行云流水的地步。但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他的中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荒废,对中国文化、文学作品了解得也不多。为了弥补自己的中国文化这一空白,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漫长的中文补课过程,大量阅读文学历史书籍,贪婪地吮吸着国文的精髓。这为他日后的写作和文学翻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论翻译》中,林语堂还阐述了翻译的标准问题。他认为翻译有三个标准:忠实、通顺、美。初一看,这三个标准和严复的“信达雅”有些相似,但林语堂的标准有着自己的含义。“忠实”指的是对原著及原著作者负责,“通顺”指的是对译文读者负责,“美”指的是对艺术的责任。但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忠实并非字字对译”,“忠实须求传神”。他认为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翻译者能达到七八成或八九成的忠实就已是极端了。在《论翻译》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1)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 ——以《生命礼赞》为例 摘要:翻译美学研究的是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意识活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审美客体即翻译的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审美主体即译者。审美主体不仅要进行语言的解码和编码,还要成功地再现美学效果,审美主体在整个美学效果再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审美主体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美学视角下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美学效果;翻译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他的《美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美学”的诞生。”[1]美学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像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哲学家都对“美”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最初发展起来的美学与人的感性,与艺术有密切的联系。美学发展到今天,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美学家韦尔施评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以及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矛盾。” 随着人们对翻译这门学科研究的深入,翻译学科已经和很多领域进行了结合,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成果。在所有的翻译实践中,文学翻译,尤其是诗学翻译,是最富挑战性,也是最富有争议性、最艰难任务。“文艺文体不仅‘样式’或‘体裁’很多,言语等级也是最多,文艺作品辞藻婉雅、丰富乃到诡异、驳杂,风格因人而异,莫可穷极。”[2] 翻译和美学的联姻绝非最近才兴起,早在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中,就已经和美学以及哲学相联系了。翻译是对原文语言进行解码以及对目标语言进行编码的过程。我们将翻译和美学相结合,或者用美学理论来研究翻译过程,这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翻译美学。所以,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所要表达的意境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如何让原文作品中的美在译文作品中再现,这就是审美主体的任务。本文基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以朗费罗的《生命礼赞》为例阐述了审美主体如何在译本中再现“美”。 一英语语言中“美”的体现 语言的功能和作用一直是学者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韩里德曾经在早期的作品中提出了语言运用的七大功能,胡壮麟在韩里德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这七种功能,虽然没有正式把语言的审美功能列入其中,但是他也提到语言的审美功能的确不能忽视。”[3] 《生命礼赞》是朗费罗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它是一首训教诗,用词口语化,琅琅上口,易于让普通读者阅读并引发他们的共鸣。因此,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广为传诵,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而且本诗也是第一首被译为汉语的欧美诗歌。在这一章中,我以这首诗为蓝本对英语语言到底美在何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 (一)音韵美 英语语言之美首先体现在音韵上,而音韵之美又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Alliteration(头韵)上。头韵是指两个以上的词的词首辅音相同,而且,头韵是英语所特有的,这种修辞主要表现在诗歌,成语以及散文上。头韵的使用使文字富有音乐感,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读者记忆和背诵,因此,头韵给语言增添了一种音韵美。在《生命礼赞》这首诗中第三行、第六行、第八行与第十七行中的soul and slumbers,grave and goal,spoken and soul,broad and battle等都是典型的头韵。这些头韵的使用使整首诗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元韵(Assonance)是指谐音或发音相似,尤指词中元音相似。和头韵一样,元韵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元韵可以使一个句子前后连贯,增加语言的音乐感,能够充分发

奈达翻译理论

Eugene Nida的翻译理论(转) 摘要:本文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对其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对奈达理论在翻译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评述。然后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当今翻译界对奈达思想的争论,介绍了争论中提出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文章探讨了奈达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得到的启示。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争论启示一、奈达的翻译思想尤金·奈达(EugeneA.Nida)是公认的现代翻译理论奠基人之一。他供职于美国圣经协会,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其理论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奈达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对翻译的研究应该看作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由于奈达把翻译和语言学密切联系,他把翻译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分析(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restructuring)和检验(test)。则翻译的具体过程就经过了下图的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奈达实际上是透过对原文的表层结构的分析,理解深层结构并将其转换重组到译文中。因此,在翻译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要让译文读者得到一个自然的译本。他曾说:“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不像翻译。”所以,他的翻译中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读者反应论”。他认为,翻译正确与否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并取决于一般读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正确地理解译文。由此,他提出了他的“动态对等理论”。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素》(1964)一书中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的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所谓自然,是指使用译语中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翻译中使用归化,而不是异化。然而由于动态对等引起不少误解,认为翻译只要内容不要形式,在奈达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他把“动态对等”的名称改为“功能对等”,并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也包括语言形式。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二、奈达理论的评析毫无疑问,奈达是当代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理论,特别是他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全世界的翻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约翰·比克曼(JohnBeekman)和约翰·卡洛(JohnCallow)的《翻译圣经》中说:“传译了原文意义和原文动态的翻译,称之为忠实的翻译。”而所谓“传译原文的动态”,就是指译文应使用目标语自然的语言结构,译文读者理解信息毫不费力,译文和原文一样自然、易懂。同时,他们也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是源语表达的信息,而不是源语的表达形式。在米尔德里德·L·拉森(https://www.360docs.net/doc/a519194355.html,rson)的《意义翻译法:语际对等指南》中,当谈到形式与意义时,拉森说得更为直截了当:“翻译基本上是改变形式(achangeofform)……是用接受语(目标语)的形式代替源语的形式。”她还表示,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不同的,我们所要翻译的是深层结构,即意义,而不是表层结构,即语言表达形式。然而正如郭建中(2000)所说:“内容与形式,意译与直译,以译文读者和译文为中心与以原作者和原文为中心……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一个永恒的辩论主题。”虽然奈达在全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极高的地位,但他的理论却也一直引起各家争议。关于奈达理论的争议,主要是围绕以下五点展开的:(一)对等理论的适用范围这是长期以来对奈达翻译理论的争议得最多最激烈的问题。许多的翻译家都认为其理论是不适合文学翻译的。以诗歌翻译为例,林语堂曾经说过:“诗乃最不可译的东西。无论古今中外,最好的诗(而尤其是抒情诗)都是不可译的。”而著名诗人海岸(2005)在他的《诗人译诗,译诗为诗》中也指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符号系统只能在所指层面达到一定的共享,建立在绝对理解上的诗歌翻译只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特别是英语诗中的音韵节律及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等均不能完全传译,正如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所言,

翻译人员的职业素质

翻译人员的职业素质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同世界 的交流日益紧密,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因此,现今社会上涌 现很多翻译人才。作为一名优秀的译员,不仅是具备应有的翻译知识,而且更是需要同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接轨,同国际社会接轨。同时,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道德操守。 关键词: 翻译人员;职业化;职业素质 1翻译的概念及标准

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很多研究学者都对翻译表达出自 己的看法。例如,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 理论》中将翻译视为不同语言文本材料的替代。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则 认为所谓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 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古今中外对很多著名翻译家就翻译的评价标准 也都提出了自己相对应独到的见解。首先,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行文 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其次,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鲁迅先生则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方面,一面力求其易解,一面则是要保存原作的风姿。第三,罗新璋提出了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傅雷明确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要将神似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由此提出了著名的“神似论”。接着,许渊冲提出优势竞赛论, 将翻译视为是一种艺术,是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而取胜的唯一方法 是发挥译文的优势,或者说是再创造。 2翻译的职业化 早期的翻译活动是关于法律和宗教方面的,多为文人大家的经典 著作。现今的翻译作品则涉及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更加社 会化,经典著作随之减少,涉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医学、机械、化工、商贸、金融等诸多领域。随着翻译领域的持续扩大,学习翻译的人员增多,因此社会上出现了翻译人员。在现今社会中, 翻译人员主要分口译人员和笔译人员。其中,口译还分为同声传译、 交替传译、陪同口译等。这样看来,翻译活动不仅变得越来越细化, 而且越来越职业化了。以前的翻译工作大多是笔译兼职,而现在我国 有专门的语言机构从事各种语言的翻译传播工作,比如中国外文局,

翻译原则: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翻译原则: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活动中,“忠实性”始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法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爱德蒙·加里说过,翻译的“忠实性”问题像一条主线贯穿了数千年的翻译历史,有关翻译的种种争论都是因“忠实性”而起的。当今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就曾经说过,翻译的实质在于用最贴切最自然的语言等效地传达原语的信息;首先是内容,其次是形式。在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著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翻译理论家或者翻译家,无论中西,都遵循着“忠实性”的原则。因此,忠实性原则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原则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如果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直译好些。例如: 例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译文:The moon is bright,the star is scattered./The crows fly south…(直译) The stars are dimmed by the brightness of the moon,/southward fly a flock ravens. (意译) 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文体采用意译会好得多。但是不难看出,直译的译文不仅与原文的格式相同,还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月光皎洁的星空,能让人身临其境。而意译的译文表面上看起来文字是比较优美,但是却很难让人感受到那种氛围,效果不如直译来得好。 例2:He'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中国近现代翻译家小传

中国近现代翻译家小传 翻译大家产生于特定的时代。首先,那是一个潜心读书、真正治学的时代,学者具有高深的修养;其次,那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学者立于思想变革的潮头。坚实的文学修养,扎实的外文功底,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时事和潮流的把握,对古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融会贯通,凡此种种,促成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译作等身的一代翻译大家。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 同时,翻译大家“术业有专攻”。傅雷,《约翰•克利斯朵夫》与巴尔扎克作品;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叶君健,安徒生童话;罗念生,古希腊文学;草婴,托尔斯泰全集;张谷若,托马斯·哈代作品;徐宜,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全集和《鼻子》全集。大家的名字与特定的外国文学作品或作家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专而精,这也是翻译大家为常人所不及的品格之一。 傅雷: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足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数百万言的译作为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服尔德传》、《夏洛外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幻灭》;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等共三十余部作品。傅雷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傅雷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中不堪受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朱生豪: 朱生豪(1912—1944),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同时攻读英语。1933年,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 从24岁起,朱生豪以宏大的气魄、坚韧的毅力,经数年呕心沥血,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含戏剧31种)。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短短卅二春秋。朱译莎剧《全集》由世界书局出版后,轰动文坛,被时人叹为“宏伟的工程”、“伟大的业绩”。朱生豪的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丽。所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本),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译文。 叶君健: 叶君健(1914—1999),作家,文学翻译家。湖北黄安(今红安) 人。笔名马耳。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1944年至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欧洲文学。历任辅仁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副主编等。

林语堂的翻译成就(乔志高)

林语堂的翻译成就 ——翻译中有创作,创作中有翻译 乔志高 林语堂在翻译上的成就,也可以说是他中年顶峰时期旅居美国的成就。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林语堂在谈及英文特点时曾说过:"英文用字很巧妙,真可以达到'生花妙笔'的境界。英文可以语大语小,能表现完全的口语化,因此往往感人至深。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语句,却能永远留在人的心底"。而他自己的英文写作和译作就是达到了这个境界,"有时随便用英文美语,俗语俚语把中国文化解出来;有时保留艰涩难懂的中文词句,用入情入理、旁敲侧击的手法作有意义的诠释"。他在美国出版的第二本书《生活的艺术》就是最能揉和创意和诠释的一本著作。从某种观点来看,这本书也可以算作一种译文的选集,不过作者在每一段引文的前后加上更多篇幅的诠释,古今中外,东南西北,融会贯通,替读者作心理上的准备,加上自己的意见,一气呵成。 林语堂翻译独特的地方,就是能够彻底消化了心爱的文章,然后夹叙夹议,用自己的创意炮制一番,既能抓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让一般的西洋读者了解。林语堂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挑战的方面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孔子的智慧》。《论语》有许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怎样几千年来深入中国人的心的。 《老子的智慧》,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则是他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又一重要译作。这首先归功于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国学底子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究,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因此,尽管《道德经》于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而且其在西方译本种类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自由诗体所译的版本仍是相当成功的,较其之前的版本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实,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使林语堂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创作,然而潜移默化中仍是存在翻译的成份。虽然小说是用英文创作的,但所描述的是从拳匪之乱到抗日战争四十年来的中国故事,因此随处可见充满浓郁中国风味的东西。在创作中有翻译更加完美的一个例子是他的《苏东坡传》,他采用西方传记文学的写法,把这位才华万丈、性情豁

中外名人名言英语翻译

中外名人名言英语翻译 为了方便中外文化的交流,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名言都有英语翻译,以下是店铺为你分享的中外名人名言英语翻译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外名人名言英语翻译推荐 Fame is a magnifying glass. 名誉是放大镜。 A good fame is better than a good face. 美名胜于美貌。 Sooner or later,the truth comes to light. 真相迟早会大白。 The truths we least like to hear are those which it is most to our advantage to know. 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事实,往往是我们知道了会大有好处的事实。 Falsehood like a nettle stings those who meddle with it. 谎言似荨麻,玩弄会刺手。 There is many a fair thing full false. 有许多说得好听的东西充满了谬误。 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v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地努力。(俄国化学家门捷列耶夫) The man who has made up his mind to win will never say "impossible ". (Bonaparte Napoleon ,French emperor ) 凡是决心取得胜利的人是从来不说"不可能的"。( 法国皇帝拿破仑。 B.) Morality may consist solely in the courage of making a choice. ( L. Blum ) 品德可能仅仅在于有勇气作出抉择。(布鲁斯) As long as the world shall last there will be wrongs, and if no

浅析许渊冲翻译思想——优化论

浅析许渊冲翻译思想——优化论 摘要 继严复、傅雷的翻译思想给中国翻译理论带来重大的发展之后, 许渊冲的翻译思想则给中国传统译论带来了第二次飞跃。许渊冲在中国译论界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虽然他的翻译思想引发了长久的争论, 但是许渊冲的重大贡献恰恰在于他的这种创新精神。 许渊冲译论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他的优势竞赛论。发挥译文语言优势,可以说是他整个译论核心, 要达到三美必须发挥优势,可以运用三化的方法,发挥了优势的译文, 可以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和原作竞赛甚至胜过原作。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也许不够严密,但整体上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许渊冲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创新精神。随着国翻译界对许渊冲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研究, 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所体现的价值终会得到译界人士广泛的认可。 关键词:许渊冲;优化论;翻译

1.引言 许渊冲最早在1981 年《翻译的标准》一文中提出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他说:“翻译首先要忠实准确,主要是忠实于原文的容,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要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其次是要求通顺流畅,符合译文语言的习惯用法;最后还要注重修辞,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古今中外,文学翻译的理论很多。许渊沖提出了“信达优”三原则。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就是通过原文的形式,理解原文的容,再用译文的形式,把原文的容再现出来。文学翻译的三个标准:忠实于原文的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挥译语的优势。许渊冲说“翻译时找不到对等词,译文不是优于原文,就是劣于原文,劣不如优,所以应该发挥译语的优势,也就是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这可以简称作优化法。” 许渊冲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的优化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证实了文学翻译要保持原作艺术魅力,译者要尽可能地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许渊冲的优化论可以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

奈达和纽马克论翻译与意义

奈达和纽马克论翻译与意义 尤金?奈达( Eugine A?Nida ,1914- )和彼得?纽马克 (PeterNewmark,1916- )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力、在翻译研究方面著述颇丰的两位翻译理论家。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和交际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思想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介绍到中国大陆,在国内译界曾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纽马克是英国当代翻译家,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潜心研究西方翻译的过去和现在,坦诚各家之言,广泛论述翻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从新的视角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勇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理论。他们的翻译原则都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即他们都承认语言的共性,承认可译性的存在,而且都是用相关的语言学理论来描述和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一、奈达和纽马克关于翻译的认识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Nida & Taber,1969:12)。纽马克对翻译的解释是:“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原作者所意想的方式译入另一种语言” ( Newmark, 1988: 1)。对比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

息”、“意义”和“风格”,而纽马克注重的则是“意义”和“文本”。奈达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各有所长,应该平等对待。两种语言之间会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但语言的共性必然超过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所拥有的共同点远远大于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此,“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Nida & Taber ,1969:4)。纽马克也认为,“原文的每一层意思都可以得到传译,毫无疑问,任何东西都是可译的”(Newmark,1991:28)。可见,承认可译性是他们研究翻译问题的前提。但是,他们也认识到可译性的限度,即绝对等值的翻译是不可能的,翻译中一些意义不可避免地损失,译者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把这种意义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奈达将翻译定义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接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Nida & Taber ,1969:12)。其定义中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意味着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的语言之间很难找到内容与形式完全一致的对等。为保留内容(即意义),只能牺牲形式。纽马克赞同直译,但他同时也认为“翻译意味着填补语言之间的空白”,甚至“解释也是翻译” (Newmark,1991:33-35 )。可见,纽马克是从广义的角度给翻译和等值下定义的。对翻译性质的认识,奈达认为,翻译是科学,是对翻译过程的科学的描写。同时他也承认,对翻译的描写可在三个功能层次上进行:科学、技巧和艺术。在奈达逐渐向第三个阶段,即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阶段过渡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是艺术。到了上世纪90 年代,奈达又提出,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纽马克对翻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最初,他认为,

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 作品的基本知识 文学主张文学成就

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知识文学主张文学成就 【文学常识】 1.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诗集有《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2.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3. 杨朔,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散文集《海市》。其散文《荔枝蜜》《海市》《茶花赋》《香山红叶》均为名作。 4. 魏巍,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5. 峻青,原名孙俊卿,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 6. 贺敬之,山东人,著名诗人、剧作家。作品有大型歌剧《白毛女》(与人合作,获斯大林文学奖),诗作《回延安》《雷锋之歌》等。

7. 张爱玲(1920-1995),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代表作有叙说“家史性”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 8.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9. 余秋雨,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等。 10. 吕不韦(?-前235),战国时秦相。《吕氏春秋》相传是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 11.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中西方数字文化及翻译技巧

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数字,然而我们都仅仅只了解和掌握这些数字的本身,从不以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和探究这些数字背后的代表含义。本文则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较为深刻地阐述和解释了生活中不同数字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文化背景下所蕴含的哲理与意义;同时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中存在的数字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及在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常见的翻译策略与技巧进行概述,旨在能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数字文化差异中存在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差异变迁实指义虚指义策略

Abstract In real life, we expose to various numbers, however, we are on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se numbers itself meaning, never to consider and explore the deeply representative meanings of numbers. This paper i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vision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definition unde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thnic customs and habits of cultural background; Meanwhile I will simplely focus on diffirences exsit in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ren digital culture,what factors make these differences and what strategies can be used in translation,so that we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for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igital culture. Keywords Difference; change; Real righteousness; Implicit righteousness; Strategy

汉英翻译第三部份

第三部份 汉译英的标准与可译度 相关参考: 语言之间的辞汇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给翻译造成很多困难的现象,能够归纳为:一、由于生活环境、体会的不同而引发的辞汇空缺”;二、由于风俗适应的不同而引发的辞汇空缺;三、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引发的辞汇空缺;四、由于对客观世界熟悉的不同而引发的辞汇空缺;五、由于语言或非语言方面的缘故此引发的辞汇空缺。辩证唯物主义以为,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劳动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语言。若是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中就可能显现空缺。比如在英国,竹子不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植物,因此,语言中就缺乏这方面的原始辞汇。汉语中的“笋”字只能译成“bamboo-shoot”(意即“竹芽”),乃至连bamboo那个词也是从外来语接引过去的。又比如“salad”(色拉)这种凉拌蔬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这道菜,语言中也不存在那个词,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地移过来。第二由于风俗适应的不同,不同语言之间可能显现相对的辞汇空缺现象。中国人把生小孩、娶媳妇、贺生日

称为“红喜”,把死人的事称为“白喜”,语言中也有“红白喜事”的表示法。关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或佛教文化的欧美人来讲,把死人也当做一大“喜事”,令人大惑不解。欧美人多信基督教,以为世界是上帝制造的,世上一切也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而在传统中,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天老爷。“上帝”(God, Dieu, Gott)和“天老爷”所代表的东西不相同,含义也不一样。专门是“上帝”那个概念,它具有较浓的基督色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尽管咱们能够把英语的“My God!”译成“天哪!”把法语的“Dieu soit loue”译成“谢天谢地”,但反过来把汉语的“天”译成“God”或“Dieu”,有时就不很适合。翻译古典文献时尤其如此。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恐怖的恶的象征,在汉语中那么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确实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显现了“龙颜”、“龙袍”、“龙床”、“望子成龙”等等褒义表达法。另外,人们由于对客观世界熟悉的不同亦会致使语言产生辞汇空缺现象。亦即说,有时人们尽管生活在同一客观环境里,但对某些客观事物却各持己见,对代表那些事物的语言给予不同的意义。如汉语和英语中“狗”的含义大小不一样。汉语中“狗腿子”、“狗杂种”、“狗崽子”、“狗胆包天”、“狗急跳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